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褐煤联产可研02-总报告

更新时间:2023-03-08 05:13:3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1.1 概述 ......................................................................................................................................... 1

1.1.1 项目名称 ....................................................................................................................... 1 1.1.2 主办单位概况 ............................................................................................................... 1 1.1.3 项目背景和意义 ........................................................................................................... 2 1.1.4 报告编制依据 ............................................................................................................... 8 1.1.5 报告编制原则 ............................................................................................................... 8 1.1.6 研究范围和研究分工 ................................................................................................... 8 1.2 研究结论 ............................................................................................................................... 10

1.2.1 研究的简要综合结论 ................................................................................................. 10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 10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1 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 14

2.1 产品市场分析 ....................................................................................................................... 14

2.1.1 型煤 ............................................................................................................................. 14 2.1.2 石脑油 ......................................................................................................................... 16 2.1.3 柴油 ............................................................................................................................. 21 2.1.4 天然气 ......................................................................................................................... 30 2.1.5 电 ................................................................................................................................. 33 2.1.6 改质沥青 ..................................................................................................................... 34 2.1.7 蒸汽 ............................................................................................................................. 34 2.2 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 35

2.2.1项目有利条件 .............................................................................................................. 35 2.2.2 企业的优势分析 ......................................................................................................... 36

第三章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 38

3.1 褐煤的转化利用技术和产品方案选择 ............................................................................... 38

3.1.1 燃煤发电 ..................................................................................................................... 38 3.1.2 干煤气化+合成气化学路线 ....................................................................................... 38 3.1.3 BGL气化+合成天然气路线....................................................................................... 39 3.1.4 煤直接液化制油路线 ................................................................................................. 39 3.1.5 通过干燥成型、热解、发电进行多联产综合利用路线 ......................................... 39 3.2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 40

I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 ........................................................................................................................ 41

4.1 工艺装置组成及总工艺流程 ............................................................................................... 41

4.1.1 工艺装置组成 ............................................................................................................. 41 4.1.2 总工艺流程配置 ......................................................................................................... 41 4.2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 41

4.2.1 褐煤干燥 ..................................................................................................................... 41 4.2.2 褐煤成型 ..................................................................................................................... 46 4.2.3 褐煤热解 ..................................................................................................................... 47 4.2.4 净化 ............................................................................................................................. 54 4.2.5 焦油加氢 ..................................................................................................................... 65 4.2.6 天然气制备 ................................................................................................................. 73 4.3 自动控制 ............................................................................................................................... 81

4.3.1 概述 ............................................................................................................................. 81 4.3.2 自控水平 ..................................................................................................................... 82 4.3.3 控制室设置及基本要求 ............................................................................................. 84 4.3.4 安全技术措施 ............................................................................................................. 85 4.3.5 仪表选型 ..................................................................................................................... 86 4.3.6 动力供应 ..................................................................................................................... 87 4.3.7 仪表修理车间说明 ..................................................................................................... 88 4.3.8 其它问题说明 ............................................................................................................. 88

第五章 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动力供应 .................................................................................... 89

5.1 原料煤 ................................................................................................................................... 89 5.2 一次水 ................................................................................................................................... 89 5.3 供电 ....................................................................................................................................... 89 5.4 供热 ....................................................................................................................................... 89 第六章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 90

6.1 建厂条件 ............................................................................................................................... 90

6.1.1 企业概况 ..................................................................................................................... 90 6.1.2 地理位置 ..................................................................................................................... 90 6.1.3 地区交通运输状况 ..................................................................................................... 91 6.1.4 地质地貌特征 ............................................................................................................. 93 6.1.5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 94 6.1.6气象条件 ...................................................................................................................... 95 6.1.7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97

II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6.1.8 原材料供应条件 ......................................................................................................... 98 6.1.9 水源及防洪 ................................................................................................................. 99 6.1.10 电源情况 ................................................................................................................. 101 6.1.11 通信设施 ................................................................................................................. 102 6.2 厂址方案 ............................................................................................................................. 102 第七章 总图运输、建筑 .................................................................................................................. 104

7.1 总图运输 ............................................................................................................................. 104

7.1.1 概述 ........................................................................................................................... 104 7.1.2 设计标准和规范 ....................................................................................................... 104 7.1.3 总平面布置 ............................................................................................................... 104 7.1.4 竖向设计 ................................................................................................................... 106 7.1.5 运输设计 ................................................................................................................... 106 7.1.6 渣场 ........................................................................................................................... 108 7.1.7 绿化设计 ................................................................................................................... 108 7.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09 7.2 建筑 ..................................................................................................................................... 109

7.2.1 设计采用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规范 ........................................................... 109 7.2.2 设计范围及分工 ....................................................................................................... 110 7.2.3 建筑设计 ................................................................................................................... 110

第八章 公用工程方案和辅助生产设施 .......................................................................................... 118

8.1 给水排水 ............................................................................................................................. 118

8.1.1 概述 ........................................................................................................................... 118 8.1.2 设计规范标准 ........................................................................................................... 118 8.1.3 给水量和排水量 ....................................................................................................... 118 8.1.4 给水水源 ................................................................................................................... 119 8.1.5 厂区给水系统 ........................................................................................................... 121 8.1.6 厂区排水系统 ........................................................................................................... 124 8.1.7 冲洗水处理站 ........................................................................................................... 124 8.1.8 污水处理站 ............................................................................................................... 125 8.2 供电 ..................................................................................................................................... 127

8.2.1 概述 ........................................................................................................................... 127 8.2.2 用电负荷 ................................................................................................................... 127 8.2.3 负荷等级 ................................................................................................................... 128 8.2.4 供电电源 ................................................................................................................... 129

III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8.2.5 应急负荷 ................................................................................................................... 129 8.2.6 供电方案 ................................................................................................................... 129 8.2.7 防雷接地 ................................................................................................................... 130 8.2.8 主要设备材料表 ....................................................................................................... 130 8.3 电信 ..................................................................................................................................... 131

8.3.1 研究范围 ................................................................................................................... 131 8.3.2 研究原则 ................................................................................................................... 132 8.3.3 行政及调度电话站 ................................................................................................... 132 8.3.4 扩音对讲系统 ........................................................................................................... 132 8.3.5 无线对讲电话 ........................................................................................................... 132 8.3.6 火灾报警系统 ........................................................................................................... 133 8.3.7 工业电视系统 ........................................................................................................... 133 8.3.8 全厂电信线路 ........................................................................................................... 133 8.4 供热 ..................................................................................................................................... 133

8.4.1 概述 ........................................................................................................................... 133 8.4.2 全厂蒸汽平衡 ........................................................................................................... 134 8.4.3 主要设备的选型 ....................................................................................................... 136 8.4.4 主要系统 ................................................................................................................... 137 8.5 分析化验 ............................................................................................................................. 139

8.5.1 概述 ........................................................................................................................... 139 8.5.2 分析室的设置 ........................................................................................................... 140 8.5.3 分析室的任务 ........................................................................................................... 140 8.5.4 分析仪器设备选型 ................................................................................................... 140 8.6 氮气站 ................................................................................................................................. 141

8.6.1 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 ............................................................................................... 141 8.6.2 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 142 8.6.3 工艺流程说明 ........................................................................................................... 142 8.6.4 主要设备选择 ........................................................................................................... 142 8.6.5 催化剂和化学品消耗 ............................................................................................... 144 8.6.6公用工程消耗 ............................................................................................................ 144 8.7 空压站 ................................................................................................................................. 144

8.7.1 概述 ........................................................................................................................... 144 8.7.2 工艺流程说明 ........................................................................................................... 145 8.7.3 工艺设备选择 ........................................................................................................... 145

IV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8.7.4 公用工程消耗 ........................................................................................................... 146 8.7.5 工艺设备一览表 ....................................................................................................... 146 8.7.6 图纸 ........................................................................................................................... 146 8.8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147

8.8.1 原则 ........................................................................................................................... 147 8.8.2 气象资料 ................................................................................................................... 147 8.8.3 采暖设计说明 ........................................................................................................... 147 8.8.4 通风设计说明 ........................................................................................................... 147 8.8.5 空调设计说明 ........................................................................................................... 148 8.9 固体贮运设施 ..................................................................................................................... 148

8.9.1 概述 ........................................................................................................................... 148 8.9.2 固体贮运设施方案选择及系统能力的确定 ........................................................... 149 8.9.3 工艺流程说明 ........................................................................................................... 151 8.9.4 机械化及自动化水平 ............................................................................................... 152 8.9.5 环境保护措施 ........................................................................................................... 152 8.9.6 贮运设备一览表 ....................................................................................................... 152 8.9.7 消耗指标 ................................................................................................................... 152 8.9.8 存在问题 ................................................................................................................... 152 8.10 火炬 ................................................................................................................................... 153

