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台湾的大陆政策

更新时间:2023-05-21 19: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台湾问题

解析台湾的大陆政策(1987-2014)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政治学理论博士生 陈晓晓

摘要: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蒋经国主导的政治革新把台湾带入了政治转型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也步入一个调整期。这种调整自1987年11月蒋经国开放大陆探亲伊始,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流变:开放大陆探亲(1987-1988年);“一个国家两个对等政治实体”(1988-1993年);走向“独台”(1994-1999年);“两国论”(1999-2000年);“一边一国”(2001-2008年);不统不独(2008年至今)。本文在此基础上,总结台湾大陆政策的变化与发展。

关键词:大陆政策;“一国两区”;“两国论”;“一边一国”;不统不独

导言

自1987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一直是台湾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台湾当局必须面对的重大历史课题。如何在与大陆日益增加的交流中,通过解决交流中衍生的各种具体问题,去营造一个合乎两岸中国人利益的、平等互惠的关系框架?还是把两岸关系引向一个敌对的、抗拒的、零和的甚至是战争的状态?这是台湾当局施政活动的重点工作。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台湾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空间,直接影响岛内2300万民众的福祉和中国统一的前景,而且对东亚地区安全、和平和稳定都有重大影响。

故规范两岸关系的台湾当局大陆政策受到各方关注,也在情理之中。对大陆政策的研究遂成为两岸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两岸政界、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在海外,尤其是海峡两岸,围绕着大陆政策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都有深入的研究。

一、台湾大陆政策概念界定

作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且内涵不断变化的政治术语,台湾“大陆政策”如何界定?两岸政界、学界众说纷纭,见仁见智,难以统一。

台湾方面,曾负责大陆事务的前“陆委会主任委员”黄昆辉称:“‘国统纲领’为大陆政策的大政方针。”1前“陆委会副主委”马英九在《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中直截了当地表示:“大陆政策的本质就是国家统一政策。”2这些台湾大陆政策主管机构官员主要从政治角度来阐释大陆政策的内涵、实质,虽说不够全面、具体,却也道出了大陆政策的本质。通过有效的政策整合而出台的“国统纲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是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基本原则。

台湾学者梁丽筠在对大陆政策作名词界定时,称“目前大陆政策系以‘国统纲领’为蓝本所做的规划,其原则为:1.以前瞻、务实、主动、稳健创造统一环境。2.以理性、和平、对等、互惠加强民间交流。3.坚持和平民主方式循序渐进完成统一 大陆政策的本质乃为国家统一政策,其最终目标是在自由、民主、均富的原则下完成中国的统一。”3

关于台湾大陆政策,大陆的研究习惯上用它来概括国民党去台之后的所有跟大陆相关的政策。学者刘国深在总结各家观点后提出: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似可界定为“台湾方面制定的有关大陆问题的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同时,他区分了“政治政策”、“文化交流政策”、“经贸政策”和大陆基本政策几个概念,并指出“我们理解的‘大陆政策’基本上是一个广义的政治层面的概念,其制定

台湾问题

者与执行者都是‘台湾政府’当局。其政策内容无论是政治层面的还是经济层面的或人员交流层面的,均可视为‘政治政策’。”4

综览上述各种观点,依笔者之见,台湾大陆政策,是在两岸特殊历史条件下台湾当局在引导和整合岛内民意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两岸事务的公共政策,5其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台湾当局对中国和台湾的诠释及相互关系的定位;第二,台湾当局处理大陆事务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模式;第三,关于两岸事务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台湾大陆政策的历史流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蒋经国主导的政治革新把台湾带入了政治转型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也步入一个调整期。这种调整自1987年11月蒋经国开放大陆探亲伊始,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流变:开放大陆探亲(1987-1988年);“一个国家两个对等政治实体”(1988-1993年);走向“独台”(1994-1999年);“两国论”(1999-2000年);“一边一国”(2001-2008年);不统不独(2008年至今)。

(一)开放大陆探亲(1987-1988年)

