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和膜剂综述

更新时间:2024-05-31 08: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八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和膜剂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散剂 ? 第三节 颗粒剂 ? 第四节 胶囊剂

? 第五节 滴丸剂和膜剂

第一节 概述

? 固体制剂的特点 ? 固体制剂类型

? 溶出度对固体制剂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散剂

? 一、 概述 ? (一)定义

? 散剂(powder)系指一种多种药物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煮散剂

和外用散剂。 ? (二)散剂特点

? (1)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 (2)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 (3)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 (4)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儿服用。

? (三)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 散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 1、一般散剂应通过六号筛,煮散剂应通过二号筛,儿科及外用散剂应通过七号

筛。

? 2、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如含有毒、剧药或贵重药时,应采用等积递增法, 混合均匀并过筛。

? 3、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配制。

? 4、一般散剂应“密闭”贮藏,含挥发性或易吸潮性药物的散剂应“密封”贮藏。

二、散剂的制备

? 散剂制备流程:

辅料 ↓

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一)粉碎(crushing)

? 1、粉碎的目的

? (1)减小药物粒径增加药物比表面积,提高生物利用度; ? (2)调节药物粉末的流动性;

? (3)改善不同药物粉末混合的均匀性; ? (4)降低药物粉末对创面的机械刺激性。

2、粉碎的意义

? (1)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以及生物利用度; ? (2)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

? (3)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散度; ? (4)有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

3、粉碎的机理

? 粉碎过程主要是依靠外加机械力的作用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来

实现的。

? (1) 粉碎度(粉碎比,n)

n=粉碎前粒度D1/粉碎后粒度D2

(2)粉碎过程中常用的外力

? ①冲击力(impact); ? ②压缩力(compression) ? ③剪切力(cutting); ? ④弯曲力(bending) ? ⑤研磨力(rubbing)

(3)粉碎方式

? ①闭塞粉碎与自由粉碎

? 闭塞粉碎是在粉碎的过程中,已达粉碎要求的粉末不能及时排出而继续和粗粒一

起重复粉碎的操作。能耗大,常用于小规模的间歇操作。

? 自由粉碎是在粉碎的过程中,已达粉碎粒度要求的粉末能及时排出而不影响粗粒的继续粉碎的操作。粉碎效率高,常用于连续操作。

? ②开路粉碎与循环粉碎

? 开路粉碎是连续把粉碎物料供给粉碎机的同时又不断地把已粉碎的细物料取出

的操作,即物料只通过一次粉碎机完成粉碎的操作。操作简单,粒径分布广,适合于粗粹或粒度要求不高的粉碎。

? 循环粉碎是经粉碎机粉碎的物料通过筛分设备使粗颗粒重新返回粉碎机反复粉碎的操作。动力消耗相对低,粒径分布窄,适合于粒度要求比较高的粉碎。

? ③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

? 干法粉碎是物料处于干燥状态下进行的粉碎操作。在药品生产中大多采用干法粉

碎。

? 湿法粉碎是药物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液体进行研磨的方法。 ? ④低温粉碎

? 物料在低温时脆度增加、韧性与延伸性降低。 ? ⑤混合粉碎

? 两种以上物料同时粉碎。

4、粉碎的能量消耗

? 著明的三个能量学说: ? (1) Rittinger学说

? 1867年,粉碎所需的能与表面积的增加成正比。适用于数十微米到数百微米粒度

范围的细粉碎,亦适用于脆弱的物料的粉碎。 ? (2) Kick学说

? 1885年,粉碎所需的能与粒子体积的减少成正比。适用于数毫米到数十毫米粒度范围的粗粉碎,亦适用于脆弱的物料的粉碎。

? (2) Bond学说

? 1952年,粉碎所需的能与颗粒中裂缝长度成正比;或说粉碎所需的能与粒径的平

方根成反比。

? 功指数(work index)是将D1= ∞粒子粉碎成 D2=100μm 时所需的能量,是衡量粉碎操作效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 功指数小的物料的可碎性和可磨性较好。

5、粉碎机

? (1)研钵

? (2)球磨机(ball mill)

(3)冲击式粉碎机(impact mill)

(4)流能磨( fluid-energy mill,气流粉碎机)

各种粉碎机的性能比较

(二)筛分

? 1、筛分

? “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一英寸(25.4m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孔径大小常用

微米表示。

2、粉末的分级和要求 3、筛分设备

? 筛分用的药筛分冲眼筛和编织筛两种。 ? 按运动方式,振动筛分为摇动筛和振荡筛。

(三)混合(mixing)

? 1、混合

? 混合操作以含量均匀一致为目的,是保证制剂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

一。

? 2、混合度的表示方法

2

? (1)标准偏差(?)或方差(?)

