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闻客户端APP应用比较分析研究

更新时间:2023-10-20 11: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手机新闻客户端APP应用比较分析研究

—以人民新闻、腾讯新闻、新京报客户端为例 孟令男

摘要:综合中国网络的发展建设现状与中国网民的网络使用习惯可以看出,手机新闻客户端将为新闻媒介提供新的活力和发展可能性。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像“人民网”一样的老牌新闻媒体和“腾讯网”一样的综合门户网站分别在新闻手机客户端竞争市场上有怎样的表现?通过比较研究又能看到怎样的规律和进步空间?本文希望通过对比典型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特点,并综合分析作为未来主要使用人群的大学生群体对手机客户端的使用情况、用户体验等,探索新闻类手机客户端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提出预测与改进意见。

关键词:手机新闻客户端、人民新闻、腾讯新闻、新京报、用户体验 ?

* 研究背景

? ? 随着媒介逐步走向市场,其功能和特性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受众角色已经从被动的接收者跃居成为媒介运转、生产的核心;另一方面,高科技的普及与简单化使媒介失去了技术垄断优势,这进一步保障了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媒介,而互联网则给这种选择提供了广泛的平台。进入20世纪后,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因此,媒体需要了解受众的使用偏好、使用习惯并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在愈发严峻的媒介生存环境中立于不败。

? ? 在现代飞快的生活节奏中,受众注意力越来越呈现碎片化趋势。用电脑终端阅读新闻信息对硬件设备和网络条件要求较高,也同样对阅读的时间、空间有明确要求,因而,受众通过电脑接收信息要付出较大成本。而手机便于携带,已经成为了当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移动、联通等公司推出的网络服务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移动终端阅读的便利性,降低了网络条件对阅读的限制,即便在不发达的地区也能通过手机设备实现网络阅读。从这些角度来讲,移动终端既符合受众的注意力特性,又符合中国现有的网络建设情况,显示了极大的可开发空间。 ?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7月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而仅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就达到4.64亿,即,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78.5%。而在对手机网民使用各类应用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手机网络新闻应用的使用率以在半年内大于9%的增长位列榜首。近年,通过社交媒体接触到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受众对新闻的兴趣和对专业性新闻信息的需求,这对新闻媒体来说是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是全新的挑战。

? ? 手机网络新闻信息接触的实现渠道有:浏览器浏览、手机报、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附带新闻信息等。到目前为止,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数量一直以惊人的比例增长,每天都有新推出的新闻类手机客户端。据PEW在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各年龄段都有近1/3的手机新闻用户通过APP客户端完成手机新闻阅读,而且比例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预示着新闻客户端在未来的手机新闻阅读潮流中很可能将会占有绝对的地位。

* 研究意义

? ? 年轻一代的学生群体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从下图中可以看出,20-29岁年龄段的互联网用户所占比例最大,这部分即将走入社会的群体在学生时代所培养起的媒介使用习惯将会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媒介使用方向。在可以预见手机新闻客户端会迎来“黄金期”的基础上,

如果媒介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群体的使用习惯并制定相应发展策略,将在未来开拓新闻客户端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 ? ?从历史上看,人民网创办于1997年1月1日,当时我国互联网刚起步不久,但其非凡的潜能已经可以初步窥见。基于《人民日报》建设起来的人民网,是我国新闻媒体向网络平台延展的先锋,这一先机使得人民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影响着国内网络信息交互传播,奠定了其作为新闻门户网站不可动摇的地位。人民网的手机客户端“人民新闻”1.0版本在2011年推出,实现了报纸、网络、APP的多维度覆盖,但相比在2010年就开始雨后春笋般显现的各种手机新闻客户端来说,“人民新闻”的推出显微滞后。

? ? 与“人民新闻”具有较强可比性的是《新京报》推出的手机新闻客户端“新京报”。《新京报》创办于2003年,与《人民日报》、“人民网”和“人民新闻”一样,《新京报》同样有多维融合的特性。《新京报》报纸和网站的创办均晚于《人民日报》和人民网,但其APP“新京报”的推出时间却要早于“人民新闻”。《新京报》的地域性明显,但仅比较在北京地区的影响力,《新京报》不容忽视。此外,考虑到本次调研主要在北京地区展开,固在同类型APP中选择“新京报”作为“人民新闻”的比照对象。

