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心理学复习资料(糖糖版)

更新时间:2024-04-24 14: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深圳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 1879年,德国哲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和动物的心理现象。具体的说,心理学研究以下内容: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

(1)心理过程:指人类共同拥有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也包括注意 ② 情绪和情感过程:在认识他人或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一定的态度

③ 意志过程:一个人有意识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行为方式,克服困难,以

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活动就是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由于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又成为差异心理。

①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

②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能力,气质和性格统称个性心理特征。

4.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联系:

(1)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

(2)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并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得到表现。

5. 心理学学科性质的两个鲜明的特点: (1)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于一身 (2)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于一身

6. 心理学的分类: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1)基础心理学:研究重点在于从理论上揭示人类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

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2)应用心理学:研究倾向于讲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某一特殊群体,揭示这一群体的心理活动规律。

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

7.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领域:

(1)心理过程: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表现为一个过程;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对科学地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2)心理结构:人的心理现象是很复杂的,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存在一定的结构;研究心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1

(3)心理的脑机制: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脑的机能。一个健康发育的神经系统,是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心理学家不仅要在行为水平上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而且要深入研究心理的脑机制,揭示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

(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人的心理现象是进化过程的产物。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它和脑发育的关系,是心理学的重要任务。

(5)心理与环境:心理现象是由外界输入的信息引起的,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现象和人的外部环境(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揭示这种联系和关系是心理学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8.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1)描述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在质和量上确定心理活动的具体事实,也就是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给一个概念下操作性定义,并且发展测量用的测验和技术。测量工具要有信度和效度。

(2)解释和说明: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和行为,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心理现象的原因,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可以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四个层次来探究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 (3)预测和控制:能够预测和控制行为,就是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主要依靠测量工具和相关理论的正确性。行为预测必然伴随行为的改变和控制。

9.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1)因果研究:因果联系是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一,心理学的第一类研究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的因果联系。

(2)相关研究:是事物的另一种关系,与因果联系不同,其本身不提供因果的信息;只是从相关本身的信息,无法推断出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3)个案研究:因果研究和相关研究都以大量的被试样本为基础。个案研究是从个别案例中发现有价值的结果。 10.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要从心理现象产生所依存的客观条件及其表现和作用来揭示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2)发展性原则:要以发展的观点研究心理现象,用发展变化的视角观察心理现象。 (3)系统性原则:要求在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时,必须考虑各种内、外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制约作用,把某一心理现象放在多层次、多因素和多维度的系统中进行分析。

1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对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心理活动的方法。

① 包括: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② 优点: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

③ 缺点:难以重复验证;难以精确分析;有时会产生研究现象没有出现的情况;观察 容易“各取所需”

(2)实验法: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变化,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① 种类:实验室实验法: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所进行的实验

2

特点:精确度高;研究情境的人为性

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 特点:自然且具实践意义;易受无关因素影响 ② 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③ 优点:“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

(3)调查法:就某一(某些)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他个人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团体的心理趋向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法和谈话法。

① 优点:短时间内收集大量资料

② 缺点:如问卷回收率较低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问卷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4)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心理测验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① 基本要求:信度: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测验的有效性 ② 优点: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 ③ 缺点:难以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5)个案研究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① 优点:收集资料深入详尽

② 缺点:适合个别情况,难以推广运用 (6)脑成像技术和脑电波研究

12. 现代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用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各元素之间的结构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代表人物:詹姆斯

(3)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研究知识和意识的组织过程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4)行为主义-Behaviorism:反对研究意识、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可观察的外显地为

代表人物:华生

(5)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研究无意识现象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6)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研究人的认识活动 代表人物:《认知心理学》出版,1967年,奈瑟

(7)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m:研究正常人的的人性问题,如动机、需要、自我意识等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第二章 心理与脑

1. 心理的实质(科学的心理观):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3

(2)人的心理反映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3)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具体性)。

(4)社会生活实践(社会生活条件和人们的社会关系)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3. 大脑皮层从前到后可以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区域

4. 大脑的功能

一般认为,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由左半球负责;右半球则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大脑具有重新调整和代偿的功能 5. 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规律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份组成。

6. 反射的种类

无条件反射是种系发生过程中遗传下来的、先天性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后天获得的行为,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

7.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开始进行研究的。

8.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另一种条件反射。

9. 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 神经过程的扩散与集中规律

兴奋或抑制在皮层上产生后,并不停留在原来的发生地点(原发点),而是沿着皮层向邻近部位传播开来,使这些部位也出现同样的活动,这种现象叫扩散,反之则叫集中。

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

大脑皮层上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叫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10. 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构成的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由词、语言构成的信号系统。

第三章 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一)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外感觉:指分布于身体表面的各种感受器接受各种外部刺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

4

内感觉:感受器位于身体的内部器官和组织上,也称肌体觉

本体感觉:感受器介乎内、外分析器的感受器之间。运动觉、平衡觉

(三)感觉的意义

是认识的源泉(感觉剥夺)

为有机体适应生存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概念

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之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二)绝对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

人刚刚能觉察到这种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阈限越低,绝对感受性越高,二者成反比。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视觉: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烛光

听觉:安静房间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声 味觉:两加仑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 嗅觉:一滴香水弥散三居室

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 温冷觉:觉察出皮肤表面摄氏1度的差异

(三)差别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 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二者也呈反比关系。差别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大。

韦伯定律:

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决定于一个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这个比值是个常数:K=ΔI/I。

三、视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

光,即电磁波。人眼可接受波长在380-780毫微米的可见光。

视网膜结构与功能

锥体细胞:600万个,短粗成锥体。

5

功能:感受强光,能分辨物体颜色和细节,在暗光中不起作用 棒体细胞:1.2亿,细长成棒状。

功能:对弱光敏感,但不能感受颜色和物体的细节

(一)视觉感受性与视敏度

1、 视觉感受性——以对光的感觉阈限来体现。人对不同波长的光感受性不同。 明视觉情况下,对555毫微米(黄绿色)光感受性最高 暗视觉情况下,对505毫微米(蓝绿色)的光感受性最高

2、视敏度

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用视角大小表示。视角是物体通过眼睛节点所形成的夹角。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及物体与离眼睛的距离。

能够看清一个物体或物体间的距离时,视角越大,视力越差;视角越小,视力越好。

三种视敏度

最小可见敏度:能够分辨最小物体的能力 游标视敏度:能够分辨两条线段的相对移动 最小间隔敏度:区别物体间最小间隔的能力

(二)颜色视觉

1、颜色是指光波作用于人眼引起的视觉经验。 广义的颜色包括非彩色和彩色 狭义的颜色指彩色

2、颜色的属性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对光源来说,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就不同。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取决于照明强度和物体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3、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将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在视觉系统内的混合。加法过程,即将各种波长的光相加

颜色混合:将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作用于视觉系统引起的混合。减法过程,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

4、色觉缺陷

色弱:对三种波长的感受性低于正常人。 全色盲:缺乏锥体系统,只能分辨黑色和白色 部分色盲:能够经验的颜色范围比正常人小得多

(三)其它视觉现象

1、视觉适应:光刺激持续作用下,视觉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暗适应:进入暗环境中感受性提高的现象。最初5-7分钟感受性提高较快,随后速度减慢,

6

完成整个暗适应约需要40分钟.

