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4-05-18 23: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杜甫诗歌鉴赏

一、《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一)[作品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精湛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超绝的技艺艺。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二)[背景简介]《江南逢李龟年》,是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的诗。

(三)练习

1、这首绝句前两句回忆了诗人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从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既是“江南好风景”,在作者眼中却成了“落花时节”。二者之间不矛盾吗?品读后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3、阅读末句,其中“落花时节”不单是描绘花儿零落的暮春景色,似乎另有它指。你认为呢?

答案参考:1、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出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无限眷怀的情怀。

2、不矛盾。因为暮春时节的江南,风景秀丽,但也是花开花落。在和平时代,会让诗人们快意向往。但经历安史之乱后,国事凋零,社会动乱,人们颠沛流离,此时诗人与往昔艺人再次相逢,感慨时世衰颓,看到的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两句借“落花时节”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3、“落花时节”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 二、《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细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怀)

1.本诗赞美泰山高大巍峨的句子是“ ”、“ ”。 2.表明诗人对祖国山河热爱的诗句是: , 。 3.写近望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 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 一句表现

了泰山的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句蕴含了 5.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

画面。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

7.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8.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请再写出一句这样的古诗词名句。

1

说 参考答案:

1.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高大巍峨;神奇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5.大自然也对泰山情有独钟,把一切神奇和秀丽的景致都集中这里;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个“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大自然的情有独钟更能生动形象地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诗人对泰山的仰慕之情;“割”字是分割的意思,用在这里写出泰山犹如硕大利刃把阳光切断,突出了泰山高大巍峨,遮天蔽日的形象。

6.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俯视一切、兼济天下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

到 。

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所展现的

画面。其中“破”“ 深”两字用得很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3.作者触景生情,借“花溅泪”“ 鸟惊心”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4.颈联妙用数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所展现的场面。并说说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杜甫的诗素有“诗史”之称,试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运用等任一方面进行赏析)

7.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思亲之情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1.望;山河 草木花鸟

2.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残垣断壁;虽然山河依旧,可是杂树荒草,荒芜一片。一个“破”

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写出杂树荒草,荒芜一片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深”与“春”形成对比,流露出作者强烈的忧国伤时的感情。 3.“花溅泪、鸟惊心”运用互文、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伤时、忧国、思家的感情。 4.写出了长时间的战乱导致作者与家人音信隔绝,此时一封家书弥足珍贵。表达了诗人思亲念亲的急切之情。

5.面对河山的沦陷,家人的离别,满头白发的诗人更显焦虑忧愁。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已纷纷断落,如今稀疏的短发,几乎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描绘

2

的这一细节,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和叹息自己衰老的情怀。

6.思想内容: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感时恨别的思想感情。艺术特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犹在,春色依旧,国破城空,人烟稀少。运用反衬(情景交融)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长安沦陷后的悲惨景象、令人深感沉痛。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四、《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出诗中体现这一种顺序的词语。 2、“暮投石壕村”一句交代了什么?有何作用? 3、在全诗中起提纲挈领的一句是: 。 “有吏夜捉人”中“夜捉”一词能表明什么?

4、请谈谈“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5、在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 6、从老妇的致词中,可以读出什么?(老妇的答话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7、诗歌结尾四句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时间顺序。暮、夜、夜久、天明

2、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暗示了当时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下面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3

3、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4、这两句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写的,同时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吏”的“呼、怒”和“妇”的“啼”、苦”的鲜明对照,再辅以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对比的感情色彩,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官吏和百姓之间的尖锐矛盾。有力地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和老妇悲苦可怜的情形,为下文老妇的悲苦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差吏的愤恨不满和对老妇的同情怜惜。 5、听妇前致词。

6、安史之乱带来的后果:①兵荒马乱、社会动荡②战争的惨烈③百姓生活贫困悲惨④老妇为保全家人自请服役。

7、写出了事件的结局:老妇被抓走,诗人在天亮时独自与老翁告别。表达了诗人既为时局的动荡担忧,又对差吏的叫嚣蛮横愤恨不满,同时对百姓的不幸遭遇报以同情的复杂感情。 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有你朗读第一诗节中的划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2、面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的行为,诗人是如何应对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请描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画面。

4、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怒号”或“卷”。理由:“怒号”一词,采用拟人修辞,从听觉写出秋风的狂暴咆哮,给人声势巨大、威烈逼人的感觉。“卷”,动词“卷”从视觉上、动态上形象地写出秋风的破坏力之大、之猛,给人肆虐破坏,席卷一切的感觉。

2、面对“南村群童”的欺侮,年迈体弱的诗人除了“唇焦口燥”的呼喊和“倚杖叹息”外,别无他法。表达了诗人既感叹自己的悲苦遭遇又叹息世风炎凉的感情。

4

3、不一会儿,狂烈的秋风停止了,天边的阴云却来越浓,越来越厚,最后竟染成墨黑一片。深秋的天色阴沉迷蒙,慢慢地就渐近天黑了。

4、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盼望宽敞高大的房子早日出现,自己即使草庐破坏,被冻死也心满意足。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和忘我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奉献精神。 六、《羌村三首(之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1.诗歌前四句刻画了怎样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四句概括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诗人因何而歌?因何而叹?父老乡亲又为何“泪纵横”?

参考答案:

1.刻画了群鸡乱叫争斗的情景,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意外值客的惊喜。

2.连年战祸,导致农田无人耕种,荒芜惨淡,甚至连未成年的儿童也被征上了前线,由此体现出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3.诗人因父老乡亲而感怀在心,所以以歌表达谢意。因时事艰难但又不能为国家出力乡亲造福而忧虑感叹。诗人对国事家事的沉痛忧虑让四座乡邻大受感染,产生共鸣,举座涕泪纵横。

七、《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全诗精释]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b1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