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气工程环评报告书(预审稿)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8 03: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背景及任务由来

煤炭是我国分布较广、储量最多的能源资源,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采用洁净煤技术生产油品和石油替代产品是我国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措施。NH省是我国的煤炭资源大省,煤炭储量丰富,品种多,煤质好,分布广,易开采。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资料,NH省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约在350亿吨以上,全省每年的煤炭开采量超过1亿吨,而NH省也针对自己煤炭资源丰富的特点,制订了把煤炭资源大省建设成为煤化工产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并把煤化工、有色金属、农产品加工作为NH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这无疑为NH省的煤炭生产企业通过资源转化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为此,A公司与B集团合作组建了*****有限公司,以A公司丰富的煤炭资源和B集团的资金及管理优势,在NH省的大力支持下,投资67570.42万元于**工业区内新建*****有限公司煤制气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1。本工程为**工业区规划的核心项目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所生产的煤气用于生产乙二醇等髙附加值的产品。与本工程同期建设的还有BP公司气体项目和ZJZ公司乙二醇项目。

2008年10月,受*****有限公司委托,评价单位承担了*****有限公司煤制气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工作组成员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法规和环评导则的要求,对拟建厂址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踏勘,明确了拟建厂址以及周边环境敏感因素,调查了当地的环境现状、污染源分布情况、经济发展状况、规划布局以及环境功能要求,并收集评价区域内污染气象、地表水常规监测和其他材料。在对现场资料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本着“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第一章 总论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及规定

1.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颁布; 1.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颁布; 1.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4年4月29日颁布; 1.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

1.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订; 1.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颁布; 1.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施行; 1.2.1.8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1.2.1.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1.2.1.10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1.2.1.11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1.2.1.12 《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1990年12月21日; 1.2.1.13 《化学工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若干规定》,[87]733号文; 1.2.1.14 《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

1.2.2 项目依据

1.2.2.1 *****有限公司煤制气工程项目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书; 1.2.2.2 《*****有限公司煤制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2.4 《YL县“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

1.2.2.5 《YL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1.2.2.7 《**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1.2.2.8 《*****有限公司煤制气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

1-2

第一章 总论

1.2.3 技术规范

1.2.3.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 1.2.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 1.2.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1.2.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1.2.3.5《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 1.2.3.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3 评价对象、工程特点及环境特点

1.3.1 评价对象

本次评价工作对象为*****有限公司煤制气工程项目。

1.3.2 工程特点

(1)拟建工程为新建工程,属于能源化工类项目;

(2)拟建工程建设于**工业区内,为**工业区核心项目之一,为后续化工项目提供原料煤气,属于工业区循环经济中的一环;

(3)拟建工程采用GSP煤气化技术,NH省内尚无企业有成功运行的先例,国内也无大型装置成功的运行业绩;

(4)GSP气化炉是SCGP炉和Texaco炉的有机结合,GSP气化炉的前部分,如备煤、煤粉制备、粉煤输送,与SCGP气化类似;气化炉后的部分,如气化、激冷、合成气洗涤、排渣、渣水处理等,与Texaco气化类似。在无调研企业类比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排情况可参照类比SCGP和Texaco运行的污染物产排情况;

(5)拟建工程以废气和废水污染为主,同时产生大量灰渣,粉尘的治理是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废水经闪蒸沉淀后大部分回用,少量外排以防止系统盐分的积累;灰渣送专门的渣场堆放以综合利用。上述各种治理方法成熟,污染可控性较高;

(6)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在本次环境评价中设立事故

1-3

第一章 总论

风险分析专题,确定风险事故易发生的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事故排污的处理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1.3.3 环境特点

(1)拟建工程位于**工业区内,辅助工程及公用工程大部分依托工业区,其建设必须与工业区规划和环保要求相符;

(2)拟建工程厂址不处于酸雨及SO2控制区; (3)拟建工程所在地属于H河流域;

(4)拟建工程厂址周围有1km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有坡高村、坡高村村委会、王老庄和夏庄等,工程运行应按照相关要求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5)拟建工程周边有YL县殡仪馆和临时石料厂,其余大部分土地为农田,其中部分为基本农田,工程建设需要对殡仪馆和石料厂进行搬迁,同时要对基本农田进行置换。

厂址周边环境示意图见图1-1。

1.4 评价思路

针对项目的工程特点,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本次评价总体思路为:

(1)按照“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的原则,通过对产污环节进行分析,采用类比和物料衡算的方法确定工程污染物的产出源强,并进行达标分析。

(2)在对区域现有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建成达标后区域水环境、声环境及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状况进行预测分析。

(3)根据工程的产污情况和污染物的性质,对工程拟采取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进行充分论证,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4)通过对工程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设备装置水平及物耗和能耗水平、资源

1-4

第一章 总论 西王庄后赵马庄樊堂樊堂小学0200500m前赵宋村李村大沟桥樊村介桥仪修沟西西张乙二醇罐区坡高小学化学品库综合仓库乙二醇合成、精馏区夹营王甲醇合成夹濠王1km石料厂(临时建设)350m 气体防护站人流精脱硫坡高村委会坡高PSA-CO 循环水变换及冷却过滤煤气化贮煤仓沉淀槽空分空压化学水处理 煤粉制备和干燥空分办公、控制点火油库原水处理中原祥机(已搬迁)货流760m 火葬场(拟搬迁)1km拟建厂址 G1071000m 工业区王老庄邢庄大贾夏庄小王庄席贾幼儿园、席贾小学高庄潘牛席贾 图1 厂址周边1km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图1-1 厂址周边环境示意图

1-5

第一章 总论

回收等对工程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明确工程的“节能减排”效果。

(5)分析本工程产业政策的相符性以及与各项规划的符合性,根据工程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和周围环境的背景现状,分析环境的可承受性,综合区域环境要求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对工程建设及厂址选择的可行性给出明确结论;

(6)告知公众项目概况,广泛听取公众对本次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厂方,为项目建设提供优化依据;

(7)根据工程自身产污特点,提出运行管理要求,制订相应的环境监测计划,为环保设计、环境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5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1.5.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本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内容见表1-1。 表1-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

废水 1LP 1LP 1LP 废气 2LP 1LP 固废 1LP 1LP 1LP 噪声 2LP 1LP 运输 1LP 1LP 1LP 因素 类别 地表水 地下水 自然生态环境 大气环境 声环境 土 壤 植 被 工 业 社会经济环境 农 业 交 通 土地利用 公众健康

1-6

第一章 总论

生活质量 1LP 1LP 1LP 1LP 1LP 备注:影响程度:1-轻微;2-一般;3-显著 影响时段:S-短期;L-长期 影响范围:P-局部;W-大范围 根据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产污情况以及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由表1-1可以看出,本工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对工程周围自然、社会环境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1.5.2 评价因子的筛选

