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累河变迁及反思

更新时间:2023-11-06 09: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SettingsofMyDocuments

从奄奄一息到生机勃勃——墨累河变迁及反思

——看澳大利亚Muring—Darling流域水资源管理

摘要:墨累河——澳大利亚的“母亲河”,在澳大利亚墨累河的地位不亚于长江黄河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但是,由于澳大利亚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人类无休止的开发利用,墨累河不仅在来水量,还有水质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经过兴修水利设施、跨流域调水以及进行水权制度改革等措施,现在墨累河已经基本恢复了生机。本文从澳大利亚当局的应对措施出发,反思我国水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面。通过介绍和分析澳大利亚的可持续发展的水政策及具体管理措施,包括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全流域的统一综合管理、水权的初始分配和市场交易、水利工程的企业化管理等。结合我国水利的特点,提出水利产业改革、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立水市场等方面的建议。

1. Muring—Darling流域简介

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长、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大分水岭,注入印度洋的大澳大利亚湾,是2589千米,如以达令河为源,全长3719千米,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千米。它的主要支流有达令河、默伦比奇河等。河流流量不大,季节涨落变化较大。从图1-1可以看出,墨累河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支流众多,主河道很短,因此一般叫做墨累-达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在海拔200m以上,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区。流域主要位于南澳大利亚州以东,大分水岭以西,昆士兰州沃里戈岭以南的地区。干流自源头开始,有一段450km长的高地,尽管只占整个河长的20%,但这一段河床的海拔高度下降却很大。墨累河中、下游河床坡度小,在其2000km的长度中,平均每公里河床递减很小,水流极缓慢,宽阔的河谷中多沼泽。墨累河径流量很小,这是由于澳大利亚本身是一个比较干旱的大陆所决定的,澳大利亚2/3以上的地区年降雨量在500mm以下,而且不稳定。墨累河干流年平均流量190m3/s,实测最大流量4400m3/s,实测最小流量(调节后)28m3/s,径流总量59.5亿m3,径流深为21mm。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就是夏季多雨。所以就形成了夏季的一次汛期。而当冬季6月~9月,这两条河的下游属于地中海气候,气

Createdby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候的特点又是冬季多雨,所以又形成一次汛期。

墨累河的主要特点是河流源于降水丰富的东部高地,流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广大平原地带,以致多数支流的中下游常有断流现象,特别是干旱年,断流月份更长。墨累河上游依靠山地降水、雪水供给,虽未断流,但水位也很低。

图1-1 墨累河及其支流

2. 流域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2.1. 水少

2.1.1. 主要问题和原因

墨累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25mm,整个流域降水量变化较大,即从源头一带的1400mm降至奥尔伯里的600mm左右。在有些地区(如科罗瓦),蒸发量甚至超过了降水量。除了上游500km水流较大外,其余河段流量较小,有些河段还经常干涸。如1920年,拉克伦河连续9个月断流,达令河连续11个月无水。墨累河上游依靠山地降水、雪水供给,虽未断流,但水位也很低。

在人们向河流引水以前,墨累河年平均总径流量为250亿m3,经过沿途的蒸发、渗漏和自然截留后,约一半的径流能够注入大海。但是2000年

Createdby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以后,不同级别的引水灌溉的水量大约与注入大海的水量相同,现在,每年只约有30亿m3的水流入大海。过去50年来,东部沿海的降雨量却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国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曾经为发展经济和富庶人口所采取的措施已经使得这个本来就处于干旱状态下的国家更是雪上加霜,好像酒吧老板说:“快打烊了,各位抓紧点单。”在被赶出大门之前,每个酒鬼都会冲上来,能喝多少就喝多少。这就是他们当时的状况。当资源负担显然已经过重,索取的反倒多了起来。

澳大利亚以前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国家,尤其是在东部平原,大量的开垦和放牧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灾难,消耗了大量的水,使得本来已经所剩无几的墨累河雪上加霜。

