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资料(大二2)

更新时间:2024-03-17 19: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世界当代史

一、名词解释

1、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这篇咨文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这篇咨文远不止是援助希土的一项具体政策声明,而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 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大转变,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经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影响,也打破了以本土为中心的“门罗主义”式的“泛美主义”战略的束缚,转向积极干预世界事务、夺取世界领导权的全球霸权战略,美国由此步入了全球扩张的时代。

2、戴维营会谈

艾森豪威尔与赫鲁晓夫于1959年9月在美国马里兰州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举行的会晤。双方在两天的会谈中就美苏关系、德国及柏林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没有达成实质性的一致。戴维营会谈是美苏关系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开创了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用首脑会议的形式调整彼此关系并操纵国际事件的的先例。戴维营会谈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反映了美苏两国战略地位的微妙变化,美国实际上承认了苏联与美国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

3、新东方政策

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它的主要内容是改善和苏联、东欧其他国家以及两个德国的关系。勃兰特抓住了东西方缓和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使德国不仅实现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正常化,而且真正走出了战败的思想包袱。新东方政策提高了联邦德国的政治地位和国际威望,同时,在改善苏东关系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对外贸易额和资本输出量大幅度上升。更长远的影响是新东方政策改善了两德关系,创造了两德统一的有利条件,推动了德国重新统一的进程。

4、三环外交

战后50—60年代英国两党外交遵循的由丘吉尔提出的外交指导方针。所谓“三环”,指的是英美联盟为基础的说英语的国家、英国和欧洲、英国和英联邦。丘吉尔声称在这三环中,每一环英国都起着重要作用。丘吉尔“三环外交”政策的目的是希望与法德和解,振兴西欧,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借助美国的力量抗衡苏联,以及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然而,英国的政治家们在推行“三环外交”的过程中,始终背着“世界大国地位”的沉重包袱,不能不面对实力有限和战线过长的矛盾。这也是导致英国外交战略不得不逐步收缩,从大国全球外交逐步朝重点面向欧洲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三环外交是战后英国政府的基本外交方针,但它并没能阻止英国地位的下降。

5、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各国废除金本位制造成国际货币关系的混乱,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对美国扩张其经济势力尤为重要。1944年7月1日——22日,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大旅行社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并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及两个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这三个文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协定,分别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协定的

1

主要内容是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代表或等价物,建立固定的汇率。美元事实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霸主地位。从4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50年代末,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控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

6、小石城事件

二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一个典型案例。1954年联邦法院宣布在公立学校中实行种族隔离是违反宪法,但是美国南部各州当局却用各种手段保持种族隔离,引起了一系列冲突。最严重的一起冲突是发生在阿肯色州的首府小石城。1957年9月,阿肯色州有9名黑人中学生援例进入州立中学就读。而开学之际,该州民主党州长福巴斯派遣国民警卫队组织上述黑人上学,任凭白人暴民捣乱。艾森豪威尔总统动用空降师制止并维持了秩序,9名学生最终得以入学。 “小石城事件”是美国反对种族主义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7、哈尔斯坦主义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推行的一项对外政策。1955年9月由外交部国务秘书哈尔斯坦建议制定。声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单独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同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的任何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此政策使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且加深对美国的依赖,使联邦德国束缚在美国的战略轨道上和压缩了联邦德国外交的生存空间。1969年社会民主党上台后,宣布推行新东方政策,“哈尔斯坦主义”事实上已停止执行。

8、雅尔塔公式

在雅尔塔会议上,各方作了妥协,在大国否决权问题上形成了“雅尔塔公式”——在重大问题上,如接纳和开除会员国,停止或恢复会员国的权利,推荐秘书长候选人,采取军事行动等,大国即使作为当事国也有否决权,一切实质性的问题都需遵守大国一致原则;但在和平解决某一争端时,当事国(包括常任理事国)不得参加投票。在创始会员国问题上,美英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成为创始会员国,拥有投票权。