根据工程污染物产生特征及对环境的影响情况,筛选出本次评价因子,见表1-2。 表1-2 评价因子一览表

项目 大气 地表水 现状评价因子 TSP、PM10、SO2、CO、NH3、H2S pH、COD、BOD5、NH3-N、SS、 氰化物、石油类 pH、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NH3-N、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氰化物、NO3—、NO2—、总硬度 等效声级Leq(A) 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综合利用量、处理处置量/ 影响评价因子 颗粒物、SO2 / 总量控制因子 SO2 COD 地下水 噪声 固体废弃物 / / 1.6 评价标准

根据L市环境保护局对本次评价工作执行标准的意见,本次评价执行以下标准。

1.6.1 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铁路及公路两侧执行4类标准);

1-7

第一章 总论

(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1.6.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6.2.1 废气

(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 1.6.2.2 噪声

(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2)《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 1.6.2.3 固体废物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1.7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根据对拟建项目初步分析以及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情况,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关于评价等级判定依据及评价范围的规定,确定各本次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见表1-3。 表1-3

评价内容 地表水 评价确定的工作等级一览表

指 标 0 1.1×108 3×108 2.5×108≥Pi 2.5×109≥Pi≥2.5×108 平 原 三级 以现有工程厂址为中心,南北各延伸3km,东西各延伸2km 评价等级 定性分析 评价范围 / 项 目 排水进入同期建设的BP公司气体项目污水处理站 等标排放量PPM10 等标排放量PSO2 环境空气 对照分级标准PPM10 对照分级标准PSO2 地 形

1-8

第一章 总论

建设项目规模 评价区域声环境要求 声环境 建设前后噪声级别变化程度 受影响人口变化情况 中 2类 二级 预计<5dB(A) 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 四周厂界 1.8 环境保护目标及污染控制

1.8.1 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对拟建厂址周围环境状况的调查,厂址周边1km范围内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4,周边环境示意图见图1-1。 表1-4

序号 1 2 3 厂址区域主要环境敏感目标

与工业区的方位,距离 EN,760m EN,350m S,1000m 备注 1034人 行政机构 1023人 保护目标 坡高 坡高村村委会 王老庄 1.8.2 污染控制内容

根据对拟建厂址周围环境状况的调查及对工程污染因素分析,确定本次评价的环境保护目标与污染控制内容,详见表1-5。 表1-5

序号 1 2 工程污染控制内容

污染控制内容 不直接排放 环境保护目标 MN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 污染物种类 废 水 废 气 环境要素 水环境 环境空气 按GB16297-1996《大厂址区域环境空气及附近敏感目标(坡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高村、坡高村委会、王老庄),保护级准》表2二级标准控制 别《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工程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不成为影响环境的污染源 / 3 固体废物 /

1-9

第一章 总论

4 噪 声 声环境 按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控制 四周厂界 1.9 专题设置

本次评价设置下列专题: 1.9.1 工程分析

1.9.2 区域环境概况及污染源调查 1.9.3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9.4 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 1.9.5 清洁生产分析 1.9.6 防污减污措施评价 1.9.7 环境风险分析 1.9.8 公众参与

1.9.9 政策相符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1.9.10 环境管理及监控计划 1.9.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9.12 评价结论及对策建议

1.10 评价重点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所在地区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的工作重点为: ? 工程分析

? 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 ? 清洁生产分析 ? 防污减污措施评价 ? 政策相符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1-10

第一章 总论

1.11 评价工作程序

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2。

建设单位委托 现场踏勘、收集环 研究环保有关文件、征求环保主管部门 及建设主管部门对环境评价的意见和要求 境资料、筛选评价 制定报告书编制方案 评价区自然、社清洁生产环境现状监测 工程分析 会环境状况调查 分析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质量预测分析、环境风险分析、公众参与、政策相符及厂址可行性 分析、环境损益分析、环境管理及监控计划 图1-2 评价工作程序框图

防污减污措施 环境对策方案选择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 1-11

第二章 工程分析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有限公司煤制气工程拟建于**工业区内,采用GSP煤气化技术生产粗煤气,工程基本情况见表2-1。工程在**工业区内的位置见附图2。 表2-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工程基本情况一览表

内 容 备 注 / / / / 每天3班,每班8小时 项目名称 工程厂址 占地面积 总资产 劳动定员 工作制度 生产规模 主要原材料 **工业区内 13.992 hm2 67570.42万元 165人 年工作300天 煤制气(CO+H2)151220 Nm3/h 年产煤制气108878.4万 Nm3 原料煤 备煤系统 ZJZ煤矿提供 原料煤输送系统采用双线,即一开一备两条输送线路,互为备用。2台反击锤式破碎机,3套制粉能力100t/h的磨粉机 采用德国未来能源公司的GSP干粉煤加压气化工艺。2台气化炉,气化压力为4.2Mpa。文丘里洗涤器及旋风分离器煤气除尘 系统处理能力250t/h,4台闪蒸罐,氨汽提系统1套 新鲜水由筹建中的工业区供水厂提供,文丘里洗涤水采用同期建设的NHZJZ有限公司乙二醇项目的回收冷凝液,配套循环水系统 废水送同期建设的NH白坪煤矿物流有限公司气体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 由同期建设的NH白坪煤矿物流有限公司气体项目供汽 电源均来自YL市电网,由工业区110KV9 主体工程 气化系统 10 黑水处理系统 11 供水工程 12 13 14

公用工程 排水工程 供热工程 供电工程 2-1

第二章 工程分析

变电站接出,双回路供电 15 16 17 18 辅助工程 原煤储存系统 临时渣场 废气处理系统 噪声处理系统 碎煤仓3个,煤粉仓2个,位于厂区西部 位于厂区西侧铁路专运线以西,京广铁路以东约400m,面积700m2 袋式除尘器若干套 消声、隔声、减振系统若干 环保工程 2.2 工程内容

2.2.1 产品方案及规格

2.2.1.1 主产品

本工程产品为含CO+H2 90%以上的煤制气,产量为151220Nm3/h,煤气指标见表2-2。煤气成分分析见表2-3。

表2-2 煤气指标

序号 1 2 3 3 4 5 指标名称 CO+H2 粉尘 焦油 压力 温度 水分 单位 %(干基)≥ mg/Nm3 ≤ mg/Nm3 ≤ MPa(A) ≥ ℃ ≥ / 指标 90 2 不含 3.8 200 饱和 表2-3 煤气成分分析 单位:V%

CO 70.806 H2 23.461 CO2 3.713 CH4 0.004 N2 1.897 NH3 0.002 H2S 0.109 有机硫 0.008 2.2.1.2 副产品