2.1.2. 当局的应对措施

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相当多的决策,其中包括跨流域调水和兴修各类水利工程。

澳大利亚拥有多个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最大也是最著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就是雪山工程(the Snowy Mountain Scheme)。雪山工程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是在墨累河和马兰比吉河上进行水力发电、农业灌溉调水和河道管理的综合工程。雪山工程每年平均向墨累—达令流域调水近11.4亿m3,占整个流域上游自然径流的4.8%。墨累河上游以东的雪河(Snowny)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的东侧,年降水量500~3810mm,其源流大部分来自高山区域的积雪,年平均径流深580mm,高原山顶高达3700mm。流域内主要河流有位于最高峰东侧,向东南流人南太平洋的雪河及其向东北流的支流尤坎本(Eucumbene)河。本地区气温较低,蒸发损失较小,利于雪山蓄水,这些因素为雪河一墨累河水电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雪山调水工程是世界著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之一。从1949年10月开始到1974年全部工程基本完成,工期25年,投资约8亿美元。雪山调水工程包括两大调水系统:北部的雪河一蒂默特河(马兰比吉河支流)调水工程和南部的雪河—墨累河调水工程。这两项调水工程通过水库和隧洞连成一体,成为统一的调水系统。雪山工程包括16座坝,有效库容70亿m3;80km

Createdby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输水管道,145km输水隧洞;7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74万kW;2座扬水站(扬程分别为232m和155m);几百公里输电线路等,工程覆盖范围约3200km2。

雪山调水工程的两大效益是灌溉和发电。该工程调水量为23.6亿m3,其中调入马兰比吉河13.7亿m3,调入墨累河9.9亿m3,年发电量约50亿kW·h。根据联邦政府和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达成的协议,雪山调水工程由雪山工程管理局负责运行管理。

雪山工程是墨累—达令流域内跨流域调水的最大来源,占本流域内总调水量的93%,大于本流域调往本流域外(例如南澳大利亚州)水量的总和。雪山工程调水还用于灌溉和河道管理目的,比如说削减洪峰、干旱时增加径流、控制盐度,以及环境需求等方面。通过雪山工程向墨累河和马兰比吉河输水,对维持流域内的水资源安全和保证水资源的持续供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澳大利亚水资源相对匮乏,水库库容及来水来沙量不大,与其他国家的高坝大库相比对自然河流的影响相对有限。现流域内已建成水库总库容达300亿m3,其中库容大于1亿m3的大型水库主要有:墨累河的休姆水库(总库容30.38亿m3)、达令河的梅宁迪水库(库容26.67亿m3)等。澳大利亚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后对环境影响的重视程度较高,各项政策措施得力,关于河流健康的概念及评价方法走在世界前列,较为有效地控制了水利工程建设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2. 管理模式 2.2.1. 管理制度演变

墨累河水管理制度演变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1900~1920年) 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为加快发展,创造更多财富,政府和社团都希望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墨累河水资源,而这种开发对河流的影响缺乏深入的认识。新成立的联邦政府负责为各个州确定行政边界,允许各个州自主管理本辖区内的环境资源。

Createdby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1914年,联邦政府、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共同签署《墨累河水协议》,1915由联邦政府和3个州政府批准,各个州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来保障该协议的贯彻执行。根据该协议成立了河流管理机构——墨累河委员会,各州政府在墨累河委员会都有发言人,都享有一定权利,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样可以保护各州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

2.第二转变阶段(1920~1967年) 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

大坝及拦河坝等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沿河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工程都是为了保证安全供水,发展“防干旱”农业。

虽然1915年制定的水分配原则一直沿用到现在,但是直到本阶段末,由当时不完善的水量分配计量规则而造成的关于供水安全性的争执依然存在。

1967~1968年,墨累河流域发生了近20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加之流域内急剧增加的人口和迅速发展的工业等的水资源供应都依靠墨累河,水资源短缺问题又一次暴露出来,同时,这次干旱显露出土壤盐分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意味着对水资源的管理不能只局限于水质,还应关注其他方面。

3.管理阶段(1968年至今) 第三阶段的主要特征:

对象更加宽泛,包括水质和安全供水以及消除各种威胁。

进入20世纪70年代,消除水质下降的威胁成为当时墨累河委员会的当务之急。3个州和联邦政府对《墨累河水协议》进行重新磋商修订。1985年,《墨累—达令河流域协议》诞生,并按照该协议成立了墨累—达令河流域机构以取代墨累河管理机构。流域机构的宗旨是:提出并协调有效的计划管理,实现墨累—达令河流域水土资源及其他环境资源公平、高效、可持续利用。

1985年的流域协议于1987年获得政府批准,且只是作为《墨累河水协议》的修订稿。1992年,全新的《墨累—达令河流域协议》产生,1993年联邦政府和3个州政府都出台了关于墨累—达令河流域的具体法律,明

CreatedbyWlz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dp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