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册总复习分解

更新时间:2024-03-06 18: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复习资料 地理上册复习 一、地球在宇宙中 识记

1、天体的类型名称: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2、最基本的天体:恒星、星云

3、太阳系的组成:太阳是中心天体,八颗行星、矮行星和众多的太阳系小天体等围绕太阳运动,构成太阳系

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太阳大气三层次名称(有里——外):光球、色球、日冕 太阳大气三层次温度、厚度、亮度比较:光→色→日 越来越高 越来越厚 越来越暗

太阳大气三层次主要太阳活动、标志、周期、太阳活动的影响 光球:黑子 色球:耀斑、日珥 日冕:太阳风

标志:太阳黑子与耀斑是太阳活动主要标志 周期:太阳活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

影响: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抛射的大量带电粒子流会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活动异常会使全球天气与气候异常;太阳活动剧烈时,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理解

主要天体的基本特征: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其主要组成物质是氢和氦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呈云雾状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 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大行星运行特征:

太阳系八颗行星都运行在地球公转轨道面附近,具有共面性;

所有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具有同向性;

除水星外,其他行星的偏心率都比较小,具有近圆性。 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特征: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质量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有固态的表壳 巨行星:(木、土)平均密度小,主要由氢、氦、氖等元素构成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远

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液态水的存在 地球自身条件 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昼夜和季节更替节奏适中 宇宙条件———地球处在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二、月球对地球的意义:夜晚的照明;农历制定的依据;产生了潮汐。 识记

月球表面的环境特征

引力小,不足以吸引大气和水,只在两极有固态水。 表面大气压力极小 表面的温差大

表面起伏不平:高原、山脉(环形山)、平原和盆地组成 月球自转、公转方向、周期

月球自转、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

恒星月:公转周期27.32日(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朔望月:平均时间为29.53日(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的一个循环周期) 月相名称、对应日期 新月(朔):农历初一 上弦月:农历初七、八 满月(望):农历十五 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4、大潮、小潮出现的农历日期 大潮:初一、十五

小潮:初七(初八)、二十二(二十三) 理解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出现规律 新月:6:00~18:00(午) 上弦月:12:00~24:00(昏) 满月:18:00~6:00(子) 下弦月:24:00~12:00(晨) 日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

日食:地—月—日成一直线(月球在地球与太阳之间) 月食:月—地—日成一直线(地球在月球与太阳之间) 大潮、小潮对应的月相: 大潮对应月相:满月、新月 小潮对应月相:上弦月、下弦月

三、地球运动

1、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

自转概念: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周 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太阳日(24小时)

公转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轨道是一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周 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2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自转、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2、国际日期变更线经度、规则

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东12区 比西12区早一天。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少一天:由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增加一天。

3、南北半球地球自转偏向:

南半球地球自转偏向左(顺着运动方向) 北半球地球自转偏向右(顺着运动方向) 赤道上不偏向 4、黄赤交角

概念: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5、两分两至日名称、日期、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

3月21日春分日,6月22日夏至日,9月23日秋分日,12月22日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春分日(下图A点),赤道 夏至日(下图B点),北纬23度26’(北回归线) 秋分日(下图C点),赤道

冬至日(下图D点),南纬23度26’(南回归线) 理解

1、恒星日、太阳日概念

恒星日::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照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叫做恒星日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点,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4时,叫做太阳日。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角速度

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两极地区线速度为零。

角速度: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除南北极点为零,其他各地均为每小时15度。 3、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是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 4、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6月22日太阳直射北纬23°26’(北回归线);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纬23°26’(南回归线);以后,太阳直射点北返;次年3月21日太阳再次直射赤道 5、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就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言,在任何地区,当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小时,其正午太阳高度就达到当地全年中的最大值;当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大时,其正午太阳高度就达到当地全年中的最小值。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中的最大值;每年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中的最小值。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纬度带,情况正好相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每年太阳直射两次,有两次最大值。

6、两分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

就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而言,在任何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上为90°,并从直射点纬度处向南北两侧降低。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

7 天文四季的划分: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为起点。

四、岩石圈和地貌 识记:

1、六大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2、震源:通常把地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震中:震源在震中的垂直投影位置叫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点与震中之间的距离叫震中距。

3、两大地震带的名称:(1)环太平洋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三大类型岩石名称: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5、(1)花岗岩:侵入岩。 (2)玄武岩:喷出岩。 (3)大理岩:变质岩。 (4)石灰岩:化学类沉积岩。

