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更新时间:2024-03-25 05: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长征开始: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 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转移路线:江西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强渡乌江——攻克遵义。

遵义会议:①召开: 年1月在遵义召开。②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的错误,肯定了 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③意义:会议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 的标志。 知识点2 过雪山草地

经过:遵义会议——四渡 (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渡过 (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 ——翻雪山——过草地。 知识点3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 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 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意义:粉碎了 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

2.如图雕塑上的文字上为“长征从于都出发”,下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如果要求你给雕塑加上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你会选择( )

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3.“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

A.博古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

4.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

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 )

A.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 B.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 C.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 D.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知识点2 过雪山草地

5.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其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

A.四渡赤水 B.过雪山草地 C.渡过金沙江 D.井冈山会师

6.诗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红军长征途中发生在如图所示地点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C.更喜岷山千里雪 D.三军过后尽开颜

知识点3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7.毛泽东感慨地说:“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 )

A.瑞金 B.遵义 C.会宁 D.吴起镇

8.毛泽东创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诗句集中体现了红军的( ) A.艰苦朴素精神 B.盲目乐观主义精神 C.敢于创新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能力提升】

9.“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 10.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

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一路走来,我们没想到沿途群众的长征情结是那样浓厚。江西瑞金有遍地的“红都”;路上遇到数不胜数的长征路、长征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长征网吧”,也像“红军路”“成武路”一样述说着当年的光荣与梦想。对红军走过的地方,各地都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纪念。

(1)材料一中红军为什么要进行艰苦卓绝的两万余里的长征?“12个月”指哪一时间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2个)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红军能够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从红军的长征历程来看,红军身上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直击中考】

12.(娄底中考)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知识管理

五 1934 1935 左 毛泽东 毛泽东 转折点 成熟 赤水 金沙江 泸定桥 吴起镇 会宁 国民党反动派 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基础过关

1.B 2.B 3.C 4.B 5.D 6.B 7.C 8.D 能力提升 9.D 10.D 11.答案:(1)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中央根据地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2)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将士同甘共苦,直面困难,百折不回的革命精神;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等。(4)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任答两点即可) 直击中考 12.D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e3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