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都市圈纲要(成果)

更新时间:2024-06-02 13: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第一章 背景篇 ....................................................................................................... 1 一. 规划依据和期限、范围.......................................................................... 1 (一) 规划依据............................................................................................ 1 (二) 规划期限............................................................................................ 1 (三) 规划范围............................................................................................ 2 二. 压力与动力.............................................................................................. 2 (一)压力...................................................................................................... 3 (二)动力...................................................................................................... 3 三. 特征和问题.............................................................................................. 5 (一)经济状况.............................................................................................. 5 (二)城镇发展.............................................................................................. 7 (三)行政区划.............................................................................................. 8 (四)人力资源............................................................................................ 10 (五)比较优势.............................................................................................11 四. 规划重点................................................................................................ 13 (一)培育.................................................................................................... 13 (二)发展.................................................................................................... 14 (三)协调.................................................................................................... 15 第二章 目标篇 ..................................................................................................... 17 一. 功能定位................................................................................................ 17 二. 总体目标................................................................................................ 17 (一) 经济目标.......................................................................................... 17 (二) 社会目标.......................................................................................... 18 (三) 环境目标.......................................................................................... 18 三. 空间发展模式与进程............................................................................ 19 (一) 总体结构.......................................................................................... 19 (二) 发展进程.......................................................................................... 23 第三章 培育篇 ..................................................................................................... 25 一. 教育和人力资源素质............................................................................ 25 (一) 劳动力教育...................................................................................... 25

目录 1

(二) 人力资源流动.................................................................................. 26 二. 城市化.................................................................................................... 27 (一) 城市化道路...................................................................................... 27 (二) 城市化发展策略.............................................................................. 27 三. 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空间.................................................................... 29 (一) 徐州中心城市.................................................................................. 29 (二) 徐连城镇聚合轴.............................................................................. 30 四. 农业........................................................................................................ 30 (一) 农业规模化...................................................................................... 31 (二) 农业市场化...................................................................................... 31 五. 政策环境................................................................................................ 32 (一) 行政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32 (二) 农业培育政策.................................................................................. 34 (三) 扶持民营经济政策.......................................................................... 35 (四) 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36 (五) 中心城市倾斜政策.......................................................................... 37 (六) 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政策...................................................... 37 (七) 人力资源流动政策.......................................................................... 38 (八) 行政区划调整.................................................................................. 39 第四章 发展篇 ..................................................................................................... 41 一、制造业 ........................................................................................................ 41 (一)农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 41 (二)矿产资源加工制造业........................................................................ 42 (三)建材工业............................................................................................ 43 (四)工程机械及机械加工........................................................................ 43 (五)其它制造业........................................................................................ 43 二、服务业 ........................................................................................................ 43 (一)商贸服务业........................................................................................ 43 (二)物流业................................................................................................ 44 (三)其他服务业........................................................................................ 44 三、旅游业 ........................................................................................................ 47 (一)区域旅游资源特色............................................................................ 47 (二)旅游发展目标与形象定位................................................................ 47 (三)区域旅游产品开发............................................................................ 48

目录 2

第五章 协调篇 ..................................................................................................... 51 一. 产业发展的协调.................................................................................... 51 (一) 地区间的产业发展协调.................................................................. 51 (二)?产业与自然资源的协调.................................................................. 51 (三)?产业与环境的协调.......................................................................... 52 (四) 产业空间布局的协调...................................................................... 52 二. 基础设施的协调.................................................................................... 53 (一) 交通网络.......................................................................................... 53 (二) 水利设施.......................................................................................... 55 (三) 能源电力设施.................................................................................. 57 (四) 信息基础设施.................................................................................. 59 (五) 天然气设施...................................................................................... 60 三.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60 (一) 生态分区建设.................................................................................. 60 (二) 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 61 (三) 水环境综合整治.............................................................................. 61 (四)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62 (五) 防灾减灾.......................................................................................... 62 第六章 管治篇 ..................................................................................................... 64 一. 管治准则................................................................................................ 64 二. 区域管治................................................................................................ 65 (一) 鼓励开发空间.................................................................................. 65 (二) 有条件开发空间.............................................................................. 66 (三) 限制开发空间.................................................................................. 66 (四) 禁止开发空间.................................................................................. 66 三. 重点空间管治........................................................................................ 66 (一) 沿陇海线地区.................................................................................. 67 (二) 环南四湖地区.................................................................................. 68 (三) 沿徐宿线地区.................................................................................. 69 (四) 沿京福线地区.................................................................................. 69

目录 3

第一章 背景篇

徐州都市圈地处东部沿海地带与中部地带、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结合部,通过京沪铁路沟通南北,陇海——兰新铁路连接东西,涵盖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区域,在全国城镇发展空间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 规划依据和期限、范围

(一)规划依据

2002年2月,经国务院审查同意,建设部行文批复了《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批复》“原则同意《规划》确定的全省城镇发展战略。全省城镇发展要以南京、徐州和苏锡常三个都市圈为战略重点,逐步使人口和产业向各级城镇合理集聚。”为了实施国务院批复的《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编制《徐州都市圈规划》。

2000年7月,省委、省政府为了积极推进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现代化步伐,召开了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会议要求通过强化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的功能,更好地带动全省城镇的快速发展。2001年10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南京徐州都市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南京、徐州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是全省城市化发展战略和城镇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好都市圈规划,对于推动都市圈内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导都市圈的城市建设,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2年2月,省长季允石在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 继续调整优化城乡结构,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编制和实施南京、苏锡常、徐州都市圈规划,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快徐州都市圈的发展,编制《徐州都市圈规划》。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2001-2020。

近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第一章背景篇 1

(三)规划范围

考虑到以徐州为核心的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及空间发展的阶段性,规划范围主要为以徐州为圆心半径100公里的圈层,同时,考虑到长期以来徐连经济带是江苏苏北发展的一条重要的经济走廊,而且连云港是该地区的重要出海口,因此规划范围包括100公里以外的连云港市。本规划并不严格限定规划区域,同时研究200公里圈层范围内的问题,考虑300公里圈层的区域对都市圈发展的影响,明确徐州都市圈培育的重点、产业发展及其空间选择和徐州都市圈区内及区际之间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的协调。

据此,徐州都市圈规划统计范围主要包括江苏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安徽的宿州市、淮北市;山东的枣庄市、济宁市的微山县、河南商丘的永城市,总共涉及8个地级市。2000年,总人口3188.4万人,面积48042平方公里,人均GDP5491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5.2:41.9:32.9,基本处于工业化初期。

表1-1 徐州都市圈基本情况(2000年)

地区 徐州市 宿迁市 连云港市 省内小计 宿州市 淮北市 枣庄市 微山县 永城市 合计 GDP(亿元) 644.5 200.6 291.1 1136.2 178.0 99.0 248.8 37.4 51.3 1750.7 人口(万人) 896.5 505.2 455.6 1857.3 577.6 196.3 358.0 67.9 131.3 3188.4 土地面积 人均GDP(元) (平方公里) 7189 11258 3943 8555 6390 7444 6118 27257 3082 9786 5041 2725 6850 4550 5492 1780 3906 1944 5491 48042 第一章背景篇 对于本规划涉及的江苏省所属的市、县(市),应贯彻执行本规划提出的要求;对于本规划范围内其它省属区域,就都市圈共同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提出规划意见,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协调,以缩小都市圈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及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为共同目的,推动区域共同发展。

二. 压力与动力

徐州都市圈面临着中西部竞争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扩大等压力,同时也蕴含

2

着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动力。

(一)压力

1、来自西部地区竞争压力

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加大,将使中西部的城市在今后一段时间获得较为充足的发展资源和强大动力,具有资源优势和政策倾斜优势的西部地区将在部分产业领域,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等与徐州都市圈展开竞争。在这种背景下,既非沿海沿江地区、又非国家重点扶持的西部地区,同时又远离实力强劲的特大城市辐射,地处苏鲁豫皖接壤区的徐州都市圈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加快培育徐州都市圈,不仅能够舞起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的龙头,进一步强化新亚欧大陆桥的整体功能,而且对于服务和促进中西部开发开放,推动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迅速崛起,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2、区域差距的扩大