? 式中,n为抽样次数;Xi为某组分在第I次抽样中的分率(重量或个数); 为样品中某一组分的平

均分率,以表示某一组分的理论分率。

(2)混合度(degree of mixing)

? 式中,M为混合度; ?0为两组分完全分离状态下的标准偏差;?∞为两组分完全

混匀状态下的标准偏差;?t为两组分在混合时间t时的标准偏差。 ? 完全分离状态M0=0;完全混匀状态M∞ =1。

3、混合机理

? (1)对流混合(convective mixing)

? 固体粒子群在机械转动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位移时产生的总体混合。 ? (2)剪切混合(shear mixing)

? 由于粒子群内部力的作用结果产生滑动面,破坏粒子群的团聚状态而进行的局部

混合。

? (3)扩散混合(diffusive mixing)

? 由于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在相邻粒子间发生相互交换位置而进行的局部混合。

4、混合影响因素

? (1)物料粉体的性质; ? (2)设备类型; ? (3)操作条件。

? 为了达到均匀的混合效果,必须给予充分考虑: ? (1)各组分的混合比例; ? (2)各组分的密度与粒度; ? (3)各组分的粘附性与带电性; ? (4)含液体或易吸湿成分的混合; ? (5)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 “倍散”系指在小剂量的剧毒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稀释散。 ? 稀释倍数由剂量而定:

? ①剂量0.1~0.01g可配成10倍散(即1份药物与9份稀释剂混合); ? ②剂量0.01~0.001g可配成100倍散; ? ③剂量0.001g以下可配成1000倍散; ? 配制倍散时应采用逐级稀释法。

? 常用的稀释剂:乳糖、糖粉、淀粉、糊精、沉降碳酸钙、磷酸钙、白陶土等。

5、混合方式与设备

? (1)混合方法

? 实验室常用:搅拌、研磨、过筛等。 ? 大生产多用:搅拌、容器旋转方式。 ? (2)混合设备

? 1)容器旋转型混合机 ? ①水平圆筒型混合机 ? ②V型混合机 ? ③双锥型混合机

2)容器固定型混合机 ? ①搅拌槽型混合机

? ②锥形垂直螺旋混合机 (四)分剂量

? 分剂量是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按剂量要求分装的过程。 ? 常用的方法有:目测法、重量法和容量法三种。

(五)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

? 吸湿性是影响散剂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了解物料的吸湿性以及影响吸湿性

的因素。

三、散剂的质量检查

? 1、均匀度

2

? 取散剂适量置光滑纸上, 平铺约5cm, 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 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 ? ? ?

花纹、色斑。 2、水分

除另有规定外,水分不得9.0%。 3、装量差异

单剂量、 一日剂量包装散剂量差异限度不得超过规定。

? 装量差异检查法:

? 取散剂10包(瓶),分别精密称定每包(瓶)的重量后,每包(瓶)内容物

重量与标示量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散剂,应不得多于2包(瓶),并不得有1包(瓶)超出装量差异限度一倍。

? 未定用量的外散剂,或非单剂量大规格包装的散剂不检查装量差异。

四、散剂举例

? 冰硼散

? [处方] 冰片 50g

硼砂 500g 朱砂 60g 玄明粉 500g

第三节 颗粒剂

? 一、概述

? (一)定义 颗粒剂(granules)系指以药物提取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

颗粒状和块状冲剂,分为可溶性或混悬性制剂。 ? (二)特点(同散剂比较)

? 1、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较小;

? 2、服用方便,根据需要可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颗业剂;

? 3、必要时可对颗粒包衣,使颗粒具有防潮性、缓释性或肠溶性等;

? 4、注意多种颗粒的混合物,可能因颗粒大小或粒密度差异较大产生离析现象,

导致剂量不准确。

? (三)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 颗粒剂在生产与储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 1、供制备冲用的辅料蔗糖、糊精、淀粉或乳糖等,均应符合凡例规定。

? 2、除另有规定外,药材应加工成片或段,按具体品种规定的方法提取滤过, 滤

液浓缩至规定相对密度的清膏, 加定量辅料或药物细粉, 混匀,制粒或压制剂成块,干燥。加辅料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