本工程副产品为15%氨水,作为同期建设的BP公司气体项目的脱硫剂。

2-2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2.2 主要原料消耗

工程原料煤消耗量为0.589t/Nm3煤气,即64.1万t/a。原料煤由 ZJZ煤矿提供,输送方式为铁路运输,由京广铁路YL段新设铁路专运线。原料煤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4。

表2-4 工程原料煤煤质成份分析表

类别 分析项目 全水(%),Mt 内水(%),Mad 硫份(%),Stad 工业分析 灰份(%),Aad 挥发份(%),Vdaf 恒容低位发热值(kJ/kg),net,p C(%) H(%) 干无灰基煤组成 N(%) O(%) S(%) 14.46 14.22 27602 90.21 4.12 1.51 3.76 0.42 指 标 2.8 0.95 0.34 2.2.3 辅助材料及动力消耗

工程辅助材料及动力消耗见表2-5。

表2-5 工程辅助材料及动力消耗一览表

类别 材料名称 O2 辅助材料 N2 0.7MPa 规格 4.8MPa 5.2MPa 消耗定额 (以1000Nm3煤气计) 355Nm3 10.5Nm3 102.5Nm3 年耗量 38652万Nm3 1143万Nm3 11160万Nm3 由同期建设的NHBP有限公司气体项目提供 备 注

2-3

第二章 工程分析

CO2 燃料气 5.2MPa 4.9MPa 新鲜水 138.3Nm3 20.7Nm3 0.04m3 15058万Nm3 2254万Nm3 4.4万m3 外购 由筹建中的工业区自来水厂提供 采用同期建设的NHZJZ化工有限公司乙二醇项目的回收冷凝液 / YL市电网提供 由同期建设的NHBP有限公司气体项目提供 水 动力消耗 电 文丘里洗涤水 循环水 / 8.82MPa 1.19m3 16.466m3 46kWh 0.0265 t 0.079 t 18万m3 1792.8万m3 5008.4万kWh 2.9万t 8.6万t 蒸汽 0.6 MPa 2.2.4 公用工程

本工程用水依托筹建中的工业区自来水厂和同期建设的NHZJZ化工有限公司乙二醇项目,排水及用热均依托同期建设的NHBP有限公司气体项目提供,用电来自YL县城市电网,具体情况见表2-6。

表2-6 公用工程内容

公用工程 激冷水 供水系统 文丘里洗涤水 新鲜水 排水系统 内容 利用黑水处理系统循环水及文丘里洗涤溢流水,利用循环水系统循环使用 利用同期建设的ZJZ化工有限公司乙二醇项目的回收冷凝液 由筹建中的工业区自来水厂提供 工程黑水处理系统排水、地面冲洗水和生活污水等废水依托同期建设的NH白坪煤矿物流有限公司气体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排水MN沟。该项目污水处理站采用“预处理+A/O+MBR”工艺,设计时已经考虑本工程排水 工程生产及生活用蒸汽由同期建设的NH白坪煤矿物流有限公司气体项目供给,本工程用蒸汽总量为384t/d,该公司气体项目供汽能力为3096 t/d,可满足工程要求。NH白坪煤矿物流有限公司已同意向本工程供应生产及生活用汽 工业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一座,两台20000KVA的变压器,电源均来自YL县城市电网,本工程用电由该变电站接入,采用双回路供电。 供热系统 供电系统

2-4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2.5 辅助工程

本工程辅助工程见表2-7。

表2-7 辅助工程一览表

辅助工程 原煤储存系统 临时渣场 内容 碎煤仓3个,用于贮存进厂碎煤,直径22m,贮存量3万,贮存时间14天,原煤运输方式为铁路运输 位于京广铁路以东400m,占地面积约700m2,用于临时堆放煤气化炉渣和黑水处理细渣等固废,临时存放时间为10天。灰渣运输方式为汽运 2.2.6 主要生产装置

工程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8。 表2-8

工段

序号 1 2 3 4 工程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规格 锤式 圆筒,储量1万t 制粉能力100t/h 供热能力约400万kcal/h B=650mm 操作温度:80℃ 操作压力:4.5MPa 储量1000 t 离心式 操作压力:4.2MPa 操作温度:1800/230℃ 操作温度:200~350℃ 操作压力:4.1MPa 热功率W=500MW 列管式 操作压力:3.9MPa 操作温度:221℃ 材质 / 混凝土 / / Q-235 09MnNiDR / / SA 516 Gr. 70 数量 2台 3个 3套 3台 3台 10台 3台 1台 2台 设备名称 反击破碎机 贮煤仓 磨煤干燥机 热气发生器 带式输送机 煤粉锁斗 煤粉给料仓 CO2压缩机 气化炉/激冷室 备煤 5 6 7 8 9 10 煤气化 11 12 主/引导烧嘴 氧气加热器 文丘里洗涤器 1.4571 or similar A 213-321 SA 240 Gr. 316 4台 2台 4台

2-5

第二章 工程分析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旋风除尘器 渣锁 链式捞渣机 激冷水贮槽 闪蒸罐1 闪蒸罐2 黑水池/泵搅拌器 压滤机单元 氨汽提系统 操作压力:3.7MPa 操作温度:200℃ 操作温度:200℃ 操作压力:4.1MPa 操作温度:80℃ 操作压力:0.13MPa V=2500m3 操作温度:135℃ 操作压力:0.3MPa 操作温度:73℃ 操作压力:0.03MPa V=200m3 F=200m3/h V=50m3 SA 240 Gr. 316 15CrMoR / 14CrMoR SA 240-S31725 SA 240-S31725 GGG40.3 CS / 4台 2台 2台 2台 2台 2台 1套 2套 1套 黑水 处理 2.2.7 总图布置

根据工程设计,全厂平面布置设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办公区,除必要的值班室、更衣室和盥洗室外,不设生活区。

生产区位于厂区的东部,生产区为煤气化区,主要有煤粉制备和干燥、煤气化、过滤沉淀、黑水闪蒸等装置组成。

辅助生产区紧临与围绕生产区布置。主要为备煤系统,内容有铁路卸煤系统、胶带运输、贮煤仓、破碎筛分等。全厂火炬位于厂区西南角。

办公区位于厂区北部,紧邻G107,处于全厂的上风向,并设人流口一处。 全厂平面布置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满足消防、安全、卫生等要求,特将火炬、储煤及备煤系统等布置在工厂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以减少对厂区的影响。

公用工程(含总变电站、消防站、全厂性仓库、机电仪修、循环水系统、热电站、新鲜水与消防水系统、化学水处理、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及回用、事故水池等)利用同期建设的BP公司气体项目的设施,与该气体项目的设施紧凑布置。

厂区竖向布置方式为平坡式,但工程未对厂区竖向设置进行具体的设计。 厂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

