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3-03-13 23: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宁市爱华教育集团校级微型课题 小学品德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结题报告

黄海明

内容提要 关键词

一、问题的提出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小学《思品与生活》的实践中,我发现,在思品课上系统地传授思品知识,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以及对学生行为的促进作用不大,所教班级学生“知行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不少卷面成绩是100分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和他们所知道的知识大相径庭,这种现象在其他班级也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在于我们总是把道德品质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脱离开来,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轻视道德行为与儿童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德育课程的内容成为一种与生活相脱离的概念体系。这样的《品德与生活》课堂缺乏针对性、生活性、实效性。

马克思指出:“品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实际生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生活也是一体的,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这种理念已在教育界形成共识。新课程改革实行以来,品德与生活课程最主要的改变就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理念,新理念告诉我们: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品德与生活》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关注个体日常生活中的探索和践行,关注个体在生活中的行为和习惯,关注个体在生活中的体验和积累。引导儿童作为生活的主人,不断从实际生活中获得感性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品德与生活》课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将努力尝试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快乐、积极、有意义的学习生活,促进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有关名词术语的界定和说明

1、生活化:“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日常活动或指人的生存、活着。“化”是指转变为某种性质的活动状态。“生活化”是指转变为人的生命或生存活动状态。

2、《品德与生活》课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是一种以《品德与生活》课程为载体,形成《品德与生活》课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内容、生教育策略,生活化教育的评价标准等,将小学生《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之中,在教师的组织、协助及学生间协作、互助下,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逐

1

步丰富生活的知识经验,培养起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适应创造生活的能力,形成规范健康享用生活的行为,促使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为使他们将来人人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坚实基础的实践活动和方式。

三、别人已有的成果和具体做法

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者,他“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点非常明确,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要关心儿童的未来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素质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模式实验研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引导生活;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创造,在创造中生活。这些生活教育的主张给本课题以很大的启迪。

四、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

1、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本身。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在充分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与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与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让教学更加生活化,让学生能在各自熟悉的环境中领悟品德与生活课中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既是对教育本质的诠释,又是其对生活本质的领悟,着重强调了生活的教育意义。1922年陶行知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生活教育》一文,表述了“生活教育”的观念和思想,即“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3、鲁洁教授强调:“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他还指出“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可见,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有效地进行道德学习,培养并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我们遇到的新问题。

4、《品德与生活》课标中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贴近儿童生活,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以引领儿童过有道德体验的生活为教育的理念。

5、《课程标准》提出了“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真正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多想想学生最需要什么,最困难的是什么,为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同学们的生活引向健康、积极、快乐的理想境界中去。

五、研究目标

1、掌握本班学生《品德与生活》课与生活实践关系的现状和形成原因。 2、探索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策略、途径和方法。

六、研究内容 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2、我班学生《品德与生活》课和生活实践关系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分析。

3、探索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策略、途径和方法。(重点) 七、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自拟调查问卷,调查我班学生《思品与生活》课和生活实践关系的现状,并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为教育研究的实施提供依据。

2、个案研究法:选取教育的典型案例,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分析其中的共性和个性特点,探索《品德与生活》课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具体方法。

3、行动研究法:制订课题行动研究方案,边行动边研究,探索《品德与生活》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策略、途径和方法。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边研究边总结,注意形成阶段性的研究结果,不断推进研究的深入开展。

2

八、研究的主要效果

1、 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我选择三(2)班共5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品德课和生活实践的状况进行了的前测和后测,发现我校学生对学科的态度、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生活实践能力在研究前后有了较大的提高。