8.10.1 工艺技术说明 ......................................................................................................... 153 8.10.2 公用工程消耗指标 ................................................................................................. 153

第九章 节能、节水 .......................................................................................................................... 154

9.1 概述 ..................................................................................................................................... 154 9.2 节能措施综述 ..................................................................................................................... 154

9.2.1 节能原则 ................................................................................................................... 154 9.2.2 采用的主要节能措施 ............................................................................................... 154

第十章 消防 ...................................................................................................................................... 156

10.1 设计依据及标准规范 ....................................................................................................... 156 10.2 工程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 156

10.2.1 主要物料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 156 10.2.2 主要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析 ............................................................................. 157 10.3 消防措施 ........................................................................................................................... 157

10.3.1 工艺防火设计 ......................................................................................................... 157 10.3.2 总图防火设计 ......................................................................................................... 158

V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0.3.3 建筑防火设计 ......................................................................................................... 158 10.3.4 防雷、防静电 ......................................................................................................... 158 10.4 消防设施 ........................................................................................................................... 158

10.4.1 水消防系统 ............................................................................................................. 158 10.4.2 泡沫消防系统 ......................................................................................................... 159 10.4.3 灭火器的设置 ......................................................................................................... 159 10.4.4 消防设施的启动控制及报警方式 ......................................................................... 159 10.5 消防站 ............................................................................................................................... 160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 .......................................................................................................................... 161

11.1 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 161 11.2 执行环境保护标准 ........................................................................................................... 161

11.2.1 环境质量标准 ......................................................................................................... 161 11.2.2 污染物排放及噪声标准 ......................................................................................... 161 11.3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 162

11.3.1 废气 ......................................................................................................................... 162 11.3.2 废水 ......................................................................................................................... 162 11.3.3 固废 ......................................................................................................................... 163 11.3.4 噪声 ......................................................................................................................... 163 11.4 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 164

11.4.1 废气 ......................................................................................................................... 164 11.4.2 废水 ......................................................................................................................... 166 11.4.3 固废 ......................................................................................................................... 168 11.4.4 噪声 ......................................................................................................................... 168 11.5 环境监测及管理机构 ....................................................................................................... 168 11.6 环保投资估算 ................................................................................................................... 168 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卫生 .................................................................................................................. 169

12.1 设计依据 ........................................................................................................................... 169 12.2 设计采用的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标准 ........................................................................... 169 12.3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 170

12.3.1 生产过程中主要有毒有害物的危害 ..................................................................... 170 12.3.2 火灾爆炸的危害 ..................................................................................................... 170 12.3.3 中毒、窒息的危害 ................................................................................................. 170 12.3.4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 171 12.3.5 噪声危害 ................................................................................................................. 171

VI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3.6 静电、雷电的危害 ................................................................................................. 171 12.3.7 高温、低温的危害 ................................................................................................. 171 12.3.8 机械伤害的危害 ..................................................................................................... 172 12.4 设计中采取的主要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 172

12.4.1 防火防爆措施 ......................................................................................................... 172 12.4.2 毒性物质危害防范措施 ......................................................................................... 172 12.4.3 化学腐蚀防范措施 ................................................................................................. 172 12.4.4 噪声防治 ................................................................................................................. 173 12.4.5 静电、雷电防范措施 ............................................................................................. 173 12.4.6 化学灼伤和高温的防范措施 ................................................................................. 173 12.4.7 机械及坠落意外伤害防范措施 ............................................................................. 173 12.4.8 人身防护措施 ......................................................................................................... 174 12.4.9 安全教育 ................................................................................................................. 174 12.4.10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设计....................................................................................... 174 12.5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 174

12.5.1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 175 12.5.2 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制度 ......................................................................................... 175 12.6 防范措施效果 ................................................................................................................... 175 第十三章 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 ...................................................................................................... 176

13.1 组织结构 ........................................................................................................................... 176

13.1.1 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 176 13.1.2 组织机构的设置 ..................................................................................................... 176 13.2 劳动定员 ........................................................................................................................... 176 13.3 人员来源和培训 ............................................................................................................... 177 第十四章 项目实施规划 .................................................................................................................. 178

14.1 项目实施计划内容 ........................................................................................................... 178 14.2 实施进度计划 ................................................................................................................... 178

14.2.1 项目实施原则 ......................................................................................................... 178 14.2.2 建设周期 ................................................................................................................. 178 14.3 各阶段实施计划 ............................................................................................................... 179

14.3.1 前期工作进度 ......................................................................................................... 179 14.3.2 建设工期进度 ......................................................................................................... 179 14.4 项目实施进度表 ............................................................................................................... 179 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 .......................................................................................................................... 181

VII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5.1 工程概况 ........................................................................................................................... 181 15.2 编制依据 ........................................................................................................................... 181

15.2.1政策法规 .................................................................................................................. 181 15.2.2 估算指标 ................................................................................................................. 181 15.2.3 设备、材料价格确定 ............................................................................................. 181 15.3 投资分析 ........................................................................................................................... 181 15.4 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 182 第十六章 财务评价 .......................................................................................................................... 183

16.1 基础数据 ........................................................................................................................... 183

16.1.1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 183 16.1.2 投资与资金来源 ..................................................................................................... 183 16.1.3 经济计算期与建设期 ............................................................................................. 183 16.1.4 资金使用规划 ......................................................................................................... 183 16.1.5 固定资产折旧费与无形其他资产摊销费 ............................................................. 183 16.1.6 产品价格及税率 ..................................................................................................... 184 16.2 财务分析 ........................................................................................................................... 184

16.2.1 成本估算 ................................................................................................................. 184 16.2.2 销售收入、利润及税金 ......................................................................................... 185 16.2.3 投资利税率、投资利润率及资本金收益率 ......................................................... 185 16.2.4 偿还贷款能力与偿还贷款年限 ............................................................................. 185 16.2.5财务计划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分析 ...................................................................... 185 16.2.6 现金流量及评价指标 ............................................................................................. 185 16.3 不确定性分析 ................................................................................................................... 186

16.3.1 敏感性分析 ............................................................................................................. 186 16.3.2 盈亏平衡分析 ......................................................................................................... 187 16.4 财务分析小结 ................................................................................................................... 187

VIII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

项目简称:华电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建设地址:内蒙古呼伦贝尔能源重化工工业园区

1.1.2 主办单位概况

主办单位: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地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学府路一号地勘六院10楼 公司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徐波

联系电话:15247028333 联系人传真:0470-2891165

联系人电子邮件:charliehsu@139.com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简称:华电集团)是2002年底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时组建的五家全国性国有独资发电企业集团之一。注册资本120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与电力相关的煤炭等一次能源开发;相关专业技术服务。

截至2009年底,华电集团装机容量7550.73万千瓦,其中,火电6239万千瓦,水电1235.96万千瓦,风电75.43万千瓦,其他0.3432万千瓦;资产总额3300亿元人民币;2009年发电量超过3000亿千瓦时。拥有国内单机容量最大、国产化程度最高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和国内首批60万千瓦级空冷机组、60万千瓦级脱硝机组,单机容量最大的39.5万千瓦天然气发电机组;积极开发建设风电、核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目前公司控股业绩优良的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黔源电力股份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华电金山能源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控股规划装机容量2115万千瓦的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和装机容量800多万千瓦的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华电集团今后五年的发展战略是:以创造经济社会价值为使命,以做强做大为方向,坚持电为主体、煤为基础、产业协同,坚持优化结构、建并结合、内外

第1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拓展,坚持改革创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以电为主的国内一流能源集团。

华电集团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到2013年实现―1118‖战略目标,即发电装机超过1亿千瓦,控参股煤矿产能超过1亿吨/年,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85%。

呼伦贝尔市地处我国北疆开放前沿,位于东北亚经济圈,是轻工产品出口的重要通道和加工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丰沛的水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有建设大型露天煤矿和煤电集群、大型煤化工产业的优越组合条件。呼伦贝尔作为自治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坚持―美丽与发展共赢‖的发展思路,以煤电联营、石油开发为标志的能源产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国家发改委已把呼伦贝尔列为煤电、煤化工基地,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20年呼伦贝尔电力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自治区重点规划在蒙东地区大型煤田建设坑口电厂形成向区外送电的大型煤电一体化基地,这都为华电集团下一步的战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华电集团成立以来,一直把内蒙古作为重点发展区域。这次与呼伦贝尔市合作,开发建设大型煤电化一体化项目,主要包括煤炭开发、特大型燃煤电厂、热电项目和煤化工等四大板块,通过几年的发展,将形成以煤炭为基础、电力发展为支撑、煤化工为重点、延伸产业为补充的综合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循环经济发展道路。项目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实现利税30~40亿元。一体化项目的建设是华电集团、呼伦贝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蒙东地区优势资源的转化利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是以华电内蒙古区域存量资产为依托,通过子公司改制,由原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内蒙古公司重组而成。目前该公司在内蒙古已建成并投产了10台火电、167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309万千瓦,资产总额达到12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0多亿元。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本项目。