? 3、挥发油应均匀喷入干燥颗粒中,混匀,密闭至规定时间。 ? 4、冲剂应干燥、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等现象。 ? 5、除加有规定外,冲剂宜密封储藏。

二、颗粒剂的制备 三、颗粒剂质量检查

? 1、外观

? 颗粒应干燥、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 ? 2、粒度

? 取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5包(瓶),多剂量包装的颗粒剂1瓶(袋),置药

筛内,过筛时,筛保持水平状态,左右往返轻轻筛动, 每一筛号过筛3分钟, 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过8.0%。

? 3、水分

? 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2.0%。 ? 4、溶化性

? 取颗粒10g,加热水200ml,搅拌5分钟,可溶性颗粒,应全部溶化(充许有轻微混

浊);混悬性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并均不得有焦屑等异物。

? (5)重量差异

? 取颗粒剂10份,除去包装,分别称定重量,每份重量与标示重量相比较,重量差

异限度不得过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与2份,并不得有1份超出重量差异限度一倍。

? (6)卫生学检查 符合要求。

四、颗粒剂举例

? 布洛芬泡腾颗粒剂

? [处方] 布洛芬 60g

微晶纤维素( MCC) 15g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 3g

蔗糖细粉 350g 聚维酮(PVP) 1g 苹果酸 165g 碳酸氢钠 50g 无水碳酸钠 15g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SLS) 0.3g

糖精钠 2.5g 橘型香料 14g

第四节 胶囊剂

? 一、概述 ? 1、定义

? 胶囊剂(capsules)系指药物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

的固体制剂。 ? 2、囊材

? 空胶囊囊材一般均以水溶性明胶为主要原料,但近年来也曾试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钙、PVA、变性明胶以及其他高分于材料制成,以改变其溶解性或达到肠溶的目的。

3、胶囊剂具有下列特点

? (1)可掩盖药物不适的苦味及臭味,使其整洁、美观、容易吞服。

? (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胶囊剂与片剂、丸剂不同,制备时可不加粘合剂和压力,

所以在胃肠道中崩解快,一般服后3~10min,即可崩解释放药物,呈效较丸、片剂快,吸收好。

? 如消炎痛胶囊剂与片剂分别一次口服100mg,6例服胶囊剂者,平均在1.5h血中浓度达到高峰(6μg/ml);另6例服片剂者,平均在2.5h血中浓度才达到高峰,且只有3.5μg/m1。

? (3)提高药物稳定性,如对光敏感的药物,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可装入不透光胶

囊中,防护药物不受湿气和空气中氧、光线的作用,从而提高其稳定性。

? (4)能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如因含油量高而不易制成丸、片剂的药物,可制

成胶囊剂,如将牡荆油制成胶丸剂(软胶囊剂)。又如服用剂量小,难溶于水,消

化道内不易吸收的药物,可使其溶于适当的油中,再制成胶囊剂,不仅增加了消化道的吸收,提高了疗效,并且稳定性较好。

? (5)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如将药物先制成颗粒,然后用不同释放速度的包衣材料

进行包衣,按所需比例混合均匀,装入空胶囊中即可达到延效的目的。若需在肠道中显效者,可制成肠溶性胶囊。也可制成直肠用胶囊供直肠给药。

? 必需注意:①凡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因易使胶囊溶化而不宜填充于胶囊

中;②易溶性药物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因胶囊剂在胃中溶化时,由于局部浓度过高而刺激胃粘膜而不宜制成胶囊剂;③风化药物可使胶囊软化、潮解药物可使胶囊过分干燥而变脆,而不宜作胶囊剂。

4、胶囊剂的分类

? 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剂(hard capsules)和软胶囊剂(soft capsules,亦称胶丸)

两类:

? (1)硬胶囊剂:系将固体药物填充于空硬胶囊中制成。硬胶囊呈圆筒形,由上下配套的两节紧密套合而成,其大小用号码表示,可根据药物剂量的大小而选用。

? (2)软胶囊剂:又称胶丸剂,系将油类或对明胶等囊材无溶解作用的液体药物或

混悬液封闭于软胶囊中而成的一种圆形或椭圆形制剂。

? 但因制备方法不同,软胶囊剂又可分两种:用压制法制成的,中间往往有压缝,故称有缝胶丸;用滴制法制成的,呈圆球形而无缝,则称无缝胶丸。

? 另外,还有根据用途命名:例如肠溶胶囊剂 (enteric capsules)、结肠

靶向胶囊剂(colon-targeted capsules)等。

? 胶囊剂主要供口服,但近年来也有用于直肠等腔道给药的,用法类似于栓剂。

二、胶囊的制备 ? (一)硬胶囊的制备

? 硬胶囊剂的制备一般分空胶囊的制备和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封口等工艺过程。 ? 1、空胶囊的制备 ? (1)空胶囊的组成

? 明胶是空胶囊的主要成囊材料,是由骨、皮水解而制得的。 ? 由酸水解制得的明胶称为A型明胶,等电点pH7~9£?

? 由碱水解制得的明胶称为B型明胶,等电点pH4.7~5.2)。

? 以骨骼为原料制得的骨明胶,质地坚硬,性脆且透明度差; ? 以猪皮为原料制得的猪皮明胶,富有可塑性,透明度好。 ? 为兼顾囊壳的强度和塑性,采用骨、皮混合胶较为理想。

? 还有其他胶囊,如淀粉胶囊、甲基纤维素胶囊、羟丙甲纤维素胶囊等,但均未广

泛使用。

? 为增加韧性与可塑性,一般加入增塑剂,如甘油、山梨醇、CMC-Na、HPC、油

酸酰胺磺酸钠等;

? 为减小流动性、增加胶冻力,可加入增稠剂琼脂等; ? 对光敏感药物,可加遮光剂二氧化钛(2%~3%)£? ? 为美观和便于识别,加食用色素等着色剂; ? 为防止霉变,可加防腐剂尼泊金等。

? 以上组分并不是任一种空胶囊都必须具备,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 (2)空胶囊的制备工艺

? 溶胶→蘸胶(制胚)→干燥→拔壳→切割→整理等六个工序,主要由自动化生产线

完成。

? 生产环境应达10000级,温度10~25℃,RH35%~45%。

? (3)空胶囊的规格和质量

? 空胶囊的规格由大到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共8种,一般常用的是

0~5号。

空胶囊的质量要求:

? (1)外观

? 色泽鲜艳、色度均匀;囊壳光洁、无黑点、无异物、无纹痕;应完整不破、无砂

眼汽泡、软瘪变形;切口应平圆滑,无毛缺。 ? (2)长度和厚度 ? 全囊长度偏差±0.50mm以内,囊帽、囊体的长度偏差分别在0.30mm以内。 ? 囊壳的厚度应均匀, 囊帽与囊体套合时囊壳的距离(间隙,又称松紧度)应在0.04~0.05mm之间。

? (3)应无臭、无味。

? (4)含水量应在12%~15%。 ? (5)脆碎度

? 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轻捏囊帽、囊体切口使成合缝应不破碎。 ? (6)溶化时限

? 于37℃水中振摇15分钟,应全部溶散。 ? (7)炽灼残渣

? 透明空胶囊灰分不得超过2.0%;半透明空胶囊(囊帽或囊体含有二氧化钛)在3.0%

以下;不透明空胶囊(囊帽和囊体均含有二氧化钛)在5.0%以下。

? (8)微生物检查

? 不得检出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和活螨;杂菌总数在1000个/g以下;真菌总数在100

个/g以下。

? 空胶囊应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环境温度不宜超过37℃(15~25℃最适宜),RH不得超过40%(30~40%最适宜),即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备用。

2 、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与封口

? (1)物料的处理与填充

? ①若纯药物粉碎至适宜粒度就能满足硬胶囊剂的填充要求,即可直接

填充。

? ②若由于药物流动性差等方面原因,则需加一定的稀释剂、润滑剂用等辅料。

? ③胶囊剂填充方式可归为四种类型: ? (a)型是由螺旋钻压进物料;

? (b)型是用柱塞上下往复压进物料; ? (c)型是自由流进物料;

? (d)型是在填充管内,先将药物压成单位量药粉块,再填充入胶囊中。

? (2) 胶囊规格的选择与套合、封口

? ①空胶囊的选用 空胶囊分普通胶囊和锁口胶囊(分单锁口和双锁口

两种),目前多使用锁口式胶囊密闭性好,不必封口。

②应根据药物的填充量选择空胶囊的规格

? (二) 软胶囊剂的制备

? 1 、影响软胶囊成型的因素

? (1)囊壁组成的影响:囊壁具有可塑性与弹性是软胶囊的特点,它由明胶、增塑剂、

水三者所构成,其重量比通常是,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 :1。 ? 明胶剂与增塑剂的比例对软胶囊剂的制备及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 常用增塑剂与甘油、山梨醇或二者的混合物。

