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5-06 14:5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先秦寓言
1(a)以《望洋兴叹》为例,分析庄子寓言的说理特点。(15分)
参考答案1:先秦时候,诸子著书和说士游谈,为了阐明事理,加强说服力,或进行讽刺与说教,都喜欢插入拟人化、夸张性的寓言,使对方很快理解。因此,寓言的丰富与生动成了先秦散文的特征。(1分)庄子是战国时代
思想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书《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叙述了大量的寓言,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其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2分)3
《望》很好地体现了庄子寓言的说理特点:12
一、寓论述于寓言之中。《望》在整体构思上,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海若象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了庄子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通过两个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3分)
二、景物描写的衬托作用。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先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两岸不辩牛马。后写北海浩瀚,“不见水端”,这是在说理部分之外,又以具体景物的对照,即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对比,来陪衬河伯和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宣扬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将抽象的哲理化
为了具体的形象。(3分)
三、巧妙设喻使哲理具体化、形象化。《望》出自庄子的《秋水》篇,这篇寓言设喻巧妙,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了深刻的道理。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3分)
四、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使气势磅薄,说理有力。文章中排比句和反诘句的配合运用,增强了说理的力量,这也体现了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3分)
【五、《庄子》寓言的独特性,还在于它的“多义性”。庄子创造了大量丰富多彩、变化多姿的寓言,其寓意却是
比较隐蔽、模糊地说明道理。】
(学生能分析其中的四点即可,每点3分)
参考答案2:《庄子》多以寓言,神话故事,历史传说,自然界草木虫兽等为主题,多属虚构,注重细节刻划和夸张渲染。而《望洋兴叹》正是取河伯与海神的形象,描绘了一个秋天涨水的季节,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然而到了北海却“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向海神反省了自己的妄自尊大。庄子假托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展开说理,阐明观点,以河伯作为庄子思想的对立面,反面着笔,以海神作为庄子思想的代表,从
而十分清晰明了地宣扬了庄子的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海神、河伯等人物的塑造,想象奇特,胆大丰富。
语言浅近自然。《望洋兴叹》多用对话、景物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不直接说理,而是使道理自然而然的彰显出来。说理浅近自然,又寓意深刻。
逻辑严谨,类比推理,层层深入的特点。《望洋兴叹》的第二段中,海神的话集中体现了这一点。首先以“天下之水,莫大于海”立论并论证,然后将它推广到人处于世,最后提及“五帝、三王、任人、任士”,阐明自己的哲学思想,即,个人于万物相比永远是渺小的,自以为是的沾沾自喜和利益争夺是没有意义的。
表现手法。《望洋兴叹》中,对于泾流之大的描写正侧面相结合:既写到百川灌河的汹涌景象,又从侧面写连两岸、沙洲上的牛马都看不清楚,从而表现河面宽阔,给读者形象生动的画面感,与下文海的广阔无际作对比。这给说
理的文章增添美感生动,避免枯燥乏味。
《庄子》以议论说理为主,穿插以抒情、记叙与描写。通过这样多重的表达方式,避免了单调而晦涩的说理,使
文章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且易于为人所接受。例如本文中一开篇就向我们展现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的景象,接着又展现了“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的北海的浩瀚景象。在这样的说理文章
之中,这样具有抒情特色的语言开篇便向我们描绘了一副带有瑰丽奇幻色彩的浩浩荡荡的江河图景,不仅增强了
说理的形象可感性,而且寓意比抽象说理更含蓄、更丰满、更有理趣,润色了整篇文章。同时通过这两种景象的
对比,显示了楼外有楼、天外有天的客观事实、事理,而且显示了看待世界的两种眼光、两种心态、两种境界,
由此也就自然地道出了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哲理。真正做到抒情与说理的完美结合。
(学生能分析其中的三点即可,每点5分:举例2分+分析3分)
(b)庄子在《望洋兴叹》这则寓言故事中阐释了什么道理?这对身为现代中学生的你有何启发,请结合生活
例子加以说明。(10分)
本文的寓意:在无限广阔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1我们不能受约束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1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在天地间不
过是沧海一粟。1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而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努力开拓视野,1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发现他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应该虚心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有所成就。1(5分)
举例说明(5分)(言之有理即可)
a)根据《五十步笑百步》,试分析孟子认为“民不加多”的原因,以及他的治国方法。(8分)
?民不加多的原因:○1不懂“民本”的重要性(1分),梁惠王没有为人民的生活着想,只关注表面现象,只
想通过把老百姓移到安全和食物充足的地方以服民,不去治理问题的根本,更不思考民众的真正需要(1分)。○2经常发动战争(1分)。从文中孟子说“王好战,请以战喻。”可以看出梁惠王喜爱打仗,经常发动战争,满足了
自己,却使人民饱受战乱之苦(1分)。
?孟子提倡:○1民贵君轻(1分)。在战国时代,人民是最重要的,无论是梁惠王还是孟子,都非常希望增加
国家人民的数量(1分)。○2仁政:反对战争、保民(1分)。孟子提倡要“保民”,就是要把人民的耕作时间还给人民,减少税收、减少战争,使人民的生活有依靠。这样国家才能富强(1分)。
b)《望洋兴叹》的寓意是什么?在春秋战国时代,用寓言的形式来写作,有什么好处?(6分)
?寓意:我们不能受约束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发现
他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应该虚心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有所成就(2分)。
?好处:寓言是一种以短小精悍的故事,借譬喻来说明道理的文体。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说明的道理(2分)。用寓言,生动形象,吸引听者兴趣,将人生哲理、道德讽劝、人性讽刺等寄托在故事中,让听者领悟其中的意蕴。容易传播自己的主张。同时,假托别人言论或虚构一个故事来陈述自己的观点可以避免主观武断,易于正面
说教(2分)。
c)对比孟子的语言和庄子的语言各有什么样的特色?(11分)
?孟子的语言特色:○1孟子擅长用比喻,长于说理,善于雄辩,气势磅礴(1分)。梁惠王喜欢打仗,孟子就
用战争作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2分)。○2善于揣摩
对方心理,用设问方式,把握辩论主动权(1分)。不直接回答梁惠王的问题,而是把梁惠王引入自己的“圈套”,让梁惠王自己发现,他为民做的不够,没有“仁政”,这就是“无望民之多与邻国”的原因。(2分)
?庄子的语言特色:在说理时,庄子以具体景物来对照,本文中以景物陪衬出河伯和海神两种不同的境界(2分)。庄子特别喜欢排比句和反诘句,增强了说理的力量(2分)。庄子的寓言大多是本人虚构而成, 具有多义性,可以根据自身经历的不同对他的寓言进行理解(1分)。
1 a) 庄子的《望洋兴叹》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9分)
?寓言一开始就以河伯的欣然自喜、自大自满为下文铺垫,(1分)
?接下来笔锋一转,当他看到北海“不见水端”时,不禁相形见绌,黯然失色。于是有“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的慨叹,(1分)
?转而讽刺一些世人视孔子为浅见寡闻、批评伯夷为故作清高的人实际上都是浅鄙无知、浮夸不实的,(1分)?进而转为自省:“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承认自己渺小,也为自己的欣然自喜狂妄自大疚责不已,(1分)
?借此阐明了本文的寓意:在无限广阔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
分有限的。我们不能受约束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2分)所谓山外有山,天
外有天,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1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而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努力开
拓视野,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发现他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应该虚心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有所成就。(2分)
b) 试分析上述文字在说理上的特点及其语言特色。(9分)
?说理上的特点:
1)构思奇特,设喻巧妙。
虚构出河伯和海神两个人物,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深刻的道理。(1分)
2)通过对话和人物形象的塑造(2分)
作者所描绘的河伯与海神这两个形象都出于虚构,他们却拥有丰富的人格与个性。以此两者对话进行说理,避免了呆板、抽象说理的枯燥乏味,使哲理与形象结合起来,化抽象艰涩为具体可感的效能。如“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表现了河伯的妄自尊大,而“旋其面目”形象的写出了河伯看到了更广阔的大海后的表情变化,勾勒出了一个自命不凡但勇于承认自己的浅陋的河伯的形象。
3)具体景物的对照(2分)
对于泾流之大的描写正侧面相结合:既写到百川灌河的汹涌景象,又从侧面写连两岸、沙洲上的牛马都看不清楚,从而表现河面宽阔,给读者形象生动的画面感,与下文海的广阔无际作对比。
?语言特色:
A《望洋兴叹》善用夸张,语言自由洒脱诙谐,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特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这里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来展现秋水的恢弘气势,张扬的夸张使人一下子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河水开阔的境界,想像力丰富,神奇怪诞。(2分)
B《望洋兴叹》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节奏鲜明,有诗歌语言的特点。《望洋兴叹》首先以四字短句开头,即“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营造出时间空间的大背景。然后紧接着用长句解释,“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辅以短句搭配描写河伯活动,即“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这样的长短句交错,富有节奏感。(2分)