1.1.3 项目背景和意义 1.1.3.1 项目背景

按照华电集团公司2008年12月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政府签订的投资建设大型煤电化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合作开发建设大型煤电化项目,主要由煤矿、特大型燃煤电厂、热电和煤化工等四大板块组成,建成后将形成以煤炭为基础,电力发展为支撑,煤化工为重点,延伸产业为补充的综合产业体系。

第2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草原腹地,全市有人口270万左右、耕地2200万亩、天然草场1.25亿亩、天然林地2.03亿亩,经济基本以农、牧业为主。呼伦贝尔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基本上是褐煤),煤炭储量302.86亿吨,远景储量1000亿吨,是东北三省总和的1.8倍。呼伦贝尔市积极依靠自身资源、区位优势招商引资,紧抓机遇,加大―北开南联‖和―走出去、请进来‖工作力度,促进招商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带动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华能、鲁能、北方电力、北国投、深能源、中国华电等全国知名能源企业先后入驻该市,建有深能源扎赉诺尔2×20万千瓦、鲁能雁南2×30万千瓦、华能伊敏二期2×60万千瓦等电源点项目。其它电源点、电力通道、高载能、煤化工等能源重化工项目的相关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煤电联营、石油开发为标志的能源产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是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能源重化工工业园区谢尔塔拉产业区拟建的以褐煤为原料,生产型煤、石脑油、柴油、天然气、电、改质沥青、蒸汽的多联产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规模600万吨/年(原煤量),二期再行建设规模600万吨/年(原煤量)。本项目以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切入点,符合国家节能与环保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对于内蒙古自治区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全区经济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且能给国家、地方及建设单位带来巨大的商机及经济效益,前景十分广阔。该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促进呼伦贝尔市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而且能够带动地方其它产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税收,提升当地整体经济和技术水平。

1.1.3.2 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

(1) 有序发展洁净煤产业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是煤炭主导型化石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截至2007年底,我国煤炭保有探明资源储量为11800亿吨,其中基础储量3260亿吨,资源量8540亿吨。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2009年中国产煤29.6亿吨,比上年增长12.7%。第三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的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远景资源量为1086亿吨,地质资源量765亿吨,可采资源量212亿吨;天然气远景资源量为55.89万亿立方米,地质资源量35.03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22.03万亿立方米。随着勘探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石油勘探程度的提高,我国的油气可采资源量可能还会增加。 按照《BP世界能源统计2009》的数据,我国煤炭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9%,居世界第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2%

第3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和1.3%,我国的能源资源呈现―多煤、少油、少气‖的局面。 从总量上看,我国多种资源储量巨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这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此形势下,发挥中国煤炭资源优势,采用先进可靠技术,有序发展煤炭和煤炭相关的洁净煤、燃煤发电、煤化工等煤基能源产业,适当缓解中国石油短缺的矛盾就成为―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互利合作,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世界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是发展煤炭洁净利用技术和洁净煤产业,通过化学化工等工程技术科学手段,对煤炭进行清洁加工或转化,而后分级综合利用,大幅度削减煤炭直接燃烧对环境的污染;采用煤炭生产、加工转化、石油替代品生产、电力生产相结合的多产品联产一体化的优化的产业组织模式,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和增值利用。

煤炭洁净利用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燃烧前或使用前脱除污染物的技术‖和分级综合利用技术,污染物脱除过程工艺内嵌于主生产流程的净化工序中,污染环境的物质被回收利用作副产品,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

我国已确立了―以煤为主‖的能源发展战略,发展褐煤的干燥提质加工综合利用产业,可以有效缓解优质动力煤的供应紧张局面,用低品位煤炭扩宽优质动力煤的资源渠道,延伸煤炭工业的产业链,生产出高品质的石油替代产品,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煤炭利用的环境效益,更好地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特别是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2) 煤化工发展产业政策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发展洁净煤产业、煤化工产业,有利于推动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近年来国内煤化工发展过热,为此,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7月7日发出了《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强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引导和规范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煤化工产业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为宗旨;以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资源产地经济发展,环境容量。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加快以石油替代产品为重点的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按照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思路,建设规模化煤化工产业基地;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第4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坚持控制产能总量,淘汰落后工艺,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联合重组的原则,加快焦炭和电石行业结构调整。积极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改造以间歇气化技术为主的化肥行业,减少环境污染,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以民用燃料和油品市场为导向,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和二步法二甲醚合成技术,建设大型甲醇和二甲醚生产基地,认真做好新型民用燃料和车用燃料使用试验和示范工作。稳步推进工业化试验和示范工程的建设,加快煤制油品和烯烃产业化步伐,适时启动大型煤制油品和烯烃工程的建设。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消费市场分布较广。为促进煤炭产销区域平衡,国家鼓励煤炭资源接续区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安排供煤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限制调入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我国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大部分煤化工产品耗水量较大,国家要求煤化工产业发展应―量水而行‖,限制高耗水工艺和装备的应用,鼓励采用节水型工艺,大力提倡废水、中水、矿井水回用等煤化工技术。

(3) 多联产技术发展政策

热、电、气多联产技术是国家―十一五‖计划重点鼓励发展的节能技术。国家《能源法》第三十九条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发展热、电、煤气多联供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发展和推广流化床燃烧、无烟燃烧和气化、液化等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141 号)第二十一条: 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积极探索应用高效清洁热电联产技术,重点开发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煤炭气化、供热(制冷)、发电多联产技术。

1.1.3.3 项目建设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即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资源的国家,虽然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煤炭能源的比例将逐步下降,但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我国仍然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我国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资源,但我国煤炭利用一直处于一种单一发展煤炭生产、不注重煤炭综合利用的不合理产业布局,我国煤炭消费的结构中,煤炭在发电、工业应用、炼焦和气化等方面占有很大比例。电力、化工和其他行业在技术工艺、设备设施上的不足以及产品结构上的不合理,致使我国的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 倍,可见我国的煤炭利用效率低下,同时我国在煤炭利用过程中对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实施得很差,煤炭的开发和加工利用成为我国

第5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环境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使得我国环境成为典型的煤烟型污染,随着煤炭消耗的增加,面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环境恶化也会越严重。目前,煤炭利用导致的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煤炭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占煤炭总量的80%。煤炭的直接燃烧虽然简单廉价,但效率较低,利用价值较低,污染严重。我国发电的单位能耗较高,而工业窑炉能耗更高,这种状况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加剧了包括CO2 在内的污染物的排放。粗放单一的煤的利用方式加大了污染物排放的治理难度,并导致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浪费了煤中具有高附加值的油、气和化学品。

可见,我国石油资源严重不足,电力供应紧张,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重,能源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国的能源资源和煤炭利用现状决定了以提高煤炭利用的综合能效、控制煤转化过程中的污染排放、解决短缺能源需求为近中期能源领域的首要任务。

近几年来,国际煤炭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标志是多联产概念的明确化。研究表明,虽然国际上在煤炭燃烧和转化等各个单元技术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已比较困难,难以同时满足效率、环境和经济的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这些过程均是单一过程,仅产生单一产品,如:电、燃料、化学品等,而煤炭能源过程体量巨大,过程复杂,存在操作条件高、设备投资大以及煤质要求严格等问题。另外,对污染物排放控制而言,最经济适宜的方式也不一定是尾部治理,而可能是在利用之前或在加工之中进行处理。

煤炭的多联产系统从煤碳、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的资源这一角度出发,将煤的提质、热解、气化、燃烧、合成等各过程有机结合,在同一系统中生产多种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固体及液体燃料以及用于工艺过程的热和电力等产品。这样,多联产系统可以从系统的高度出发,结合各种生产技术路线的优越性,使生产过程耦合在一起,彼此取长补短,达到能源利用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投资和运行成本最节约。此外,煤的多联产技术将煤的提质、热解、气化、燃烧、合成等各过程有机结合,实现污染物的耦合抑制和有效脱除,从而可能用最经济的方法解决煤利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控制问题。

