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知识竞赛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3-09-08 19: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团知识竞赛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什么时候举行的?( B ) A、1919年7月23日 B、1921年7月23 日 C、1921年7月1日 D、1923年8月23日

2、 为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C)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3、 1924年6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苏联的帮助下,成立了 ( D ) A、中央团校 B、保定军校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4、 1922年1月15日,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北京创刊机关刊物是(A) A、《先驱》 B、《中国青年》 C、《列宁青年》 D、《东光》

5. 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广大团员、青年工人和学生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请问这是在谁的领导下举行的(B)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张太雷

6.1932年12月24日,列宁团校第一期在江西瑞金举行开学典礼。谁任列宁团校校长(B) A、蔡和森 B、顾作霖 C、博古 D、刘仁静

7.1939年5月4 日,延安青年举行“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毛泽东到会作了 的演讲。(C)

A、《为抗日救国向全国各校学生和各界青年同胞宣言》 B、《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 C、《青年运动方向》 D、《迎接革命高潮》

8.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是谁?(D) A、蔡元培 B、鲁迅 C、李大钊 D、陈独秀 9、 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起义是(C)

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D、平江起义 10、 芦沟桥事变发生与什么时候?(D)

A、1931、7、7 B、1932、7、7 C、1938、7、7 D、1937、7、7 11、 团的临时中央局成立于(A)

A、1920、11 B、1921、5 C、1922、2 D、1921、7

12、 1922年在巴黎组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以下哪个不是组建人之一(A) A、毛泽东 B、周恩来 C、赵世炎 D、邓小平 13、1931年,团苏区中央局成立,谁任书记(C) A、胡耀邦 B、刘英 C、顾作霖 D、张太雷

14、1933年5月,团中央根据红军总政治部建议建立了(D) A、红四团 B、红八团 C、红二团 D、少共国际师

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于什么时候召开(B) A、1922年5月5日 B、1949年4月11日 C、1935年6月 D、1942年10月

16、西安爱国学生一万多人集会,要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请问,这事发生于:(`D) A、1937年12月9日 B、1935年12月9日

C、1939年12月9日 D、1936年12月9日

17、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A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 A、方向 B、路线 C、方针 18、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是B。

A、国际主义 B、爱国主义 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9、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代青年运动的C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任务 B、主旨 C、主题

20、江泽民同志提出,始终代表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B。 A、胜利之源 B、力量之源 C、发展之源 2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A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A、群众组织 B、群团组织 C、政府组织 22、A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 A 1919 B、1921 C、1922

23、C年5月5日至10日在广州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A、1919 B、1921 C、1922 24、共青团的历史上,经历了B次更名。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25、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出决定:将A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A、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B、中国共产青年团 C、中国少年共产党 26、被视为中国的《人权宣言》的书是A。 A、《革命军》 B、《警世钟》 C、《猛回头》

27、1919年7月1日,中国少年学会正式成立,该学会出版了A。 A、《少年中国》 B、《少年》 C、《先驱》 28、烈士刘胡兰是A。

A、山西五台人 B、山西文水人 C、陕西延安人

29、1948年5月,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B毅然为自己为支架托起了炸药包拉燃了导火索。

A、黄继光 B、董存瑞 C、罗盛教 30、雷锋同志的老家在C。

A、湖南安仁县 B、湖南浏阳县 C、湖南望城县

31、张海迪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全国典型,B曾经专门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A、胡耀邦 B、邓小平 C、江泽民

32、1996年,共青团中央、国家经贸委、劳动部授予C同志为“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号召全国青年学习她“岗位做奉献,真情为他人”。 A、张海迪 B、江华 C、李素丽

33、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学校招生考试制度,B全国高等院校重新开始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A、1976年秋 B、1977年至1978年初 C、1978年秋 34、A是团的一切工作的基础。

A、基层组织 B、地方组织 C、中央组织

35、我国把C周岁这段时期划分为青年期,同时也是加入团组织的年龄界限。 A、12—28 B、15—30 C、14—28

36、1998年6月25日通过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共有九章节C条。 A、33 B、35 C、38 37、团员在团内有C。

A、知情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知情权、选择权和选举权 C、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38、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为C。 A、《我们是光荣的共青团员》 B、《共青团员之歌》

C、《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39、江泽民为希望工程的题词是非曲直 A。

A、支持希望工程,关心孩子成长 B、希望工程,关爱明天

C、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 40、“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的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这句话是A说的。

A、江泽民 B、毛泽东 C、邓小平 41、“推优工作”是指A。

A、推选优秀团员做党的发展对象

B、推选青年中的优秀分子,作为领导部门的后备干部 C、推选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到党委工作部门任职 42、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活动是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推进城乡两个文明建设为目的,以全国大中专学生为主体,将A送入农村和城市的社会实践活动。 A、文化、科技、卫生 B、文化、信息、卫生 C、文化、科技、政策 43、“保护母亲河行动”中的“母亲河”是指C。

A、长江 B、黄河 C、长江、黄河以及其他主要河流 44、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B。

A、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 B、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5、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中,核心的一条是 A 。

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的统一 C、加强党的建设 46、团章规定,团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有 C 条。 A. 4 B. 5 C. 6