? (2)药物性质与液体介质的影响

? 对蛋白质性质无影响的药物和附加剂才能填充。 ? 液体药物若含5%水或为水溶性、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均不宜制成软

胶囊。

? 液体药物pH以2.5~7.5为宜,可选用磷酸盐、乳酸盐等缓冲液调整。

? (3)药物为混悬液时对胶囊大小的影响:

? 为求得适宜的软胶囊大小可用“基质吸附率”(base adsorption)来计算,

既1g固体药物制备的混悬液时所需液体基质的克数,可按下式计算:基质吸附率=基质重量/固体药物重量

? 根据基质吸附率,称取基质与固体药物,混合匀化,测定其堆密度,便可决定制备一定剂量的混悬液所需模具的大小。

2、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 常用滴制法和压制法制备软胶囊

? (1)滴制法:滴制法由具双层滴头的滴丸机完成。滴制时,胶液、药液的温度、滴

头的大小、滴制速度、冷却液的温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软胶囊的质量。 ? (2)压制法: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旋转模压法。 (三) 肠胶囊剂的制备

? 肠溶胶囊制备有两种方法:

? 一种方法是明胶与甲醛作用生成甲醛明胶,但此种处理法受甲醛浓

度、处理时间、成品贮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使其肠溶性极不稳定。

? 另一种方法是在明胶壳表面包被肠溶衣料,其肠溶性较稳定。

三、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

? (一) 质量检查

? 胶囊剂的质量应符合药典“制剂通则”项下对胶囊剂的要求:

? 1、外观 胶囊外观应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硬胶

囊剂的内容物应干燥、松紧适度、混合均匀。

? 2、水分 硬胶囊剂内容物的水分,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出9.0%。

? 3、装量差异

? 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

不得有一粒超出限度一倍(平均装量为0.3g以下,装量差异限度为±10.0%;0.3g或0.3g以上,装量差异限度为±7.5%)。

? 4、崩解度与溶出度

? 胶囊剂作为一种固体制剂,通常应作崩解度、 溶出度或释放度检查,

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规定。

?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胶囊不再检查崩解度。

? (二) 包装贮存

? 由胶囊剂的囊材性质所决定,包装材料与储存环境如湿度、温度和贮

藏时间对胶囊剂的质量都有明显的影响。

? 一般应选用密闭性能良好的玻璃容器、透湿系数小的塑料容器和泡罩式包装,在小于25℃?¢相对湿度不超过45%的干燥阴凉处,密闭贮藏。

? 例1:速效感冒胶囊

? [处方] 对乙酰氨基酚 300g ? 维生素C 100g ? 胆汁粉 100g ? 咖啡因 3g ? 扑尔敏 3g ? 10%淀粉浆 适量 ? 食用色素 适量 ? 共制成硬胶囊剂 1000粒

? [制法]

? (1)取上述各药物,分别粉碎,过80目筛;

? (2)将10%淀粉浆分为A、B、C三份,A加入少量食用胭脂红制备红糊,B加入少量

食用橘黄(最大用量为万分之一)制备黄糊,C不加色素为白糊;

? (3)将对乙酰氨基酚分为三份,一份与扑尔敏混匀后加入红糊,一份与胆汁粉、维生素C混匀后加入黄糊,一份与咖啡因混匀后加入白糊,分别制备软材后,过14目尼龙筛制粒,于70℃干燥至水分3%以下;

? (4)将上述三种颜色的颗粒混合均匀后,填入空胶囊中,即得。

? 例2:维生素AD胶丸(软胶囊)

? [处方] 维生素A 3000单位

? 维生素D 300单位

? 明胶 100份 ? 甘油 55~66份

? 水 120份 ? 鱼肝油或精炼食用植物油 适量

? [制法] 取维生素A与维生素D,加鱼肝油或精炼食用植物油(在0°c左右脱去固

第二节 滴丸

体脂肪)

? 一、概述

? 滴丸:系用滴制法制备的丸剂。即用适宜的基质将主药溶解、混悬或乳化后,滴入一种不相混溶的液体冷却剂中,液滴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凝固成球形、扁球形或圆片形的丸剂。