? ? “腾讯新闻”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新闻类APP,与其新闻门户网站相关联,是国内早期推出手机客户端的门户网站之一(2010年10月推出)。前期的预调研显示,“腾讯新闻”在学生群体中是认可度较高的新闻类手机APP应用。此外,也是为了排除一些最早推出的客户端(如“搜狐新闻”)由于时间优势产生的干扰以及在客户端里融合其他服务(如“网易新闻”)产生的干扰,这篇对比研究选择了新闻特性强的“腾讯新闻”手机客户端作为对比分析对象。 ? ? 本文希望通过对比“新京报”、“人民新闻”和“腾讯新闻”手机客户端的特点,并综合分析大学生群体对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使用情况、用户体验等,探索新闻类手机客户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提出预测与改进意见。 研究方法 ? ?本次对比研究主要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1.?预调研:

? ? 通过前期小范围的调研了解学生群体的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情况,确定调研对象和调研范围。

2.?观察分析:

? ? 首先对三个客户端应用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初步总结三个客户端的特点,提出疑问和假设。综合预调研结果,初步形成一份大学生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情况问卷。 ? ? 观察内容:客户端的内容、布局设计、交互功能、与网站的关联情况等。 ? ? 在最终呈现的比较分析上截取了三个手机新闻客户端同一天、同一时段的内容进行比对。 3.?焦点小组访谈:

? ? 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邀请了8位同学进行焦点小组访谈。访谈内容包括验证已知信息纠正偏差、了解学生群体中的新闻信息获知倾向、普遍性的获取行为、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使用倾向以及主观的评价认知等。

? ? 通过焦点小组访谈不但可以对初步完成的问卷进行调整,还可以发现新的问题,此外得到了很多在客观性强的问卷法中难以体现的主观信息。 4.?问卷调查法:

? ? 将通过1、2、3三个步骤后形成的问卷分别进行网络散发和实地散发,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星”网站上发布了名为“手机新闻应用使用习惯调查”的问卷)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调查由于条件限制,虽然已经对实地调研与网络调研的对象群体经进行了变

量控制,还是无法完全避免两者在某些特征上的差异,通过网络调研到的样本不可控性强,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具体数据的偏差。 5.实验法:(注:实验法的结果不一定适用于整个大学生群体)

? ? 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对于影响大学生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的因素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但由于没有人同时使用过三个客户端,无法收集到完全控制变量下的数据,故采用实验法进行变量控制。召集5名此前从未接触过这三个客户端学生,让志愿者在一周内同等条件下、同时使用三个客户端并收集他们的用户体验。 ? ? 由于实验被试只有五人,样本量过小,故不采用实验得出的数据,仅采用主观体验部分。 ?

* 研究分析 ?

1. 学生群体的手机新闻阅读特征分析

? ? 此部分的分析主要基于问卷调查中得到的数据,在主观题部分同样引入焦点小组访谈和实验法得出的结论。(网络及实体问卷发放共150份,有效填答n=132)根据相应数据可以得出学生群体的手机网络新闻阅读习惯如下: 1. 新闻信息接触渠道:

? ?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学生群体主要通过电脑和手机接触新闻类信息,使用比例分别为46.43%和42.86%。此题在调研过程中设计为单选题形式,意在调研大学生接触新闻信息最常使用的媒介,而在实际使用行为中不可排除电脑和手机都作为新闻信息获知渠道的情况。 ? ? 与此同时,使用手机APP客户端获取新闻信息的学生占到46.3%(大于42.86%),即,通常使用电脑了解新闻信息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会通过手机APP获取新闻信息。 ?

学生群体新闻阅读媒介使用统计图

是否通过手机APP应用获取新闻信息 ?

2. 大学生群体新闻内容偏好: ? ? 在这一部分,调研原题设计为不定项选择题。在被调研的学生中,有71.43%的学生会关注社会新闻,其次是时政新闻67.86%,这两类新闻是学生这一群体普遍关注的信息,而对他类新闻信息的关注则受到学生专业和个人兴趣影响较大。 3. 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体验: ?