明适应:由暗环境进入亮环境感受性下降的现象。最初半分钟,迅速下降,然后减缓,两三分钟趋于稳定

2、视觉对比

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

明暗对比: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

颜色对比:一个物体的颜色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

3、视觉后像

刺激停止后,仍有视觉。

正后像:后像与原刺激的性质一样 负后像:后像与原刺激的性质相反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四、听觉

(一)听觉刺激

20-20000 Hz的声波,有频率,振幅和波形三种属性,它们分别决定了听觉的三种属性:音调,音响,音色

(二)听觉现象

1、音调—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

音调是心理量,它与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对应。在低频音一端,很小的频率变化即可觉察到;在高频音一端,频率变化很大才能觉察到 2、音响

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属性。 强度大,响度高;强度小,响度小。

单位是分贝,下阈是0dB,上阈是130 dB

也与声音频率有关。相同声压下,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不同的音响;不同声压下,也可产生同样的音响 3、声音的掩蔽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为声音的掩蔽。 受声音的频率、掩蔽音的强度影响 与掩蔽音频率接近,掩蔽作用大 掩蔽音强度大,掩蔽作用大

五、其他感觉 (一)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包括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 (二)嗅觉和味觉

嗅觉和味觉都是对化学物质的感觉,两者互相影响,互相配合,关系非常密切 (三)运动觉和平衡觉

7

运动觉是反映身体各部份之间位置的相对变动的感觉 (四)机体觉

机体感觉是指我们对内脏器官活动状态的反映

六、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适应是由于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引起的感受性变化 感觉对比: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二)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不同感觉的补偿作用 (三)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第四章 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知觉的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的分类

1、根据起主导作用的感官分:视知觉、听知觉和触知觉

2、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的特性分: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3、错觉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化(双关图)

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二、知觉的整体性

整体性——刺激物不完备时知觉者仍保持完整的认识 对部分的知觉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们在对现实事物的知觉中,伴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所以能够对事物作出最佳解释说明的特征。

四、知觉的恒常性 1、形状恒常性

8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 2、 大小恒常性 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看到对象大小的变化,并不和网膜映象大小的变化相吻合,而是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 3、 明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 4、颜色恒常性

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人们对其表面颜色的知觉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

第三节 空间知觉

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尝试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等。

一、形状知觉

(一)形状的特征分析

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原始特征的分析和检测。 原始特征: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 以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

(二)轮廓和图形

轮廓是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是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

受空间上邻近的其他物体的影响

也受时间上前后出现的物体轮廓的影响 主观轮廓(错觉轮廓):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

(三)图形的组成原则 邻近性 :接近性原则 相似性 对称性 良好连续 共同命运 封闭 线条方向 简单性

二、大小知觉

(一)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a=A/D

a:网膜投影的大小 A:物体的大小

D:对象与眼睛的距离

9

网像大小与知觉距离有关,因此不能仅凭网像判断物体的大小

人在知觉时不自觉地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大小=网膜大小*距离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一个特定的网像大小说明了知觉大小和知觉距离的一种不变的关系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知觉物体深度和距离的线索: (一)肌肉线索

眼在观看不同距离的物体时,会产生一些变化 (二)单眼线索

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p147) 对象重叠 线条透视 空气透视 相对高度 结构级差

(三)双眼线索

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物体

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 视差进一步加大,将看到双像

四、方位定向

(一)视觉方位定向

借助参照物来确定方位。 判断东西南北的参照物: 太阳的位置和地球的磁场

判断上下的参照物:天空和地面

判断前后和左右的参照物:人体和外物的关系 (二)听觉的方位定向

判断声源的方向就是听觉的方位定向

同一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不同,产生了时间差、强度差等成为声音定向的主要线索 44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

(一)概念:对事件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四种形式:

1、 对时间的分辨:“刚才在休息,现在在上课” 2、 对时间的确认:“今年是2010年” 3、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这节课已经过去了半小时” 4、 对时间的预测:“三个多月后就要放假”

(二)时间知觉的依据 时间知觉的参照系

10

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化等 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生物钟 心跳和脉搏:每分钟60-70次 从进食到饥饿:每周期4-6小时 计时工具

日历、时钟、手表等

(三)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感觉通道的性质:

声音相隔1/100秒,人耳即可分辨 触觉分辨两刺激间隔为1/40秒 视觉为1/10秒-1/20秒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人的兴趣和情绪

二、运动知觉

对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

对人和动物的适应性行为有重要意义

(一)如何获得物体运动的信息?

网像运动系统:相邻网膜点受到连续的刺激是运动知觉的信息来源

头-眼运动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动作指令与网膜映象共同决定运动知觉。如人眼追踪运动的物体及物体动,人眼静止,看到动的物体;物体静止,人眼移动,看到静止的物体。

(二)真正运动的知觉 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影响因素:

物体运动速度,太慢或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太小,不能产生运动知觉

(三)似动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主要形式:

1、 动景运动:如电影、电视 2、 诱发运动:月亮与云彩 3、 自主运动:暗室内注视光点

4、 运动后效:注视运动的物体后再注视静止的物体,反方向运动(机场等行李的经验)

第五节 错觉 1 错觉的种类

视错觉、其他错觉、形重错觉、方向听错觉

2.错觉的概念?

11

错觉是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必然歪曲的知觉现象。 理解错觉概念时应注意: 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

人在出现错觉时,知觉的映像与事物的客观情况不相符合 错觉不是判断失误

即使是长年从事错觉研究的人也会出现错觉 错觉也不是幻觉或妄想

幻觉: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相应感官

妄想:难以纠正的病态信念,不属于知觉范畴

第五章 注意

知识点:

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功能,注意的类型——无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意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意后注意;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分配及其条件,注意的转移。

第一节 注意的一般概念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是注意的两大要素。

1、指向:指向是指每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他事物。 2、集中:集中是指意识对事物的反映达到一定清晰和完善程度。

二、注意的功能

(一) 选择功能: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

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

(二) 维持功能:将心理活动锁定在一定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如果没有注意的维持功能,

头脑中的信息很快就会从意识中消失。

(三) 调节功能:当人脑的信息加工对象发生转移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利完成。 (四) 监督功能:使心理活动不会偏离预定的目标。

(五) 注意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注意是心理现象的有选择的指向和集中,它本身不是一种

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本身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依赖于其他心理过程而存在。

人在注意时,可用分析的方法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的方法:是在注意的全部内容中,分成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去逐个注意。 综合的方法: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注意。

第二节 注意的类型

根据保持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可把注意分为三种类型: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12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一、无意注意

(一)什么是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叫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不由意识控制的注意,所以也叫不随意注意。

(二)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2.人的主观原因:

(1)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 (2)当时的情绪状态; (3)当时的精神状态。

二、有意注意

(一) 什么是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叫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地,服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自觉调节和支配。

(二)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 加深对活动任务的理解,不断组织好自己的活动。

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又称为随意后注意。其为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

有意后注意,同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以上所说的三种注意,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是紧密交织并可以互相转换的。

如在学习过长中,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习兴趣,防止疲劳,但人不能单纯地凭无意注意进行工作,如果是这样,则一切工作都会杂乱无章,连工作任务都无法定向。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善于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他们也会在日常和学生交往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形成有意后注意,以减轻有意注意对精神带来的压力。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品质是衡量人注意时质量和效率的指标。 注意的品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的范围; 二、注意的稳定性;

13

三、注意的紧张性; 四、注意的分配; 五、注意的转移

一、注意的范围

(一) 什么是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一定时间内能够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广度——一个人同时能够注意多少对象;一次注意所觉察或认知的客体有多少。

(二)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人的活动任务与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 (一) 注意的稳定性

人的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稳定在一定的对象上,叫做注意的稳定性。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严格地讲,所谓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有限时间内注意的集中程度。

(二) 注意的起伏现象:

人在集中注意感知某一事物时,很难长时间地保持不变。注意周期性地加强或减弱,叫做注意的起伏现象。

(三) 注意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一个对象,行动所接触的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变化,但总体是坚持于一个方向。

(四)保持稳定注意的条件: 1. 明确工作任务; 2. 活动多样化;

3. 把内心注意和外部的实际活动结合起来; 4. 注意的稳定与人的身体状况有关。

(五)注意的分散是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

注意的分散是指人的注意力离开当前注意任务而被无关刺激所影响。

三、注意的紧张性

(一) 什么是注意的紧张性?

注意的紧张性是指心理活动对某些事物的高度集中,而同时离开其余的一切事物。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注意十分紧张,有时不那么紧张。

(二) 人在紧张注意时,可以摆脱周围一切事物 ,人如果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对完成此项活动的意义有深入了解,都可以维持长期高度紧张的注意。

(三) 注意的紧张性与注意的范围密切联系:

14

越紧张地加强注意,注意的范围越小;

注意范围越大,保持高度紧张注意就越困难。

长时间高度紧张注意,易于产生疲劳现象,这时紧张性也就会逐渐减弱,注意即趋于分散。

(四) 在实际生活中,控制注意紧张性有重大意义:

人在一定情况下,常常需要把注意高度集中在一定对象上,克服各种干扰,以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但有时也要求降低注意紧张性,避免疲劳。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要善于调节和掌握自己注意的紧张性。

四、注意的分配

(一) 什么是注意的分配?

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几种对象,叫做注意的分配。

(二) 注意分配的条件:

如果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要有以下两个条件作保证:

1、在有两个动作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个动作达到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程度才行。

2、同时进行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有联系的、同一类型的活动便于进行注意分配。注意分配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锻炼提高的能力。

五、注意的转移

(一) 什么是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二) 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的条件。 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主要看对原来注意对象的兴趣如何,原来注意的紧张性如何而定 。

(三) 注意的分配与转移密切关联。

严格地说,注意的分配很不容易做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注意的迅速转移。但从总体来讲注意的转移则被人视为注意的分配。

如火车,汽车,飞机驾驶员,都需要有很好的注意的分配与转移能力。

在注意的广度(范围)、稳定性,紧张性以及分配与转移方面,人与人的个体差异较大,可通过实践锻炼,使注意力得以提高以适应工作需要。

注意的迅速转移和妥当的分配,与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和身体状况有极大的关系。

第五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记忆:人脑对所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二、记忆的种类

(一)以记忆内容进行的分类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5

2、语词记忆(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等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运动记忆(动作记忆):是以过去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二)根据记忆时间长短进行的分类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操作记忆) 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指当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人的感觉并不立刻悄失,还会在一个很短的时间保持它的印象。由于它在感觉基础上产生,又叫感觉记忆 。

短时记忆:指信息储存保持在1-2分钟之内的记忆,也称操作记忆,这种记忆的内容是人所意识到的,识记快回忆也快,但回忆后如果没有保持,则信息就会很快消失。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大多数人能记住7+2个信息单位,它们可以是不连续的数字,也可以是文字。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储存时间是从一分钟至几年或更长时间。长时记忆的储存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的过程。

短时记忆是长时记忆的门户,没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就不会发生。

短时记忆与瞬时记忆的区别: 1. 持续时间不同。

2. 瞬时记忆是处于前注意状态,或无意识状态下的记忆(人们常常不知道瞬时记忆的内容

是什么);短时记忆是有意识的记忆,人们清楚地知道短时记忆的内容。

3. 瞬时记忆中的信息不可避免的要逐渐消失,而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能通过复述保持下来,

进入长时记忆系统。

第二节 记忆过程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人的完整记忆过程分为三个过程,它们是识记过程、保持过程和再认或回忆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是彼此密切联系着的统一过程,识记是记住,忆是把记住的东西复现出来。记是忆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识记,便不能保存客观事物的映象,也就不能再认或回忆。而忆又是记的表现,通过再认或回忆表现识记,同时再认或回忆过程也进一步加强着对事物的识记。总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是记忆的基本过程。

一、识记 识记的种类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16

无意识记: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没有经过特殊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事先有预定的目的,并经过一定的努力,采取一定的措施按一定的方法步骤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是在对事物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进行的识记。机械识记主要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其以多次重复复习为基本条件。

意义识记:是建立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经验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领会、揭露其中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规律,是与积极的思维密切联系的。 影响识记的因素 1. 识记目的 2. 识记态度

3. 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4. 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5. 学习方法: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综合识记法

复习在识记中的作用

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复习的作用在于强化联系,同时促进理解,使识记更有效地进行。

识记需要复习,要使复习富有成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2、把识记和试图回忆结合起来。 3、使复习过程多样化。

1、要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配复习优于集中复习) 连续复习称为集中复习,间隔一定时间的复习称为分配复习。一般来说,分配复习优于集中复习,但优异程度则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材料的意义性、组织形式、难易程度、学习阶段等等。分配复习之所以比集中复习优越,从生理机制看,集中复习时神经过程中容易出现抑制的积累,而分配复习可使抑制得以消除,同时由于分配复习有较多的时间间隔可使联系得以巩固,而集中复习时这种机会较少。

2、把识记和试图回忆结合起来。实验证明,在复习过程中,若用全部时间复习,不如采取部分时间复习,部分时间试图回忆的效果好。

3、使复习过程多样化。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复习,能维持学习者的兴趣,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联系的巩固。

二、再认

再认:当曾经感知、思考、体验过的事物再作用于我们时能认识,能识别的现象。 达到再认水平的条件:识记的精确性和牢固程度

17

当前事物与以前感知过的有关事物及环境条件相同的程度

再认中的错误:对熟悉的事物不能再认,再认有完全的和不完全的 由于联系泛化而认错对象

三、 回忆

回忆:根据一定的条件把以前产生的对事物的反映重现出来 。

回忆可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 :