台湾政治革新后,民间力量崛起,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几十年来的两岸敌对并未隔断同胞亲情,来自民间的要求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探亲的呼声尤为强烈。这对当局所宣示的坚持“中华民国法统”、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鸵鸟式的大陆政策构成了巨大压力。1987年10月15日,“行政院”第2053次院会决议通过“复兴基地居民赴大陆沦陷区探亲办法”。“行政院”宣布,自1987年11月2日,开放除现役军人以及现任公职人员以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等以内之亲属者,得赴大陆探亲。

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探亲,是对以往大陆政策的一个重要突破。人道的要求,对大陆采取“攻势作战”、争取到两岸竞争的长期优势、化解“台独”意识的考量都是促使蒋经国痛下决心的原因。6然而继承父位的蒋经国欲从根本上扭转大陆政策的基本方向,毕竟还有许多的情感包袱的纠缠。因而,开放赴大陆探亲是大陆政策突破的第一步,也是一小步,其作用也仅局限于具体操作规范上,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的基本框架依然未动,双方的定位仍是“复兴基地”与“大陆沦陷区”、“合法政府”与“叛乱团体”的关系。“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依然坚持。蒋经国在1987年9月16日明确表示:现阶段大陆政策的“反共”基本国策不变,光复“国土”目标不变,确保“国家安全”的原则不变。几十年来“反共复国”的基本政策有极大的政策惯性,要求蒋经国这代人放弃以“中华民国法统”统辖两岸的原则,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调适过程。而且蒋经国旋即辞世,未能完成这一转变过程。

蒋经国开放台湾老兵赴大陆探亲,走出了一小步,然而这是两岸关系历史上发生转折的一大步。

(二)“一个国家两个对等政治实体”(1988-1993年)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由其一手促成的大陆政策调整工作亟待后人完成。继任“总统”的李登辉主导了这一进程。李登辉即位之初,权力未固、位置未稳。李登辉在准确把握台湾社会要求民主化和大陆政策进一步开放的两个基本诉求,一方面以民主化为旗帜,拓展其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在两岸关系上,他极力把自己打扮成蒋经国的继承者,在大陆政策上亦步亦趋地延续蒋经国时期大陆政策的基本精神,推动台湾大陆政策的继续调整,以此强化自己的权力,从而

台湾问题

完成从政治傀儡到政治强人的转换。

1990年5月,李登辉在就任台湾政权第八任“总统”后,开始寻求一个崭新的大陆政策。在就职演说中,李宣布将在一年内结束动员戡乱时期;他同时要求中国政府将“中华民国”视为对等的政治实体,而从事和平方式的竞赛。他的就职演说,预告着台湾政治史上的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如果说1988年7月,国民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现阶段大陆政策案》,是国民党对大陆政策进行调整的开始,那么1990年6月“国是会议”的召开,1991年2月“国家统一纲领”的制定则标志着新的大陆政策的形成。

1990年9月21日,“总统府”以任务编组方式设置“国家统一委员会”。1991年1月28日,“总统”明令公布实施“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陆委会”正式成立。同年2月9日,“陆委会”核准设立半官方的民间团体——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国统会”、“陆委会”、海基会的大陆工作系统组建完成。

1991年2月23日,“国家统一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修正通过的“国家统一纲领”,是台湾当局四十年来第一份系统的大陆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大陆政策最高原则。据此,“行政院”制定了“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暨其施行细则,并于1992年9月18日开始实行。至此,李登辉主持的大陆政策其最高指导纲领、大陆工作组织与基本法制建设已全部完成,台湾大陆工作的基本框

7架开始形成。

两岸统一之前,“国统纲领”把两岸关系定位于“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以搁置主权之争。“政治实体”具有模糊性,是对一种前国家状态的描述,它的发展趋向才是问题的关键。由于“国统纲领”把“政治实体”置于“中国统一”的原则之下,明显地展示了两个“政治实体”最终走向统一的政策趋向。因而,大陆虽不满意“政治实体”的定位,但仍愿意在“国家统一”的预设目标下进行沟通、交流和谈判,以促成两岸关系的发展。