是否主动下载过新闻媒体的手机客户端 ? ? 在所有被调研的学生中,超过90%的学生有过主动下载新闻客户端的行为(92.31%)。下载原因是多样的,不排除有关联下载的情况。但无论原因如何,这个数字都可以表明学生群体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潜在可能性很大。但是,根据上面数据反映出的情况,真正使用APP客户端获取新闻信息的学生仅占到了46.43%,与92.31%相差较远。在两个数据的差距中,为什么下载了客户端却没有使用成为了关键问题之所在。

? ? 对于这一问题,这次调研在问卷和访谈中得到了一些同学对新闻客户端的评价文本(此处仅展示部分答案,包括优缺点体验),经过对文本的分析得出,综合评价情况与实验法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

? ? 近62%的学生表示自己非常看重新闻客户端所提供新闻内容的质量,倾向于使用内容精彩、独特的客户端;30.1%的同学注重客户端使用的便捷性,包括加载速度、使用方式等;而7%的评价者表示,尽管自己全时关注新闻的可能性较小,他们还是会考量新闻客户端的信息更新速度。

? ?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了解到学生群体新闻客户端的使用情况,而在预调研中得到的数据显示,学生群体使用“腾讯新闻”客户端的比例远远大于“新京报”和“人民新闻”的使用总和。接下来将会根据学生群体的使用意向,对三个客户端的相关特性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究其中原因以及改进所在。

1. 客户端基本特性及用户体验比较 1. 个性化设计:

? ? “人民新闻”改版2.0后支持“双首页”功能:用户可以在“我的头条”中订阅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各种选定话题的新闻按时间混合排列,页面设计也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每条新闻标题前标出主题,清晰明确。而“我的头条”中的内容完全出自相应话题版块,是一种加和的形式。在这种个性化定制中,读者可以同时关注多个感兴趣领域的话题,节约了时间成本。

? ? “新京报”客户端不支持内容定制功能,其“要文”版块里的内容由编辑根据自己的判断从各类新闻中挑选出来,用户在使用“新京报”客户端时只能通过选择新闻分类来浏览感兴趣的同主题新闻,每个版块里的新闻按时间排序。

? ? “腾讯新闻”支持定制新闻版块,定制的版块出现在统一新闻分类栏中,需要向后滑动点击,在使用定制版块上有一定的不便。但“腾讯新闻”支持定制特定地区的地方性新闻,其内容包含多个种类,如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按时间排序。

? ? 此外,这三个新闻客户端在交互功能上都支持收藏、分享、评论等功能。 ?

? ? 在这些个性化新闻阅读方式中,除“腾讯新闻”的地方性频道外,其他定制形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对于“腾讯新闻”地方性新闻版块,参与实验的学生表示,该部分提供的信息比较混乱,真正有“新闻点”的不多,不会倾向于将有限的注意力过多投入到该部分的阅读中。

2. 新闻整合:

??在这三个APP客户端中,新闻整合性最高的是“腾讯新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腾讯新闻”在每条新闻下部都设计了“相关新闻”链接,推荐三条左右与原文同主题或在时间、事件上有承接关系的新闻。这一特性使得“腾讯新闻”手机客户端提供的新闻信息彼此连接成为网络,用户可以通过不断点击进入“相关新闻”,紧紧围绕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行发散性认知。 ??此外,“腾讯新闻”在每类新闻中都不仅仅发布单条信息,而有一些新闻专题的整合设计。现有新闻客户端提供的新闻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除了“大类”相关之外,都是以独立形式存在的,不利于用户对同一事件的跟进。这些分散的信息点只能满足用户的“知晓需求”,但满足这种需求所需要的条件非常简单,只需要提供大量的新鲜信息,横向扩大信息覆盖范围,采用这种设计的新闻客户端没有排他性。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客户端难以体现自身“个性”,也不具备说服用户留下的理由。然而,专题是一种信息的深度传播、纵向传播模式,可以满足用户在“知晓需求”基础上的“逻辑需求”、“认知需求”,也是各新闻媒体体现自身特性的方式之一。

