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

更新时间:2024-04-02 21: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简答题 (三)简述注意的特点及外部表现。 注意受到了干扰,被动的离开了当时的会议内(一)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1)注意的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容,这是分心。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主要功能表现(2)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新在以下几方面。 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活动)的性质。如果原来活动的注意紧张程度高,

(1) 描述和测量 。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① 适应性运动。人在注意时,有关的感觉或对新活动不感兴趣,注意转移就较困难、缓慢。 质和量上的特点。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器官朝向所注意的对象,以便得到最清晰的印(六)什么是知觉恒常性?常见的恒常性有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象。如“侧耳倾听”、“举目凝视”等。② 生哪些? 这些行为。 理变化。集中注意时,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 (1)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

(2) 解释和说明。心理学不仅描述和测量甚至可能暂时停止。而紧张注意时,心跳则会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心理现象,而且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加快,拳头握紧。③ 无关动作停止。高度集中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 并进行解释和说明。一般心理学从生理、心理、注意时,无关动作会暂时停止。 (2)常见的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整合来解释和说 (五)简述注意的品质。 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明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特点。 注意的品质包括: ① 大小恒常性是指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因

(3) 预测和控制。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1)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改变而改变。 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② 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形状的知理论。心理学家往往通过测量一个人的现在和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但觉不因它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变化而变化。 过去,来预测他将要做什么或怎么做。例如,衡量注意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③ 颜色恒常性是指人不因照度导致的物体如果知道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的水看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 颜色变化而保持对其颜色知觉恒定。 平和学习策略,就可以预测他在学校学习的表(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七)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现。同时,还可以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或提高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影响时间知觉因素包括: 学习水平等。 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1)感觉通道的特性,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

(二)例举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并简空间特征。扩大注意广度,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上,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习的效率。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性质和任(2)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和性质。一

(1)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不同的意识状态: 务、个体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影响注意广度的主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越多,性质越复杂或越生①睡眠与梦。②催眠。③白日梦和幻想。要因素。一般来说注意的广度随个体年龄的增动,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短。反之,事④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长而增长。 件发生的较少,性质简单或枯燥,人们就倾向于

(2) 意识的作用 (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把时间估计得很长。 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本身具有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和活(3)人们的兴趣和动机。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功能,对提高人类的适应能力,对人类的生动。注意的分配需要一定的条件:同时进行的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估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还取决计不足。相反,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个方面: 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 很慢,出现对时间长度的高估。在期待某物的出

①意识对人所觉察的和注意的范围进行限(4)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现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对不愿意出现的事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因此,人可以动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将心理活动集中在即刻目标信息上。②意识使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注意的转移和分心相(八)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 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区别的是,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更换注意的对深度知觉涉及三维空间的知觉,即不仅能够划分为客体和事件。③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象,而分心却是由于注意受到干扰或影响,被知觉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距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动的离开了需要注意的事物。比方说,您正在深度和凸凹等。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深度和为。④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写研究报告,需要查某一方面的资料,注意主距离的知觉主要来自肌肉线索和单眼线索。 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它们的意动地从写研究报告转移到查阅资料上,这是注(1)肌肉线索主要是指来自于眼部肌肉的深识内容。 意的转移;在开会的时候,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度线索,这类线索包括调节和辐合。所谓调节,

是指当眼睛聚焦于不同距离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发生曲度的相应变化。与晶状体相连的肌肉会将这些变化信息传递至大脑,从而帮助我们判断距离。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双眼视线是平行的。但当注视15米以内的物体时,双眼必须向内侧会聚。眼部肌肉会将这种会聚的变化传递至大脑,由此产生深度知觉。

(2)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由于二维图形的深度知觉靠一只眼睛就能感受到,所以单眼线索也被称为图形深度线索。这类线索包括:线条透视;相对大小;阴影;遮挡;纹理梯度。

(一)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存储库,而是一个动态、活跃的系统,从事着信息的接收、存储、组织、改变和恢复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其信息加工过程主要分为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阶段。

(1)编码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这一阶段的个体经过心理加工,将外部刺激的物理特性(如声音、形状、颜色等)转换成抽象的心理表征并存储于大脑中。编码是一个逐步开展的过程,它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在整个记忆系统中,编码有不同的层次,而且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的。新的信息必须与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并融入旧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被成功编码。

(2)存储是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存储的时间可长可短,视记忆的类别而定,短则几秒,长则几年甚至终生。

(3)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提取时,个体将编码后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再解码的过程,将信息还原为编码以前的形式。记忆的好坏是通过信息提取的质量表现出来的,曾经记忆过但不能提取的信息,实际上就等于被遗忘的信息。

1

(二) 简述编码特异性原则。

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塔尔文(Tulving)等人提出的编码特异性原则。

该原则认为,什么样的信息得到存储取决于所知觉到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怎样被编码加工,而已存储的信息又决定了什么样的提取线索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它来提取已存储的信息。也就是说,当提取线索与编码时的情境相匹配时,提取的效果最好。提取线索分为外部线索和内部线索两种。外部线索包括刺激的特性以及学习时周围的环境等;内部线索包括学习时的精神状态、心境和情绪等。

