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及例题解析 word下载
更新时间:2023-04-28 08: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高考数学知识点全归纳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高考所有知识点
高中数学专题一 集合
一、集合有关概念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互异性 无序性
(1)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
R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B A ?有两种可能(1)A 是B 的一部分,;(2)A 与
B 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 不包含集合A,记作
A ?
/B 或B ?/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A
②真子集:如果A ?B,且A ≠ B 那就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
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 ?B, B ?C ,那么 A ?C
④ 如果A ?B 同时 B ?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
子集。
◆ 有n 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 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 高考试题
◆ 3.不等式0|)|1)(1(>-+x x 的解集是 ( )
◆ A .}10|{<≤x x
B .0|{ C .}11|{<<-x x D .1|{ 14|{Z k k x x N ∈+==,则 ( ) A .N M = B .N M ? C .N M ? D .?=N M 6.设A 、B 、I 均为非空集合,且满足A ?B ?I ,则下列各式中错误.. 的是 ( ) A .(I C A)∪B=I B .(I C A)∪(I C B)=I C .A ∩(I C B)=φ D .(I C A) (I C B)= I C B (2)设I 为全集,321S S S 、、是I 的三个非空子集,且I S S S =??321,则下面论断正确的是 ( ) (A )Φ=?? )(321S S S C I (B )123I I S C S C S ??() (C )123I I I C S C S C S ??=Φ (D )123I I S C S C S ??() ⑴、设集合{}20M x x x =-<,{} 2N x x =<,则 ( ) A .M N =? B .M N M = C .M N M = D .M N R = 5.设,a b R ∈,集合{1,,}{0,,}b a b a b a +=,则b a -= ( ) A .1 B .1- C .2 D .2- 1 .函数y ) A .{}|0x x ≥ B .{}|1x x ≥ C .{}{}|10x x ≥ D .{} |01x x ≤≤ (1)已知集合{1,2,3,4,5}A =,,则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 (A )3 (B )6 (C) 8 (D )10 2.已知全信U =(1,2,3, 4,5),集合A ={} 23Z <-∈x x ,则集合C u A 等于 ( ) (A ){}4,3,2,1 (B ){}4,3,2 (C) {}5,1 (D) {}5 2.已知全集{12345}U =,,,,,集合2 {|320}A x x x =-+=,{|2}B x x a a A ==∈,,则集合()U A B e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1.设不等式20x x -≤的解集为M ,函数()ln(1||)f x x =-的定义域为N ,则M N ?为 ( ) (A )[0,1) (B )(0,1) (C )[0,1] (D )(-1,0] 、 1.集合A= {x ∣},B ={}1x x <,则= (D ) (A ){}1x x > (B) {}1x x ≥ (C) {x ∣ } (D) {x ∣} 1. 集合,,则( ) {(,)|,,}B x y x A y A x y A =∈∈-∈B 12x -≤≤()R A B e12x <≤12x ≤≤ (A ) (B ) (C ) (D ) 1、设全集为R ,函数21)(x x f -=的定义域为M ,则M C R 为 ( ) A 、[]1,1- B 、()1,1- C 、(),1[]1,+∞-∞- D 、(),1()1,+∞-∞- 答案 DBCBC –D 答案BBADC- 高中数学专题二 复 数 一.基本知识 【1】复数的基本概念 (1)形如a + b i 的数叫做复数(其中);复数的单位为i ,它的平方等于-1,即.其中a 叫做复数的实部,b 叫做虚部 实数:当b = 0时复数a + b i 为实数 虚数:当时的复数a + b i 为虚数; 纯虚数:当a = 0且时的复数a + b i 为纯虚数 (2)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 (3)共轭复数:z a bi =+的共轭记作z a bi =-; (4)复平面: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复平面;z a bi =+,对应点坐标为(),p a b ;(象限的复习) (5)复数的模:对于复数z a bi =+ ,把z =z 的模; 【2】复数的基本运算 设111z a b i =+,222z a b i =+ (1) 加法:()()121212z z a a b b i +=+++; (2) 减法:()()121212z z a a b b i -=-+-; (3) 乘法:()()1212122112z z a a b b a b a b i ?=-++ 特别22z z a b ?=+。 R b a ∈,1i 2-=0≠b 0≠b 00==?=+∈==?+=+b a bi a R d c b a d b c a di c bi a )特别地,,,,(其中,且 (4)幂运算:1i i =21i =-3i i =-41i =5i i =61i =-?????? 【3】复数的化简 c di z a bi +=+(,a b 是均不为0的实数);的化简就是通过分母实数化的方法将分母化为实数:()()22ac bd ad bc i c di c di a bi z a bi a bi a bi a b ++-++-==?=++-+ 对于()0c di z a b a bi += ?≠+,当c d a b =时z 为实数;当z 为纯虚数是z 可设为c di z xi a bi +==+进一步建立方程求解 二. 例题分析 【变式2】(2010年全国卷新课标)已知复数z = z z ?= A. 14 B.12 C.1 D.2 【例4】已知12z i =-,232z i =-+ (1) 求12z z +的值; (2) 求12z z ?