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彭氏家族研究

更新时间:2024-01-01 10: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楚彭氏家族研究①

关于楚国彭氏家族,限于资料,过去学界未有太多关注。近年来南阳市区出土了大量彭氏贵族的有铭铜器,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由于相关资料处于逐渐公布过程之中,学者们只能对公布较早一点的资料作些个案的探讨,对楚彭氏家族系统地考察尚未能予以关照。有幸的是今年《文物》第3期公布了楚彭射墓发掘简报,为较系统地研究楚彭氏家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本文将以楚彭氏家族墓出土的铜器铭文为基础,结合《左传》等传世文献及楚简等出土文献,对楚彭氏家族作一些基础性的综合研究。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楚彭氏家族人物考(上)

“楚彭氏家族人物考(上)”主要是考察见于南阳市区彭氏家族墓所出的青铜器铭文中的相关人物。

彭氏家族墓在南阳市宛城区八一路两侧,从1974年发现申公彭宇墓,到2008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多次进行勘察和发掘,共发现彭氏家族墓的墓葬8座,已发掘了7座。这些被发现的彭氏家族墓葬分别是:彭宇墓(西关煤场古墓)、彭无所墓(物资城M1)、彭射墓(名门华府小区M38)、彭射夫人墓(名门华府小区M35)、彭子寿墓②、彭子寿夫人墓(名门华府小区M44)、彭启墓(名门华府小区M1)、彭启夫人墓(名门华府小区M2),其中,彭子寿夫人墓因被压在建筑物下,未发掘。

目前发现的这八座墓,均为春秋时期楚国贵族墓,分布于前后五排之中,自北向南按年代顺序一字排开。目前已知彭氏家族墓地有五代人。其中,时代最早的是彭宇墓,在墓地的最北边,最晚的是彭启,在最南边(彭氏家族墓葬具体分布见图1)。

因为这些墓葬是在不同时段、不同地点发掘的,导致学界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里是一处彭氏家族的墓地。又因地处市区,被不同的建筑物分隔,故墓葬编号不统一,但实际上这里是一个墓区。

这批墓地的规格为楚国大夫级贵族,墓内多有殉人,男性墓葬多陪葬有车马坑。保存较好的六座贵族墓中有四座出土五鼎四簋,一棺两椁,两座为三鼎两簋。其中,“彭启”墓中 ①②

本文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从宛地所出楚系铭文看楚国的统治政策》的阶段性成果。 彭子寿墓资料未公布,对彭子寿墓有所涉及的简报或报道中,皆不见其编号。

不但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青铜礼器,而且还随葬有一套制作精美的编钟、编磬以及殉人、车马坑等,这均表明他的身份地位相对较高。这批墓的墓主人用“五鼎四簋”、“三鼎两簋”是符合当时的礼治的,并且与他们身份地位相符合。①

七座已发掘的墓葬,有些资料已经正式公布,如彭宇墓、彭无所墓、彭射墓②;有些资料没有正式公布,但在其他一些报道中已经有所表述,如彭子寿墓、彭子寿夫人墓、彭启墓、彭启夫人墓③。下面,将根据已公布的资料和见于报道中的资料,来对见于彭氏家族墓铜器铭文中的彭氏人物进行逐一考察。

图1 南阳楚彭氏家族墓分布示意图④

1、 彭宇

申公彭宇,史籍无载,见于“申公彭宇”簠铭文,器共两件,簠底和覆盖都有铭文,其释文为:

唯正十又一月辛子申公彭宇自作淄簠,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止(器铭)。 唯正十又一月辛子申公彭宇自作淄簠,其眉寿无疆,永宝用止(盖铭)。

①②

乔保同:《最新考古发现:南阳楚彭氏家族墓》,《文物与考古》,2009年第6期,第148—149页。 彭宇墓材料见: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尹俊敏:《〈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补记》,《华夏考古》1999年第3期;彭无所墓材料见:董全生、李长周:《南阳市物资城一号墓及其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4年第2期;彭射墓材料见:《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3期。 ③