徐州都市圈地处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洼地”。从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分析,徐州都市圈经济总量(1750.7亿元)远低于苏锡常都市圈(3341.5亿元)、南京都市圈(2528亿元),GDP、人均GDP、地匀GDP等指标的增长率均远低于南京、苏锡常都市圈,区域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表1-2)。

表1-2 徐州、南京、苏锡常都市圈现状(2000年)

指标 名称 年末总人口 (万人) GDP(亿元) 增长人均GDP(元/人) 增长地均GDP 2(万元/ km) 第一章背景篇 土地面2积(km) 增长1999 2000 1999 2000 1999 2000 1999 2000 率(%) 率(%) 率(%) 南京都市35495.7 2004.6 2024.6 2304.6 2528 8.84 11497 12486 7.92 649 712 8.81 圈合计 苏锡常都15126 1349.3 1354.3 3035.2 3341.5 9.17 22495 24674 8.83 2007 2209 9.16 市圈合计 徐州都市48042 3127.4 3188.4 1673.9 1750.7 4.39 5352 5491 2.53 348 364 4.28 圈合计

(二)动力

1、吸纳要素转移的有利区位

3

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为代表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带成为跨国公司主导下的“世界工厂”,成为跨国公司以及全球制造业投资的热点地区。随着长三角等沿海较发达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容量以及资源环境容量趋于饱和及向工业化中后期乃至后工业化方向发展,徐州都市圈因其位于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之间的特殊位置,可能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接受地以及外资转移输入投资的地区。

徐州都市圈地处东部沿海地带与中部地带、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结合部;以陇海——兰新铁路为主体的新亚欧大陆桥及其桥头堡连云港,是连接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纽带与桥梁,也是中西部内陆各省区实行双向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重要通道;同时徐州都市圈又介于我国南北方经济的结合部,通过京沪铁路起着沟通南北的枢纽作用;在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向中西部扩散辐射中,徐州都市圈起着二传手和中转部的作用。这种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区位优势,不仅使得徐州都市圈在苏鲁豫皖经济发展中位置十分突出,而且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淮海经济区发展的要求

徐州市距南京、济南、郑州、合肥均在300公里左右,以徐州为中心的都市圈的构建在功能上恰好弥补这一地区都远离各自的省会城市、接受不到特大城市直接辐射的不足。

徐州都市圈内部存在四大合作与竞争板块:苏北、鲁南、豫东和皖北,由于现行行政区划体制导致了发展的离心倾向和区域内部经济同构,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削弱了整体经济实力。都市圈的建设是一种“多赢”的合作,徐州都市圈的构筑有利于增强苏鲁豫皖接壤区域综合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3、贯彻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要求

为发挥苏北后发优势,徐州都市圈的规划与建设迫在眉睫。同时,徐州已建成特大城市,但城乡二元差距明显,徐州都市圈构筑将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加快培育徐州都市圈,营造新的发展极,使苏北地区就近得到强力辐射,要比由苏南向苏中、苏北梯度推进、间接辐射效果好。

第一章背景篇 4

三. 特征和问题

徐州都市圈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核心城市徐州自古具有较强的区域影响,但经济实力较弱且发展层次较低,与周边城镇的社会经济联系相对薄弱,圈内目前主要依靠陇海、京沪铁路及104、206、310国道联络,周边城镇相对于徐州来说存在明显的经济落差,而徐州市目前并没有起到强有力的中心组织作用。

(一)经济状况

1、都市圈总体经济实力较弱,但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徐州都市圈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但总体经济实力仍然较弱。徐州都市圈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91元/人),高于西部十省区的平均水平(4329元/人),远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11773元/人),与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拉大的态势。(见表1—3、表1-4)

表1-3 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2000年) 指标 地市 徐州 连云港 宿迁 GDP(亿元) 644.5 291.13 200.6 人均GDP(元) 7189 6390 3943 6118 3082 5041 5492 6993 3906 5491 一产 占GDP比重(%) 18.4 25.3 37.9 23.6 45.6 15.6 29.3 16.8 44.1 25.2 二产 三产 占GDP比重(%) 36 31.5 26.8 33.2 32.1 35.3 34.9 33.8 19.7 32.9 就业比重(%) 21.3 21.6 27.2 23.1 16.0 21.1 27.6 24.7 15.3 21.6 就业比占GDP就业比重(%) 比重(%) 重(%) 56.4 58.1 56.5 56.8 74.5 48.6 50.6 49.1 70 59.1 45.6 43.2 35.3 43.2 22.3 49.1 35.8 49.5 36.2 41.9 22.3 20.3 16.3 20.0 9.5 30.3 22.0 26.2 14.7 19.3 第一章背景篇 省内小计 11136.23 宿州 淮北 微山 枣庄 永城 都市圈合计 178.03 98.95 37.37 248.81 51.28 1750.67 徐州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增长质量呈攀升之势,为都市圈的培育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圈内农村经济持续繁荣,绿色农业、设施农业、三高一优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基础较好的徐州、淮北、枣庄、连云港等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宿迁、宿州等原来基础较差的地市发展步伐加快,目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圈内的机械、煤炭、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食品、皮革、烟

5

草、纺织等行业初具规模;电子、医药、环保、生物工程等一批新兴工业正在崛起,并涌现出一批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集团和一大批名优产品。第三产业在原本较低的起点上有了较快发展。

2、传统的产业结构

徐州都市圈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比江苏省高了13.2%,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比江苏省低了9.8%和3.4%。

表1-4 南京、苏锡常、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比较(2000年)

指标 名称 南京都市圈合计 苏锡常都市圈合计 徐州都市圈合计 江苏省 GDP(亿元) 2528 3342 1751 8583 人均GDP(元) 12486 24674 5491 11773 三产结构 10.2:49.8:40.0 5.5:56.6:37.9 25.2:41.9:32.9 12.0:51.7:36.3 第一章背景篇 农业增加值和就业的比重大,且农业内部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占大农业比重的50%以上,但种植业的规模优势还未显现。种植业以粮食作物的种植为主,经济作物中以传统的棉花、油菜为主,产品比较单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带动力弱,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劳动生产力还没有从种植业中发生根本性的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民的收入较低,如2000年徐州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3230元,连云港为2597元,宿迁2906元,都远低于南京4026元的水平。

从工业分行业的经济指标来看,工业行业中多以资源开采、建材加工为主。有不少城市经济以资源开采型为主,如淮北、宿州、济宁、枣庄都是依靠煤炭开采发展起来的城市,对于这些初级资源,多限于开采和外运,加工和深加工能力弱。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的制造业结构中,食品工业的比重比较大,其次是机械制造和化工、纺织等行业。徐州的机械建材和食品工业、连云港的医药和盐化工、宿迁的酿酒业都是当地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主要为传统型的服务业。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的比重最高,一般在25%左右,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比重次之,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所占的比例也较高,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余地小,效率低。

6

3、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

徐州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劳动力就业结构和人口城乡分布结构看,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十分明显。农业仍在区域经济中占较大比重,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低。制造业的产业空间主要沿陇海、京沪铁路干线的若干城市分布,初步形成以徐连经济带和京沪铁路沿线所构成的“十字型”产业轴线。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具有服务功能强、社会化、专业化程度高、成长空间大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同时县乡经济落后,县乡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都市圈成长缺乏广大县乡经济的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因此,徐州都市圈建设对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差距,增强区域长期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城镇发展

1、核心城市优势地位不突出,城市功能亟待增强

徐州市作为都市圈唯一的特大城市,各项指标处于前列,但在都市圈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不强,跨界服务功能较弱,导致都市圈内部缺乏紧密联系,城市功能亟待增强。徐州市是江苏省人口第一大市,人口占全省11%,而GDP只占全省7.8%,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35.8%和47%,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地位也有所下降;工业对全市的支撑作用较弱,其中,国有经济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国有企业改革比较滞后,人才聚集能力也比较弱,民营经济的创业和发展动力不足。徐州市支柱产业以电力、煤炭、化工、机械等重工业为主,目前只有徐工、维维、大屯三家上市公司,产业关联性较差,对外围区域(特别是农村地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此外,随着节点区位向网络交通的发展,徐州市作为交通枢纽的中心地位正不断被削弱,交通边缘化特征明显。

