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9 03: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研 究 课 题 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

研究生姓名 孙海东 年 级 2009级 学科、专业 农业推广 农村金融与保险 攻读学位 硕士 导师姓名 余隆炯 学 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论文工作的

起止时间 2011.4-2012.6

2011 年 月 日 填 写

一、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包括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课题来源 在导师余隆炯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工作选定此课题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工业化率已超过50%,而城市化水平却只达到36.09%,两者相差近15个百分点,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落后近10个百一分点。由此可以断定,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也必将长期存在。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025年前中国城市将面对40%至50%城市人口都将是农民工的事实。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地将其纳入被称为“社会矛盾减压阀”的社会保险体系,将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警钟”。因此,现阶段对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l)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三农”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农村人口过多,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问题。在土地供给刚性的条件下,资本和技术对农业的投入,必然进一步排斥相对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减少农村人口。城市化指的是现代工业和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和转移的过程,是不断吸收农村人口,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化提供条件,实现农民的市民化的过程。 (2)实现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长期目标的需要 建立统一的一元化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从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历程看,几乎每一个国家都经历了从工业延展到农业、从城市延展到乡村,逐步完善、逐项接轨的过程,城乡社会保险系统的建立都不同步,存在时差是正常现象。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国外研究的主要经验 (l)关于贫困的研究。主要包括: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9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是经济学第一次对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他把贫困归咎于人口增长过剩的自然因素。此后经济学对于贫困和平等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研究贫困时,认为“饥饿是指一些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而非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足够的食物”。把贫困看成是权利的缺失,认为贫困涉及穷人和富人的关系问题,贫困的原因不是财富的缺乏,更多的是由于财富分配和财富控制方面的不平等造成的,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美国社会学家甘斯援用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对城市贫困进行分析,认为贫困和穷人在美国社会中对那些非穷人来说扮演了许多功能,并指出巧种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功能。如由于贫困的存在可以保证那些“脏活”有人干,穷人的很多行动直接和间接地让富人受益等。 (2)关于弱势群体的研究。主要包括:一些学者强调政府的职责:如阿马蒂斯亚?森认为“当饥饿发生时,社会保障系统尤为重要”,在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政府还要采取其他社会政策对弱势群体提供政策支持。另一些学者强调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救助弱势群体: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对于贫穷,“一个解决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途径,而在许多方面还是最理想的途径便是私人慈善事业”。 1

(3)关于社会救助方面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救助依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制中起着“保底”的作用。一些学者将社会救助的研究集中在对农村贫困和失业的救助上。 RobertoLa, Rovere认为,解决贫困的最好方法就是发展经济,而对农业的研究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农村农业的发展可以帮助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NguyenManhHung, PaulMakdissi基于数学模型的研究指出,通过非中性的技术转让和生育税可以使农村脱离贫困。另一些学者认为社会救助的重点应该转向城市,如 KermethL.DeaverS,RobertA认为,在城市环境中,制度和政策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国内研究综述 近年来,学术界对农民工医疗保险方面的问题普遍较为关注,所取得的许多研究成果,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通过对文献的整理,现有的农民工医疗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l)对一农民工医疗保险缺失原因的分析。主要有:刘传江等对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方面存在着供给不足和供给错位的问题,将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与制度供给结合起来进行医疗保险制度创新;王岚、赫宝棋撰文指出农民工因自身文化素质低,缺乏专业技能,造成自我保护意识差,在主观上缺乏加入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加之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农民工只求找到工作即可,在客观上缺少要求雇主提供社保的条件;罗正月认为政府责任的缺位是导致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长期滞缓的主要因素,在为农民工建构医疗保险制度过程中,应明确政府的责任定位,澄清土地即保障、农民工已有新农合保障、国家财力不足、农民工医疗保险在现实中难以操作等误区,有针对性地解决制度建构中的诸多现实难点;任建萍,徐玮调查发现企业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险筹资意愿低于现行水平,需要采取措施提高企业参保的积极性;王芳等人通过对医保政策相关利益集团的分析,指出在当前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下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在统筹地区实施没有明显的优势,建议根据集团立场,动用资源的综合实力,采取适宜策略,分配物资和精力,以便用高效、节省的方式确保政策实施。 (2)农民工医疗保险解决路径方面的研究。当前理论界对这个问题还存在着较大分歧和争论,没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其中具代表性的有:龚万琼提出农民工医疗保障应实行分类管理,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应该根据就业特点采取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分别参保。胡务在农民工城镇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方面提出,社会保障管理水平有限的现阶段政府应鼓励农民工既参加城镇社会医疗保险,同时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两者的结合提高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程度,促进新兴农村合作医疗的平稳运行。曹笑辉,孙淑云则从法律的途径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主张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和实施统一社会保险法,加强地方社会医疗保险法规的衔接,建立地方法规适用冲突时的选择规范制度,通过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险城乡协调法律机制解决农民工自身的医疗保险问题,推动我国医疗保险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夏冰认为由于农民工的特性,和其他医疗保险相比,设计和实施更加复杂,因此借助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险进行设计,如成本—效益分析法和就医经济风险测量法。 (3)对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方面的探讨。主要有:胡务教授所著的《外来工(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透析》,分析了成都市综合保 险的实践经验和所存在的问题,并和上海市外来工的综合保险,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做了具体的分析比较;孙方对上海、成都、北京、深圳四地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华迎放对上海、深圳两地农民工医疗保障出现的新情况进行了分析;胡务对于农民工城镇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问题的研究以及曲雅萍关于农民工医疗保险 2

制度模式的探究[30]等;李朝晖从参保对象、缴费办法、医疗保险待遇、基金管理及政策执行等五方面,对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农民工医保方案进行评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述,指出农民工医疗保险方案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完善措施。 (4)实证调查各地农民工医疗保险现状的文章有:唐贵忠等对重庆市,赵英杰等对黑龙江省,梁维萍等对太原市,任建萍等对杭州市,曾春燕对浙江省农民工参加社保或医保现状的调查研究等。 综上所述,国外很少有学者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险进行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其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宏观影响;国内对农民工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一地域农民工的健康状况调查,或从某一角度对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缺失进行分析,很少有在多个不同地区间 进行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研究。这些都为文本的研究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3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拟采取的措施。 1.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与商业保险合作的可行性以及合作领域等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我国农民工现象形成的原因; 第二,目前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解决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措施; 2.研究方案 (1)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数据,参考中外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综述; (2)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与整理; (3)得出初步结论,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撰写论文草本; (4)送导师审查; (5)修改完善论文、最后定稿。 3.拟采取的措施 本人采用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定量研究法和实证分析法,从我国农民工形成着手,多角度论述目前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措施。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cn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