彭启墓、彭启夫人墓、彭子寿夫人墓的一些材料可见柴中庆、乔保同、王凤剑:《河南南阳八一路楚彭氏家族墓》,中国文物信息网2009年2月17日

(http://www.ccrnews.com.cn/100027/100028/100034/22498.html)。 ④

注:了解彭氏家族墓地的布局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和理解非常重要,但在考古工作者未公布精细测绘所得的方位图的前提下,只能综合一些关于这些墓葬彼此间的方位与距离的信息而绘制草图,仅做粗略参考。

铭文中的“申公”,申指楚国申县,公指县公。申公即楚申县县尹。《左传·庄公三十年》载:“秋,申公斗班杀子元。”杨伯峻注:“申,楚县。楚子自称王,称其县尹为公。”

申县,乃楚文王灭申国以为县也。《左传·隐公元年》载:“初,郑武公娶于申。”杨伯峻注:“申,国名,伯夷之后,姜姓。后为楚所灭。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庄六年传载‘楚文王伐申’,哀公十七年传又云‘实县申、息’,则鲁庄之时申已为楚灭。”

彭宇为县公,彭为氏,宇是名。彭宇任申公的时间,当在文王二年至成王八年之间(公元前688年至公元前664年)。

《左传·庄公六年》载“楚文王伐申”,时为楚文王二年。文献未载文王是否灭申,但此后申国不再见于历史,而《左传·哀公十七年》又言“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可知乃楚文王灭申为县也。故学者多认为文王灭申为县是在“伐申”之年或稍后几年内。如清顾栋高即有言曰:“余读《春秋》,至庄公六年楚文王灭申,未尝不废书而叹也。”今人何浩先生则认为是在鲁庄公七年至鲁庄公十年期间(楚文王三年至楚文王六年)。徐少华先生意见同何浩先生。

楚文王二年至六年期间,楚灭申为县,但不见关于其时的申公的记载。 见于史籍的申公,大多由楚之公族、王子担任。《左传》中,“申公”五见: 《左传·庄公三十年》有“申公斗班”,若敖之孙。时为楚成王八年。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有“申公子仪”,即斗克,斗班之子。时在楚成王三十七年。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有“申公叔侯”,时在楚成王三十八年。 《左传·宣公十二年》有“申公巫臣”,时在楚庄王十七年。 《左传·哀公四年》有“申公寿馀”,时在楚昭王二十五年。

可知,“申公”第一次出现是在成王时,而文王时已灭申为县,文王时的申公却于史籍

12

11

⑩⑨

①②

《左传·庄公三十年》,中华书局,1990年,第247页。 同上。 ③

《左传·隐公元年》,第10页。 ④

《左传·隐公元年》,第10页。 ⑤

《左传·庄公六年》,第169页。 ⑥

《春秋大事表》卷四《春秋列国疆域表·楚疆域论》,中华书局,1993年,第525页。 ⑦

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1页。 ⑧

《左传·庄公三十年》,第247页。 ⑨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第433—435页。 ⑩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第442页。 11

《左传·宣公十二年》,第749页。 12

《左传·哀公四年》,第1626页。

无载。结合彭宇墓的时代,“春秋早期,最迟也不会晚于春秋中期,”以及彭仲爽为楚国令尹的时间(详二(一)1),可知彭仲爽与彭宇应为同时代人。文王任命彭仲爽为令尹后,灭申以为县,任命彭宇为申县的第一任县公。楚文王重用申俘彭仲爽必然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原因,大概是彭氏家族对楚能顺利灭申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楚文王才会重用故申国的彭氏家族来巩固楚国在申县的统治。

故彭宇任申公的时间当在楚文王二年至楚成王八年(公元前688年至公元前664年)之间。他任申公时应该已经成年,年龄大概在二十到四十之间,若以他寿命七十岁计算,则他活动的时代大概在武王二十一年到成王四十二年之间(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30年之间)。