c) 先秦寓言的特色是什么?(7分)
?内容(3分)
①提示生活哲理的寓言,阐明事理,加强说服力
“望洋兴叹”(正确认识自我)
“买椟还珠”(讽刺舍本逐末)
②揭露现实的黑暗和统治阶级,以促其改革。“五十步笑百步”(讽刺统治者好战)
③把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教训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反映出来
愚公移山(劳动改造自然)
学弈(学习要专心致志)
?艺术特点(4分)
①想象丰富,在虚构的故事中寓有深刻的含义。《望洋兴叹》:河伯见海神的故事说明个人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的道理
②善于运用拟人化手法,进行了论辩和劝惩。《望洋兴叹》
③它同神话、传说一样,多喜用夸张手法
④短小精焊的形式,浅显易懂的语言,辛辣幽默的风格。
a.《望洋兴叹》是谁之“叹”?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叹”?“叹”了哪三层意思?(9分)
?《望洋兴叹》是河伯对海神若之“叹”。(1分)
?`河伯从前觉得自己“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是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看不清楚。(1分)
`这样它认为“天下之美尽在己”,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在自己这里。(1分)
`后来它看见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向东看,看不到水的边际。(1分)
河伯这才知道自己先前的浅陋,在这种情况下,发出了这一声感叹。
?“叹”了三层:
`第一层,俗语对自我的写照:“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比得上自己。实际上正是认识到自己目光短浅,狂妄自大;(1分)
`第二层,曾听说过的短视者的鄙陋:“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有人竟瞧不起孔子的渊博学识,轻视伯夷的气节(有人竟认为孔子见闻少、伯夷仁义不足挂齿),当初自己还不相信有这类人,谁知道自己也是。(2分)
`第三层,亲眼所见后的反思:今天我看到你大海的无以穷尽,是因为我来到了你的门前,不然就落得个被大家嘲笑的下场。(2分)
b.《望洋兴叹》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6分)
`在无限广阔的宇宙中,(1分)
`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1分)
`山外有山,人在天地间是渺小的存在。(1分)
`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不能受约束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1分)
`正确的态度是正确认识自我,开拓视野;虚心学习,正视他人之长、自己之短,得到提升。(2分)
c.请比较《望洋兴叹》和《五十步笑百步》的说理特点,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它的好处。(10分)
?《望洋兴叹》的说理特点是:
`它是一个彻底虚构的寓言,通过两个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1分)
`以河伯见海神为喻,隐蔽、模糊地说明道理,(一切生物非生物都会说话,讲道理,让说理更形象)(1分) `就将抽象的哲理化成了具体形象。(1分)(以艺术形象进行说理)
`排比句和反诘句配合运用,增强说理的力量,体现了庄子散文汪洋恣肆的特点。(1分)
?《五十步笑百步》是孟子贯用的用寓言故事来说理:
`本来是梁惠王和孟子的对话和论辩,(1分)
`善用比喻,“五十步笑百步”“请以战喻”,极为形象生动。(1分)
`孟子并不正面回答,不直接评判,解惑时先吸引听者兴趣,使听者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1分)
`善于揣摩对方心理,用设问方式把握辩论主动权;步步引导,层层推进,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1分)
?好处(答任何一篇,2分):
《望洋兴叹》:利用变化多姿、行云流水、纵横驰骋的语言或寓言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借此模糊地说明道理,使故事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一切的生物、非生物都会说话,使理论更形象。更有故事性。(2分)
或:《五十步笑百步》:利用别人的故事来为自己的辩论增强说服力,用比喻来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是辩论时特别有用的方法。(2分)
(a)《买椟还珠》的寓意是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用寓言的形式来写作,有什么好处?(9分)《买椟还珠》这则寓言故事的作者韩非通过郑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失去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与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没有眼光,做出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傻事来(2分)。寓言也讽刺时人,过于重视外表包装,却忽略内涵的心态。这就如卖珠的楚人为了显示珍珠的价值,做了过份的包装,结果喧宾夺主,反而掩盖了珍珠的价值(1分)。
好处:寓言是一种以短小精悍的故事,借譬喻来说明道理的文体。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说明的道理(2 分)。用寓言,生动形象,吸引听者兴趣,将人生哲理、道德讽劝、人性讽刺等寄托在故事中,让听者领悟其中的意蕴。容易传播自己的主张。(2 分)同时,假托别人言论或虚构一个故事来陈述自己的观点可以避免主观武断,易于正面说教(2 分)。
(b)试就这两则短文,分析孟子和韩非子的寓言在说理上,各有什么特色。(10分)
1、孟子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证,善于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五十步笑百步》通过梁惠王与孟子的对话和论辩来阐明道理。孟子以寓言故事来阐明道理,让梁惠王听得佩服。“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极为形象生动。层层推进的论辩说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
2、他善于揣摩对方心理,用设问方式,把握辩论主动权,非常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孟子对于梁惠王的问题不正面回答,而是利用他好战的心理,将治国与打仗联系起来,这样既引起了听者的兴趣,同时也使回答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孟子对于五十步笑百步的行为没有直接做出评判,而是让梁惠王自己思考做出回答,这就使听者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主动的参与者,梁惠王之前的疑惑也就在孟子的引导下和自己的思考中得到了解答。让梁惠王自己发现,他为民做的不够,没有“仁政”,这就是“无望民之多与邻国”的原因。(4分)
3、韩非子却多利用历史的传说与典故来佐证自己的说理。如在《买株还珠》这则寓言中,他描写了郑人的无知来讽刺当时的人没有眼光,取舍不当。(2分)
4、韩非子也善用寓言,巧设譬喻,文字条理分明,严密透彻。非常生动,也很有说服力。如《买株还珠》中排比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其字句的锤炼,也加强了全文的讽刺意味,体现了主题。(2分)
(c)根据《五十步笑百步》试分析梁惠王的形象。(6分)
梁惠王是一个无实质“尽心”的君王,他所采用的措施,只是“爱民”的临时措施,与邻国之政实际上是五十步与百步之比。
1、梁惠王是个自命不凡的人。文中说他治国,“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只是做到这种程度便认为自己“尽心焉耳矣”,觉得邻国的统治者“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可以看出梁惠王的自命不凡,自以为是。
2、梁惠王也是个好战的君主。从孟子说“王好战,请以战喻”中可以直接看到他热衷于征战,而导致魏国民不加多的真正原因也就是因为穷兵黩武。
3、他是有心治国却无实质“尽心”的君王。作为一个国君,他还是满心期待着自己的国家富强,也向着治国安邦的方向努力,对于河内灾荒的处置就是一例。而他知道观察邻国如何为政,知道和邻国比较,也明白自己国家的问题,更愿意向孟子寻求治国方针,这都证明了梁惠王治理国家的决心,这点是十分可取的。然而,他采用的只是表面上的“爱民”措施,不明白自己国家“民不加多”的真正原因在
于他的好战导致了人民的逃亡。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梁惠王有心治国但是缺少了治国的能力,是一个不昏但是平庸的国君。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a.本文如何通过对比来突出荆轲的性格?请举一例说明。(6分)
通过秦武阳和荆轲的对比:
?“秦武阳色变振恐”,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2分);
?“荆轲顾笑武阳”,镇定自若向秦王解释,机智勇敢,在千钧一发之际,神态镇定,言辞得体,消弥了危机。(2分)
?通过对比,一个“年十二杀人”的勇士临场怯懦,突出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临危不乱,不慌不忙,随机应变。(2分)
又,秦王和荆轲的对比: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秦王不怡者良久”秦王慌张不知如何应对,后虽杀死荆轲,却吓得很长时间头晕目眩。(2分)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靠在柱子上笑,两腿张开,两膝微曲坐着痛骂秦王(2分)
?通过对比,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毫不畏惧于虎狼之秦。(2分)
b.司马迁并没有亲眼见到历史人物的斗争场面,可是他却逼真再现了“图穷匕首见”之后殿上的打斗,请举例说说殿上各人物的表现。你认同这种对历史的再加工吗?(7分)
?本段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话语、形貌,描绘出秦庭上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
?荆轲的动作:“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持匕首揕之”,“逐秦王”,“被八创”,“箕踞以骂”(2分)
?秦王的动作:“秦五惊,袖绝”、“不可立拔(剑)”、“环柱走”、拔剑不出,环柱而逃(1分)
?群臣、左右的表情:惊愕,“以手共搏(荆轲)”、呼“王负剑”。(1分)
?侍医的动作:“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掷药囊。(1分)
?认同这种对历史的再加工,让《史记》有更强的文学性。以文学的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使得传记中人物形象更具体丰满,因而既是历史人物,又是文学形象。(2分)(如果只是具体说这是一个什么场面,则只得1分)
c.《易水送别》中的场面描写由哪些要素组成?请逐一仔细分析。它们共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12分)?《易水送别》中,“白衣冠”、“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击筑”“和而歌”;“风萧萧”“易水寒”的自然环境,各种要素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
一、送行者:
?太子和“知其事”的宾客:皆“白衣冠”,全身白衣来送行,本是为死去的人送行的穿戴,这里用于送活人荆轲,为整个送行增加肃穆之感,暗示一去不复返之意;(2分)
?送行的队伍“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从悲伤感动到激愤。(2分)
二、主角:
?高渐离的击筑和荆轲的“和而歌”:从“变徵之声”到“羽声慷慨”,“变徵之声”里透出生离死别的悲凉;“羽
声慷慨”里透出视死如归的壮烈;(2分)
