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
更新时间:2023-05-23 10:4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新媒体发展历史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
新媒体研究 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
■ 程曼丽
【内容摘要】 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社会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它加快了人类生活的节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以及消费方式,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而由生产力和传播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进而对旧有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造成冲击与影响。这就要求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基础的需要。【关键词】 新媒体;结构;解构
在确定这个题目之前,笔者曾尝试用“冲击与影响”,或“分解”、“消解”等词取“解构”而代之。但是这些词语的内涵无论如何达不到笔者意欲涉及的层面:“冲击与影响”是就新事物对传统结构产生作用的一般状态而“分解””。,解构”一词因滥用而引发无数争议,近,笔者仍然决定使用该词,并将它作为核心概念。
“解构”一词与哲学建立关系,始于雅克 德里达———20世纪下半期法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解构主义哲学的代理人。在《播撒》、(Dissemination)《哲学的边缘》(MarginsofPhilosophy)等书中,他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思想提出质疑,试图挑战传统的理性哲学,颠覆以逻辑为中心的话语。而在文学、艺术、建筑、工业设计等领域,德里达以及其他的解构主义者们同样主张反权威,反传统,反对理性崇拜。可以说,解构主义或解构主义者的目标,就是打破现实社会的结构与秩序,追求多元化与差异。因为具有上述特性,在极富变化的当代社会中,“解构”一词颇受青睐,被广泛应用到哲学、文学、艺术、建筑、工业设计之外的其他领域,“解构”的范围越来越大,“解构”的程度也越来越深。
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中,“解构”是一种主动施予的过程,而“解构”一词之于本文,则是一种被动施予的状态,或曰“被解构”。“解构”是相对于“结构”而言的,如果说,
“结构”意味着均衡、稳定、持久,那么,
“解构”就意味着这一切的被颠覆,其结果是不均衡、不稳定、无中心、差异性、变动不居等等。“解构”不是量的渐变过程,而是质的飞跃。目前,我国社会就正在经历这样的“飞跃”,而这一切与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以网状发散结构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流动的线性结构,实现了信息 94
传播形态的革命。,区别(、电视),它们被称
为”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模糊了传;降低了信息传播准入的门槛,使普罗大众
(即传统媒体时代的“)以个体身份参与信息传受众”
播成为可能。网民既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数据库或超连接方式随心所欲地获取信息,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BBS、博客、播客等手段自由发表言论。而手机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传递和接收信息。
网民的大量出现,使传统意义上个体的交流方式及其思维、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结果是多媒体认知方式的形成,现实与虚拟空间转换的普遍存在,互动性对话的须臾不可缺少,对信息取舍主动权的习以为常……这些变化不是表层的,而是触及社会整体结构的深层变化。
具体来说,新媒体给我国社会带来的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层面的变化对于国家
(政府)而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带
(3G手机)所具
有的便携及无线互联的特点,更使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
来的最大挑战,是信息或舆论管理难度的增加。在传统社会中,信息流动是有规则的,公众舆论由零星话语到聚合、生成,并受到媒体的关注
(或通过媒体表现出来),是一
个可以预料的过程。在此过程,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掌控舆论的走势,平抑舆论的强度,从而不至于对其决策及施政过程
(包括信息传递过程)造成太大的压力或带
来直接的影响。
互联网所具有的高速度、大容量、无地域限制以及交互式传播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信息流动的规则性,它使人们有可能因某些共同关心的话题而由分散的、游离的、互不相干的个体迅速聚合起来,在网络空间里结成群体,进而形成群体舆论;一些网络精英或舆论领袖也会有意识地利用虚拟空间,对网络群体施加影响,将舆论引导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7年第6期(总第149期)
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
新媒体研究 程曼丽: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
到既定的轨道上来,对决策者、执政者施加压力。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网民对一些案件的司法审判形成的舆论压力。在孙志刚案中,由于网民的起而声讨和强烈质疑,导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被撤销;在刘涌案中,网络舆论的压力导致最高法院对此案的再审;在“宝马撞人案”中,网络舆论再显威力,促使黑龙江省政法委组织专案小组重新调查,维持原判,并上报中纪委。如果说,上述案件中的网络舆论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政府公正判案的作用,对国家、民族并无不利,那么,网上无法禁绝的其他一些内容,包括网络犯罪、黑客袭击、商业诈骗、反政府言论、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大量存在的色情、暴力、谣言等方面的内容,则有可能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危害。如同曾任里根政府经济政策顾问委员主席的沃尔特 B 里斯顿所说:“信息革命增加了个人权力,打破了等级组织结构,使得诞生于工业时代的世界秩序的三大支柱———国家主权、国家经济和军事力量
①
面临严峻的挑战。”
护,也无所谓触及法律,但是它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消解和颠覆是显而易见的。
虚拟世界中道德底线的屡屡被突破,与互联网的隐匿性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的道德伦理文化
(特别是作为它核
心架构的儒家伦理)一向是以“内圣”,即个人良心为根基的,它发生作用的前提是个体对其所应承担的道德义务的自然觉醒和主动践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既有的身份、地位及角色扮演,均形成某种制约,使他不能不有所顾忌;而在网络世界中,由于身份的隐匿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自由渲泄的冲动很容易突破“内圣”的藩篱,造成道德界限的僭越。网络世界的无约束性固然不能作为放弃个人“内圣”的借口,但是这种情形的普遍存在和与日俱增确是不容回避的事实。而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被突破、被消解,正是社会结构性变化的一个突出表征。
