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梯安全管理及改进对策

更新时间:2024-06-07 14: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浅析电梯安全管理及改进对策

Analysis of Elevator Safety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Countermeasures

2015年06月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浅析电梯安全管理及改进对策 摘 要: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电梯使用越来越广泛。虽然国家和各个地方政府出台了电梯安全管理办法,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依然存在着用户对电梯安全责任不清、安全意识淡薄、对电梯的安全管理存在误区,以及电梯设计、制造、安装不规范遗留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寻访相关单位,总结了电梯安全管理的现状和管理不合理的地方。文章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电梯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确定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管理不足和易发事故原因提出了引导乘梯人员的正确乘梯行为、严格规范检修制度、电梯的制造安装严格按照国家法规进行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事故;措施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Analysis of Elevator Safety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levator is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Although every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introduced the elevator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but did not get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there are still users of elevator safety responsibility is not clear, safety consciousness, the elevator safety management existence erroneous zone, and elevator design, manufacturing, installation of non-standard legacy security risks and other issues. Through access to large amounts of data, searching for the relevant units, summed up the elevator safety management status and management of unreasonable place. In this paper, the FTA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typical cases of the elevator, and determined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elevator accidents. And management deficiencies and to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to the guide a passenger ladder personnel the right elevator behavior, strictly regulate the maintenance system, made the elevator installation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other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Keywords:elevator;safety management;accident;measures

目 录

1 绪论............................................................. 1 1.1 电梯安全....................................................... 1 1.2 电梯的发展史................................................... 1 2 电梯安全功能管理现状............................................. 1 2.1 相关法律与机构职能............................................. 2 2.2 电梯安全管理现状............................................... 3 2.3 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6 2.3.1 责任划分不清................................................. 6 2.3.2 安全意识淡薄................................................. 6 2.3.3 公众对电梯管理认识存在误区................................... 6 2.3.4 设计制造环节留下的隐患....................................... 7 2.3.5 电梯安装时存在的隐患......................................... 7 2.3.6 电梯老化..................................................... 8 3 典型案例分析...................................................... 8 3.1 事故分析方法................................................... 8 3.1.1 事故致因理论................................................. 8 3.1.2 事件树分析(ETA)............................................. 10 3.1.3 事故树分析(FTA)............................................. 10 3.2 事故发生类型.................................................. 11 3.3 事故案例分析.................................................. 12 3.3.1 溜梯事故案例分析............................................ 12 3.3.2 门系统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19 4 电梯安全管理对策................................................ 25 4.1 正确的制造安装................................................ 25 4.2 引导人的正确行为活动.......................................... 26 4.3 维护检修规范化................................................ 26 结论............................................................... 28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29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1 页 共 30 页

1 绪论

1.1 电梯安全

随着时代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问题日益严重。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缓解了随着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问题。而高楼内仅有的运输工具——电梯,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存在。电梯的快速发展,服务了大众,使得人们不再望“楼”兴叹。但时不时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却又使得人们望“梯”生惧。

据统计,到2002年的时候,我国所拥有的电梯数量约有34万台,而每一万台的事故发生率为1.56,死亡人数为1.33,到2012年这十年里,电梯数量增长了7倍多,达到245万台。而每万台事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15和0.11,虽然电梯的大基数使得事故电梯数量变得更多,死亡人数也在增加,但是就发生率而言,下降了近10倍。这样的数据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电梯安全水平基本相同。就2012年这一年来说,全国发生电梯安全事故有36起,导致28人死亡,15人受伤,同比分别下降了30%、39%和37%[1]。

1.2 电梯的发展史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对电梯是这样定义的:利用沿着刚性导轨上下运行的动力驱动的箱体或者是沿着国定轨道运行的动力驱动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作业的,运送人或者货物的机电设备都是电梯。

100年前,第一部电梯在上海安装,到现在,我国的电梯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

(1) 进口电梯的销售、安装维护阶段。自1901年第一部电梯在上海出现以后,1931年,我国第一家电梯安装、维护的企业在上海落户。仅4年后,第一台轮带式自动扶梯由大新公司安装。这期间,我国所拥有的电梯都是由西方国家生产的,且仅有约1000台。

(2) 自主设计研制生产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先后在上海、沈阳、天津、西安、北京、广州建立了8家电梯制造厂。而且在高校中开办了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还成立了电梯科研机构,开始自主研发产品,比如交流电梯、直流电梯等。

(3) 建立合资企业,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中国首家合资电梯企业——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建立,而这只是中国电梯行业引进外资的一个起点,之后更多的电梯企业相继效仿,使得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科学管理进入中国,加速了我国电梯高新技术的发展。

2 电梯安全功能管理现状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2 页 共 30 页

2.1 相关法律与机构职能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我国的所有特种设备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监察管理工作,各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工作。

电梯的安全运行状态涉及各种社会群体,方方面面。为了提高电梯的安全运行记录,确保电梯的安全功能现状正常,减少电梯伤害事故,全国各地省市根据本地现状也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规章,明确了电梯的直接安全管理部门,细化了各相关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职能,以确保使用电梯的公众的财产安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

以下是北京市、连云港市、徐州市制定的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北京市现行的《北京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规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辖区内电梯安全质量监察,是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县、区级人民政府对电梯的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督管理责任。针对所管辖区域内的电梯安全,人民政府不仅要在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领导支持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还应加强对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社会公众团体组织宣传电梯安全工作,在学校举行电梯安全讲座宣传,鼓励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对电梯法规和安全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公众乘坐电梯时的安全意识和电梯发生安全事故时,乘梯人员具有一定的正确自救和救助他人的能力。并且人民政府应该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编制电梯安全事故救援预案,而且每半年演练一次,根据演练所反映的情况及时修正救援预案。设立24小时应急维保专线,接警后须立即前往排除故障,接到被困乘客的报警后,必须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施救。电梯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负有电梯安全管理职责的相关管理部门,要重点监控人群易集聚的公共场所,人流量大的商场、体育馆、学校等地方的电梯安全运行状态,必须对这些场所以及有重大活动的区域的电梯进行专项备案监管。村居委有义务对本辖区内的电梯进行监管,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的,或者辖区内电梯制造、安装单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应及时向当地管理部门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

