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与禅宗美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3-10-19 22: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儒家,道家与禅宗美学论文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儒道互补,庄禅相通,三者共同构成了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和艺术精髓。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儒家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流派,它与道家美学、楚骚美学和禅宗美学构成中国美学史上的四大思潮。儒家历来把“诗”、“乐”、“艺”看作“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重要手段,看成实现仁学、安邦定国的必由之道。因此,美学(诗论、乐论、文心、艺境)在儒家学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儒家美学思想的持征和演变作一番整体性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深入地了解儒家学说的整体思想,也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文化的根本特征。从儒家美学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厚意韵。孔子是儒家美学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挥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乐传统、以“仁学”作为分析和解决美和艺术的根本立场,为儒家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孔子正是根据这个基本观点解决他的一系列重要的美学命题的。首先,孔子把“诗”、“乐”、“艺”看成是实现“仁”的一种手段。其次,孔子很重视艺术的美与善的统一。再次,孔子还把美善统一的要求运用于人格修养,强调文质统一,提出了著名的“文质彬彬”说。孔子的美学思想受其恢复周礼的最终目的的制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且过多地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强调美统一于善,但孔子对美善统一的艺术基本原则的阐述以及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美学命题,为儒家美学建构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从根本上规定了儒家美学的基本特征的形成。孟子和荀子作为孔子美学在先秦的最重要的继承人,从两个不

同的方面对孔子的学说作了发展。孟子和荀子虽然都继承仁学、都主张推行“礼”。都强调实行仁义,都是儒家美学的杰出代表,但他们的观点有重大区别,发展方向大相径庭:孟更重视人与人的关系,荀则更重视天人关系;孟持“性善”说,所关心的主题是人格修养,荀主“性恶”论,所兴趣的主题是实用功利;孟发展了孔子关于人格的思想,荀则发展了孔子关于人的自然本性的观点。在美学思想方面,孟子更多的是以先天的道德规范去改造和制约人的感性欲望,使美服从于善;荀子则更多的是以现实的人间规则去同化和统一人的功利欲望,想以善来兼容美。孟子希望能修养成一种“浩然之气”,以理想的人性来实现“礼”;荀子则力图把功利需要的“人之情欲”与“礼”统一起来。显然,儒家美学的美善统一原则在孟、荀的美学学说中的表现是明显不同的。

道家主要是一种\妙”的状态。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相信世界有自己运行的\道”,他要人们充分认识\非人力”的奇妙与神奇。老子的美是一种赤诚自然的美,纯粹幽深的美。通过忘却与超越,获得一种自然与逍遥的境界,他们所获得的美就是一种畅神;庄子采取一种自然本性之道,倡导是自由美,自然美,反对人工雕琢。要达到这些,最重要的是要\忘\和”游\,它是庄子美学的核心。

禅宗哲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命哲学,它与美学血脉相通。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推崇自性体悟,在直觉中悟见永恒佛性。禅是一种境界,看似答非所问不合逻辑的对话,却潜藏着人生历练和聪颖感悟,这种悟只可会意,一个人静静体味,说出口就索然无味了。

这一思想对于揭示艺术审美的特性及规律极富启发意义,艺术审美所追求的极境,正是禅宗所说的那种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语言所能表达,既确定又不确定、合目的又无目的的整体意象。禅宗否定人为的审美,反对外在的表面的感观快乐的美,而主张内在的、本质的、精神的美。把活泼的人的本性、活生生的现实的人的生命摆到了唯一至高无上的地位,禅宗美学是一种生命美学,又是一种体验美学。 中国的美学智慧诞生于儒家美学,成熟于道家美学,禅宗美学的问世,则标志着它的最终走向成熟。中国美学史上至少有过两次意义巨大的突破,第一次发生在先秦,由庄子完成,第二次历经魏晋至唐宋。禅宗美学就发生于第二次后端。区别于庄子美学或玄学美学,禅宗自然观的美学品格在于自然的心相化,禅宗美学是人类审美价值的最高境界,是一个由入世到出世再到入世的感悟。张节末的《禅宗美学》对中国美学史上从庄、玄到禅的历史转换做了深入的研究。从比较美学的角度考察了印度佛教被中国玄学所接纳的过程,并试图在与西方现角学的比较语境中揭示禅宗审美经验的特质;还运用还原式描述的方法,从最基础的禅的感性经验人手,勾画禅宗现象空观的哲学史、美学史转换线索,揭示了禅的感性经验与其背后的哲学思辨、价值体系和心理特征之关系。经济高速发展下出现了“道德危机”。禅宗所提倡的“清净本性”的内心世界,可以促进道德复苏活动。对待万事万物都“任其自然”的思想,能够帮助心理恢复平衡;尊重自己内在理性的认识,能够帮助建立一个遵循规则的社会;否认外在教条的权威,不要偶像崇拜的信条,可以使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人们拒绝任何邪教的诱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gw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