从此,台湾当局以“国统纲领”为基础,以“两岸关系条例”为法律依据,辅之以各种具体可操作的法规、行政命令,构成了这一时期台湾大陆政策完整的政策系统。

(三)走向“独台”(1994-1999年)

1994年是两岸关系发展从前进转向倒退的一年。

长期以来,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也是以“一个中国”为基点来构建的。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坚持是为维护“中华民国的法统地位”,那么在90年代后,“这项政策的立足点,已从传统的法统观念转移到生存的关注上。8尽管它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冲击,而“一个中国”的旗号始终没有放弃。但是,1994年的“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是台湾当局从“一个中国”原则退却的开始。

1994年3月间,李登辉与司马辽太郎的谈话暴露了他追寻“台湾独立”的真实心态。在谈话中,李登辉无视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和血缘的联系,把台湾称作“无主之地”、“化外之地”,国民党政权是“外来政权”,自称摩西,要率领民众建立“台湾人的国家”。9这一谈话在台湾报纸公开披露后,岛内舆论一片哗然。李登辉意识深处对日本的尊崇,对祖国大陆的敌视,昭然若揭。3月31日,“千岛湖事件”发生后,台湾当局乘机大造舆论,把这一起刑事案件政治化,宣布大陆为“高风险区”,设立更多的障碍,阻止台湾民众到大陆进行文化、教育及科技的交流。两岸关系的发展陷于停顿。

1994年7月“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的出台,表明台湾当局对“一个中国”

台湾问题

原则已有根本性的突破。“说明书”用传统的概念,用历史上、地理上、文化上、血缘上的中国来界说中国,再配合以其他的内容来衬托,如“分裂分治的事实”、“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的概念、不再竞争中国代表的宣示,以及暂时搁置主权概念的建议,显示了台北的大陆政策已有了全新的诠释。

台湾学者邵宗海在总结主导大陆政策的李登辉的许多讲话、发言,得出了李登辉的“一个中国”论:

1.“一个中国”中的“中国”是个目标,是未来,是目前不存在的。

2.“中华民国”是中国分裂下,其中的一个国家。

3.由于主权概念的模糊与褪去,“一个中国”若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那就

10不包括台湾。

1994年的“说明书”是一分水岭,它采用虚化而不是抛弃“一个中国”原则的手法,并吸纳了“台独”的部分理念,这使台湾大陆政策体系中的基石——“一个中国”原则发生动摇。李登辉主导的台湾大陆政策与国家统一的目标渐行渐远,在追求台湾事实“独立”的道路上已形成一完整政策体系。其基本内涵是所谓的“李六条”:(一)在两岸分治的现实上追求中国统一。(二)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加强两岸交流。(三)增进两岸经贸往来,发展互利互补关系。(四)两岸平等参与国际组织,双方领导人借此自然见面。(五)两岸均应坚持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六)两岸共同维护港澳繁荣,促进港澳民主。11

至此,李登辉主导下的台湾当局大陆政策基本成型,其政策目标是(一)和平地走向分裂分治,达成“两个中国”的目标;(二)把两岸关系定位于“两个对等且互不隶属的政治实体”,“在国际上互为两个平行的国际法人”;(三)两岸关系的核心是所谓的“两种制度与生活方式之争”;(四)以“三通”、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为筹码迫使大陆在政治上作出让步;(五)以台湾“安全”、“民众福祉”为优先选项,以此排斥任何促进两岸关系的努力。

(四)“两国论”(1999-2000年)

1999年是台湾当局大陆政策彻底否定“一个中国”原则,公开主张“台湾独立”的一年。

1999年5月,李登辉出版的《台湾的主张》一书,以极不严肃的语言公开主张“七块中国论”,为分裂中国,实现台湾“独立”寻找依据。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广播公司采访时,就两岸关系发表了一段令世界震惊的谈话。李登辉以“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把两岸关系定位于“两国论”,这严重动摇了90年代以来两岸和平交流的基础,台湾当局大陆政策面临重大转折,“两国论”使台海形势再度紧张。

