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股骨干骨折中医诊断

更新时间:2023-09-13 16:32: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股骨干骨折 2007-06-27 9:53 疾病名称 股骨干骨折 疾病科属 骨伤科 疾病概述 诊断要点 辨证分析 辨证论治

股骨干骨折是指股骨转子下至股骨髁上之间的骨折,是下肢常见骨

折之一。男多于女,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及青壮年。 1、伤后局部消胀,疼痛,不能站立行走。 2、患肢有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

3、局部压痛明显,有异常活动,并可扪有骨擦音。4、大腿正、侧

位X线照片,可显示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方向。5、下1/3骨折,若腘窝部

有巨大血肿,小腿感觉和运动障碍,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

末稍血循环障碍,应考虑为血管、神经受压损伤。 1、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的暴力所致。车祸或受重物打击、挤压、

碰撞等直接暴力引起者,多为横断或粉碎骨折,且软组织损伤严重,甚

至发生多段骨折;从高外坠下等间接暴力引起者,多为斜形或螺旋骨折,

均属不稳定骨折。儿童则可能为不完全骨折或青枝骨折,属稳定性骨折。

2、 骨折断端因受暴力作用、肌群的收缩、下肢本身的重力及搬运

等影响,可以发生各种不同移位。股骨上1/3骨折时,骨折近端因髂腰肌、

臀中肌、臀小肌及髋关节外发旋诸肌的牵拉而发生屈曲、外展、外旋移

位,骨折远端由于内收肌群的牵拉而发生向上、向后、向内移位。中1

/3骨折时,而骨折端除有重叠外,移位无一定规律,多数骨折近端呈外

展、屈曲倾向,骨折远端因内收肌的作用,其下端向内上方移位,使两

骨折端向前外成角。下1/3骨折时,因腓肠肌及膝后方关节囊的牵拉,

骨折远端往往向后移位,严重者有损伤腘动、静脉及坐骨神经的可能。

3、外伤暴力,折断骨骼,伤及人体经络血脉,瘀血内积,气滞血瘀。

若局部内出血较多,加之局部疼痛剧烈,有的患者早期可能出现气随血

脱,而致亡血气脱,同时有多处骨折者更应注意。 股骨干骨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的部位和类型、软组

织损伤的程度和有无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考虑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亡血气脱者,应即急救挽脱。 整复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助手固定骨盆,另一助手用双手握患肢小腿上段,

顺势拔伸,并徐徐将患肢屈髋90o、屈膝90o,沿股骨纵轴方向用力牵引,

矫正重叠移位后,再按骨折不同部位分别采用不同整复方法。

1、 上1/3骨折

握小腿之助手将患肢外展并略加外旋,以矫正成角和旋转畸形。术

者一臂放于骨折近端的外前方,另臂放在骨折远端的内后方,两手交叉,

相对挤压,施行端提捺正,以矫正侧方移位。 2、 中1/3骨折

握小腿之助手将患肢外展。术者用手自断端的外侧向内挤压,以矫

正向外成角畸形,然后以双手在断端前后、内外夹挤,以矫正侧方移位。

3、 下1/3骨折在助手维持牵引下,术者将膝关节徐徐屈曲,并以紧

挤在腘窝内的两手作支点,将骨折远端向近端推迫。若骨折重叠移位较

多,手力牵引未能完全矫正时,可用反折手法矫正。若斜形、螺旋骨折

背向移侠,可用回旋手法矫正,嵌入断端间的软组织亦随之解脱。此外,

对成人或较大儿童亦可采用较重的骨骼牵引使其逐渐复位,矫正重叠,

通过及时调整牵引方向,往往可自动得到良好的对位。若尚有侧方移位, 可配合手法整复。 固定方法

儿童的稳定骨折用夹板固定3周即可。儿童及成人的不稳定骨折,则

须夹板固定并配合持续牵引。

1、 夹板固定用前、后、内、外四块夹板固定,上1/3骨的尚可加用

一块外展板以防止内收畸形。骨折整复后,先根据不同部位和骨折移位方

向放置固定垫。上1/3骨折的固定垫放置在骨折近端的前方和外侧,中1/3

骨的的固定垫放置在骨折断端的外侧和前方,下1/3骨折的固定垫放置在骨

折近端的前方。然后再放置夹板,内侧板由腹股沟至股骨内髁,外侧板由

股骨大转子至股骨外髁,前侧板由腹股沟至髌骨上缘,后侧板由臀横纹至

腘窝上缘,最后用3~4条布带缚扎。

2、 持续牵引3岁以下的幼儿可采用垂直悬吊皮肤牵引,牵引重量以

患儿臀部离床为度,必须注意双下肢血运情况。较大儿童和成年患者根据

年龄、性别、肌力的强弱,可采用平衡持续皮肤牵引或骨牵引。股骨髁上

牵引,适用于中1/3骨折及远侧骨折端向后移位的下1/3骨折。胫骨结节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oh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