连云港市印发的《连云港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中规定:连云港市的电梯安全监察的行政主管部门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协助、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项。鼓励利用现代科技先进技术提高电梯安全性能和完善现有安全管理手段,提高事故预防能力,完善预防措施并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电梯业主、维保部门应积极参加电梯安全责任险。安监局、质监局等相关负有管理职责的部门要积极的宣传电梯的安全知识,提倡文明乘梯,安全乘梯。特别是针对学校、游乐园等人员聚集的场所,新闻媒体、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等宣传媒介应积极开展电梯相关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倡导文明乘坐电梯,加强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3 页 共 30 页

针对电梯有大施工(安装、改造、大修)作业时,应向当地监管部门报案,做出施工方案,到有关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作业,并且检验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严禁投入使用。

徐州市颁布的《徐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电梯安全负责,领导落实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质监部门要协调好各相关负有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之间的管理工作,并与安监、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应根据本地情况,制定电梯应急预案,并报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督促电梯安全管理部门依法履行电梯安全管理职责。新建的易导致人员集聚或者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重点监督这些场所所使用的电梯,并且相关的电梯安全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该地区的电梯的维护保养监督检查工作。这些场所的电梯应具备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收集技术,能够及时的将电梯运行状态实时传递给管理部门,便于管理,降低安全隐患。电梯的制造单位必须取得相关资质,并且负责对电梯的安装、维修、保养等日常工作,或通过合同委托本地或异地电梯管理单位对电梯进行安装、维保作业的,被委托单位必须具备电梯安装维保资质。

2.2 电梯安全管理现状

2009年1月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电梯提出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保障措施。部分措施如下:

(1)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在对电梯进行检验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本条例所要求的技术措施进行,并且对检验的结果所产生的结果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按照本条例的技术要求严格要求作业人员,对电梯进行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等各项工作。不管是电梯本身的制造单位,还是制造单位所委托的具有电梯维保、安装资质的管理单位,在对电梯进行安装、改造、维护等作业时,制造单位都应该对电梯的相关作业提供技术援助指导,并监督安全工作,对电梯作业完成后进行调试、校验等工作,确定电梯安全,并对检验、调试结果负法律责任。

(2) 电梯的日常维护,必须是依照本条例取得相关资质的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具有电梯安装、改造、维护许可的第三方进行。电梯的清洁、润滑等基本维护工作的周期为15天,电梯的日常维护单位必须在每个周期内对电梯进行日常检查,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要求对电梯进行调试,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安全部件的正常工作。并且对维护保养工作的作业现场安全负责,落实好现场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避免受到伤害。接到救援通知或者电梯故障通知后,必须立即派遣技术人员赶到事故现场,实施救援。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3) 电梯制造单位要对自己单位制造的电梯负终身安全技术责任,要对本单位的电梯进行跟踪,并记录安全运行的参数,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或者使用单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4 页 共 30 页

位所涉及到的电梯在安全运行方面存在问题的,要及时的告知使用、维护单位。并纠正不正当的行为,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和意见,并且提供所涉及到的安全技术援助,督促其改正。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或者是屡教不改的,需及时向电梯使用所在辖区的电梯安全管理部门及时上报。并且对所追踪到的电梯安全信息,应当保留存档。

在201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和法律手段。

(1) 电梯作为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之一,电梯的使用单位,必须对所使用的电梯安全运行负责,在人群流动大的场所,电梯运营单位必须为电梯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者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对学校、公园、游乐园等人员聚集、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的电梯做重点监察,实时监督。

(2) 在乘坐电梯时,乘梯人员应该按照安全注意事项的要求乘坐电梯,并且服从有关人员的指挥管理,特别是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应按照安全指引,或者听从指挥,有序离场,不应胡乱走动或者采取危险方式自救。

(3) 电梯制造单位在生产活动中如若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严格整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整改的,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① 所生产的电梯没有按照国家技术要求进行调试、校验的,或者是直接销售不合格电梯的;

② 在对本单位所生产的的电梯进行跟踪了解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报告或者为了公司形象利益等而隐瞒,没有及时或者没有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

同时,还制定实施相关的国家标准,以保障电梯安全。如2004年1月1日实施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对电梯的制造、安装等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以及安全标准,其中有不少是强制性的,以防电梯运行时发生事故造成乘梯人员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电梯的检验验收工作是电梯投入使用的至关重要一个工作,而这个工作是对电梯质量的保证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负责。下表为现行的电梯检测标准规范。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5 页 共 30 页

表1 电梯检测规范 序号 领域名称及代码 产品和/或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标准号 S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1995,en 81-1:1998;电梯技术条件:GB/T 10058-1997;无损检测(1105.5) 乘客电梯与载货电梯 电梯试验方法:GB/T 10059-1997;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0-2002;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 10060-93;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GB/T 7025.1~7025.3-1997,ISO/FDIS 4190-1:1999;杂物电梯:JG 135-2000 无损检测(1105.5) 自动扶梯和自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人行道 GB 16899-1997,en 115:1995 1 2 3 无损检测(1105.5) 液压电梯 液压电梯:JG 5071-1996;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en 81-2:1998 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GB 17907-1999;4 无损检测(1105.5) 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立体停车设备 8713-1998;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JB/T 8909-1999;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JB/T 8910-1999 5 无损检测(1105.5) 电梯曳引机 电梯曳引机:GB/T 13435-92;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2974-91 电梯T型导轨:JG/T5072.1-1996;电梯T型导轨7 无损检测(1105.5) 电梯导轨 检验规则:JG/T 5072.2-1996;电梯对重用空心导轨:JG/T 5072.3-1996;乘客电梯和服务电梯--轿厢与对重用T型导轨:iso 7465(1997) 8 无损检测(1105.5)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1995,en 81-1:(门锁、安全钳、1998;热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GB 1239.4-89;限速器、缓冲器、电梯用钢丝绳:GB8903-88 绳头组合) 电梯安全部件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6 页 共 30 页

2.3 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3.1 责任划分不清

根据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有关规定,电梯产权归全体业主,属于业主的“公共财产”,电梯的使用者要对电梯负责。同时,物业公司对电梯负有相关的安全管理责任。不少业主认为电梯的安全管理的责任属于物业公司、维保单位、质监局等相关管理部门,与自己无关,消极对待甚至不履行相关义务[3]。

产权不清,造成了电梯管理责任难以明确落实。如同一些楼房还在建设当中,而电梯的所有者便将电梯外租,致使电梯责任划分不清多个单位同时拥有电梯。由于电梯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到位,质监部门在下达检验通知的时候,都不知道下给谁。虽然说物业公司要担负部分相关管理责任,但是电梯的使用单位也需要对电梯安全运行负责。产权不清,多个单位同时拥有电梯产权的同时,没有明确电梯管理责任主体,导致电梯安全隐患难以及时排除,也是造成电梯事故的一大原因。 2.3.2 安全意识淡薄