6、地壳中含量前三的元素:氧、硅、铝。

7、主要地貌类型名称: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 理解:

1、(1)板块的消亡边界:——海沟

当洋壳板块与大陆板块相遇,因前者的岩石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一般会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叫俯冲带或洋壳板块的消亡带。在俯冲带往往形成海沟,是海洋中最深也是最活跃的地方。

举例:1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2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3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北部的交界处 4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非处 5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6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南部的交界处 7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2)板块的生长边界:——海岭 举例:1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2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3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4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5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6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在地图左上角)

2、地震波横波、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地震发生时从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其中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纵波比横波传播快) 3、震级、烈度的区别、联系:

(1)区别: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则不一样。 (2)联系:地震的震级越大,震源越浅,受影响地区的烈度越大。

4、烈度影响因素:(1)离震中的距离;(2)地质构造;(3)地面建筑(4)震级的大小 5、三大类型岩石的主要特征:

岩浆岩:侵入岩的矿物晶体颗粒较粗;喷出岩矿物晶体颗粒细小,岩石中多气孔。岩浆岩是岩石圈的主体。

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并保存有动植物的化石。 沉积岩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 变质岩:岩性致密,密度较大,颗粒定向排列,具有片理构造。 6、侵入岩、喷出岩特征:

(1)侵入岩

在距地表相当深的地方开始凝结的称为侵入岩。侵入岩由于是岩浆在地壳中冷凝结晶成岩,冷却十分缓慢,因而矿物晶粒较粗,如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可以轻易用肉眼分辨。 (2)喷出岩

喷出地表或在地表附近凝结的称为喷出岩。岩浆在地表迅速冷却凝结,没有充足时间结晶,往往形成致密的、用肉眼无法辨认其矿物颗粒的隐晶质结构,有气孔构造。如玄武岩。 7、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区:世界上的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石灰岩地区,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尤以西南各省区最为突出。

8、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主要原因:我国黄土高原是由从西北荒漠地区吹扬过来的粉尘物质堆积而成的,而且在流水的侵蚀下,原始堆积形成的平坦表面被沟谷切割,形成塬、梁、峁

五、大气圈 识记

大气圈的物质组成: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微小尘埃组成的混合物

大气垂直分层各层的名称:散逸层、热层(电离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气压带、风带名称分布:极地高气压带分布于两极地区、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于北纬60°附近、中纬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于北纬30°附近、低纬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分布于赤道地区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洲巴西等地

热带季风气候:在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西岸,如非洲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位于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岸

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东部35°~55°之间,如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如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冰原气候: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利昂、对流层臭氧 理解

1、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对流层:水汽、杂质多,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显著具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厚度因纬度和季节的不用而不同,热带较厚,寒带较薄,夏季较厚,冬季较薄;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升,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臭氧层,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最佳航空层

2、大气圈的保护作用:防弹衣—免遭其他星体的撞击;遮阳伞—地球生命免遭强烈辐射;保温被—不至于昼夜温差过大;防止水分的逃逸

3、冷热不均形成的热力环流:地表冷热不均——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或受冷收缩下沉——大气垂直运动——同一高度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4、气压带、风带形成、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北半球冬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5、行星风系对全球水热分布的意义:

在高气压带,气流以下沉为主,水汽难以冷凝形成降水,是地球表面降水较少的纬度带。 在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云致雨,是地球上降水较多的区域。 在终年受西风控制的地区,形成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在气压带和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特征: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平均。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热带沙漠气候特征:常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日照强烈,气温极高。

成因:受副热带高压或内陆信风影响,下沉气流为主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特征:干湿季明显交替。赤道低压控制,为闷热多雨的湿季;信风控制,为干旱少雨的干季。全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之间。 成因: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特征: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干旱炎热;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暖湿多雨。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 成因: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较差较小,终年温和湿润,年降水量在700~1000毫米之间季节分配均匀。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东亚、南亚季风的形成,冬、夏风向,对气候的影响:

形成原因: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行星风系的季节位移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亚季风——夏季,亚洲大陆比同纬度的太平洋增温快、气温高,在太阳辐射最强的副热带附近形成强大的热低压中心(亚洲低压)。这一热低压和北美大陆上出现的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保留在北太平洋上的为夏威夷高压。这样,在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因为强大的气压差产生了从海洋吹向陆地吃的稳定的东南风,这便是东亚的夏季风。夏季风温暖而湿润,给东亚各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亚洲大陆比同纬度的太平洋降温快,气温低,在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形成强大的冷高压中心(亚洲高压),被切断的副极地低气压带退居北太平洋上,成为阿留申低压。强大的亚洲高压与阿留申低压、赤道低压之间产生强盛的偏北气流,形成寒冷干燥的冬季风。

