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传热系数的测定
更新时间:2023-10-09 21: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昆明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
化工原理实验
实验名称: 总传热系数的测定
姓名:
成绩:
学号:
班级:
实验日期:
测定套管换热器中水—水物系在常用流速范围内的总传热系数K,分析强
实验内容: 化传热效果的途径。
总传热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换热器的结构,掌握换热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的测定方法。
3.了解流体的流量和流向不同对总传热系数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
在工业生产中,要完成加热或冷却任务,一般是通过换热器来实现的,即换热器必须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传送一定的热量以满足工艺要求。换热器性能指标之一是传热系数K。通过对这一指标的实际测定,可对换热器操作、选用、及改进提供依据。
传热系数K值的测定可根据热量恒算式及传热速率方程式联立求解。 传热速率方程式:
Q=kS?tm (1)
通过换热器所传递的热量可由热量恒算式计算,即 Q=WhCph(T1-T2)=WcCpc(t2-t1)+Q损 (2) 若实验设备保温良好,Q损可忽略不计,所以
Q=WhCph(T1-T2)=WcCpc(t2-t1) (3)
式中,Q为单位时间的传热量,W;K为总传热系数,W/(m2·℃);?tm为传热对数平均温度差,℃;S为传热面积(这里基于外表面积),m2;Wh,Wc为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Cph,Cpc为热、冷流体的平均定压比热,J/(kg·℃);T1,T2为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t1,t2为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
?tm为换热器两端温度差的对数平均值,即
?tm??t2??t1?tln2?t1(4)
当
?t??t1?t2?2时,可以用算术平均温度差(2)代替对数平均温度差。由上式所计算出口
2?t1的传热系数K为测量值K测。
传热系数的计算值K计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K计?11?0?1?i????RS?(5)
式中,?0为换热器管外侧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2·℃);?i为换热器管内侧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2·℃);?为管壁厚度,m;?——管壁的导热系数,W/(m2·℃);RS为污垢热阻,m2·℃/W。
当管壁和垢层的热阻可以忽略不计时,上式可简化成:
- 1 -
K计?11?0?1??i?0?i?0??i(6)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
1.实验流程
本实验装置为一套管换热器,采用冷水—热水系统,流程如图所示。冷水经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换热器的冷水流道,进行热交换后排入地沟。热水槽中的水被加热到预定温度后,由管道泵送至流量计计量,再进入换热器的热水流道,进行热交换后返回热水槽循环使用。在冷热水进、出口处都分别装有铜电阻测量温度。 实验装置设有逆流和并流两种流程,通过换向阀门改变冷水的流向,进而测得两流体逆流或并流流动时的总传热系数。 2.主要设备仪表规格
(1)套管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管径do=6mm;换热管长度l=1.075m; (2)测温装置:Cu50型铜电阻配以数字温度显示仪; (3)热水发生器:f219×6mm,材质为不锈钢;加热器功率:1kW,由智能程序控温仪控制并显示其中温度;
(4)流量计:LZB—15转子流量计,范围:0~160L/h;LZB—25转子流量计,范围:0~400L/h。
- 2 -
总传热系数测定装置仿真界面
四、实验步骤
1.熟悉流程、管线,检查各阀门的开启位置,熟悉各阀门的作用。
2.将热水发生器水位约维持在其高度的2/3,把换向阀门组调配为逆流。
3.打开总电源开关,通过智能程序控温仪设定加热器温度,通电加热并启动管道泵,开启热水调节阀调节热水流量为定值。
4.当热水发生器温度接近设定值时开启冷水离心泵和出口阀,调节冷水阀使冷水流量为定值。实验过程中注意开启冷水槽上水阀勿使槽内水位下降太多。 5.待冷、热水温度稳定后,记录冷、热水的进出口温度。
6.调节冷水阀,改变冷水流量,测取6个数据。注意,每次流量改变后,须有一定的稳定时间,待有关参数都稳定后,再记录数据。
7.把换向阀门组调配为并流,调节冷水阀,改变冷水流量,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有关参数。
8.实验结束后,关闭调节阀门,关闭热水泵的电源开关并关闭冷水离心泵出口阀及离心泵,最后关闭总电源。
五、实验报告
1.整理原始数据记录表,将有关数据整理在数据处理表中。
- 3 -
2.列出实验结果,写出典型数据的计算过程,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 解:
(1)逆流
T1=38.8℃,T2=36.6℃,t1=20.5℃,t2=27.2℃
△t1=T1-t2=38.8℃-27.2℃=11.6℃,△t2=T2-t1=36.6℃-20.5℃=16.1℃
?t??t211.6?16.1?t111.6??13.85℃ ??0.720?2,?tm逆?122?t216.1 并流
T1=40.3℃,T2=38.6℃,t1=21.4℃,t2=28.2℃
△t1=T1-t1=40.3℃-21.4℃=18.9℃,△t2=T2-t2=38.6℃-28.2℃=10.4℃
?t??t218.9?10.4?t118.9??14.65℃ ??1.82?2,?tm并?122?t210.4 (2)热负荷 水qm2=120L/h=119.76kg/h,cp2=4.183×103J/(kg·℃),t1逆=20.5℃,t2
逆=27.2℃,t1并=21.4℃,t2并=28.2℃
Q逆=qm2cp2(t2逆-t1逆)=119.76/3600×4.183×103×(27.2-20.5)=932.335W
- 4 -
Q并=qm2cp2(t2并-t1并)=119.76/3600×4.183×103×(28.2-21.4)=946.250W (3)A=2.016903×10-2m2 k逆?Q逆932.335 ??3337.6W(/m2·℃)?2A?tm逆2.016903?10?13.85Q并946.2502 ??3202.4W(/m·℃)?2A?tm并2.016903?10?14.65 k并?六、思考题
1.影响传热系数K的因素有哪些?
答:传热系数的计算值K计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K计?11?0?1?i????RS?(5)
式中,?0为换热器管外侧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2·℃);?i为换热器管内侧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2·℃);?为管壁厚度,m;?——管壁的导热系数,W/(m2·℃);RS为污垢热阻,m2·℃/W。
2.在实验中哪些因素影响实验的稳定性?
答:换热器管外侧流体对流传热系数?0、换热器管内侧流体对流传热系数?i、管壁厚度?、管壁的导热系数?、污垢热阻RS。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如何强化传热? 答: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强化措施 目的:减少冷凝液膜的厚度
水平管束:减少垂直方向上管数,采用错列;
垂直板或管:开纵向沟槽,或在壁外装金属丝。 液体沸腾时的对流传热强化措施
表面粗糙化:将表面腐蚀,烧结金属粒;加表面活性剂(乙醇、丙酮等)
- 5 -
正在阅读:
总传热系数的测定10-09
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02-12
15含氮有机化合物03-05
2009-2010学年度招远市第一学期初四第一学段测评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08-16
聚焦课改区历年高考程序框图题型12-20
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及流程01-3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应用题01-26
【原创】法学考研--刑法名词解释人大版06-01
记一次炒菜作文500字07-1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传热
- 系数
-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