地理自学指导书14(地壳的运动和变化2)

更新时间:2024-05-24 09: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上)地理自学指导书(中图版)

(编号: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14号)

课题:地壳的运动和变化⑵ 课型:新授课 主编人:尹诗雅 审核人:肖春晖 印发日期:2008.12.18 学生信息: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 具体目标:⑴理解流水、风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⑵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⑶阅读景观图片,用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知识分析常见地貌主要成因。 二、自学指导

㈠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指导学生看课本P53-57讨论回答〗

外力作用主要发生在 和 ,主要包括 作用、 作用、 作用、 作用和 作用。外力作用主要是通过 、 、 的物质运动来实现的。外力作用使地表物质 迁移, 决定迁移的方向。

风化作用:

⑴概念: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 、 、 以及 的作用和影响下,使岩石产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⑵按性质不同,风化作用可分为三类:

①物理风化作用,主要是温度变化和水产生的使岩石破碎、崩解的过程;

②化学风化作用,主要指岩石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氧化和分解,一部分产物溶解水中流失的过程; ③生物风化作用,主要指植物根系的生长、洞穴动物和微生物活动使岩石分裂的过程。 这三种风化作用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结合,同时同地进行。

⑶风化作用结果使岩石被破坏,不仅块体变小,而且还发生化学变化,形成 ,在原地产生疏松的碎屑物质,从而为侵蚀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塑造地表各种形态提供了有利条件。

就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产生的。 2.侵蚀作用:

⑴概念: 、 、 、 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产生的破坏过程,称为侵蚀作用。

⑵根据成因,侵蚀作用可分为四类:

①流水侵蚀:在气候 的地区,流水的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水流速度愈快、水量愈大,侵蚀作用愈强,形成了V形河床、峡谷、沟谷、喀斯特地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等地表景观,塑造出 地貌。

②海水侵蚀:波浪对石质海岸冲击,对海岸起破坏作用,形成海岸悬崖、海蚀岩洞等,塑造出 地貌。

③冰川侵蚀:在 地区,气候寒冷, 成为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冰川以夹带的石块为工具对地表或原有谷地进行刨蚀,形成冰斗、角峰和U形冰川谷等,塑造出 地貌。 ④风力侵蚀:在 地区,风沙作用显著, 成为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地表岩石通过风沙长期吹蚀,可以形成造型独特的风蚀磨菇、风蚀柱等地形,塑造出 地貌。

3.搬运作用:

⑴概念: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将 、 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转移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流水、风的搬运的物体重量与其本身速度有关,具有选择性;而冰川以自己巨大机械压力搬动途经大小石块,没有选择性。

4.沉积作用

⑴概念:被流水、冰川、风、波浪等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 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

- 1 -

⑵根据成因,沉积作用可分为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海浪沉积、冰川沉积四类。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了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我国广袤的 就是在流水沉积作用下形成的;风力沉积作用形成了沙漠,我国 上广泛分布的黄土就是在风力 和 作用下形成的;冰川沉积作用形成了冰碛平原,冰碛丘陵和冰碛湖。

⑶一般说来,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称为沉积物的分选性。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海浪沉积都具有分选性,只有冰川搬运物质要待冰川融化时才沉积,所以沉积物大小不分地混杂在一起。

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风化作用结果,为侵蚀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风化、侵蚀产物又为搬运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而沉积作用则是搬运作用的结果。由侵蚀到沉积,以搬运作为纽带,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5.固结成岩作用:地壳中的岩石,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风化过程和改造,通过侵蚀、搬运又在一定环境下沉积,再经过成岩作用变成岩石,这一过程叫固结成岩作用。例如,沉积岩中就是这样形成的,化石就存在于在沉积岩的层理结构中。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 三、归纳小结

四、反馈练习

1、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对地表或接近地表岩石的破坏作用叫( ) A.固结成岩作用 B.搬运作用 C.侵蚀作用 D.风化作用 2、形成风蚀柱、角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 3、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河流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4、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千沟万壑的特征,主要成因是 (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5、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应属于 (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海浪沉积 D.冰川沉积 6、下列四幅景观图中,表示冰蚀地貌的是 ( )

变质岩 岩浆岩 沉积岩 - 2 -

7、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 )

A.长江三峡 B.戈壁和裸岩荒漠 C.河口三角洲 D. 沙丘、沙垄 8、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9、冲积扇常常形成于 ( )

A. 河源地带 B. 滨海地带 C. 山麓地带 D. 河流中下游 10、沟谷的形成主要是 ( )

A. 流水沉积作用 B. 风力沉积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风力侵蚀作用

《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回答1—3题。

11、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12、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

13、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 B.火山锥

C.冲积扇

( ) D.风蚀洼地

14、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有 ( )

A.河流阶地、大峡谷 B.喀斯特地貌、陡崖 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角峰、U型冰川谷 15、岩石的种类很多,按成因分为 ( )

A.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 B.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C.大理岩,石灰岩,石英岩 D.侵人岩,喷出岩,变质岩 16、地层中含有化石的是 ( )

A.岩浆岩 B.变质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

17、右图是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的外力作用中,表示三角洲成因的是 ( )

18、下列地区中,流水侵蚀作用表现强烈的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 19、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A.断层上升作用---渭河平原 B.风力侵蚀作用---黄土地貌 C.流水侵蚀作用---长江三峡 D.褶皱隆起作用---泰山山地

20、(双选)下列外力作用与其形成的地貌类型组合中,正确的有 ( ) A、风化作用——冰斗、角峰 B、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 C、搬运作用——沙丘、戈壁 D、沉积作用——河口三角洲 21、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如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 3 -

(1)写出下列代号的物质名称:

甲 ;乙 ;丙 ;丁 。 (2)图中对应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 ;B ;C ;D 。 (3)图中箭头B、D包含的意义分别是:

B D

22、读图已知甲图中所示地区位于我国湿润区某地,ab=ac=4Km,回答以下问题:

(1)河流流过陡崖时,最容易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是: A. 冲积扇 B. U形谷 C. 喀斯特溶洞 D. 瀑布 (2)该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 A. 雨水补给 B. 地下水补给 C. 冰雪融水补给 D. 湖泊水补给 其径流量变化随 的变化而变化。

(3)在 ① 处修建水库大坝后,其作用 。 23、读右图,分析回答问题。(11分)

(1)写出地貌名称:甲 ,乙 丙 。

(2)甲、乙两地貌是由地质作用中的 力作用形成的。

(3)甲图为冲积扇地貌,此地形一般分布在 。它是 作用形成的。其形成的具体原因

是 。该地貌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 。 (4)乙图为 地貌,多分布在 地区。 (5)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

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 4 -

(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po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