(三)简述遗忘发生的原因。 (1) 编码和提取失败。

一方面,可能发生信息编码的失败,没有存储在记忆库里;另一方面即使得到了编码,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提取出来。

(2) 消退说。

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步减弱的结果。

(3) 干扰说。

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4) 压抑说。

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四)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

学过的知识,如果不进行复习,是很难保持在记忆中的。只听讲不复习是任何课程也学不好的。因此可以说,复习是记忆的关键。那么,采用怎样的复习策略才能达到巩固记忆的最佳效果呢?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以下几种复习策略可供遵循:

(1) 及时复习

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记忆完成后的最初时刻。此时如果不能及时复习,一个小时后就会有50%以上的信息被遗忘,这说明及时复习对巩固记忆是非常必要的。及时复习就是要在新学过的

内容尚未遗忘之前,趁热打铁,使之巩固,然后纳入个人的认知结构中去长久保存。

(2) 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

复习并不只是单纯地、机械地重复所学的材料,复习方法的单调容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倦疲劳情绪,从而影响记忆效果。采用多样化的复习,可以使人感到新颖,能够激发智力活动,使所要复习的材料与有关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这样就能更牢固、更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

(3) 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复习的效果并不单纯地取决于复习的次数,还与复习的时间安排有密切联系。刚学过的内容应该及时复习,且适当增加复习时间。随着记忆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时间和次数可逐渐减少,间隔时间也可以逐渐加长。连续地进行复习称为集中复习,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复习称为分散复习。一般来说,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因为集中复习容易对大脑活动产生抑制性的积累,而分散复习则有较多的时问问隔来消除抑制,更有利于联系的巩固。

(五)什么是表象?表象在思维中有哪些作用?

(1) 表象的含义

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从表象产生的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如想起某个人的相貌)、听觉表象(如想起某首歌的旋律)、嗅觉表象(如想起玫瑰花的香味)和运动表象(如想起舞蹈的动作)等。

(2) 表象在思维中的主要作用有: ① 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比如,在挑选一件衣服时,想出衣服穿在身上的效果有助于作出更好的选择。工程师在审阅建筑图纸时,往往会通过头脑中想出的建筑物的实际形象来帮助分析。

② 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头脑中关于某个概念的记忆,既可以通过语言的形式进行编码,也可以通过表象进行编码。表象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性,因而为概念的形成奠定了感性的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语言和表象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六)想象有哪些功能? (1) 预测和计划的功能; (2) 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 (3) 代替的功能;

(4) 生理调节的功能。

(七)什么是手段—目的分析,包括哪些步骤?

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手段—目的分析是启发式策略种最常见的是一种。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西蒙(Simon)曾系统地研究过手段~目的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它的基本步骤包括:

(l)确定事件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距,并找到能够缩小差距的步骤:

(2)如果不能直接达到最终目标,就尝试找到子目标;

(3)寻找达到子目标的方法,实现子目标; (4)尝试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解决。

(八)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过程。 (1)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① 新颖性 ② 流畅性 ③ 灵活性 ④ 精致性

(2)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① 准备阶段② 酝酿阶段③ 顿悟阶段④ 验证阶段

(九)简述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1) 语言的基本特征

①语言的结构性②语言的产生性③语言的意义性

④语言的社会性 (2) 语言的功能

语言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基本功能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①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功能 ②交流和表达功能 ③思维功能

(十)如何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因此,虽然鹦鹉能够逼真地模仿人类的语言,但由于它不懂其中的意义,所以它发出的声音并不是真正的语言。

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从出生到一岁半这个阶段,婴儿的思维主要是以动作为媒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2~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掌握了语言这一有力工具,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可以用一种更为经济的符号来表示了。

(十一)语言的产生包含那几个阶段? (1) 构建阶段

语言活动是一种受到目标指引的活动,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一般是为了影响别人,达到一定目的。在这一阶段,讲话者会根据要达到的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并从记忆和环境中选择信息,准备构建想要说得话。

(2) 转换阶段

在这一阶段,讲话者会运用规则将思想转换为句法、词汇和语音等不同层次的语言结构。

(3) 执行阶段

在这一阶段,大脑要支配发音器官的肌肉,把音位表征转换为实际要说的声音。

(一) 简述情绪的成分与功能。

1.考核知识点:情绪的成分与功能 2.解答提示: (1) 情绪的成分。

情绪是一个多成分的复合心理现象。它是由以下三种成分组成的。

2

① 主观体验② 外部表现③ 生理呼唤 (2) 情绪的功能:

① 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② 情绪是激励行为的动机③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④ 情绪是人际交流的手段

(三)请简要列出情绪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173—178#

1.考核知识点:情绪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的观点。

2.解答提示:

(1) 詹姆斯—兰格理论。

代表人物有詹姆斯和兰格。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外界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2) 坎农—巴德学说。