2-6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3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分析

本工程采用GSP粉煤气化技术。该技术为德国专利技术,充分吸收了Texaco公司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和Shell公司的SCGP干煤粉加压气化工艺的优点。气化炉的前部分,如备煤、煤粉制备、粉煤输送,与SCGP气化类似;气化炉后的部分,如气化、激冷、合成气洗涤、排渣、渣水处理等,与Texaco气化类似。GSP气化炉本身,是SCGP炉和Texaco炉的有机结合;其工作原理及产污特点与Shell煤气化工艺相似。

2.3.1 备煤

2.3.1.1 备煤工艺概述

原料煤由铁路专线运至厂内,卸车后原料煤落入地槽,经电子皮带秤计量后储存于贮配煤仓中。贮配煤仓中的原煤通过胶带输送机送至可逆锤式反击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碎煤经三通分料器,一部分存于磨煤机贮仓用于本工程生产,另一部分存于锅炉房贮煤仓供同期建设的NHBP有限公司气体项目锅炉使用。

磨煤机贮仓中的碎煤送磨煤干燥机,磨煤干燥机将煤研磨到气化工艺需要的粒度,同时通入由热气发生器送来的热风将煤粉干燥。磨煤机出口处旋粉器将煤粉中的粗颗粒分选返回磨煤机,合格煤粉进入煤仓过滤器中,分离收集后经袋滤器排粉螺旋、排粉旋转给料阀、螺旋输送机送入干煤仓中。分离后的尾气经循环风机加压后,部分循环至混合器,部分排入大气。

煤粉贮存在干煤仓中,当煤粉锁斗处于常压状态时,关闭煤粉锁斗出口的下阀,打开煤粉锁斗进口的上阀,干煤仓中的煤粉经干煤输送机送入煤粉锁斗,料满后关闭上阀,通入高压氮气加压后打开下阀使煤粉自流进入煤粉给料仓中,卸完后关闭下阀,排出氮气降至常压,再循环上述过程。煤粉给料仓中的煤粉由密相输送管道通过高压CO2连续不断地送往气化炉喷嘴。

作为密相输送用的载气CO2来自同期建设的NHZJZ化工有限公司乙二醇项目。外来CO2经离心式压缩机压缩至6.0MPa后送至密相输送系统。

2-7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3.1.2 备煤系统产污环节分析

备煤系统产污环节分析见表2-9。

表2-9 备煤系统产污环节分析

类别 污染源 G1贮配煤仓尾气 G2破碎尾气 G3锅炉贮仓尾气 有组织废气 G4磨煤机贮仓尾气 产污分析 胶带输送机下料口与贮配煤仓之间有一定的落差,原料煤下落过程会产生诱导空气,导致煤尘飞扬 锤式反击破碎机破碎煤过程中煤被破碎,细小的煤尘因空气的流动而飞扬 胶带输送机下料口与锅炉贮仓之间有一定的落差,碎煤下落过程会产生诱导空气,导致煤尘飞扬 胶带输送机下料口与磨煤机贮仓之间有一定的落差,碎煤下落过程会产生诱导空气,导致煤尘飞扬 磨煤机研磨合格的煤粉经煤仓过滤器分离,大部分送入干煤仓中,尾气经循环风机加压后,部分循环至混合器,部分排入大气 胶带输送机下料口与干煤仓之间有一定的落差,煤粉下落过程会产生诱导空气,导致煤尘飞扬 机械和作业间密闭不严,煤运输机械振动,空气流动等原因导致备煤场所煤尘飞扬 引风机和热风炉工作过程中由于气体急速流动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即气流噪声),其电机也会有电流噪声, G5制粉工艺尾气 G6干煤仓排放气 无组织 排放气体 备煤系统粉尘 引风机 热风炉 煤粉仓过滤风机 噪声 破碎机 磨煤机 CO2压缩机 破碎机和磨煤机由于机械碰撞、振动产生作业噪声 气体进出风口产生强烈的噪声 2.3.2 煤气化

2.3.2.1 煤气化工艺概述

本工程煤气化采用先进的GSP气化技术。粉煤及气化剂(高压CO2)经组合喷嘴进人气化炉,在1750℃,4.2MPa(A)条件下与中压蒸汽以及经氧气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的氧气发生部分氧化反应,生成粗煤气及液态熔渣。粗煤气和液态熔渣出气化炉

2-8

第二章 工程分析

后一同向下直接排人下部激冷室,在激冷室内被激冷水冷却,粗煤气被冷却到210℃左右并接近饱和状态。

煤气化炉内发生的主化学反应为: C+O2=CO2 -393.78kJ/mol C+H2O=CO+H2 131.39 kJ/mol C+CO2=2CO -123 kJ/mol CO+ H2O= CO2+ H2 -41.19 kJ/mol C+2H2=CH4 -74.90 kJ/mol

被激冷的粗煤气由激冷室上部排出,经文丘里洗涤器和旋风分离器净化后,使粗煤气中的含尘质量浓度小于2mg/Nm3,送同期建设的NHZJZ化工有限公司乙二醇项目厂区用于生产。文丘里洗涤器用水采用同期建设的NHZJZ化工有限公司乙二醇项目回收的变化冷凝液。

液态熔渣在激冷室水浴冷却成颗粒状,从激冷室排出后落入充水加压锁闭斗中。炉渣替换了其中的水,上部的锁关闭。炉渣冷却后,下部的锁打开,斗内炉渣和剩余的水被排入炉渣收集槽。大部分炉渣沉积在炉渣收集槽中,通过链式捞渣机送炉渣冲洗输送机,炉渣在炉渣冲洗输送机内进行冲洗以除去其中的细尘和激冷水,然后送去炉渣临时渣场暂存,最终送水泥厂制水泥。冲洗输送机的冲洗水进入黑水处理系统固液分离环节。

2.3.2.2 煤气化系统产污环节分析

煤气化系统产污环节分析见表2-10。

表2-10 煤气化系统产污环节分析

类别 废气 噪声 污染源 G7煤气化放空气 各类泵 产污分析 开停车情况下需要对外排放大量的不合格煤气 泵电机冷却风扇噪声,泵轴液物料而产生的空化和气蚀噪声,泵内物料的波动而激发泵体轴射噪声、脉冲压力不稳定而产生的噪声以及机械噪声

2-9

第二章 工程分析

火炬 固废 S1煤气化炉渣 煤气化放空气燃烧火炬喷嘴周边气流运动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 沉积在炉渣收集槽的未全部转化为煤气的残留固体 2.3.3 黑水处理