可以说现在安装在高楼大厦的电梯,属于智能电梯,是高科技产品。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普遍认为电梯是安全的。但是这和我们身边的电子产品一样,如不珍惜爱护,就会时不时的闹“毛病”。手机等电子产品可能只是让你一时觉得不顺,电梯闹“毛病”,就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

许多住宅在竣工时,很多住户都在装修自己的新家,却忽视了电梯安全的存在。电梯在这一时刻成为了搬运装修材料、家具的有效且有限的运输工具。一般的,载客电梯和载货电梯是分开的,但是很多小区都没有单独设立载货电梯,即使有,不少住户也会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选择用载客电梯。忽略了对同梯的其他乘梯人员以及自身造成的安全隐患,或者说是意识到了,但是存在侥幸,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仅如此,在住宅竣工初期,乘梯环境较差,在搬运家具、装修材料的时候,容易将泥土、小石子等带入电梯,对电梯的厅门开关造成影响、损伤,使得电梯门被卡住无法打开或关闭。以及随手丢弃的包装塑料等都会给电梯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和危险。 2.3.3 公众对电梯管理认识存在误区

很多人对电梯管理的认识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1) 质监局、物业公司等是电梯的管理部门,电梯的安全管理是他们的事,而且电梯不是我的,所以与我无关。甚至说不缴纳电梯维护管理的相关费用,只享受电梯带来的便捷福利,而不履行自己的相关义务。

(2) 电梯故障质监部门都可以解决。电梯出现安全问题,那么这就是质监部门的责任,理应由质监部门来维修电梯。作为电梯的管理机构,完全有能力有办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7 页 共 30 页

法解决相关故障问题。往往不加考虑物业公司、使用单位所负有的管理责任。

(3) 只要电梯年检合格了,就是安全的。不少人认为电梯只要有了电梯安全管理部门的年检合格报告,电梯就可以安全运行,就是安全的。但殊不知,如同汽车一样,有年检,也会发生安全事故。年检只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一个认证,而不是保证,即使是保证,也不能说就是安全的。日常的维护保养才是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电梯日常维护不到位,不合格,电梯就会出问题,管理维护合理到位,才能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 2.3.4 设计制造环节留下的隐患

我国电梯制造起步相对较晚,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自主研发、制造。8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现在的生产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国际领先水平。电梯的设计制造与其能否长时间安全运行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4]:建筑施工方对所选电梯的性能及运行情况不了解,或者在即将竣工时更换其他型号电梯,导致电梯土建设计与实际不符,留下隐患;一些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将老旧电梯翻新,重新包装,再次投入市场,以次充好;部分企业重绩效轻安全,仅凭客户反馈的安全质量问题和以往的经验就确定了设计方案,没有做好充分的安全评价工作。 2.3.5 电梯安装时存在的隐患

电梯安装是否合格,投入使用前是否检验合格,对电梯投入使用后的运行状态有着极大影响,如若没有经过验收就投入使用,就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5]。

我国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电梯的安装作业必须是电梯的制造单位组织具有相关电梯安装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或者有其通过合同委托的具有电梯安装、维护等相关安全资质许可的单位进行。但很多时候,电梯安装公司常常不考虑自己的实际可操作能力,盲目的接了很多安装维护工作,导致人手不够。常常寻找第三方,而其寻找的第三方往往不具备安装资质,只是挂名在某些具有安装资质的公司下面。他们往往就是几个人,掌握的技术落后,没有先进的安装工具,安装质量上就低下了许多,导致电梯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6]。

电梯的大修、改造,组织单位必须将人员资质,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资料报备当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审核后,办理相关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实施作业。但是有些施工单位知道自己的技术不过关,过不了监管部门的检查,所以就不向监管部门申请备案,而是私下改造、维修。这势必给电梯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影响。电梯的安装可分为电梯井道中的基础工程、电梯设备安装、电梯安装后调试验收三个阶段。但是由的安装队伍在施工时为了节省时间,电梯井道的整理中只是随意的对井道壁打磨,只要不摩擦电梯即可,这就给电梯在上下运行时带来了风险。有些施工人员甚至直接将电梯轿厢作为施工平台等直接即将要安装的电梯作为安装工具使用,这就大大的损坏了电梯本体,为日后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8 页 共 30 页

2.3.6 电梯老化

有很多较老小区,是在1980年前后修建的,小区的电梯基本上没有换过,到现在也使用了三十几年的时间。一般电梯使用15~20年算是“高龄”电梯了,可想30年的就是名副其实的“老龄”电梯了[7]。由于没有电梯报废年限的相关条款,这些老电梯依然在使用。而一部更换一部电梯需要几十上百万,物业公司很难愿意掏出钱来更换,而业主所住楼层不一,在费用分摊上分歧很大,更难集资更换了,所以这些老电梯一直在服役。

有些住户的安全意识较低,不把电梯当做自己的电梯。不爱护,经常对电梯拳打脚踢,使得电梯的控制按钮,门系统不灵活,影响电梯安全的可靠性。甚至有些住户在用电梯搬运家具、装修材料的时候由于碰撞使得箱体变形等,增加了电梯的安全隐患[3]。 2.3.7 维护保养不到位

按照相关管理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周期为两个星期一次,并且电梯使用单位委托聘请的电梯保养公司必须是取得相关资质许可的。有些使用单位认为只要有了维护保养公司的维保,就可以安心,忘记了自己应该要尽的责任。甚至有些使用单位为了降低维护费用,随意招标,忘了电梯维护的初衷,选择一些报价低并且专业技术不到位的维保公司给电梯做维护保养。然而由于电梯的维护费用低,加上没有专业技术,维保公司维保人员的责任心低,常常没有按规定周期对电梯进行检查保养,不能及时检查出电梯故障,使得电梯带病运行,增大了电梯的安全隐患。

3 典型案例分析

3.1 事故分析方法

3.1.1 事故致因理论

随着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事故致因理论的种类也愈加丰富,而作为预防事故的基本理论,也更加实用,同时风险评估的基础理论也大多采用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包括有[8]:

(1) 事故频发倾向论; (2) 事故因果论; (3) 能量转移论; (4) 扰动起源论; (5) 人失误主因论; (6) 管理失误论; (7) 轨迹交叉论;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9 页 共 30 页

(8) 变化论; (9) 综合论。

可以用以下几点概括:

