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能学原理作业

更新时间:2023-11-01 08: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运动技能是如何发生的

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肉间的协调性。换言之,运动技能也就是指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里大脑精确支配肌肉收缩的能力。这需要用精确的力量和速度依一定的次序和时间去完成所需要的动作。运动技能的发展和提高,有赖于人们对人体机能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

运动技能的形成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建立过程,并有其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生理规律。只是每一阶段的长短,随动作的复杂程度而不同.一般说来,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或称三个过程。 一、泛化过程

学习任何一个动作的初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以及自己的运动实践,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运动的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由于人体内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受器(特别是本体感觉)传到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另外因为皮质内抑制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这个过程表现在肌肉的外表活动往往是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而且做动作很费力。这些现象是大脑皮质细胞兴奋扩散的结果。在此过程,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掌握动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细节,而应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 二、分化过程

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初学者对该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理解,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也逐渐消除。此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过程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因此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连贯地完成完整动作技术。这是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但定型尚不巩固,遇到新异刺激(如有外人参观或比赛),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重新出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日趋准确。 三、巩固过程

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经巩固,达到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此时,不仅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出现自动化,即不必有意识去控制而能做出动作来。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动作技术也不易受破坏,同时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与动作配合得很好,完成练习时也感到省力和轻松自如。

形成运动技能的三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各过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在学习掌握新动作时,泛化过程很短,对动作的精细分化能力强.形成运动技能快。运动新手在学习新动作时,泛化过程较长,分化能力较差,掌握动作较慢。动作越复杂,泛化过程就越明显,分化的难度也就越大,形成运动技能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大。

但是,动力定型发展到了巩固过程,也并不是可以一劳永逸了。一方面,还可在继续练习巩固的情况下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使动力定型更加完善和巩固;另一方面,如果不再进行练习,巩固了的动力定型还会消退,技术愈复杂,难度愈大,消退得也愈快。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更有利于动力定型的巩固和动作质量的提高,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四、动作自动化

动作自动化:随着运动技能的巩固和发展,暂时联系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以后,动作即可出现自动化现象,所谓自动化,就是练习某一套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征是,对整个动作或者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的,例如,走路是人类自动化的动作,在走路时可以谈话、看报,而不必有意识地想应如何迈步,如何维持身体平衡,又如熟练的篮球运动员在比赛时运球等动作往往也是自动化的动作。

此外,在运动技能已经巩固的时候,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的联系,已经成为运动动力定型的统一机能体系。第一信号系统的兴奋可以选择性地扩散到第二信号系统,所以运动员可以精确地意识到自己所完成的动作,并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 当动作出现自动化现象时,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已经从第二信号系统的影响下相对地“解决出来”。完成自动化动作时,第一信号系统的兴奋不向第二信号系统传递,或者只是不完全地传递,这时的动作是无意识的,或是意识不完全。

要想提高运动成绩,必须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但不应认为动作达到自动化后,质量就得到保证。虽然动力定型已经非常巩固,但由于进行自动化动作时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经常不能传递到第二信号系统中去,因此,如果动作发生少许变动,也可能一时未觉察,等到一旦觉察,可能变质的动作已因多次重复而巩固下来。所以,动作达到自动化以后,仍应不断检查动作质量,精益求精。

2运动技能学习是什么,谈谈认识

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学习者获得新的行为经验的过程,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练习而引起的 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也不 一定必须表现出外显的行为。

学习的这一概念有三个含义:

1、学习是由学习者的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练习和经验既可以指个体通过活动直接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过程, 2、学习是以行为或内在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经过学习, 有机体将出现某些内在能力和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可以完成一些以前无法完 成的事情。行为的改变有时是明显的、外在的,而有时是隐性的、潜在的。后者就是“行为 潜能”的改变。

3、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运动技能学习的阶段

运动技能的形成具有阶段性, 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通常把运动技能的形成氛围 三个阶段。 1、认知—定向阶段 学生在开始掌握一种技能之前,要形成掌握这种技能的动机,学习与它有关的知识,在 头脑中形成这种技能的表象,这就是技能的认知—定向阶段。动作表象的形成在技能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表象能帮 助学生顺利地掌握各种运动技能,相反,一个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动作表象,技能的学习就会 出现偏差。 清晰而正确的动作表象, 依赖于教师的示范动作以及技能学习者对示范动作的正 确感知。学生们根据自己学习的动作知识,也能在头脑中引起必要的动作表象,并促使他们 主动地学习和表现某种技能,校正自己的动作错误。 在认知—定向阶段, 运动技能的学习有时从个别的动作环节入手, 有时从动作的整体入 手。这时学习者需要熟悉动作的要领,了解动作的特点,把新学习的动作与已有的、习惯了 的动作进行比较,吸取相同的要领,克服不良习惯动作的干扰。在此阶段, 初学者的神经过程处于泛化状态, 内抑制尚未精确建立, 注意范围比较狭窄, 动作常常会显得呆板、迟缓、不稳定、不协调,多余动作较多,因此对动作要有意识地进行 控制。在这个阶段,教师在每个动作上的示范对学生学习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主要是靠 把自己的动作与示范的动作进行对照,来校正自己的错误动作的。 2、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 在掌握局部动作的基础上, 学生开始把各个动作环节或不同动作结合起来, 以