?荆轲的行动:“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里是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坚决。(2分)
三、风冷水寒的自然环境:
?“风萧萧”、“易水寒”,更突出了这场送行的凄凉肃杀之感。(2分)
四、营造了一个悲凉、壮烈的氛围: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诺言,
入虎狼之秦。且做好了“一去不返”的准备,不由得让这样的氛围更加伤感。(2分)
(a)司马迁善于刻画人物,试结合《刺秦王》的节选文字加以分析。(11分)
答:《刺秦王》这则短文善于刻画人物,塑造形象。
1.人物描写细致
写荆轲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0.5)“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
王做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0.5)这些对话,生动地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0.5)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 随机应变。(0.5)
2.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1)
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0.5)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0.5)
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1)
再如写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靠在柱子上大笑,两腿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0.5)并且还痛骂秦王,真
是视死如归!(0.5)秦王虽杀死荆轲,却吓得很长时间头晕目眩。作者通过对比,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0.5)
3.善于运用衬托手法(1)
如文中写燕太子丹派秦武阳跟从,秦武阳见秦王的色变害怕,(0.5)荆轲沉着镇定地向秦王解释,(0.5)以衬托
出荆轲的镇静英勇本色。(0.5)
此外,作者写秦王拔不出剑的狼狈相与惊慌,(0.5)群臣的失态无奈,侍医的掷药囊,(0.5)都是采用衬托手法,使情节紧张,衬托出人物所面临的惊险状况,使人物形象描写更加生动。(1)
(b)简述《刺秦王》是如何进行场面描写的。(4分)
答:作者善于进行场面描写,情节动人。
如写荆轲刺秦王时的情景。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被八创”,“箕踞以骂”。(2)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2)
(c)司马迁是如何在《易水送别》中营造氛围,使文章高潮迭起的。(10分)
答:《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综合
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1)有极为激烈的感人力量。这是刺秦前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这篇文章
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1)
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面对全身白衣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2)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渐离等知己者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1)抒发自己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1)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
色彩,这一情节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1)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1)送行的人们也
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1)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就
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1)
(a)请详细介绍《史记》这本巨著。(10分)
《古代文学》P17-18
(b)请说出荆轲的三个性格特征(6分),并谈谈作者是如何塑造荆轲这个人物形象的?(9分)
《古代文学》P20-21
桃花源记
2 a) 试分析《桃花源记》的作者如何运用巧妙构思充分表达主题。(10 分)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从和现实相反的方向去想象,虚构了一个现实中不可能找到的理想境界。诗人有意把桃花源写得变幻莫测,忽隐忽现。(1分)比如把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故事假设在晋孝武帝太元年间,这就使故事具有了传说的性质,因而无从查考;而且写渔人也是不知不觉中踏入桃花源的,这就更能增加读者的想象空间。(1分)
?作者也非常注意作品的真实感和说服力,桃花源虽然是变幻莫测的,但是它也使人觉得亲切、真实和可信。(1分)比如:渔人怎样踏上桃花源的路,怎样发现了山口进入桃花源,怎样和山里人交往,以至后来怎样出山,怎样沿途标记等等,写得非常细致(1分)通过渔人观感来写,使人感到桃花源这个地方确乎存在。(1分)在最后一段里作者还使桃花源跟太守和当时的真实人物(刘子骥)发生联系,这更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1分)
?作者特意详写第二、三段,略写其他,由此充分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安乐社会。(1分),第一段的“忘路之远近”与结尾的“不复得路”,第三段中“不足为外人道”与其后虽“处处志之”,但再去仍“遂迷,不复得路”等部分的呼应,(1分)都构成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氛围,从而透露出作者在向往美好社会的同时,也对黑暗社会产生苦闷与迷惘。(2分)
2.(a)结合陶渊明的生平,简述作品所寄托的作者的理想(4分);并谈谈你对作者的理想社会的看法。(3分)答:生平时代-1分;作者的理想-3分;看法-3分;
《桃花源记》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当时,中国南北之间战争不停,所有战争的负担和灾难,都落在农民头上。深受老庄思想影响,同时也是农民之一的陶渊明,对黑暗的政治和不合理的社会现象非常不满,因此写了这篇文章。(1分)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在当时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又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3分)
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3分)
2(b)这篇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传奇色彩?结合文本说明之。(12分)
答:至少4点,每点3分;共12分。
首先,渔人奇,一个以捕鱼作为职业的武陵人竟然会迷路。渔人以捕鱼为生,理应对水路河岸等地十分熟悉,而文中渔人却迷路,不知不觉进入了自己未知的桃花林,这一情节有些蹊跷,给文章增添了传奇色彩。
其次,桃林奇。文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片桃花林,纯净动人,几百步树木中间竟没有一棵其他的树,十分难得罕见,如仙境一般,可见此处的与众不同,超凡脱俗,不像是现实生活中的景色。这样的桃花林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充分体现了其传奇的色彩。
第三,洞口奇,一开始仅容一个人,为什么再走几十步就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呢?文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描写的是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从文中可看出,连接桃花林与桃花源的是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山洞,十分狭窄,难被察觉,而无意中进入桃花林的渔人却细心地发现了“仿佛若有光”的山洞,并决定冒险前进。而就在“极狭”,貌似是死路的隧道中,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渔人再次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宽敞的出路。这整个过程,似乎在情理之中,仔细想想却又觉得有些凑巧神奇,就像是电影情节一般,十分具有传奇色彩。
第四,村人奇。文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从下文渔人与桃花源村民交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看出,这里的人与外界早已隔绝,他们所处的时代,思想理念以及社会的状态与外面应该是差别甚大,可这里却说桃花源男女的衣服与外面的人相似,让人感觉奇怪蹊跷,浮想联翩,给桃花源增添了传奇色彩。
最后,结局奇。文中写渔人出桃花源后,处处做了标记,太守的部下及刘子骥都顺着他的标志寻找,却始终找不到桃花源。可见桃花源变化莫测,虚无缥缈,是一个当时社会难以寻觅的一个人间仙境。俗人们大费周折地寻找,却都“不复得路”,给桃花源增添了强烈的传奇色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文虽处处体现着桃花源的传奇,却也时时显露出其真实感,从而更加强其传奇的效果。
如桃花林纯净的景色以及桃花源里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包括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都描写得十分细致生动,仿佛真的有这样一个地方存在,具有真实感。而这样的真实感与传奇性穿插结合,反而显得桃花源并非只是个作者臆想出来的地方,更构成了真假虚实,扑朔迷离的氛围,给予了桃花源耐人寻味的意义。
2(c)这篇记叙文有没有小说元素?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可以小说的结构(3分)、三要素(3分)来分析。
这篇记叙文有小说的元素,从结构上说,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全文分三部分:开端第一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发展和高潮是第二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3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再没有人找到桃花源。从结尾来说,故事也十分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富有传奇性。尽管渔人“处处志之”,但太守派人“寻向所志”时,还是迷了路;高尚士刘子骥欣然前往也“未果”;最后是“无问津者”。具备小说出乎意料的特点。
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来说,故事里有主要人物渔人,其他必要人物桃花源的居民,以及其他人物太守、刘子骥,人物丰富充实;主要情节就是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不慎迷路误入桃花源后,看到桃花源自然美好的环境和和乐融融的居民安居乐业的景象;环境就是一处远离世俗纷争,不知魏晋是何朝代的居民生活的桃花源。
1a(a)渔人是个怎样的人?(4分)写渔人有什么作用?(5分)
答:渔人是个背信弃义、不守诺言的人。(举例说明)
写渔人的作用是: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1c你对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式的理想有何评价?(8分)
答:在当时兵荒马乱社会污浊官场黑暗的社会环境中,陶渊明这一桃花源式的理想不只表达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广大人民反对战争,反剥削的愿望,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陶渊明归隐山林,消极避世的作法,在今天看来也并不可取,反映出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a)请详细谈谈这篇游记的主题。(4分)