无意回忆是事先没有回忆的目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回忆。 有意回忆是一种有预定的回忆目的而自觉进行的回忆。

回忆又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

直接回忆是当前事物直接引起过去经验的再现。 间接回忆是通过中介联想才能达到旧经验的再现。

回忆的速度通过反应时间来测量,回忆时间的快慢受材料的性质、难易、间隔时间长短的影响,大部分决定于新近性。学习得较久较好的课文的回忆比从新近学习的课文所得到的反映要慢。 联想

联想律:人们在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以后就会有一个对象引起另一个对象的规律。 亚里士多德就把联想律分为对比、类似和接近三定律。

一件事物总是和许多事物联系着,因而可能引起的联想是很多的。

对一件事物的感知和回忆究竟首先引起什么联想,是受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方面是联想的强度,另一方面是人的定向兴趣。联系的强度又决定于:刺激的强度,联系的次数,联系形成的时间。

第三节 保持和遗忘 保持

记忆是经验的保持,但这种保持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在头脑中保留着,记忆在经验中是发生变化的。保持在记忆中的经验,在质和量上都会发生变化。经验在记忆中发生的质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

保持产生变化的原因 : 质的原因 : 1. 记忆中的映象受了新旧经验的影响,又形成了新的联系,使记忆中的经验的某些部分占

了优势。

2. 其次是由于在记忆中发生了泛化,使记忆的内容概括、简略、或与其他旧经验相混淆。 3. 第三是由于不同的人对材料的不同方面产生兴趣与激起的情绪不同,因此在头脑中留下

痕迹的深度也不同。 量的原因: 主要是遗忘

18

遗忘:不能再认和回忆或错误地再认和回忆

遗忘类型:永久性遗忘和暂时性遗忘

遗忘的生理机制:

1. 一方面是识记后留下的痕迹由于没有强化随时间而消退; 2. 另一方面是由于来自附加的干扰作用而产生的抑制所引起的。 遗忘发展的制约条件:

1. 首先,遗忘的进程受识记材料性质的影响; 2. 其次,遗忘的速度受材料数量的影响; 3. 第三,遗忘受学习程度的影响;

4. 第四,遗忘的速度与用不同的指标检查有关 。 遗忘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最初遗忘得比较快,而以后逐渐缓慢。

第四节 如何克服或缓解遗忘 复习策略: 1. 运用阅读与试图回忆交替进行,可以提高复习效果。 2. 正确安排复习时间,可以有效防止遗忘 3. 复习的形式多样化 4. 注意避免记忆干扰

记忆干扰: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 。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的干扰作用祢为倒摄抑制。

制约倒摄抑制的条件:P114~P115 四点

1. 倒摄抑制受先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的制约; 2. 倒摄抑制的大小受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的影响;

3. 倒摄抑制的大小受先后学习材料在时间上安排的影响; 4. 倒摄抑制的大小受先后两种材料的识记巩固程度的影响

教师如何记忆干扰规律组织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防止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产生,尽量使前后相邻的学习活动在内容上有所不同。

例如,不要把相近的两种课程排在一起,文科与数理化课程交替进行,对类似的内容注意进行比较和分化,学生在临考试前不要再学习,以免对考试内容产生干扰,学习同一种材料时,如果中间部分是重点,则在教学中应使之突出,加强这部分的记忆。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19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说到的“考虑”、“思考”、“想一想”等,都是指思维活动。 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映像为中介,形成客观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 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表征,具有概括性。所谓概括的表征是指,思维活动所表征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称共同特征),而不是客观事物具体的形象;是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变化。 2.间接性

事物本质是隐含在事物内部的,事物变化的规律是包含在各种复杂的变化中的,它们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必须以已有知识和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才能认识到。因此,思维具有间接性。 二、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重点) (一) 思维与语言的联系 1. 从思维的特点来看: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是思维的工具,但不是唯一手段和唯

一工具。

2. 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思维以语言作为客观刺激物,借助语言来实现;语言也离不

开思维,要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和发展。

3. 从思维的种系发生来看:尽管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认为,婴儿的思维先于语言存在,但大

量的研究也证实,随着儿童大脑的逐步成熟,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越来越趋近于同步发展。成人阶段,人的思维和语言已完全同步发展,并且呈彼此依存的关系。

4. 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

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 (二) 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1. 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一种精神现象,是语言的内涵,而语言则是一种物质现象,是

思维的外壳,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区别。

2. 从生理机制来看:思维的器官是大脑(在表现形式上属内隐反应),语言的器官则主要

是感觉器官或效应器官(在表现形式上属外显反应)。 3. 从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来看:思维同事物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必然的内

在联系。语言同事物的关系是标志和被标志的关系,其间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4. 从构成因素来看: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而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

5. 从应用范围来看:语法规则因民族不同而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而思维

规律则不然,具有全人类的共同性。

三、思维的分类

1. 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不同,可以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2. 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可以分为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3. 根据思维凭借概念的不同,可以分为经验思维、理论思维。

20

4. 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以分为常规性思维(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主要凭借物的思维

形象思维: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凭借物的思维

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聚合思维:把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答案的思维。它的主要特点是求同,所以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或会聚思维。

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探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或辐射思维。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发散思维的特点:变通性、敏捷性、独特性。

经验思维:凭借日常概念进行的思维方式。

理论思维:根据科学概念进行的思维方式。

常规性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制定好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和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称再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四、思维的作用

我们更多地用人的思维特征,而不是其他心理过程来衡量一个人智慧的高低。 思维是人高于其他动物并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标志。 思维也是区分人们之间差异的显著标志之一。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的种类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进行分解,从而把它们的特征或属性分出来的思维过程。分析是思维过程的初始。

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个别特征、个别属性结合起来的思维过程;综合可以是在思想上把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

分析和综合的关系:P125

任何思维过程都包括着最初的综合—分析—再次的综合这三个环节,三个环节是协调一致的,思维过程就进行得顺利,如果三个环节之间脱节或分裂,思维过程就难于展开。

二、比较

比较,是把事物之间的差异加以区分,对比其异同点和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

21

比较以分析和综合过程为基础,只有通过分析和综合,将事物的异同区分出来,才有可能进行比较。比较又是抽象和概括的必要前提。

三、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把事物的一些特征从其它特征中分离出来,使此特征显现出来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把已从事物中分离出来的特征联合起来的思维过程。

四、系统化和具体化

系统化,指的是在概括和分类的基础上,把事物的不同特征、不同方面归类和编目,使之成为有序整体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用具体的事物描述、解释一般概念的思维过程。

第三节 思维的形式 一、 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稳定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概念的产生,总伴随着语言的标志,通常用词来标志。 概念可以有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之分 概念可以有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之分 概念也可以有实物概念和抽象概念之分: 概念还可以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二、 判断

判断,是人脑对事物属性关系反映形式。判断在阐明事物属性的基础上,或肯定、或否定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以言语形式表达出来。