因此,煤基多联产技术跨越式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环境效益和经济性,真正解决我国煤炭的高效洁净利用问题,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

基于现有的煤转化的工艺路线,结合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对煤炭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和经济性的要求,国内外专家提出了各种多联产系统如以化工产品为主的多联产系统、以发电为主的多联产系统、以炼焦为主的多联产系统、以

第6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产氢为主的多联产系统等。但是,考虑到我国每年生产的几十亿吨煤碳首先必须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电力和燃料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国家优先发展的多联产技术应以发电和生产清洁、高效燃料为主,兼顾其它化学品和副产品,走综合利用的道路,这样才能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

我国褐煤资源丰富,己探明的保有储量达1303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弱,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华北等地,集中在内蒙古、云南和黑龙江等省,其中内蒙古的褐煤储量最大,占全国褐煤储量的77%。我国的褐煤是一种高挥发分、高水分、高灰分、低热值、低灰熔点的煤炭资源,具有容易自燃,不适合长期储存和长距离运输的特性,因此长期以来被视作劣质燃料,其开发利用程度低。合理开发和充分褐煤资源,提高褐煤综合利用价值是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目标一系列工作中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重要领域。

本项目是以内蒙古褐煤为原料进行的多联产项目,以蒸汽间接换热对褐煤进行干燥生产干燥粉煤,以干燥粉煤为原料通过挤压成型生产型煤,对干燥粉煤进行轻度热解生产半焦、焦油及煤气,以半焦为燃料生产蒸汽及发电,以生产的蒸汽和部分电力为生产提供能源。经过对产品的后序处理,项目最终产品为型煤、石脑油、柴油、天然气、电、改质沥青、蒸汽,整个生产过程相互耦合,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投资和节约运行成本。

通过干燥提质及挤压成型的型煤,发热量提高,不易风化和自燃,增强了褐煤运输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褐煤的储存期。此外,生产出的型煤与烟煤性质接近,可以有效扩大褐煤的使用范围。

就褐煤的燃烧和气化过程,现有煤的燃烧和气化技术多是将煤视为单一物质加以转化。燃烧把煤中所含的各种组分作为燃料来利用,没有利用其中更高利用价值的组分挥发分等。而气化虽然可以高效低污染的利用固体燃料,但气化过程中固定碳反应速度随转化程度增加而减慢,如果要在单一气化过程中获得完全或很高的转化率,则需要采用高温、高压、长停留时间来获得,导致气化设备庞大,成本增加,而且对煤质要求较高。由于碳的燃烧反应速度要远高于其气化速度,所以如采用燃烧的方法处理煤中―低活性组分‖则可以简化气化要求,不需要追求很高的碳转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项目针对煤中不同组分在化学反应性上差别巨大的特点, 依据煤不同组分和不同转化阶段的反应性不同的特点,实施褐煤热解、气化、燃烧的分级转化,使煤炭气技术简化从而减少投资,降低成本,用较经济的方法解决煤中污染物的脱除问题。

挥发份是煤组成中最活跃的组分,通常在较低的温度下就会析出,同时挥发份也是煤中比较容易进行利用的组分。本项目采用以煤热解为基础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针对这个特点, 将煤的热解气化、燃烧、合成等各过程有机结合,将煤

第7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容易热解的部分在气化炉中转化为煤气和焦油,难热解气化的富碳半焦去燃烧提供热电,灰渣进行综合利用。通过上述生产过程在系统中的有机耦合集成,简化工艺流程,减少基本投资和运行费用。通过调节系统中各产品的比例,可实现多联产系统的优化运行,降低各产品价格,从而真正实现了煤的分级综合利用,提高了煤转化效率和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系统整体效益最优化。使多联产系统可适用与我国十多亿吨不同品质的煤碳资源,可用与新建工厂和大量旧电厂的改造,从而使予多联产系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1.4 报告编制依据

(1)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编制协议。

(2)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富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

华电内蒙2×135MWe 褐煤循环流化床热电气多联产项目方案说明。 (3)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的项目基础资料。

(4) 上海胜帮煤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2×1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项目方案说明。

1.1.5 报告编制原则

(1) 严格遵守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法令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国家或行业现行的

标准规范进行项目的工程方案研究。

(2) 遵行项目业主的投资效益和当地的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经济效益和环境效

益协调统一的原则。在做好主装置设计的同时,注重节能、环保、安全、消防、抗震、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的配套设计。―三废‖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特别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废水做到近零排放。

(3) 工艺技术适度先进、项目投资回报合理。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工艺技术和设

备材料,除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从发达国家进口外,其它均依托中国公司,在保证装置的先进性、可靠性和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原则下,力图通过最大化的中国供货和中国工程技术服务,减少项目投资,争取项目的适度投资回报。

(4) 设备选型的原则是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不采用没有大型化工

业实践的技术和设备。

(5) 设计贯彻―装置布置一体化、生产装置露天化、建构筑物轻型化‖等化工厂建

设基本原则。

1.1.6 研究范围和研究分工

第8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以褐煤为原料生产型煤、石脑油、柴油、天然气、电、改质沥青、蒸汽的2×600万吨/年(原煤用量)多联产项目的工艺生产装置、公用工程、辅助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厂外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建设范围详见表1-1。

表1-1 项目建设范围表 序号 1、工艺生产装置 (1) (2) (3) (4) (5) (6) 2、公用工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辅助设施 (1) (2) (3) (4) (5) 固体贮运设施 液体贮运设施 全厂火炬系统 环保监测站 气体防护站 第9页

名 称 褐煤干燥 褐煤成型 褐煤热解 净化 焦油加氢 天然气制备 原水净化站 循环冷却水站 冲洗水站 除盐水站 污水处理站 事故水池 热电站 氮气站 空压站 总图运输 全厂供电设施 主央控制室 全厂给排水系统 厂区外管 全厂通讯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6) (7) (8) 4、服务设施 (1) 5、厂外工程 (1) (2) (3) 1.2 研究结论

消防站 中央化验室 辅助材料贮存设施 办公楼 厂外管线 厂外供水设施 厂外供电设施 1.2.1 研究的简要综合结论

通过市场分析,技术方案论证,厂址及技术经济分析,初步结论如下: (1) 本项目以褐煤为原料,联产型煤、石脑油、柴油、天然气、电、改质沥青、

蒸汽。原料来源稳定可靠,价格合理,产品具有广阔市场和较强的竞争力。 (2) 本项目技术路线和产品方案的选择,符合我国的国情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规

划,对实现褐煤的高效、洁净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 本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是有成功运作经验的,在技术上的风险较小。 (4) 所选场址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能源重化工工业园区谢尔塔拉产业区,交通

运输方便,原煤供应可靠,建厂条件完全满足要求。

(5) 本项目以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巴彦哈达勘查区煤矿褐煤为原料,建设

2×600万吨/年(原料煤用量)褐煤多联产项目,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市场前景好,财务评价结果表明,静、动态指标较好,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5.34%(税前),全投资财务净现值为127378万元(税前),投资回收期8.68年(税后,含建设期3年),其效益较好,抗风险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故本项目财务评价结论是可行的。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 目前与工艺技术方处于前期合作中,建议抓紧技术及商务部分的交流,获

取更为详尽的资料。

(2) 建议进一步落实产品用户,得到销售渠道或下游厂商的支持。

(3) 建议加强宣传、精心策划及科学运作,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重

视和政策扶持,争取早日实施。

第10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4) 建议积极组织厂外配套设施的同步建设。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1 投煤量 产品 项目名称 单位 104 t/a 104 t/a 104 t/a 104 t/a 104 t/a 104m3/a 104 kwh/a 104 t/a 104 t/a 104 t/a 104 t/a 104 t/a d 104 t/a t/h m3/h 数量 1202.8 600 2.24 5.12 5.12 11.92 56650.8 7.29 76.9 227.2 0.325 0.144 300 1202.8 1568 240 5×104t/a 备注 一 生产规模 二 产品方案 ? 型煤 ? 石脑油 ? 柴油:0# 柴油:-35# ? 液化天然气 ? 电 ? 改质沥青 ? 蒸汽:3.82MPa 2 蒸汽:1.27MPa 副产品 ? 硫磺 ? 液氨 1 1 原料煤 新鲜水 废水 三 年操作日 四 原料用量 五 动力消耗量 六 三废排放量 第11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序号 2 3 1 2 1 2 1 2 3 4 5 1 2 4 5 1 2 3 废气 项目名称 固体废物 运入量 运出量 生产工人 技术及管理人员 厂区占地面积 厂外道路 厂外铁路 厂外灰渣场 绿化面积 生产用建筑面积 非生产用建筑面积 容积率 建筑系数 建设投资 建设期利息 流动资金 年均总成本费用 单位 104Nm3/h t/h 104 t/a 104 t/a 人 人 人 104 m2 104 m2 m2 104 m2 104 m2 104 m2 104 m2 104 m2 104 m2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第12页