第三,个体层面的变化与传统媒体不同,互联网
(包括手机)是一种极具个
性化特征的媒体,个人只需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浏览、存储信息;互联,,成为信息传播的,他的思维、行为方式,包、通讯方式、言论方式、话语方式、娱乐方式等就必然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拿通讯方式的改变来说。互联网出现之前,个人之间远距离的联络主要靠信件和电话。信件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长途电话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功能开发出来以后,人们不但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频率、相对低廉的价格传递信息,还可以通过视频传递画面,实现即时互动。这些都是传统的通讯手段无法企及的。此外,互联网出现以后,网上个人和群体的言论方式以及话语方式也出现了不同于现实社会的变化。在现实社会中,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人们在言论上大都不会无所顾忌。电子公告板系统
(BBS)、网络日志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加之
事实上,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以及网民的意见参与,公众舆论的形成过程与前相比已经大大缩短,它不再是由量变的缓慢积累而逐渐发生质变的可控、可测、可逆的过程,控、不可测、不可逆的过程。那种“从容应对”第二,互联网的出现,使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关系状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传统社会,由于信息流速的缓慢以及双向信息渠道的稀缺,人际关系的范围大多局限于血缘、亲缘关系,业缘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等,而难以辐射到更为遥远的区域。互联网不但具有信息互动功能,而且无远弗届,借助于它,远隔千里万里、所处环境迥异、全无干系的人也能建立起关系,相互交谈、倾诉,成为网友。这就使传统的人际关系超越了地域的阻隔,具有了极大的延伸性。这也正是互联网的魅力(之一)之所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TC)2007年1月发布的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使用互联网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目前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619小时,达到互联网使用的历史新高,甚至超过了世界上许多互联网发达国家和地区网民平均上网的时长。上网时间的延长,网络使用频率的增加,必然会对现实世界中的社会关系,包括交友方式、婚恋方式以及家庭关系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以家庭关系为例。一份由美国Support1com公司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花在电脑上的时间比和配偶相处的时间还要多。由于长时间沉迷于电脑,无暇他顾,造成夫妻关系冷淡。这种情况在中国也频频出现,并引起广泛关注。不但如此,由网上交友而生发的“网恋”或“网络婚姻”,已经对现实生活造成直接的影响,夫妻反目成仇,关系恶化,有些家庭因此而解体。虽然“网上婚姻”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婚姻,不受《婚姻法》保
②
个人身份的隐匿性,为人们百无禁忌地发表意见和表达不同意见提供了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肆意争吵,甚至可以不顾社会规范的约束,使用一些粗俗的、暴力的、充满火药味的语言相互攻击,表现出极大的个性化色彩。同时,受网速、网费的限制,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和增加信息含量,一些非正规的、反传统的语言文字信号被创造出来,在网上广为流传。而出生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新人类”更是伴随着这些“QQ语言”成长起来的。对于这套不同于传统文字的网络语言符号系统,他们已经习以为常,这使他们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整体上呈现出反叛主流和传统的特征。互连网在改变着人们的通讯方式、言论、话语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娱乐休闲方式。而在这方面,网络游戏的力量不可低估。目前在国内流行的多种网络游戏中,最受欢迎也最具争议的是扮演型游戏。从表面上看,此类游戏的内容与程序并无复杂之处,只是打怪升级、升级打怪地循环往复。然而从本质上看,此类游戏营造了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
95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7年第6期(总第149期)
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
新媒体研究 玩家可以忘却现实社会的中地位、身份的差异,通过扮演某一角色,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达到现实社会中无法达到的目标。而游戏过程中跌宕起伏的内心体验和价值实现后的成就感、愉悦感,正是众多人对电脑游戏不离不弃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一些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包括青少年沉迷网络,影响学业,走上犯罪道路等等。家庭、学校为此担忧不已,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对政府以及社会相关部门严峻考验。
综上所述,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对我国社会的全面渗透,一些伴随性的问题与矛盾逐渐产生。它们不是潜在的,而是显在的;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性的;不是表面化的,而是深层次的或社会结构性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与新媒体共生的这些问题与矛盾呢?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转变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观念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由于传播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国当代社会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念体系:一种是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另一种是与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征紧密联系着的非主流价值观和反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即便是认同传统观念的人,当他触网时,他也会游走于两者之间,实现着角色转换。这就提示我们,不能一味从传统观念出发,去批评、指责、抨击那些与传统形态相悖的思想和行为,并试图用传统的道德规范去框定它们———我们的绝大多数家长、教师、学者、政府官员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事实上,这些反传统的、不为主流社会接纳的东西,恰恰是由生产工具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传播手段)的更新带来的,恰恰
是与变化了的经济基础相吻合的,并且一定程度上代表着
(在互联网的摇篮中成长起来的“新