表一:我校三(2)班学生品德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总体状况统计表。

优 一般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前后测 前测 后测 前测 后前测 后测 测 测 31.8% 12 14 23% 33 26 63.4% 59% 差 人数 百分比 前后测 前测 后测 测 17 4 32.6% 9% 学科态度 学习现状 生活实践 13 19 25% 41.3% 20 22 38.4% 47% 19 5 36.5% 10.8% 10 16 19.2% 27.1% 26 33 50% 55.9% 16 10 30.7% 16.9% 合计 35 49 22.4% 32.8% 79 81 50.6% 54.3% 52 19 33.2% 12.7% 表一数据表明:学生的学科态度、学习现状和生活实践能力提高变化显著。课题研究前学科态度评价“优”的学生只有 23%,数据反映学生对品德课感兴趣的程度较低。通过1年来把上课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很喜爱品德课的学生提高到将近32%。不喜欢品德课的学生由32.6%降低到9%。这说明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品德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从而乐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质。

(2)学生对品德课的兴趣明显提高。

表二:我校三(2)班学生对品德课的兴趣状况前后测比较统计表:

人数 前测 我对品德课很感兴趣 我希望品德课成绩优异 我很喜欢上课的老师 后测 10 17 22.38.6% 7 % 11 20 21.1 % 11 25 21.1% 32 62 21.643.4% 42.3% 41.6% 优 百分比 人数 前测 后测 前测 一般 差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后前测 后测 前测 后前测 后测 测 测 52.2% 26 23 50% 16 4 30.7% 9% 23 15 44.2% 32.6% 18 11 34.6 % 23.9% 25 28 48 % 47.4% 16 6 30.7% 10% 合计 74 66 47.4% 44.2% 50 21 32% 14% 3

% 由上表对比数据可见,学生对品德课的兴趣及学习的目标明显高于前。如“我对品德课的态度”这个题目,我设计了三个选项:很喜欢、喜欢、不喜欢,前侧选择很喜欢

有22.7%,后测达到了38.6%,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对品德课的学习要求也随之提高,希望自己品德课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有21%提高到43%。对任课老师的认可度也大幅提高,很喜欢老师的由21%提高到41%。总之,实践活动较大的改变了学生对品德课的态度,让他们不再认为品德课可有可无,而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而且非常重要的学科。

(3)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稳中有升。

表三:我校三(2)班学生目前学习《品德与生活》课堂现状前后测比较统计表: 优 一般 差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前测 后前后测 前测 后前测 后测 前测 后测 前测 后测 测 测 测 我积极参与7 15 13.34% 25 25 48% 56.8% 20 4 38.4% 9% 课堂活动 我能专心听老师上课 我能完成实践活动作业 合计 4% 13 18 25% 39.1% 24 25 46.1% 54.3% 15 3 28% 6% 6 17 11.5% 26 50 16.5% 28.8% 23 30 44.2% 50.8% 23 12 44.2% 20.3% 33.5% 72 80 46% 53.6% 58 19 36.8% 12.7% 表三数据表明:动手能力相对而言比较差,这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原因在于很多课堂不提供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而品德课和生活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搭设了动手动脑的空间,使他们能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和家庭中,去锻炼自己。因此,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课题研究前的数据,说明学生在这个方面是比较薄弱的。而研究后的数据则显示出大家对实践活动的喜爱。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有13%上升到34%,能完成实践作业的学生达到了90%,显示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学生知行合一的品质得到了提升。

表四:我校三(2)班学生品德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现状前后测比较统计表:

年级 人数

优 百分比 人数 一般 百分比 人数 差 百分比 4

我很希望老师开展实践活动 我参加过实践活动 我能遵守品德课的要求 前测 后测 21 11 前测 后测 前测 25% 47.7% 24 后前后测 前测 后测 前测 测 测 19 54% 43.19 4 20.5% % 18 43.39.1% 4% 31 52.52.5% 6% 68 50% 45.6% 17 2 后测 9% 9 26 20% 56.5% 20 37% 4% 7 23 28.38.9% 31 8% 11 5 18.6% 8% 合计 27 70 24.46.9% 75 6% 37 11 25.2% 7% 实践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的传统的学习方式,即老师讲解,学生倾听,然后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考试。试图以量化的方式考核学生的成绩,学生在答题时为了达到好成绩,往往言不由衷,违心地撒谎。不仅不能培养孩子们美好的品质,反而让学生感到困惑甚至反感。知和行因此往往背道而驰。表4统计显示,很希望开展实践活动的由25%提到了47%,表示能遵守品德课要求的学生则28%提高到将近50%,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2、一些学生有了较大的转变。 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的开展,使不少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可喜的转变。在研究之前,就“生活中你能遵照品德课的要求去做吗”这个问题的回答,原来回答“不能”的有 11人,占总人数的18.6%,研究后,依然选择“不能”的人数降为 5人,占研究人数的8%,转变明显。