2、申公之孙无所、彭公之孙无所

无所不见于史籍记载,而见于铜器铭文。彭无所墓中出有6件有铭器物,包括2件铜鼎(汤鼎和

彭公之孙无所自作汤鼎,眉寿无期,永宝用之。(汤鼎的器盖铭文) 申公之孙无所自作

鼎。(

鼎铭文)

鼎)和4件铜簠,其释文为:

彭公之孙无所自作食簠,永宝用之。(簠铭,4件同铭)

铭文中的“无所”是器主人的名字,前缀有“申公之孙”和“彭公之孙”,“申公”与“彭公”应该是指同一人。前面已经分析过,彭宇为申县的第一任县公,则这里的“申公”应该是指彭宇。从墓葬分布上看,彭宇与无所应为直系祖孙关系,但彭宇未必为无所的祖父,或许是他的高祖或曾祖。楚系铭文中,自称某人之孙往往并非实指,而是强调家世、表明宗属。如:

楚叔之孙途为之盉(途为盉) 楚叔之孙,倗之飤鼎(倗鼎) 楚叔之孙克黄之镐(克黄豆)

①②

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第41页。 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何山东周墓》,《文物》1984年第5期,第19页。 ③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6—57页。 ④

葛亮:《<玫茵堂藏中国铜器>有铭部份校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2月11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012)。

途为盉的出土地与倗鼎不同,“楚叔之孙”,这一称谓,是“倗”和“途”用来强调其家世、表明其宗支的。倗为淅川下寺M2的墓主,克黄为淅川和尚岭M1的墓主,下寺M2的年代在春秋中期偏晚,和尚岭M1的年代在春秋晚期。倗与克黄时代不同,“楚叔”是他们比较显赫的先祖或始祖。

因此,彭宇与无所之间虽有直系亲属关系,但二人之间究竟隔了几代还不能确定。无所墓的材料还在整理中,器物的器形、铭文拓片皆未公布,故无法判断其墓葬的年代。但从彭氏家族墓的布局来看,同为“申公之孙”,无所下葬的年代应与彭射相近,且早于彭射。彭射的生活年代有可以参考的判断依据(详下节),所以无所生活的年代大概在楚穆王六年——楚昭王六年之间(公元前620——510年间)

3、彭射

彭射不见于史籍记载,而见于铜器铭文。彭射墓共出土有铭铜器16件,其释文如下:

申公之孙彭子射儿择其吉金自作飤盂,眉寿无期,永宝用之。(盂鼎铭文,2件同铭)

彭子射之行繁。(繁鼎铭文,3件同铭) 彭子射之汤鼎。(汤鼎铭文,1件)

彭子射儿自作飤簠,其眉寿无期,永宝用之。(簠铭,4件同铭) 彭射之酉关。(尊否铭文,2件同铭) 彭子射之行盘。(盘铭,1件) 彭子射之行匜。(匜铭,1件)

2件浴缶,盖内及肩部铭文内容一致,其释文为:彭子射之御缶。(浴缶铭文,2件同铭)

射之用。(戈、戟同铭,各1件)

铭文中的“彭射”就是器主,彭是氏,射是名。彭射又自称“射”、“彭子射儿”、“彭子射”、“申公之孙彭子射儿”。“射儿”是儿化的人名,“单字名中有一种儿化的人名,即在一个表意的字后面加上尾词‘儿’字,如:丁儿(见丁儿鼎盖),三儿(见三儿簋),者儿(见者儿觯)??等,这种儿化的名称叫起来简单上口,而且多含有亲昵的意味,在金文中目前 ①

黄锡全:《楚系铭文中“楚子某”之称谓问题辩证》,《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第79页。

所见均是自称”。彭射自称彭子射儿为孤例,不见其他彭氏家族的人用这样的自称作器,或许与彭射所处的时代有关,也或许与彭射在彭氏家族中的特殊地位有关。

前面已经提到,无所是“申公之孙”,“申公”指彭宇。彭射既自称“申公之孙”,可知同无所一样,彭射也是“申公”的直系孙儿。

彭射墓出土的器物,大部分与淅川下寺春秋楚墓M2、M3及南阳万家园M181中的同类器物年代相近②,发掘报告据此判断彭射墓的时代当在“春秋晚期的早段”。③彭射生活的年代大概在楚成王三十二年——楚灵王元年之间(公元前640——530年间)。