在南亚和我国西南部的部分地区,除海陆热力差异的原因以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在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可移至赤道于北纬10°之间),低气压南侧的东南信风带也随之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球自转的影响,风向向右偏移,形成由低纬度海面吹向陆地的湿热的西南季风;冬季,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南亚盛行从亚洲大陆吹来的干热的东北季风

对气候影响: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温度低 气旋、反气旋的气压分布、气流运动状况、天气特征: 反气旋:气压分布—高气压

气流运动状况—北半球呈顺时针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在南半球呈逆时针辐散,中心气流垂直向下, 天气晴朗干燥 气旋:气压分布—低气压

气流运动状况—在北半球沿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中心气受流垂直向上 ,阴雨天气

台风、寒潮、伏旱、梅雨成因、天气特征:

台风成因: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的空气漩涡叫气旋,也称低气压或低压。伴有狂风暴雨,巨浪和海潮

寒潮成因:冬季,受冷高压(亚洲高压)影响,天气寒冷干燥,伴有严寒、大风、霜冻 伏旱成因:夏季,受暖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天气炎热干燥

梅雨成因:冷暖气流相遇所形成的狭窄过渡带称作锋,气流相遇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10、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冷锋过境前:暖空气被迫抬升,并逐渐冷却,形成降水。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冷风过境后,再冷空气的控制下,天气转好,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暖锋过境前:暖空气沿锋面徐徐爬升,逐渐冷凝,形成降水。暖风过境时:云层增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在暖空气的控制下,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11、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

4月登陆中国大陆。5月移至长江流域,5~6月长江流域因准静止锋形成“梅雨”天气。6~7月随着雨带北移至华北地区,风带随后,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8月移至东北地区。9月开始反向南移,10月完全撤离中国大陆

六、水循环和水资源 识记:

1、海洋水占全球水体总量的96.53% 2、冰川水占全球淡水储量的68.69%

3、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各环节的名称: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4、河水的主要补给形式:降水补给 5、广义的水资源概念:水圈内的水体总量

狭义的水资源概念:目前科技条件下人类可以的那一部分淡水,主要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6、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降水量-蒸发量

7、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降水量的年率变化大

8、我国最缺水的三大河域:海河、淮河、黄河

理解:

1、水循环过程有三种:(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1)海陆间大循环:海洋上蒸发的水,被汽流输送到陆地上空,冷凝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另一部分通过地表径流与下渗后所形成的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2)陆地水循环:陆地水经过蒸发和蒸腾上升到空中,冷凝形成降水,落回地面 (3)海洋水循环:海洋水蒸发到高空,冷凝形成降水,落到海洋中 水循环的意义:

(1)“纽带”:联系了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使得地球上的水成为一个整体 (2)“调节器”:对水热行再分配,影响气候,调节各圈层之间的能量 (3)“雕塑家”:通过侵蚀等作用,塑造各种地表形态,达到物质迁移的效果

(4)“传送器”:地表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主要载体,同时不断向陆地输送淡水,哺育生命,补充和更新陆地淡水资源,使水成为一种可再生资源。

2、世界上径流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亚马孙河流域、东南亚诸群岛和刚果盆地三大热带雨林地区。径流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南部和东北部,澳大利亚中西部,西亚和中亚,北美洲西南部等(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和中部) 3、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的成因

世界水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这是因为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一般来说,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 七、海洋

1、洋流:海水常年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根据主导因素的洋流分类 风海流(产生的主要动力:行星风系) 密度流 水平补偿流 补偿流

垂直补偿流 涌升流 沉降流

3、三种洋流方向都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

4、根据洋流水温分类 暖流(比流经海区海水温度高) 寒流(比流经海区海水温度低) 5、洋流的作用:a.平衡全球的热量 b.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c.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d.洋流会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e.洋流会影响航海速度 f.洋流对污染物的影响

6、世界四大鱼场:亚洲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欧洲英国的北海渔场、北美洲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和南美洲秘鲁的秘鲁渔场

7、厄尔尼诺现象:泛指赤道附近的东部太平洋表层温度上升引起气候异常的现象 8、厄尔尼诺现象产生原因:热带东太平洋东南信风减弱

9、造成结果:热带太平洋东部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以往多雨的热带太平洋西部出现干旱灾害