案例(1):孔彦淼,是一个学习非常认真的同学,深的老师的喜爱。但是她从来没有认真观察过老师的工作,觉得老师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很正常,从来没想着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感激。教材里有一个实践活动“感谢你身边的人”,我让孩子们每5个人一组,组成小记者团,去采访身边那些默默为我们做贡献的人,孔彦淼决定采访学校的工作人员,她采访了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美术老师还有门卫人员,采访结束后,小女孩了解了这些老师每天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特别是懂得老师们经常为了照顾同学们,自己的孩子和家人都顾不上,晚上要改作业到很晚时,感触很深。她在汇报的时候说:“老师虽然不是我们的父母,但是他们照顾我们的时间比照顾自己孩子的时间还多,把我们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不努力读书就太对不起他们了,我一定要成才,考上大学。”

经过这次活动,孔彦淼见到老师问候得更勤快了,对老师交给的任务完成得越来越出色。更受老师们的喜爱。

案例(2):刘博文,是一个比较任性的孩子,回到家里经常不听父母的话,他父母是做小生意的,每天早出晚归,也没有多少时间管他,对孩子最常用的教育方式不是打就是骂。刘博文也不是省油的灯,每次父母骂他就顶嘴,父母打他就还手,父子之间关系紧张,父母很伤心。我们开展一次,典型的见书就烦的孩子,阅读课上,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徜徉在书海中,但是他总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经常是拿出一本课外书,随

5

意翻翻,漫不经心地看几分钟之后,就开始画书上的插图。课余时间,很多孩子都喜欢围坐在一起看童话或寓言故事等课外书,蒋守方同学只是凑上前去瞄瞄两眼后就转身过一边玩耍。韦老师了解到蒋同学父母孩子的阅读附带很强的“功利性”,专门给孩子购买一大堆学习参考书、课本配套练习册、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集等,让他十分厌烦。另外,任课的教师过多的布置作业挤占了她课外阅读的时间,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她,完成作业已经几乎用完了她所有的课余时间。

韦老师老师在家访中,跟孩子的家长阐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建议父母在为孩子购书时,多听听孩子的心声,投其所好,尽量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后来,家长定期给孩子购买了科普、故事方面的书籍,使孩子在阅读中真正得到了快乐。为了让蒋** 以及班里的其他同学有充裕的时间读书,韦老师和数学、英语老师达成一致,让大家合理布置作业,并科学地分配了完成作业的时间,让学生有阅读的时间。韦老师还利用每节课前的“口语交际”时间,让学生朗读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摘抄到的好词佳句,或讲述自己读到的精彩故事片段,评出优秀小读者。准备轮到蒋守方时,丁老师都会提前几天帮他准备材料,训练他朗读精彩的片段,所以连续几次课前的口语交际,蒋**都因为表现出色而得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一年来,蒋守方同学的阅读态度和习惯发生很大变化。语文课上,他常常能主动举手要求朗读课文。课前的“口语交际”时间,也能看到他手捧读书笔记本,向同学们朗读自己摘抄到的好词佳句,并且会把好词佳句运用到习作中。可喜的是,课余时间他常跟小伙伴们凑在一块儿,兴致勃勃地交流在课外读物中看到的趣事等内容。在与家长沟通时了解到,蒋同学在逛超市时,会自发的到图书架上挑选喜欢的书籍买回来专心地看,阅读兴趣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案例(3):四(3)班陆信安同学是个贪玩好动的学生,在学校里,除了课堂上老师要求读课文的时候能见他手捧着书之外,其余时间都不碰书本,只是偶尔就翻翻一些漫画书。阅读课上,手拿到书本时就胡乱地翻一翻,翻到哪就从哪随意地看。在家里,家长称其完成了家庭作业后就如痴如醉的看电视。带他去书店,他只爱买漫画书、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消遣书,偶尔买一两本作文选,却很少看。