? ? 新闻客户端与网站不同,以目前的技术还难实现搜索功能,用户无法持续追踪同一事件

的进展,了解其他相关信息依然需要返回网页搜索,很多同学在问卷调查中反映出了新闻手机客户端这一不足之处。“腾讯新闻”越过了这一难题,在对新闻信息进行整合编辑的过程中将用户的不便之处转变成为自己的成本,通过编辑的整理,让用户甚至免于搜索的信息的“困难”。这一代价对媒体来说微不足道,但在用户中却能形成可观的效应:在付出相同注意力,用同等时间阅读三个手机客户端提供的信息时,显然用户在“腾讯新闻”上能够获得更多、更全面、更有逻辑体系的信息,也因此提高了用户注意力的利用效率,从而带来了更大的使用满足感,受访的“腾讯新闻”用户对这一整合特性普遍看好。 3. 内容比较分析: ? ? 在同一天同一时间段,三个客户端的要文页面如下:(从左至右一次为人民新闻、腾讯新闻和新京报) ?

? ? 通过连续多天对三个新闻手机客户端要闻版块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三个新闻客户端的信息定位有明显差异:在要闻版块,“新京报”重点推送时政、经济等严肃话题,内容也继承了传统纸质媒体的风格;“人民新闻”则在延续人民网“综合性信息传播”、“大众化”等特点的同时,发布信息内容紧紧围绕公众生活,而且对政治、经济新闻的选择视角独特,从“小”处出发,既有深刻性也不乏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话题甄选、引导作用,也不乏娱乐新闻;而“腾讯新闻”的版块容量较大,涵盖信息广,综合来看,其娱乐性质更强,有较多的趣闻,抓住了用户的猎奇心理。 ? ? 在三个手机新闻客户端内容的来源上,“新京报”的客户端内容与《新京报》印刷报纸上登载的内容、新京报网上的内容同步性强,只对在这两个平台发布的实时消息从重要性角度加以选择后发布。在这个层面上,“新京报”客户端可以看作是利用移动终端的空间特性,在新间里对以上两个平台所做的忠实延展。“腾讯新闻”客户端同样是对腾讯新闻中心网站内容的复制版本,加上其容量大的特点,客户端几乎包括了网站上所有的信息。不同的是,很多网站上由图片、文字组合成的报道在客户端上还添加了视频元素,当然这不能排除腾讯想进一步推出其视频终端的原因,但多种媒介融合的形式确实给受众带来了便利和全新的用户体验,也为阅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此外,“腾讯新闻”的特色内容如“新闻哥”、“今日话题”、“新闻晚8点”等栏目虽然包含在手机客户端提供内容里,却由于存在时间排序等问题,与其他内容混杂在一起,版块不固定,难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其特色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相比之下“人民新闻”升级到2.0版本后在内容选择上更有特色、有独立性。“人民新闻”客户端不仅选用人民网、《人民日报》上的文章,还会从其他网站选择符合自身定位、有传播价值的文章发布。尤其是在“深度”版块,“人民新闻”进行了杂志式的排版,支持切换列表和封面模式,在视觉和用户体验上又进一步。“人民新闻”在内容传播上充分考虑了移动终端的特性,并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身的个性,符合移动终端受众的内容需求,不再单纯地依附于网站。

??????????????????????????????????????????????????????????????????????????????? (“腾讯新闻”的视频元素和“人民新闻”的报道形式) 4.?内容更新情况比较: ? ? 从当日0时至上午9时,“新京报”客户端算头图新闻在内,要闻版共计更新7条当日新闻,更新时间集中在早4时左右;全天更新新闻数目在20条左右,集中发布时间段明显,而且每个版块容量有限,无法查找两日之前的新闻。同样9小时内,“人民新闻”客户端要闻部分更新共计18条,全天近80条信息更新;而“腾讯新闻”客户端要闻版几乎所有时段都有信息更新,不仅按照发布时间排序,发布内容的传播价值也作为排序的标准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ca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