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心内直视术后呼吸循环功能支持 李强

更新时间:2023-05-29 23: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内直视术后呼吸循环功能支持

由于体外循环及手术创伤的打击,对 心肺等重要器官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术后心肺功的恢复至关重要。术后呼吸循 环功能的支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一、术后呼吸机治疗及减少肺间质水肿是肺功能支持的重要 手段。1.呼吸机治疗的目的:呼吸机支持的重要目的是动脉血的充

分氧合和有足够的肺泡通气。

其意义:a维持呼吸功能; b支持肺功能,它可提供充足的通气量,减少术后呼吸肌作功,减少 肺间质水肿和肺内分流,增加气体弥散功能,预防肺泡萎陷;预防 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治疗肺水肿,灌注肺及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 c偿还氧债; d支持心功能:呼吸机可代偿全部或部分呼吸机作功,减少患者呼吸 时的能量和氧的消耗,减少心脏负担,有礼利改善术后循环功能。 e保护及肾脏功能:呼吸机的应用保证了组织器官供氧,减轻了低氧 对脑、肾的损害,保护了脑、肾及其它脏器的功能。

2.拔管①传统方法是将病人镇静,呼吸机支持过夜,第二天早上拔管;优点: a支持期间能使血液动力学稳定,减少创面渗血,体温恢复正常和麻 醉药清除; b可应用镇静止痛药,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可降低代谢和呼吸作功; 充血镇静止痛,能够改善术后心肌缺血; c相对长时间的正压通气和PEEP支持,能提供充分的动脉氧和。 缺点: a正压呼吸损伤功能; b增加了输液量; c额外的镇静使用,增加了对气管插管的耐受; d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e麻醉药的应用,延长了呼吸功能受抑时间; f增加费用。

② 早期拔管:指术后6-12小时拔管。首先出于经济考虑,能将病人早转出ICU,缩短住院日和减少费 用。临床研究,早期拔管几乎对所有的心脏病人都是有益的,能 加速病人康复,但病人早期拔管应考虑以下因素:年龄、术前存 在的肺部疾患、左心功能、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和麻醉剂的类型 等等。 拔管应根据病情,只要病情符合拔管指标时就应拔管,而不能 制定一个死板的拔管时间。

停辅助呼吸及拔管指征 凡符合下列条件可试停辅助呼吸: ①近4h未再使用镇静和呼吸抑制剂; ②病人清醒、合作、双手握力正常; ③呼吸音清晰,血气正常; ④循环稳定,末梢正常,无严重心律失常,纵隔引流无活动出 血,尿量>1ml/kg/h; ⑤电解质正常。自主呼吸,氧流量<5L/min,观察1h,如无胸闷、气促等不适, 呼吸循环稳定,可拔气管插管。

二、循环功能支持心脏手术后的首要目标就是血流动力学平稳,理想的心功能状态保 证各脏器的灌注和氧供,使病人术后顺利恢复。即使是短暂的心功能失 常都将导

致各脏器的缺血和出现各种致命的并发症。 临床上观察循环功能指标主要包括: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尿 量、皮肤末梢、血乳酸。 BP:CO×SVR CO:SV×HR 决定每博量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力。

1.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心肌功能由于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一般在术后6-8h内都有不同的程度 减退,在74h内能恢复到原水平。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一般要应用正性肌力 药物来改善血液动力学。停体外循环时应用的药物要一直延用下去,直 到心功能改善才逐渐减量。常用药物大部分是儿茶酚胺类,还有磷酸二 酯酶抑制剂及强心甙类。

2.保持满意的前负荷。通常以CVP作为临床观察前负荷和血 容量的指标。正常值:6-14cmH2O.对于体外循环术后水、钠潴留,要注意在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的情况下 再利尿,以免导致低血容量低心排;进入体内的胶体液和排出体外的晶 体液的交换要同时进行。

3.维持合适的动脉血压,保持尿量在正常(1-2ml/kg-1/h-1) 和肢端干爽、温暖。一般平均动脉压维持在75-90mmHg。过高将增加心脏后负荷及心脏 作功,可引起或加重左心衰;过低可影响心、脑、肾等生命器官的灌注。 当血压下降后,不要单纯增加升压药的用量而应该判断是容量负荷问 题,还是心功能问题。可参考CVP来判断。

①CVP↓,BP↓,HR↑,提示血容量不足,应补充血容量; ②CVP↑,BP正常,提示容量负荷重或心功能不全,应强心、利尿;

③CVP进行性增高,BP低时,可能有心包填塞或严重的心功能不全, 应强心、利尿、心包引流。;④CVP正常,BP↓,可能为血容量不足或心排量减低,用强心,升压 药和试剂小量快速补液。