代表人物有坎农、巴德。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情绪感觉是由大脑皮层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共同激发的结果。

(3) 认知评价理论。

代表人物有阿诺德和理查德。拉扎勒斯。该理论也称认知—评估理论、情绪评估—兴奋学说,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的作用。认知评价情绪理论既承认情绪的生物因素,具有进化适应的价值,也承认情绪受社会文化情境的制约,受个体经验和人格特征的制约,而这一切又随时发生在对任何事物的认知评价中。

(四)简述动机的特点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1.考核知识点:动机的特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2.解答提示:

(1) 动机的特点有: ① 动力性;② 指向性;③ 隐蔽性;④ 活动性;

⑤ 维持性。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的需要构成的:生理的需要,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等;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五)举例说明动机与行为、工作效率的关系。

1.考核知识点:动机与行为、工作效率的关系。

2.解答提示: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1)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例如,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学生希望成为优等生,在班上拔尖,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的学生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愿辜负父母、亲友的期望;有的学生是在英雄、模范人物的影响下,希望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服务;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动机,上学只是为了混日子;等等。这些不同的动机都表现在同一种学习行为中。学习动机不同,学习效果也会不一样。另外,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例如几个人都想休息,但有的去剧院,有的去散步,有的去划船等。

(2)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考试中的“怯场”现象主要是由动机过强造成的。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一道德森定律。

(六)在学校环境中,如何发挥社交动机的积极作用?

1.考核知识点:发挥社交动机的积极作用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社交动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得以满足: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同伴之间的沟通。

(1) 师生沟通

① 良好师生沟通的作用。良好的师生沟通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心理背景,可以使学生获得社交的满足,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社会中人与人之问的温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和乐观性格。良好的师生沟通有助于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学生对自己所尊敬的老师的一切言行往往会毫不怀疑地接受和仿效。良好的师生沟通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良好的师生交流和友谊,也能起到使学生“爱屋及乌”的效果。

② 良好师生沟通的要素。在课堂背景中要实现良好的师生沟通,有三个构成要素:“真诚”、“接受”、“理解”。教师的品质,以真实为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理想的交流,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接受”指的是教师要无条件地接受学生,能完全接受学生在碰到某个新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恐惧和犹豫,并且接受学生达到目的时表现出来的满足。这样的教师能将学习者看做一个具有许多感情、许多潜能的不完善的人。“理解”要求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观察世界,敏锐地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感同身受,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可以相信教师确能全面把握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发展起教师与学生间“快乐与共”的行为来。

(2) 同伴沟通

同伴沟通主要表现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它是儿童社交活动的又一重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同伴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种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同伴并可能取代父母和老师在儿童心目中的第一地位。

同伴沟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如果缺乏同伴沟通,儿童的社交需要和情感得不到满足,常常会引发一些不正常的问题状态和行为表现。研究发现,在学校环境中,社交状况不良的儿童会表现出高焦虑、低自尊、情绪不稳,出现回避行为或攻击行为等一系列不正常行为。

同伴沟通对儿童的社会化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同伴间的交往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演习、观摩及模仿的机会和场所,提供了榜样和强化的作用,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来学习、巩固和内化各种社会行为规则。

同伴沟通有助于儿童从他人角度上看待问题,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影响了以下几方面的活动:有效地获得信息,有效地综合信息,建设性地解决人际问冲突,有效地解决团体中的问题,能与人合作。

同伴沟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许多研究表明,同学之间的友好或敌对的交流,对学习有很多影

3

响。在友好的、相互关怀的同伴关系中,同学创造能力:指人们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种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人的智力。人们之间相互得到支持和鼓励,更能发挥学习的潜能力。如作家通过构思新的人物形象,写出一在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都有G 和S两种因素参力。 部新文学作品的能力;科学家研制出一项新发加。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对于同伴交往的明的能力等。 (2)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渴求和需要,以及同伴沟通对学生的深刻影响,(3)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把能力分为认三维结构模型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努力创设条件来增加他们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吉尔福特(J.P.Gui1ford)。 会,培养健康友好的沟通气氛,使这种需要得认知能力:是指个体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到合理的满足,或充分利用它来作为增进学习储存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表现在人对客即内容、操作和产品。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的动力。比如,在课堂上增加讨论的机会,鼓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中。 以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智力活动的内容包励每个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操作能力:是指个体指挥自己的肢体以完括听觉、视觉(所听到、看到的具体材料,如大小、多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生产劳动能力、艺术表形状、位置、颜色)、符号(字母、数字及其他符成某项教学目标,体会彼此交流、指导与支持演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都被认为是操作能力。 号)、语义(语言的意义概念)和行为(本人及别人的重要性;组织课外的兴趣小组,促进学生之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的行为)。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智力间的频繁交往,使他们优势互补。 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它是由上述种种对象引