韦老师知道要把陆信安从电视机旁拉开,必须让他真正品尝到阅读的快乐。她配合阅读教学向陆君推荐介绍内容生动有趣的读物,如学童话类课文时,便向他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引人入胜的读物;学科普文期间,提出问题,设置谜团,向他提供书籍名单,激发他从课外阅读去寻求知识的欲望。如教学《蝙蝠和雷达》时,提出问题:雷达是怎样的构造?它应用于哪方面?以此激发他从课外阅读去探求答案,请他阅读程度适合的科普读物。另外,通过开展活动,激发其阅读的兴趣。让他扮演童话中精彩的故事里的角色,积极地引导、评价,激发他的阅读的热情;让他试着动手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故事描画下来,再讲给同学们听,既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思维;让他到台上大声诵读优美的故事、韵文,感受语言节奏、韵律的美。并充分肯定、赏识,使之敢于交流,从而使他更加自信,提高和保持读书的热情。为了鼓励他能继续保持读书的热情,评选他为每月“读书之星”中的一员,让他体验阅读带给他的成功喜悦。

通过以上的方法和手段,陆信安同学逐渐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自主阅读的热情大大提高,课间或者阅读课上,他总是最早到图书角,选择自己爱看的作文书、寓言故事等等。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他还利用放学时间到书店买回一本《鲁滨孙漂流记》,决定读完整本书,阅读兴趣得到了延伸和提高。他父母也反映,孩子比以前安静多了。

6

案例(4):六(3)班祝连俊和傅金荣由于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识字量少,对阅读缺乏兴趣,甚至感到恐惧,理解能力很差。作文时前言不搭后语,文中经常出现给老师“填空”的现象。

杨老师经过调查后,发现他俩阅读速度慢,傅金荣同学每分钟读书字数325字,理解率55%;祝连俊同学每分钟读书字数250字,理解率65%。而且平时在阅读中很少真正进入阅读状况,课外从来不会主动阅读。

杨老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针对两个同学“识字量小”这个问题,着力于帮助他们扫除阅读的障碍。首先,训练他们养成查字典的习惯,碰到生字不放过。同时,教给两个同学一些阅读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阅读速度。紧接着,通过讨论商量,制订了傅金荣和祝连俊的课外阅读计划,由家长负责每天督促检查,老师随机抽查。此外,杨老师还督促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或者与身边的同学交换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每次阅读课前,找两位学生谈心,交流读书情况,肯定他们阅读上闪光点,并指导他们找到阅读课上要交流展示的内容,然后在阅读课上鼓励他们上台交流展示。在习作讲评时,我有意识地表扬两位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并归功于他们平时勤于阅读,勤于积累。

经过不断尝试,两名学生的阅读的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不再视读书如畏途,平常经常能看到他们阅读的身影,读书笔记也比以前自觉了。作文里偶尔也用上一些平常课外阅读时摘抄的词语。有时还能主动跟老师和同学聊书里的趣事。

案例(5):四(4)班的黄**同学是个羞涩、不善言语,学习上很一般的女孩子。她的双亲因为生计常年不在家。丁老师从她极简单的作文看出,她很想念爸爸妈妈,很想和别人聊天。课题刚开始研究和实施时,老师经常借书给小晴,并与她爸爸联系沟通。但过了一段日子,老师发现她的“阅读记录”还是寥寥几笔。原来,她根本没有阅读的习惯,只是组长问急了,她就写上一两句话。面对她这样的情况,老师通过聊天,营造班级的阅读氛围,推荐她看《我要当好孩子》等读物,再到与她一起分享??在这过程中,老师没有硬性要求她交“读书日记”、也没规定她每天要读多少页。但正是这样,她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写的文章慢慢“变长”,语句虽有点不通,但言之有物,并初步引用课外阅读习来的词语。更可喜的是,她开朗了许多,不再关闭自己,而是大胆地向别人表达自己,就连她的父女关系也变得更融洽了。