4.抗心律失常麻醉药物的影响、手术创伤、缺O2、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酸 碱平衡失调均可导致心律紊乱。

术后在监护室应做到: ①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特别注意保持正常血钾水平; ②充分供氧,保证充足的血容量和冠脉灌注,防止心肌缺氧。

三、血管活性药物临床应用 1.常用血管活性药①多巴胺: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除兴奋α1和β1受体外,

还作用于多巴胺受体。小剂量1~5ug.kg-1.min-1主要兴奋 多巴胺受体,扩张肠系膜和肾血管,使内脏和肾血流增 加;中等剂量5~10ug.kg-1.min-1主要兴奋β1受体,增加 心肌收缩力,大剂量>ug.kg-1.min-1兴奋α1和β1受体, 使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也可使肾血管收缩,心率加 快。常作为一线用药。

②多巴酚丁胺:β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选择兴奋β1受体,具强力 正性肌力作用,对β2和α1受体作用较弱<7.5ug.kg-1.min-1,主 要兴奋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中等剂量7.5~1

0ug.kg-1.min-1, 有兴奋β2受体引起血管扩张和兴奋α1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双重 效应。但前者大于后者,可降心脏后负荷;>10ug.kg-1.min-1,由 于β2受体兴奋,可致外周血管扩张,进一步降低后负荷,但可致 室性心律失常。尤其适用心排量处于边缘状态,而SVR又轻度增高 的病人。 ③肾上腺素:是强力的α、β受体兴奋剂,能显著增加心脏的兴奋性及 收缩力。指征:a心排量处于边缘状态,没有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律失常, 可作为一线用药;b心率慢需要起搏的,它能增加体外循环后心脏对心 电起搏的反应性。C有支气管痉挛,同时又需要强心时;d过敏反应 (鱼精蛋白反应);e心肺复苏。 当剂量>0.03ug.kg-1.min-1,α受体兴奋,SVR显著增加,血压上升明 显,从而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功能一定程度受损,且常会导致代谢 酸中毒。剂量范围0.03-0.15ug.kg-1.min-1。

④异丙肾上腺素:β受体兴奋剂,无选择性,同时兴奋β1和β2受体。主要用于心动过缓,其强心又扩张肺血管作用已被磷酸二 酯酶抑制剂代替,剂量范围0.01-015ug.kg-1.min-1;

⑤去甲肾上腺素:兼有α和β受体兴奋作用, α受体兴奋作用为主,由于后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使心肌耗氧增加,更加 重心肌缺血,有损心功能;同时减少外周脏器灌注,有发生肾脏 和胃肠系统缺血的危险。主要用于SVR低引起的低血压,常见于复 温后和应用扩张血管药物时,剂量范围0.03-0.15ug.kg-1.min-1;

⑥米力农: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具正性肌力和扩血管作用。0.3750.75ug.kg-1.min-1.

2.血管活性药的选择①血管活性药的选择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a通过血液动力学和心脏超声,对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 理有个明确的认识; b应充分了解血管活性药的药理作用和对心脏前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 ②血管活性药常在手术室开始应用,直至心功能从手术中心 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恢复过来,剂量通过血流动力学参 数调整。 ③当CI(心排指数)>2.2L/min/m2,但血压偏低,可选α 受体兴奋剂,血压能维持在100mmHg左右即可,以免后负 荷过度增高。

④当CI在边缘状态2.0-2.2L/min/m2,通过调整容量心率后,可 选用正性肌力药物。一线药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肾上腺 素。当CI正常,血压上升时,可加用扩张剂;若CI正常而血 压仍减低,可加用α受体兴奋剂。

⑤如果CI处于边缘状态时,而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已用到 10ug.kg-1.min-1,肾上腺素用到0.05-0.08ug.kg-1.min-1, 应选用两药和用。如果是CI仍无提高,应使用IABP。

⑥有些血管活性药物兼有α和β受体兴奋作用,取决于使用限 度,有时几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使不良效果降低,例如:

a

使用低剂量多巴胺增加肾灌注而其他药来增强心肌功能; b有α受体兴奋作用的正性肌力药结合扩张剂以降低SVR; c儿茶酚胺类结合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以增强正性肌力作用, 同时又扩张肺和体循环血管。

3.血管活性药物的撤除①首先撤除α受体兴奋剂。它仅限心排量正常,SVR低, 为提高血压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其他脏器和末梢灌注 明显下降。 ②其次应撤除具有强正性肌力作用但有潜在心脏代谢受损 的药物。首先撤除肾上腺素或减到0.03ug.kg-1.min-1,使 其没有α受体兴奋作用。如果应用剂量应用很大,多巴胺 应减低至8~10ug.kg-1.min-1,这时只有β受体兴奋作用而 没有α受体兴奋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c7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