判断主要分为两种:感知形式的直接判断和抽象形式的间接判断。

直接判断,是以感知形式为主,并不要复杂的思维活动参与的判断形式。

间接判断,是反映事物在因果、时间、空间、条件等方面本质差异的思维形式。其中制约思维过程的基本关系是事物的因果关系。

三、 推理

推理是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推理主要有两种形式:归纳和演绎

归纳,是指从特殊事物中抽象出一般原理的推理形式,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思维形式,通常被称为科学的思维方法。

演绎,是把一般原理应用于特殊事物的推理形式。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思维形式,是和归纳相反的推理形式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推理与言语的关系

第四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 发现问题 2. 分析问题 3. 提出假没

22

4. 验证假设

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同人积极的认知态度有密切关系,人对活动的认知态度越积极,就越容易发现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需要思考的问题。认知兴趣在发现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现问题常常取决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程度。

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就是把事物的性质加以归类,使思维活动更具有指向性,更有选择地再现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分析问题最基本的条件是全面地、系统地掌握感性 材料。分析问题也取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 。

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是以分析问题为前提的,不仅依靠思维的客观性,也一样依靠认知经验,还要依靠直观的感性形象 。在提出假设的时候,尝试性的实际动作经常是有用的和必要的。

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实验法检验假设的合理性,另一种是通过智力的活动来检验假设。

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语言联系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没和验证假设的思维过程,离不开言语的表述和重述的。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指能够产生新观念、新思想、新点子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所谓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指的是真正有创造性思想、或创造性方案出现。

所谓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人在自己的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产生的新想法、新领悟,但这些东西对你来说是新的,对别人来说就不一定是新的,也许中国古代人就有了。 创造性思维过程 (一) 准备阶段,是创造性思维的最初阶段。

(二) 潜伏阶段,这个阶段在本质上是一个“消化”时期。在此过程中,创造者可能没有任何进展。

(三) 顿悟阶段,这个阶段似乎是“恍然大悟”的时机,即灵感到来时期。 (四) 验证阶段,或称为表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创造者要把在头脑里新的观念加以验证。 第五节 思维的品质 1. 思维的广度,指人思维广阔程度的特点 。 2. 思维的深度,指人思维深刻程度的特点。

3. 思维的独立性,表现为一个人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善于独立发现问题,独立分析

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特点。

4. 思维的敏捷性,表现为一个人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的思维特点。

23

5.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人的思维过程的顺序性、层次性和连贯特点。 6. 思维的批判性,表现为人善于从事实的客观情况出发,严格地根据客观标准考察和

判断是与非、正与误,并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的特点。

7.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为人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思路的特点。

第六节 想 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形成想象表象的过程。想象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

想象以记忆为基础,但它不是记忆表象的简单再现。 想象是以组织起来的形象系统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

二、想象的意义

人的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方面。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鲁宾斯坦的观点,人的每一个思想,每一种情感或者每一种意志动作,其中总有一些想象,甚至在人的知觉中,也包含有想象。

三、想象的种类

想象可以根据想象表象中有无新内容出现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想象根据有无目的分为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

1、再造想象,是人们根据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是再造别人想象过的事物,它必须以描述和提示为前提,独立性差; 再造想象是理解和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 再造想象对人格的塑造也有重要作用; 再造想象往往是榜样言行的内化过程。 要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必须具备下列两个条件: (1)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2)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的想象表象的过程。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创造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要进行创作性想象,就要满足以下条件: (1)创造动机

(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 (3)积极的思维活动

24

(4)灵感

3、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

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想象。

随意想象,是有预定的目的、自觉地、需要有意志努力参与的想象。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方向性。 幻想

幻想是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幻想是有目的的、独立地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想象。 与一般的创造想象相比,幻想具有两个特点: (一)幻想创造出的形象,总是和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着,并体现个人所向往、所祈求的事物,而创造想象所形成的形象则并不一定是个人所向往的形象。

(二)幻想不与当前的创造活动直接联系,它不创造出当前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而是指向于未来活动,但它又常常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

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1.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需要的一种反映形式;

(2)人们的积极或消极情绪和情感,是和态度密切相关的;

(3)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使人产生情绪和情感。 2. 情绪的特征 (1)情绪的两极性特征:指每一种情绪体验都会有另一种与之相反的体验与之相伴。 情绪两极性的表现:

① 在动力性上表现为增力和减力两极 ② 在紧张水平上表现为紧张与轻松两极 ③ 在激动水平上表现为激动与平静两极 ④ 在强度上表现为强和弱两极

(2)情绪的瞬时性特征:情绪随情景变化的瞬时性、随机性或偶然性 (3)情绪的非理性特征:人的任何情绪反映都会和神经活动密切相关 3.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人适应生存和生活的重要心理支柱;高等动物、儿童以及成人的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具有驱使人行为的功能;有增力和减力两个方面。

(3)调节认知活动功能:情绪和情感是认识活动的一种监测系统,具有调节认知活动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调节知觉的选择,监视信息的流动,调节记忆活动,影响思维过程。

(4)信号功能:表情是传播情绪和情感信号的主要媒介。由各种表情表现出来的情绪和情感信息具有明显的信号功能,使人对他人的认识、态度和观点更具直接性,也使人际交往

25

中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 4.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情绪 人和动物皆有 先天遗传因素,发展在先 外显性、生理反应明显 多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生理性) 不稳定、短暂而激烈 (2)联系:

a) b) c) d)

情绪和情感可以统称为“感情”(affection)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通过情绪来表达;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表现的强度反映情感的深度

情感 人独有 后天习得因素,发展在后 内隐性、生理反应不明显 多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社会性) 稳定、持久而平缓

5.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中国《礼记》“七情说”:喜、怒、哀、惧、爱、恶、欲。 法国笛卡尔,《论情绪》提出人有六种原始情绪: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悲哀。 斯宾诺莎提出的三种基本情感:喜、背、愿望。

普拉切克的情绪三维模式:强度、相似性、两极性;可表示八种基本情绪:狂喜、悲痛、警惕、惊奇、狂怒、恐惧、接受和憎恨。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伊扎德用因素分析得出的9种基本情绪:兴奋、喜悦、惊奇、悲痛、憎恶、愤怒、羞耻、恐惧和傲慢。

(1)基本情绪:有明显的遗传性,不学就会

① 快乐:指在所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紧张解除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② 愤怒:是由于愿望无法达到或愿望一再受阻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③ 恐惧:是人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④ 悲哀:是在人失去某种他重视或追求的东西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其强度取决于失去的东西对主体的价值大小;强度可分为:遗憾、失望、悲伤和哀痛。 (2)复合情绪:是在原始基本情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绪体验

① 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惊奇和兴趣、厌恶和讨厌 ② 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害羞、骄傲与自责 ③ 与他人有关的情绪:爱、恨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说:爱的三个主要成分

亲密(intimacy):两人间同甘共苦、相互沟通和相互支持的情感

激情(passion):激发人的生理唤起的情感,可能是性的唤起,也可能出自其他需要

承诺(commitment):所作出的与另外一个人相爱或相伴的决定,以及信守这一承诺的程度 6. 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1)心境:指人比较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