47、团的 C 都无权剥夺团员的权利。

A. 基层组织和个人 B. 任何一级领导 C. 任何一级组织或个人 48、申请入团的青年应有团员 B 介绍。 A. 一人 B. 两人 C. 三人

49、青年入团,介绍人应负责地向被介绍人说明团章,向团的组织说明被介绍人的思想、表现和 C 。

A. 家庭背景 B. 社会背景 C. 经历

50、要求入团的青年要向支部委员会提出申请,填写入团志愿书,经 A 讨论通过和上级委员会批准,才能成为团员。

A. 支部大会 B. 支委会 C. 总支大会

51、被批准入团的青年 B 之日起取得团籍。

A. 从上级团委批准 B. 从支部大会通过 C. 从入团宣誓 52、对团员的纪律处分共有 A 。 A. 5种 B. 6种 C. 7种

53、团员留团察看的时间为六个月或一年。团员在留团察看期间,没有 B ,不得作青年入团的介绍人。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C. 表决权

54、团员留团察看期满,改正了错误的,应当及时恢复团员的相关权利;坚持错误不改的,应当 A 。

A. 开除团籍 B.延长留团察看期限,以观后效 C. 继续批评教育 5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C 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A. 七 B. 九 C. 十

56、团员有退团的自由。团员要求退团应向支部委员会 C 报告,由支部大会决定除名,并报上级委员会备案。

A. 提交个人 B. 提出口头 C. 递交书面

57、团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团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A 。

A. 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B. 下级服从上级 C. 下级组织和个人服从上级组织和领导

58、团的全国领导机关,是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 C 。 A. 中央书记处 B. 中央常务委员会 C. 中央委员会 59、《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定于 C 起施行。

A. 1999年6月28日 B. 1999年7月12日 C. 1999年11月1日

60、团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人有了解候选人情况、要求改变候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的权利。B 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A. 任何组织不得以任何方式 B.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 C. 任何个人不得以特殊方式

61、1927年8月12日,共青团在武汉召开了驻武汉全体中央委员会议,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史称“ C ”。

A. 武汉会议 B. 汉阳会议 C. 汉全会议

62、1927年8月,共青团在武汉召开了驻武汉全体中央委员会议,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并发布C 。

A. 《团的任务决议案》 B. 《本团目前任务决议案》 C. 《告全团同志书》

63. 新团员必须在团旗下进行入团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A. 严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担负团员责任,恪守团的纪律。 B. 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 C. 恪守团的章程,履行团的决议,完成团员义务,遵守团的纪律。 64. 对团员的处分,必须由 A 决定,基层委员会批准。 A. 支部大会 B. 支部书记 C. 支委会 65. 团员有退团的自由。团员要求退团应向支部委员会 C 报告,由支部大会决定除名,并报上级委员会备案。

A. 提交个人 B. 提出口头 C. 递交书面

66. 团员没有正当理由,连续 A 不交纳团费、不过团的组织生活,均被认为是自行脱团。团员自行脱团,应由支部大会决定除名,并报上级委员会批准。 A. 六个月 B. 九个月 C. 一年

67. 团的全国领导机关,是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 C 。 A. 中央书记处 B. 中央常务委员会 C. 中央委员会

68. 团中央为了维护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坚持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斗争。在1927年7月3日党中央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团中央局总书记曾当面向 A宣读团中央的政治意见书。

A 陈独秀 B. 李立三 C. 王明 69. 1927年12月,团中央在上海召开了扩大会议,针对当时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团干部中出现的C 错误倾向进行了批评,及时制止了这类倾向的蔓延和发展。 A. “取消主义” B. “先锋主义” C. “取消主义”和“先锋主义” 70. 1928年10月22日,团中央新出版机关刊物 B 。由于刊物是秘密出版,故经常用《青年杂志》、《青年旬刊》、《光明之路》、《青年半月刊》等作封面伪装。 A. 《无产青年》 B. 《列宁青年》 C. 《青年实话》

71. 共西北局在全国土地会议和解放区青年工作会议闭幕后,曾于1947年11月和1948年4月两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青年运动和青年团工作,并在4月会议结束不久,即批准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B 筹委会人选。

A. 西北地区 B. 陕甘宁边区 C. 延安地区 74. 1930年9月团中央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设立团苏区中央局(当时习惯称:少共苏区中央局)。B 年1月团苏区中央局正式建立,顾作霖担任团苏区中央局书记。

A. 1931 B. 1932 C. 1933

75. 由团苏区中央局负责动员组织的、主要由团员和青年组成的红军部队?——少共国际师于 B 正式成立,开赴反“围剿”战场。

A. 1933年5月20日 B. 1933年8月5日 C. 1933年9月5日

76. 从1931年12月开始,根据地的共青团组织在各根据地开展起群众性的“ C ”活动,组织团员、少先队员每星期抽出一天的时间参加义务性质的拥军优属活动。 A. 共产主义礼拜六 B. 少共礼拜六 C. 共产青年团礼拜六 77. 土地革命时期,在红军总政委周恩来的支持下红军总政治部和共青团组织曾在青年战士中开展了“四不五要三努力”的竞赛活动,其中“四不”的内容是:(C) 。 A. 不打人、不骂人、不怕苦、不怕死 B. 不喝酒、不赌博、不违纪、不说脏话 C.不抽烟、不喝酒、不怕苦、不掉队 78.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各地青年抗日救亡团体纷纷建立,1938年2月至6月, (A)两次下令,宣布解散西北青救会、民先队总队部、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等13年爱国团体。 A. 国民党陕西省党部 B. 国民党陕西省政府 C. 国民党当局 79. 因为敌人封锁,东北解放区没能派人出席青年工作会议,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土地会议和解放区青年工作会议精神,在青年工作会议即将结束时,(A)于1947年9月19日联名致电东北局,通知中央青委将派人前去传达关于建立青年团问题与青年工作会议精神。 A. 刘少奇、朱德 B. 刘少奇、任弼时 C. 任弼时、冯文彬

80.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召开全军青年工作会议,毛泽东为会议题词: C。这个题词成为青年组织发展工作的方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bs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