(1) 环境对事故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事故和环境是存在因果关系的,海因里希认为,事故不是单一的独立体,它是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发生而导致必然发生的结果。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包括5个因素:

① 遗传及社会环境 ② 人的缺点

③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④ 事故 ⑤ 伤害

图1 海因里希事故致因连锁

(2)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致使伤亡事故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两条不同的轨迹,当这两条轨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3) 伤害事故的发生,也会时常伴有能量的偶然变大。能量的突然变大,往往是收到外界的不安全因素导致,而“人失误”却往往就是这个不安全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10 页 共 30 页

(4) 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无外乎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不善。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管理失误是直接原因,但往往会主导事故的发生。 3.1.2 事件树分析(ETA)

事件树分析方法是利用时间为引线,以一个起始事件为起点,根据事件发生的成功与否,然后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将事件导致的结果分析出来的方法。其分析图形一般为横向的树状图。它的基本理论是系统工程当中所采用的决策论。

ETA的基本程序

ETA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9]:

① 确定系统及构成因素,即明确分析对象和范围; ② 确定可能导致系统故障的起始事件; ③ 绘制事故树; ④ 进行定量分析。 3.1.3 事故树分析(FTA)

若说事件树分析是从原因开始出发,那么事故树分析就是从结果逆推,将事故发生过程倒带的一个分析方法。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各个相关事件按照它们之间的相关的因果关系,由果到因,利用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其分析图形一般是一颗倒立的树状图。

事故树分析方法是将系统中要分析的伤害事故(可能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故)作为顶事件,分析图形的顶端,根据系统内造成伤害事故的因果事件作为中间事件,根据因果关系,对中间事件进行基本原因分析,而这些基本原因就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放在分析图形的最下部。按照不同的因果关系用逻辑门连接起来,得到的图形就是棵倒立的树。

事故树分析的基本步骤依次为[10]: ① 熟悉分析系统;

② 确定分析系统对象的顶事件; ③ 确定分析边界; ④ 确定系统事故发生概率; ⑤ 调查原因事件; ⑥ 确定不予考虑事件; ⑦ 确定分析深度; ⑧ 编制事故树; ⑨ 定性分析; ⑩ 定量分析; 11 结论。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11 页 共 30 页

事故树的表示符号有:

(1) 顶事件:用“ ”表示,是系统不希望发生的事,位于事故树的最上方。

(2) 中间事件:用“ ”表示,由其他多种事件相互组成的事件,表示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在事故树中位于顶事件与基本事件之间。

(3 ) 基本事件:用“ ”表示,是事故树的最基本原因,表示不能再继续分析,处在事故树底端。

(4) 省略事件,用“ ”表示,是由于不愿意分析或者缺乏资料不能进一步分析的有意省略的事件,放在事故树的底部。

(5) 正常事件,用“ ”表示,正常情况下应该发生的事件,放在事故树的底部。

(6) 与门,用“ ”表示,表示当门下方所连接的中间事件或基本事件都发生时,门上方的中间事件或顶事件就可能发生。

(7) 或门,用“ + ”表示,表示当门下方所连接的中间事件或者基本事件有一个发生时,门上方的中间事件或顶事件就可能发生。

a (8) 条件与门,用“ ”表示,表示当门下方所连接的中间事件或基本事件都发生时,还需要满足特定条件,门上方的中间事件或顶事件才发生。

+ a

(9) 条件或门,用“ ”表示,表示当门下方所连接的中间事件或基本事件有一个发生时,还需要满足特定条件,门上方的中间事件或顶事件才发生。

(10) 转入符号,用“ ”表示,表示别处的事故树由此处转入(需在三角符号内表明由何处转入)。

(11) 转出符号,用“ ”表示,表示此处事故树转移至其他地方(应在三角符号内表明转到何处)。

3.2 事故发生类型

虽说电梯制造单位、安装、维护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电梯运行采取了诸多措施,但电梯事故时有发生。一般的,将电梯事故分为冲顶、蹲底、剪切、挤压、坠落(人员坠落和轿厢坠落)几类[11]。也有学者将电梯事故分为坠落类事故、失速类事故(溜梯)、失控类事故(门系统失控)[12]。

冲顶事故指的是由于电梯配重压到缓冲器上导致电梯轿厢急速向上冲撞的事故。而蹲底事故是指轿厢急速下落直到落在了缓冲器上面,造成此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1]: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12 页 共 30 页

(1) 轿厢的位置传感器或速度传感器出现故障; (2) 接触器不释放或延时释放; (3) 极限开关或限位开关故障; (4) 上下换速开关故障; (5) 曳引力不足;

(6) 制动器故障,包括制动器失灵、制动力不足、制动器控制电路设计不合理;

(7) 断错相保护装置失灵。

剪切事故,几乎都是门系统故障造成的。指的是人员被运行的电梯卡住造成的伤害事故。造成此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 门联锁的设计不符合安全规范,触点与规定的安全触点不一,容易粘连接触。

(2) 门锁触点的导线因绝缘被破坏造成接地,导致门联锁接触器在门开状态下自动吸合;

(3) 门联锁接触器故障;

(4) 维修保养人员短接了门联锁触点; (5) 制动器故障。

这里的坠落主要指人员坠落事故。人员坠落事故同样的几乎都是因为门系统故障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厅门的意外打开,包括:

(1) 门锁的形式不符合安全规范,工作性能不可靠; (2) 门联锁元件强度不够;

(3) 自动关门装置故障、厅门门扇连接元件脱落或损坏;

(4) 乘梯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或意识淡薄,在进出轿厢时,不先观察电梯轿厢是否在本层或者电梯是否停在平层;

(5) 护脚板尺寸不达标或缺失,致使被困人员爬出轿厢是坠入井道; (6) 救援不及时,被困人员自救不当。

挤压事故,指运动的轿厢将人员挤压在道壁、坑底、井道顶部造成伤亡的事故。挤压事故的受害人群大多数是维修保养人员。维保人员的安全素质参差不齐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3.3 事故案例分析

3.3.1 溜梯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描述[13]:

2000年,北京市某职工宿舍发生了一起电梯溜梯事故。某日,在该宿舍楼8楼有人按键呼梯,电梯司机接到信息后从一楼操作电梯前往。电梯运行到8楼停下,电梯门打开,当该职工在进入电梯轿厢时,电梯在没有关门的情况下突然向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13 页 共 30 页