? 主要供口服,亦可供外用(如度米芬滴丸)和局部使用如眼、耳、鼻、直肠和阴道

等。

? 与其他剂型相比,质量易控制;发挥药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液体药剂可制成固体剂型,便于携带和服用;生产设备简单、易行;可制成高效、速效滴丸,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中成药剂型。

? 二、滴丸剂的制备原理

? 1、基质和冷凝液的选择原则

? 基质的要求:具备良好的化学惰性,与主药不发生反应,也不影响主药的药效和

检测,对人体无害并要求熔点较低,在60~100℃条件下能熔化成液体,遇冷又能立即凝成固体。

? 冷凝液的要求:安全无害,与主药和基质不混溶,不发生反应,在适宜的相对密

度和粘度,使滴丸在冷凝液中缓缓下沉或上浮,有足够时间进行冷凝,保证成型完好。另外,还要有适宜的表面张力,便于在滴制过程中能顺利形成滴丸。

? 基质可分为水溶性及非水溶性两大类。 ? 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类、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S-40)、硬脂酸钠、

甘油明胶、尿素、泊洛沙姆(poloxamer)等。

? 非水溶性基质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氢化植物油、十八醇(硬脂醇) 、十六醇(鲸蜡醇)等。

? 冷凝液亦可分为水性及油性两大类。

? 水性冷凝液有:水、不同浓度的乙醇等,适用于非水溶性基质的滴丸。

? 油性冷凝液有: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植物油、汽油或它们的混合物等,适用

于水溶性基质的滴丸。

? 2、丸重

? 理论丸重=2eró ? r—滴管口半径;2er —滴管口周长;ó—药液的表面张力。 ? 3、成丸

? 形成力=We-Wa

? We—丸滴的内聚力;Wa—药液与冷凝液间的粘附力。 ? 4、圆整度

? (三)滴丸的制备

? 国内滴丸机的滴出方式有:单品种滴丸机、多品种滴丸机、定量泵滴丸机、向上

滴滴丸机等。

? 冷凝方式有:静态冷凝与流动冷凝两种。

? (四)举例

? 我国目前生产有苏冰滴丸、芸香油滴丸、牡荆油滴丸等十多个品种。 ? 1、芸香油滴丸

? [处方]芸香油 200ml

硬脂酸钠 21g 虫蜡 8.4g 蒸馏水 8.4ml

? 2、联苯双酯滴丸

? [处方]联苯双酯 1.5g

聚乙二醇6000 13.35g 聚山梨酯80 0.15g 共制服 1000粒

微丸

? 一、概述

? 微丸剂是指由药物和辅料组成的直径小于2.5 mm的圆球状实体,可以根据不同要

求制成快速、慢速或控制释放药物的微丸,一般填充于硬胶囊中、袋装或制成片剂后服用,如速效硝苯地平微丸、苯丙胺缓释微丸和消炎痛控释微丸等。

? 主要特点:①药物在胃肠表面分布面积增大,生物利用度高,局部剌激性减少;

②属于多剂量剂型,可由不同的释药速度的多种小丸组成;③基本不受胃排空因素影响,药物在体内吸收速度较均匀,个体间生物利用度差异小;④微丸含药百分率范围大,⑤可从容1%至 95%以上;制备工艺简易。

? 二、微丸的组成

? 微丸通常由丸芯和外包裹的薄膜包衣组成。

? 根据薄膜衣在体内的溶出机制不同,微丸可分为可溶性薄膜衣微丸、不溶性薄膜

衣微丸和有微孔的不溶性薄膜衣微丸等。

? 三、微丸的辅料

? 丸芯的主要辅料有稀释剂和粘合剂;用于薄膜衣的的辅料有成膜材料、增塑剂,

有的还需加入一定量的致孔剂、润滑剂和表面活性剂。

? 常用作丸芯或包衣的辅料有蔗糖、淀粉、糊精、蜂蜡、脂肪酸、虫胶及聚乙烯醇、聚维酮、甲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酸树脂、醋酸纤维素酞酸酯或它们的混合物。

? 常用的增塑剂有:柠檬酸三乙酯、甘油三醋酸酯、苯二甲酸二乙酯、蓖麻油、油

酸等。

? 常用的致孔剂有:甘油、乙二醇、PEG、十二烷基硫酸钠、微晶纤维素、糖类、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碳酸氢盐及氯化钠等。