形成比较 连贯的动作,或在了解一种技能的大致特征之后,对其中的个别动作做更多的练习。这时, 练习者的神经过程逐渐形成了分化性抑制, 兴奋和抑制在空间和时间上更加准确。 注意范围 有所扩大,紧张程度有所减缓,动作准确性提高,多余动作逐渐消除。但是由于技能还处在 初步形成的阶段,练习者常常忘记动作之间的联系,在动作转换和交替的地方,会出现短暂 的停顿;稍微分心,还会出现错误的动作。这时候,练习者的头脑中已形成比较清晰而牢固 的动作表象,他们能够评价自己的动作,并根据自己的动作表象来校正自己的技能。

3、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 这是运动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 学生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与精 确, 注意范围扩大, 各个动作环节与各种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协调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 稳定的动作系统。 他们在完成动作时的紧张状态和多余动作都已完全消失; 意识对动作的控 制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 整个动作系统从始至终几乎是一气呵成的。 动作的连贯主要由本体 感受器提供的动觉信号来调节。 由于技能已经完善, 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技能去完成自 己所面临的各种运动任务。以后,随着新任务的出现,又会产生掌握新技能的要求,技能便 从一个水平向更高的水平不断发展。因此,技能的完善是相对的。

3.评价巴普洛夫

一.解释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具有获得、消退、恢复、泛化四个特征,它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行为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厌恶疗法和系统脱敏感疗法。 二.解释学习活动是基本的生理机制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以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三.优点,意义,好处、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揭示了心理活动和学习活动最基本的

生理机制,对美国行为主义起了先导作用

四.缺点不足:经典条件反射只可以解释部分简单的、低级的学习。而学习当中高级的复杂

的学习现象不能解释,并且简单学习也无法完全解释,因为有机体许多行为无法用某种无条件刺激引发出来

4.强化(反馈)在运动技能中的运用

所谓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 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反馈包括两种基本形式:凡使系统的输入对输出 的影响增大,导致运动加剧的反馈称为正反馈。反之,凡使系统的输出的影响减少,使系统偏离 目标的运动逐步收敛的反馈称为负反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反馈原理,能够加速运 动技能的形成。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反馈原理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从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反馈原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是粗略地掌握动作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是出现泛化现象,条件反射暂时 联系不稳定,做动作表现吃力、紧张而不协调,因此,这一阶段主要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建立动

作的正确表象和概念,以掌握技术基础为重点。正确表象和概念的建立,首先是依靠教师将信 息输出给学生,学生接受信息后通过练习进行反馈。这一阶段,讲解、示范、学生做练习是反馈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教师讲解得清楚、生动、形象,示范动作正确、轻松、协调、优美。学生的听、视觉接受这一信息后,通过肌肉.的本体感觉来进行反馈,达到粗略掌握动作阶段的目的。

2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提高动作即分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错误动作得到纠正,建立初步的动

力定型。在粗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消除紧张心理和纠正错误动作,是加深理解动作结构的内 在联系帮助学生认识技术的关键。学生在建立正确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就能进一步提高动作技术,顺利地完成动作的每个环节。在这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上一阶段教学得到的反馈信息,再将进一步提高动作的信息输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接受外来的信息和利用自身的反馈,来实现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

教师在这阶段教学中,采用提问、观察获取大量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信息对教学进行有效的 控制。这阶段我们通过教学观察、提问、回答得到反馈信息,帮助了学生理解动作结构的内在联系,认识了动作技术的关键。另外,通过大量的变换练习来使学生进行自身的反馈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若教师在此阶段教学中,不能及时地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形成正反馈,将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进程。 3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巩固和自动化阶段。这阶段要使学生加深理解,进行强化动作,建立牢固的 动力定型,达到熟练运用自如的程度,这就必须使学生接受强刺激信息,利用客观指标和比赛 的方法来进行反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提出要求,几乎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要求,使学生产生负反馈,提高这一阶段的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果要求提得过高,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失去学习信心,使其偏离目标就达不到这阶段的教学目的,产生正反馈,就会严重影响这阶段运动技能形成.总之,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要合理运用反馈原理,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让学生及时了解反馈原理的作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教与学的过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n2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