结果。如同生产工具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新的传播科技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新媒体对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它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以及消费方式,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产关系的变革,念造成冲击与影响。的调整,。当然,比之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客观事实,但是这种“滞后性”不能无限延长,否则就会与新的经济基础产生矛盾,以至阻碍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互联网等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形。一方面,人们肯定新媒体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又惊恐于它的离经叛道、它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努力将新媒体传播纳入现有的管理框架中予以规范。然而不容回避的一点是,离经叛道也好,负面影响也罢,它们都是在新的经济基础的土壤上生长出来的,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它们被根除的前提是新媒体的消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新媒体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它的伴生现象也不可能被根除,我们就不能呈堂吉珂德之勇,以传统的方法和手段行管理之道———想方设法控制它的蔓延滋长或试图规范网络时代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这不但不能奏效,反而会加剧社会矛盾,使管理者限于被动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将新媒体发展带来的种种矛盾以和问题以及整体上应对乏力的情形,看作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表现,看作是上层建筑“滞后性”的结果,并且想方设法去调整和改变其中的不适应部分
(特别是思想观念和管理制度中的
新人类”,更是代表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反过来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在校正认知的基,。
,,。在新媒体,特别是,我们通常采用的是问题管理的思路,,认为它们不合规范,不合情理,应当被限制。而限制的结果往往非但不能如人所愿,反而会出现负面影响增效的问题。这种问题意识,也使我们的网络管理如同救火队,带有应急的色彩。事实上,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日益普及,网络伴生现象已经不再具有偶发性,而是作为一种常态存在了。与此相应,我们就要变问题管理为常规管理,将这种现象纳入日常议事日程,通过制定标准、建立规则,进行合理化约束,使它们在超越传统观念和规范的同时,不丢弃其中的合理部分,并且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相适应。此外,网络管理不是某一个管理部门的事,需要其他社会管理系统的相互协调、配合,否则就无法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拿教育部门来说,如果学校以上网对学生有害为由将学生与网络硬性隔离开,而不是将网络教育纳入现行教育体系,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信息选择的能力,那么,即使网络管理部门调整了思路,更新了手段,也无法在管理上收整体之功效。
第三,加强相关研究,做好理论准备。从目前的情况看,在涉及互联网或新媒体引发的问题时,研究者往往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如何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上,包括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如何消除BBS以及博客上的有害言论,如何规范网络用语,如何预防“网恋”和“网络婚姻”等等。从根本上说,这类研究是在为“堵”的管理方式
(即“)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它可筑堤防洪”
以解决问题于一时,却不能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因为筑堤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洪水泛滥的速度,一旦洪水摧垮堤坝,就会造成巨大的灾害。而“疏”则是一种顺应新媒体的发展,同时有利于缓解压力、避免社会震荡的管理方法。然而“疏”是比“堵”难度更大的事情,如何有效地疏导,
不适应部分),实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的,它本身应当具有这样的调节机制。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调整 96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7年第6期(总第149期)
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
新媒体研究 程曼丽: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
需要研究者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供理论依据。比如上面提到的问题或现象显然与传统观念相悖,但又无法禁绝。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将它们视为一种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合理存在”,由此出发去探寻建立相关标准或规则的内在根据,为实践部门提供适应性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第四,进行预测分析,具有超前意识。如果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可以预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随着Web210技术的广泛运用,将会有更多新的媒体形态出
注释:
① 俞晓秋主编:《信息革命与国际关系》,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② 互联网分析报告:《网民上网行为(2007/1)》,http://tech1tom1com/2007-01-23/0620/11488830/html1
现,人类社会也将由此进入“超新媒体时代”或“后新媒体时代”。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容应对更多的新媒体的挑战,固然是一种积极的姿态,但是这还不够。面对新媒体极富变化的特性,国家的发展战略还应当具有前瞻性,并体现出超前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意识。这就要求决策者对新媒体发展的历史轨迹、阶段性特征,其升级、换代的规律性以及发展前景做出预测性的分析、判断,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不但跟上新媒体的脚步,还要领风气之先,引导性地开创新的局面。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潘可武】
(上接第89页)
51定位性。当下的手机电视、车载电视、广场电视、
端。,未来的网络会移动起来,,上网人数数量会增长,构筑IPTV青春靓,就将形成一道独树一帜31追求多位一体。将IPTV的即时性、移动性、伴随
(PDA)电视等IPTV具有传统电视所
星空电视和掌上电脑
不具备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功能,运营商可以依据
GSP提供的不同区位的信息,锁定目标受众,目和服务。,最佳行、即时天气资讯等等。
四、IPTV的品牌建构
建构品牌,实际上就是实现与其同类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在弄清楚IPTV跟传统媒体特别是传统电视的品牌差异的基础上,如何建构IPTV的品牌呢?