数量 201.75 36.02 1207.61 651.18 768 680 88 179.11 142.56 500 1.5 35 28.512 51 48.98 2.02 0.6 35.4 793716 719866 48393 25457 366858 249715 备注 七 运输量 未计入管道输送量 预留用地6.5 八 定员 九 总占地面积 十 总建筑面积 十一 工程项目总投资 十二 年均销售收入 十三 成本和费用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序号 1 2 3 4 5 项目名称 单位 万元 % % 年 年 % % 万元 万元 数量 89596 11.29 28.87 7.91 8.68 15.34 12.73 127378 26487 备注 十四 年均利润总额 十五 财务分析盈利指标 投资利润率 资本金净利润率 投资回收期 税前 税后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税前 税后 项目财务净现值 税前 税后 第13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2.1 产品市场分析

本项目以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巴彦哈达勘查区褐煤为原料,联产型煤、石脑油、柴油、天然气、电、改质沥青、蒸汽。

2.1.1 型煤

本项目生产的型煤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 尺寸:35×24×20 mm ? 抗跌落强度: 1.5m高度跌落 第一次跌落试验后物料所占比例 第二次跌落试验后物料所占比例 第三次跌落试验后物料所占比例 ? 煤质: 组分(收到基) 总水分 灰分 挥发分 固定碳 元素(空干基) 碳 氢 氮 氧 硫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收到基高位发热量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

第14页

≤6 mm 1.73% 2.89% 4.89% >6mm 98.27% 97.11% 95.11% % % % % % % % % % MJ/kg MJ/kg 9 17.15 31.85 42.00 55.06 3.65 1.00 13.66 0.48 20.7 21.8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

在已查明的煤炭资源中,按变质程度分,有褐煤、低变质烟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中变质烟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按煤种分,分为烟煤和无烟煤两大类。其中烟煤分为炼焦烟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1/3焦煤、气肥煤)和一般烟煤(贫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

我国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达1303亿吨,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在目前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中,以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最多,约占全国褐煤保有储量的3/4,那里褐煤资源集中,埋藏浅,煤层厚度大。由于褐煤水分含量高、热值低、长距离输送经济性差;褐煤易风化、自燃,难以长期储存或长途运输;锅炉燃烧水分高的褐煤将导致火焰温度降低,热效率下降;当电厂使用水分高的褐煤,需要采用更大的更昂贵的锅炉才可以显著减少或避免电厂额定出力降低,因此降低水分,提高能量密度,防止自燃是褐煤提质处理的关键性问题。褐煤脱水提质是褐煤发电、成型、气化、液化、焦化和加工水煤浆等加工利用的前提。褐煤经脱水、热压成型加工后,其成分和性质趋近于烟煤,有利于运输、贮存和高效利用,经济效益明显。

本项目产品型煤拟以黑龙江省电煤市场为方向,据统计,目前中国华电集团在黑龙江省的现有装机容量614.5万千瓦,预计装机容量866.5万千瓦,华电集团在黑龙江省的火电装机情况如下:

表2-2 华电集团黑龙江火电装机情况

电厂名称 哈尔滨第三发电厂 牡丹江第二发电厂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华电齐齐哈尔热电有限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富拉尔基发电总厂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哈尔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密山电厂筹备处 现有装机容量 (万千瓦) 160 102 60 60 125 100 7.5 前期 (万千瓦) 60 60 132 年用煤量 (万吨) 500 700

近年来,黑龙江的电煤价格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以华电能源有限公司为例进

第15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行分析,2008年标煤单价是415元/吨,2009年超过500元/吨。华电能源与龙煤集团签订的重点合同煤价2008年292元/吨,2009年342元/吨,2010年392元/吨,平均每年涨50元/吨。2010年重点合同煤是通过黑龙江省政府多次协调才只上涨50元/吨,否则涨幅更大,地方小煤矿由于约束较少,预计2010年涨幅更大。由于煤炭供应量没有明显增加,煤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从华电能源了解的黑龙江5000大卡煤碳价格情况,龙煤集团协议车板价392元/吨,但是有价无市,实际出矿车板价格为500元/吨。

综合近年电煤总体价格趋势,本项目按型煤价格拟按370元/吨进行财务分析。

2.1.2 石脑油

2.1.2.1 国外供需分析及预测

2006年世界石脑油产量约77494万吨,基本供需平衡。其中需求同比增长1.2%,供应同比增长1.5%。2006年世界主要地区石脑油供需状况如下表所示:

2006年世界各地区石脑油供需状况 单位:万t,% 地区 非洲 亚洲 中东欧 中东 北美 大洋州 中/南美 西欧 合计 产量 2331 17956 7660 7641 22339 876 4194 14497 77494 进口量 228 4304 232 10 737 0 216 985 6712 出口量 702 1416 1043 2800 31 0 371 409 6772 表观消费量 1857 20837 6849 4852 23046 936 4038 15073 77488 表观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 2.4 26.9 8.8 6.3 29.7 1.2 5.2 19.5 100.0

世界石脑油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三地区。2006年世界石脑油总消费量77488万吨,其中亚洲消费20837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6.9%;北美消费23046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9.7%;西欧消费15073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9.5%。上述三地区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76.1%。

在世界范围内,石脑油主要指流程为30℃~190℃的轻石脑油和重石脑油,其用途主要有两个:一是做石油化工原料(如裂解制烯烃,重整生产芳烃);二是生产汽油或航空煤油。在美国和西欧,石脑油主要用于生产汽油;在亚洲和中东,

第16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石脑油主要用于生产烯烃。2006年生产乙烯消费石脑油16798万吨,占石脑油总消费量的21.7%;重整用石脑油6951万吨,占石脑油总消费量的9.0%;生产汽油消费石脑油38826万吨,占石脑油总消费量的50.1%;生产航空煤油消费石脑油7044万吨,占石脑油总消费量的9.1%;其它领域消费石脑油7870万吨,占石脑油总消费量的10.2%。2006年世界石脑油消费结构及需求预测如下表:

2006年世界石脑油消费结构及需求预测 单位:万t,% 消费领域 乙烯 重整 石脑油 航煤 其它 合计 2006年 消费量 16798 6951 38826 7044 7870 77488 比例 21.7 9.0 50.1 9.1 10.2 100.0 2011年 消费量 20057 8106 42286 7863 7989 86300 比例 23.0 9.3 49.2 9.1 9.5 100 2006-2011年 年均增长率 3.6 3.1 1.7 2.2 0.3 2.2

预计2006-2011年石脑油年均需求增长率为2.2%,2011年世界石脑油需求量将达到86300万吨。从地区供需来看,今后石脑油过剩地区主要在中东,预计2011年该地区石脑油过剩量在3067万吨左右;而亚洲依然是石脑油的主要缺口地区,预计2011年该地区石脑油缺口在3272万吨左右。

2.1.2.2 国内供需分析及预测

2006年,我国石脑油产量2145.04万吨,表观消费量达到2051.65 万吨。2001~2006年期间我国石脑油产量和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1%和6.2%,自给率均为100%。2001-2006年国内石脑油供需情况见下表:

2001-2006年国内石脑油总体供需情况 单位:万t,%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 年 2006年 产量 1597.35 1237.27 1344.58 1548.28 1856.15 2145.04 进口量 10.94 24.26 23.80 5.09 34.90 63.92 出口量 90.24 91.11 113.12 139.74 177.96 157.31 表观消费量 1518.05 1170.42 1255.26 1413.63 1713.09 2051.65 自给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6年,我国石脑油产量2145.04万吨。其中,中石化产量1369.58万吨,

第17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占63.8%;中石油产量775.46万吨,占总产量的36.2%。2006年我国石脑油的生产情况见下表:

2005-2006年我国石脑油的生产情况单位:万t,% 序号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企业名称 中石化 中石化扬子石化公司 中石化齐鲁分公司 中石化茂名分公司 中石化金陵分公司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 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 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 中石化广州分公司 中石化石家庄炼化公司 中石化洛阳分公司 中石化西安分公司 中石化集团湛江东兴公司 中石化沧州分公司 中石化集团青岛石化厂 中石化福建炼化公司 中石化上海石化公司 中石化塔化分公司 中石化安庆分公司 中石化荆门分公司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中石化济南分公司 中石化集团巴陵石化公司 中石化九江分公司 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 中石化集团清江石化公司 中石化北海分公司 中石化集团扬州石油化工厂 中石化武汉分公司 第18页