上运行,而此时乘客并没有完全进入电梯。乘客由于电梯突然运行而摔倒,电梯司机见状后赶紧拉乘客,但是没有拉动,于是便赶紧进行“急停”按钮和“检修”开关操作,将电梯停下。而此时该乘客的双腿被卡在轿厢地板与8楼层门上端。经救援,该乘客无生命危险,但是事故造成乘客右腿膝盖以下离断,左小腿皮肉损伤严重。经事故调查,认定此次事故为溜梯事故。

(1) 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分析本案例 绘制事故树

以电梯“溜梯事故”作为事故树的顶事件,将“曳引机曳引力不足”和“制动力不足”作为事故发生的具备条件。“绳轮槽磨损”作为“曳引机曳引力不足”的中间事件;“制动器故障”、“管理不善”作为“制动力不足”的中间事件。其中“绳轮槽磨损”有“曳引轮不合格”“钢丝绳在绳轮槽内滑动”“钢丝绳失常”“管理不善”中间事件。结合相关基本事件和管理措施,绘制出图2所示事故树。

事T:溜梯事故

A1:曳引机曳引力不足 A2:制动力不足 B1:绳轮槽磨损 B2:制动器故障 C1:曳引轮不合格 C2:钢丝绳在绳槽内滑动 C3:管理不善 C4:制动器损坏 D1:钢丝绳失常 E1:钢丝绳未能破劲 E2:钢丝绳过长 X1:检查、检修不到位 X2: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X3:维保人员责任心不强 X4:钢丝绳材质不合格

X5:曳引轮长时间使用

X6:蜗轮减速箱的蜗轮副属于非自锁性质

X7:球化不均匀 X8:硬度不够

X9:安装钢丝绳时未能破劲 X10:更换钢丝绳时未能破劲 X11:钢丝绳长张力严重超差造成几根钢丝绳的速度不一

X12:制动器闸瓦因机械卡阻不能张开 X13:与制动器并联的放电回路脱焊 X14:制动器控制回路断线 X15:安装时预留过长 X16:更换时预留过长

X17:钢丝绳长时间使用导致伸长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14 页 共 30 页

图2 溜梯事故事故树分析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15 页 共 30 页

(2) 最小割集

最小割集是体现了系统的危险性,最小割集数量愈多,系统就越加危险,顶事件发生概率越大。最小割集的求解方法有很多,这里运用布尔代数简化法求解。如下: T=A1+A2

=X1X2X3B1+X6+B2

=X1X2X3(C1+C2+X5+X4)+X6+C3C4

=X1X2X3(X4+X5+X7+X8+C3D1)+X6+X1X2(X12+X13+X14)

=X1X2X3(X4+X5+X7+X8+X1X2(E1+X11+E2))+X6+X1X2X12+X1X2X13+X1X2X14

=X1X2X3(X4+X5+X7+X8+X1X2(X9+X10+X11+X15+X16+X17))+X6+X1X2X12+X1X2X13 +X1X2X14

=X1X2X3X4+X1X2X3X5+X1X2X3X7+X1X2X3X8+X1X2X3(X9+X10+X11+X15+X16+X17) +X6+X1X2X12+X1X2X13+X1X2X14

=X1X2X3X4+X1X2X3X5+X1X2X3X7+X1X2X3X8+X1X2X3X9+X1X2X3X10+X1X2X3X11

+X1X2X3X15+X1X2X3X16+X1X2X3X17+X1X2X12+X1X2X13+X1X2X14+X6

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为:K1={X1,X2,X3,X4};K2={X1,X2,X3,X5};K3={X1,X2,X3,X7};K4={X1,X2,X3,X8};K5={X1,X2,X3,X9};K6={X1,X2,X3,X10};K7={X1,X2,X3,X11};K8={X1,X2,X3,X15};K9={X1,X2,X3,X16};K10={X1,X2,X3,X17};K11={X6};K12={X1,X2,X13};K13={X1,X2,X12};K14={X1,X2,X14}。

最小割集是导致顶事件发生的可能基本原因的最低个数组合,即当这几个基本原因组合在一起,并且发生的时候,顶事件必定发生。由此,可以利用最小割集的特性将事故树简化为止包含顶事件T、中间事件即最小割集K和基本事件X(组成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的等效事故树。而本案例中,事故树分析出来的最小割集有14个,换做等效事故树的中间事件,便是有14个中间事件K,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系统中导致事故T发生的具备条件有14个。也就是导致电梯溜梯事故的可能事件组合共有14种。

(3) 最小径集

最小径集与最小割集之间存在着对偶性,通过这种关系,将原来事故树中的“与门”“或门”对换,将原事件的发生变为不发生[14]。可以将事故树做出与之相对偶的成功树。做出与事故树相对偶的成功树。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16 页 共 30 页

结合原事故树,绘制出如下成功树。

T'表示事件T不发生; A1'表示事件A1不发生; A2' 表示事件A2不发生; B1' 表示事件B1不发生; B2' 表示事件B2不发生; C1' 表示事件C1不发生; C2' 表示事件C2不发生; 注:其中i=1,2,…,17。

同样的,用布尔代数简化法求得成功树的最小割集:K1'={X1',X6'},K2'={X2',X6'},K3'={X3',X12',X6',X13',X14'},K4'={X7',X12',X6',X9',X4',X5',X8',X1 ‘,X14',X15 ‘,X11',X16',X17',X10'}。

即原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为:M1={X1,X6},M2={X2,X6},M3={X3,X12,X6,X13,X14},M4={X7,X12,X6,X9,X4,X5,X8,X1 ,X14,X15,X11,X16',X17,X10}。

(4) 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基本事件xi的结构重要度系数计算方法:

C3' 表示事件C3不发生; C4' 表示事件C4不发生; D1' 表示事件D1不发生; E1' 表示事件E1不发生; E2' 表示事件E2不发生; Xi' 表示事件Xi不发生。

mi??(i)?n?12?1[?(1i,Xj)??(0i,Xj)] n?1?2j?12n?1其中,n表示事故树中有n个基本事件。 n-1表示除去基本事件xi后剩余基本事件。

mi表示当当基本事件xi由0变为1时(0表示发生,1表示不发生), 顶事件由0变为1的种数。 Xj,j=1,2,3,…,2n-1。 顶事件的变化状态有3种:

① 顶事件由不发生变为发生,即状态变量由0变为1:

?(0i,X)?0??(1i,X)?1

?(1i,X)??(0i,X)?1② 顶事件处于0状态不变:

?(0i,X)?0??(1i,X)?0

?(1i,X)??(0i,X)?0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17 页 共 30 页

③ 顶事件处于1状态不变:

?(0i,X)?1??(1i,X)?1

?(1i,X)??(0i,X)?0本文使用功能软件生成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

I(1)=0.25

X1的结构重要度是:0.25 I(2)=0.25

X2的结构重要度是:0.25 I(3)=0.178571428571

X3的结构重要度是:0.178571428571 I(4)=0.017857142857

X4的结构重要度是:0.017857142857 I(5)=0.017857142857

X5的结构重要度是:0.017857142857 I(6)=0.071428571429

X6的结构重要度是:0.071428571429 I(7)=0.017857142857

X7的结构重要度是:0.017857142857 I(10)=0.017857142857

X10的结构重要度是:0.017857142857 I(9)=0.017857142857

X9的结构重要度是:0.017857142857 I(10)=0.017857142857

X10的结构重要度是:0.017857142857 I(11)=0.017857142857

X11的结构重要度是:0.017857142857 I(12)=0.02380952381

X12的结构重要度是:0.02380952381 I(13)=0.02380952381

X13的结构重要度是:0.02380952381 I(14)=0.02380952381

X14的结构重要度是:0.02380952381 I(15)=0.017857142857

X15的结构重要度是:0.017857142857 I(16)=0.017857142857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18 页 共 30 页

X16的结构重要度是:0.017857142857 I(17)=0.017857142857

X17的结构重要度是:0.017857142857 结

I(1)=I(2)>I(3)>I(6)>I(12)=I(13)=I(14)>I(4)=I(5)=I(7)=I(9)=I(15)=I(11)=I(16)=I(17)=I(8)=I(10) 事

(5) 综合分析

最小割集是系统危险性的体现,事故树中任意一个最小割集发生,必然会导致事故发生。本案例中,事故树的最小割集足有14个之多,说明顶事件即电梯发生溜梯事故的原因组合有14种。

最小径集与最小割集是对立的,表示的是系统的安全预防措施。每一个最小径集就是一种预防手段,最小径集越多,系统的预防措施就越多。本案例最小径集有4个,从理论上就有4种控制手段预防事故发生。

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是系统内每个基本事件对事故影响力大小的体现,影响越大,其基本结构重要度系数就越大。在各个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一样时,结构重要度系数直接指导了事故预防措施的重点。

基本事件X1:检查、检修不到位,基本事件X2: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基本事件X3:责任心不强,几乎存在于每一个最小割集当中。并且X1、X2、X3的结构重要度系数I(1)=0.25、I(2)=0.25、I(3)=0.178571428571远远大于其他个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系数。当电梯处于不安全状态,即制动器故障、钢丝绳不正常,以及包括曳引轮不合格、钢丝绳材质不合格这些不安全因素出现时,若管理严谨,做到对电梯的定时定点维护保养工作,明确责任态度,而不是敷衍了事,是可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的。

可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管理不善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但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导因素[15]。在确保物的安全状态时,更应加强人的不失误的管理。

(6) 预防措施

根据以上事故树分析,针对类似案例,从三个方面提出安全预防措施: 1) 安全技术措施

① 电梯的曳引电动机应该要选用永磁同步电动机。这个类型的电动机的特点之一就是当电梯的速度失去控制,快速运动的时候,电机在发电状态下产生的力矩来控制电梯的速度,防止电梯溜车事故发生。保证电梯安全,降低生命财产损失[13];

X1=X2>X3>X6>X12=X13=X14>X4=X5=X7=X9=X15=X11=X16=X17=X8=X10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19 页 共 30 页

② 控制制动线圈的温升在绝缘范围内;

③ 制动器控制线路电气控制回路保证正确接线,电气元件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 安全管理措施

① 管理应到位,责任应明确,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② 加强电梯的检查、润滑、调整、维保和修理,特别对制动器的日常巡检、润滑、调整,修理;

③ 严禁电梯带故障运行;

④ 加强电梯的日常巡察检查,认真执行电梯的“三定”保养,即定人、定时、定保养项目周期。

3) 安全教育措施

① 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强化使维修人员专业知识,让其必须熟悉所管电梯的图纸和性能参数、安全装置;

② 定期做安全技术宣传、教育,加强司乘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乘梯人员正确的事故自救能力。 3.3.2 门系统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16]

2013年8月13日,某市一小区乘梯环境较差,一台电梯正常行驶到一楼,厅门打开,两名搬运工人经过25秒将一体积较大的沙发挪进电梯,此时先后进来四名乘客,分别给出内招信息8楼、10楼、13楼。电梯门关闭后运行到8楼,这时电梯门只打开了不到10厘米的一条缝。在轿厢内的人员看到电梯门不能打开后将其关闭,电梯上行到9楼后仍然不能打开,继续行驶到10楼,一样不能打开。这时电梯停止运行,人员被困轿厢内,并且轿厢内的招呼信号消失。发出救援信息后,直到物业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使用钥匙将轿厢门打开,使被困人员获救,事故无人员伤亡。

(1) 运用事件树分析方法分析案例 绘制事件树:

以“搬运沙发”为起始事件,“是否将碎石子或包装纸带入轿门滑槽”、“轿门是否能正常打开”、“层门滑槽是否有碎石”、“层门是否能够正常打开”、“电梯自动保护系统是否启动”“电梯自动保护系统是否正常启动”、“电梯是否停止运行”为中间环节事件,“正常运行”、“安全隐患”、“人员被困”、“其他事故”为结果,绘制出图3事件树。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起始事件(T) 是否将碎石子或包装纸带入轿门滑槽(A) 是 否 轿门是否能正常打开(B) 层门滑槽内是否有碎石子(C) 是 否 是 否 层门是否能正常打开(D) 电梯自动保护系统是否开启(E)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第 20 页 共 30 页

电梯自电梯是动保护否停止系统开运行启是否(G) 正常(F) 是 否 是 否 否 其他事故 人员被困 安全隐患 人员被困 人员被困 其他事故 其他事故 安全运行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结果 搬运沙发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 人员被困 其他事故 其他事故 安全隐患 人员被困 人员被困 图3 门系统事件树分析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21 页 共 30 页

在本案例中,不考虑因其他机械故障等导致轿门、层门不能正常打开的情况,不考虑其他机械故障导致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其他事故表示除人员被困外的其他伤害事故。

从事件树中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其他机械故障时,门滑槽内是否有碎石子(或很厚的灰尘)是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关键。只有当轿门滑槽内、层门滑槽内没有碎石子(或很厚的灰尘)时,轿门和层门才可以保证能安全完整的打开。电梯的自动保护系统是电梯发生事故后的第一反应,是否良好的运行,对电梯至关重要。对类似本案例的事故的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 安全管理方面