案例(6):四(4)班邓玉明一个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读书的孩子,课上他总是东瞧瞧,西望望,回答问题总是牛头不对马嘴。回家尽管爸妈强硬要求读书,他总敷衍了事。他连书都不摸一下,更谈不上阅读,因此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说起孩子的,她妈妈总是唉声叹气??丁老师积极引导,营造读书氛围,在班级里建立“图书角”,里面放一些经典名著的少儿版、教师经常提到的课外读物、或者时下流行的获奖的少儿读物。给她推荐了合适的阅读材料,如《长不大的小英子》、《小布头奇遇记》等;并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在的邓玉明同学,不仅能再课堂上给同学讲故事,还能在课间操场上、学校的任意角落给同学讲故事,和父母亲在一起的时候,也能交流看书的体会。他家里的人不再烦恼,这孩子真的变了,其关键教师引导非常重要,不强迫孩子阅读,而是根据学生需要,激发阅读的愿望与兴趣,再引导去读书。

从上案例子可以看出,只要能为学生创设浓厚的阅读环境,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合适的指导方法,因材施教,学生的阅读兴趣必然会得到提高的。

八、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掌握了我校三(2)班学生品德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基本状况。

7

为了提高我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现状进行了调查,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基本掌握了我校学生阅读兴趣的现状。

(1)我校三(2)班学生品德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总体状况统计表。 表一: 学科态度 学习现状 生活实践 合计 人数 12 13 10 35 优 百分比 23% 25% 19.2% 22.4% 一般 人数 33 20 26 79 百分比 63.4% 38.4% 50% 50.6% 差 人数 17 19 16 52 百分比 32.6% 36.5% 30.7% 33.2% 从表一可以看出,目前品德课和生活实践脱节比较严重,从对学科的态度、学习的现状以及生活实践三个方面来衡量,总体上达到“优”的只有22%,差的则有33%,一半的学生对品德课的学习持无所畏的态度。由于学生的学习还仅限于课堂的倾听,因此,学生对品德课的兴趣不高,课堂学习比较被动,特别是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方面,达到“优”的只有19.2%。由于学习方式脱离孩子的实际生活,学科的各种要求也就无法贯彻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期待利用品德课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行为习惯,培养孩子们美好的情感,是不太现实的。这应该引起学校和老师足够的重视。

表二:我校三(2)班学生对品德课的兴趣状况统计表 我对品德课很感兴趣 我希望品德课成绩优异 我很喜欢上思品课的老师 优 人数 百分比 一般 人数 26 百分比 50% 差 人数 16 百分比 30.7% 10 22.7 % 11 21.1 % 23 44.2% 18 34.6 % 11 21.1% 25 48 % 16 30.7% 合计 32 21.6 % 74 47.4% 50 32% 从表二的统计可以看出,21.6%的学生对品德课感兴趣,32%的学生对品德课没有兴趣,一般的有47%。从数据上来看,真正喜欢品德课的学生不多。在问卷中,我们提出这