? 近年有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如聚乳酸、聚氨基酸、聚羟基乙酸、聚(烷基-2-氰基丙烯酸酯)等制备微丸。

? 四、微丸的制备

? 早期:匾滚丸法、糖衣锅泛制工艺等。

? 现在:离心抛射法、沸腾床制粒法、喷雾制粒法、喷雾冻结法、振荡滴制法、成

球法和在液体介质中高速搅拌旋转制作微丸等方法。

第五节 滴丸剂和膜剂

? 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热熔化混匀

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

? 特点: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②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③基质容纳液态药物的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形化;④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

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⑤发展了耳、眼科用药的新剂型。

(二)常用基质

? 滴丸剂所用的基质一般具备类似凝胶的不等温溶胶与凝胶的

互变性,分为两大类:

1. 水溶性基质 常用的有PEG类,如PEG6000、 PEG4000,肥皂类,硬脂酸钠及甘油明胶等。

2. 脂溶性基质 常用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等。

(三)制备方法

1.工艺流程与设备 滴制法是将药物均匀分散在熔融的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里,冷凝收缩成丸的方法。 ? 一般工艺流程:

? 常用的冷却液有:液体石蜡、植物油、二甲基硅油和水等。

(三)制备方法

? 在制备过程中保证滴丸圆整成形、丸重差异合格的关键是:

选择适宜基质,确定合格的滴管内外口径,滴制过程中保持恒温,滴制液液压恒定,及时冷却等。

二、膜剂

? 膜剂(films)系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加工成

的薄膜制剂。

? 膜剂可供口服 、口含、舌下给药,也可用于眼结膜囊内或阴道内;外用可作皮肤或粘膜创伤、烧伤或炎症表面的覆盖。 ? 膜剂分为单层膜、多层膜(复合)与夹心膜等。 ? 厚度一般为0.1~0.2ìm,面积为1cm2的可供口服,0.5cm2的供眼用。

膜剂的特点

(1)工艺简单,生产中没有粉末飞扬;

(2)成膜材料较其他剂型用量小; (3)含量准确; (4)稳定性好; (5)吸收快;

(6)体积小、质量轻,应用、携带及运输方便。

成膜材料

(1) 生理惰性,无毒,无刺激;

(2)性能稳定,不降低主药药效,不干扰含量测定,无不适嗅味; (3)成膜、脱膜性能好,成膜后有足够的强度和柔韧性;

(4)用于口服、腔道、眼用膜剂的成膜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能逐渐降解、吸收或排泄;外用膜剂应能迅速完全释放药物; (5)来源丰富,价格便宜。

成膜材料的种类

(1)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明胶、虫胶、阿拉伯胶、琼脂、淀粉、糊精

? 特点:可降解或溶解,但成膜、脱模性能较差,常与其他材料合用。 (2)合成高分子材料:

? 聚乙烯醇类化合物;屏息酸类共聚物;纤维素衍生物类 ? 特点:成膜性能优良,成膜后的强度与柔韧性均较好。

? 来源:醋酸乙烯→聚醋酸乙烯+甲醇→PVA ? 规格:PVA 05-88 17-88

? 聚合度:500~600和1700~1800,分别用05和17表示。 ? 分子量:分别为22000~26400和78400~79200。

醇解度:均为88%±2% 。应用:前者水溶性大而柔韧性差,后者水溶性小而柔韧性好,两者以1:3混合使用。

? 性质:对粘膜和皮肤无毒、无刺激性。吸收少,48小时后80%随大便排出。

? 来源:乙烯 + 醋酸乙烯→EVA

? EVA的性能与其分子量及醋酸乙烯的 含量有很大关系。 ? 本品成膜性能良好,膜柔软,强度大,常用于制备眼、阴道、

子宫等控释膜剂。

膜剂的制备工艺

? 主药

0~70%(W/W)

? 成膜材料(PVA )等 30~100% ? 增塑剂(甘油、山梨醇) 0~20% ? 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十二烷基硫酸钠) 1~2%

? 填充剂(CaCO3、SiO2、淀粉) 0~20% ? 着色剂(色素,TiO2等) ? 脱膜剂(液体石蜡)

膜剂的制备工艺

? 匀浆制膜法 ? 热塑制膜法 ? 复合制膜法

(一般用于缓释膜的制备)

0~2%(W/W)

适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l0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