力、人际适应能力、洞察能力、应变能力等都起的,包括认知(理解、再认)、记忆(保持)、发(七)能力是如何分类的?220—222# 被认为是社交能力。在社交能力中包含有认知散思维(寻找各种答案或思想)、聚合思维(寻找1.考核知识点:能力的分类 能力和操作能力。 最好、最适当、最普通的答案)和评价(做出某种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 决定)。智力活动的产物是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活(八)请简要列出智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所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元计算(单元),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可以分类处理(分类),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能力分为不同的1.考核知识点:智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系统和应用。由于三个维度的存在,人的智力可类型。 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以在理论上区分为5×5×6=150种(见下图)。

(l)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不同,可将2.解答提示: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能力理论主要包括斯皮尔曼的二因素学图1 三维智力结构模型

一般能力是指人们所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说、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加德纳的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模型同时考虑到能力,如观察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多元智力理论和沙洛维与梅耶的情绪智力理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和产品,这对推动智力测能力等。一般能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智力,论。 验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1971年吉尔福特宣布,它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都不可缺少的,是能力(1)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学说 经过测验已经证明了三维智力模型中的近百种中最主要和最一般的部分。 二因素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能力。这一成就对智力测验的理论与实践,无疑

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计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 是巨大的鼓舞。 所需要的能力,如品酒师需要敏锐的嗅觉能力、1927年英国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3)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建筑设计师需要准确的空问知觉能力、数学家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智力多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需要高水平的抽象思维能力等。 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出的。

(2)根据能力是否能够帮助人们创造出新它是人的基本潜能(能量),是决定一个人能加德纳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事物,可将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这种因素,人们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

模仿能力: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在完成不同智力作业时的成绩才会出现某种正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来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相关。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显的智力行为。 反应的能力,比如孩子模仿父母的言行、学生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第一种,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模仿老师的举止、青少年模仿影视明星的装扮动所必需的。由于这些因素起作用,人们的作说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第二种,逻辑—数学等。 业成绩才没有完全的相关。许多特殊因素与某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比如做

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第三种,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如查阅地图等。第四种,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第五种,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比如打篮球、跳舞等。第六种,社交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第七种,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4) 沙洛维与梅耶的情绪智力理论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心理学界对情绪智力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Salovey)和梅耶(Mayer)。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使用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绪特征。这一概念经过他们多次修改,最后概括出情绪智力可定义为四个主要成分: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运用情感、促进思考的能力,理解和分析情感信息、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九)在人的一生中,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如何?

1.考核知识点: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解答提示: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为:

(1) 童年期和少年期能力发展迅速;

(2) 能力中各种成分的发展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3)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发展趋势不同; (4) 成年期能力发展最稳定。

(十)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考核知识点:能力差异的主要表现 2.解答提示:

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能力的类型差异 (2)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3)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一)人格有哪些特性?狭义的人格结构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4

1.考核知识点:人格的特性;狭义的人格③ 在记忆方面的差异。 作用;强调人的能力及潜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结构的成分 ④ 在想象方面的差异。 作用。

2.解答提示: (2)人格测评的方法 (1) 人格的特性有: (四)请简要列出人格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① 自陈式量表测验。 ①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以及人格测评的② 投射测验。 ② 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方法。 ③ 情境测验。 ③ 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1.考核知识点:人格理论 ④ 自我概念测验。 ④ 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2.解答提示: (2) 狭义的人格结构主要由以下成分组(1) 人格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十)什么是沉浸体验?哪些活动中容易出成: 具代表性的观点 现沉浸体验?

① 气质 ① 精神分析理论。 1.考核知识点:沉浸体验 ② 性格 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2.解答提示: ③ 认知风格 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强调无意识过程,弗(1) 沉浸体验的含义 ④ 自我调控系统 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沉浸是由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1988年 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人格是由提出的用来描述人的高度投入状态的概念,比如(三)简述性格的结构及其主要表现。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本我的目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一气呵成”、“才思如泉1.考核知识点:性格的结构及其主要表现 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涌”的状态都可称为沉浸体验,它是个体幸福的2.解答提示: 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重要来源。奇克森特米哈伊指出当人们从事性格的结构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三者处于协调平衡状态,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一种可控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而且这种活动需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展。如果三者失去平衡,就难免导致个体生活要一定的技能并受内部动机驱动时,就会产生沉四个方面。 适应困难,甚至诱发心理异常。 浸体验。沉浸体验只发生在全神贯注的活动过程

(1)性格的态度特征表现在: ② 人格特质学说。 中,它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忘我,或者自我释放状① 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 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尔波特与卡特尔。其代态。完成活动任务后,重新出现的自我仿佛更强② 对学习、劳动和工作的态度特征。 表性的观点是:认为人格存在一些特质维度。大了。在沉浸体验中,人的时间知觉会发生奇妙③ 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人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在这些维度上表现程的变化,一个小时过去了就好像是刚刚过去了几(2)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 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特质构型。人格特质理分钟。 ① 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意志特征。 论强调人的个别差异和个体的整体功能以特质(2) 哪些活动中容易出现沉浸体验 ② 对行为自觉控制的意志特征。 概念来假定行为的跨情景一致性和跨时间的持研究发现不同的活动产生沉浸体验的频率③ 在长期工作或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意志续性。 是不同的。从事自己爱好的活动,如参加体育运特征。 ③ 人本主义理论。 动、看电影等最容易产生沉浸体验,而闲逛、休