11打造具有时尚性和草根性的主持人。主持人是电视
性、草根性、联动性和定位性等多位一体发展,是IPTV业务突破的方向。目前的天气和路况节目成长非常快,即时天气路况咨询这一块可望能成为IPTV的亮点。全国交通广播之所以火,就是因为路况信息。但是当前交通广播的路况播报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弊端———无法“个人定位定制”。路况信息通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它只是告诉你全市区的状况,等知道要前行的地方堵车的时候可能已经上下左右动弹不得。IPTV则可以将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优势尽显无疑,在各种终端上精选发布即时路况,进而形成
IPTV的品牌特质。
41点亮时尚特色。IPTV的时尚性是运营商可以大做文
品牌的重要元素,在传统电视时代,一个电视台拥有名主持的数量,直接影响到其品牌感召力。IPTV的主持人形象可以独辟蹊径,来自平民,洋溢草根气息,通过网络海选甚至打擂台的方式产生。世界上最大的电视购物QVC的节目主持人选拔方式,就是通过毛遂自荐和网上互动的形式诞生,此举值得借鉴。网上和电视上不断在显示主持人的即时支持率,更不断有人在毛遂自荐。当自荐者的支持率攀升到超越现任主持人,其机会就来了。这种通过参与和互动海选出来的平民主持人,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认同感和追随度都相当高。
21构筑品牌联想。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浦 科特勒指
章的“金库”。今年春节前,笔者在聚会时谈及央视的手机电视,现场的几位官员一个个眼睛发亮,当场表示要订购。一位政府机关领导更是惊呼,“可找到了今年的春节礼物了”。当知道手机电视要到移动或者联通的营业厅办理相关手续才可开通时,他们刚才的盎然兴致一下子降到了冰点。在他们眼里,手机电视可以当作科技新品高端礼物送给上级领导、业务往来单位或者奖励下属。置办一张卡就可以实现收看手机电视节目,自然不是其初衷。鉴此,围绕IPTV各种终端设造时尚产品,不仅可以发扬光大IPTV的品牌价值,而且市场前景蔚为壮阔。
出,品牌必须能引出联想。IPTV能联想到什么,肯定不是领导人出访,不是会议报告,而是时尚,是互动,是伴随,是即时。IPTV不仅技术先进,而且要引领时尚新潮。在考虑即时和伴随特质的时候,不要只局限目前台式电脑和台式接受设备,要考虑多种多样的接收终端,特别是移动终
(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电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潘可武】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7年第6期(总第149期) 97
正在阅读:
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05-23
2014年大课间活动设计方案06-17
电子商务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分析05-12
电子商务范文03-10
《儿童文学》作业112-07
胃癌术后饮食食谱大全04-09
财政学习题库及答案11-28
lol亚索台词02-11
德语专八常见谚语01-24
儿童多动症的患者有哪些表现05-11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解构
- 角度
- 传统
- 媒体
- 社会
- 历史
- 9-4-1线性微分方程通解的结构10.3.4
- 单片机控制的数字开关电源开题报告 (2)
- 基层派出所需要什么样的警察
- 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差序格局下的宗教信仰和信任基于中国十城市的经验数据
- 当前市场经济中人际关系的异化与对策
- 高层组合隔震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及优化分析_王赟玉
- 大邱庄镇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考察报告__绿色低碳小城镇建设政策研究_课题组
- 教你怎么看十字绣图纸
- 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评分标准
- 2015-2020年中国多功能插座市场现状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 第三章、矩阵的初等变换
- 2016年计算机二级Access数据库考试教程
- 历年英语高考题-山东卷整理
- 关注校车安全致家长一封信
-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若干问题
- 模板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 高中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 调频接收机设计报告
- 标准试卷排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