8

样的问题“你对品德课感兴趣吗?”,选择很喜欢的有10人,占学生总数的22.7%,不喜欢的有16人占总数的30.7%,这个数据不容乐观。因为老师对品德课的评价不会对学生的成绩构成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学生对品德课获得优异的成绩,并不抱有很强烈的愿望,有18个认为只要及格就行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觉得没有必要获得优异的成绩,这样的情感和认知,对品德课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表三:我校三(2)班学生目前学习《品德与生活》课堂现状统计表 我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我能专心听老师上课 我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合计 优 人数 7 百分比 13.4% 一般 人数 百分比 25 48% 差 人数 20 百分比 38.4% 13 25% 24 46.1% 15 28% 6 11.5% 23 44.2% 23 44.2% 26 16.5% 72 46% 58 36.8% 从表三的统计可以看出:学生在目前品德课的学习中,还是很被动的。由于老师和学生对品德课的认识不到位,在课堂上敷衍应付的现象并不鲜见。教师依照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传授课本里的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从三(2)班目前的情况来看,一节课能经常和老师互动的只有7人,占全班人数的13.4%;能专心听老师上课的13人,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的有6人,这在班里的比例是相当低的。总体上课堂表现优异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6.5%。从上课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其他学科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品德课上,不时有学生问老师,是否可以腾出一点时间来完成语文或数学作业。品德课的课后作业(主要是让学生自主的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查),由于学生没有时间,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加上老师在评价反馈上做得不够充分,导致学生几乎不能完成。因此,提高学生参与品德学习的积极性,必须从思想认识和上课的方式、评价的方式着手,让品德课回归生活,融入到实践当中,让学生感到品德课对他成长的帮助,才能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

表四:我校三(2)班学生品德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现状统计表

优 一般 差 9

我很希望老师开展实践活动 我参加过实践活动 我能以品德课提出的要求作为行为的准则 人数 11 百分比 25% 人数 百分比 24 54% 人数 9 百分比 20.5% 9 20% 20 43.4% 17 37% 7 28.8% 31 52.6% 11 18.6% 合计 37 24.6% 75 50% 37 25.2% 从表四的统计可以看出,由于学生很少有参加实践活动的体验,因此,对于品德课的生活实践并不期待,这与孩子们爱玩、爱动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是不相符的,这种现象也正好说明了我们开展实践活动的不足。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参加过实践活动的孩子仅有9人,绝大多数的孩子没有参加过相关的活动。而能够把品德课的要求作为行为准则的学生也不多,只有7人的成绩是“优”。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品德课是品德课,生活是生活,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从任课老师的角度来说,任课老师不是本班的班主任,每周两节课的时间对学生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了解非常有限,他所得到的信息主要来自于课堂学生的表现和卷面所反映的分数。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无法把每一个孩子的课堂表现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而对于班主任而言,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评价,主要依据是自己平时的观察和记录,任课老师所提供的成绩只作为学科的成绩记录在案,而不是作为操行评定的依据。加上家庭对孩子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成绩更加关注,对品德课的要求也不了解,无法跟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因此,开展实践活动,调整评价的机制,整合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力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才能解决这种知行脱节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如下调查结论:

1、大部分学生目前对品德课的兴趣不浓,对品德课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没有很强烈的愿望,缺少学习的主动性。

2、学生在品德课的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

3、品德课的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基本处于脱节的状态,知和行没有形成统一。 目前小学中年级品德课与生活实践脱节的主要原因:

10

1、重“主科”,轻“副科”

素质教育的推进,使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实践当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目前对学生评价机制的不完善,语数英是理所当然的主科,而品德课则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学生和家长都不会对品德课的学习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品德课的任课老师大多是兼课,他们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主科上了。要把品德课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从策划、组织到评价,工作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老师们毫无疑问会把精力放在语数英这样的主科上,而对于品德课这样的见效慢、无人关注的科目则只求无过,不求有功,只要能够讲完教材的内容就满足了。 2、重“安全”,轻“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民法通则》等法律都明确规定学校有保护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的义务,安全成为所有学校关注的头等大事,且各级主管部门也规定领导的相关责任。这本无可厚非,但安全问责制的实施加大了领导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压力。同时,“安全第一”这一前提也导致许多教师为保护自己和学生而取消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3、重“结果”,轻“过程”

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成长,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目标。可在现实的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上课过于追求结果,追求的仅仅是学生懂得了什么知识,理解了什么道理,在开展的一些有限的活动当中,重视的只是一些结果汇报、成果展示,而往往忽略了实践过程、活动本身所带来的一些思考。认为实践活动无非只是一个活动而已,忽视了在这个实施过程中作为一个人应有的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情操,或是一个人对自然、社会应尽的责任。