的值; (3) 求12z z ?. 【变式1】已知复数z 满足()21z i i -=+,求z 的模. 【变式2】若复数()2 1ai +是纯虚数,求复数1ai +的模. 【例5】(2012年全国卷 新课标)下面是关于复数21z i =-+的四个命题:其中的真命题为( ) 1:2p z =22:2p z i =3:p z 的共轭复数为1i +4:p z 的虚部为1- ()A 23,p p ()B 12,p p ()C ,p p 24 ()D ,p p 34 【例6】若复数()312a i z a R i +=∈-(i 为虚数单位), (1) 若z 为实数,求a 的值 (2) 当z 为纯虚,求a 的值. 【变式1】设a 是实数,且112 a i i -++是实数,求a 的值.. 【变式2】若()3,1y i z x y R xi +=∈+是实数,则实数xy 的值是 . 【例7】复数cos3sin3z i =+对应的点位于第 象限 【变式1】是虚数单位,等于 ( ) A .i B .-i C .1 D .-1 【变式2】已知=2+i,则复数z=()(A )-1+3i (B)1-3i (C)3+i (D)3-i 【变式3】i 是虚数单位,若,则乘积的值是(A )-15 (B )-3 (C )3 (D )15【例8】(2012年天津)复数73i z i -=+= ( ) (A )2i + (B)2i - (C)2i -+ (D)2i -- 【变式4】(2007年天津)已知i 是虚数单位,3 2i 1i =- ( ) A1i + B1i -+ C1i - D.1i -- 【变式5】.(2011年天津)已知i 是虚数单位,复数 131i i --= ( ) A 2i +B 2i -C 12i -+D 12i -- 【变式6】(2011年天津) 已知i 是虚数单位,复数 1312i i -+=+( ) (A)1+i (B)5+5i (C)-5-5i (D)-1-i 高中数学专题三 函数 (定义域、值域、映射、抽象函数、单调性、奇偶性、最值、极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i 41i ( )1-i +1i Z +17(,)2i a bi a b R i +=+∈-ab 幂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导数) 第一章、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 y=f(x),x∈A.自变量x;定义域A;函数值y,函数值的集合{f(x)|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1.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 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2.值域 : 先考虑其定义域 4.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5.映射 A、B集合,对应法则f, 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 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 → 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对应关系):A(原象)B(象)” 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 (1)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2)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3)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6.分段函数 补充:复合函数 如果y=f(u)(u∈M),u=g(x)(x∈A),则 y=f[g(x)]=F(x)(x∈A) 称 为f、g的复合函数。 二.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单调性(局部性质) (1)增函数 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 称为y=f(x)的单调增区间. 如果对于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 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D称 为y=f(x)的单调减区间. (2)图象的特点 增函数上升,减函数下降. (3).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A) 定义法: ○1任取x1,x2∈D,且x1 ○2作差f(x1)-f(x2); (C)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其规律:“同增异减” 注意: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和在一起写成其并集. 8.函数的奇偶性(整体性质) (1)偶函数 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 (2).奇函数 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 1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 2确定f(-x)与f(x)的关系; ○ 3作出相应结论:若f(-x) = f(x) 或 f(-x)-f(x) = 0,则f(x)是偶函数;若f(-x) =-f(x) 或 f(-x)+f(x) = 0,则f(x)是奇函数. 注意: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若不对称则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若对称, (2)由 f(-x)±f(x)=0或f(x)/f(-x)=±1来判定; (3)利用定理,或借助函数的图象判定 . 9、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1)要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一是对应法则,二是定义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 1) 凑配法 2) 待定系数法 3) 换元法 4) 消参法 10.函数最大(小)值(定义见课本p36页) ○ 1(配方法) ○ 2 利用图象 ○ 3 利用函数单调性 题目练习: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y ⑵y =2.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f x ()2的定义域为_ _ 3.若函数(1)f x +的定义域为[]-23,,则函数(21)f x -的定义域是 4.函数22(1)()(12)2(2)x x f x x x x x +≤-??=-<?