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模拟试题十

更新时间:2023-11-26 09: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金融学模拟试题十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 直接融资的缺点是不利于节约交易成本。

1、 金融制度是金融运行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保障。 ( ) 2、 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提出了金融创新理论——约束引致创假说 。 ( ) 4、 间接金融是发展中国家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 ( ) 5、股权资产具有收回本金和获取利息收益的权利。 ( ) 6、世界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 ( ) 7、金融债券利率水平通常低于国债。 ( ) 8、银行可以将所有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 ( ) 9、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 ( ) 10、同业拆借是不同商业银行在各自的准备金账户上所进行的一种短期借贷行为。( ) 11、金融制度表现为一系列人们在金融交易过程中自觉自愿遵循的规则、秩序和规范。( )

12、金融自由化的顺序是:先国内金融部门自由化、后国内实际部门自由化,先国内实际部门自由化、后外部金融部门自由化。 ( )

13、因为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所以名义利率必然高于实际利率。 ( ) 14、信用制度越完善、越发达,货币需求量越少。 ( ) 15、当中央银行的外汇资产减少时,则意味着基础货币增加。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 )的金融创新对传统的金融市场和体制带来巨大冲击

A 20世纪50年代 B 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 C 18世纪英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D 20世纪70年代以后 2、金融市场创新不包括:( )

A 市场种类的创新 B 市场组织形式的创新 C 市场制度的创新 D 汇率制度的创新

3、我国的股份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的美元股票叫( ) 。 A H股 B N股 C B股 D S股

4、( )被称为“金边债券”。 A 短期国债 B 金融债券 C 公司债券 D 长期国债 5、以下不属于信用资产的是 ( ) 。

A.商业票据 B.银行贷款 C.债券 D.股票

6、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一般买卖对象是以( )为主。 A 大额可转让存单 B 商业汇票 C 国库券 D 股票

7、现代金融制度的组织结构包括三方面相互联系和补充的组成部分,即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 )。 A、中央银行 B、金融监管机构

C、金融市场机构 D、微观组织结构 8、流动性陷阱是指( )。

A 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 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 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 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9、一般而言,货币供给方程中的高能货币取决于( )。

A 居民的行为 B 企业的行为 C 中央银行的行为 D 商业银行的行为 10、当一国准备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将会( )存款准备金率。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三、复合选择题(每题2分)

1、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的( )等是推动当代金融创新的直接导因是。 ① 支票的广泛使用 ② 世界范围的放松金融管制 ③ 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④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货币具有( )基本职能

① 交易媒介 ② 价值储藏手段 ③ 价值尺度 ④ 世界货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3、金融机构运营中的外部风险包括( )。

① 利率风险 ② 汇率风险 ③ 通货膨胀风险 ④ 信用风险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4、IS-LM模型是由( )提出。

① 凯恩斯 ② 希克斯 ③ 汉森 ④ 弗里德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凯恩斯在其货币需求分析中,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即( )① 交易动机 ② 储蓄动机 ③ 预防动机 ④ 投机动机 ⑤ 需求动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四 、名词解释(每题3分)

1、金融制度 2、货币 3、逆向选择 4、金融抑制 5、基础货币

五、简答题(每题5分)

1、简述“交易费用创新假说:” 的主要观点。 2、简述中央银行的特殊职能。

3、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其稳定的基础是什么?

4、你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试述理由。 5、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性与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6、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六、论述题(每题10分)

1、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看法。 2、如何理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

模拟测试题(七) 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D 2、D 3、B 4、A 5、D 6、C 7、B 8、A 9、C 10、B

三、复合选择题(每题2分) 1、B 2、C 3、D 4、B 5、C

四 、名词解释(每题3分)

1、金融制度:有关金融活动、组织安排、监督管理及其创新的一系列在社会上通行或被社会采纳的习惯、道德、戒律和法规等构成的规则集合。与金融市场、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相关的各种规则的总和。

2、货币:是被普遍接受的用来支付货款和债务的一般等价物,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金融资产。

3、逆向选择:是指财务状况恶劣的借款人更愿意为获取资金而支付相对较高利率,最终导致借款市场上充斥劣质借款人。

4、金融抑制:是由于政府当局不愿放弃对金融机构的控制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利率与汇率被人为压低,高度国有化的金融体系。

5、基础货币:指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和,也称货币基数或高能货币。

五、简答题(每题5分)

1、简述“交易费用创新假说:” 的主要观点。

由希克斯和尼汉斯提出。该假说认为: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货币需求(层次与种类)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高低使经济个体对货币需求预期发生变化,交易成本降低的发展趋势使货币向更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加快产生新的交换媒介和新的金融工具。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推动金融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2、简述中央银行的特殊职能。

(1)垄断货币发行权;(1分)

(2)集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并对他们提供信贷,通过有效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1分) (3)组织全国票据清算;(1分) (4)管理国家外汇和黄金;(1分)

(5)代理国库,代国家发行公债券,并对国家提供贷款。(1分)

3、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其稳定的基础是什么?

①确定货币金属并规定货币单位(1分) ②规定本位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1分) ③规定辅币材料及其铸造与流通(1分) ④规定信用货币及纸币的发行与流通(1分) ⑤确定国家的黄金储备制度(1分)

4、你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试述理由。

货币供给是融内生性和外生性于一体的复合变量。(3分)

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外生变量。(1分)因为货币供给形成的源头(基础货币)是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2分)其次,货币供给量并不完全是纯粹的外生变量,(1分)在现代中央银行体制下,决定货币供给量的主体,除了中央银行,还受别的经济主体的影响,例如商业银行、社会公众的偏好和资产选择等,(2分)

货币乘数更是一个由多重经济主体操作,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变量。(1分)

5、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性与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这两大政策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即本国的宏观经济方面,二是这两大政策具有国家制定,三是最终目标一致。(2分)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实施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政府财政部门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则由中央银行具体实施。二是作用过程不同。财政政策的直接对象是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以改变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数量和结构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的直接对象是货币运动过程,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三是政策工具不同。财政政策所使用的攻击一般与政府的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是税收和政府支出及转移性支付等,货币政策适用的工具通常与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业务活动相关,主要包括一般性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3分)

6、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若要有效地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分) 可测性: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地获取作为中介指标及操作指标变量的准确数据,同时这些指标有明确的定义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的要求。(1分)

可控性: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政策工具对作为中介指标及操作指标的变量进行有效控制的要求。(1分)

相关性:作为中介指标及操作指标的变量要与最终目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它们的变动要对最终目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1分)

抗干扰性:作为中介指标及操作指标的变量应能较准确地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且较少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1

分)

六、论述题(每题10分)

1、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看法。

借鉴国外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国自20年代90年代开始,加快了利率体制改革的步伐。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中国国情,大力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在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基础上,在试点地区进行存款利率浮动的试验;放开外币等一系列改革。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次序: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小额活期,后大额定期。(5分)

实现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条件如下:(1)稳定的市场经济发展机制(1分);(2)完善的金融稳定机制(1分);(3)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大致均衡(1分);(4)人民币自由兑换(1分)。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能否实现是决定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从我国目前国情来看,利率市场化采用渐进方式是合适的(1分)。

2、如何理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既具有矛盾性也具有统一性。(2分)

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通常在经济增长的时期,由于投资与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的生产规模相应扩大,对劳动力需求较旺,社会失业率较低。(2分)

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这些目标往往就互为矛盾,(可酌情展开)(3分)因此,中央银行在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同时兼顾,于是出现了如何根据具体阶段特点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进行取舍的要求。(酌情展开)(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on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