2、城镇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具雏形,但城市化水平较低

徐州都市圈已初步形成了城镇体系的基本框架,尤其在徐连200公里沿线,分布着徐州市和连云港市两个省辖市,邳州市、新沂市、铜山县、东海县四个县(市),邳州和新沂作为徐连之间的新兴城市,正向中等城市迈进,目前已形成了特大、大、中、小四个规模等级的城市,城市间平均距离不到50公里,初步形成点线相连、互为依托,后势强劲的城镇带。其综合优势的发挥,将会使这一地区

第一章背景篇 7

在未来几年成为快速崛起之地,对徐州都市圈的培育和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徐州都市圈处于四省边界,远离各自省会和发达城市,缺乏特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辐射,难以有效激活城市化发展的诸多要素。同时这一区域是传统农业区,农村人口基数大、密度大,尽管城市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但在较短时间内城市化水平很难大幅度提高。此外,沿线区域城市发展一直较少得到政策的扶持和外力的推动,多年来,国家对这一地区重点建设项目布点较少,使徐州都市圈的外力拉动明显不足。都市圈内平均城市化水平约34.6%,城市之间空间距离较远,城市规模小,小城镇数量多。都市圈内城市发展水平总体是:“核心城市弱,周边城市更弱”。

3、都市圈各级城市处于集聚发展阶段,城市空间联系薄弱

圈内各城市处于低水平集聚发展阶段,吸引和辐射范围主要是各自行政区所辖范围,跨区域影响较小。区域内城乡二元格局明显,城市综合实力较弱,区域城市化水平低,大量剩余劳动力尚未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由此带来区域内部城市合作机会少,合作的欲望也不强。

区域社会、经济联系较弱,区域内部各部分之间处于自组织状态,相互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包括徐州在内的主要大中城市跨界服务功能弱小,徐州、淮北、枣庄等为能源城市,目前面临着城市功能转型、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压力。

4、徐州都市圈是一个资源相似、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联系的区域

徐州都市圈内大多城市是全国著名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基地,区域文化资源丰富,包括北部的儒家文化、徐州的两汉文化、宿迁的楚文化等等。同时,都市圈的文化内涵对当前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都市圈北部的儒家文化中道德观的重义轻利,经济上的重农轻商,与市场经济的观念相抵触;南面文化以战争内涵的楚汉文化为主,好争喜斗,讲义气、慷慨、憨直,但又显固执、鲁莽,缺乏创新。徐州都市圈处于黄淮大平原,也使其区域文化特征体现在一个“平”字上,平凡、平淡、平和,缺乏鲜明的个性。

(三)行政区划

1、跨省行政区划体制削弱了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第一章背景篇 8

徐州都市圈跨越多个省份,涉及苏鲁豫皖四省的边界矛盾易发区,尤其南四湖的矛盾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定,都市圈建设和协调难度大。现行行政区划体制导致了省市之间的离心倾向,引起内部城市之间的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从总体上削弱了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

徐州都市圈历史上是一个以徐州为中心、联系紧密的经济整体。但是,建国以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关系进一步离散,市与市之间、市县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利益主体地位的逐渐形成和“行政区经济”运行机制的强化,徐州都市圈各市、县(市)均以自己的行政区域为界,各自发展小而全、大而全的独立完备的工业体系,产业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圈内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圈内8个地级市,主要的工业行业均以煤炭、机械、纺织、化学、食品等为主,并都把商贸、旅游、高新技术产业规划为支柱产业。

产业结构的同构不仅限制和排除了正常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并且造成资源低效配置和重复建设、相似性强而互补性差,由此导致都市圈内部各城市之间在原料、市场、人才、投资、出口等方面的诸多不规范竞争,这种愈演愈烈的不规范竞争反过来导致了不规范的行政垄断。徐州都市圈原本统一的区域市场被不同的行政主体所分割,内耗严重,大大影响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削弱了综合经济实力。

2、徐州市行政区划体制阻碍了核心城市发展

徐州市存在徐州市区与铜山县市县同城,主城区与贾汪区空间分隔,徐州经济开发区、徐州外向型农业开发区、铜山经济开发区等省级开发区和九里开发区、城南经济开发区等各级开发区行政区划体制问题。现行行政区划体制不利于核心城市徐州的经济发展,阻碍区域内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分工协作,影响都市圈整体经济效益。

在现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下,跨省的几个地级市之间无序竞争,资源重复配置,使圈内生产要素难以自由流动和合理重组,难以形成整体优势以促进核心城市徐州的发展。而且,徐州由于本身市区地域范围狭小以及特殊的行政区划格局(贾汪区与市区被铜山县相分离,无疑增加了市县、县区之间的各种矛盾),市县同城(徐州市和铜山县),各种矛盾尖锐,城市难以合理布局,成熟产业难以

第一章背景篇 9

扩散,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处处受限制,核心城市的优势难以发挥,长期下去,将影响徐州在都市圈内部的核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影响到整个都市圈的成长。

(四)人力资源

徐州都市圈劳动力资源丰富,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亟待转岗的产业工人,但同时也存在着劳动力素质低、技术人才短缺现象。

1、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适应市场需求,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都市圈内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徐州都市圈有着约65.4%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成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成为都市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源优势。但与此同时,徐州都市圈是在传统农业区基础上形成的,传统文化积淀较为深厚,加之受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长期束缚,致使人们的思想较为封闭保守,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效率意识、市场经济意识相对淡薄,导致整个都市圈在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意识不强,氛围不浓,能力不足。都市圈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在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相当一部分由于思想观念、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制约,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

同时,都市圈内就业压力大。徐州都市圈农业剩余人口将从农业中脱离出来,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较低,如宿迁市每万人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为99人,仅相当于江苏省平均水平的1/3,高中阶段入学率为34%,低于全省22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刚刚起步。同时加上煤炭城市转型、煤炭工人大批等待转岗,整个都市圈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2、人才资源短缺,限制了农业增长方式转换

徐州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在人才聚集上并无突出优势。目前,全市每万人拥有的各类科技人员仅为239人,比苏南少100多人;每万人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不足苏南的三分之一,尤其是各类高层次人才更为匮乏。加入WTO以后,高素质的人才将流向高待遇的企业、地区,徐州都市圈内劳动力素质低下将成为农业增长方式转换的制约因素。

第一章背景篇 10

(五)比较优势 1、后发优势

(1)利用发达地区的成熟技术,减少技术开发成本;借鉴发达地区的“先发”经验,少走弯路;可以利用信息化的发展,与发达地区实现同步发展。

(2) 资源环境优势。本地区农产品资源富足,矿产资源也很丰富,有煤炭、天然气、铝矿、石灰石等,储量比较丰富,在资源短缺的华东地区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土地资源也比较丰富,土地、耕地面积广,在连云港还有沿海滩涂,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多,价格较为低廉,营造了一个低生产成本和低交易成本的发展条件,为接受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空间;生态环境容量相对较大、或生态环境管制没有发达地区强、环境压力也没有发达地区大,同时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的良好的生态环境。

(3)规划的先导优势和预期作用。作为规划培育的都市圈,通过合理的规划引导,可以有效配置资源,进一步协调经济与环境、城镇与乡村之间的矛盾,与自发过程相比,能够少走弯路,避免浪费。

(4)充分利用加快发展苏北的政策优势。首先,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了苏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基础设施的先行,对加速资本、技术向这一地区的转移和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从多方面采取优惠的扶持政策措施,例如,南北挂钩合作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和发展;扶贫促小康工作将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举措,等等,为推进徐州都市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后发劣势”

(1)回流效应强。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往往一起流向收益较高的地区,贸易也给发达地区带来利益。发达地区也会将污染项目转移给欠发达地区,其结果是发达地区发展更快,落后地区由于增长要素的流出而发展更慢。据统计,徐州市作为都市圈内技术人才优势最集中的地区,2001年各类专业人员数(226908人)比2000年减少了1500人;徐州、连云港、宿迁的2001年的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仅占全省11%,与2000年持平。可见回流效应在徐州都市圈地区是明显存在的。

第一章背景篇 11

表1-5 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变化一览表

2001 地区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本外币)(万元) 3808555 1741116 841864 6391535 68941960 占全省比重(%) 5.52 2.52 1.22 9.26 (万元) 3249902 1595945 737781 5583628 60491499 2000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占全省比重 (%) 5.37 2.64 1.22 9.23 徐州市 连云港市 宿迁市 合计 全省 资料来源:《2000,2001江苏省城镇发展报告》。