9、旧金山体制

1948年,随着美国对日本单独占领的实现,美苏之间冷战的展开,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点开始从中国转向日本,对日政策也由削弱转变为扶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宣告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完全破产。此后,美国更加看重日本并使之成为“反共堡垒”。1951年9月4日,由美国把持的对日媾和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包括日本在内的52国参加,会后确定美对日的半占领状态体制,该体制被称为“旧金山体制”, 旧金山体制是美国转变对日占领政策的必然产物,也是对日本民族尊严的嘲弄和挑战,但是,它使日本置于美国的军事力量保护之下,得以安心地走发展经济的道路 。

10、第四点计划

杜鲁门主义在第三世界的实践。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全球战略的四点行动计划,并着重阐述了第四点,即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这就是“第四点计划”。又称“开发落后区域计划”。 “第四点计划”,强化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地位。作为扩张工具,拓展了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势力范围,为本国的垄断资本带来滚滚红利。它打着经济技术援助的旗号,实现了新殖民扩张,这对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1、“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是在苏联面临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的背景下发生的。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紧急命令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这就是“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

2

是一部分企图维持原苏联国家体制的党、政、军领导人密谋发动的一场政变,以阻止联盟国家的解体趋势,恢复中央集权体制。但其结果与发动者的愿望相反,进一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进程。

12、第二次柏林危机

1958年3月,联邦德国议会通过用核武器装备军队的决议,此举引起民主德国和苏联的强烈反应。赫鲁晓夫决定利用西方的挑衅行为,在柏林问题上做文章,再加上肯尼迪“和平战略”刺激了赫鲁晓夫外交活动中冒险行为,两个大国的争夺使第二次柏林危机再起。1958年11月27日,苏联照会美、英 、法政府 ,建议取消对柏林的占领制度 ,使西柏林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一个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照会要求西方在6个月内达成协议,否则苏联就把西方在西柏林驻军人员通过民主德国的过境控制权移交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西方予以拒绝。1959年5月11日,四国外长会议在日内瓦开幕,第二次柏林危机缓和下来。这是肯尼迪时期美苏争夺的重大事件。

二、简答题

1、简述戴高乐独立外交的主要内容。

A、积极发展法德联盟

B、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 C、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D、发展与苏联及东方关系 E、实行非殖民化政策

2、简述约翰逊“伟大社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一、主要内容:

A、 调整所得税的征收幅度;

B、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干预; C、改善和发展城镇居民住宅,保护环境; D、提出了一系列反贫困计划; E、保障黑人民权; 二、意义:

A、从经济上满足科技革命对劳动力再生产提出的新要求;

B、从环境上解决工业化社会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实现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 C、“伟大社会”的改革把“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和调节职能。

3、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

A、将国民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 B、保护自由竞争;

C、国家实施必要的和有限的干预;

D、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以确保货币稳定; E、强调财政收支平衡,反对赤字政策;

F、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安定,实现公平; G、保证有一个强大的工会组织,以便对资方实施制约。

4、简述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A、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B、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 C、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3

D、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5、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

一、国内因素:

A、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因素残余,为经济腾飞扫清了障碍; B、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十分重视教育事业; C、实行高积累高投资的政策;

D、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E、确立贸易立国的思想,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F、建立了高效率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二、外部因素:

A、日本作为战败国,放弃了参战和发动战争的权力,使其每年的军费开支被压缩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以下,政府可以拿出较多资金发展经济; B、美国的扶植与军需订货; C、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

D、国际市场上廉价的原料和燃料。

6、简述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政治高度僵化的主要表现。

A、领导层严重老龄化; B、国家机关日益膨胀;

C、出现了庞大的特权阶层; D、决策权力再度向个人集中; E、意识形态的保守。

7、简述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A、政治上从和平中立发展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日益重视经济领域内的斗争; C、队伍不断扩大;

D、在组织上走向制度化。

8、简述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双重性及其原因。

一、双重性:

A、积极: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外政策保证了其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保住了东欧这块

社会主义阵地,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妄图和平演变苏东的想法落空,并且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进行了有力地揭露和斗争,同时打击了德日法西斯势力,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B、消极:苏联在制定对外政策时,过分地考虑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