4、“申公彭子寿”

彭子寿墓材料未公布,但彭射墓发掘报告中提到,“从铭文看,彭子寿曾任过申公④。”另外,在44号墓中出有2件蔡侯申簠,皆有铭文,其释文为:蔡侯申之飤簠。

前面已经提到44号墓与彭子寿墓为夫妻异穴合葬,发掘者认为该器应是蔡昭侯为蔡申联姻送给蔡女的陪嫁礼物,44号墓主人为蔡国之女,也即是说彭子寿娶了蔡女为妻⑤。

据《左传》记载,蔡昭侯公元前518年——491年在位,共28年,楚昭王七年(公元前509年)蔡昭侯朝楚,被扣留在楚三年,昭侯离楚回国,与楚国关系决裂。楚昭王九年(公元前507年),蔡昭侯请晋伐楚,失败后,又于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引吴人伐楚,吴兵入郢,楚昭王奔随。为报仇雪恨,楚昭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4年),与陈、随、许围蔡,蔡人于是请迁于吴以避楚,次年迁于州来。

如果蔡侯申簠不是媵器,则彭子寿的下葬时间最早也在公元前518年蔡昭侯即位之后(只有即位,才能以这个身份铸造铜器)。

若蔡侯申簠确为媵器,那么彭子寿娶蔡女应在蔡昭侯即位之后,昭侯与楚国关系决裂之前。彭子寿娶蔡女的年代在公元前518年——公元前507年之间。彭子寿的时代在楚康王十年——楚惠王九年之间(公元前550——公元前480年之间)。

5、彭启

彭启墓2008年发掘,编为一号墓,墓葬资料现存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资料虽未完 ①②

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2006年,第453页。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3期,第29—30页。 ③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第30页。 ④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第30页。 ⑤

乔保同、李长周:《南阳发现蔡侯申簠》,《中原文物》2009年第2期,第84页。 ⑥

转引自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注【1】。,《文物》2011年第3期,第31页。

全公布,但可知彭启墓中出土的2件铜戈上发现有铭文,,其释文为:

彭启之戈。(出土于椁室西侧,篆书铭文) 玄镠之用。(出土于椁室东侧,错金鸟书铭文)

彭启是器主,彭是氏,启是名。

“玄镠”,金文习见,即黄铜。“玄镠之用”意为用黄铜铸造的戈。南阳淅川徐家岭M10出土有六件玄镠戟,形制、铭文相同,亦为错金铭文,其铭文为“玄镠之用戟”,铭文辞例及铭文风格都与彭启墓所出的玄镠戈同,二者在时代上应比较接近。徐家岭M10的年代在战国早期,彭启墓的时代没有那么晚,但也在春秋晚期晚段了。

从彭氏家族墓排列的时代和方位看,彭启墓是这个家族墓里的最后一代,彭启的时代晚于彭子寿,大概在楚灵王十一年——楚惠王二十九年(公元前530——公元前460年之间)。

二、楚彭氏家族人物考(下)

除了南阳申县彭氏家族墓外,在《左传》及楚简中也包含有一些关于楚国彭氏家族的信息,下面,分《左传》和楚简两部分对相关的彭氏家族人物进行考察。

(一)、《左传》中的楚彭氏家族人物考

见于《左传的》彭氏家族人物,有彭仲爽、彭名和彭生。

1、彭仲爽

见于《左传·哀公十七年》:

子榖曰:?……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朝陈、蔡,封畛于汝……?

其意为:楚文王任申国的俘虏彭仲爽为令尹,其后,灭申、息以为县,使陈、蔡二国来 ①

柴中庆、乔保同、王凤剑:《河南南阳八一路楚彭氏家族墓》,中国文物信息网2009年2月17日(http://www.ccrnews.com.cn/100027/100028/100034/22498.html)。 ②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309——311页。

朝,开拓楚之封疆至于汝水。

这里,有一个问题——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实行“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的贵族政治体制,在官职的任用上,基本原则是任人唯亲,楚文王怎么会任命一个异国的俘虏为令尹呢?