(2)接受扩散作用的基础条件弱。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扩散作用非常有限,落后地区不具备必要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基础,使这种扩散难以实现。在人才方面,既缺乏善于运筹帷幄的企业家人才,也缺乏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特别是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在现代技术的应用方面,缺少大量的初始投资,这也成为落后地区采用先进技术的困难,这些问题在徐州都市圈非常突出。

(3)后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高。市场已经被先行地区分割完毕,后发地区的工业品开发往往是跟进式、而不是首创式的,其进入市场不仅不能获得产品的垄断利润,还要支付比先行地区高得多的交易成本。为了替代已有的产品,除了必须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追求产品特色外,还要花费更多的广告费用,这样,后发地区就有可能陷入“积累资金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居民收入水平低下——资金供给能力不足”的不良循环之中,从而使各种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使发展动力越来越弱。如食品工业是徐州都市圈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是目前国内食品市场为大型企业集团所垄断,而徐州都市圈只能提供一般性食品商品,很难占领较大范围的市场,如果要想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又受到技术开发支撑薄弱、投资引力不足的制约。

3、“后发劣势”向后发优势转移的途径

从后发劣势的分析可以看出,落后地区发展不够主要是市场力量发生作用的自然结果,与发达地区的贸易并没有趋向生产率和收入的平等,而是使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要克服回流效应,需要政府在投资、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区域发展政策有力宏观调控,减弱回流,减少壁垒和垄断,增强扩散效应。

第一章背景篇 12

主要包括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努力提高投资回报率;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及教育普及,培养企业家和产业工人群体;实施优惠的技术引进政策,对落后地区的产品宣传等,政府和媒体应给予一定的关注。

四. 规划重点

都市圈的建设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同步推动,但在都市圈的不同发育阶段以及都市圈不同的建设领域,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在不断发生变化。

从都市圈的发育阶段来看,在都市圈成长初期应以“培育”为主,因为“培育”是为都市圈走向成熟创造基础优势,随着都市圈不断走向成熟,“发展”将成为都市圈的主题。从都市圈内不同的建设领域来看,有些投入回报低、周期长、市场不愿意介入,但对都市圈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建设领域,如大型区域基础设施投资、农业发展等需要通过政府为主导来进行培育,给予重点支持,其目的不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更重要的是为都市圈营造共同发展的环境;而对于产业发展及其空间选择,更多体现为市场行为,应当以市场推动为主,政府导向为辅。由于徐州都市圈处于四省交界处,必然存在省际之间的矛盾,同时随着都市圈经济的不断发展,圈内的矛盾也会不断增多,“协调”的作用也会日益突出。

因此,培育是发展的基础与源泉,发展是协调的主题与目的,协调是培育与发展的手段,本规划将重点围绕“培育、发展、协调”来展开,强调其在都市圈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建设领域将有不同的侧重。(见图1-1)

(一)培育 1、培育的内容

培育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创造都市圈成长的基础条件,缩小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徐州都市圈培育的主要内容为:(1)提高市场经济下劳动力的发展能力;(2)扶持具有资源优势的弱势产业——农业;(3)推动城市化进程、优先建设核心城市和重点空间;(4)创造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

2、培育的执行主体

培育是指主要依靠政府行为,由政府来承担执行主体。在徐州都市圈形成初

第一章背景篇 13

期,必须依靠政府培育都市圈成长的基础要素,用行政的手段帮助欠发达地区克服市场劣势,培育市场自我发展能力,最终获得平等进行市场竞争的能力。从江苏省来看,徐州都市圈与苏南地区差距拉大是市场力量发生作用的自然结果,要克服回流效应,需要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进行有力的宏观调控,从而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政府的作用具体体现在:(1)制定比周边地区、发达地区更加优越的发展政策,在投资方向、税费、服务等方面形成相对最优的发展环境,加强对徐州都市圈长期发展发挥影响的生产要素的扶持,弥补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促进徐州核心城市壮大和圈域产业升级;(2)实施非均衡战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市场经济下人的发展能力,超前发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培育都市圈城镇发展的结构基础,大大推动都市圈内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 1、发展的内容

徐州都市圈目前处于工业化初期,是一个国有经济比重很大的区域,在改革和开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落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意识还不够强。因此,都市圈的建设一方面强调以政府培育为主,同时在某些产业领域加快市场化步伐,由市场来推动,逐步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此增强都市圈整体在国际、国内统一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都市圈发展的主要内容:(1)加快发展以食品加工制造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提高都市圈吸纳就业的能力;(2)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能源、轻工机械、建材等行业;(3)依托核电、港口以及大环境容量发展一些重化工业,依托沿海港口发展临海型工业;(4)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教育、信息咨询、体育竞技等现代服务业;(5)以旅游业的发展为新兴增长点。随着都市圈经济技术实力不断提高,可以在信息化和高技术应用扩展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的结构更新和技术更新,推进产业高度化、高新技术化方向发展。

2、发展的执行主体

发展强调市场为主、政府推动。通过在都市圈内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打破

第一章背景篇 14

区域人为壁垒和行政界限壁垒,推进都市圈内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各种有形商品在区域内部和产业内部的充分流动。

(三)协调 1、协调的内容

通过协调都市圈各城市的发展,来提升徐州都市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增强都市圈整体综合竞争力。协调内容包括都市圈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

2、协调的执行主体

政府主导、市场调节,是指在尊重市场机制前提下,区域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通过平等磋商、民主决策,实现徐州都市圈整体效益和长期发展的优化。

第一章背景篇 都市圈不同发展阶段 成长初期 重在培育 政府主导 重在发展、协调 市场主导 发展 培育 壮大、成熟期 劳动力发展能力、农业、政策环境、城市化及重点城镇空间 制造业、服务业、 旅游业 跨界矛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旅游等 都市圈不同建设领域 市场为主、政府推动 协调 政府主导、市场调节 重在协调 图1-1 徐州都市圈规划重点示意

15

第一 章 背景 篇16

第二章 目标篇

一. 功能定位

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具有承南启北、内聚外扩功能的都市圈,是新欧亚大陆桥上连接亚太经济圈和欧洲大市场的“引桥”和物流区带,参与国际竞争的制造业基地,中国楚汉、墨家文化旅游名城集群。

二. 总体目标

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和长期发展的社会动力,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目标 1、总体经济目标

加速工业化,增强整体实力,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提高,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较大进展,进一步降低第一产业比重,但由于农业仍将是徐州都市圈的特色产业和基础动力,农业比重仍将高于苏锡常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制造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支撑产业;第三产业随着旅游、物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也将有较大的增长。

省内部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0年人均GDP约为11000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增加值调整到15:50:35,逐步缩小与苏南地区的差距。

2、产业选择目标

以煤电、产业化农业和商贸旅游为基础,近远期分别形成以下三大重点产业群。

(1)煤电——重化工(煤化工、铝加工、建材等)(近期)——重化工、钢铁、重型机械等产业群(远期):近期,徐州都市圈依托煤电资源、发展煤化工、铝加工、建材;同时积极培育和壮大重型机械、钢铁等重化工企业,使之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群之一。

第二章目标篇 17

(2)产业化农业——农产品加工(近期)——特色名优食品制造、纺织、中医药开发和制造、信息制造业等产业群(远期):近期,徐州都市圈依靠发展产业化农业,拓展农产品加工行业;同时积极培育和壮大特色名优食品制造、纺织、中医药开发和制造,有条件的情况可以培育信息制造业等,使之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群之一。

(3)商贸、旅游——物流、信息、旅游产业群(近期)——现代服务业产业群(远期):近期,徐州都市圈依托商贸业,发展和壮大物流、旅游、信息服务业;同时要注意服务业之间的协作,如将发展旅游业与发展商贸业结合起来,以旅游促商贸,以商贸托旅游,形成产业群,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社会目标

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就业渠道拓宽,努力实现相对充分就业,基本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公民素质普遍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城市化迅速发展,各级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得到发展,以保障和增加就业为目标,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重点地区转移;在劳务输出的基础上,创造条件,推动劳动力转移,异地平衡劳动力供给和就业需求,增强长期发展的社会动力;以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收入差别和地区差别为目标,多途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落后地区发展条件,增强长期发展的社会动力。

(三)环境目标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产业生态化、环境资源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徐州都市圈要把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与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都市圈的综合实力作为同等重要的目标,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利用现状良好的、丰富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生态化、环境资源化”,建设发达的、生态高效的产业,挖掘优美环境所蕴藏的经济潜力,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目标篇 18