2.3.3.1 黑水处理工艺概述

激冷工艺剩余激冷水和文丘里洗涤的溢流水因含有大量气化残碳,被称为黑水,送入黑水处理系统处理。黑水经固液分离预处理后进入两级闪蒸。闪蒸的目的是为了释放脱除气化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不凝气(CO和H2等),不凝气由闪蒸塔塔顶排出,送煤气化放空气燃烧火炬燃烧。

闪蒸后黑水经氰氧反应器除去CN-离子(气化炉内在进行主反应的同时,还可能发生副反应:N2+H2+2C→2HCN,产生CN-离子),再进入增稠器。在池中加入絮凝剂并搅拌以刺激煤烟和粉尘的凝聚和沉淀。被沉淀的炉渣粉和沉淀物经压滤机脱水送临时渣场暂存,最终作为原料送建材厂制砖。压滤机废水回激冷水贮槽。

增稠器中的清净废水(<0.1%干固体物质)分三部分。较多的一部分循环回激冷水贮槽作为激冷水,第二部分去渣锁斗作为补充水,剩余部分利用氨汽提系统回收15%的氨水。为避免盐分在循环系统中积累,汽提后剩余废水送同期建设的BP有限公司气体项目污水处理站。

2.3.3.2 黑水处理系统产污环节分析

黑水处理系统产污环节分析见表2-11。

表2-11 黑水处理系统产污环节分析

类别 废水 废气 污染源 W1煤气化废水 G8煤气化闪蒸气 产污分析 为避免盐分在循环系统中积累,激冷水循环系统会连续对外排放部分废水 煤气化激冷过程中部分气体在高压情况下溶解在激冷水中,在黑水处理闪蒸过程中因减压而被释放出来,由闪蒸塔顶部排出 泵电机冷却风扇噪声,泵轴液物料而产生的空化和气蚀噪声,泵内物料的波动而激发泵体轴射噪声、脉冲压力不稳定而产生的噪声以及机械噪声 噪声 各类泵

2-10

第二章 工程分析

火炬(共用煤气化放空气火炬) 固废 S2黑水处理灰渣 煤气化闪蒸气燃烧火炬喷嘴周边气流运动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 激冷水夹带了大量的气化残碳,经固液分离后产生的固体沉淀物 2.3.4 其它产污环节分析

其它产污环节分析见表2-12。

表2-12 其它产污环节分析

类别 废水 W3生活污水 厂区职工日常工作排污水 污染源 W2 地面冲洗水 厂区卫生清洁排水 产污分析 工程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2-1。

2-11

第二章 工程分析

G3 G1 原料煤 贮配煤仓 G2 破碎机 锅炉房贮仓 G4 磨煤机贮仓 G6 热气发生器 N2 干煤仓 煤粉仓过滤器 磨煤干燥机 G5 CO2 煤斗 N2 O2 煤粉给料仓 激冷水贮槽 G7 蒸汽 N2 燃料气 文丘里洗涤器 循环风机 热烟气 混合器 BP公司锅炉 CO2压缩机 CO2 冷凝液 气化室 激冷室 变化冷凝液 旋风分离器 G8 闪蒸 固液分离 ( 渣锁 粗煤气 渣池 氰氧反应器 洗涤输送增稠器 S1 S2 NaOH加药槽 氨水 W G W1 S 图 例 噪声 废水 废气 固废 水 物料 固废 氨汽提 图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2-12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4 工程平衡分析

2.4.1 物料平衡

本工程物料平衡见图2-2。

粉尘0.3 粉尘0.9 原料煤 煤870.5 贮配煤仓 煤869.6 粉尘2.6 破碎机 煤 BP公司锅煤 锅炉房贮仓 炉 264.5 264.8 煤 粉尘0.6 867 煤 磨煤机贮仓 602.2 煤 601.6 热气发生器 煤 589.6 磨煤干燥机 粉尘12 循环风机 热烟气 混合器 粉尘0.6 干煤仓 煤 589 CO2 冷凝液 812.8 271.85 492 给料 煤589 CO2 271.85 26.45 蒸汽 水2715.6 激冷室 气化室 煤粉仓过滤器 13.25 27.4 480.85 N2 O2 燃料气 698 变换冷凝液 旋风分离器 激冷水贮槽 水1410.8 水1327 水605 固气0.4 液水759 气0.4 ( 分气0.4 离 渣70 水630 闪蒸 水1272 氰氧反应器 水1272 增稠器 127.2 1136.9 水 70.2 渣 7.8 渣锁 渣池 气1318.7 水759 文丘里气1318.7 洗涤器 水706 水 751 水8 水:71.2 186.6 粗煤气1318.7 水698 161.6 渣77.8 水746.4 667.4 洗涤输送水142.4 渣77.8 水59.8 氨汽提 氨水4.7 废水105.8 渣11.9 水7.9 NaOH加药槽 381.6 755.3 431.2 单位:kg/1000Nm3(CO+H2) 图2-2 物料平衡图

2-13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4.2 水平衡

本工程水平衡见图2-3。

冷凝液 123 74 激冷水贮槽 214 水91 固液分离 411 105.5 激冷室 文丘里洗涤器 114 11 28 192 氰氧反应器 192 增稠器 19.2 171.7 炉渣含水9 NaOH加药槽 58 113.7 氨汽提 氨水0.7 101 11 24 渣池 113 21 变换冷凝液 旋风分离器 201 115 115 106.5 ( 95 渣锁 1 闪蒸 105.5 洗涤输送灰渣含水1.1 65 16 18.35 0.55 生活用水 新鲜水 3 0.7 0.15 1.8 地面冲洗 2.3 0.5 BP公司气体项目污水处理站 单位: m3/h 图2-3 工程水平衡图

2.4.3 硫平衡

本工程硫平衡见图2-4。

损失

2.9 0.3 备煤 2.6 炉渣

2.1 气化 0.5 煤气

单位:kg/1000Nm3煤气

原料煤

图2-4 硫平衡图

2-14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4.4 蒸汽平衡

本工程蒸汽平衡见图2-5。

96 8.82MPa蒸汽

96 气化 57.6 0.6MPa蒸汽

288 生活供热 230.4 冷凝水回脱盐水站

单位:t/d

反应消耗96 BP公司气体项目 288

图2-5 蒸汽平衡图

2.5 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鉴于目前GSP气化工艺还没有大型装置成功的运行业绩,本次评价根据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数据,通过类比Texaco公司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和SCGP干煤粉加压气化工艺生产及产污特点,结合平衡计算的结果,对本工程GSP煤气化技术污染物产生环节及源强进行分析说明。

2.5.1 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分析

2.5.1.1 煤气化废水(W1)

