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卷 PDF版

更新时间:2023-09-02 09: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汾阳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理科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0分)

1.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买卖昼夜不绝,夜市三、四鼓,

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种情形最早在哪个朝代普遍出现?(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2.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

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 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 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3.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

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4.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 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B. 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C. 反清复明活动日益尖锐

D. 民间走私危及国家的财政收入

5.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下列不符合其生

产特征的是( )

A.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B. 产品质量较高,技术精湛,但传承封闭,往往失传,难以推广

C.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 产品大多非常精美,畅销海内外,极受青睐

6. 在中国古代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

A. 商朝

B. 唐朝

C. 南宋

D. 明中叶以后

7. 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

“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2

A. 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 精耕细作的特点

C. 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 注重因地制宜 8.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曲辕犁,出现于( )

A. 战国

B. 西汉

C. 唐朝

D. 明朝

9. 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 )

A. 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封建土地私有制

D. 贵族地主的压迫

10. 马克思在谈及小农经济形态时说:“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都没有

发 生多式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活方式不是使他们相互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由此可 见,小农经济具有( )

A. 分散性

B. 落后性

C. 封闭性

D. 脆弱性

11.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

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 明清时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呈现繁荣局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的重要表

现之一是

A. 飞钱出现

B. 交子诞生

C. 柜坊问世

D. 商帮出现

13. 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

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A. 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14.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都确信,他已经抵达亚洲。”但尽管如此,他的

活动( )

A. 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 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C.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 密切了美洲与亚洲的经济联系

15.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

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句话强调了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哪一因素( )

3A. 资本原始积累 B. 技术革新 C. 市场需求 D. 自然资源 16. 在英国近现代史上,伦敦曾多次发生烟雾事件,一度被称为“雾都”。伦敦被称为“雾都”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时期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期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

17. 1888年9月12日,一份报纸对慕尼黑博览会上的一项发明,作了如此的报道与描述:“星期

六下午,人们怀着惊奇的目光看到一辆三轮马车在街上行走,前边没有马,也没有辕杆,车上只有一个男人,马车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们都惊奇万分。”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散发着臭气的怪物。”为马车提供动力的是( )

A. 车上的人

B. 蒸汽机

C. 内燃机

D. 电动机 18. 在16世纪到19世纪欧洲殖民者进行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其影响( )

A. 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但客观上促进了非洲的文明进步

B. 不利于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19. 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Creole)

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的结果

B. 奴隶们在劳动中的创造

C. 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产物

D. 工业革命的促进

20.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

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科学时代”指的是

A.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

B.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 启蒙运动时期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1.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

船载运,从而引发了英荷战争。主要是由于该条例( )

A. 打击了荷兰海上贸易的垄断地位

B. 禁止荷兰进行海外贸易活动

C. 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

D. 威胁到荷兰的领海安全

22. 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网

友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逝去的辉煌”是指荷兰( )

4

A. 16世纪开辟至好望角航线

B. 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

C. 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 19世纪成为“世界工厂”

23. 某历史著作中包含有“蒸汽机引发的技术革命”“工场退位,工厂上位” “东方诸国的衰

落”“无产阶级的出路”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小标题。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B. 东方国家的徘徊与挣扎

C.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24.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

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 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 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 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25. 下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个) 808 5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 行业竞争激烈

B.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26. 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

A. 洋务运动打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 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方式--机器生产引入中国

D.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机构

27. 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

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民族工业尚未起步

B. 孟买的棉纱质优价廉

C. 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 家庭纺织业逐步解体

5

28. 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段较快的发展期。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6%,增

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 )

A. 全面抗战的需要

B. 国民政府推出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

C. 国共合作的推动

D. 西方列强完全放弃对华的经济侵略

29.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

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等近代实业家感叹“不幸”的原因不包括( )

A. 限制实业的传统政策

B. 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 近代中国的社会动荡

D. 政府推动的公私合营

30.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鼓励

B. “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C. 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D.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3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 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 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

D. 绝大部分是缫丝等轻工业

32. 下表为近代中国某省(区)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统计表,根据所学知识推断,空缺部分的数字

最可能是

时期

1875-1895 1896-1911

1912-1913

1914-1918

年平均注册数(个)

0.55 2.5

5.6

A. 0.3

B. 4

C. 6.5

D. 12

33. 嘉兴民丰纸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其

生产经营却到了破产边缘。导致该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 民丰纸厂经营不善

B. 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C. 官僚资本垄断经营

D. 民族资本市场狭小

34. 1874年李鸿章指出:“军兴以来,凡有可设法生财之处,历经搜刮无遗。商困民穷,势已岌

岌。”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兴办民用企业

B.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 兴办军用企业

D. 向外国银行借款

35.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工

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兴办( )

6

A.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B.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 激化了中国同外国列强的矛盾

D. 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36. 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20世纪50年代存在着两次“自毁性”的经济运动,它们指的是( )

A.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B. 一五计划、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大跃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D. 一五计划、农业合作化运动 37.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

B. 个体手工业联合在集体合作社

C. 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8. 1954年,国家某领导人提出:“孤立的、分散的、守旧的、落后的个体经济限制着农村生产

力的发展,它与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日益暴露出很大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在农村实行了()

A. 土地革命

B. 农业合作化

C. 包干到户

D. 人民公社化

39. 1960年冬,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

该方针的提出说明( )

A. 国民经济形势开始迅速好转

B. 对“左”倾错误开始局部纠正

C. 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发展

D. 中国开始摆脱照搬苏联模式

40. 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

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

A.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4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幓,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材料三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 26个,工关5 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四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

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有何特点?(5分)

(2)据材料二,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的生产方式有何特征?(5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郭德利认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8分)

4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运抵欧洲的东方商品比原价涨了8~10倍。16世纪,西班牙的物价上涨四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2.5倍。

材料二拿破仑曾嘲笑英国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家。然而,这个“小店主”用制造业和航海雇佣了整个世界,将资本、生产、销售和市场联成商品经济的巨手,当光荣革命打开了民主和自由的大门之后,这只巨手只是轻轻一送,就把英国推进了一个新天新地。——《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三鸦片战争替英国商业开辟了中国市场。厦门地区在1845年即因洋布的输入而使“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浙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自从根据1842年的条约而开放中国市场以来,中国出产的丝茶向英国的输出额不断扩大。”

(1)根据材料一,你如何理解15世纪和16世纪两次物价上涨的不同(4分)

(2)材料二中,“新天新地”是指什么?把英国推进“新天新地”的因素有哪些?(6分)(3)材料三反映了鸦片战争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现象?据此概括指出英国殖民侵

略的影响。(6分)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ia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