≥? ,若()3f x =,则x = 5.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⑴223y x x =+- ()x R ∈ ⑵ [1,2]x ∈ (3)y x = y =6.已知函数2(1)4f x x x -=-,求函数()f x ,(21)f x +的解析式 7.已知函数()f x 满足2()()34f x f x x +-=+,则= 。 8.设()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 ,()(1f x x =,则当(,0)x ∈-∞时()f x = 在R 上的解析式为 223y x x =+-()f x ()f x 9.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⑴ 223y x x =++ ⑵y = ⑶ 261y x x =-- 10.判断函数13+-=x y 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11.设函数22 11)(x x x f -+=判断它的奇偶性并且求证:)()1(x f x f -=. 高中数学专题三 函数 (定义域、值域、映射、抽象函数、单调性、奇偶性、最值、极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导数)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一、指数函数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 1,,,0(*>∈>=n N n m a a a n m n m ,)1,,,0(11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 ),,0(R s r a ∈>; (2) ),,0(R s r a ∈>; (3) . r a s r r a a +=rs s r a a =)(s r r a a ab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 )1,0(≠>=a a a y x 且, 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 N x a log =(— 底数,— 真数,N a log — 对数式) 说明:○1 注意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 2 x N N a a x =?=log ; 两个重要对数: ○ 1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N lg ○ 2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71828.2=e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N ln .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且,0>M ,0>N ,那么: ○1 M a (log ·=)N M a log +N a log ; ○ 2 =N M a log M a log -; ○3 n a M log n = )(R n ∈. 注意:换底公式 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且;0>c ,且1≠c ;0>b ). 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 (1)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2)a b b a log 1log =. (二)对数函数 1、对数函数的概念: 0(log >=a x y a ,且)1≠a ,函数的定义域是(0,+∞). ○ 2 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0(>a ,且. 2、对数函数的性质: a N 0>a 1≠a N a log M a log 0>a 1≠a )1≠a (三)幂函数 1、幂函数定义:αx y=) (R a∈,其中α为常数. 2、幂函数性质归纳. (1)图象都过点(1,1); (2)0 > α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 ,0[+∞上是 增函数 (3)0 < α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 ,0(+∞上是减函数. 例题: 1. 已知a>0,a0,函数y=a x与y=log a(-x)的图象只能是( ) 2.计算:①= 64 log 2 log 27 3 ;②3 log 42 2+= ;2 log 2 27 log5 5 3 1 25+= ; 3.函数y=log 2 1 (2x2-3x+1)的递减区间为 4.若函数)1 0( log )(< < =a x x f a 在区间] 2,[a a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则a= 5.已知1 ()log(01) 1a x f x a a x + =>≠ - 且 ,(1)求() f x的定义域(2)求使()0 f x> 的x的取值范围高中数学专题三函数 (定义域、值域、映射、抽象函数、单调性、奇偶性、最值、极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导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 ))((D x x f y ∈=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x f y =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 根,亦即函数)(x f y =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 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 1 (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 2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y . (1)△>0,方程02=++c bx ax 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 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 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高考试题 8.(2007)若函数f(x)的反函数为f )(1x -,则函数f(x-1)与f )1(1--x 的图象可能是 ( D ) 11(2007).f(x)是定义在(0,±∞)上的非负可导函数,且满足xf(x)+f(x)≤0,对任意正数a 、b ,若 a <b ,则必有 ( C ) A.af(b) ≤bf(a) B.bf(a) ≤af(b) C.af(a) ≤f(b) D.bf(b) ≤f(a) 0)(=x f x 0)(=x f )(x f y =x )(x f y =0)(=x f )(x f y =x 02=++c bx ax x 02=++c bx ax x 13(2007).