楚国职官中,以“令尹”为最尊贵,其地位仅次于楚王。楚国令尹绝大多数出身于王族。清人顾栋高在其《春秋大事表·春秋楚令尹论》就春秋楚令尹论断说:“楚以令尹当国执政,而自子文之后,若敖氏、成氏、蔿氏、阳氏,皆公族子孙,世相传授,绝不闻以异姓为之。”并在《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官制表》中指出,“楚令尹见于《左传》者二十有八人,唯仲爽为申俘,余皆王族也。”

可以看到,彭仲爽任楚国令尹,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孤例。彭仲爽是春秋时期楚国唯一的异姓令尹。

是什么样的原因,什么样的背景,能让文王任命他为令尹呢?

这里,还要提到前面已经分析过的申公彭宇。申公彭宇,为文王时的申公,也即第一任申公,前面已经提到,见于史籍的申公,大多由楚之公族、王子担任。而楚之令尹,也多由公族担任。

并非楚国公族的“申俘”彭仲爽与彭宇二人同任职于文王时代,绝非巧合。在实行“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举不失德”的楚国,文王能够任命“申俘”彭仲爽为令尹,必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原因。文王以仲爽为令尹后,即灭申以为县,且任彭宇为第一任申公。在当时的条件下,文王不可能任命一个毫无社会根基和社会影响力的异姓俘虏为令尹,更不可能任命一个毫无社会根基和社会影响力的异姓人氏为申县的第一任申公。这表明,彭仲爽与彭宇应该属于同一个家族——彭氏家族,而在楚国灭申之前,彭氏家族已经是申国非常显赫的一个家族了。大概是彭氏家族对楚能顺利灭申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楚国才会重用故申国的彭氏家族来巩固楚国在申县的统治。而且,彭仲爽与彭宇的时代相差应该不会太远,因为在申灭之前仲爽已被文王重用,故仲爽的年代可能稍早于彭宇。

我们将彭仲爽纳入南阳所发现的申县彭氏家族的范畴,是基于前文所提到的“彭仲爽”从“申俘”到“楚令尹”到“实县申、息”的转变,以及“彭宇”为第一任申公的史实。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春秋楚令尹表》中,列楚国令尹,第一位是斗祁,第二位是彭仲爽,第三位是子元。

斗祁见传在《左传·庄公四年》,即楚武王五十一年,“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营军临随。”子元见传在《庄公·二十八年》,即楚成王六年,“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

据此推测,彭仲爽的时代大概在武王十一年到成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29年——前640年)之间。

2、彭名

《左传》中彭名数见。

《左传·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彭名御左广,屈荡为右。乙卯,王乘左广以逐赵旃。”时为楚庄王十七年。

《左传·成公二年》,楚师侵卫,“悉师,王卒尽行。彭名御戎,蔡景公为左,许灵公为右。”时为楚共王二年。

《左传·成公十六年》,晋楚鄢陵之战,“彭名御楚共王,潘党为右。”时为楚共王十六年。

《左传·襄公四年》,“夏,楚彭名侵陈。”时为楚共王二十二年。 “御”,驾驶车马。杜注:“楚王更迭载之,故各有御、右。”

“御左广”、“御戎”,皆指彭名驾驭楚王之亲兵戎车。《左传·宣公十二年》:“先大夫子犯有言曰:‘??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右广初驾,数及日中,左则受之,以至于昏??’”杨伯峻注:其君之戎谓楚王之亲兵戎车也。句谓楚王亲兵分为左右两部,每部皆名曰广。

从这条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楚王的战车分为左、右两广,每广有战车一卒三十辆,每卒又分左、右两偏,右广先套车,计算时间,等到中午时分,左广就接替它,一直到晚上。