《古代文学》P28
(b)请说明这篇游记的内容。(9分)
《古代文学》P28-29
(c)请分析这篇游记的写作特色。(12分)
《古代文学》P29-30
爱莲说
(a) 请简单介绍本文作者及其文学主张(3 分),并简单叙述本文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出《爱莲说》的?(4 分)
本文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先生。北宋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1分)他最先提倡"文以载道”学说。他认为"文辞,艺也;道德,实也”,故摈弃文辞。他认为文是表现道(心性、义理)的工具,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抹杀文,所以也有数篇清新可赏的好文章。(2分)【他认为文章的目的,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是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
?北宋中叶,追求富贵、沉迷享乐的风气十分盛行。作者看到这种现状,内心颇忧虑与感慨,便提笔写下此文。(2分)并在文中寄托了自己高洁正直的品格,表现了自己既不同于隐者,又不认同世俗的人生追求。(2分)
(b)试分析《爱莲说》的结构特点。(12分)
本文在结构上分三个层次,以“逐层叠说”的笔法,层层深入,以突显思想与感情。
第一层写世上可爱的花很多(“可爱者甚蕃”),而世人、陶渊明、“予”各有所好。以“可爱者”为开端,开始托物(花)寄兴(志向)(2 分)。陶渊明“独爱菊”以陶之田园诗(“采菊东篱下”)为典故,显示他傲然物外的个性(1 分)。“世人深爱牡丹”,反映了自唐以来,世人迷恋牡丹――富贵荣华的风尚。第一层至此止,文章刻意不对这种风尚作评论(1 分),意喻让他们爱其所爱,作者并不会流于世俗。
第二层说明作者自己独爱莲花及其原因。通过对莲花形象、品德的铺叙,赞扬其可敬不可玩弄的光明磊落的
风范(2 分)。“独爱莲花”的“独”字表现出一种坚决的态度,有独特的感染力(1 分)。作者藉此表达了自己身处污浊环境,独能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志向(1 分)。
第三层借评论花之爱,慨叹俗中洁身自好者少,趋炎附势者多(1 分)。文本先对三种花所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比较和品评(1 分),来引出上述慨叹。“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文本借花喻人(1 分),以牡丹的艳丽妖冶,抨击世人为富贵所媚惑。而莲与菊相近,却并非逃避现实的“隐逸”之人,唯独莲花不染不妖,为花中“君子”,与菊、牡丹相比,高下立见(1 分)。
(c)《爱莲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别具特色,试举三个例子简要说明。(6分)
1、托物言志(象征)
2、对比映衬
3、拟人化手法(修辞)
4、多种表达方式(灵活多变)
(任选其中三个表现手法加以说明即可。参考课本pg43-44)
(a)请解释“说”这种文体。(3分)
《古代文学》P42
(b)请详细分析这篇短文的内容。(12分)
《古代文学》P43-44
(c)请深入谈谈这篇短文的艺术特色。(10分)
《古代文学》P44
小石潭记
b) 《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6分)
?作者在观鱼时,借谭中游鱼之乐表达自己面对奇景的愉快心情;在结束游览时,却说“凄神寒骨”、“以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的苦闷心情。(3分)
?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
者感情的主调。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
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3分)
1(b)本文采用了多种手法描写景物,请列举其中的三个手法加以说明。(12分)
答:批改指引--1个手法1分,举例说明3分;每个手法4分,共12分。
参考:
a.动静结合,如游鱼“怡然不动”为静景,写出了游鱼待在水底下一动不动的可爱情态;而“俶尔远逝”又表
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将游鱼的那种时而安静不动,时而又充满生机的场面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b.写景顺序的巧妙安排。作者采用从远到近再到远的顺序来写的。从发现小石潭,近观小石潭,到最后远望
潭西南,将小石潭的美丽景色逐渐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c.“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读者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通过水声的引导进入了小石潭这样
一个偏远的地方。对环境先进行了整体的描写,随后对游鱼进行了具体描写,最后,作者又向潭西南远望,将视角成功拉远,拓展了人们对小石潭水源处的认识。使读者身临其境,跟随作者的脚步进入小石潭,十分有层次感。d.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例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里将鱼儿在水中游比喻
成在空中游,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仿佛潭中没有任何物质,只有空气一般,而这一比喻的使用也使文章看起来更加简洁明了。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意为,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溪水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这说明了溪的曲折蜿蜒,也让人们对它的形状有了更直观的印象。“其岸势犬牙差互”则是在说潭岸如狗的牙齿一般参差不平,使文章简洁明了。
e.使用多样的衬托手法,对小石潭的景物的特征进行了细腻的刻画,使小石潭的形象跃然纸上,生动形象。“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作者用鱼儿在水中游仿佛在空中游以及水底石上的鱼影衬托出了水的清澈透明,引发读者的想象。
f.采用先扬后抑的写作方法。前文着力描写小石潭的优美、清幽,抒发了他出游的愉快以及对于自然的喜爱;在后文却话锋一转,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体现出了小石潭过于清幽的特点,以至于令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彻骨。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景色虽美,但作者内心被贬的苦闷、孤寂却仍然无法排解,以乐景衬哀情,更加衬托了作者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忿懑。
(以上任意3点,言之成理即可)
1(c)“小石潭”并非名胜之地,只是幽静之所,“小石潭”也只是作者给它起的名字,文中写的景物并不少,
为什么唯独以“石”命名?(8分)
答:小石潭之所以以“石”为名是因为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可以说是文中所有的景物都与“石”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作者才将其命名为小石潭。
首先,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因此我们可以说石头是小石潭的基础,如果少了石头为底,小石潭也就不复存在了。
其次,作者在文中也花了大量的笔墨对小石潭中的石进行描写。“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寥寥八个字便将潭中的石头的形态各异勾勒得淋漓尽致,有的成为水中的高地,有的形成了小岛,有的则是高低不平的岩石,有的成为陡立突兀的石崖。而后文的“其岸势犬牙差互”则说明组成潭岸的岩石参差不平,像狗的牙齿一般相互交错。
接下来,作者在描写其他景物的时候无不再次提到了“石”的存在。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潭水声音嘹亮悦耳之时,用“闻水声,如鸣佩环”一句形容,而这声音正是由于潭水撞击到石头上所发出的。作者在描写潭树之时用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蒙络摇缀”中“蒙”与“络”应是树、蔓覆盖、缠绕在石头上,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姿态。接着,作者在描写潭水的清澈时,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鱼的影子投射到石上来变现水的清澈透明。最后,作者在抒发自己在小石潭游览时的心情是,用“凄神寒骨”一词,这不仅仅是在写作者坐在石上,寒气刺骨,“石”的冰凉刺骨,更是由此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此时忧伤、悲凉的心情。
总而言之,潭以石为底,潭因石而美,人由石而感,故作者将这个小谭命名为小石潭,以石为名。如此一来,作者的笔下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情由景出,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满井游记
(a)本文描写的是何时、何地之景?第一段作者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要先抒发这样的感情?(6分)
?京城郊外、早春时节(2分)。
?第一段作者抒发了自己郁闷的心情(1分)。
?这是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
做铺垫(3分)。
(b)本文写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美轮美奂的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请分析他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12分)
?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作者把自己比喻成“脱笼之鹄”,把清澈的水比喻为“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1分),这些比喻新奇、巧妙、贴切,为我们描绘出了满井的初春,万物新生、活泼明媚的景致(2分)。
?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山,用倩女新装为喻;写鱼鸟,说它们也充满了喜庆(1分)。这样的表现手法,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主观快乐色彩(2分)。
?白描(1分)。作者写景,没有堆砌辞藻,而是用简单的笔法把景物勾勒出来。比如文中写水为“冰皮始解,
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1分)。这样的手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
但让描写对象鲜明如画(2分)。
(c)最后一段,写出了袁宏道为官、做人的态度。试结合写作背景分析。(7分)
?袁宏道在游玩之后,收到哥哥来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起游山玩水的兴致北上(2分)。本文表达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2分),他有寄情于山川草木的潇洒之情(1分),但他个人不排斥官场,也不因为游山玩水耽误公事(2分),这便是作者的为官、做人的态度。
2(a)请简要分析《满井游记》在结构上的特点。(8分)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从文章整体来看,作者是按照出游前欲游不能的苦恼,出游时的所见所闻,到出游之
后的议论感慨之顺序来写的,将叙事,写景,以及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层次分别,结构严密。(1)本文的第一段为第一部分,点明了当时是早春。主要写了作者欲游不能的苦恼。第一段通过写早春的气候特征,“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写当时燕地的气候恶劣,而作者自己又是“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写出了作者渴望出游却又不能的苦闷心情。(2)