2005年产量 1242.00 259.54 182.80 134.50 125.37 99.76 96.16 94.49 65.39 26.40 19.60 18.83 1.91 18.97 13.81 11.60 6.60 10.42 13.60 7.14 7.41 5.93 7.23 0.00 4.26 2.24 3.83 0.00 3.61 2006年产量 1369.58 250.60 185.96 175.16 136.91 127.29 121.11 84.46 71.16 28.33 24.28 17.99 17.28 17.16 15.79 15.01 10.67 10.20 9.57 8.34 7.93 7.85 7.30 7.09 4.55 3.86 3.55 1.03 0.24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序号 29 二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企业名称 中石化长岭分公司 中石油 中石油大连西太平洋有限公司 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辽河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长庆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玉门炼油厂 中石油庆阳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宁夏炼化分公司 中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 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鞍山炼油厂 中石油前郭石化分公司 中石油西南南充炼油厂 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 合计 2005年产量 0.66 614.15 126.86 98.20 39.04 85.83 68.57 25.86 49.83 49.86 19.43 1.92 7.08 4.03 6.18 10.72 1.95 13.68 0.06 4.62 0.27 0.00 0.17 1856.15 2006年产量 0.00 775.46 132.09 130.79 95.32 86.59 77.31 66.30 61.39 56.95 23.96 10.43 10.20 6.86 4.21 3.33 2.41 2.03 1.70 1.59 1.35 0.83 0.00 2145.04

随着我国原油加工量的不断增加和乙烯工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石脑油产量稳步增加。目前拟建和在建石脑油项目主要是作为乙烯原料配套建设,另外也有部分炼厂将石脑油作为产品出售。预计到2011年,我国将新增石脑油供应量750万吨左右,加上现有生产能力,2011我国石脑油产量将达到2900万吨左右。

2001年,我国石脑油进口量10.94 万吨,进口平均价格234.39美元/ 吨,出口量90.24万吨,出口平均价格224.90美元/吨。2006 年,我国石脑油进口量增加到63.92万吨,进口平均价格553.65美元/吨,出口量为157.31万吨,出

第19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口平均价格572.43美元/吨。2001-2006年国内石脑油进出口情况如下表:

2001-2006年国内石脑油进出口情况 单位:万t,美元/t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进口量 10.94 24.26 23.80 5.09 34.90 63.92 进口平均价格 234.39 236.22 262.13 328.70 545.17 553.65 出口量 90.24 91.11 113.12 139.74 177.96 157.31 出口平均价格 224.90 231.47 274.96 379.42 446.60 572.43 净出口量 79.3 66.85 89.32 134.65 143.06 93.39

我国石脑油主要用于乙烯生产,以及作为芳烃的原料。2006年,我国石脑油消费量2051.65万吨,其中乙烯生产消费约80%,芳烃生产消费约18%。用石脑油生产芳烃的企业主要有中石化扬子石化、中石化天津石化和中石油辽阳石化等。

按目前的改扩建和新增项目计划,2011年国内乙烯产能和PX产能将分别达到1533万吨/年和945万吨/年,乙烯产量和PX产量将分别达到1450万吨和855万吨。用于乙烯和芳烃生产的石脑油需求不断增加。

国内合成氨原料的60%以上是煤,其余是燃料油和天然气,采用石脑油的仅有金陵、安庆、湖北和巴陵等少数几个企业。2005年后这些企业生产化肥所需石脑油逐步由煤炭或天然气代替,目前石脑油已基本停止作为化肥原料。

综上所述,预计2011年我国石脑油需求量将达到4000万吨左右。

2.1.2.3 目标市场分析

2001-2006年,国内石脑油供需基本平衡,今后几年,随着国内多个乙烯、芳烃项目的建成投产,国内石脑油市场将会出现缺口,预计2011年国内石脑油市场缺口将达到100万吨左右。

综合考虑国内乙烯装置的炼油配套情况和本项目的地理位置,本项目石脑油目标市场以东北和华北为主,特别是东北地区几套大乙烯装置经过多次扩能改造,均存在石脑油供应不足的问题。

目标市场区域内潜在客户如下: 北京:燕山石化乙烯装置

天津:中石化天津石化分公司乙烯装置 吉林:吉林石化乙烯装置

第20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辽宁:抚顺石化乙烯装置和辽阳石化乙烯装置 黑龙江:大庆乙烯装置

2.1.2.4 石脑油价格分析

我国乙烯生产企业所需石脑油基本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互供,石脑油价格为两大集团内部价,其定价原则为90#石脑油出厂价减去消费税,但在实际中并没有完全按此执行。2005年起,中石化供上海赛科乙烯的石脑油与国际价格接轨且每月调整一次,其中国际价格为日本的CIF 价和新加坡的FOB 价,其它企业的石脑油定价略低于此。国内近年石脑油出厂价格如下表:

近两年国内石脑油价格变化 单位:元/t 2006年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价格 4300-4800 4300-5200 4400-5200 4800-5300 5200-5600 5300-5800 5500-6000 5800-6200 5400-6200 4800-5400 4600-5000 4500-5000 2007年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价格 5000-5200 4800-5300 5200-5500 5500-5800 5700-6200 5935-6440 5680-6170 5780-6270 5480-5970 5665-6200 6050-6620 5500-7330

预计今后3-5年,随着两大集团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进口石脑油的增加以及两大集团之间互供量的增加,石脑油价格才有可能完全市场化。

综上所述,本项目经济评价采用的石脑油价格为5000元/吨。 2.1.3 柴油

2.1.3.1 国外柴油供需分析及预测

近年来,世界柴油消费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2003年世界需求量为108292万吨,2005年达到11529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18%。从全球供应来看,2003年供应量为109852万吨,2005年达到117908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6%。总体上来看,供应稍有过剩,约为2619万吨。

第21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从地区看,北美、欧洲和亚太是供应和消费量最集中的地区,占世界总供应与总需求的比例超过了80%。从供需平衡看,欧洲、非洲和亚太非OECD国家的缺口较大,尤其是欧洲,2004年和2005年缺口达2500万吨左右,且近年供应紧张状况加剧。欧亚大陆、中东及亚太OECD国家的产量过剩,每年大量出口柴油。欧亚大陆每年柴油产量7803万吨,外供量达3625万吨,外供量近50%。近年世界柴油供需情况见下表:

近年世界柴油供需平衡情况 单位:万t/a,% 国家或地区 世界需求 北美 欧洲 亚太OECD成员国 小计 欧亚大陆 中国 2003年 22504 30408 9666 62528 4229 8810 2004年 23259 30962 9515 63737 4078 10472 13241 7501 4279 9112 112420 22857 28394 10170 61421 7401 10421 12888 9314 3776 9163 114383 2005年 2005年比例 03-05年均增长率 23561 31466 9465 64492 4179 11126 13794 7854 4430 9414 115290 23511 29150 10472 63132 7803 11328 13190 9414 3826 9213 117908 第22页

20.4 27.3 8.2 55.9 3.6 9.7 12.0 6.8 3.8 8.2 100.0 19.9 24.7 8.9 53.5 6.6 9.6 11.2 8.0 3.2 7.8 100.0 2.32 1.72 -1.05 1.56 -0.60 12.38 3.66 5.18 3.59 4.57 3.18 2.79 0.87 2.24 1.80 5.22 13.71 5.36 3.37 0.66 3.15 3.60 亚太非OECD成员国* 12838 中东 非洲 拉美 世界需求合计 世界供应 北美 欧洲 亚太OECD成员国 小计 欧亚大陆 中国 7099 4128 8609 108292 22252 28646 10019 60917 7048 8760 亚太非OECD成员国* 11881 中东 非洲 拉美 世界供应合计 8810 3776 8659 109852 供需平衡(供应-需求)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或地区 北美 欧洲 亚太OECD成员国 小计 欧亚大陆 中国 2003年 -252 -1762 352 -1611 2819 -50 2004年 -403 -2568 654 -2316 3323 -50 -352 1812 -503 50 1963 2005年 2005年比例 03-05年均增长率 -50 -2316 1007 -1359 3625 201 -604 1561 -604 -201 2618 亚太非OECD成员国* -957 中东 非洲 拉美 世界合计 1712 -352 50 1561

世界经济进入新的景气周期,随着石油、天然气及其它基础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但没有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预期世界柴油需求也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中国、中东是世界柴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北美、拉美、亚太非OECD国家及欧亚大陆也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世界柴油消费年均增长率达3.14%,世界柴油供应量增长速率达2.82%,届时世界柴油需求量达134771万吨,供应量达到135738万吨。