26

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 心境常常受到外界事物的强烈影响 心境有主导心境和暂时心境之分

影响心境的因素

a) 客观刺激:事件的重要程度 b) 人格特征:气质、性格等 c) 心境对个体的影响

(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其发展大致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① 思维和意志控制力减弱阶段:身体变化和表情动作越来越失控,高度紧张使细微

的动作发生紊乱。

② 失去意志监督阶段:人的行为完全服从于当时的情绪体验,很可能发生不可控制

的动作和失去理智的行为。

③ 平息阶段:出现平静和疲劳的现象,甚至精力衰竭。

(3)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情况下引起的情绪状态,是人对于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本能性、适应性反应。

应激的特点

超压性:由于强烈的客观刺激而承受巨大心理压力

超负荷性:个体充分调动体内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应付紧急重大的事变

应激反应能引起“一般适应综合症”的发生,这种症状分为三个阶段:

① 警觉反应阶段:是一种适应性防御

② 抵抗反应阶段:有机体动员其他保护机制以抵消持续的情绪紧张

③ 衰竭反应阶段:人会持续保持紧张状态,适应性贮存能量全部耗尽,机体被自身的防御力损害,导致适应性疾病

7.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 (1) 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

思想、言论和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按其产生的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① 直觉的道德感

② 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 ③ 上升到理论层面的道德感

(2)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对于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和探求真理的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审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体验,它是人们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的审美标准对自然和

27

社会中各种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

① 审美感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具有愉悦的体验;二是使人的行为带有倾向性 ② 审美感与道德感一样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个体性 ③ 审美感具有较强的直觉性

8. 情绪的识别

(1)表情及其识别

表情是与情绪相关联的行为特征。 它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

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

表情的分类:

① 面部表情:达尔文认为,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并且能为全人类所理解 人们在辩认不同情绪的难易程度和速度上存在差异 ② 体态表情:可分为身体表情呵呵手势表情

③ 言语表情:人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气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

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把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这三种非言语交往方式,统称为体语。

(2)情绪的生理反应和识别

与情绪活动相伴随的生理状态变化,成为情绪的生理反应。 所有的情绪状态都会伴随有相应的生理反应。

情绪的生理反应较难通过意识控制,也不容易从外部直接观察到。

测谎仪的应用:说谎者由于担心自己的谎言被揭穿,因为会产生紧张情绪。

9. 快乐的培养:

认识快乐的妙用,不要自寻烦恼,积累愉快的经验,牢牢抓住今天,船到桥头自然直,给人以快乐,自己也快乐,正确理解运气和能力,知足常乐。

第九章 意志

1. 意志是人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 2. 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 (1)有目的的行为是意志活动的基础:意志行为是人所特有的,但人的行为并不都是意志行为

(2)克服困难是意志行为的特征:一个人意志坚强的水平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来衡量。克服困难是意志行为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3)调节行为是意志活动的标志: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有两个方面

① 发动,表现为意志推动人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而行为 ② 抑制,表现为制止和预定目的相矛盾的行为

3. 意志与认识、情绪和人性的关系 (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28

① 认知指导意志: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过程,意志便不可

能产生 ② 意志主导认知:意志行为决定着认识活动的效率

(2)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① 情绪激励意志:情绪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又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 ② 意志调控情感

(3)意志与个性的关系

① 个性倾向性影响人的意志 ② 意志是兴趣、爱好的持久保证 4. 意志过程的两个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

① 确定目的:

a. 有一定难度、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目的,往往比较适宜。 b. 决策过程是意志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决策过程就是在几个目的中,选择确定一个目的的过程。

② 动机斗争:在确定目的的决策过程中,人们往往拿不定主意,内心产生冲突和动机斗争。在多种目的并存的情况下,人的最典型的动机冲突有以下四种:

a. 双趋型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对人产生吸引力,而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即“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乐”式冲突。 b. 双避型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都是人想要回避的,而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即“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式冲突。

c. 趋避型冲突:一个人一方面要接近一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接近这个目标 d. 多重趋避型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趋避型冲突所混合成的一种复杂模式

③ 制定计划:经过动机斗争,确定目的后,还需要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2)执行决定阶段

① 执行决定是使拟定的计划付诸实施,完成既定目的的过程,是意志行为的完成阶段 ② 执行决定也是意志行为的最重要环节 5. 意志与行为的矛盾(意行矛盾) 意行矛盾在人身上一般表现出如下几方面的心理倾向:

(1)意在行先:就意行关系来讲,意总是在行的前面;人总是在有了行动的愿望和要求以后才去行动的

(2)意多行少:想到的事情多而做到的事情少

(3)意行相悖:由于文化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制约,意与行往往是对立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的行为具有“扮演”或“表演”的性质

(4)意行不一:言行不一的倾向在一般人身上都有所表现 6. 意志品质: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1)独立性:

① 个体不屈服于人们的压力,不随波逐流,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29

② 相反意志品质: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2)果断性:

① 长时间坚信自己的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执行。 ② 相反意志品质: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3)坚韧性:

① 长时间坚信自己的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执行。 ② 相反意志品质:执拗和见异思迁或虎头蛇尾 (4)自制力

① 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② 相反意志品质:懒惰 最突出表现为:一是办事拖拉,二是抵挡不住诱惑

7. 意志的形成和培养

(1)明确目的,增强责任感 (2)运用集体的力量

(3)在社会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意志 (4)加强自我培养

第十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一、 概念

个性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不仅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且指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 二、 个性的特征(简答):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和生物制约性 (1)个性的整体性:个性是人的整体心理面貌。个性的完整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2)个性的独特性:人的个性都是由独特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的。

(3)个性的稳定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是个人的个性表征。个性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个性具有可塑性。

(4)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制约性:人的个性不仅受生物因素制约,而且受社会因素制约。

三、 个性心理结构

(1)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其中,需要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

(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四、 需要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需要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

需要是人产生和维持情绪和情感的中介 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

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30

需要的种类

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重点、论述题) 1、基本内容:

人的需要可以分为数个基本层次

最初有五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基本需要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2)心理层——归属需要、尊重需要 (3)发展层——自我实现需要

后来马斯洛又加了两层,变为七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不同需要层次间的关系:需要从低到高,构成了不同的等级 (1)需要的满足具有一定顺序。

(2)需要层次越低,需要的力量越强。

(3)通常先要满足低级需要,然后才满足高级需要。

(4)有时候,高级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了。 (5)不同的需要同时存在,但只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 (6)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不再成为激励行为的动机。

3、对需要层次论的评价 (1)创建型

a) 体现了需要的多样性和人与动物的差别。 b) 指出需要具有层次和发展过程。 c) 指出需要具有递进式发展的性质。 d) 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将需要归纳为一个连续统一体,为理解人类需要提供了有意义的

线索。 (2)局限性

a) 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

b) 其需要层次发展模式并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现实中不乏需要层次的逾越性满足。 c) 其理论缺乏实证支持。