=??? ??---++→112 12lim 21x x x x x 1/3 . 7(2008).已知函数3()2 x f x +=,1()f x -是()f x 的反函数,若16mn =(m n ∈+R ,),则11()()f m f n --+的值为(A ) A .2- B .1 C .4 D .10 10(2008).已知实数x y ,满足121y y x x y m ??-??+? ≥,≤,≤.如果目标函数z x y =-的最小值为1-,则实 数m 等于( C ) A .7 B .5 C .4 D .3 11 (2008).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f x y f x f y xy +=++(x y ∈R ,),(1)2f =,则(3)f -等于( B ) A .2 B .3 C .6 D .9 3.(2009 )函数()4)f x x = ≥的反函数为 ( B ) (A )121()2(0)2 f x x x -=+≥ (B) 121()2(2)2 f x x x -=+≥ (C )121()4(0)2 f x x x -=+≥ (D) 121()4(2)2 f x x x -=+≥ 5.若3sin cos 0αα+=,则 21cos sin 2αα +的值为 ( A ) (A )103 (B )53 (C )23 (D) 2- 3(2011).设函数()f x (x ∈R )满足()()f x f x -=,(2)()f x f x +=,则函数()y f x =的图像是 ( ) 【解】选 B 由 ()()f x f x -=得()y f x =是偶函数,所以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可知B ,D 符合;由(2)()f x f x +=得()y f x =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选项D 的图像的最小正周期是 4,不符合,选项B 的图像的最小正周期是2,符合,故选B . 6.(2011)函数()cos f x x =在[0,)+∞内 ( ) (A )没有零点 (B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C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D )有无穷多个零点 【解】选B (方法一)数形结合法,令()cos f x x =0=,cos x =,设函数y =cos y x =,它们在[0,)+∞的图像如图所示,显然两函数的图像的交点有且只有一个,所以函数 ()cos f x x =在[0,)+∞内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方法二)在[,)2x π ∈+∞上,1>,cos 1x ≤,所以()cos f x x =0>; 在(0,] 2x π∈,()sin 0f x x '=+>,所以函数()cos f x x =是增函数,又因为 (0)1f =-,()02 f π=>,所以()cos f x x =在[0,]2x π ∈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12(2011).设n N +∈,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n -+=有整数.. 根的充要条件是n = . 12.设n N +∈,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n -+=有整数.. 根的充要条件是n = . 【分析】直接利用求根公式进行计算,然后用完全平方数、整除等进行判断计算. 【解】x =2=±,因为x 是整数,即2±数,且4n …,又因为n N +∈,取1,2,3,4n =,验证可知3,4n =符合题意;反之3,4n =时,可推 出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n -+=有整数.. 根. 【答案】3或4 高中数学专题三 函数 (定义域、值域、映射、抽象函数、单调性、奇偶性、最值、极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导数) 第四章、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 当 90=α时,k 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 212x x x x y y k ≠--= (3)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k ,且过点()11,y x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 =y 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它的方程是x =x 1。 ②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 112121y y x x y y x x --=--(1212,x x y y ≠≠)直线两点()11,y x ,()22,y x ④截矩式:1x y a b += 其中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0)a ,与y 轴交于点(0,)b ,即l 与x 轴、y 轴的截距分别为,a b 。 ⑤一般式:0=++C By Ax (A ,B 不全为0) 注意 平行于x 轴的直线:b y =(b 为常数); 平行于y 轴的直线:a x =(a 为常数); (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0000=++C y B x A (00,B A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000=++C y B x A (C 为常数) (二)过定点的直线系 (ⅰ)斜率为k 的直线系:()00x x k y y -=-,直线过定点()00,y x ; (ⅱ)过两条直线0:1111=++C y B x A l ,0:2222 =++C y B x A l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λ为参数),其中直线2l 不在直线系中。 (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111:b x k y l +=,222:b x k y l +=时, 212121,//b b k k l l ≠=?; 12121-=?⊥k k l l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7)两条直线的交点 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0 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一组解。 