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良种补贴效益审计评价指标选择研究

更新时间:2023-08-09 14: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良种补贴效益审计评价指标选择研究

'良种补贴既是中国第一个直接对农民的生产性补贴,也是在世贸

规则框架下国家出台的第一个

补贴,是农业科学

的重要推动力。良种补贴实施至今中央和地方

投入资金上百亿元,而且补贴规模还有逐年增加、标准稳步提高、收益面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它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必然是国家

机关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良种补贴效益审计评价指标选择的是否恰当是开展良种补贴审计和评价资金效益的关键,对审计评价其他财政支农补贴效益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建立良种补贴效益审计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和背景

(一)理论依据

良种补贴属于财政专项资金的范畴,本文主要参考了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部分理论成果。审计署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小组以财政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为基础,借鉴财政资金综合效益审计模式中关系民生的审计内容,综合设计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浙江省审计厅胡志权、周如苗等认为审计评价标准是在审计目标确定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效益审计时,审计目标的确定必须密切

专项资金的支出目标。对于审计目标的确立,现有的相关理论大都认为财政专项资金一方面具有微观性,它是为了某项具体的

或任务而设立的;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宏观性,是在公共财政框架内的财政支出安排,体现了财政支出对

的影响和调控能力。与此相适应,审计目标也应具备宏观和微观的层次性、与社会效益相关的社会性以及财政专项资金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

以上是理论界的部分研究成果,但具体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围绕审计目标,从被审计对象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到该行业的一般要求,又要考虑适用于被审计对象的专门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力求做到全面、客观、科学、实用。

(二)背景

为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深化农村发展改革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惠农政策,S省审计厅安排了对全省种粮农民四项补贴专项审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的要求,S省审计厅在前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专项审计工作方案,并组织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召开审计工作布置会。省厅派出审计小组在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审计实施方案,对审计内容、重点和人员分工做了具体安排。实施中以资金拨付为线索,深入省、市、县财政、农业部门、乡镇政府、供种企业、金融代理机构、农户开展工作,重点关注了政策效果。审计总目标定位为促进贯彻落实国家补贴政策、健全补贴制度为出发点,既要客观评价补贴资金取得的成效、又要揭露和反映具体政策制定、执行以及

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进各项补贴资金按政策要求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促进健全完善补贴政策,规范补贴资金管理,切实发挥补贴资金的政策效果。本文研究的良种补贴就是专项审计调查内容之一。

二、良种补贴效益审计指标选择的思路

选择良种补贴效益审计指标基本目的在于通过评价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落实良种补贴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揭露损失浪费,管理不善现象,通过深入分析查找影响良种补贴资金效益的原因,帮助政府部门采取措施,改进管理和控制系统,提高补贴效益。指标选择的具体过程是根据政策目标确定审计目标,按照审计目标筛选评价指标。但是由于整个经济社会的管理水平还不高,各项基础管理比较薄弱,必须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分段确立审计目标和审计评价指标。

三、良种补贴效益审计指标的选择

(一)审计的目标的确定和分解

围绕政府的补贴目标,本文从补贴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效果三个切入点来确立效益审计目标。一是补贴政策制定环节。审计目标分解为:政策的时效性、补贴资金规模合理性、标准适合性、政策连续性、兑付程序科学性、确定供种企业方法的合规性。二是政策执行环节。审计目标分解为:补贴资金落实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对供种企业招标过程是否合规、监督是否严格,供种量核定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向供种企业搭车收费,农民是否充分了解政策、是否存在向农民违规收费的问题等。三是补贴政策效果环节,审计目标分解为:良种播种面积是否扩大、亩产是否提高,种粮农民是否外购种子、是否买到好质量的种子、是否享受到补贴、是否增产增收。

审计目标的确定也充分考虑到审计自身工作范围和能力,有些目标诸如良种种植技术提高程度,在派出审计组没有聘请专家的情况下无法做出评价,这样的审计目标就不要选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ln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