从供需平衡来看,北美、欧洲、中国、中东、非洲和拉美地区的供应缺口将增大,而欧亚大陆、亚太OECD国家仍将是世界柴油的主要供应地区,其中欧亚大陆供应量达到5582万吨,亚太OECD国家可供应1136万吨。从世界总平衡来看,柴油供应稍有过剩,但供应趋紧。世界柴油供求情况及预测如下表。

世界油品供需预测 单位:万吨,%

世界需求 北美 欧洲 亚太OECD成员国 小计 欧亚大陆 中国 2005年 23561 31466 9465 64492 4179 11126 2006年 (估计) 24166 32070 9566 65801 4279 11982 2010年 27245 34841 9976 72041 4837 15295 2005-2010年均增长率 2.95 2.06 1.06 2.24 2.97 6.57 第23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亚太非OECD成员国* 中东 非洲 拉美 世界需求合计 世界供应 北美 欧洲 亚太OECD成员国 小计 欧亚大陆 中国 亚太非OECD成员国* 中东 非洲 拉美 世界供应合计 供需平衡(供应-需求) 北美 欧洲 亚太OECD成员国 小计 欧亚大陆 中国 亚太非OECD成员国* 中东 非洲 拉美 世界合计 2005年 13794 7854 4430 9414 115290 23511 29150 10472 63132 7803 11328 13190 9414 3826 9213 117908 -50 -2316 1007 -1359 3625 201 -604 1561 -604 -201 2618 2006年 (估计) 14197 8307 4581 9817 118965 23964 30006 10472 64492 8206 11932 13845 9616 3826 9364 121230 -201 -2064 906 -1309 3927 -50 -352 1309 -755 -453 2266 2010年 16173 10319 5087 10998 134771 26244 33209 11112 70553 10419 14889 15994 10188 3826 9855 135738 -1001 -1631 1136 -1489 5582 -406 -178 -131 -1261 -1143 967 2005-2010年均增长率 3.23 5.61 2.80 3.16 3.14 2.22 2.64 1.19 2.25 5.95 5.62 3.93 1.59 0.00 1.36 2.82

2.1.3.2 国内柴油供需分析及预测

第24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国是柴油消费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柴油消费量快速增长,是国内成品油中消费增速最快的品种。2007年柴油表观消费量较2006年增长7.0%,继2004年强劲增长之后,连续三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主要原因是我国电力紧张状况得到缓解,使发电用柴油消费减少。

近年我国柴油总体供求情况 单位:万t,%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02~07年均增长率

近年,我国柴油产量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且收率不断提高。1992年柴油产量为3061万吨,2007年达到12370.2万吨,较1992年增长了3倍多,1992~2007年年均增长率达到9.8%。

1992-2007年我国柴油产量统计 单位:万t,% 年份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产量 3061 3386 3314 3684 4249 4768 4717 6134 6971 7457 7699 8503.8 10162.1 11061.6 收率 25.27 26.46 26.12 27.29 29.86 31.02 30.95 36.03 34.45 35.52 35.07 35.06 37.47 38.65 第25页

产量 7699 8503.8 10162.1 11061.6 11653.4 12370.2 10.0 进口量 48 85 275 54 70.5 162.2 出口量 126 224 64 148 77.5 66.0 表观消费量 7573 8280 10098 10968 11646.4 12466.4 10.5 比上年增长率 10.71 10.62 -2.13 11.16 15.34 12.21 -1.07 30.03 13.64 6.99 3.24 10.45 19.50 8.85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份 2006年 2007年

产量 11653.4 12370.2 收率 38.02 37.85 比上年增长率 5.35 6.15 我国柴油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公司所属炼油厂。2006年我国主要柴油生产企业产量情况如下表。

2006年我国主要柴油生产企业及产量 单位:万t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按照我国炼油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炼油行业将进一步优化调整结构,立足现有企业提高质量,统筹区域间能力增量平衡,逐步改善炼油工业布局,优

第26页

企业名称 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 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 其他 全国 产量 726.3 516.2 473.1 442.3 420.3 417.0 406.0 387.3 365.1 296.0 286.4 284.0 274.2 264.6 254.9 236.0 226.9 226.5 226.0 218.5 4706.1 11653.4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化资源配置,在沿海沿江地区适时建设大型炼油装置,关停不经济的装置,200万吨/年左右的小型装置实现特色产品的转变。结合目前我国大型企业发展规划,预计 2011年前我国将新增装置能力8050万吨/年,届时我国炼油将达到4.65亿吨/年,柴油产量将达到14890万吨左右(未考虑煤液化及生物柴油产量)。

2002-2007年,我国柴油总体供需平衡,进出口量较小。近两年由于国内柴油产量增速低于需求增速,并且国家采取限制出口的政策,致使柴油进口量增加,出口量下降。2007年国内柴油进口量为162.2万吨,同比大幅增加130.0%,出口量为66.0万吨,同比减少14.9%。

近年我国柴油进出口情况 单位:万t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我国柴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进口量最大的海关包括大连、拱北、广州、杭州、黄埔等地海关,均为柴油主要消费地区。

2.1.3.3 国内柴油消费情况及需求预测

从柴油的消费结构看,国内柴油消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农业、林业、渔业、电力以及建材业生产等。其中交通运输和农业用柴油占总消费量的80%以上。

交通运输用柴油占国内柴油总消费量的60%左右。其中公路运输(包括柴油汽车运输和农业部门中的农用车、拖拉机运输)用柴油占总量的47%左右,比例仍有增加,但消费增长速度较前几年有所减缓;铁路、水运用柴油分别约占柴油总消费量的7%和6%。近年来,由于铁路部门加快电气化发展等,铁路用柴油增长缓慢,占柴油消费总量比例已较小;而随着海洋及内河船舶运输的发展,水运用油增长较快,占总量的比例也有所增加。

农业用柴油占国内柴油总消费量的近1/4。随着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支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农用机械中柴油发动机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用于农业机械的柴油消费量逐年增长。

渔业用柴油占国内柴油总消费量的比重不足1/10。近年来,全国机动渔船数量基本保持不变,机动渔船吨位和动力在缓慢上升,年均增加2%~4%。渔船数

第27页

进口数量 48.1 84.7 274.9 53.7 70.5 162.2 出口数量 125.7 224.1 63.6 147.5 77.6 66.0 净进口 -77.6 -139.3 211.3 -93.8 -7.1 96.2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量及船机动力功率的双指标控制,遏制了渔船用柴油消费量的增长幅度,但由于渔业作业强度在增加,因此,渔业用柴油总量仍呈上升趋势。

发电用柴油占国内柴油消费总量的4%左右。随着电力供需局面的逐步缓解,这一比例正在逐步减少。

此外,其他工业及民用柴油消费约占柴油总消费量的3.9%。工业用柴油基本稳定且略有上升,而宾馆饭店及民用柴油消费增长较快。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等国内权威机构的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增长率将达到9%~10%,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比2010年翻两番。据此,2010-2020年间我国GDP平均增长速度将在7.2%左右。

1993-1997年国内柴油消费弹性系数在0.87左右,1998-2002年在1.03左右,2003-2007年在1.01左右。结合未来经济增长特点和经济结构变化趋势判断,并考虑到“十一五”期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估计今后几年国内柴油消费弹性系数将维持在0.95左右,2010年以后随着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替代燃料的增加,柴油消费弹性系数将进一步下降,维持在0.6~0.9之间。

在上述前提下,经弹性系数法测算,2010年我国柴油需求量约1.57亿吨,2015年约2.01亿吨,2020年将达到2.49亿吨左右。

未来我国柴油需求量预测 单位:万t 年份 需求量

2.1.3.4 目标市场分析

本项目生产的柴油拟以呼伦贝尔市作为目标市场,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柴油需要情况如下表: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柴油需求情况 单位:万t

年份 需求量 2006年 29.26 2007年 31.58 2008年 33.08 2009年 36.38 2007年 12466.4 2010年 15737 2015年 20123 2020年 24862 数据来源:呼伦贝尔市统计局。

根据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的柴油需求及生产状况,对柴油供需进行预测,情况如下:

第28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2 2006年柴油供需平衡和2011年供需预测 单位:万吨 区域 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市面积广大,属极寒地区,对低标号柴油需求量大。随着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柴油消费量也在快速增长。2009年柴油表观消费量较2008年增长9.0%。目前,呼伦贝尔市无油品生产能力,主要通过滨州铁路,从黑龙江、吉林的炼油企业调入成品油。因此,将呼伦贝尔市作为本项目柴油销售的重点目标市场是可行的。