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

二、原因:

A、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国民经济遭到空前破坏,苏联对保证自身安全与东欧国家安全高度重视;

B、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使苏联面临严酷的“冷战环境”;

C、斯大林混淆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爱国主义与民族利己主义的界限,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严重的脱节;

D、斯大林对战后初期的战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这是他制定战后初期苏联内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9、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

4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矛盾运动的结果; B、战争的特殊作用; C、化解经济危机的要求;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E、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借鉴作用;

此外,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入发展和中下层民众对社会福利的追求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的迅速发展。

10、简述两德统一的原因。

A、民族情感;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共同摆脱“核人质”地位; D、联邦德国政府的主动;

E、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东欧剧变。

11、简述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A、没有创新的科学理论,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 B、对斯大林的态度评介的不全面,引发消极的后果; C、改革并没有触动原有体制的基本框架;

D、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 E、独断专行,搞个人崇拜。

12、简述东欧剧变的原因。

A、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存在先天不足的弱点; B、缺少正确的社会主义实践路线; C、苏联对东欧政策的转变; D、西方的和平演变。

13、简述古巴导弹危机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影响。

A、美苏关系的缓和;

B、暂时遏制了苏联在拉美的渗透; C、苏联军事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论述题

1、分析论述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这场改革失败的原因。

一、主要内容:

(1)、政治体制改革:A、批判个人崇拜;B、平反冤狱和加强法制;C、扩大苏维埃的权力;

D、实行干部轮换制,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E、强调党政分工,将党组织分为农业党和工业党; F、提高社会团体的地位和作用;

G、恢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

(2)、经济体制改革:A、农业改革; B、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C、调发挥经济核算和利润的刺激作用。

二、改革失败的原因:

(1)、主观因素:A、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B、制定改革方案的主观随意性:①政策多变,不能贯彻始终;

②急功近利,对改革的复杂性估计不足。

C、赫鲁晓夫的个人素质的缺陷:赫鲁晓夫刚愎自用、过分自信,听不进

5

不同意见,且性格暴躁,易激动。此外,理论和文化修养都不高,所有这些个人素质的缺陷都不可避免地给他的改革带来负面影响。

(2)、客观因素:A、没有形成真正稳定的政治局面;

B、民众对改革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 C、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

2、结合“里根革命”的主要内容,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改革的特点。

一、主要内容: (1)、实施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1981年经济复兴税法》、《1986年税制改革法案》; (2)、坚持紧缩性货币政策;

(3)、放松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制; (4)、改革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5)、推行“星球大战”计划。 二、社会经济改革的特点:

(1)、从改革的背景和任务看,在国内面对经济滞涨,要着力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在国际事务中,面临全球霸权的局部收缩,任务是重振西方霸主的雄风;

(2)、从改革的内容看,税收政策以减税为主要内容,偶尔局部增税;货币政策以紧缩货币,控制膨胀为主;财政政策以控制财政赤字、争取相对平衡预算为主;社会保障政策以控制社会福利规模和纠正社会福利保障的弊端,强调州和地方发挥作用为主;经济管理体制政策以放松管制,鼓励民营化为主;且更加重视能源政策、环境保护政策、高科技发展政策; (3)、从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转向了重视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并兼顾凯恩斯主义,强调在联邦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兼顾州和地方政府的能动作用;

(4)、从改革的效果来看,20世纪70年代的试验付出了代价,但积累了经验;80年代,治理滞涨的成效比较明显,但它是以高赤字、高贸易逆差和高债务为代价的。这种状况始终困扰着老布什政府,并成为老布什在1992年总统大选中败给克林顿的主要原因。

总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社会经济改革,体现出了和罗斯福新政不尽相同的政策模 式。尽管继承了“新政”关于联邦政府干预经济事务和实行福利保障社会化的基本精神,但着重注意的是纠正“新政”以来的各种改革弊端,并在新的条件下,吸收了胡佛强调发挥州和地方的作用、限制联邦政府过度干预的思想。