五、 动机 (一) 概念

动机是人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行为的原因 动机是一种内部动力

人的一切活动总是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动机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外部行为间接推断 (二) 动机的功能 1. 引发功能:行为的原始动力

动机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

31

2. 指导功能:行为定向

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 3. 激励功能:维持和调整

4. 维持功能:表现在行为的坚持性方面

5. 调整功能:表现在个体通过行为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与更接近目标

(三) 动机的分类

1、根据动机的起源: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生理动机:起源于生理需要,并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社会动机:起源于社会需要,并在社会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动机。 2、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3、根据动机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长远的间接动机和暂时的直接动机 4、根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四) 成就动机:个人追求成就、成功和社会赞许等方面的动机

(五)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 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2. 教师的言行 3. 社会性竞争 4. 学生的学习成绩 5. 对工作难度的看法

6.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

六、 兴趣

(一) 概念: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 兴趣是需要的延伸

兴趣与认知、情绪与情感过程关系密切 兴趣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 兴趣伴有积极的情绪体验

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浓厚 兴趣发展成为行为倾向时,就转化为爱好 兴趣的作用

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

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推动作用 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

(二) 兴趣的分类 1. 根据兴趣的内容

物质兴趣:对物质条件改善的渴望 精神兴趣:对科学、道德和艺术的渴望 2. 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 直接兴趣:对活动过程的兴趣 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2

(三) 兴趣的品质

1. 兴趣的倾向性:对什么事物会发生兴趣 2. 兴趣的范围:兴趣的广度

3. 兴趣的持久性:兴趣稳定的程度

4. 兴趣的效能:兴趣调控、推动行为的力量

七、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理想: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信念:坚信某个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为的个性倾向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世界观的作用:

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

第十一章 能力

一、 能力: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掌握动作的快慢、难易、巩固程度。

能力存在着个别差异。

二、 能力的种类:

① 按能力的倾向来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思维能力、想象力等。 特殊能力:指完成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等。

② 按创造性程度来分,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 智力:智力是人的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称智能。 西方心理学对智力主要有以下的解释: 1. 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2. 是学习的能力,

3. 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4. 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5. 是综合的认知能力:1987年,《美国心理学杂志》发表辛德曼和罗斯曼的研究,发现对抽象思维或推理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种能力特征认同的一致性极高。 四、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的影响。

33

2、生长发育因素对智力的影响:怀孕(孕妇的健康、营养、有害物质等,胎教);分娩:宫内窒息;低、超低体重儿:1500—2500克,小于1500克;新生儿疾病:新生儿核黄疸,缺血缺氧性脑病;婴幼儿早期营养状况:缺铁,补充营养对智力的影响。

3、环境的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早期生长环境:语言发展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期望水平;本人受教育情况。

4、性别对智力发展的影响。 5、年龄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6、不同人种的智力特点。

五、 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一般能力的个别差异和特殊能力的差异 ① 一般能力的个别差异:

a.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b. 能力类型的差异:人与人之间在知觉、表象、记忆、言语和思维方面都会表现出明显的

能力类型的个别差异。

② 特殊能力的差异:特殊能力是一般能力在专门职业和行业活动中的特殊表现。 a.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有表现早晚的差异,有些人的优异能力在儿童时期就表

现出来了,此现象称为“早熟型人才”或能力的早期表现。 b. 能力的早期表现在音乐、绘画领域中表现最为常见。儿童在3岁左右开始显露音乐能力

的情况最多。

c. 环境的影响、家庭的教育和实践活动也是发展能力必不可缺的后天条件。

六、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先天与后天 儿童脑发育在5-6岁和13-14岁存在两个加速期。

(1)先天素质对能力形成的影响: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基础素质。素质是有机体天生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征,包括一个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脑的结构形态和审理特点。

(2)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① 营养状况:营养不良可以造成脑细胞数目低于正常发展的数目。 ② 早期经验:早期经验对儿童智力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一生能力发展的水平,这种情况应当引起家庭和幼儿教育学校的高度重视。 ③ 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与教学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教学法是实现教学任务的手段,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把似乎是缺少能力的儿童塑造成才。

(3)实践活动对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能力是在人与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必须通过本身的实践。劳动实践对各种特殊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职业的劳动制约着能力发展的方向。

七、 我国超常儿童的特点: 浓厚的认知兴趣,旺盛的求知欲。 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 敏锐的感知觉,良好的观察力。 注意集中,记忆力强。

进取心强,自信、勤奋、有恒。

34

Renzulli认为:超常儿童具有IQ高、工作责任心强和创造力高的特点。

智力的分等(韦克斯勒)

分等 智商 人群中百分比 极超常 130以上 2.2 超常 120~129 6.7 高于平常 110~119 16.1 平常 90~109 50.0 低于平常 80~89 16.1 边界 70~79 6.7 智力缺损 低于69 2.2

第十二章 气质

1.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动力特征包括:

1) 心理过程的强度(情绪体验、意志努力);

2) 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灵活性(知觉速度、思维的灵活性); 3)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外部或内部)。

气质决定着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具体进行方式好表现特点。气质是人的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个性的最为稳定的特征。(气质是天生的,没有好坏之分。)

2. 气质的基本特征: ① 感受性:指人对内外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神经系统强度特征) ② 耐受性:反映人对外界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注意力的集中性)(神经系统强度特征)

③ 反应的敏捷性:可分为两类特征,一类是不随意的反应性,另一类指一般的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神经系统灵活性)

④ 可塑性:指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难易程度。(也是灵活性的表现)

⑤ 情绪的兴奋性:神经系统强度特征和平衡性,情绪向外表现的强烈程度。 ⑥ 倾向性:指人的心理活动、言语与动作反应表现于内还是表现于外的特征。

3. 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气质主要受先天生物学因素的影响,气质是个性中最为稳定的特征。 ① 稳定性:气质的稳定性首先表现在无论从事何种活动,一个人的气质特征总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还表现为气质不会随个人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② 可变性:气质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绝对不可改变。在生活、教育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个性特征,都会对气质的改变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成人来说,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是先天和后天影响的结果。就气质而言,先天遗传的成分多,这就是气质难以改变的根本原因。 4. 气质类型学说 35

气质类型是指在某一类人身上共同具有的各种气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对气质类型的划分可能是古代人研究心理学最早涉猎的领域之一。

(1)体液说: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古代最著名的气质学说

① 多血质:多血质这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外向中性和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并且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反应迅速而灵活。

行为特征:活泼、敏捷、反应迅速、精力充沛、喜欢与人交往、适应性强、注意力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外向。

② 胆汁质:胆汁质者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向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查,反应迅速而不灵活。

行为特征:直率、强烈的热情、精力旺盛、感情用事、情绪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攻击性强、外向。

③ 粘液质:粘液质者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低,明显内向,外部表现少,反应慢而具有稳定性。

行为特征:安静、稳重、自我约束力强、善于忍耐、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难转移、刻板、有惰性、内向。