在战争中,“御”的位置十分重要。“御”甚至能决定被御者的生命。《史记·陈涉世家》载,“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能够在庄王、共王两代,都担任王御,可见楚王对彭名的信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楚庄王、楚共王两代,彭名都参与楚国的重大军事活动,且其参与的军事活动都是发生在中原地带。前文已经提到,彭仲爽为令尹时,拓展楚国的疆域到了汝水领域。这就说明,彭氏的活动范围已经深入到了中原地区的中心地带。从彭名的活动范围来看,他应该也属于申县的彭氏家族。正因他出自申县彭氏,熟知中原形势,且其家族成员世代为楚之大夫,为楚王所信赖,故彭名才能参与这些重要的军事活动。

彭名的生活年代大概在楚穆王九年——楚灵王二年(公元前617年——前539年)之间。

3、彭生

仅见于《左传·昭公四年》。“(申之会,楚灵王始合诸侯),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使屈申围朱方,克之??遂以诸侯灭赖??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

疾城之而还。??冬??东国水,不可以城。彭生罢赖之师。”时为楚灵王三年。

这段话的大意是,楚灵王灭掉赖国后,要把赖国迁到鄢地,而把许国迁移到赖国境内,派斗韦龟和公子弃疾去为许国筑城,完毕后再回国。到了冬天,东部地区发生水灾,不能筑城,彭生便停止了赖地军队的筑城任务。

杜注:“彭生,楚大夫,罢斗韦龟城赖之师。”楚灵王派两个人城赖,一为楚公族,一为公子,彭生能对这二人下命令,罢城赖之师,说明他是有相当大的地位和权力的。

灵王在申会见诸侯,申即南阳,赖在今湖北随县稍东而北,申之会时楚灵王派出军队城赖,城赖之师很有可能就是距赖较近的,楚国常用的申、息之师。

春秋时,申县是楚国重要的兵源地之一,且申师是楚国军队中比较善战的一支,楚国出师、戍守常用申、息之师为先驱。

《左传〃成公六年》:(楚伐郑),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遭于绕角。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申公子仪即斗克,斗班之子。楚成王三十七年。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僖)公以楚师伐齐,取榖……置桓公子雍于榖,易牙奉之以为鲁援。楚申公叔侯戍之。?

彭生能罢城赖之师的筑城任务,大概是楚国统筹管理工事类的中央职官,从其采取行动所在的地理范围看,应该也属于申县的彭氏家族。

彭生活动的时间大概在楚共王十三年——楚昭王十八年之间(公元前578——498年之间)。

(二)、战国楚简中的彭氏家族人物考

战国楚简中的彭氏人物,有彭定、彭怿,分别见于新蔡简和包山简。

1、彭定

主要见于新蔡葛陵一号墓楚简,有关释文如下: ①②

《左传·成公六年》,第830页。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第434——435页。 ③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第442页。

图2 汉宛城城址与楚申县彭氏家族墓方位示意图①

四、结语

上面我们分三个方面对彭氏家族进行了研究。前两大部分主要是根据春秋彭氏家族墓所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左传》及楚简来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彭氏家族人物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考察。第三大部分是在前两大部分的基础之上,对楚彭氏家族的一些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彭氏家族人物的年代及其世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彭氏家族自春秋初年沉浮于楚国以来,一直活跃在楚国的政治舞台上,他们在楚国担任各种职务,最高职务到了令尹,还有申公、御戎、威右司马、卜尹等官职,从这些职务来判断,这个家族在春秋很有势力,至战国开始衰落。这些彭氏家族人物,其活动范围主要是在中原地区,根据申县发现的家族墓判断,他们的聚居地在今南阳地区的汉宛城范围内,也即古申国都城所在处,其家族墓地在宛城的西北方向(如图3)。综合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楚国时期,家族势力还是很大的,出于各种方面的考虑,除了公族之外,楚国还重用其他一些异姓家族。到战国时期,家族势力不如春秋时期那么强大了。

据李炎:《关于汉代南阳宛城城址规模、形制的探讨》,图8《汉宛城城址范围示意图》,第156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dh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