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粮食收购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更新时间:2023-03-27 11: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人是一个县级粮食局机关普通干部,分管工作是监督检查。这几年来,所见所闻,对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和粮食收购工作深感担忧。

一、粮食连年减产。当前农村粮食耕地面积大面积减少:一是开发区等占用10%左右。二是鼓励农民种烟叶、蔬菜、树苗等占总耕地15%左右。三是因灾和人为抛荒每年有5%~10%。四是由于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农业生产投入是日渐减少,单季亩产下降。有30~40%的农民选择种单季稻。在八十年代我们县一年粮食部门要收购17~22万吨粮食,而现在年收购本地粮食量未超过10万吨,比八十年代减少了一半多。

二、粮食收购恶性竞争。由于粮食总产量的下降,导致一些粮食企业的恶性竞争。如果单纯是价格方面的竞争还不必担忧。现在的竞争变成了无视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大肆收购“高水份、高杂质”粮,有的企业公然出台企业标准把早籼稻入库水份提高至15%,杂质提高到3.0%并张贴到收购点。我们在监督检查时发现在有的企业收购仓内随机取样水份都达到16%以上。这种恶性竞争的后果很严重,很多企业刚入库的粮食就出现了47℃以上的发热现象。对于当地中直库来讲,他们是深感担忧,如果控制得紧,就会无粮可收,如果放松标准,那对今后的保管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这样放任收购“双高粮”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1、“双高”粮直接造成后段保管工作的艰难。2、“双高”粮如果保管不善,很容易造成粮食品质变差,对于食品安全来讲是极为不利。3、对于今后的粮食收购带来严重影响,如果放任企业收购“双高”粮食,未来若干年内入库粮质将无法控制,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极为不利。

三、粮食行政管理局监督检查面临尴尬的局面。《条例》虽然颁布实施八周年了,但是粮食行政部门一直以管理型机关的面目出现,中国是讲人情面子的,下面的粮食企业大都是原来改制后下岗的粮食部门的人搞起来的,提执法有点面子上过不去。另外在县级粮食局监督检查基本是留于形式,一没成立执法队,所谓之名不正言不顺。二没专项经费。三无监督执法设施。四是对执法认识严重不足:一方面企业根本不能接受粮食局对他们进行监督执法。另一方面,从粮食局机关领导到职工,对执法都无充分的认识,思想一直停留在管理型机关工作作风上。就象我们这次通过取证XX企业违反了《标准化法》以及收“双高”粮的行为违反了《条例》,我们只对这两企业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都遭到企业强烈反对和抵触。加之有的企业做大后,当地政府以及上一级领导都对他们进行重点扶持,企业根本就没把县粮食局放在眼里。甚至我们下去进行监督检查时,有的企业有人公然骂到“关你们一屁事,要你们检查干什么?”,当监督检查人员亮出《粮食监督检查证》时,公然有人要撕证,其抵触情绪到了极致。就象个老虎屁股摸不得。

四、对策探讨。1、对于粮食生产来讲,现在农村留下来种田的大多是55岁以上的人,农业生产人口越来越少。国家要出台相应政策鼓励那些有实力的企业和农民以农场的形式大面积包种耕地,补贴要种田者得补贴,才能充分发挥其种粮的积极性。2、把粮食收购贷款与收购质量挂勾,一旦发现企业收购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粮食,农发行就要收回或冻结贷款。这就要农发行与粮食局的监督检查有机的结合起来。3、要加强粮食部门监督检查职能,国家要强令各县级以上粮食局成立执法大队,县政府要对粮食执法给钱给编增人,统一着装,召开隆重的成立仪式大会,使企业明确粮食局的职能已经从根本上进行了转换。县级当地政府要拨出粮食监督检查专项费用40万元/年左右,配齐执法工具。这样大张旗鼓地宣传粮食监督检查执法工作,才能使企业从心理上接受监督检查的事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bg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