方程组无解21//l l ? ; 方程组有无数解?1l 与2l 重合 (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1122(,),A x y B x y ,()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则||AB (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00,y x P 到直线0:1=++C By Ax l 的距离2200B A C By Ax d +++= (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 题目练习 例2.设曲线11x y x += -在点(32),处的切线与直线10ax y ++=垂直,则a =(D ) A .2 B .12 C .12- D .2- 例3.曲线y=x x +331在点(1,3 4)处的切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A ) (A )91 (B ) 92 (C ) 31 (D )3 2 例4.已知直线1l 为曲线22-+=x x y 在点(1,0)处的切线, 2l 为该曲线的另一条切线, 且.21l l ⊥ (Ⅰ)求直线2l 的方程; (Ⅱ)求由直线1l 、2l 和x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高中数学专题三 函数 (定义域、值域、映射、抽象函数、单调性、奇偶性、最值、极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导数) 第五章 三角函数 1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21sin cos 1αα+= () sin 2tan cos ααα =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sin 2sin k παα+=,()cos 2cos k παα+=,()()tan 2tan k k παα+=∈Z . ()()2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 ()()3sin sin αα-=-,()cos cos αα-=,()tan tan αα-=-. ()()4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 ()5sin cos 2παα??-= ???,cos sin 2παα??-= ??? . ()6sin cos 2π αα??+= ???,cos sin 2παα??+=- ???. 14、函数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sin y x ?=+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1 ω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sin y x ω?=A +的图象. 函数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 1ω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sin y x ω=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ω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sin y x ω?=A +的图象. 函数()()sin 0,0y x ω?ω=A +A >>的性质: ①振幅:A ;②周期:2π ωT =;③频率:12f ωπ ==T ;④相位:x ω?+;⑤初相:?. 函数()sin y x ω?=A ++B ,当1x x =时,取得最小值为min y ;当2x x =时,取得最大值为max y ,则()max min 12y y A =-,()max min 12y y B =+,()21122x x x x T =-<. ,2x x k k ππ??≠+∈Z ???? 24、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⑴()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⑵()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⑶()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⑷()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⑸()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⑹()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25、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⑴sin22sin cos ααα=. ⑵2222cos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2cos 21cos 2αα+=,21cos 2sin 2αα-= ). ⑶22tan tan 21tan ααα =-. 26、()sin cos ααα?A +B =+,其中tan ?B =A 27.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 。则有 △ABC,余弦定理可表示为: 同理,也可描述为: 高考试题 4(2007).已知sin α=5 5,则sin 4α-cos 4α的值为 ( A ) (A )-51 (B)-53 (C)51 (D) 5 3 16、(201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2 1,(cos -=x a ,)2cos ,sin 3(x x b =,R x ∈,设函数b a x f ?=)(. (Ⅰ)求)(x f 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x f 在]2 ,0[π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17.(2007)(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f (x )=a-b ,其中向量a =(m,cos2x ),b =(1+sin2x ,1),x ∈R ,且函数y=f (x )的图象经过点?? ? ??2,4π, (Ⅰ)求实数m 的值; (Ⅱ)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及此时x 的值的集合. 解:(Ⅰ)()(1sin 2)cos 2f x a b m x x ==++, 由已知πππ1sin cos 2422f m ????=++= ? ???? ?,得1m =. (Ⅱ)由(Ⅰ)得 π()1sin 2cos 2124f x x x x ??