④ 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的意志特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闲等活动中出现沉浸体验的时候非常少。 征。 杰斯。其代表性的观点是:特别关注人的尊严能够产生沉浸体验的活动一定需要人们运

(3)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在: 和价值,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提倡以人为中用较高的技能才能完成,并且有可能接近人的极① 强度特征。 心、培养完整的人,并相信任何人都有自我实限。在这种活动中,人们认为自己是可以胜任的,② 稳定性特征。 现的潜能,能够朝着正面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有能力完成它。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卡尔2002年③ 持久性特征。 ④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 提出,技能和挑战是产生沉浸体验的必要条件,④ 主导心境。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在沉浸体验产生时,个体所面对的活动是高挑(4)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 奇克森特米哈伊。其观点是:提倡研究积极的战、高技能性的;面对的活动如果技能性、挑战① 在感知方面的差异。 人格特质;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交互性较低,人们的体验表现为冷漠;面对的活动如② 在思维方面的差异。 果是高挑战性、低技能性时,人们就会体验到焦

虑,因为活动超出了自己的可控范围;而当人们面对的是低挑战,而自身又具有中等程度的技能水平时,就会觉得无聊。

二、论述题:

(一)论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它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由脑这种物质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现象。心理学对象的具体内容是:

(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等三部分。

①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惟和言语等。人们通过感觉与知觉获取外界的信息,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或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红的颜色、高的声音等。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如看到红旗、听到一个曲调、摸到一本书等。这些感知过的事物还会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需要的时侯能再现出来。如我们小学时的老师和同学,现在想起来,他们的音容笑貌,都历历在目。这种保持个体经验的过程就是记忆。人们能利用头脑中保持的事物的形象,能构想像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如人们创作的孙捂空、猪八戒等就是想像出来的形象。人们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惟。如人们对物种进化的认识,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和设计一部新的机器等等。

②动机与情绪。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喜爱、厌恶、满意、不满意等主观体验就是情绪。事业的成功、朋友的支持、家人的聚会使人感到愉快和喜悦;而工作的失利、朋友的不和、家人的争吵使人感到难过或愤怒。情绪是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它又对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

人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支配下进行的。动机是由目标引导、激发和维

5

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例如一个人想成为一名医生,为大众解决病痛之苦,这种内部的动力成为推动他学习的动机。动机具有性质和强度的区别,动机性质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

③能力和人格。人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征,使人们之间形成差别。这些心理特征有的是暂时的、偶然的,有的是经常的、稳定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长于想像,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暴躁,有人反应敏捷,有人迟钝;有人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软弱等这是人格差异。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2)社会心理

人是社会的实体,人是一个社会的成员,他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中,与其他的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等,由于这些关系的存在,于是就会有许多团体的存在,这样就产生了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团体和个体一样,有团体的需要、利益、价值、规范、舆论、意志和目的等心理特征。一个团体由于具有某些特定的心理特征而区别于其它团体。另外,团体心理离不开个体心理,同时,它对个体心理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个体心理也有社会心理。

(二)试述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学家对图形的组织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如下一些图形的组织原则:(1)邻近原则: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性原则: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属性上相似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性原则:具有良好连续性几条线段响,更深水平的加工比浅水平的加工产生更精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细、更持久及更强烈的记忆痕迹。

(4)闭合原则:指人们倾向于将图形知觉为(2) 在证明加工水平理论的研究中,克雷克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形状。 等人让被试完成不同水平的信息加工任务,但并

(5)同域性原则:处于同一地带或区域的刺不要求他们记忆。待任务完成后,出乎意料地对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是一个整体。 他们进行记忆测验。比如,在一个实验中,每次

(三)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给被试呈现一个词,同时就该词提出一个问题,错觉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的原让被试作出“是”或“否”的回答。问题分为三因。 类,分别涉及字词的字形、语音和语义三种由高

(1)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都是知觉对象所到低的不同水平的加工,例如: 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导致的。有的是对字形:这个词是大写的还是小写的? 象结构发生了某种变化,如垂直水平错觉,有语音:这个词与WEIGHT(重量)押韵吗? 的是对象所处背景发生了变化,如月亮错觉。语义:这个词能否填人这个句子:他在街上知觉对象发生变化,但人们仍以原来的知觉模碰到_____________。 式进行感知就是导致错觉产生的客观原因。 研究者利用一些不同的词进行实验,在这些