本文的第二段为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景色描写来写郊游的所见所感,是文章的总体部分。这一段在
描写景物上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先是点名时间地点,总写景物的特点,“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概括了万物复苏、乍暖还寒的早春景色。后文则是分写“水、山、田野、游人、风、动物”,通过写景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3)
本文的第三段为第三部分,这一段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己亥之二月也”,点名出了作者的心情:对大自然的喜爱
和寄情山水的潇洒之情,对官场的厌倦,这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使得全文的结构更加完整。(2)
参考答案2:《满井游记》的结构特点:
一结构完整3:全文从内容上看分三段:文章的第一段,写了自己欲游不能的苦恼。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郊游的所见所感,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文章最后一段以
议论作结,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而且行文也体现了游记的结构特点:“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交代了出游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最后一段“己亥之二月也”交代了写作的时间。
二写景层次鲜明2
三妙用衬托,结构起伏多姿。3:袁宏道的游记十分注重结构上的变幻起伏,课文集中体现在妙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上。作者第一段极力描写北京气候寒冷,是用来衬托第二段满井风光的;用城内的“寒”衬托满井郊野的“暖”;用城内的“冻风”“飞沙走砾”衬托满井的水色山光、飞鸟游鱼;用囚于一室“欲出不得”的烦闷衬托游于满井山水中那种“若脱笼之鹄”的“悠然自得”的欢愉。
作者用恶劣气候和不能出游作一篇游记的开头,在结构上更能体现出作者“不拘格套”“发人所不能发”的创作主张。这段文字作为游记开头却大写其不能游,这种出人意料的新奇笔法当然不同于常格,既反映出作者随笔写来、兴之所至的性灵和意趣,也在新奇之中看出作者不同于常规的文学追求。
(b)请以第二段为例简要分析《满井游记》景物描写的特点。(12分)
文章第二段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副城郊外的早春图。主要描写的景物有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河水,有干
净秀丽的山峦,有在风中轻轻飘扬的柳条,有刚刚露出地面的麦苗,还有悠然自在的鸟和鱼,全方位,多角度地
向读者展现了一副生机盎然的早春图景。第二段在景物描写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第一,运用白描手法,形象鲜明。作者写景,不堆砌辞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景色,使得景物十分鲜明。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精准地点明柳条在风中微微
飘扬的模样,好像舒展又好像没有舒展,十分具有画面感。这种表现手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
明如画。3
第二,运用拟人手法,景物富有动感。作者写山,“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作者赋予融化
的雪以人的动作,说雪水洗刷山峰,突出了山峦的明丽、清爽,同时还使山峦带上了一丝灵气,流露出作者舒畅、愉悦的心情。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这些拟人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3
第三,巧妙地运用比喻。本文作者在写景时运用的比喻写法特别新奇、巧妙,而且贴切。例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作者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面的耀眼、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再比如,“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在这里,作者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
明媚”,生动而又传神。 3
第四,融情于景。这是本文的最成功之处。在作者笔下,满井初春风光并非是机械的摄像直录,而是处处渗
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诗人读后留下深刻印象。如第二段,诗人巧妙地融情于景,在描写景物的同时,字里行间
都流露出自己喜悦舒畅的心情。如“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这一句,诗人就将自己情感融入到景物当中,鸟和鱼本身并没有表达自己的感情,当作者却说它们“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这是因为作者自己心情十分愉悦,所以看到的景物也都带上了喜气,正所谓,所见即所感。2【第五,动静结合。在第二段中,作者并没有单纯地描写静态的景物,而是夹杂了景物动态的样子,动静结合,多角度地展现了初春的明媚和生机。比如,文中就描写了河水的动态,“冰皮始解”一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水面上的浮冰缓缓融化的样子,仅此一句,就点明了初春的特点:万物复苏。再比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描写的是柳条在风中微微飘动的样子,表明此时的风已不像寒冬时那样猛烈,而是十分和煦,带来春的气息。同时,作者也描写了许多静态的景物,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描写的就是冰雪融化后的高山,秀丽明亮,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作者巧妙地将动景与静景相结合,使得选取的景物不单调,还令人更深刻地体
会到初春的美好。
第六,远近结合。作者先总体概括,再细致描写个别景物,这样,即给人一个总体印象,又能具体了解景物特点。首先,第二段开头,就写到“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这是远景,是对总体情况的一个说明,也奠定了整段的感情基调——开阔而喜悦。再然后,作者由远景转近景,描写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再然后,诗人又将镜头拉远,描写远处的山峰,“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接着,诗人又
笔锋一转,描写在山峰和自己之间的麦田和田边的柳树,“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接着,作
者描写眼前的游人欢快地游玩的形态,“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描绘了各种各样的游人
外出赏春的图景。最后,“曝沙之鸟,呷浪之鳞”又将镜头拉远,说明动物也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忙着享受初春的美好。至此,作者描绘了一副完整的城郊初春图,从整体到具体,从远到近再到远,层次分明,就春色描绘地淋
漓尽致。】
(说明:答案以第一到第四点为主,每点4分:举例2分+分析2分;第二和第三点也可合并为一点,即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若回答第五和第六则取一半的分数。)
(c)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在文中所占篇幅不大,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最后一段交代了作者写作的缘由和时间。“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寥寥数笔就点明
了此次出游的时间在早春二月,而写作的目的是想要记录下这城郊外的大好春光。(1)
同时,最后一段还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志趣和为官之道。“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一句点明了作者出游的愉悦和轻松,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寄情山水的潇洒之情。而“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这是个性的抒发,暗示出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追求自由、疏放不羁的天性。(3)
最后,最后一段还是对全文的总结,在第二段大量描写早春之景后,抒发自己对这次出游的感受——喜悦而满足,
“余之游将自此始”并表示自己将会继续对美景的搜寻,在大自然中享受生活,既是对上文写景的一个延续,也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1)
“惟此官也”的“惟”字,颇有自傲和自慰之感,他不因官小职闲而懊恼,反而为此深自庆幸没有那种庸俗的封建官场习气,流露出袁中郎独特的性情与个性。
结尾“此地适与余近”,从字面上是说此地刚好与我的住处接近,但这个“近”字,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
(a)请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5分)分析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12分)
无意仕途,登临山水,1 “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1
思想解放,个性张扬,文学创作激情高涨1
收敛性情,进京任职,1写于春天,1
白描 4 拟人 4 比喻4
(b)结合作者经历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分)
这篇游记描绘了北京近郊满井一带美丽的早春景色,(2)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弃都市官场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怀。(2)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2)
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开始,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2)
(a)《小石》、《满井》请谈谈这两篇游记的主题。(10分)
《古代文学》P39,P52
(b)请分析这两篇游记在艺术特色方面的异同。(15分)
《古代文学》P37-38,P51-52
狼
2a试分析文章中狼与屠夫的形象。(6分)
狼的形象:贪婪、狡诈、阴险;
(分析词语时从动作,神态或者心理方面)
屠夫的形象:机智、勇敢。
(分析方向屠夫遇狼后的行为表现)
2b试分析屠夫遇狼后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13分)
害怕狼——避开狼——进退两难——杀狼(4分)
原因: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夫首先是“惧”。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屠夫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也似乎如他所料,使两狼“缀行甚远”的情况暂时有了改变,文笔十分曲折。可是照样投骨的结果,只不过让后狼暂时停脚,而“前狼又至”;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填饱饿狼的饥肠,而“并驱如故”,因此屠户处境更加危险。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贪婪本性,证明了屠户退让迁就策略的失
败。(3分)
“屠大窘”,说明在危急的关头,他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明白自己已面临生死抉择,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杀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杀狼。屠户已在事实面前吸取了教训,开始考虑如何改
