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

更新时间:2023-11-09 13: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鲁兴隆。

首先我想说的是,在这个群里我是最小的辈分,这么多老师都在这里面,我是诚惶诚恐的。王鹏老师让我讲一讲自己的心得,我想我临证不多,墨水也少,真东西是不多的,但是有一点很自信,就是我感觉中医渐渐成了我的信仰,我对中医的热爱是真诚的,想到这,我感觉把自己的一点小体会讲出来,向老师们汇报出来,请老师们给我指导,这也是极好的。 下面开始讲课。我看咱的群介绍写的是“创立于2012年7月14日。主要进行系统辨证脉学、传统中医脉学思想讨论学习。”我接触系统辨证脉学时间很短,是没有发言权的,以前都是在传统脉学这一块学习。所以我讲的多是传统的东西。

我的题目是《中医开悟缘起》,与宋老师那天讲的题目有点像了,所以那天群公告里看到周五宋老师的中医即悟道,一阵感动,看来与宋老师想到一块去了。之所以起《中医开悟缘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我的中医之路是伴随着一个一个的开悟铺展开来的,真的像武侠小说里的英雄人物武功升级一样,中医开悟之后,那种境界提升之后的了然,那种通透感,真是非常愉悦的。

这个题目包括三部分,缘起一,讲脉势;缘起二讲摸脉方法;缘起三,讲悟道周天。每一个缘起讲一次课,今天晚上讲脉势。

开始关注脉势,是缘于一本书,即《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是任之堂主人余浩老师写的。这是好久之前读的一本书,好多内容都记不得了,但是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两点。一个是其太爷爷训练他摸脉灵敏度的方法。即金、革、羽、水、气。金即金属,革指皮革,羽即羽毛,水就是清水,

气就是空气。具体方法就是让三指布在金革羽水气的表面或其中,感受指目小动脉的搏动,以此来训练手指的灵敏度,也有通过放风筝感受风筝线在指尖的摩挲,有时在水缸中放水放泥鳅来抓,训练指手的协调。这样系统又别具用心的训练自然可以成就非凡的摸脉基本功。

再说另外一点。即脉势。当时读到一句话令我眼前一亮“宁失其脉勿失其势”。直觉告诉我这就是我苦苦追求的东西,因为当时正处于一个瓶颈上,非常的苦闷,突然出现的这句话让我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内心里破碎了,一种通透感蔓延全身。摸脉就要摸出脉的势来,脉势是体内之气在脉上形成的象,如果说正常人体的气是一个大的圆,那么病人的气在脉象上形成的脉势就是一个方,所以说脉势是有棱角的,是很凸显的。气的有余或不足都是脉势的范畴。 摸脉是为了感受脉象,也就是脉气,通过脉气的出入升降而明了疾病的发展变化,不是为了知道具体的二十四脉或二十八脉,二十八、二十四脉只不过是脉气在某一种情况下的具体现象,或者说某一方面的特点,正因为名相太多,反而湮灭了脉学真正的精华,束缚了脉学的发展,所以初学者学起来往往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并不是说二十八脉就是错的,二十八脉与脉气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脉气的变化导致二十八脉的产生,知道了脉气的变化,对脉气变化而做具体描述就是二十八脉,如果没有二十八脉,对脉气的发展变化如何描述?但是,如果把二十八脉当作脉学的全部内涵,那就错了,只抓住了现象,没有深入到本质,所以学脉学不仅要学习脉气的变化,也要学习二十八脉,二者完整的结合。但学习的次序要从先从学习脉气的变化开始,先把握其精髓,再学习现象就轻而易举了。

传统脉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心中无脉,但存其气。

所以脉学也是根源于气化学说而来,脉候的是脉气,气有气势,通过脉势就可以准确的把握人体中病气与正气的具体状态,就可以直接确定用药方向。正如那天北京的一位老师讲到浮脉,说浮脉不一定就是表证,这个完全赞同,但是通过对脉势的把握就可以大致知道到底这个浮脉是不是表证的浮。比如说一个人脉象偏沉,但是病人的确刚感冒了,风寒了,那要不要发表呢?脉象为什么沉呢?当我们把脉的时候发现脉有向外向上的冲势,而且是从里到外的冲,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即人体排邪外出,那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发表了。这就是脉势。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对脉势的把握是出神入化的,我们知道伤寒传变迅速,有时候需要做一下判断,当病邪欲出表时,即用发表法,助正气排邪,但是摸脉后感觉气机沉紧在里,仲景又会很坚决的用下法。三阳病互相交叉三阳三阴交叉,伤寒论里比比皆是,摸脉是仲景辨病势病位的重要手段。 讲几个小例子阐述一下我对于脉势应用的体会。

第一个例子讲郁脉,这个脉象也是余浩老师最为重要的一个脉象。在不同的著作里对于这种脉象有不同的称谓。如《王光宇精准脉学》中讲到粗脉与之类似。郁脉顾名思义是脉象呈郁阻状态,在脉形上即比其他部位的脉粗。代表意义就是气血郁阻。