① 轿门滑槽的碎石子除了是搬运工带入的以外,也有可能是其他乘梯人员带入的,可以在底层电梯门前设置地毯,使得碎石子掉落在上面。在装修期间应客货梯分用。

② 层门滑槽内的碎石子、灰尘为清洁人员直接将电梯、楼层的灰尘垃圾直接扫入电梯井坑所致。应加强对清洁人员的管理,严禁将垃圾扫入井道。

③ 加强对电梯日常维护,定点、定时、定周期维护保养,确保电梯自动保护系统等装置的正常有效运行。

2) 安全教育方面

① 加强安全乘梯知识宣传教育,宣扬文明乘梯、安全乘梯,增强乘梯人员的安全意识,自救能力。

② 对维保人员定期培训,使维保人员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安全隐患。

③ 增强维保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教育,明确维保人员的责任。 (2) 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分析事故

同样的,在使用事故树分析事故时,不考虑因其他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导致的电梯门系统故障。本案例中,电梯困人是因为电梯门不能正常开启导致电梯自动保护系统启动造成的,所以将“电梯门系统故障事故”作为顶上事件,而层门或厅门(轿门)不能正常打开都是电梯门系统故障,便以“层门不能正常打开”、“厅门不能正常打开”作为一级中间事件,把滑槽内“灰尘堆积”、“有小石子”、“有家具包装纸”作为二级中间事件,“清洁人员直接将垃圾扫入电梯井道”、“搬运工丢弃”作为三级中间事件,造成中间事件的原因作为基本事件,绘制出图4所示事故树。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22 页 共 30 页

图4 电梯门系统故障事故树分析

事故树代码解读: T:电梯门故障 B1:层门不能正常打开 B2:厅门不能正常打开 C1:滑槽内有小石子 C2:滑槽内有灰尘堆积 C3:滑槽内有家具包装纸

D1:清洁人员将垃圾直接扫入电梯井道残留 D2:搬运工丢弃 X1:搬运工带入 X2:打扫不干净 X3:长期没有打扫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23 页 共 30 页

X4:没有及时发现 X5:安全意识低 X6:管理不到位

1)最小割集

利用布尔代数简化法求解出最小割集。 K1={X1,X2};K2={X3};K3={X5};K4={X6} 利用最小割集将事故树简化,做出等效事故树。

等效事故树的顶事件保持不变,中间事件用最小割集代替,最小割集与顶事件用或门连接,如图5:

当事件K1、K2、K3、K4中任何一个或多个事件发生,都会导致顶事件T发生,而基本事件X1搬运工带入、X2打扫不干净、X3长期没有打扫、X5安全意识低、X6管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属于管理不善导致的。

2)最小径集

将事故树中事件有发生变为不发生,不发生变为发生,用原事件的对立事件代替原事件,与门换或门,或门变与门。即原基本事件X1搬运工带入、X2打扫不干净、X3长期没有打扫、X4没有及时发现、X5安全意识低、X6管理不到位变为对立事件,用X1'搬运工没有带入、X2'打扫干净、X3'经常打扫、X4'及时发现、X5'安全意识强X6'管理完善代替。相应的,中间事件B1、B2、C1、C2、C3、D1、D2也使用对立事件B1'、B2'、C1'、C2'、C3'、D1'、D2'代替,作出图6所示成功树。

图5 电梯门系统故障事故等效事故树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24 页 共 30 页

图6 电梯门系统故障事故成功树

利用布尔代数法求得成功树的最小割集为: M1'={X1',X3',X5',X6'}; M2'={X2',X3',X5',X6'}. 即原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为 M1={X1,X3,X5,X6}; M2={X2,X3,X5,X6}.

最小径集表示当径集中的事件都不发生,那么顶事件必然不发生。 3)结果分析

本案例中,无论是最小割集还是最小径集,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也就是管理失误。电梯门无法正常打开,导致电梯自动保护系统启动,迫使电梯停止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25 页 共 30 页

运行造成人员被困,而一旦电梯自动保护系统启动异常,就极有可能造成剪切事故,危险更大。电梯门不能正常打开,是由于在电梯门滑槽内存在异物——小石子、厚灰尘、家具包装纸。堆积的灰尘是因为电梯清洁人员将垃圾直接扫进电梯井道、长时间不打扫电梯清理造成的,存在的小石子大多是搬运工在搬运家具时将其顺带拖进电梯,散落下来,而电梯清洁人员没有及时清除导致的。家具包装纸是搬运工丢弃的,由于没有及时发现,加上安全意识低,致使落入滑槽内卡住电梯门。

清洁人员将垃圾扫入电梯井道、清扫时间不固定、打扫不干净,搬运工人将家具包装纸丢弃在电梯内、无意识的的将小石子带入电梯的行为,都是他们安全意识不强、相关部门管理不善的表象。

4) 预防措施

管理不到位,清洁人员和乘梯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关键。针对这一点,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① 电梯使用单位、物业公司应加强人员管理,。定期对电梯维护人员、清洁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虽然现在许多人员的薪资和表现绩效是挂钩的,但是底层的清洁人员等很难享受这样的待遇,所以可以考虑将他们纳入绩效考核的方案。并且上级管理层要加强巡视,对将垃圾直接扫入电梯井道等不规范行为予以纠正,并杜绝发展。

② 现在许多小区安装的电梯都是人货两用电梯,在搬运大件家具物品时,应该人货分开。一般情况下,有大件家具时,电梯乘客不和大件物品一起乘梯,除非在必要的情况下,人才和物一起乘梯。并且物业公司应保证所在单位的电梯的乘梯环境,保持电梯门前干净清洁,电梯内部干净,没有垃圾等。

4 电梯安全管理对策

电梯安全关系着亿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梯频发的安全事故,牵动着千万人的心。本质安全,才是真的安全。通过对电梯易发三类事故(失速类电梯事故、坠落类电梯事故、失控类电梯事故)的了解,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从人的行为、物的状态和管理因素上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4.1 正确的制造安装

根据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要求,电梯安装作业必须由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获得安装许可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安装。但是,许多时候,电梯的安装都是由当时的建筑施工方或者装修方安装,这样给电梯的安全遗留了相对的安全隐患。针对不具备安装资质的施工队伍安装的电梯,坚决不予验收。具有安装资质的队伍安装的电梯,也需加强安全检查。对取得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培训,学习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26 页 共 30 页