时任“陆委会主委”苏起明确表态“‘国统纲领’的对等政治实体那个阶段已经过去了。”12我方将以“两国论”的定位作为未来两岸互动的依据。13关于两岸的政治定位争议,在两岸中断会商前,我方采取了“策略的模糊”14;但是中共中断协商制度,强力推进政治谈判,要我方接受其“一个中国”原则再进行结束敌对状态谈判,“这逼得我们必须将两岸的政治定位明确化,也就是不再模糊,在国际与两岸间都要用‘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定位互动。不用一个分治中国下的国与国关系相互定位,就无法跳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省的框架。”15

在“国家认同”方面,“新台湾人主义”成为“国家认同”和政治共识的核心。所谓“新台湾人”包括原住民,400年前开始来台的大陆移民,50年前开始来台的新移民。按照李登辉的诠释,凡是居住在台湾,心系台湾,愿意为台湾牺

台湾问题

牲奋斗的人,就是“新台湾人”。几个世纪以来,台湾接纳了许多不同的民族,也融汇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国家”。因此,台湾以“新台湾人”认同为基础,谋求共同发展。“新台湾人”主义会是国家进步的起

16点,世纪的出发点。

在两岸关系方面,定调为“一个民族两个国家”。“行政院新闻局”把李登辉的“特殊国与国的关系”译成“two state in one nation”,凸现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两岸谈判将进入“国对国政治谈判”阶段。“只要在对等的国与国关系下,两岸间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当然也包括三通问题,或是什么中程协议、基础条约都可以谈。”17

“两国论”的提出使两岸关系降到了冰点。

(五)“一边一国”(2001-2008年)

2000年台湾实现第一次“政党轮替”,民进党取得了执政地位。以“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如何在“台独”与两岸关系发展中寻求平衡,在台湾大陆政策将有怎样的调整?两岸之间均拭目以待。

上台伊始的民进党一方面面临着大陆“听其言,观其行”的强大威慑,另一方面在岛内与国民党、亲民党的泛蓝对峙中也处于“朝小野大”的弱势局面,再加上台湾社会对民进党“台独”主张的疑惧,因此民进党不得不淡化“台独”色彩,推行所谓“新中间路线”,对大陆政策进行精心包装,以避免引发两岸关系的紧张。

为此,陈水扁在2000年当选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四不一没有”的承诺:“不宣布台独,不改国号,两国论不入宪,不推动统独公投,及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问题。”信誓旦旦地保证在他的任期内不会改变台海现状。接着,陈水扁在2001年元旦祝词中又提出“统合论”,声称两岸应从经贸和文化统合开始着手,逐步建立“政治统合新架构”,从而将“统一”、“一中两国”、“两国论”、“两个华人国家”统统包含在两岸前途的选项之中。“陆委会”解释说,两岸“统合论”提出的基础,“是在表达善意与弹性,这是新政府所跨出的相当大的一步。”182001年8月,又在接见外宾时抛出“宪法一中”论,称“两岸问题要进一步解决,一定要依中华民国宪法的思维来定调,如此才能化解两岸的歧见,为两岸人民找到一个中国问题的答案”。同年,台湾“经发会”经济咨询委员会又达成共识,宣布取消李登辉执政时期延续下来的“戒急用忍”用语,在两岸经贸政策方面改用“积极开发,有效管理”的新提法。

同时,民进党内部关于“台独党纲”的争论再次浮上台面。争论的背景在于,执政之后民进党在大陆政策上陷入了困局,受到“台独党纲”的很大束缚,因此,“民进党内部出现了‘第二次政党转型’的呼声。”192001年10月民进党召开九届二次全代会,通过了《提升决议文位阶等同于党纲案》,并依照“后法优于先法”的解释,确立了《台湾前途决议文》取代“台独党纲”的现有指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为“台独党纲”解套的作用。应该说,这是陈水扁在权力没有稳固之前的一种权宜之计,随着民进党政权的逐渐巩固,大陆政策也相应作了调整。