=++=++ ???, ∴当πsin 214x ??+=- ?? ?时,()f x 的最小值为1 由πsin 214x ? ?+=- ???,得x 值的集合为3ππ8x x k k ??=-∈???? Z ,. 17.(200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2sin cos 444 x x x f x =-+ (Ⅰ)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值; (Ⅱ)令π()3g x f x ? ?=+ ??? ,判断函数()g x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解:(Ⅰ)2()sin 2sin )24x x f x =-sin 22x x =π2sin 23x ??=+ ???. () f x ∴的最小正周期 2π 4π 1 2 T==. 当 π sin1 23 x ?? +=- ? ?? 时,() f x取得最小值2 -;当 π s i n1 23 x ?? += ? ?? 时,() f x取得最大值2. (Ⅱ)由(Ⅰ)知 π ()2sin 23 x f x ?? =+ ? ?? .又 π () 3 g x f x ?? =+ ? ?? . ∴ 1ππ ()2sin 233 g x x ?? ?? =++ ? ?? ?? ?? π 2sin 22 x ?? =+ ? ?? 2cos 2 x =. ()2cos2cos() 22 x x g x g x ?? -=-== ? ?? . ∴函数() g x是偶函数. 17.(200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sin(), f x A x x R ω? =+∈(其中0,0,0 2 A π ω? >><<)的图象与x轴的 交点中,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 2 π ,且图象上一个最低点为 2 (,2) 3 M π -. (Ⅰ)求() f x的解析式;(Ⅱ)当[,] 122 x ππ ∈,求() f x的值域. 解(1)由最低点为 2 (,2) 3 M π -得A=2. 由x轴上相邻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 2 π 得 2 T = 2 π ,即Tπ =, 22 2 T ππ ω π === 由点 2 (,2) 3 M π -在图像上的 24 2sin(2)2,)1 33 ππ ?? ?+=-+=- 即sin( 故 4 2, 32 k k Z ππ ?π +=-∈ 11 2 6 k π ?π ∴=- 又(0,),,()2sin(2) 266 f x x πππ ?? ∈∴==+ 故 (2) 7 [,],2[,] 122636 x x πππππ ∈∴+∈ 当2 6 x π += 2 π ,即 6 x π =时,() f x取得最大值2;当 7 2 66 x ππ += 即 2 x π =时,() f x取得最小值-1,故() f x的值域为[-1,2] 17.(201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聚53 3 + ( )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北偏东45°,B点北偏西60°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偏西60°且与B点相距203海里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该救援船达到D点需要多长时间? 解:由题意知5(3 AB=海里, 906030,904545, DBA DAB ∠=?-?=?∠=?-?=? ∴180(4530)105 ADB ∠=?-?+?=? 在DAB ?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 sin DB AB DAB ADB = ∠∠ , ∴ sin5(33)sin455(33)sin45 sin AB DAB DB ADB ∠+?+? === ∠ == 答: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1小时. 高中数学专题三函数 (定义域、值域、映射、抽象函数、单调性、奇偶性、最值、极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导数)
正在阅读:
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及例题解析 word下载04-28
逆商测验(AQ量表)(修订版)06-10
关于开展2011年春季设备大检查、大整修工作的通知07-04
北注协专家提示(2014)第8号钢材贸易类企业主要业务审计风险提示10-25
梦想并不遥远作文500字07-09
县机关事务管理局最新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范本04-20
有限元教材-第十章 有限元程序设计05-05
76-华为人为何还要艰苦奋斗10-31
养鸟作文400字07-09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例题
- 知识点
- 归纳
- 解析
- 数学
- 高考
- 总结
- 下载
- word
- 润乾报表实用案例解析
- 2021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考试试题
-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830结构力学(土建)考研强化模拟题
- 中学生自律自强演讲稿
- 微分几何第四版习题答案解析梅向明培训资料
- (完整版)六年级科学工具与机械练习题
- 【最新修订版】基于QT的嵌入式终端应用程序开发——记事本和电子相册开发毕业论文设计40论文41
-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V14.0版最新最全面操作指引(图文版)
- 广东省某5万吨bot项目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报告_secret
- 2017年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815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 2018年四川师范大学法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高二数学学案3.1.2不等关系与不等式2必修5
- 大班兔宝宝找快乐教案.doc
- 塔吊覆盖区域安全防护施工方案(1)
- 水池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高考2013政法录取分数线(全)
- 120出诊院前急救病历及告知书
- 初一作文辅导引导学生在构思中提炼主题教案
- 2019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教案
-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