④ 抑郁质:抑郁质者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向,情绪兴奋性高且体验深,反应慢,具有刻板性和不灵活性。

行为特征:情绪体验深刻、强烈而持久、善于观察、安静、孤僻、不喜与人交往、耐受力差、多愁善感、内向。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俄国生理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高级精神活动有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两个基本过程,这两种精神过程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等三个基本特征。 ① 神经过程的强度:大脑神经细胞承受强刺激或持需工作的能力。 ②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兴奋和抑制过程强度的平衡。 ③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刺激的反应速度以及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转换速度。 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兴奋型 活泼型 安静型 抑制型 基本特征 强、不平衡 强、平衡、灵活 强、平衡、不灵活 弱 气质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5. 气质类型与实践

1) 气质类型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 2) 气质类型与职业的适应性 3) 气质类型与教学风格 4) 气质类型与因材施教 5) 气质类型与健康

6. 气质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1) 正确区分和认识学生的气质类型和特征 2) 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6

3) 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特点

37

第十三章 性格

一、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 气质受先天的影响较大;性格受后天的影响较大。 2. 气质较稳定,较难改变;性格相对易变些。 3. 气质类型无所谓好坏;性格特征有好坏之分。 4. 气质可以使同一性格的人有不同的表现。 5. 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6. 性格可以制约气质的表现,也可以影响气质的改变。 三、 性格特征的分析(重点) 1. 性格的态度特征 ① 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 ② 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特征 ③ 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2. 性格的意志特征 ① 对行为目的的明确程度 ② 对行为控制的自觉水平 ③ 长时间工作时表现出的特征 ④ 紧张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的特征 3. 性格的情绪特征 ① 强度特征 ② 稳定性特征 ③ 持久性特征 ④ 主导心境特征 4. 性格的理智特征 ① 感知方面的特征 ② 记忆方面的特征 ③ 想象方面的特征 ④ 思维方面的特征

四、 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性格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后者可能更重要些。

1. 家庭影响:父母养育方式、家庭氛围、独生子女

2. 学校影响:班级团队关系、学习活动、教师的榜样作用、管理方式 3. 社会的影响

4. 个人主观的因素 五、 青少年性格的发展和培养 1. 早期重视性格培养

2. 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启示作用、控制作用、调节作用、矫正作用 3. 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4. 鼓励学生自我教育

38

第十四章 心理健康

一、 健康: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异常,而且要生理、心理

以及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好状态或最佳状态。

二、 心理健康:

我国心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发展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对社会作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

三、 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 1. 乐于工作,并能在工作中充分表现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工作成就感。

2. 乐于与人交往,能够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常多于负面

的态度。

3. 对自己有恰当的了解,进而有悦纳自己的态度,并愿意努力发展自己的身心潜能。 4. 与现实环境接触良好,并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 应激

(一) 概念:应激是一种刺激物(Cannon),一种反应(Selye),是刺激物与机体的互动作用。

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作出的适应和应对过程。

(二) 应激的模型(构成应激的三个环节):应激源、中介因素、应激反应

(三) 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紧张刺激因素。应激源具有可相加性。 1. 应激性生活事件:

个人生活中的遭遇和变故,包括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是造成人们应激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

2. 与工作相关的应激源:

1) 职业内在的应激源(劳动条件、劳动范围、工作负荷与速度控制) 2) 组织的政策及执行 3) 组织的结构与气氛

4) 职业性人际关系:上下级、同事 5) 个人在组织中的角色、负责程度 6) 个人的经历:提升快慢 3. 环境应激源:

1) 经济的不确定性 2) 政治的不确定性 3) 技术的不确定性

(四) 影响应激的中介因素

1. 抱负水平(个人期望水平) 2. 个人认知

3. 个性特征(内控者与外控者、敌意感) 4. 生理状态

39

5. 个人经验

6. 社会支持系统等

(五) 应激反应

1. 躯体性应激反应:Selye提出的一般性适应综合症(GAS)

1) 警戒期:机体为对抗应激源而对体内能量进行动员,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2) 抵抗期:机体处在与应激源作长期抗衡的状态,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协调

下,各系统均处于动员状态。 3) 耗竭期:机体用来对抗应激的生理、心理能量已被耗竭,需要得到休息与能量补充,

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疾患或死亡。

2. 心理性应激反应

1) 情绪性应激反应:焦虑、愤怒等 2) 认知性应激反应:“灾难化”,过分夸大负性事件的潜在后果;否认、压抑

3. 行为性应激反应:攻击行为;自杀行为

4. 综合性应激反应:

1) 崩溃: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多由职业性应激引起,

具有以下特点:

① 体力耗竭(频繁头痛、恶心、疲劳、睡眠不良等); ② 体验情绪耗竭; ③ 精神耗竭或变态; ④ 自暴自弃的情感 2) 延缓应激反应:对在高度应激状态时不表现应激征象,事件过后一段时间才体验到,

如创伤后应激综合症。常见于无法控制的灾难性事件后,表现出焦虑、激惹、夜惊、情感(麻木)缺乏等

(六) 应激的后果

1) 生理(躯体)方面:导致多种身心疾病

2) 心理方面:儿童、青少年(影响心理的发展);成人(出现心理功能失调);老年人

(加重孤独感,导致老年痴呆) 3) 社会方面:社会角色改变,脱离现实

(七) 应对方式

1. 情绪集中性应对

1) 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面对紧张情景时的一种应对方式。 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机制:升华、合理化、替代、幽默 破坏性的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否认、幻想、推诿

2) 重新评价情景:通过改变认知能降低应激。分散对消极面的注意、产生积极情绪、增加个体对威胁情境的控制能力

3) 减轻紧张:镇静剂的应用、体力锻炼、放松训练

2. 问题集中性应对

40

3. 1) 2) 3)

1) 事先应对:学会可以用于未来应急情况的技巧 2) 获得信息

3) 建立一种行动规范 4) 自我调节

5) 学会解释负性情绪、认知混乱以及发现唤起等应激反应的各个部分。 6) 采取放松或重新评价等方法阻断应激反应。

社会支持:寻求获得他人的帮助

给予信息及指导:当局者迷(应激可以损害认知功能),旁观者清。

给予关怀、影响和教育:这类社会支持能帮助个体保持自尊和支持信念。

提供鼓励与保证:告知个体,只要主观努力,主宰应激是可能做到的,并保证生活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41

3. 1) 2) 3)

1) 事先应对:学会可以用于未来应急情况的技巧 2) 获得信息

3) 建立一种行动规范 4) 自我调节

5) 学会解释负性情绪、认知混乱以及发现唤起等应激反应的各个部分。 6) 采取放松或重新评价等方法阻断应激反应。

社会支持:寻求获得他人的帮助

给予信息及指导:当局者迷(应激可以损害认知功能),旁观者清。

给予关怀、影响和教育:这类社会支持能帮助个体保持自尊和支持信念。

提供鼓励与保证:告知个体,只要主观努力,主宰应激是可能做到的,并保证生活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4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jp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