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期末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07-26 19:5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道路勘测设计 五种运输方式: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道路运输的特点及作用:1机动灵活性强,门对门2道路运输可自成体系3运量大,服务面广4适应性强,可满足政治,经济,军事需要5建设周期较短,投资省6与铁路,水运比较,汽车的单位运量小,费用较大7发展前景好8道路交通的发展成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道路按其用途可分: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 公路交通存在的问题:1公路里程少,路网密度低2公路的标准和质量仍不高 3路网整体服务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4车辆超载超限,不到两年,路面基本破坏5规费收入低,资金缺乏,收费站的矛盾6交通事故频发 公路按功能可分: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 公路分级的原因: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设计交通量、路网建设和功能 公路分级的依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 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严格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各级公路分级的技术指标:公路在路网中的功能、设计交通量和交通组成、设计速度等 城市道路分类:按照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地形分为:平原、微丘和山岭、重丘 设计速度: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式,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设计速度的作用:是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与曲线、超高、视距等有关,同时影响车道宽度、中间带宽度、路肩宽度等指标的确定 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其计量单位通常用年平均日交通量或小时交通量 设计交通量: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所能达到的年平均交通量Nd=N0*(1+γ)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 城市道路网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工地的分界控制线 道路红线的作用:是确定道路的边线,目的是全面规定各级道路、广场。交叉口等用地范围,便于道路设计、施工及两侧建筑物的安排布置,也是各项管线工程设计、施工和调整的主要依据 道路建筑界限: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规定在道路的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道路建筑界限是横断面设计的重要依据,设计时应充分研究组成路幅要素的相互关系及道路各种设施的设置规划,在有限空间内做出合理的安排 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对工程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实施可能n-1 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

性等进行综合研究,推荐最佳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为建设项目的决策审批和编制设计任务书提供科学依据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包括内容:1总论2现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3经济与交通量发展预测4建设规模与标准5建设条件和方案比选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备 7工程建设实施计划8经济评价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曲线形要素之一,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间或半径相差较大、转向相同的两圆曲线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缓和曲线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2离心率加速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3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性美观 缓和曲线的性质:即汽车匀速由直线驶入圆曲线或圆曲线驶入直线,其行驶轨迹的弧长与曲率半径的乘积为一常数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续3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平面要素组成类型:基本型曲线、S形曲线、卵形曲线、凸形曲线、呼喝、复合型曲线、C行曲线、回头形曲线 理想最大纵坡:指设计车型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希望的速度等速度行驶所能克服的纵坡 不限长度最大纵坡:指设计车型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容许速度等速度行驶所能克服的纵坡 最大纵坡:是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要求等因素所限制的路线纵坡最大值,是道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 最大纵坡的确定:确定时,不仅要考虑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还要考虑工程和运营的经济等

确定最大纵坡应考虑的因素:1汽车的动力特性2不同等级的公路3自然因素

考虑最小坡长的原因:最小坡度是为了排水的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从汽车行驶平顺要求,如坡长过短,使变坡点增多,汽车行驶在连续起伏的路段产生的增重与减重变化频繁,导致乘客感觉不舒适,缓坡太短上坡不能保证加速行驶要求,下坡不能减缓制动,从美观、相邻竖曲线的设置和纵面视距等也要求坡长应有一定最短长度

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是衡量纵断面线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竖曲线最小半径考虑的因素:1缓和冲击2行驶时间不过短3满足视距的要求

爬坡车道的作用:消除速差较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导致通行能力降低的因素,将载重汽车从正线车流分流出去,以提高小客车行驶的自由度,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路段的通行能力 爬坡车道设置的条件:在公路纵坡较大的路段上,载重车爬坡时需克服较大的坡度阻力,是输出功率与车重比值降低,车速下降,大型车与小型车的速度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