三. 空间发展模式与进程

(一)总体结构

根据历史地理基础、社会经济联系主要方向、核心城市区位和功能优势,构筑“单核心多节点放射状” 都市圈空间模式。

1、徐州都市圈空间模式选择 (1)历史地理基础

徐州都市圈是连接东西经济带的接合部、南北经济的重要枢纽,长期以来,圈内形成了密切的民俗、文化、商贸等社会经济联系。在九州分野时,均位于当时徐州的管辖范围内(见图2-1),文化历史十分悠久,山水相连,商旅相通,习俗相近,方音相通,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自然--人文区域。

第二章目标篇

图2-1 九州分野示意图(资料来源:柏杨,《中国人史纲·半信史时代》) 徐州都市圈具有一定的组织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合作出现新的形式,成立了淮海经济区,目前范围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20个地市。自1986年成立以来,淮海经济区内各地市间积极开展横向联合与协作,各中心城市、各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各行业间交往频繁,部分领域借助地缘优势已经建立了比较紧密的联合协作关系。在城市间,采取轮流方式设立年会主办单位,讨论经济发展问题,为欠发达地区加强合作奠定了基础。各市间还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新闻联席会、学术研讨会、科技博览会等广泛开展科技新闻文化交流,使区内各市的科技文化成果多渠道少环节地得到传播和推广,同时在区内治安联防、市场开拓、信息传递、水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等方面还建立了较规范的协作网络和协作机制。

19

在行业间,通过联手联网,增强了区域整体优势,如客运行业,建立了苏鲁豫皖接壤区客运联合公司,日均分流客源万余人次。这一切都将在徐州城市圈的培育和发展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社会经济联系主要方向

交通联系强度分析:都市圈城乡交通较为发达,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五通汇流”的立体化综合运输格局已经形成。从公路交通量空间分布来看,徐州在淮海经济区中处于一级公路节点的地位。从区域之间交通流量来分析,和徐州主城区联系最紧密的是铜山新区,其次为市域外的淮北(含濉溪县)、宿州、枣庄;与宿迁、连云港、济宁的微山县和商丘的永城市与徐州的公路交通联系较弱。

信息联系强度分析:徐州市邮政为国家二级枢纽中心,电讯为国家一级干线光缆传输网交汇点,在全国起到汇接、中转、辐射和枢纽作用。从通话时间总量来看,徐州与宿州、宿迁、连云港的联系处于第一档次;其次是淮北(含濉溪县)、枣庄、济宁的微山县和商丘的永城市。从人均月通话时间来看,大于5秒的是宿州、宿迁、连云港,大于1秒的有枣庄,其它均小于1秒。综合分析,徐州市区与其它各城市的信息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为宿州、宿迁、连云港、枣庄等城市。

市场联系强度分析:都市圈的商贸设施较为完备,各种流通业态发展迅速。徐州周边11个地级市现有各级各类市场近5000多个,平均每百平方公里5.53个,分别相当于全国的5.5倍,安徽的1.7倍,河南的1.5倍,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功能多样、大中小结合的市场网络体系,并且崛起一批大型、超大型市场,其中徐州区域生产资料市场年成交额达70多亿元。徐州市区与外围地区已形成较强的农副产品、食品批发联系。徐州与外围城市之间农副产品(包括蔬菜、水果、食品等)的批发贸易成为现阶段加强核心城市与外围区域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徐州已逐渐成为徐州市域及其外围县市农副产品批发贸易中转基地。城市之间专业化批发市场建设强化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目前,徐州在工业品批发市场的地位还比较弱小,工业产品结构和市场意识是影响徐州工业品批发市场扩张的主要原因。

(3)核心城市区位和功能优势

徐州距南京、济南、郑州、合肥均在300公里左右,位于淮海经济区的中心,

第二章目标篇 20

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徐州已达到特大城市规模,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城市,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处,具备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功能优势。因此,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地理位置上来看,徐州是淮海经济区内最适合以核心城市的角色来进行都市圈的空间组织,从而带动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4)徐州都市圈空间模式选择

在现状社会经济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核心城市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区域性基础设施指向作用,反过来促进区域内人口、信息、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市间流动,增强各级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发展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都市圈的培育和发展;同时,根据区域性基础设施布局,改善各级中心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集聚条件,促进区域人口和产业空间优化,最终形成以徐州为核心,以京福线、陇海线、徐宿线等放射状重点城镇发展空间为轴线的“单核心多节点放射状” 都市圈空间模式。

2、空间范围和空间划分 (1)空间范围

以徐州为中心,将半径300公里的范围从空间联系紧密程度上分为紧密圈层、经济协作圈层、松散圈层。

紧密圈层,是指与核心城市经济、社会联系较为紧密的商圈和产业圈,存在较为紧密的空间联系的区域。具体地域范围是指以徐州为中心的,半径为100公里以内所覆盖的范围。遵循主要交通方式出行“1小时距离法则”,参考核心城市通勤场理论,该范围就是徐州都市圈的规划范围, 主要包括江苏的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安徽的宿州市、淮北市(含濉溪县)、山东的枣庄市、济宁市的部分(微山县)、河南商丘的部分(永城市)。

经济协作圈层,是指与核心城市有着一定的经济、社会协作联系,但是并不紧密的区域。具体地域范围是指以徐州为中心的,半径为100公里以外、200公里以内所覆盖的范围。该范围为徐州都市圈规划所要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江苏的淮安市、山东的济宁市、临沂市、河南的商丘市、安徽的蚌埠市、阜阳市,加上紧密圈层,两个圈层的合集基本覆盖淮海经济区。随着徐州都市圈的发展壮大,这一地带有可能被都市圈侵入,而演化为都市圈的一部分。

松散圈层,是指与核心城市联系较为薄弱的外围区域。具体地域范围是指以

第二章目标篇 21

徐州为中心的,半径为200公里以外、300公里以内所覆盖的范围。该范围为进行徐州都市圈规划所要考虑的影响范围,主要包括江苏的盐城市、山东的日照市。这一地带位于苏鲁豫皖省会城市和徐州都市圈中心中间,接受多方的经济影响。

(2)空间划分

根据空间类型,将徐州都市圈划分为重点城镇发展空间和绿色开敞空间两大类。

以徐州为核心,以京福线、徐连线、徐宿线等放射状重点城镇发展空间为轴线,拓展各级中心城市和重点地区城镇的发展空间,形成“点轴”结合的人口、产业集聚空间。该地域内,要充分尊重不同行政单元发展要求,加强各级中心城市间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重视建设和完善区域性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使产业、城镇空间、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逐步发展成为高度城市化地域,成为区域城市化的主体。

以山体(徐州的云龙山风景区、宿州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区(徐州泉山自然保护区、云台山自然保护区、新沂马陵山自然保护区、泗洪向阳水库自然保护区等)、大型湖泊(洪泽湖、南四湖、骆马湖等)、大型煤田采空区和塌陷地为基础,保护好基本农田和郊区型农业空间,分隔轴向城镇发展空间,形成都市圈内的楔形绿色开敞空间。该地域内,要利用基础设施的调控手段,引导独立、分散发展的镇、村逐步合并,置换的空间用来发展旅游和建设水利、防洪、排涝等设施,达到空间整体集约利用和区域环境保持和改善。

3、规划思路

培育增长极核,强化以东西向为主的放射状通道建设,实现核心和腹地互动、逐步达到均衡发展。

培育增长极核,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徐州都市圈整体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强化放射状通道建设,特别是东西向陇海线通道建设,形成重点城镇发展空间,促进人口、产业集聚,是徐州都市圈整体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育增长极核,为核心城市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腹地的发展提供核心城市的带动力;强化放射状通道建设,促进徐州都市圈形成,为核心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直接腹地和圈外生产要素进入提供便捷途径,核心城市、直接腹地和圈外广阔空间三者互动发展,促使徐州都市圈迈向未来均衡发展态势。

第二章目标篇 22

(二)发展进程

根据都市圈成长规律,徐州都市圈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近期,强化核心城市徐州功能,以达到向心集聚来壮大核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远期,通过加强各级中心城市(城镇)建设、加强沿陇海线和其他重点空间建设,完善徐州都市圈网络构架,形成合理的居住空间网络、消费网络和生产网络,以达到有利于都市圈协调发展和高效运作的效果,保证徐州都市圈可持续发展。