为保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需定期排放一部分激冷水以维持循环水中的盐浓度。根据水平衡计算,本工程煤气化废水水量约16m3/h。煤气化过程中副反应产生的NH3、HCN等溶解在激冷水中,虽经黑水处理系统氰氧化和氨汽提得到部分去除,但随循环水的循环仍有一定的积累,且回收的变换冷凝液中也带入了NH3,故NH3-N浓度较高,废水污染物产生情况与Texaco黑水处理系统排水类似,类比中石化金陵分公司化肥联合车间水煤浆装置(Texaco气化技术)气化灰水水质,同时结合工程设计资料,确定本工程煤气化废水水质为COD500mg/L、BOD5300mg/L、SS150mg/L、NH3-N250mg/L、氰化物1mg/L。该部分废水全部送同期建设的BP公司气体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

2-15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5.1.2 地面冲洗水(W2)

生产过程中需要冲洗地面,保持清洁,该部分地面冲洗水废水量约为1.8m3/h,COD120mg/L、BOD560mg/L、SS150mg/L、NH3-N25mg/L、石油类15mg/L,全部送同期建设的BP公司气体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 2.5.1.3 生活污水(W3)

全厂劳动定员165人,按每人每天用水100L计算,排污量为用水量的80%,则全厂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55m3/h,其中COD280mg/L、BOD180mg/L、SS220mg/L、NH3-N25mg/L,全部送同期建设的BP公司气体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 2.5.1.4 工程废水产排情况汇总

工程废水产生及处理措施情况见表2-13。

表2-13 废水产生情况及处理措施

产生量 (m3/h) 16 0.55 1.8 18.35 污染物浓度(mg/L) COD 500 280 120 456.1 BOD5 300 180 60 272.9 NH3-N 250 25 25 221.2 SS 50 220 150 64.9 石油类 / / 15 1.5 CN- 1 / / 0.9 排放 规律 连续 间歇 间歇 / 措施 及去向 污染源 煤气化废水 生活污水 地面冲洗水 合计 送同期建设的BP公司气体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 本工程废水全部进入BP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不直接对外排放,废水排放量为0。

2.5.2 废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分析

2.5.2.1 配煤仓尾气(G1)

原料煤从胶带输送机下落至贮配煤仓过程中产生诱导空气导致煤尘飞扬。根据工程设计及类比相似工艺粉尘排放情况,该部分排放气排气量为19800Nm3/h,粉尘产生浓度为6868.7mg/m3,产生量为136kg/h,采用高效袋式除尘器处理,除尘效率大于99%,处理后粉尘排放浓度为68.7mg/m3,排放量为1.36kg/h,最终由60m烟囱排放,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速率〈85kg/h,浓

2-16

第二章 工程分析

度〈120mg/m3)。 2.5.2.2 破碎尾气(G2)

原煤破碎过程中撞击破碎激荡的粉尘排放气产生量为50000Nm3/h,粉尘产生浓度约为7864mg/m3。产生量约为393.2kg/h,采用高效袋式收尘器处理,处理后的排放气中粉尘浓度为78.6mg/m3,排放量为3.9kg/h,由60m高排气筒排放,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速率〈85kg/h,浓度〈120mg/m3)。

2.5.2.3 贮仓尾气(G3和G4)

碎煤在锅炉房贮仓和磨煤机贮仓储存时,碎煤从胶带输送机下落到锅炉房贮仓和磨煤机贮仓过程中产生诱导空气导致煤尘飞扬。根据工程设计及类比相似工艺粉尘排放情况,两部分排放气排气量均为19800Nm3/h,粉尘产生浓度分别为2292.9mg/m3和4580.8mg/m3,产生量分别为45.4kg/h和90.7kg/h,采用高效袋式除尘器处理,除尘效率大于99%,处理后粉尘排放浓度分别为23mg/m3和46mg/m3,排放量分别为0.5kg/h和0.9kg/h,最终由60m烟囱排放,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速率〈85kg/h,浓度〈120mg/m3)。 2.5.2.4 制粉工艺尾气(G5)

碎煤经磨煤机磨粉后,在分离收集过程中部分分离后的尾气将排出。根据工程设计及类比相似工艺粉尘排放情况,该部分尾气排气量为93000Nm3/h,其中粉尘浓度为19564.5mg/m3,产生量为1819.5kg/h,经高效脉冲喷吹袋式收尘器处理,除尘效率大于99.5%,粉尘浓度降至97.8mg/m3,排放量为9.1kg/h,最终由60m烟囱排放,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速率〈85kg/h,浓度〈120mg/m3)。

2.5.2.5 干煤仓排放气(G6)

煤粉在煤粉仓储存时,煤粉从胶带输送机下落到煤粉仓过程中产生诱导空气导致煤尘飞扬。根据工程设计及类比相似工艺粉尘排放情况,该部分排放气排气量为19800Nm3/h,粉尘产生浓度为4580.8mg/m3,产生量为90.7kg/h,采用高效袋式除尘

2-17

第二章 工程分析

器处理,除尘效率大于99%,处理后粉尘排放浓度为46mg/m3,排放量为0.9kg/h,最终由60m烟囱排放,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速率〈85kg/h,浓度〈120mg/m3)。 2.5.2.6 煤气化闪蒸气(G8)

煤气化闪蒸气是经闪蒸后外排的溶解在黑水中的不凝气体,气体中含有大量的CO和H2,少量H2S、NH3和HCN,排气量约为70 Nm3/h,送火炬燃烧。 2.5.2.7 无组织排放粉尘

本工程煤堆场及输煤、备煤系统均采用密闭操作,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可能产生一定的无组织排放粉尘,主要采用喷水雾消尘措施进行治理,根据设计及对一般煤堆场的类比分析,本工程无组织排放粉尘产生量约7.2kg/h。 2.5.2.8 废气污染物产排情况汇总

本项目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见表2-14。 表2-14 废气产生情况及处理措施

产生 污染源 废气量 (m3/h) 速率 kg/h 136 浓度 mg/m3 6868.7 排放 速率 kg/h 1.36 浓度 mg/m3 68.7 治理 措施 去除 效率 排放 方式 标准* 速率 kg/h 85 浓度 mg/m3 120 达标 情况 配煤仓尾气 破碎 尾气 锅炉贮仓尾气 磨煤机贮仓尾气 制粉工艺尾气 干煤仓排放气 煤气化闪蒸气 19800 高效袋式收尘器 高效袋式收尘器 高效袋式收尘器 高效袋式收尘器 高效脉冲喷吹袋式收尘器 高效袋式收尘器 放空火炬燃烧 99% 60m 烟囱 60m 烟囱 60m 烟囱 60m 烟囱 达标 50000 393.2 7864 3.9 78.6 99% 85 120 达标 19800 45.4 2292.9 0.5 23 99% 85 120 达标 19800 90.7 4580.8 0.9 46 99% 85 120 达标 93000 1819.5 19564.5 9.1 97.8 99.5% 60m 烟囱 60m 烟囱 / 85 120 达标 19800 90.7 4580.8 0.9 46 99% 85 120 达标 70 H2S:2.5%、NH3:0.084%、HCN:0.016% / / / /