如果说在2000年,刚刚执政的陈水扁还有推动两岸关系的言论和行动,那么2002年开始,“台独势力”的活跃和成长,使得台湾当局大陆政策发生转折,陈水扁当局走向了“台独”的不归路。

2002年8月3日,陈水扁在第29届世界台湾同乡联谊会年会致词时表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公然提出比李登

台湾问题

辉的“特殊两国论”走得更远的“一边一国论”。

随后,围绕着“台湾独立”的核心目标,陈水扁的“台独”言行日益升级,愈演愈烈。第一,消解“一个中国”原则,为重新对两岸进行新的定位作准备。第二,重新定位两岸关系,迟滞两岸关系发展。第三,突出“台湾主体化”,推动“台湾正名”。第四,冻结乃至废止“国统纲领”,主张台湾“前途多元化”。第五,两岸关系“两国化”。第六,煽动“大陆威胁论”,加大军购力度。第七,推动台湾公投。第八,推动台湾“新宪法”的制定。

总之,民进党执政时期,其大陆政策表现出了以下特征:一、坚持“台独”理念,拒不承认“一个中国”。二、在“中华民国”的名义下“借壳上市”,推进“渐进式台独”。三、大陆政策脱离了两岸关系的实际,在台湾岛内的政争中沦落为政治斗争工具。

(六)“不统不独”(2008年至今)

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台湾实现第二次政党轮替。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主张基本框架在 2008 年台湾“大选”前即已成型。随着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并兼任国民党主席,其主张逐步成为国民党当局的大陆政策,并付诸实施。主要内容大致如下:20

1、承认“九二共识”,但将其解读为“一中各表”。马英九多次明确指出,“九二共识”的确存在。关于“九二共识”的内容,马认为,就是 1992年海峡两岸就“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达成共识。换言之,双方都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一个中国的涵义,可以各自口头表述。“对北京而言,‘一中’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对我们而言,‘一中’则是指中华民国。双方立场、认知都不同,但双方都不否定对方的存在,也不否定各自表述的方式。”

2、在“国统纲领”、“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框架下,将两岸定位为“一国两区”。马英九将两岸明确定位“一国两区”。他表示,国民党的两岸关系定位以及法条用语,仍是“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仍以“大陆地区”、“台湾地区”来定位两岸关系。

3、维持现状,但将现状界定为“不统不独不武”。2006 年 2月7日,马英九在《亚洲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台湾现在维持现状是最有利的路”,因为他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统一或独立都是不可能的”。台湾目前情况应该“维持现状,不追求立即统一与永久分离”。而维持现状就是维持“不统、不独、不武”。

4、采“双边主义”策略,主张两岸通过对话、谈判,缓和两岸紧张局势。马英九认为海峡两岸应该走出“对抗思维”的泥潭,两岸不能采取非和平方式、单边主义(Unilateralism),应以双边、和平的方式协商解决,主张与中共“和解”,寻求两岸间的和解和对话,国民党应该继续通过协商等途径帮助降低两岸紧张关系。2008 年 3月23日,马即提出,两岸在“一中各表”下可搁置主权争议,双方就经济与和平议题展开谈判,希望与大陆签订经济合作协议、和平协议和争取国际空间,以终止两岸敌对关系,也希望两岸能达到双方“互不否认”的状态。

5、推动大陆“民主化”,谋求“三民主义统一中国”。2005 年 12 月21日,马英九接受美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提出两岸“终极统一论”。2006 年2月10日,马英九再次表示,“不排除当两岸间的整体发展条件趋于成熟时,即当中国大陆在政治民主、经济繁荣和社会福祉方面的发展可以与台湾相互调和的时候,以两岸的终极统一作为选项。”马在谋求“统一”的过程中,强调“三民主义”的作用,而且特别强调推动大陆“民主化”。