(2)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个体过去的任务完成后,进行事先未告知的再认记忆测验。经验、动机、预期和认知方式等因素有关。人结果发现,之前的加工水平越深,随后的再认成们对当前事物的感知总是要受到过去经验的影绩也就越好,其中语义加工水平的成绩最好。(图响,错觉产生也有一部分来自这种影响。比如,4—5)这证明记忆痕迹是加工水平的函数,支持了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是把距加工水平说。 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用于 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以潘佐(二)试述记忆的三种加工模型中,感觉记错觉为例,由于两条相交直线提供了线条透视,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含义和特点。 夹在它们中间的两条横线在深度上被分开了,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认为,根据信息保存时上方的线条应该比下方的线段远些,而画面上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的两条线段实际上相等,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和长时记忆。 影也相等。按照知觉恒常性的原理,人们在知(1) 感觉记忆 觉物体大小时估计了物体的距离,因而把看起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信息来离得更远的线段看得更长一些。 输入感觉器官后,感觉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感

(一)试述加工水平理论和相关的实验证觉痕迹的形式在人脑中被保留下来的过程。感觉据。 记忆只停留在感官层面,保存时间大约为0.25~

(1) 加工水平理论。 2秒,不加以注意则转瞬即逝。感觉记忆不只局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克雷克与洛克哈特限于视觉,其他感觉通道如听觉、触觉和嗅觉等(craik&Lckhart,1972)提出的著名的加工水平理也存在感觉记忆。 论认为,作用于人的刺激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2) 短时记忆 的分析,从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复杂的、抽象的和意义的分析。针对一个刺激段,一般是指保存时间少于1分钟的记忆。在电的加工水平或深度会对记忆效果产生很大影话簿中查到某人的电话号后不断默念并拨出去

的过程,就用到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信息处

理的中转站,这些信息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只有那些经过复述的信息才有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否则就会消失。

(3) 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地保留下来。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其保存时间可达几年甚至终生。它的容量没有限度,它存储着我们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为我们的一切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三)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 (3)选择策略。 (4)检验策略。

3.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二)什么是情绪调节?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

1.考核知识点:加工水平理论 2.解答提示:

(1)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

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包括削弱或祛除正在进行的不适当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某种情绪。所以情绪调节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也就是说,情绪调节实际上是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过程,使自己的情绪状态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的需求。

(2)情绪调节的策略 ① 回避和接近策略 ② 控制和修正策略 ③ 注意转移策略 ④ 认知重评策略 ⑤ 表达抑制策略 ⑥ 合理表达策略

3.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三)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考核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6

2.解答提示: 而要耐心启发、循循诱导。对学生在学习中出际信任和教师支持。可以考虑忽视成绩和结果,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为自己设立的目标现的错误,不应当讥讽,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创造更像游戏的氛围,鼓励而不是打击错误的出和愿意冒的风险,人们感知的自我效能感越强,启发学生一起来寻找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现。 选择的目标越高,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毅力也正。对学生学习上的优点和点滴进步要善于发③ 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越强。相反,那些认为自己缺乏应付生活能力现、及时肯定、给予鼓励和表扬。总之,宽松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首先是使刺激产生的人容易焦虑,可能形成回避倾向。 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变化,刺激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性。同时,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从以下几方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的策面着手进行: (5)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 略,不仅是为了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警觉度,而

(1)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 自我强化是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且要促进学习以及智力的提高。 学生亲身经历的成功和失败对他们自我效自己达到某个标准的行为过程,它对调节人的可采取变化刺激,通过用不定期的小组讨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们的自行为很重要,是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又一关论、电影、客座教师授课、变化座位安排、实地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感。键。进行自我强化首先需要建立自己的行为标考察、提问与回答、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首先,准,然后根据设立的标准来评价、检查自己的来改变常规的教学秩序。 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建立适当的目标。行为及效果。当达到自己的标准或目标时,个另外,在课堂上设疑,可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目标定得过高,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仍然达不体就会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或增强自理困惑”,去思考要解决的问题,或得到真正的到,那么他们就不会产生成功的体验;反之,我效能感。 结论。心理挣扎并不一定总是非常有趣,冲突、目标过低,即使达到了目标,也不会使学生产3.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不确定性问题可能包含了情绪上的痛苦,但是,生能力感。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 答案、解决、发现和回答问题在情绪上是令人愉的过程,有亲历成功的机会。例如,鼓励学生(四)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快的。 自己办数学墙报,鼓励同学之间自己开展数学动机和外部动机。 (2) 外部动机的激发 竞赛等。 1.考核知识点:动机的激发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因

(2)树立学习榜样 2.解答提示: 此,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的学习气氛是影响他们学观察学习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1) 内部动机的激发 习积极性的重要的外在因素。在课堂激发学生的的影响。一个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① 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 动机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学解决了一道难题,会认为自己经过努力也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决定,就要建立一个① 组织各类竞赛活动 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在教自主支持性的课堂,使用下面的教育行为,会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在学习竞赛过程中,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树立好的榜样,好的榜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 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样不一定指一个人,也可能指一件事。教师要教师要理解、欣赏和尊重学生。创造一个毅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的提善于发现榜样,敏感地抓住,及时地指出,把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努力,鼓励学生充满兴高。 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榜样身上,让他们从榜样趣和热情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将学习气氛建构② 组织合作学习 身上看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我效能感。 成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合作学习是指在团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