10.、拉尼娜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热带太平洋东南信风加强,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涌升补偿流增加,使得表层海水温度持续下降,水温比往年低 11、海底的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

12、海底油气资源大部分集中: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东南亚近海、北冰洋大陆架、几内亚湾沿岸和我国近海 13、海洋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a. 交通价值 b. 资源价值 c. 军事价值

14、领海:与海岸平行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海域,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沿海国对领海拥有全部主权)

15、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起宽约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海域(沿海国对海域的自然资源享有专属权及其管辖权,其他国家享有海上航行、飞行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16、公海: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广大海域(任何国家对公海都不拥有主权)

17、风海流:在盛行风吹拂下,表层海水作大规模流动而形成(主要在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和信风的海区)

18、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为风海流,而大洋东部和西部的洋流则具有补偿性质

19、南美洲的秘鲁渔场是因涌升流产生的,而亚洲的北海道渔场是由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产生的,欧洲的北海渔场是由于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产生的,北美洲的纽芬兰渔场是由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

地理下册复习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的名称和分布: 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 ◆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黑河—腾冲线(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

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我国的人口政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口×1000‰ 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0‰ ◆世界人口发展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

工业化之前:(低增长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很小

工业化初期:(高增长阶段)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工业化中后期:(增长率下降阶段)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规模扩大速度趋缓

后工业化时期:(低增长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有所回升)、低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自然增长率低、死亡率回升、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大——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加重、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加大了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等的压力,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下降,产生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人口贫困 ◆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与影响因素:

劳务迁移:人口多、耕地少、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难民迁移:战争或自然灾害

智力迁移:(人才迁移、头脑外流)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生活水平的差异 其他迁移:资源开发吸引的移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引起的人口迁移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自然条件:气候——温带、亚热带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经济);水资源——沿河、沿湖、沿海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高、就业环境好、城市、开发历史悠久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的人口分布特征:

东多西少;平原盆地多、高原山地少;湿润多、干旱少;农业多、林牧业少;交通发达多、交通闭塞少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自然资源与环境(水资源影响最大)科学技术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其他条件相同时)

◆阐明某人口稠密区或稀疏区的形成原因

◆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据图表,说明两类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人口问题。

◆根据图文资料,发现某一地区面临的人口问题,预测人口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人口措施

◆分析不同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差异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组成

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 ◆世界六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名称与位置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 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

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含义

郊区化: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的过程

逆城市化: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 ◆城市的基本特征

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

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进程快 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慢 ◆城市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环境问题:城市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给资源与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导致了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交通问题:城市交通繁忙,许多城市交通堵塞严重,交通事故频发,降低了经济效率,影响了城市发展

居住问题: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在城市中生活的各种成本逐渐上升,使城市中的低收入者和外来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恶化

社会问题:城市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时,就会出现失业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社会动荡

◆利用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原理,阐明某地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关系

◆分析某地城市化进程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从某区域地形、地貌、河流等要素,解析城市空间形态

◆对某城市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功能分区进行评价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与分布

水田农业:亚洲东部、南部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旱作农业:我国秦岭—淮河以北,250毫米年降水量线以东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牧场畜牧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

游牧畜牧业:北非、西亚、中亚及非洲南部一些地区;我国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草原牧区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北美东部温带、亚热带地区,欧洲的西欧和中欧地区,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地中海型农业:南欧、西亚、北非等地中海沿岸及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地中海气候区

热带种植园农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部分热带地区;我国的海南省、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和云南省南部

◆我国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

◆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制约大区域范围农业产业带布局的主导因素,热量条件决定农作物的品种、生长周期和熟制,水分条件决定农作物的品种和生产方式)、地形(平原地势平坦,适宜机械化耕作;山地坡度大,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只在坡度缓的地区发展梯田农业,一般适宜林业或畜牧业)、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 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影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减轻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改变农业生产类型,改善农作物的品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市场(引导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和布局)、交通(影响农用物资的运入和农产品的运出)、其他(劳动力素质和数量、国家政策)

◆水田农业、旱作农业、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地中海型农业的区位及主要生产特点

水田农业:夏季炎热多雨,水分、热量充足,土壤肥沃,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和丘陵低山;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生产规模小;产品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集约化程度高,精耕细作,稻谷生产单位面积产量高 旱作农业:自然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低,对自然依赖大,产品商品率低(我国旱作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水源重组,地形平坦广阔,交通便利,市场广大。经营规模大、专业化、机械化、商品化程度高。

