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姓氏来源和文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3-10-18 23: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李姓姓氏

来源和文化论文报告

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

李姓姓氏来源和文化论文报告

一、前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它体现了华夏儿女的文化自信、民族尊严和历史文化。重视姓氏文化恰恰就是这一传统的重要体现,因为我们姓氏的姓氏不仅是社会成员称呼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标明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一种文字符号,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了解我们自己的姓氏来源和文化是一件十分十分有必要的事情。

本论文报告将会从五个方面对李姓姓氏的来源和文化进行分析,分别如下:(1)李姓姓氏的概况(2)李姓姓氏的来源(3)李姓姓氏历史发布(4)李姓的历史名人(5)李姓姓氏国外历史概况

二、论文内容

1.李姓姓氏的概况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在中国《百家姓》中排第4位。按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显示:李姓人口有1.0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9%,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其集中分布在河南省、陕西省、湖北省、宁夏与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潮汕地区等。李姓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世界上有大约2-3亿李姓人口,韩国、越南、朝鲜李姓仅次于金和阮,人口排第二位;在华人占少数民族的美国,李姓也排到22位,超过很多美国本土姓氏。李姓为了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木子李”。 2.李姓的来源

李姓也同中国其他姓氏一样,在姓氏来源方面有多种说法。根据多方面资料整理出以下三种较主流的说法: (1)嬴姓说法 源于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2)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

在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沉湎女色,使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后裔有个叫理征的人,出于一片忠心,直爽地指出纣王的错误,劝他改正,结果因此惹恼了纣王而被杀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人(今河南淮阳),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娘家人,于是便往豫西方向逃。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尤其是小利贞,饿得奄奄一息。可是,这一带荒无人烟,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树上结有一些“木子”,于是便采下来吃。就这样,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后,他们又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今河南鹿邑东部)安家落户。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时也为了躲避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缘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3)胡族改姓

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以汉化之。鲜卑有复姓叱李氏,孝文汉化后,改为汉字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又如党项李

元昊原是拓跋氏。阿史那思摩曾被赐姓李。出自他姓改李氏。据载,唐朝功勋官将,可获敕赐唐国姓以改李氏,如李敬业。由此,李姓成为一个庞大的姓氏。

3.李姓姓氏历史发布 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 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 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 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 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 民族中。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

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

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

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

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

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

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

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 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

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

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

居的。 清朝时期,时有著名的闯 关东,系由灾荒年月有山东 逃荒到关外的人中,李姓和 刘姓很多,曾有祖上即是山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 东李姓三兄弟至河北蓟州,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 今天津蓟县,繁衍至今,千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 余人之中,其时燕山之中多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 有李刘姓,族谱显示祖上诸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 多山东人。 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4.李姓著名历史名人 (1)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确切出生地不详,但史记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

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2)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在位23年,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天下。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李世民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649年逝世,享年50岁,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3)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1593年),明朝人,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对道家医学的继承是多方面的,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其著有《濒湖脉学》。

5.李姓姓氏国外历史概况 (1)朝鲜李姓

李、金、朴、崔为朝鲜四大姓。在朝鲜历史上还建立了著名的李朝。今日朝鲜,李姓甚多,这是中朝两国自古以来的密切关系发展的结果。

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中叶的朝鲜第一个封建国家高句丽起,朝鲜就先后与中国的汉朝、隋朝、唐朝等封建王朝有着频繁的往来,特别是唐朝,其高度发展的文明,对朝鲜产生深远的影响。中朝两国,一衣带水,尽管历史上双方之间存在战争,但相互间的友好往来却是主流。正是因为这样,今日朝鲜文化中处处叫见李层王朝文化的影响。 公元7世纪,中国唐朝文化对新罗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新罗这一朝鲜三国中开国最早的古国,\声名文物,慕效中国,颇斐然可尚\。慕仿中国唐朝的姓氏,是当时新罗慕效中国的内容之一。

古代新罗、高丽摹仿汉姓,是以朝鲜社会长期通用汉语、汉字为基础的。现今朝鲜常用的143个姓,全来自于汉族姓氏。其中,金、李、朴、崔为朝鲜四大姓。 李姓之所以在朝鲜社会中成为大姓,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公元6世纪,李唐王朝先后征服了新罗、百济和高句丽,并一直持续到7世纪末。在这样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朝鲜置于唐朝的统治之下,其赐姓、改姓的大有人在,在李姓贵为国姓的时代,本来就使用汉姓的朝鲜人中李姓自然很多。其二,公元14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是李成桂在朝鲜建立的李朝政权统治时期,在五百余年的李王朝的统治期间,赐姓是其强化政权的重要手段。李王朝在灭掉王姓的高丽国后,也按照汉文化的传统,除了下令以前被赐王姓的人恢复其原姓外,还大赐李姓。赐姓使李氏宗族在朝鲜得到空前的庞大。

(2)越南李姓

在越南,李姓处处可见,这首先与越南在历史上的李公蕴十分相关。

11世纪初叶,李公蕴在越南建立了李朝政权。李公蕴,原籍福建省人,后来他侨居越南北部的古法乡(北宁天德)。据说他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曾得到越南黎朝皇帝的重用,任殿前指挥使,在朝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黎朝皇帝龙铤于11世纪初驾崩,朝中大臣平素敬畏李公蕴,便纷纷拥护他为皇帝。于是李公蕴于公元1010年登基,成为李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李太祖。 李公蕴即位后,迁都大罗城。由于他来自中国,对中国文化特别有感情,所以他所实行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都仿照中国。他仿照中国的式样建造宫殿,又大力提倡汉语汉字,1010年的《迁都诏》就是用汉字写成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仿效汉文化的传统,采用赐姓的手段来加强政治统治,信的子孙也都沿用此法,因而在李朝统治时期(1010-1225),李姓被广泛地赐予有功的文臣武将,从而使李氏宗族在越南急剧膨胀。

在李英宗时,宋朝孝宗封其为“安南国王”。此后,由李惠宗继位。李惠宗无子,便由其女儿昭圣公主继位,是为昭王。后来昭圣公主与李朝大臣陈守度的侄儿陈日照结婚,不久就让位给日照。于是,李氏王朝的统治至此宣告结束。 由此看来,越南李朝是由中国华侨建立的一个王朝,这在中国华侨史上当然是件大事。正是这个李氏华侨建立的王朝,使李氏宗族在越南大放光彩。今天,生活在越南境内的李姓家族,正为越南的昌盛繁荣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三、感言

经过对李姓姓氏来源和文化的一番研究,我为自己姓李而感到骄傲。我是中国第一大姓族群中的一员,我们有着深厚的姓氏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创造,有着遍布世界各地的亲密同胞。我也会好好的充实自己鞭策自己,干一番事业,要像李世民李时珍等等祖先一样丰富着我们的姓氏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ox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