变“前后受敌”的不利条件。他机敏地环顾麦场且速“奔倚”在积薪之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
地形,改变了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了前后受敌的处境。“狼不敢前”是屠户敢于斗争的初步效果,并非它们开始退让。“眈眈相向”,说明两狼既凶狠又狡诈,也准备变换策略,寻机残害屠户。这样,双方进入相持阶段。(3分)
屠夫杀狼:在经历过前面惧怕狼、避开狼一些列的策略失败,生命受到威胁后,只好采用最后的手段杀狼。(3分)
2c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2分)及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4分)
作用:点名文章主旨。(2)
启示:作者在文末发表议论:止增笑耳。不仅仅写出了对狼的评价,而狼在这里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
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样象恶狼的恶人就应该像屠夫那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4分)关雎
3(a) 请以《关雎》为例,说明它是如何体现《诗经》的艺术特色的。(15分)
答:第一:《关雎》体现了《诗经》语言自然、生动、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的特点。擅于运用双声、叠韵、
叠字的词语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情感和自然景物的特征。(举例说明: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
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第二:在句式上,《关雎》也是以四言为一句,句式整齐,读起来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3分)
第三:《关雎》体现了《诗经》押韵自然,韵式灵活多变,浑然天成,具有声韵美的特点。(如:押韵换韵自然而具有音乐美。句句押韵的句尾韵:鸠、洲、逑,得、服、侧;隔句押韵的句中韵:流、求,采、友等)(3分)
第四:《关雎》体现了《诗经》多用赋比兴手法的特点。如作者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头。
第五:《关雎》体现了《诗经》在章法上多用重章叠唱的特点,通过对同一事物、同一心态的反复咏唱,使主题
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如…(3分)
注:这一题不能只写《关雎》或《诗经》的特色,应结合《关雎》说明如何体现《诗经》特色。
(b)《关雎》是《诗经》中著名的爱情诗,它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你认同吗?为什么?(10分)
古人的爱情观:诗文描述了君子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在追求淑女,历经追求不到之时的忧伤,与求得之后的喜悦,歌颂了纯洁美好的爱情。(4)此外,此诗也阐明夫妇伦常的重要性,通过歌咏吟唱(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能使人瞭解夫妇之伦的正道,总之,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2分)
认同/不认同。举例说明理由(4分):执着、敢于追求爱情、有责任感等皆可。
(a)请详细介绍《诗经》这本著作。(10分)
《古代文学》P63-64
(b)请谈谈这首诗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古代文学》P65
(c)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10分)
《古代文学》P64-65
木兰辞
3(a)结合文本简述《木兰辞》的主题思想。(13分)
答:本文通过讲述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立功勋但是却只想回家团聚的故事,表现了以下几个主题。(1分)
参考:
?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无情的嘲弄。
?反映劳动人民质朴谦逊的品质,侧面讽刺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
?赞美劳动妇女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不亚于男子。
?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歌颂了女子的英雄精神。
?诗歌还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尚武风气。
(以上各点选取4点,每点1分,说明2分;共12分)
3(b)本诗语言上有哪些特点?试列举其中的3点加以说明。(6分)
答:本诗语言上主要的特点有具南北朝民歌的语言风格;用词质朴,十分口语化;以五言为主,语言具有音乐美;使用多种修辞手法;
(任意3点,1个特点2分;共6分)
3(c)你是如何理解花木兰最后选择放弃封赏、返乡与家人团聚的选择
的?(6分)
答:言之有理,至少2点看法。共6分。
参考要点:
自己的女子身份难以再隐瞒下去,若被发现则是欺君大罪,不但自己要受罚,可能会还连累自己的家人。
花木兰原本就不慕名利,所以封赏和官职对她来说并没有诱惑。
花木兰思念双亲和家里其他的亲人。
花木兰毕竟是女儿身,外表的勇敢坚毅,无法改变内心的爱美心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一句千古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从修辞手法、表达的含义与情感方面分析。(10分)
?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1分),写出朋友之间如果情谊深厚、情投意合,那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如同陪伴左右(2分)。
?对偶和对比的运用(2分)。把“海内”和“知己”、“天涯”和“比邻”并列,在对比之中,使遥远的距离也不再成为心灵的障碍。(2分)
?本句气象阔大,志趣高远,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使人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力量,所
以成为送别诗中的不朽名句(3分)。
1 结合这两首诗说说唐代近体诗有什么特点?8分
?唐代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这两首诗都是律诗。2
?律诗和绝句根据每句字数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这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2
?近体诗讲究押韵,一般偶句末字必须押韵。比如绝句的第二句和第四句末字押韵。律诗则是二、四、六、八
句押韵。比如在这两首诗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韵脚为:秦、津、人、邻、巾;《渡荆门送别》的韵脚为:游、流、楼、舟。2
?根据近体诗的体例,律诗的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等句对仗十分工整。2(b)有人说“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辅”“望”字用得好,为什么?(5 分)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1)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1)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1)“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2)
赠别
(c)试分析杜牧《赠别》诗中的修辞手法。(5分)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把蜡烛拟人化了(1分),在诗人眼中,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它彻夜流落的烛泪,变成了人的眼泪,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2分)。“替人”二字,使意思更加明确,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不忍分离的深情(1分)。
对比
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赠别》这两首诗,因为赠别的对象不同,所以表现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分析两位诗人的感情。(10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和杜少府是好友,他们都远离家乡在京城做官,杜少府要到遥远的四川去做官,王勃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触和依依惜别之情(2分)。因此,作者写这首送别诗,劝他不要因为别离而悲伤,虽然两人天各一方,但依旧是知己同心,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3分)。
?《赠别》是杜牧要离开扬州时所作,他官场不如意,经常在扬州的歌楼穿梭,结识很多歌女,本诗的赠别对象就是一位与他情投意合的歌女(2分)。本首诗表现出了男女主人公不忍离别、强颜欢笑,留恋惜别的心情(3分)。
(a)请分别说说这两首诗的主题。(10分)
《古代文学》P81,P105
(b)请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15分)
《古代文学》P81,P104,可以从诗歌体裁,风格,艺术特色等方面比较。
渡荆门送别
3(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所称道,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加以赏析。(8分)
这两句不仅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更是写出了江上壮阔的景色,因群山的消失而视野更为广阔,意境奇大。作者的观察非常细微,景色描绘得也非常传神,令人感到一种豪放的气魄。(2)“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2);“江入大荒流”写出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2)
通过细腻而又雄奇的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从这一联再加上第三联的写景所体现出的万景的气势,我们不难感受到诗人朴野、充沛的生命力,以及内心涌动的豪情与壮志。(2)
7. (a)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讲述的共同内容是什么?(2分)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差别?(8分)
送别2
P80 点出背景2;不如意,惜别,劝勉,歌颂友情\道出哲理2
点出背景2;旅游热切心情,家乡怀念之情,朋友不舍之情2
(b)你比较喜欢哪一首诗?试通过比较两首诗的内容以及艺术特点来说明你的理由。(15分)
喜欢2
理由13 《送》《渡》艺术特点分析
格调精神不同,2内容不同,4(叙述、景色描写),想象力2,送别之情的表达(直接\间接)2
表达3
c)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有什么不同?8分
?杜少府和本诗作者是好朋友,他们都是远离家乡在京城做官的人,杜少府要到遥远的四川去做官,使这位在官场上同样遭遇不如意的朋友,内心有无限的感触和依依惜别之情。因此,作者写这首诗给他送行,劝他不要因为别离而悲伤,并且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的友谊。4
?《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大约25岁的时候写的,诗人为了发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离开了四川,到湖南、湖北一带漫游,然后经过荆门前往江苏浙江,在途中遇到同乡好友吴指南,一起游洞庭湖,但他对江浙漫游的心情很热切,于是又很快与好友分别。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写的。4
d) 结合诗文说说这两首送别诗在风格,选材和艺术表现方面有什么不同?
