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4-06-23 11: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延边州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延边州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省妇联“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通知精神,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州留守、流动儿童生活、学习及开展工作情况,延边州妇联儿童部在全州八个县市,采取制定活动方案、下发调研提纲、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走访慰问等形式,经过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对我州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下如: 一、基本情况

延边州辖6市2县,据妇联系统统计,截止到2007年5月,我州共有外出务工人员99180人,其中有子女的打工人口为44518人;共有留守儿童31405人,其中国外有21470人,国内有9935人;农村有15441人,城市有15964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10453人,一方外出务工的20942人。其中,农村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为4581人,一方外出务工5877人。城市父母双方外出务工5872人,一方外出务工5140人;共有流动儿童9935人,其中农村州内流动儿童3338人,州外1645人。城市州内流动儿童2991人,州外1961人。乡镇街以上单位共建立留守儿童工作机构351个,所占应建总数比例的69%,有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435所。 二、特 点

我州留守儿童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不同之处,呈现以下特点:

1、出国的多。延边是朝鲜族聚居地方,因为其自身的语言及环境优势,众多家庭为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纷纷走出国门,到国外掏金。这部分人在我州占有绝大部分,且她们往往因为回家的费用高,打国际电话费用昂贵等,很少回国、回家并与亲人联系。

2、沟通的少。近年来,非法出国劳务的人员在我州也占有相当比例。这部分人在国外往往居无定所,致使其不但回家的机会少(几乎零),甚至写信、打电话也成为困难,就更谈不上与留守孩子的沟通了。

3、母亲出去的多。延边妇女素以勤劳、勇敢著称,在众多的留守儿童家庭中,妇女出国劳务为我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正是由于母亲的外出,给正需要母爱,需要关怀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许多严峻的课题。

4、生活条件好的多。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延边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父母们出国挣钱后就想用钱来弥补对孩子缺失的爱,致使留守儿童们盲目地接受父母血汗钱,走进网吧、游戏厅以及高档消费场所等等,误导了孩子的成长。

5、隔代教育多。众多的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双方出国,不得不由长辈带管,而年迈的爷爷、奶奶长辈们往往只能管好孩子的生活,却对留守儿童教育无能为力,致使问题孩子增多。 三、主要工作

针对我州留守儿童的特点,州妇联力求将“关爱”工作抓实、抓细、抓深,探索并研究设计出关爱留守儿童“54321”活动,全力推动了我州“关爱”工作的全面展开。

1、成立州“关爱”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关爱”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州妇联“关爱”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在全州各级各类家长学校中全面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新模式,切实提高我州家庭教育工作水平。 2、制定并下发“关爱”工程----“54321”活动方案及通知。州妇联党组高度重视我州的留守儿童工作,多次召开党组专题会议、部长会议研究留守儿童工作,并在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延边州关爱留守儿童?54321?工程”,努力为广大留守儿童找回缺失的爱。

3、抓示点,全面启动关爱留守儿童---“54321”工程活动。为了探索出一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途径,我们分别确定龙井市朝阳川朝阳村为州妇联农村“双合格”工作示范点,并在此举行了关爱留守儿童---“54321”活动启动仪式;确定延吉市园辉社区和丹英社为州妇联城市“双合格”工作示范点,力求抓出经验,抓出成效,年底前将此项工作在全州范围内全面铺开。

4、抓活动,切实将“54321”活动落到实处。我们针对“54321”活动所涉及的对象:家长、学生、社区妇代会主任、留守儿童监护人以及学校班主任老师在活动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制定出具体的、操做性强的各种“亲情关怀”活动,如州妇联“六一”儿童前开展的代理妈妈活动、一对一结对子活动、扶贫助学活动以及送温暖活动等,既为我州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为构建“和谐”延边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具体做法

为切实将我州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方法,力求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工作新模式,为培养、造就出一批合格人才,推动“双合格”活动的深入开展,“构建和谐延边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农村,注重孩子的参与。一是建立“亲情档案”, 根据年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分为三组:学龄前组、儿童组(一至四年级)、少年组(五至九年级),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档案体现三知:知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需要帮助的内容、知目前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知其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和联系电话。每一位教育服务联络员将自己负责的留守儿童档案存档,对联系卡和个人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变更相关内容。留守流动儿童亲情档案建立后,能够及时了解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情况和心理情况,教育联络员定期与留守流动儿童的监护人、班主任沟通,通报情况,还建立了与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家长学校的沟通联系制度。二是制作活动记录簿,根据“五四三二一”活动的具体内容,设计了留守儿童亲情日记、周记、月记、学期记、年记,班主任和村妇代会主任分别根据工作职责、接触范围负责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做到内容与形式活泼可行,贴近少年儿童的心理。三是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管理网络体系。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朝阳村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由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妇委会主任、班主任、各村屯的妇女主任担任教育服务联络员,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责任分工。设立留守儿童活动室,为使留守儿童平时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朝阳村设立了专门的活动室,并且为留守儿童购买了各类图书,让儿童开阔眼界,与其它孩子一样体验了成长的快乐,坚定了自我的信心,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温暖。同时将“五四三二一”活动的内容上墙,悬挂活动展示板,把留守儿童的作品及活动照片粘贴在展示板上,增加了活动的活力和留守儿童的参与率。开辟留守儿童试验田,组织朝阳村的留守儿童与龙井市“学生之家”的城市留守儿童一起在试验田上栽种各类农作

物,增进了农村与城市留守儿童之间的友谊和了解,同时也体验到劳动与收获的乐趣。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代理妈妈活动,为了补偿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制定了代理家长制度,组织动员村妇女队长分别与双方父母都出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建立了代理妈妈关系。每位代理妈妈认领1个留守儿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照料和关心,并在节假日、学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们带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得到亲情般的关怀。 互动活动,利用假期或休息日组织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代理家长一起瞻仰烈士纪念碑、野外游玩、栽种留守儿童试验田等活动。活动后每位留守儿童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写成作文,并且评比奖励部分儿童。通过这样的互动活动也进一步加深了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代理家长之间的感情。亲情教育活动,为了培养留守流动儿童从小学会关心别人,特别是关心目前的监护人,朝阳村结合学校开展的“感恩行动”,组织开展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的活动,即给出外务工的父(母)、监护人或代理妈妈制作一份小礼物、写一封信或者画一幅画,懂得亲人的关爱,学会从小事来传递亲情。

在城市,为社区留守儿童搭建健康成长平台。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基础档案。在全市范围内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入户调查,摸底造册,逐个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和联系卡,全面掌握每个留守儿童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等以方便对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以延吉市园辉社区为例,社区为留守儿童建立了充分体现“54321”具体活动内容的五个档案(父母、学生、社区主任、监护人、班主任),详实的活动记录,感人的活动场面,生动的活动画面,让人切实感受到“54321”活动的真实性、可操作性。二是建立社区关爱“留守儿童”网络。在社区建立“德育工作站”、“健康管理站”、“留守儿童之家”、“邻里关爱小组”、“留守儿童监护人之家”等多个机构,通过社区妇联使留守儿童、父母、临时监护人、班主任紧密联系,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关爱网络,共同关注和参与留守儿童监护与教育。三是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关爱活动。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留守儿童思想动态分析会,有的放失加强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大家谈系列活动,让学生、家长、学校、社区四方共同参与,共同关注,共同探讨,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在社区的留守儿童之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儿童受教育、长知识、增本领、提素质。结对关爱,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帮扶活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家长”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从志愿者中为他们寻找切实能够最大程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代理家长,有针对性的开展1+1对接活动,避免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帮助她们健康成长,也为远在他乡的父母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创业之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o2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