2-18

第二章 工程分析

无组织排放 / 7.2kg/h 喷水雾消尘 / / / / / 注:*标准为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的二级标准

2.5.3 噪声产生及排放状况分析

本项目噪声较高的机械设备主要有磨煤机、粉煤机、热风炉、鼓风机和循环压缩机等,主要为空气动力性噪声和机械振动噪声,噪声源强及治理措施见表2-15。 表2-15 噪声污染源强及治理措施

设备名称 破碎机 磨煤机 热风炉 煤仓过滤风机 循环压缩机 火炬 排气引风机 各类泵 台数 2 3 3 3 1 1 8 48 产生源强dB(A) 95 95 75 95 100 110 95 75~85 治理措施 减振、隔声 室内布置,减振 / 消声处理 室内布置、减振、消声 合理设计、消声、减振 消声处理 减振、隔声、室内布置 排放规律 连续 连续 连续 间断 连续 间断 连续 连续 排放源强dB(A) 85 85 75 85 80 85 85 65~75 2.5.4 固体废物产生及排放状况分析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有煤气化炉渣和黑水处理灰渣,均为原料煤中未被气化的部分在气化室中形成熔融态的熔渣。根据原料煤煤质中的灰分和GSP的碳转化率,结合物料平衡计算,本工程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及处置措施见表2-16。 表2-16 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及处置措施

污染源 煤气化炉渣 黑水处理灰渣 产生量(t/a) 污染物组成 84750 12610 Al2O3、SiO2 固废性质 一般固废 排放规律 连续 连续 去向 制水泥 制免烧砖 排放量(t/a) 0 0 C、Al2O3、SiO2 一般固废

2-19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5.5 非正常工况排放

气化工段开停车情况下需要对外排放大量的不合格煤气(W7),工程主要通过阀门调节将产生的废气送往火炬燃烧高空排放,排气量为111000 Nm3/h,其中含H2S约0.05%,送火炬焚烧,燃烧后SO2排放量约为150kg/h。

2.6 工程污染物排放“三笔帐”分析

本次工程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三笔帐”详见表2-17。 表2-17 本次工程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汇总表

类别 项 目 废水量(万m3/a) COD(t/a) BOD5(t/a) 废水 NH3-N(t/a) SS(t/a) 石油类(t/a) 氰化物(t/a) 废气量(万m3/a) 废气 粉尘(t/a) 无组织粉尘(t/a) 固体废物 煤气化炉渣(t/a) 黑水处理灰渣(t/a) 产生量 13.2 60.3 36 29.2 8.6 0.2 0.1 160 18543.6 51.84 84750 12610 削减量 13.2 60.3 36 29.2 8.6 0.2 0.1 0 18423.6 0 84750 12610 排放量 0 0 0 0 0 0 0 160 120 51.84 0 0

2-20

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及污染源调查

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及污染源调查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

本工程厂址位于YL县南部**工业区内,距离YL县城市厂址范围南边界约4km,其地理位置图见附图一。

3.1.2 地形地貌及地质

??

根据本工程厂址部门的地形测量结果,本工程厂址区域西南高、东北低。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GB18306-2001表A)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GB18306-2001表B)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GB18306-2001表C), YL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当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及附录D) 中的地震烈度Ⅵ度。

3.1.3 气候与气象

YL县属于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处于半湿润气候区,具有亚热带同温带明显特征,一年当中,冷热交替,四季分明,春、秋较短,冬、夏较长。气候特点表现为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春季干旱多大风。

根据近3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YL县年平均气温13.2℃;7月份最热,多年平均为27.7℃;极端最高气温43.4℃,极端最低气温-20.6℃。冬秋季一般多吹东北风或北风,春、夏季多吹南风或东南风,全年静风天数39天,年平均风速2.4m/s。年最大降水量1238.5mm,年最小降水量375.9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20mm。年均降水适中,但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年内时空分布不均。一般是冬春降水少、夏秋降水多,并且雨

3-21

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及污染源调查

量多集中在7、8两个月内。

YL县的主要气象灾害是干旱、雨涝、大风、干热风、霜冻等。尤以旱涝灾害出现最为频繁。全年无霜期226天左右。

根据YL县气象局提供气象资料,YL县近30年常规气象统计结果见表3-1。 表3-1 YL县近30年常规气象统计结果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项 目 多年平均气温 多年平均气压 多年平均风速 多年平均降雨量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历年定时最大风速 最大日降水量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 单 位 ℃ hPa m/s mm % ℃ ℃ m/s mm cm 数 值 13.2 1009.5 2.4 720 73 43.4 -20.6 18.0 323.2 23 出现时间 — — — — — 1971.6.11 1990.2.1 1982.3.23 2007.8.6 1990.1.30 3.1.4 水文及水资源

(1)地表水

YL县属于H河流域颖河水系,本工程厂址选址区域内主要河流有乌江沟、北马沟、MN沟、鸡爪沟、清潩河等。区域水系图见附图二。

乌江沟发源于YL县南街村,经瓦店镇三家店乡出境。北马沟、MN沟发源于YL县台陈镇,经黄帝庙乡由陈庄乡出境。乌江沟、北马沟、MN沟出境后在西华县汇入鸡爪沟,乌江沟、北马沟、MN沟及鸡爪沟现主要为泄洪沟。

清潩河发源于 市和禹州市交界处“风古顶”,从石桥乡入境,由王家店乡出境,境内全长37km,流域面积29.2km2,河底宽19~40m,为季节性河流。鸡爪沟在西华南张庄汇

3-22

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及污染源调查

入清潩河,根据《L市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研究报告》,清潩河YL段为Ⅳ类水体。YL县在南张庄设出境断面,以了解鸡爪沟出境水质,目前该断面没有划定责任目标。

根据本工程厂址所造区域河流分布情况,本工程排水路线为MN沟→鸡爪沟→清潩河。

本工程供水水源为S河,取水口为S河马湾闸前,目前引水管道尚未铺设。 S河发源于LS县境内木扎岭,在W县入L境,由Y城区出境,距离本工程距离约30km。S河水体功能区划为Ⅲ类,现状水质为Ⅳ类。

根据L市S河管理部门提供S河马湾水文站1980—2006年径流量系列数据,枯水年平均流量在为4.25亿m3,丰水年平均流量在为34.69亿m3。

(2)地下水

根据YL县水利局提供水文资料,地下水的流向与地势坡降基本相吻合,由西北偏向东南,水力坡度为0.34‰,地下水径流缓慢。地下水补给来源以降雨补给为主,其次是河道侧渗补给。

??