9分
?风格:这两首都是送别诗。但是王勃的诗与众不同,把离别的哀怨华为开朗,把别离的情绪写得激愤昂扬,气魄雄壮,对朋友流露出真挚的感情。李白这首离别诗在风格上虽然也较为奔放,意境阔大,但是诗中依然流露出对家乡的怀念,相对来说,不如王勃豁达。3
?选材:分析诗文(王诗写离别的地点,抒情,劝慰,可见与送别之友的依依不舍;李诗写行程,途中所见,抒情,虽然也是送别诗,却更见对家乡的不舍。)3
?艺术表现:都有境界开阔的场面,王诗重抒情,有对比,李诗想象奇特,立意新颖,用了拟人的手法。3
3(a)以上两首诗均是送别诗,但是在诗歌的结构、抒发的思想感情等方面还是存在不同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12分)
这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且对仗工整。
结构的不同(6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开头两句点明了送别地点和友人即将赴任的地方,“风烟”二字透露出了作者内心对前程和未来的迷茫,在朦胧迷茫的烟雾中遥望写出两地相隔甚远,描绘出一个十分开阔的景象。之后诗人劝慰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并为之后感情的转折埋下伏笔,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不朽名句承接,说明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绝不会因为相隔千里而使彼此感情淡薄。最后作者劝勉好友不要因为离别而感到悲伤,即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也体现了诗人振作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渡荆门送别》由送别及所游之地写到江上壮阔的景色到末句才点出送别题旨,而且融情于景,在细致逼真的山水描写中蕴含深刻哲理,发人深省,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对朋友的不舍。《渡荆门送别》诗首两句点明所有之地亦即送别的地方,之后的四句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都着笔描写江上细腻而又雄奇的景色,先是写群山的消失使视野更为开阔,意境奇大,接着深层细写江上月影如镜,云结成景的奇幻景色,意境瑰丽。末两句构思奇特,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真挚的感情,总结出送别的主旨并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不舍朋友的恳切情怀,构思奇特。
虽然两首送别诗都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但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又不尽相同(6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改送别诗悲伤沉痛的情调,把哀怨变为开朗,把离别的情绪写的激奋昂扬、气魄雄壮。把“海内”与“知己”,“天涯”与“比邻”并列,在对比中,使遥远的距离不再成为心灵的障碍,减轻了同样背井离乡出外做官的友人孤身远行的伤感,大家友谊相通,情意就不会断,使朋友感到友谊的温暖和力量。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感情可以体会到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表现出了一种乐观旷达的胸怀,也展现了诗人振作发奋积极进取的精神。即使全诗都一反送别诗感伤凄楚的离别情调,但还是流露出了内心无限的感触和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作者与朋友都远离家乡在京城做官,又都仕途不顺,在官场上遭遇不如意,“风烟“二字写出了朋友即将赴任的地方笼罩在迷茫的烟雾之中,透露出了作者对前程对未来的内心的迷惘。使这首诗在豁达开朗之外又不免流露出作者的无奈与感慨。
《渡荆门送别》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真情,更是清晰地表现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这是作者初次出蜀时所作,他从心理上感到一处荆门便是真正离开故乡属地进入中原,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写出了故乡的山水很是多情,即使离开万里,它也还伴随着游子的小舟,也点明了送客到荆门为止就要各自分
别,”仍怜“也表达了作者多对故乡山水难以忘怀,这两句诗将作者浓浓的恋乡之情和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这两
种感情融合在一起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而这首诗是作者早年的作品,他为了发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才离开
家乡分别好友,因此中间两联对江上雄奇瑰丽的景色传神而又细致入微的描写,蜀中难见的江流原野的阔大景观
使他惊喜与留恋之情并生。因此在对家乡朋友的依恋之外,我们不难感受到,面对更令他神往的广大世界时诗人
所表现出的充沛的生命力以及内心涌动的豪情壮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a)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试结合写作背景加以分析。(7分)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3分)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
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写下了这首欢快奔放的七言律诗。(1分)
?诗中抒发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的狂喜心情,(1分)表达了诗人盼望国家统一、人民生活
得到安定的思想感情(2分)
b)这首诗在结构和语言上有何特点?(10分)
?结构上的特点
1除第一句叙事外,其余七句都是抒情。(1分)
2诗中突出一个“喜”字,
闻喜讯——流喜泪——观喜容——呈喜态——唱喜歌——思喜归。全诗由“喜”贯串而成。(2分)
?语言特色
1用字准确,节奏轻快。(1分)
诗人一口气说出四个地名,用“从”、“穿”、“下”、“向”来贯穿。(1分)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1分)“穿”和“下”用得传神,写出了想象中船行的神速和路途的顺畅。(1分)
2动作性词组的运用
“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即从”、“便下”等词组,富于动作,节奏感又强。(2分)把诗人一瞬间的
心理变化很细腻地刻画出来。(1分)
c)这首诗与杜甫其他的诗的风格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8分)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穷困潦倒,(1分)写的诗都是沉郁、悲凉的调子。(1分)举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兵车行》(2分)
?这首诗却一反往常的风格,以爽朗明快取胜,是一首动人的欢歌。(1分)抒发了诗人听闻叛乱平复后的喜极
欲狂的心情(1分)“漫卷诗书喜欲狂”写他手舞足蹈的情态,还要“白日放歌纵酒”才能尽兴。(1分)尾联“即
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更是把作者归心似箭,在想象中迅速穿越千山万水直奔家园的狂喜心情表达得
淋漓尽致。(1分)
(b)为什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试论述之。(10分)
?杜甫是一个爱国而又饱经战乱的不幸诗人,风格是“沉郁顿挫”,但这首诗充满了欢喜,一扫沉郁顿挫的风气,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的心情(2分)。?首联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忽传”,形容信息来得快(2分);第二联从妻
子的神色、自己动作来表现出全家的欣喜若狂(2分);第三、四联进入想象,诗人为返乡和胜利欢庆,凸显了急
于返回故乡的急切之情。这条路诗人多次在心中计划,路线烂熟于胸,脱口而出(2分);从成都到洛阳,路途遥远,而诗人用“即”“穿”“便”“向”四个字,表现出了回乡速度的快!(2分)
4杜甫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歌有什么独特的风格?9分
沉郁:从内容出发分析,结合“诗史”论述5
顿挫:音节和注重格律,律诗典范4
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从军行》两首诗都和战争有关,但因为战事不同,所以表达了不同的感情。试结合第一首诗的写作背景、第二首诗的写作内容,分析两首诗抒发的不同情感。(10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在安史之乱中所写,此时被叛军占领的黄河南北广大地区相继被朝廷军队收复;此时杜甫在四川避难,听到了这个振奋人心的胜利消息,于是写下了此诗(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的狂喜心情,表达了诗人盼望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安定的思想感情(2分)。
?《从军行》写的时边塞风光,以及戍守边疆军士们的生活情况(2分)。表现了守卫边疆的战士的艰苦生活,他们的思乡情感,以及要消灭敌人的决心(3分)。
破阵子
3. a) 试分析《破阵子》一词在结构上的特点。(8分)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1分)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1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1分)