4、重“校园”,轻“社区”

品德课是小课堂,反映的却是大社会。品德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材,品德课教师也不是唯一的老师,应当“走出去,请进来”,实行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教师与社会上特殊老师的合作。但目前,我们更多地发现,品德老师因为怕麻烦,把社会实践的范围压缩在校园里甚至是教室里,学生根本就没有与社会亲密接触,学生的体验也是浅层次的。 九、小学品德课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策略、途径和方法

11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材只是一个范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原有的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尽力拉近书本与学生的距离,以课堂为依托,开展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形式多样的易于儿童接受的实践活动。

(一)改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水平。

品德课和生活实践的脱节,主要源于教师对学科理解的偏差,以及没有相应教学能力。因此,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我努力学习新课标,理解品德教学的新理念。时刻提醒

自己不要忘记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自身努力转变观念,使自己的各项教学活动向这个目标靠拢。 (二)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

生活是教材,活动是生命,《品德与生活》课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教学活动中,我尽量避免以往学科教学中重传授、轻体验;重结论、轻过程等倾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体验,确实保证儿童通过积积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获得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塑造健康的人格,为儿童的发展和幸福生活服务。

1、组织课前准备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

学生的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孩子们可以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进行相应的资料搜集、课前体验、准备素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课堂上的学习提供前提基础。如在上《家乡在变化》前让学生对家中近几年的变化进行调查,对乡村面貌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在《送温暖》前对残疾人进行采访等。在这样的社会观察中、生活体验下产生的感性认识是直接的,也是真实的。

2、组织课堂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

普罗塔克所说的:“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在教学实践中,我要让孩子们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形式开展教学:

(1)游戏表演活动。小学生天真活泼,好玩好动,因此,教学中常采用小品表演、游戏等形式,

12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道德观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以“孝亲敬长

是我们的天职”一课为例,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该如何去孝敬父母”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做的,从中体会孝敬父母的真实感受。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我也从中穿插讲述历史上一些名人孝敬父母的小故事,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会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子女应尽的责任。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我还组织几名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亲身体会此中的感受,使他们更深地认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体会父母含辛茹苦抚养教育子女的艰辛。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讨论交流活动。在民主、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中进行探讨、交流,是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转为主动参与的一条有效途径,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真爱自己的生命》一课中,有一个讨论题:你认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种说法吗?学生当中就分成了正反两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认同这种观点的人居然占了大多数,这些同学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理直气壮的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如:

生1:我看见妈妈经常把掉在桌上甚至地上的饭粒捡起来吃,也没见生病呀。所以?? 生2:我奶奶生活在农村,住的屋里同时也养鸡养鸭,饭桌上也经常爬满苍蝇,但是她活了七十几岁,所以??

生3:我听我妈妈说,我小时候妈妈都是把食物搅碎了再喂我的,我不是长得好好的吗?

??

不认同这种观点的同学虽然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是辩论起来起来显得底气不足,如:

生1:我觉得这句话不对,有一次我口渴喝了生水,刚喝没多久肚子就疼了??

13

生2:有一次,我吃了烧烤以后一直拉肚子,医生说因为我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

双方唇枪舌剑,都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依据,谁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时,我适时出示不卫生食品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相关数据、例子以及权威专家的一些结论,然后告诉同学们,判断对错,不能仅仅依靠生活的经验,需要面对大量的人进行长期的观察、实验、总结,得出的结论才是正确的,我们因该相信科学的结论。

设置这样的讨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深入的学习,比让学生简单记住“不能吃不干净的东西”更有说服力。