2.1.3.5 柴油价格分析及预测

2009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全国GDP达到340507亿元,同比增长9.1%。汽车、化工等主要成品油需求行业也保持了高速增长,国内成品油供应一度吃紧。

市场方面,2009年1~11月,我国原油产量为17104.87万吨,成品油产量为17,765.30万吨,同比增长6.9%,成品油的表观消费量达到19,684.43万吨,同比增长4.02%。进出口方面,为缓解国内供需紧张状况,进口量大幅增长、出口量则有所下降。1-11月我国成品油累计进口1438.18万吨,同比增长28.52%,出口3357.31万吨,同比下降1.95%。

价格方面,2009年,国际油价从年初时的每桶58.32美元开始一路稳步攀升,至6月29日已上涨至70.68美元。7月份国际油价小幅回落后再度发力,连闯70、80、90美元三大关口,11月21日更创下了99.29美元的历史最高盘中价。目前我国原油消费的进口依存度为52.08%,受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2009年5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对成品油的定价方案做出相应调整。2010年1月28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2010年国家发改委将对油价管理办法有关细节进行调整,并将以相应的方式征求社会意见。

从国内成品油市场来看,为了维护和稳定市场,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没有完全调整到位,但随着成品油定价逐步市场化的发展,国内成品油价格总体上还有上涨空间。

本项目经济评价采用的柴油价格为0#柴油6600元/吨,-35#柴油7500元/

第29页

2006年 产量 0 消费量 29.26 平衡 -29.26 产量 0 2011年 需求量 43.27 平衡 -43.27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吨。

2.1.4 天然气

2.1.4.1 我国天然气利用发展状况和趋势

目前,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天然气资源雄厚,产量正处在快速增长的中期阶段,消费需求旺盛,市场逐步由以管道为主的区域性市场过渡到管道和LNG并进的全球性市场,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预计2030年前后,全球天然气产量将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主力能源。2030年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天然气仍将是世界第一大能源,21世纪将是天然气的世纪。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国家,长期以来,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较低,只有3.5%左右,这也造成了我国环境污染较重,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因此,我国正在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

全国天然气管网正在形成。目前西气东输(一、二线)、川气东送、陕京一线和二线等管网构成了我国天然气的骨干管线,总长度超过2万公里,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将投资建设陕京三(四)线、东北天然气管网、进口输气管线以及沿海区域管网等重点天然气管网项目,到2015年还将新建天然气管道2.1万公里,初步形成天然气骨干管网。

进口LNG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天然气重要来源,带动了液化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正在规划和实施的沿海LNG项目有: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辽宁等,将最终构成一个沿海LNG接收站与输送管网。

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快速增长,2000-2008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7%和24.1%,消费增速远超过产量增速,从2007年开始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2004年以来,国内气荒频现,统计显示,2008年和2009年我国天然气供应缺口在40亿立方米以上。今后,受城市气化率提高以及天然气替代工业燃料的驱动,我国天然气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长,预计2015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1600、2100亿立方米,而同期产量仅约1200、1500亿立方米。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预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2010年-2030年我国的能耗弹性系数最高不能超过0.36,到2030年,我国能源构成比例应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27%,石油16%,天然气17%,煤40%。天然气所占比例将从目前的3.5%提高到17%。在20年内实现上述能源构成的转变,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优化产业结构、节制用能和提高能效基础上,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天然气利用政策(发改能源[2007]2155号),将天然气利用领域归纳为四大类,即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化工。

第30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其中优先类是城市燃气,包括城镇居民炊事和生活热水等用气,公共服务设施(机场、政府机关、职工食堂、幼儿园、学校、宾馆、酒店、餐饮业、商场、写字楼等)用气,天然气汽车(尤其是双燃料汽车)用气,分布式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用气。

根据这个政策,今后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效果最大化,我国除继续在传统领域,包括用天然气替代LPG等实现城市炊事燃料洁净化、适当发展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的天然气调峰发电等领域外,我国将加大力度,重点推广以下高效天然气利用方式:1)采用集约化的天然气DES/CCHP替代作为主要工业燃料的煤(占全国煤耗30%);2)占建筑物耗能80%的采暖、空调、热水和占14%的用电,采用天然气DES/CCHP集约化高效联供;3)占柴油消耗量近30%的中、重型卡车、城市公交车改为高效、廉价、低排放的LNG车。

2.1.4.2 黑龙江省天然气市场现状

黑龙江省天然气主要由大庆油田提供。根据三次资源评价,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总资源量11740亿立方米。截止到2007年底,大庆油田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820亿立方米,剩余天然气控制地质储量297亿立方米,剩余预测地质储量610亿立方米。

黑龙江省天然气消费主要集中在西部,以大庆油田为中心,哈大齐沿线区域,主要采用管道输运方式,其中大庆—哈尔滨管道全长100公里,管径711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输气能力50亿立方米/年;大庆--齐齐哈尔管道全长210公里,管径406毫米,设计压力6.3兆帕,输气能力8亿立方米/年。

2009年大庆油田天然气产量30亿立方米,去除油田生产自用14亿立方米,全省天然气商品消费量16亿立方米。消费领域以城市燃气、工业燃料用气、化工用气为主,还有少量用于发电。其中,城市燃气(含商服)用气19860万立方米,工业燃料用气22739万立方米,车用2453万立方米,化工用气102000万立方米,发电用气13000万立方米。化工用气、发电用气企业全部为大庆中石油公司所属企业,省内地方用气29952亿立方米。

近年来,全省天然气利用呈现加快趋势。2009年,哈尔滨市区基本完成了天然气置换工作,近100万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清洁能源,全市用气量由2008年的1371万立方米激增到2009年的11671亿立方米;齐齐哈尔市大工业用户增长较快,带动了全市用气量发展,2009年用气量比2008年增长了1倍,由4873万立方米增长到9760万立方米。车用天然气发展迅速,截止到2009年底,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共建车用天然气加气母站座、加气子站座,全省共有辆公交车、辆出租车改用天然气,2009年全省车用天然气用气量达到2453万立方米,

第31页

内蒙古华电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 2×600万吨/年褐煤多联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相当于代替了近2万吨汽油。天然气推广范围逐步扩大,正在加速向周边市县扩展。除大庆周边安达、肇东、肇州、肇源等县市正在抓紧天然气应用工程建设外,林口、庆安、讷河、铁力、甘南等距大庆气区较远的县市,也提出通过压缩天然气运输等方式建设城市供气管网和汽车加气站,并完成了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项目建设,绥化、青冈、兰西等一批县市正在开展天然气应用调研和前期工作。

在天然气推广应用过程中,黑龙江省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中石油公司在巩固大庆天然气下游应用市场基础上,正加快向省会哈尔滨等大中城市扩展。中石油公司所属大庆油城燃气公司与哈尔滨市政府签署了合资协议,获得了哈尔滨城市燃气特许经营权;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市政府签署了《关于哈尔滨市推广使用车用天然气和合作建设加气站项目框架协议》,昆仑燃气在哈尔滨投资设立了专门从事车用燃气站建设及供应天燃气的公司--哈尔滨中石油昆仑车用天然气有限公司。中国油气公司正在积极筹划通过CNG、LNG运输方式向我省县级城市进军。由港华燃气投资有限公司控股的齐齐哈尔百江燃气有限公司将天然气应用范围由齐齐哈尔中心市区向讷河等周围县市延伸。

2.1.4.3 黑龙江省天然气市场需求预测

早在1994年国家提出建设引俄天然气管道时,黑龙江省就开始配合中石油公司开展天然气市场调研。近年来,随着对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认识的深入和大庆深层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全省正涌现出天然气利用新的高潮。经会同中石油公司对黑龙江省天然气市场共同调研,并综合考虑该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初步预计2010年,全省天然气利用总量可达20.69亿立方米。2015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为35亿立方米,其中城市燃气12.64亿立方米,工业燃料9.58亿立方米,化工11.09亿立方米,发电1.63亿立方米。城市燃气中,居民用气约4.6亿立方米,气化人口766万,占城镇人口的30%以上(按全省2015年规划城镇人口2400万计算);CNG汽车用气2.58亿立方米,气化公共交通车约2万辆;工业主要集中在大庆、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地,以石化、钢铁、冶金、玻璃、机械制造等行业为主;化工主要集中在大庆、哈尔滨等地,用户以大庆炼化、大庆石化、甲醇厂、哈尔滨石化等大用户为主,主要用于制氢、合成氨等原料用气。预计到2020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为53.3亿立方米。

第32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c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