1、近期(2001-2010)

形成以一个核心,一条轴线所构成的“点轴”空间结构。

一个核心,即以徐州为核心,在现贾汪区新设县级市(暂名铜山市,下同),铜山县县改区(徐州市辖区)(见第三章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拓展核心城市建设空间,增强中心城市集聚和服务功能;并加速以公路为主体的交通网络化建设,促进城镇之间交通的 “公交化”;保障和增加就业岗位,促使人口跨城镇等级进行流动,使核心城市率先得到发展。

一条轴线,即徐连城镇聚合轴。发展徐连线沿线连云港市、新沂市、邳州市、铜山市、东海县,加强沿线重点中心镇建设,增加就业岗位,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这些城镇流动和集聚。这一阶段,要重视引导核心城市由于主城区用地紧张、郊区高速公路环路建设促发的郊区化趋势,合理整合核心城市的物质和社会空间,做强经济实力、做大城市规模、做美城市环境和做优城市质量并举,促进主城区和郊区共同繁荣。

2、远期(2011-2020)

形成以一个核心、多个节点、三条轴线所构成的“单核心多节点放射状”圈域空间结构(见图2-2)。

一个核心,即以徐州为核心。三条轴线,是以沿陇海线地区(包括徐连城镇聚合轴,下同)、沿京福线地区、沿徐宿线地区城镇组成的都市圈发展轴。以核心城市徐州为端点,连云港为出海口,新沂、宿迁、枣庄、淮北、宿州为重要节点,相应的三条轴线相互沟通,分别构成都市圈三个重点城镇发展空间。

这一阶段,核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走向联合,各自建设空间迅速扩张,最终形成以一个核心,多个节点城市沿三条轴线辐射的单中心多节点放射状圈域空间结构。由于主要节点城市位于核心城市东侧、北侧和南侧,其空间联系所表现

第二章目标篇 23

的流态必然要经过核心城市徐州,因此,应将核心城市徐州培育成具有制造加工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等综合功能的城市,才能符合和满足各种流态运行的流量流向特征和要求,形成枢纽式和网络式并存空间格局。

沿陇海线地区是徐州都市圈经济基础最好、城镇最集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未来都市圈内最有增长潜力和吸引外来投资最有前景的地区,主要包括徐州、连云港、邳州、新沂等中心城市以及东海县城及其它建制镇。规划为都市圈内生产要素优先集聚的空间,发展中要重点解决的是工业发展、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

沿徐宿线地区是徐州都市圈需要扶持的一条重要的城镇带,沿线地区(徐州市区除外)处于工业化初期。沿线的睢宁、铜山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较快,是徐州都市圈内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地区,目前,该区域的特色产业主要是木材加工业、食品加工等。宿迁规划选择沿线重点城镇开发,加快地区发展,保护农业开敞空间。

沿京福线地区包括徐州市区、枣庄、滕州、萧县、淮北、宿州等城市。主要城市都是典型的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资源性城市,城市功能较为单一,城市相互之间的联系薄弱。受煤炭主要向淮海经济区以外输出的影响,该区域城市对外联系反而强于相互之间的联系。规划沿线城市建设要注意地质条件监测,煤炭塌陷地的多途径利用,协调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枣庄市 核心城 徐州市 淮北市 节点 宿州市 宿迁市 新沂市 连云港市

轴线 第二章目标篇 图2-2 徐州都市圈规划概念图

24

第三章 培育篇

培育是指培育徐州都市圈的自我开发、自我成长能力,增强都市圈活力,培育都市圈未来经济增长潜力。依靠政府行为,加强对徐州都市圈长期发展发挥影响的生产要素的扶持,促进徐州都市圈空间形成和产业升级。培育内容包括提高市场经济下劳动力的发展能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优先建设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空间、扶持具有资源优势的弱势产业——农业以及围绕培育的一系列政策环境。

一. 教育和人力资源素质

(一)劳动力教育 1、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加大对都市圈内经济薄弱县的教育扶持力度,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全面提高都市圈劳动力素质的根本途径。加大对都市圈内经济薄弱县的基础教育投资力度和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应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学校危房改造,省政府力争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专门用于徐州都市圈地区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的补助;完善学校奖学金、贷款等助学手段,进一步扩大贫困生补助范围。

2、加强劳动力职业教育

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发展能力,重视产业工人和农民发展技能、发展素质的提高,建立制度化的培训体系,尤其是要注重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教育富民工程”向徐州都市圈重点倾斜,国家、省安排的文化、旅游设施建设补助、广播电视建设投资,向徐州都市圈地区重点倾斜。强化和扶持职业技术教育、农村科技服务教育、职工再教育等多形式社会教育,切实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加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工作,提高再就业比例。通过有效组织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基本素质,以适应国内和国外劳务市场对劳动力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要求。

结合全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农村骨干职业学

第三章培育篇 25

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基地。稳定和巩固现有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基地。稳定和巩固现有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优化配置职教和成教资源。增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经费,将每年省财政增加的扶贫经费,主要用于提高都市圈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各市县财政也应给予必要扶持。减免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费,所需经费由各级政府在扶贫资金中给予安排。

支持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发挥优势,积极承担农村劳务输出的职业技术培训任务,主动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建立农村职业培训与输出劳务的衔接机制,鼓励和支持城乡职业学校、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等根据市场需要,优化设置培训专业,合理确定培训规模,大力发展“订单”培训。凡新建、改造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设施或购置设备所需贷款,各地金融部门应给予优惠和扶持。

(二)人力资源流动 1、加快剩余劳动力输出

输出都市圈剩余劳动力,尤其是撤并的乡镇和下岗的矿区产业工人,把省内外和国内外最新的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带回本地,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通过贷款、免费提供信息、社会保险等措施引导和鼓励都市圈广大农民、下岗职工到外地闯市场和经商办企业,尤其要鼓励广大农民学习温州等地农民的创业精神,到外地承包工程、搞建筑、运输、餐饮和服务业,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建立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之间劳务输出相对稳定的协作关系;建立劳动力流动协调中心,共同协调、组织、引导、管理劳动力市场;加强当地“以工代赈”、“以粮代赈”工作的力度,组织当地农业剩余劳动力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及参与当地交通建设,改善徐州都市圈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状况;不断开拓并适度提高向国外劳动力输出的比重。

积极建立劳务服务咨询机构,开展信息咨询服务,主动为农村劳务输出开拓门路。以建筑业、运输业、饮食业、社区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等为重点领域,加大各级政府组织引导力度,建立健全劳务信息服务网络,畅通劳动力资源调蓄和信息共享渠道,加速推进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社会化、市场化。

2、重视外地人才的使用

第三章培育篇 26

对凡是符合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用人单位急需的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引进应全面放开,尤其是具有创业精神的战略企业家人才。给人才尽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包括办公条件、生活条件等和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有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在现有人才基础上,徐州都市圈应该适时启动国外优秀人才的引进计划,以满足面临WTO的新经济竞争规则而需要高层次、懂规则的专业决策人员的需求。

对于人才的引进以“不求有留,但求有用”为原则,注重知识的引进,通过加强引进国外智力和外国专家,不定期地组织省内专家到苏北技术会诊,省有关部门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团体的人才支持等途径为都市圈的发展提供智力服务。

二. 城市化

(一)城市化道路

加快农业产业化,扩大劳务输出,促进人口向都市圈外发达地区及人口、产业向圈内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空间集中,走集中式的城市化道路。

(二)城市化发展策略

1、强化大中城市的城市功能建设

中心城市功能不强,缺乏吸引力是影响区域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都市圈建设中,都市圈内各级城市起着不可替代的主骨架作用。强化都市圈内各级城市功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城市工业中心职能。表现在对都市圈内各城市的工业区进行统一规划,工业集中到经济开发区统一规划管理,不能再走其它地区已经走过的乡镇企业带动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而主要是通过集聚发展的方式来完成区域的资本积累,有效配置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稀缺资源;(2)从总体上对开发区和工业小区进行统一协调,防止开发区、工业小区过多,从而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无序竞争、污染环境的状况;(3)强化城市的服务功能,加快建立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为各级企业和外来投资提供完善、迅捷的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与都市圈各级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商贸金