最新技术,提高专业知识,争取电梯及相关工程一次验收合格,降低事故隐患,提高电梯安全。

电梯的设计制造单位不能仅凭已有的经验和过去的技术来制造电梯,应该到电梯安装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客户反馈、市场调研数据,结合可靠的安全技术设计制造质量上合格的电梯。电梯的安全单位在确定了电梯的型号施工后,就不应再选用其他型号的电梯,以免造成电梯与安装条件不符合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

4.2 引导人的正确行为活动

人,是一个已知而又未知的隐患。每当有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其原因中,几乎都有人的原因存在,可以说,绝大部分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引导乘梯人员正确乘梯,将会大大减少电梯安全事故。

在电梯入口处张贴正确的乘梯方法的海报。如禁止在电梯轿厢内打闹嬉戏,上下跳动;在电梯门完全打开后,方可进出电梯;电梯门的开关按钮,不要重复按键等[17]。小区电梯管理人员,电梯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促进宣传文明乘梯,安全乘梯。正确的乘梯行为,不仅仅是文明的表现,同时也是对自己及同梯人员生命安全的保障,更是一种责任。

当被困于电梯内部时,不要强行扒门自救,应在呼叫救援后,等待救援人员救助。扒开门电梯门后,在逃生时,很可能因电梯与电梯井的空隙导致夹伤或坠入电梯井,也极有可能在从电梯往下跳时,由于摔倒而从电梯护脚板和楼层的空隙掉入电梯井。电梯故障时,就存在了许多未知因素,未知的,才是最危险的。

4.3 维护检修规范化

电梯的安全运行,需要的不仅是电梯乘坐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文明行为,本身的安全稳定,也是一个重大因素。电梯的四大安全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连锁,虽然为电梯安全运行提供了机械保护[18]。但是,电梯的不正确安装、维护、使用,使得动力部件及辅助设备磨损甚至断裂,严重的,包括安全装置也被损坏,致使事故发生后自动安全系统不生效,造成伤亡事故。比如钢丝绳在安装、检修更换时,预留要合适,以免在绳轮槽内滑动,磨损曳引轮。发现其他组件有磨损、损坏时,应及时更换,不要将损坏的部件继续为电梯服务,造成事故。

电梯的维护保养、检修,就是确保电梯的各个部件处于安全状态,降低事故隐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规定,电梯的检修、维护保养,应由电梯制造单位或其委托单位、取得相关安装、改造资质的单位进行。但有些电梯维护检修单位虽然取得了相关资质,然而有些电梯维保人员却不具备资质,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上岗作业。电梯是一个高科技产品,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往往不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27 页 共 30 页

能很快的对故障进行精确定位,导致事故救援延迟。所以,即便是持有作业证的电梯检修、维护管理人员,也应该时时加强对现代先进电梯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才能更快、更准的发现电梯故障,精准迅速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电梯的检修、维护不应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在一般的常规维护检修中,一个维保人员一般可以满足要求。但是涉及到检修时,一个维保人员在对故障检修和注意安全方面往往不能同时兼顾,常常因为忽略或者无意识的的使自己处于危险中。配备两名维保人员,可以在工作时相互监督、照顾,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19]、

[20]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28 页 共 30 页

结 论

随着电梯的大量制造安装,电梯事故也在不断增多。电梯管理部门为了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出台了许多相关法律来赋予、约束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和能力。地方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虽然电梯事故发生率降低了,但是大基数的电梯量使得电梯事故依然频发。这表明,电梯安全管理不完善,存在缺陷。仍然需要加大研究,制定有效可行的管理对策。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电梯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划分不清;

(2)电梯在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时,由于节约成本等原因,遗留下的安全隐患。

(3)公众对电梯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存在误区;

(4)由于电梯的维护、更换费用分摊不清,导致许多早年修建的小区电梯高龄化。

通过对电梯事故的原因分析,发现: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个: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而其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对电梯安全事故的影响远大于电梯本身存在的不足或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都是人为主导的,而在某种意义上说,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人为造成的,所以,人才是造成电梯安全事故的主因。

根据本文分析电梯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电梯事故的原因分析,提出以下改进对策。

(1) 通过小区宣传,物业公司、电梯使用单位对乘梯人员的安全教育,引导公众对电梯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正确、文明乘坐电梯。

(2) 加强对电梯维保人员的培训,使维保人员通过学习,掌握现代高科技的电梯维护检修技术。维保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在维护检修时两人以上出任务。

(3) 电梯的设计制造单位,在设计制造电梯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设计制造。充分考虑电梯的安全性能,对用户反馈的信息经过处理,合理的体现在电梯上。电梯的安装必须是取得了相关资质的单位或电梯制造单位进行,安装工人必须是专业的、经过培训教育的。

二〇一五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 29 页 共 30 页

参 考 文 献

[1] 叶文一.厦门市电梯安全管理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04. [2] 陈登峰.电梯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3:3~4. [3] 陶思憬.电梯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05.

[4] 易风华,徐义.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J].科技创报,2011(06),116. [5] 张征.浅析电梯安全运行的方法[J].商品与质量,2012(5):155.

[6] 王宝学.对部分电梯事故隐患的统计与分析[D].北京:北京市顺义县特种设备

检测中心,1998.

[7] 赵迎龙.从钢丝绳断绳事故看老旧电梯使用现状[J].中国科技信

息,2012(23):128~129.

[8] 隋鹏程,陈宝智,隋旭.安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6~65. [9] 林柏泉,张景林.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36. [10] 蒋军成.事故调成与分析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6~87. [11] 陆斌.电梯常见事故分析[J].品牌与标准化,2009:25~27.

[12] 杨亦楠.论电梯事故中的责任分担问题[J].法治与社会,2013(36):68~69. [13] 彭金声,郭建新,一起电梯榴车事故的案例分析[J]中国电梯,2002.13(1):47~49. [14] 刘铭悦,梁建国,贾进章.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在建筑火灾中的应用[J].煤炭技

术,2008.27(11):83 ~85.

[15] 田水成,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8:211. [16] 苟元鑫,刘旭,尹川.电梯典型故障案例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4(3):97. [17] 陈庞渊,阐述电梯事故原因和有效预防措施[D].江苏昆山:江苏省特种设备安

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昆山分院,2011.

[18] 蒋军成,王志荣.工业特种设备安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229. [19] 蔡锦文.静雯浅谈电梯维修检验安全问题[J].中国电梯,2014(11):263~264. [20] 陈光南.天津地铁设备维护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0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mv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