(3)设立短期、具体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② 培养学生的胜任力 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研究表明目标应是短期的、具体的,下一教师怎样创造一个有利于胜任力培养,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若团体中有次或下一周的要比6星期后或半学期的目标更保学生的胜任力体验的课堂气氛?可提供最佳一个人不能达到目标,其他人也达不到目标。在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及内在动机。目标还要具有挑战。只有面临最佳挑战时的成功,才能产生这种情况下,个体必定会与同伴形成积极的相互挑战性,即具有一定的难度。 真正的成功和成就体验。学生在面临中等难度促进关系,寻求一种既有利于同伴成功又有利于

(4)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的任务时,可能体验到成功与愉快,也可能体自己成功的活动方式。合作情境的另一明显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关心爱护学验到失败与沮丧。中等难度的任务是学生经过是共同努力,学生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努力可达到的任务。同时,教师要创造一种对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奖励。 难时,教师不应当粗暴训斥,也不要包办代替,错误和失败的容忍,这种课堂的突出特点是人③ 正确运用奖励

要注意奖励的选择。奖励物的选择往往因人而异。教师对学生的奖励要符合个体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进行奖励,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满足和获得奖励的乐趣,可以给那些总是落后的孩子们更多的信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④慎重使用惩罚

在惩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努力去避免惩罚,而不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惩罚。

首先,惩罚要及时,一旦发现违规,应尽可能迅速地开始惩罚工作。教师在进行正式的惩罚之前有义务事先给予警告。也就是说,必须首先让人们了解到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

其次,惩罚应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要求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个体。如果教师对同一种违规行为时而给予惩罚,时而熟视无睹,教师就无法树立起真正的威信。惩罚应该与特定的过错相联系,而不应与违规者的人格特征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惩罚应该指向不良行为而不是学生自身。

⑤恰当使用表扬与批评

在教育环境中,更多情况下教师实施的强化措施是通过社会评价的方式来进行的,也就是说,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其他行为进行表扬和批评的方式来进行。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来说,表扬应多于批评。不过,如果用之不当,过分或过多的表扬会造成学生骄傲、忽视自己缺点的倾向,并可能导致学生将主要的学习目标置于脑后而片面地追求表扬,从而产生消极的结果。批评当然不如表扬容易被学生接受,不过,适当的批评,尤其对成绩好的学生的批评也能取得一定的好效果。当然,过分或过多的批评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厌恶、怀疑、憎恨等不良的后果。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手段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条件:

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状况;学生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重视程度;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尊重也对奖惩的效果有直接影响;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公正。教师态度的不公正,往往是引起学生发生意义障碍的重要原因。

3.注意:联系实际谈。

7

(五)试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1.考核知识点: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2.解答提示: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如接人待物的知识、文学写作的知识、数学四则运算的知识、英语语法知识等。

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如游泳、开车、跳舞等是操作技能,口算等是心智技能。

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如上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含义不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范畴。

第二,能力与知识、技能在来源上有区别,个体的知识、技能完全是后天的;能力则除了要受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个体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三,知识和技能是随着一个人不断学习和实践而日益增长和积累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则是逐渐形成、发展和相对衰退或者停滞的过程。

第四,从迁移的特点来看,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范围相对较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而能力则有广泛的迁移范围,可以在很多场合(即使它们并不很相似)发生作用。

第五,与能力的发展相比,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快一些。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如有的人乐于能的获得。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助人,有的人自私自利等,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之分。

其次,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技能的水平。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是密切而又复杂的。相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能力气质类型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性格特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同样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具体地说,二者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能力会影响一个人掌握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知识、技能的速度与质量。 首先,气质使性格具有某种独特的色彩或表

3.注意:论述题要进行适当阐述或说明。 现形式。例如,同是勤劳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 人表现出的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六)试述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 则会表现得踏实肯干,认真仔细。同是友善的性1.考核知识点: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格特征,胆汁质的人表现为热情豪爽,抑郁质的素 人表现出温柔细心。

2.解答提示: 其次,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例如,同是形成自制力这种性格特征,抑郁质的作用,这些因素既包括先天的遗传素质,又包人就比较容易,而胆汁质的人往往需要经过极大括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实践活动和人格特征等。 的克制和艰苦努力,形成之后也不够稳定。

(1) 遗传素质 最后,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2) 环境和教育 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从事精细(3) 实践活动 操作的外科医生应该具有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4) 人格特征 这种要求在职业训练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胆汁3.注意:联系实际,展开论述。 质者容易冲动和急躁的气质特征。 (一)试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 3.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1.考核知识点: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 2.解答提示: (二)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性格与气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考核知识点: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2.解答提示: 首先,从起源上看,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包括: 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主要是先天的;而性(1) 生物遗传因素 格是后天形成的,在个体生命开始时是无性格(2) 家庭环境因素 可言的,它是个体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3) 早期童年经验 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4) 学校教育经验

其次,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5) 社会文化因素 可塑性较小;而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3.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格的塑造是明显的,即使是已经形成的性格, 改变也要容易些。 (三)试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最后,气质仅影响个体行为的动力特征,1.考核知识点: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如速度、强度、灵活性等,与行为的内容无关,2.解答提示: 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则涉及行为(1) 宣传说服者特征