第三章培育篇 27

融服务、市场网络体系、文教体卫等公共服务功能。

2、鼓励区域人口异地转移

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外来人口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力量。由于这些地区第二产业迅速发展,具备了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能力,也因此对外来人口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加速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从徐州都市圈的现状来看,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处于以资金投入来带动经济发展的阶段,而由于资金、技术等的缺乏,导致工业化进程缓慢,就业岗位有限。

以异地转移为主主要包含两层意思:(1)创造条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苏南、上海等发达地区转移,这有利于加速本地的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一方面,随着外出人口的增加,本区域总人口减少,农村土地承载力降低,为实现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经营奠定了基础,随着区域总人口的相对减少,意味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外出人口可以带回来大量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现代观念,反过来活跃地方的经济。(2)推动区域人口向都市圈内大中城市集中,增强大中城市的集聚能力,提高大中城市的城市功能。与上述两层意思相对应的是不宜提倡人口的就地城市化。就地城市化可能导致区域城镇数量多、城镇功能弱小、资源浪费等,不具备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3、以资源开发为导向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与其它区域相比较,本区域处于沿海向内陆过渡的地区,在我国国土的梯度开发推移中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资源有:劳动力资源、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稀缺的资源有资金、技术、人才等,要提高区域的竞争力和城市化水平,必须强调将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转换为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优化配置有限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稀缺资源。具体途径有:(1)强调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产业化来推动农业现代化,并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2)发展与农业紧密相关的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流通业等,增强城镇活力,以此提高城镇的吸引力;(3)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以替代、节省资本等稀缺要素,构筑新的优势产业,形成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第三章培育篇 28

三. 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空间

(一)徐州中心城市

培育徐州中心城市增长极作用。

一是依托徐工、维维等企业集团,建设制造加工中心,使之成为制造业的龙头和链头,通过配套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同时要发挥徐州科研文化优势以及与上海、苏南高校科研单位的联系便利条件,积极创建工程中心和研发中心,推动都市圈高新技术产业的应用和推广,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水平。

二要培育商贸中心。在中心城市培育一批辐射整个都市圈的大型商场,形成中心商业区,成为都市圈一级购物中心,通过培育名牌企业,在都市圈内各城市形成连锁经营。除了进一步完善商贸体系外,商贸发展可以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新的增长点。徐州既是游客集散地,也可成为购物和休闲中心。以“淮海食品城”为基础,进一步扩展商贸服务范围,提高中心地位,带动人气,提高城市吸引力,同时这种大型的购物中心也可成为新增旅游景点。

三是培育物流中心。徐州为京沪和陇海铁路交汇点以及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战略地位,是徐州赖以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基础。以现代物流为发展目标,协同发展信息平台和交通平台,提供高效物流服务,推动产业调整优化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吸引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方向,制定物流园区土地征用等方面的政策,加大对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招商力度,壮大都市圈物流业整体规模;以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形成具有集货、分货、加工、配送和中转等多功能的物流网络。徐州区域生产资料市场已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之一,在此基础上积极向皖北、豫东腹地辐射,提高徐州至上海、连云港和青岛的物流效率,积极拓展往中西部地区的渗透,真正发挥徐州交通枢纽的桥梁作用,将徐州物流园区建成中西部地区产品往国外输出的临时仓库。

四是培育信息中心。结合物流中心的建设,利用徐州的中心地位和信息港的优势,发展信息咨询、技术中介、环节经营、策划等服务业,为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信息服务。积极建设徐州城市物流共用信息平台,将其纳入江苏省物流共用信息平台之中,加强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为物流发展构筑电子商务支撑。要扩大网络覆盖,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

第三章培育篇 29

五是培育公共服务中心。通过发展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的中心功能,发挥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从现状来看,徐州市区已成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的医疗、体育、高等教育中心。要进一步整合徐州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综合性大学,做强教育产业、体育产业、医疗保健以及文化产业,为都市圈提供人才培训、科技咨询、新产品开发等服务,目前最根本的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都市圈劳务输出和本地工业化培训高素质的劳动力。

(二)徐连城镇聚合轴

培育徐连城镇聚合轴,加大都市圈对外开放。促进生产要素向徐连城镇聚合轴集聚,加快工业化步伐,迅速扩张经济总量。扩大沿线城镇规模,构建徐连城镇密集带,加速城市化发展。

确立和发挥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支持连云港强化枢纽地位,提高服务功能,重点是恢复和开通海上国际国内客运航线,建立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加强同沿桥地区及日本、韩国的联系与合作,带动徐州都市圈的对外开放。

对于徐连城镇聚合轴沿轴城市择优培育,培育现状发育较好且有着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邳州、新沂。促进都市圈内剩余劳动力向徐州中心城市和上述地区优先转移。邳州市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建立大规模的木材加工、银杏市场,发展商贸服务业。新沂市发展以出口加工和高效创汇农业为主的陆桥经济。同时引导节点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不断壮大经济实力。

第三章培育篇 四. 农业

徐州都市圈是沿海地区农业最集中的地区,具有优越的光热水土等农业生产条件,但是农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低下,在加入WTO以后,是具有优势资源的弱势产业,农业的弱势发展使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相对不足。因此,从培育的角度需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规模化、市场化,提高农业竞争力。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具有地区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相结合的多种经营产品,力求建成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商品基地。通过推广公司加农户等多种模式,发展产业化农业。

30

(一)农业规模化 1、建设生产基地

立足本地农业资源,面向市场,着重培育粮油、棉花、蔬菜、果品、林业、奶业、水产等优势产业,力求建成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商品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培育农业主导产业相结合,区域布局要发挥各地区农业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打破行政区划,合理规划布局,同时和龙头企业建设结合,规模化布局;生产基地的产品生产要力求突出特色,促进区域间的农产品和产业的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生产标准要符合WTO规则的要求,为龙头企业的系列化加工和出口奠定基础;加强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之间的系列化服务。

2、加快营造优势农业产业带

依据各地农业资源、产品品种和基础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建设具有某种特色和相当生产经营规模、一业为主、各业有机协调发展的农业优势产业带。根据都市圈的实际情况,可形成徐连果蔬生产、加工带;徐宿林产品、生态农业生产、加工带;宿州、淮北、商丘优质水果、花卉生产、加工带;鲁南干鲜杂果、小商品、畜牧、蔬菜生产、加工带。

(二)农业市场化 1、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

建设集产加销、贸工农于一体的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从财政、信贷、资本市场和税收等方面重点培植和做大维维集团、如意集团、胜阳木业等骨干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和吸引城市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充当农业产业化的龙头。突出抓好农业创汇龙头企业,从而把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国际大市场联系起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培育各类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大力发展各类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积极培养营销大户和经济能人,进一步搞活农副产品流通。

3、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适应入世要求,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标准体系,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政府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要

第三章培育篇 31

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意识,通过体制改革和资源重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农民及时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和市场信息。

五. 政策环境

(一)行政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政府自身的改革和职能的转变,“行政区经济”弱化,依靠区域协调,冲破行政壁垒,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和组织协调是完全可能的。徐州都市圈的组织管理体制构建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全面分析和借鉴国内外成熟的都市圈行政组织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最有利于本区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一定前瞻性的行政组织与管理模式。具体方案如下:

1、省内协调组织

建立徐连宿协调委员会。成立由省政府相关领导牵头负责、任主任,徐州市市长任常务副主任,连云港、宿迁二市市长为副主任,并由省职能部门和三市(县)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共同参与的协调性组织。主要协调徐州与宿迁之间、徐州与连云港之间、连云港与宿迁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保护、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跨市际的矛盾。

2、省际协调组织

(1)充分发挥淮海经济区的协调功能。加强市长联席会议制度,设立经济区顾问委员会,强化淮海经济区的职能和权限,充分发挥其省际协调功能,推动徐州都市圈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对于难以协调而又对共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跨省协调内容,应由省政府出面牵头负责。

(2)成立都市圈协调委员会。建立由徐州都市圈范围内8个成员城市市长和市(县)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构成的都市圈协调委员会,下设徐州都市圈协调办公室,分设产业协调组、基础设施协调组、规划协调组、生态保护与建设协调组、土地平衡开发协调组、公众意见听取与协调组。

(3)条件成熟时,建立具有跨界职能的徐州都市圈联合政府(准政府组织),赋予一定的行政权力,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对都市圈内跨界重大建设项目和事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协调各个城市政府之间的利益纠纷和矛盾,加强都市圈经