曾治疗一女,56岁,高血压病。头晕二十余年。摸脉,左右关气聚,脉形较寸、尺部粗,冲手感明显。(中鲁医院陈茂蒙师兄称此种脉为聚关脉,在郁脉中极为常见,主肝胃不和)我告之病号,你脾气大,憋不住火,现胃脘部,两胁感觉撑胀,时有嗳气,打嗝症状。上下出气之后觉舒。病人曰

是。

于是取穴膻中,中脘,双天枢。至阳等穴。行针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一次。期间在行针时,病人突然泪流满面,我边搭脉边问何故流泪,病人言突然感觉心中轻快了很多,然后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了。我当时感觉脉象竟然平缓了很多,想来是中焦气机得通,肝肺脾胃之气畅行游走冲击而致涕泪俱下。此后量血压有明显降低,而且比较稳定,头晕也减轻了很多。 再讲第二个例子。高血压病患者,男,60.头晕十年余。头重脚轻感。一直服用降压药。效果不理想,诊脉:六脉俱洪实,脉势上冲搏手,脉形上,寸脉高于关脉,关脉高于尺脉。沉按有力,尺部稍弱,舌稍红,苔薄白。取张锡纯建瓴汤法,以逆病势。方药:

生龙牡30g(先煎) 川牛膝20g 乌梅20g 白芍20g 酸枣仁15g 当归15g 熟地20g 生赭石30g(先煎)

3付水煎服 药后诸症除,血压降。六味地黄丸调理善后。

最后一个例子。某男,35岁,为不育患者,夫妻正常性生活一年半未孕(女方也有问题,暂时不谈。)精液常规检查a%+b%<20%,有白细胞。诊舌红苔稍少。脉左可,右寸突起,犹如一个小包,右脉势上冲。此血分安而气分躁。法用郑钦安潜阳丹加味。

方药:制附子3g 肉桂1g 砂仁5g 白寇仁6g 制龟板9g 炙甘草9g 生姜5片

5付水煎服。药后大便次数稍多,此气下潜回走阳明之象。2周后做精液常规a%+b%>45%。仍有白细胞。现夫妻同治中。此三病案均是我据脉势开方扎针的例子。现在看来还是有些效果的。分享出来,以佐理论。

今天在二附院神经内科东区查房,摸一刚入院病人脉,左寸凹陷明显,忖当为颈脑大血管供血不足。翻看了一下病例果然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部的动脉狭窄,有不稳定斑块影。再脉一人,一搭手,突然像触电一般,一个激灵,紧接着我感觉自己的前额,头顶部发胀,刚想问问病人的感觉,病人就急着跟管床老师讲,自己前额胀疼,像是一扎一扎的,一阵一阵的发作。是不是很神奇啊,其实这并不神奇,因为医者跟患者的气是相通的,互相感觉对方的气在理论上本就是可以实现的,现实中通过一些法门加上练习也可以实现这个效果。具体的论述将在下一次谈。

最后说一点。齐老师的系统辨证脉学对脉象要素等微观脉象研究透彻,但也是从传统中医的整体观中走来。 王鹏老师说掌握脉势是齐老师的强项 定不是虚言

,正是全方位理解掌握了传统脉学的整体观才能独到的敏锐的捕捉到传统脉学的局限 所在

黄岛 鲁兴隆(799418160) 20:46:36 故而提出了系统辨证脉学

黄岛 鲁兴隆(799418160) 20:47:27

但是晚辈认为,传统脉学中的整体观才是中医脉学的灵魂 只有整体观指导下探究微观脉学才不会迷失自我 失去所本

我以前在苦恼脉学的创新在哪里

现在找到了

齐老师的系统辨证脉学代表了现代中医的研究方向 探究微观但是却没有失去中医的整体

所以我们大家学习的时候需要提醒的是齐老师不单是讲脉象要素的 也是很重视整体的

你看他们脉案都是整体如何?局部如何 这个就是本

各位万不可因为老师在强调脉象要素就把脉的整体观忘记了 脉学的整体观始终是另论 灵魂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

此三病案均是我据脉势开方扎针的例子。现在看来还是有些效果的。分享出来,以佐理论。 右脉主气,右尺为肾阳,

所以右脉出现刚才的势要潜阳而且要潜肾之阳 今天所讲确实是我一点点悟出来的,得来不易 没有一点隐瞒

黄岛 鲁兴隆(799418160) 20:54:34 希望各位老师指点我

现在找到了

齐老师的系统辨证脉学代表了现代中医的研究方向 探究微观但是却没有失去中医的整体

所以我们大家学习的时候需要提醒的是齐老师不单是讲脉象要素的 也是很重视整体的

你看他们脉案都是整体如何?局部如何 这个就是本

各位万不可因为老师在强调脉象要素就把脉的整体观忘记了 脉学的整体观始终是另论 灵魂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

此三病案均是我据脉势开方扎针的例子。现在看来还是有些效果的。分享出来,以佐理论。 右脉主气,右尺为肾阳,

所以右脉出现刚才的势要潜阳而且要潜肾之阳 今天所讲确实是我一点点悟出来的,得来不易 没有一点隐瞒

黄岛 鲁兴隆(799418160) 20:54:34 希望各位老师指点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fc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