地中海型农业: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根据案例说明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导致农业区位的变化 ◆根据案例归纳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 ◆分析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及其生产特点

◆评价某一区域的农业区位,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合理建议

◆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名称与分布:

北美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西欧工业区:欧洲西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北部 东欧工业区: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波兰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

亚洲东部沿海工业区:北起韩国东南沿海和中国东部沿海,向南延伸到东南亚一些国家 ◆我国主要工业区的名称与分布

辽中南、京津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能源和矿产资源(近可能靠近资源产地)、环境条件(耗水量大—沿江沿海,电子工业—空气质量和水质较好,污染较重—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河流下游、远离居民区)、交通运输(低运费)、市场(接近市场、市场规模、消费特点)、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价格、素质)、科学技术(改变对原料、能源的以来,扩大了工业活动范围)、集聚(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加强协作,促进创新)、土地价格(低价) ◆不同生产特点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

原料:工业应接近原料地,如:水产加工、甜菜、制糖。 市场:工业应接近市场。如:啤酒厂、家具厂。 动力:工业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如:炼铝厂。

廉价劳动力:工业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如:服装。 技术:工业应接近高教和科技发达的地区。如:航天工业。 ◆北美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的区位

北美工业区:煤铁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工业部门齐全、尖端技术和高新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交通发达、技术先进、市场广阔,劳动力素质高,进口原料燃料加工贸易型的临海工业带 ◆我国东部沿海主要工业区的区位 辽中南: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京津唐: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发达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经济活跃 珠江三角洲: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集聚、开放等

◆根据案例说明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导致工业区位的变化 ◆分析某一高新技术区的区位优势

◆评价某一区域的工业区位,提出该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并提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

◆三大产业的含义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他各项事业

◆影响商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交通:便于商品物资的集散,也便于顾客购物,可以扩大消费市场

人口:人口多,密度大,使商品流通量大,周转快,购销活动频繁,市场繁荣,可以形成一系列大的商业中心

集聚:综合性商业街、专业山野节。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集约实用梯度、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商业的知名度、节约顾客的购物时间和交通费用、提高商业效益 地价:商业经营自身要求必须处于低价高的地方,交通便利、人流密集 ◆国际贸易的含义 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劳务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市场进行的交易活动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差异 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制成品为主 发达国家:以出口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为主 ◆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升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产业比重升高的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的政策调控,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形成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使产业结构与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体现出有别于其他趋于的特点和优势,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评价某一区域的商业区位优劣 ◆比较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异同

◆判断某地第三产业的特色部门,分析形成条件

◆分析某一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阐明该区域产业优化与其产业发展条件之间的关系 ◆中国地域文化区的名称与分布

东北黑土文化:温带森林草原地区,广袤沃野的黑土和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的山地森林

华北平原文化:温带阔叶林地区

黄土高原文化:华北、西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农牧业交错地带的黄土高原地区 内蒙古草原文化:温带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 新疆荒漠—绿洲文化:温带荒漠和半荒漠地区 青藏高原文化: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文化: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云贵高原文化:云贵高原

江南水乡文化: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南妈祖文化: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 ◆世界文化圈的名称与分布

西欧文化圈:西欧、北美、澳大利亚 东欧文化圈:东欧

东亚文化圈: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蒙古

南亚文化圈: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 东南亚文化圈: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伊斯兰文化圈:中亚、西亚、北非

非洲文化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拉丁美洲文化圈:墨西哥及以南的美洲

太平洋文化圈:太平洋中的岛屿,包括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 ◆物质文化对环境的依赖性

环境决定了:人工制品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环境影响了:产业分布;社会生产发展水平 ◆根据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找出能够判断该区域所属中国文化区或世界文化圈的依据 ◆从自然地理角度解析某一地域的建筑、服饰、习俗、饮食等文化现象

◆“RS”“GPS”“GIS”对应的中文术语

RS:遥感

GPS:全球定位系统 GIS: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遥感:从遥远的地方探测物体

国土面积、监测早洪涝灾害、农业产量估算、林地草地分类、虫害火情监测、天气预报、地质矿产勘探、地质灾害监测、大型工程选址、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工程建设 全球定位系统:军事、大地测量、城市规划、交通、旅游、探矿、地壳运动监测和地震预报、海洋学、冰川雪、气象学

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土地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与评估、城乡规划、市场分析、区域管理、军事

◆根据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针对某一具体情景,提出相应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oa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