6、推动两岸“三通”,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2005 年 9 月 2 日,时

台湾问题

任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连续接受日本《读卖新闻》、NHK电视台和共同社三家日本重要媒体的专访。他强调,“如果国民党重新执政,将尽速推动两岸三通直航”,因为这样能使台湾成为台商的“全球营运中心”,以及外商的“亚太营运中心”,对台湾相当有利。他主张两岸直接“三通”,认为“台湾真正的问题是要开放及国际化,如能真诚彻底的开放,包括对中国大陆的开放,台湾才有生路。”两岸经贸正常化,“战争的风险才会减少”,“减少冲突、增加了解”才是真正的爱台湾之道。

7、提出“活路模式”,希望台湾更多地参与国际活动。2006 年 3月22日,马英九借在哈佛大学演讲的机会,抛出台湾参与国际社会的想法,再由核心幕僚苏起阐述国际参与“暂行架构 (modus vivendi)”的概念(即所谓“活路模式”)。马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扩大台湾国际参与的“暂行架构”模式,让台湾更能参与国际的双边与多边活动。这种“活路模式”不应以零和游戏为基础,而应建立在务实主义上。马认为,“要解决台湾的‘外交’,要从根本解决问题,必须从两岸政策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他明确指出“,大陆政策是‘外交’政策的上位政策”。

在上述主张和理念中,马英九特别强调“九二共识”与“软实力”。

三、结语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经过李登辉12年、陈水扁8年的严寒,终于出现回暖的局面。台湾由于领导人的更换,对大陆的政策也是有着巨大的变化,进而至两岸关系发展也是一波三折,从最早的汪辜会谈中的“九二共识”,到陈水扁的“台独论”,再到现在的“不统不独”。两岸之间固有的分歧仍然存在,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还存在不少不确定的因素,人们所期待的大陆政策的“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的局面都还没有出现。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在两岸关系转折的时期,双方需要“保暖”,需要小心呵护,需要互相谅解,需要考虑对方的处境,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积累互信,增进共识,务实地推进和平发展的局面。不要要求过急,不要强加于人,否则就可能伤害到两岸关系,欲速则不达。在共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时期,两岸共同需要的是诚意、善意和创意,信心、决心和耐心。

参考文献:

1 黄昆辉,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编印,1991:4-11. 2 马英九,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编印,1992年修订版:9-10. 3 梁丽筠,大陆政策的决策与执行——陆委会、海基会运作模式研究,载黄中天、张五岳,两岸关系与大陆政策,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532.

4 刘国深,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及其引发的问题,见陈安,海峡两岸交往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

5 杨丹伟,解析台湾的大陆政策,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4.

6 丁树范,民国七十六年以来大陆政策之回顾与评估,见高英茂,大陆政策宣导与社会反应评估研究报告,台北:二十一世纪基金会,1992:5-7.

7 黄昆辉,国统纲领与两岸关系,载黄中天,两岸关系与大陆政策,1-23.

8 邵宗海,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237.

9 李登辉,场所的悲哀——生为台湾人的悲哀,载《运营大台湾》,台北:远流,469-483. 10 邵宗海,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230.

11 “中央日报”,1995年4月9日。

12 苏起在国民党中常会的关于“两国论”的报告,见《联合报》1999年7月15日。 13 《联合报》1999年7月11日。

台湾问题

14 1997年12月,李登辉强调,模糊就是我们的大陆政策,要不然不能与大陆对话。见《联合报》1997年12月3日。

15 《联合报》1999年7月11日。

16 李登辉在1998年12月8日“国民大会”上的讲话,见《联合报》1998年12月9日。 17 苏起在国民党中常会的关于“两国论”的报告,见《联合报》1999年7月15日。 18 张同新,“统合论”是“两国论”的新包装,《统一论坛》,2001,2.

19 范希周,现阶段民进党大陆政策分析,《台湾研究集刊》,2002,4.

20 刘相平,马英九主导下的国民党大陆政策,两岸关系,2012年5月,第1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am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