视觉分析:从视觉心理出发,对道路的空间线形及其周围自然景观和沿线建筑的协调等进行研究分析,以保持视觉的连续性,使行车具有足够舒适感和安全感的综合设计

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截水沟、护坡道及取土坑、弃土坑、环境保护设施等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原则:1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保持线形技术指标在视觉和心理上的大小均衡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要求:1直线与直坡线、直线与凹形竖曲线、直线与凸形竖曲线、平曲线与直坡线是常用的组合形式2平曲线与竖曲线宜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3要保持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均衡4要选择适当的合成坡度

路幅: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

行车道宽度的确定:根据设计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的速度来确定 路肩的作用:1保护剂支撑路面结构2供临时停车之用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与舒适感,在挖方路段,可增加弯道视距,减少事故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道线的场地5对未设置人行道的道路,课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 分隔带的作用:1分隔上、下车流,防止车辆驶入对向车道,减少道路交通干扰,提高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2课作为设置道路标志及其他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也可作为行人过街的安全岛3一定宽度的分隔带并种植花草或设防眩网,可防对向车灯炫目,还可以起到美观和环境的作用4如有一定颜色和宽度,能引导驾驶员视线,增加行车侧向余宽,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路拱作用:利于路面横向排水;路拱的形式:抛物线形、直线形、直线接抛物线形、折线形 超高的原因、作用:小车辆在平曲路段上行驶时会产生离心力,为了抵消或减小这种情况,应在该路段横断面上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形式;课全部或部分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超高过渡的类型:一、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当超高值大于路拱横坡度时1绕内边线旋转2绕中线旋转3绕外边线旋转;二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1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2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视距曲线:指驾驶员视点轨迹线每隔一定时间绘出一系列与视线相切的外边缘线 横净跨: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点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 行车视距:为了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方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行车视距类型:1停车视距2会车视距3错车视距4超车视距 各级公路对视距的要求:1各级公路的每条车道均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停车视距,二三四级应满足会车视距要求,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二采用分车道行驶措施的路段,可采用停车视距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大型车比例高的二三级公路的下坡路段,应采用下坡段货车停车视距进行检验4具有干线功能的二级公路宜在3分钟的行驶时间内,提供一次满足超车视距要求的路段 土石方调配的作用:为了能确定填方用土的来源,挖方弃土的去向,以及计价土石方的数

量和运量等 土石方调配的方法:累积曲线法、调配图法及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等

土石方调配校核的公式: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填方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挖方

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经济运距:用以确定借土或调运的界限及距离 平均运距:指土石方调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 运量: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的乘积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在路线设计的各个阶段,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快捷的前提下,使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3选线应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和经济林园等4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并适当照顾美观,重视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和重要历史文物遗址5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其对道路工程的影响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因修建道路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等7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因其路幅宽,可根据通过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环境等条件,利用其上下行车道分离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采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选线 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因素: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改革开放、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体现2路线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综合交通系统中的运用,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等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3沿线自然条件的影响4路线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的影响5沿线旅游景点、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的联系等 路线布设要点:1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2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3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4注意土壤水文条件5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6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3S技术: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有机结合 定线:是根据既定的技术和路线方案,结合地形、地质等条件,综合考虑路线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 定线种类:纸上定线、现场定线和航测定线 纸上定线: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的具体位置,再将纸上路线通过实地放线敷设到地面上,供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 纸上移线的目的:是通过纸上移动或调整局部路线平面线位,使路线更加适应地形,工程更为经济,这是提高定线质量的有效方法,特别是现场定线因地行复杂、定线人员视野受到限制和可能产生错觉,难免出现个别路段线位不当,利用地形图进行路线的局部移除,会对定线的质量有所补救

移除条件:1路线平面技术标准前后不协调,需要调整交点位置和改变半径,或室内纵断面定坡后发现局部地段工程量过大时2路线位置过于靠山使挖方过大,或过于靠外使挡土墙较高时3增加工程量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平,纵线形标准时

实地放线的方法:一、穿线交点法:1支距法,2解析法;二直接定交点法;三、坐标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i1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