3、结合撒切尔主义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评价。

一、主要内容:

(1)、紧缩货币,压缩公共开支:A、削减国债,提高最低贷款利率;

B、压缩公共开支,减少货币的供应量;

C、废除不必要的和重复的行政机构,大幅度裁减公务员。

(2)、控制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福利制度:A、养老金和福利津贴(社会救济)的改革;

B、住房改革;C、卫生保健改革;D、教育改革。

(3)、税制改革:A、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政策;

B、提高了一些间接税(增值税、高档消费品的附加税等)。

(4)、推行企业民营化:出售国有企业,将国家雇佣的工作人员转移到民营部门,并以股票

形式将国有企业的资产转向民营企业。

(5)、改革劳资关系,削弱工会权利:A、制定《就业法》、《工会法》,对工会的职权、罢工

运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6

B、动用财力,与工会进行较量。

二、对“撒切尔主义”的评价:

积极方面:1、控制了通货膨胀;2、经济稳步增长;3、固定资本投资迅速增加;4、国际收

支情况好转。

撒切尔的经济政策标志着战后30多年来英国政府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发生了转变,但撒切尔政府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改革,并不是完全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是要把国家干预限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是对国家过度干预经济的一个根本性纠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主义的一些弊端,为英国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经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撒切尔主义”帮助工党完成了单靠自身力量所无法完成的变革。不过,由于撒切尔信奉阶级精英、个人主义和市场力量,因此,她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普通人的利益。一些社会学家和观察家认为,撒切尔主义实际上导致了更大的社会不平等,加深了阶级分化,并且削弱了公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然而,不管怎样,撒切尔在其11年的任期内,确实给英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撒切尔主义”至今仍影响着英国。

4、试评价斯大林模式(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从中借鉴的经验以及必须吸取的教训进行分析)。

一、积极影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

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与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积极作用。

二、消极影响: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误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苏联出现了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他们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正常展开,主要表现在: A、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B、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C、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D、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苏联1991年解体.

5、结合相关史实评价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对杜鲁门主义第一次大规模的实践运用,马歇尔计划作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经济外交政策和影响最大的对外经援政策之一,它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 一、经济影响:

⑴对西欧:A、在两极对峙的新格局中,推动了西欧的联合,使欧洲一体化逐渐提上日程;

B、在美国的倡导与大力推动下,西方经济秩序以相对开放的市场和国际竞争机制新面貌出现,以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为特征。马歇尔计划为西方经济秩序的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促进了西欧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对美国:A、为美国经济的海外渗透和资本输出开辟了新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战后

美国生产过剩与市场缩小的矛盾,消除了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潜在危机,使美国在战后一段时期内保持了经济繁荣的景象。

B、为美欧的跨洋合作、美国援欧协约以及美国的两党支持这种协约奠定了基础

7

和留下了遗产,从那以后,这个遗产一直在指导着美欧关系,并成为今天欧洲--大西洋经济一体化的指针。

二、政治影响:A、马歇尔计划通过美援对西欧各国的决策者和公众舆论施加影响,有效地

加强对西欧国家的政治控制,帮助西欧各国的资产阶级巩固了政权和资本主义制度,削弱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在西欧的影响。 B、对苏联与东欧的关系也一度产生过一定的瓦解和离间作用。

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马歇尔计划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马歇尔计划促进了

西欧和美国在对苏战略上的接近和协调,在加剧东西欧的分裂上起了重要作用。

6、请比较凡尔赛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分析雅尔塔体系的历史进步性和消极性。

一、比较:

⑴相同点: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是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体系;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都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④都随着主要国家力量的消长而走向瓦解。

⑵不同点:①凡华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

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凡华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雅尔塔体系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③凡华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则超出欧洲范围;

④凡华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瓦解;而雅尔塔体系则是两个战胜国之间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⑤凡华体系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矛盾则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二、分析:

⑴进步性:①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雅尔塔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③雅尔塔体系推动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⑵消极性:①在世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

争和阿富汗战争。

②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如外蒙古的独立。

③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 ④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

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od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