第三章培育篇 32

济的整合力和凝聚力。未来的徐州都市圈联合政府实质就是“都市联盟”,是政府间行政组织机构的调整和改革。

——行政层次与地域范围:徐州都市圈联合政府的纵向行政层次可设想为徐州都市圈联合政府。联合政府的行政辖区范围应由都市圈成员城市现有所辖行政区域范围构成。

——代表构成:原则上按照都市圈成员城市的人口总数按比例分配。但是为了考虑和促进中心城市徐州的经济发展和功能完善,使之尽快成为都市圈的中心,在代表份额上应适当考虑向徐州市倾斜。

——主要职能:应是都市圈地区的跨界职能,主要负责跨越各市行政界线的公共服务的协调,协调边界纠纷并协调区域交通设施、区域供水设施布局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

3、行业协会协调管理机制

建立和发挥以行业协会为主的非政府组织的特殊协调功能,也是完善和创新徐州都市圈组织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通过行业协会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市场信用和市场环境建设。

行业协会是徐州都市圈政府、市场、企业间的纽带与桥梁。徐州都市圈行业协会的组织形式要体现区域特色,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度发展。可以先在中心城市徐州市进行试点,继而吸收其他县市的相关企业,进而覆盖都市圈范围的整个行业。

在行业协会的组建及运行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切实明确行业协会不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半政府半民间的社会组织,而是维护企业利益为使命的民间组织。力求实现行业协会“三自”的运行和工作机制,即实行领导自选、活动自主和经费自理;由企业家任会长或理事长;协会要围绕成员企业的需要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和工作,也可以承担政府委托的部分管理工作;活动经费主要应来自各会员缴纳的会费、捐赠等,在初创阶段可以有政府适当的资助。每个行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主要负责制定和修改本行业协会章程;选举和罢免理事;决定协会工作报告;审议理事工作报告;决定或终止有关事宜等。

第三章培育篇 33

遵循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原则,依托都市圈范围内所形成的优势主导产业、名牌企业、拳头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根据现有的城市经济发展格局和产业分工,建议都市圈近期主要组建以下九大行业协会:内河港口行业协会(总部城市:连云港市,下同)、旅游行业协会(徐州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徐州市)、烟酒行业协会(宿迁市)、食品行业协会(徐州市)、家电商业行业协会(济宁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徐州市)、丝绸蚕茧行业协会(宿州市)、渔业行业协会(连云港市)。

(二)农业培育政策

1、江苏省各项涉及农业政策应向徐州都市圈(省内部分)倾斜

努力增加省财政性资金对苏北的投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省级专项资金、基金在使用上重点向苏北倾斜,现有的60多项省级专项资金、基金今后大部分用于苏北发展。加大农业三项工程资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资金、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向徐州都市圈的投放比例和力度;中低产田改造和渔池改造资金等大部分应投向徐州都市圈地区;农业新品种开发引进项目、开放型农业发展资金、林业扶持资金优先安排徐州都市圈地区。应从财政、信贷、资本市场和税收等方面择优扶持一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使其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主体力量。改建新建一批交易额超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农产品价格保护价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民利益。

2、建立多途径的资金渠道

企业利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吸引农民入股,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惠互利的共同体。在规范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县(市)争取批准设立农村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安排的农村信用社无息再贷款,重点支持徐州都市圈。

3、支持技术创新

加快苏北星火产业开发带建设,每年组织实施200项国家和省级星火计划项目,开发转化100项新产品、新技术,并对苏北星火产业带建设中的重大项目予以专项支持。加大省科技三项经费、科技发展基金等各类科技经费对徐州都市圈地区的倾斜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加大财政、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支

第三章培育篇 34

持力度,提高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比重,使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以上。支持省内外科技人员到苏北兴办科技型企业,提高股权、期权和知识产权入股比例的上限。

组织农科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科技人员,向都市圈推广优良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尽快在苏北建设区域性农畜产品检测中心,制定名特优农产品行业标准。依托徐州现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农业研究人才培养,同时注重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

借鉴山东、浙江一些县市和企业发展出口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经验,即直接引进进口国的生产和消费标准,聘请进口国的进口商或技术人员到企业充当技术顾问或管理人员,从农产品源头和加工环节都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或进口国的标准进行生产。

4、土地政策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建设,允许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租赁,稳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生产基地的建设。

(三)扶持民营经济政策

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发挥区内外民间资本和人才的力量,鼓励区内外的民间资本和企业家创业,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创业源;民营企业是地区经济体系中富有活力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相当的贡献。

创建公平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建立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为民营企业产品进入市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除国家专营或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民间资本和个体私营经济进入的投资领域外,全部对民间资本和个体私营经济开放,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对其投资行为采取歧视和限制性措施。

大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租赁、承包、购买、兼并国有集体企业,充分发挥民营业主在国有经济改革、改造、改制中的作用,使都市圈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互相促进。培植民营经济大户,选择一些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重点培育,引导其向科技型、外向型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章培育篇 35

进一步增强都市圈城市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企业注册、土地使用、税费缴纳、人员招聘等方面,尽可能地简化手续,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减少合理性收费,在税收上给予必要的优惠,扶持民营经济快速成长。

实施筑巢引凤、筑巢养凤、引凤筑巢等战略,通过各种合作途径引进资金,并且在发展资金上给民营企业必要的倾斜,在贷款额度、贷款周期、贷款抵押等方面,尽可能给民营企业提供方便,使其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有重点地培养一批有竞争力和高科技含量的民营企业,力争上市;加快建立民营企业风险投资担保机制,成立民营企业担保基金。

对符合都市圈鼓励产业门类、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安置下岗职工等的民营企业,要在登记注册条件、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并对具有特别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进行表彰、奖励。

支持有规模、有特色的私营企业工业园区的建设,通过创建“民营经济园区”的形式,吸引民营资本在本地的投入,引导个体私营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形成特色,使民营企业发展与城市化推进有机结合。

(四)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加快推进徐州都市圈的发展,必须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开放意识,牢固树立市外就是外的观念,积极营造文明、诚信的人文环境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适应能力,在强力推进对外开放中实现发展的新突破。

通过以内引外、以优引外、以外引外等措施,更加积极广泛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在项目选择上,除环境污染和精神污染的项目外,凡是对徐州都市圈经济发展有利的发展要素都要敞开吸纳,凡是愿意到徐州都市圈投资的一律大开绿灯;在政策环境上,要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降低投资门槛,提高服务水平。

在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加强与苏南、上海、浙江等地的联系,主动接受发达地区辐射,广泛开展互惠合作,积极参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采取土地、工商、税收等

第三章培育篇 36

有力的政策措施,吸引苏南、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徐州都市圈流动和集聚。

在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社保统筹等方面努力增强徐州都市圈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同时,加快建立项目招商的协调和信息传递机制,对一些不能接受苏南成本的项目,可与都市圈特色产业的发展结合,引导其流向成本较低的徐州都市圈的县(市)城镇。

(五)中心城市倾斜政策

江苏省政府关于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特色的高新技术项目等建设资金,优先向徐州安排;工业、农业、外贸、土地、社会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民政等专项补助资金向徐州市倾斜;将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国债资金、财政拨款和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优惠贷款,优先向徐州投放。

实行以企业投资补贴为主的投资诱导政策,鼓励外商、国内企业及私人资本到徐州投资设厂。

通过放宽徐州市投资领域,简化审批程序;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下放外资项目的审批权限等措施,扩大徐州市投融资渠道。

省政府力争每年在徐州市举办一次农业利用外资招商会,为中心城市利用外资提供服务;积极组织徐州企业参加各类交易会和出国展销活动;支持徐州在苏州、无锡、南京等地设立招商机构;苏南地区要积极主动地为徐州招商引资牵线搭桥,适合办在苏北的外资项目、零部件配套项目尽可能到徐州布点。

加强对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组织管理,给予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在遵循市场机制的原则下,建议江苏省政府增加徐州的税收返还基数、部分土地使用收益返还等,主要用于耕地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六)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政策

1、加大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开放步伐,努力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元化的新机制。对徐州中心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项目论证、审批、土地划拨、投融资、管理等方面采取适度灵活的倾斜政策,解决城市发展最急需的基础设施。

第三章培育篇 3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nq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