(2)情景模拟活动。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景,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益。教学情景的设置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心理特征,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即教学情景设置生活化。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有所感、有所发,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有一次,中午放学前的最后一节课,我在讲《孝敬父母是我们的天职》时,刚好突降大雨。看着窗外的漂泊大雨,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情景:准备放学了,雨这么大,自己未带雨具,马上给母亲刚打电话给自己送伞,你怎么说?我马上拿出电话给没带伞的同学,同学们见好玩又可以免费打电话,有约过来打电话,他们跟父母说的大致内容是“下雨了,我未带伞,赶紧给我送把伞来”。我告诉他们:“如果我是母亲,我虽然会给你送伞,但我心里会很不舒服。”这时,很多同学马上明白了,自己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不对,立即纠正。我因势利导,告诉他们,孝敬父母包括对父母的尊重、侍奉和赡养,我们很多同学对父母说话的语气很冲,很生硬,不尊敬。这时许多同学开始就检讨自己的言行,内心真正醒悟了自己的不足,并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才是孝敬父母。

14

(3)现场体验活动。比如,在上《我们身边的人时》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走出课堂,分别来到门卫室、饭堂边看看这些人是怎样为大家服务的,饭堂阿姨在闷热的饭堂里挥汗如雨,门卫伯伯一丝不苟地让进入学校的人登记??学生亲眼目睹,边看边谈,感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这自然比在教室黑板上的板书,幻灯片上的符号要真切得多。

(三)教学情景生活化

课程不仅仅是知识,还是经验,如果还是象以往那样死板地空头说教,学生不仅兴趣全无,而且根本达不到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使它变成学生熟悉的学习信息,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自然、自我和各种社会的经验,很自然地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得以提升、展示。 1、走进生活,寻找契机,促进体验。

体验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对于学生较为陌生的一些生活方式,就需要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进行感悟。比如《父母的疼爱》一课,为了让孩子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知道父母的艰辛,我提前举行一次活动“我当一天家”,让孩子做一天家长,操持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各种家务。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许多孩子深深体会到了做家务的不易,从而感受到家长的辛苦,心中萌生出许多的感悟。当老师在在课堂上引导孩子回忆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时,一切显得是那样的水到渠成,许多孩子都想起父母对自己的无私付出,既要忙碌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十分不易,许多孩子都十分动容。课堂气氛非常感人,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很好地激发。

2、访问了解,调查积累,了解生活。

儿童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无可避免地必须要接触社会,走进社会。《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就有许多有关社会大家庭的话题:社区的公共设施的使用与维护,家乡的变化与进步、交通的改进与存在的弊端……这些话题都来自

15

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上了《劳动不分贵贱》后,到大街上给清洁工送上一杯茶;在环保教育后开展\你丢我捡\的活动等。通过互为的交往活动,学生的道德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并在实践中产生新的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因此,课后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开展小宣传和小建议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等。比如,在上《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来到大街上,站在自行车拥挤的三叉路口,边走边想边谈,亲眼目睹,这自然比在教室黑板上的板书,幻灯片上的符号要真切得多。 (五)从学生实际出发,改变品德课的评价机制。

学习评价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它也制约着教学和教法。实施思想课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研究,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评价,形成一种全新的评价方法。拟采用不同的尺度、对学生活动的过程进行多样化的评价,提高品德课的效果。

总之,思想品德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实施这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使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成为真正的社会人。

六、研究成果:

1、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研究,改变了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教学方式,创建了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社会生活,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相联系”的开放性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等方

21

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九、课题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经过探索与实践,“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如春风拂面,给我校的品德课堂教学打开了全新的局面,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不足。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形式有待进一步优化,要有效避免课堂中的形式主义。教学活动的生成性认识不够。小学德育课程有很强的动态性,使得教师在完成自己设计好的活动过程中,面对出乎意料产生出的一些儿童在语言、行为、动作、想法上的问题不知所措,都感叹教师的活动实施具有不确定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清楚的发现,教师们的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处理方法上还有待提高。请各位专家领导在方法上给予指导,使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教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有:

俞冬伟 励汾水 《小学阅读案例剖析与教案研制》 王 蓉:《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

张冰梅:《少儿读者课外阅读指导新思路》 李素芳:《浅谈课外阅读指导》

张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形式的探索与思考》

《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课题组

2012.8

22

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p2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