地下水的变化直接受补给和蒸发量的控制,从多年来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分析看,丰水年和平水年相对稳定,枯水年地下水位略有下降,但受县引水补源工程的水量补给,变化不大。

YL县城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现状均采用地下水,根据现场调查,YL县自来水厂正在建设中,取水水源地位于县城??地区,本工程厂址位于水源地的下游,距离水源地约10km,其位置关系图见附图3。

3.1.5 土壤

YL县总土地面积123.2万亩,其中耕地78.1万亩,占总面积的63.4%。 YL县土壤主要是潮土和砂姜黑土2个土类,3个亚类,6个土属,20个土种。潮土分布于颖河冲积平原,总面积58.27万亩;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的低洼地带,总面积63.93万亩。

3-23

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及污染源调查

本工程厂址区域土壤为砂姜黑土。

3.1.7 矿产资源

本工程为煤制气,经调查,YL县及其临近区域没有煤炭资源,本工程煤炭资源由MZ集团提供。

**矿区含煤面积1000km2,辖区已探明储量55亿t,保有储量50亿t,2007年煤炭产量达3000万t。煤种主要以贫煤、无烟煤、贫瘦煤为主,贫煤、贫瘦煤主要作为动力煤,无烟煤主要作为化工用煤。MZ集团2007年原煤产量1325万t,到2010年煤炭生产量将达到3500万t。

3.1.8 文物古迹

??

根据与YL县文化局结合,本工程厂址选址1km范围内尚未发现地表文物。

3.2 社会环境概况

3.2.1 行政区划、人口

YL县下辖9镇6乡,361个行政村,总人口73万,总面积821km2,其中耕地面积78.1万亩。

本工程厂址区域位于***乡,工程占地210亩,占地属于建设用地。

3.2.2 经济现状

2006年,YL县实现生产总值101.9亿元,增长15.9%;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完成21亿元、67.5亿元和13.4亿元,分别增长8%、21.4%和3.2%。

??

3.2.3 交通

??

工程厂址东临G107,西距离京广铁路约2km,项目物料输入运输方便。

3-24

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及污染源调查

3.3 区域相关规划

3.3.1 NH省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煤化工产业基地,其中**煤化工基地将建成为以煤合成氨、甲醇为龙头,以二甲醚、醋酸等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包含在YL规划建设的L*****180万吨甲醇和80万吨尿素等重点项目。

3.3.2 YL县城市总体规划

YL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以食品、机械、制药等行业为主导行业的新兴工贸城镇,**地区的食品加工业基地和特色农村旅游基地。

县城发展方向:向北发展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 环境保护规划:

①2020年全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级;

②2020年,水污染物削减率不低于90%,全县废水中COD排放量控制在1000吨以下;

③项目“三同时”执行率2020年达100%;

④实现工业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废水集中排放,大幅度提高乡镇企业处理污染能力

3.3.3 YL县“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

到2010年,全市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重点水域水质进一步改善,地下水超采趋势减缓,村镇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

具体指标要求:

①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8%;

②全市化学需氧量、SO2排放量分别削减14.8%和5%;

3-25

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及污染源调查

③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50%;; ④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⑤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⑥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 ⑦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⑧所有重点污染企业完成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的安装和联网

3.3.4 **工业区规划

**工业区位于YL县县城南部,规划范围北起MN沟,南至纬七路,西起京广铁路,东至经八路。规划用地总面积558.36 hm2,约5.58 km2。

规划用5~8年时间,逐步将该工业区打造成为以180万t/a甲醇及50万t/a合成氨、80万t/a尿素为核心,20万t/a乙二醇、6 万t/a聚甲醛、10 万t/a三聚氰胺、60 万t/a烯烃、2×400 MW IGCC联合循环发电为下游产品的煤化工生产基地。

本项目为煤制气项目,主要为20万t/a乙二醇提供原料煤气,根据工业区规划,项目占地属于三类工业用用地,用排水及供热均依托工业区公用工程。

3.4 区域污染源调查

根据YL县环保局提供资料,规划区域主要污染源调查结果详情见表3-2。 表3 -2 区域污染源调查情况一览表 单位:t/a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污染源名称 废气污染物 SO2 1213 12 431 / / / / 3.8 烟尘 1313 3.2 169 / / / / 2.6 废水污染物 COD 53.78 2.58 96.36 2.23 35.91 1.68 2.15 219 氨氮 3.10 0.16 6.5 0.14 3.77 0.05 0.12 1.14 3-26

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及污染源调查

9 10 11 YL县城市污水处理厂 合计 887.2 / 2547 768 / 2256.8 / 583 995.46 / 243 257.98

3-27

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评价

4.1.1 监测点的布设

根据本次评价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结合当地主、次导风向(NE及N)等因素,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设4个监测点位。各监测点位置、功能特征及方位见表4-1及附图四。 表4-1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

序号 1 2 3 监测点名称 前张 安刘 王老庄 方位 NE SW S 与工程厂址距离(m) 3.4km 3.4km 1.0km 点位属性 居民点 居民点 居民点 4.1.2 监测因子

工业区环境空气监测因子为TSP、PM10、SO2、H2S、CO共5项,监测同时观测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总云量及低云量等要素。

4.1.3 监测时间及监测频率

本次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采用工业区现状监测数据,现状监测由L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08年9月3日~8日进行,监测频率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相关要求进行,详见表4-2。 表4-2

污染物 TSP、PM10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及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 连续监测5天,每日至少有12小时采样时间 取值时间 日平均

4-1

日平均 SO2、CO 1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连续监测5天,每日至少有18小时采样时间 连续监测5天,每天采样4次(02、07、14、19时各1次),每次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连续监测5天,每天采样4次(02、07、14、19时各1次),每次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H2S 4.1.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1.4.1 评价标准

根据L市环保局对本次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意见,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以及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有关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3。 表4-3 环境空气评价质量标准

序号 1 2 3 监测因子 PM10 TSP SO2 标准限值(mg/m3) 日均 日均 日均 1小时平均 日均 一次浓度值 一次浓度值 0.15 0.30 0. 15 0.50 4.00 10.00 0.01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标准 4 5 CO H2S 4.1.4.2 评价方法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各监测因子进行评价。 4.1.4.3 监测结果统计及评价

本次环境空气监测由L市环境监测站于2008年9月3~8日进行,监测统计结果见表4-4和4-5。

表4-4 各污染物日均浓度统计结果一览表 单位:mg/m3

编号 1# 监测点 前张 项目 测值范围 污染指数范围 SO2 0.031~0.034 0.21~0.23 PM10 0.066~0.080 0.44~0.53 TSP 0.135~0.169 0.45~0.56

4-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m9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