(2) 信息特征

(3) 渠道特征

(4) 信息接收者特征

3.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四)结合生活实际,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考核知识点: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解答提示:

友谊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都强调,友谊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社会技能,还能够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具体来讲,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点: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友谊是一种充满深情的友好关系,儿童可以在这种关系中体验到真诚的关爱,因此可以消除儿童的孤独感;在陌生场合或受到潜在威胁压力的情况下,有朋友在场可使儿童感受到情感支持,增强信心和勇气。研究发现,友谊可以提高儿童自我价值感,并进一步促进儿童的自豪感、自尊感和自我接纳的发展。

(2)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机会。

儿童的朋友越多,他们所拥有的交往和玩耍机会越多,从中体验到的快乐和兴趣也就越多,这些愉快体验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福特等人研究发现,让儿童两两组合一起看电视卡通片,朋友组合的儿童比非朋友组合的儿童获得了更多快乐。研究者观察到,朋友组合者的大笑和微笑次数更多,朋友间有更多的交谈和互相注视,也显示出更多的社会反应,如分享彼此的情感等行为。

(3)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

儿童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在矛盾冲突解决过程中,如果一方表现出谦让、分享、沟通、合作和道歉等行为,就会给另一方作出解决

8

矛盾和冲突的榜样,儿童从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积极心理(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多于消(六)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以己悲”。中西方都强调淡然对待得与失,即可长的亲社会行为。反过来,当儿童表现出亲社会极心理(如猜疑、嫉妒、敌视等),有较充足的安策略。 久保挣陕乐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行为时,周围人的表扬、奖励以及冲突的有效全感。

1.考核知识点:增进幸福的策略 3.注意:结合生活实际谈。 解决都可以进一步强化儿童的积极行为。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2.解答提示: 另外处在友谊关系中的儿童,有更多的直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增进幸福的策略,除保持身体健康外,还有 接交流思想、自我表露的机会,由此他们可以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以下五种:

获得自我了解、建立自信、去自我中心化的社把工作和学习看做乐趣而不是负担,在工作和(1)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亲密关系。 会技能,而这些技能对成人期稳定的恋爱和婚学习中勇于迎接困难和挑战,尽可能地发挥自增进幸福感的人际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姻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的学习更有效率、工作关系,只有那些能够进入到亲密关系、给人以归(4)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更有成效。

属感的人际关系才能够提高幸福感。研究发现与的同盟。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和自己相似的、能够友好清晰地沟通、相互宽容当儿童遇到危险或外来攻击的时候,最有去适应和改造现实

谅解的人结婚,与大家庭保持频繁来往,和少数可能提供社会支持的是朋友。朋友会以同盟军能够客观认识和评价周围事物和环境,并人保持亲密友谊,与熟人合作等都能够有效提升的身份站在儿童身边,成为其坚强的后盾。当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个人的幸福感。

儿童感受到来自可靠同盟的支持时,会有更高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2)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

程度的社会安全感。

中。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研究发现,强烈的积极情绪与自然环境紧密3.注意:结合生活实际论述。 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相关,但与人工环境不相关。人们在有植被、水

很少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怀才不遇”。

等风景优美的地方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好的(五)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天气、阳光灿烂、温暖而不炎热的气候下人们报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积极情绪状态占据优势,虽然也会有悲、告的积极情感更多。因此,多接触这些自然环境,1.考核知识点:心理健康的标准 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能适当地表达人们会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

2.解答提示:

和控制,而且一般不会长久,喜不狂、忧不惧、(3)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

下面七条是我国心理辅导工作者经常使用胜不骄、败不馁。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满足胜任知觉能够提高人的自我价值感,因此从的心理健康描述性标准。

自己的各种需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事那些能够满足个人胜任需求的工作将有效提(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对于无法得高幸福感。满足胜任的工作具有以下特点:任务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

富有挑战性,能够运用本身有内在乐趣的技能,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他们对自(6)人格和谐完整

在有趣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获得成功,工作任务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作出恰当、智力正常,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完整、和谐。具有内在一致的系列目标。

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4)适度休闲。

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与一群朋友参加合作性的休闲活动,如音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乐、舞蹈、身体锻炼计划、兴奋性活动(如水上游发展自身的潜能,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览、冲浪等)能够带给人巨大的快乐。休息,放松,能安然处之。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适度休假也能够让人享受宁静中的舒适。所以适(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度休闲是增进幸福的有效策略。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5)正确对待得与失。

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他人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在对待得与失的态度上,西方人赞赏“在巨存在的重要性。他能够被他人理解、接受,能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大的成功和胜利面前只期许一点小小的幸福,在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和谐。能够3.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论述。结合生活实很小的损失和失败时就准备接受幸福的一个巨融入集体生活,既能享受与他人在一起的欢乐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大降低”。我国的文化传统强调“不以物喜,不

时光,也能独处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od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