?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1分)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和尾句“可怜白发生”相互照应,描写现实,(1分)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1分)现实中壮志
难酬,沉痛悲愤。(1分)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1分)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4(c)词有哪些特点?辛弃疾的《破阵子》这首词,在语言表达上是如何体现状词的特点的?试举两例说明。(7分)答:词,就是歌词,指可以配合音乐歌唱的诗。又叫曲子词、乐府、诗余、长短句等。词有许许多多调子,每个
调子有一个名称,叫做词牌,也叫歌谱。最初的词是先有词,再配上曲调,后来的人根据已有的曲调填词。所以
相同的词牌句数、字数、用韵、平仄要遵照规定。为了反复吟唱的需要,有的词还分为上下两段,有的还多过两段。(3分)
《破阵子》体现壮词特点的语言表达:“八百里”,“五十弦”,使用典故,体现部队给养充足,官兵同甘共苦,一起分食烤熟的牛肉,同时军队奏响雄壮的战歌。这里渲染军中的战斗气氛,以鼓舞斗志,再现词人立马阵前,
点兵授令的形象。(2分)
又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使用典故和比喻写出战马在飞驰电掣般前进,强弓劲矢在霹雳般
震响的场面,突出将士们英勇杀敌的壮烈场面,体现辛弃疾壮词的意境。(2分)
从军行
4(a)以《从军行》为例,简述边塞诗的特点。(8分)
答:唐朝边塞诗的内容多为对边塞风光和戍边战士生活的描写,题材较为广阔。《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描绘了边塞开阔而迷蒙的景色——海上连绵的乌云使雪山昏暗,远望只见玉门关这座孤城,这
体现了边疆的荒凉之景,也从侧面体现了戍边战士们生活的孤寂。“黄沙百战穿金甲”则是描写了边地战争的紧张激烈和频繁,以及战士们艰苦的战地生活。(2分)
唐朝边塞诗的感情多为战士的报国之志和思乡情绪。《从军行》中,尾联“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边关战士们铿锵有力的誓言——不击败敌人绝不罢休,这体现了战士们杀敌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表达了他们杀敌报国的远大志向。而颔联“孤城遥望玉门关”则以边塞的荒凉景色衬托了战士们的孤苦之感,也包含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分)
唐朝边塞诗中的意象宏阔,多从大处落笔。《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中有长云、雪山、边关这几种典型的边关景象,塑造了战斗的典型环境,其中“青海”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这壮阔景色之中也就融入了战士们对边防形势的关注以及对自己承担的卫国任务的责
任感。(2分)
唐朝边塞诗的基调昂扬,风格豪放。《从军行》中首颔联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描绘了边塞开阔而迷蒙的景色,给人悲壮之感,接着“黄沙百战穿金甲”夸张地渲染了战事的频繁激烈,而尾联“不破楼兰终
不还”更是战士们铿锵有力的誓言,表达了坚定的杀敌报国之志和必胜信念。全诗无论写景抒情都气势非凡,格
调激昂,十分具有感染力。(2分)
(c)《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的“暗”字,“黄沙百战穿金甲”的“穿”字,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战士们也有怎样的壮志豪言?(5分)
?“暗”字表现出了边关紧张的战斗气氛、边疆的险要风光(2分)。
?“穿”表现出了边疆战场环境的恶劣与战斗的艰苦(2分)。
?战士们的壮志豪言的是“不破楼兰终不还”,他们决心奋勇杀敌、攻破敌国(1分)。
《从军行》与《破阵子》这两首诗在表达主题的方式上最明显的不同体现在哪里?试结合文本加以说明。(10分)
答:《从军行》与《破阵子》在构思上最大的不同体现于下:
《从军行》使用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方法来表达戍边将士的报国之志的。先选取了边塞特有的景物,长云,孤城,玉门关,黄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了一幅孤单寂寥的边塞豪壮之景。这些景物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边塞生活
之苦以及战斗的艰难,突出了戍边将士的不怕吃苦的精神。整首诗将战士们放在了一个大的环境背景中,通过描
写边塞生活的艰难,但是将士们却豪情不减,充满杀敌报国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大漠的悲怆的景象衬托将士战斗
环境的艰苦,意志的坚强,突出他们的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5分)
《破阵子》这首诗歌打破一般词上下片分述一事的传统写法,首句和尾句写实,中间部分是梦境,是想象。上片
首句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辛弃疾被贬官闲居,无所作为,使他忧心如焚,于是借酒消愁,不觉大醉,醉后仍念念
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于是拿出宝剑仔细看。下片描写作者想象中部队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整篇首尾呼应,情
意深沉,中间部分酣畅淋漓,前后对比,体现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特精神。(5分)
4a《水调歌头》《破阵子》这两首词在表达手法方面相同点是什么?任举四点加以说明。(16分)
-想象(浪漫主义夸张手法)
-寓情于景
-写作风格豪放
-对比手法
4b这首词有哪些共同意象?如何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他们的情感。(9分)
共同意象:酒。
分析内容+表达思想情感。
如梦令
b) 《如梦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李清照生平加以说明。(6分)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妇志同道合,写诗填词,夫妇感情笃厚。(2分)婚后赵明诚担任官职,经常出外公干,李清照有不少词抒写与丈夫分隔两地时对丈夫的思念以及生活小景。(1分)这首词写的就是
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在暮春的一个夜晚,暴风骤雨突然袭来,隔日清晨女词人感怀于海棠花难逃厄运必然凋零
谢落,(1分)流露出惜花伤春的无限伤感,(1分)同时也隐约地表现了她的相思离别之情。(1分)
c) 这两首词在语言的表现上各具特色,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11分)
?须表明立场。(1分)
?分析两首词在风格及语言上的特点(5分)
——凄婉含蓄/豪放雄奇
——清新浅俗,语言精练,音律和谐/壮阔酣畅,精练生动,节奏激昂
?说明自己喜爱的原因(举例)(5分)
(b)试分析《如梦令》这首词的语言特色。(8分)
1、语言精练:李清照善于捕捉最富特征的事物与活动来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本词作者与侍女的一问一答的对白,暗示作者惜春而又伤春的内心感受。语言精炼生动,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3)
2、含蓄委婉:“试问卷帘人”,“应是绿肥红瘦”(2)
3、以拟人的手法,用花喻人,内容曲折委婉,情感含蓄。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3)
总之,本词文字清新浅俗,语言精练、音律和谐。语言功力,确实十分精练,使李清照的《如梦令》闻名遐迩,脍炙人口,千古不衰。
1.如梦令和破阵子这两首词在语言的表现上各具特色,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11分)
?须表明立场。(1分)
?分析两首词在风格及语言上的特点(5分)
——凄婉含蓄/豪放雄奇
——清新浅俗,语言精练,音律和谐/壮阔酣畅,精练生动,节奏激昂
?说明自己喜爱的原因(举例)(5分)
(a)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想表达怎样的思想?(10分)
《古代文学》P114,P128
(b)请谈谈这两首词在写作风格上的不同之处。(15分)
《古代文学》P113-114,P126-127
(a)《如梦令》《水调歌头》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想表达怎样的思想?(10分)
《古代文学》P119,P121
(b)请谈谈这两首词在写作风格上的不同之处。(15分)
《古代文学》P118,P122-P123,可以从风格,选景,修辞,语言等方面比较。
虞美人
4(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李煜的遭遇加以说明。(8分)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个君主,世称李后主。李煜本性善良,是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擅长书画,精通音乐,诗词、散文都写得很好,但以词的成就最大,享有"词圣”的美誉。他的词以亡国前后为分水岭,前期他过着苟且偷安、奢侈糜烂的日子,多写宫廷寻欢作乐的生活,风格绮丽柔婉;后期他过着“以泪洗面”的俘虏生活,多写亡国的哀痛与对过去帝王生活的留恋,风格沉郁悲凉。《虞美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通过他的代表作《虞美人》,李煜唱出一首亡国之恨的悲歌。他的愁绪之重,只能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问句表现出来。(2分)
《虞美人》一词属于小令,分为上下二阕,上阕写词人对俘虏生活的厌恨;下阕写回忆亡国故宫的景色,感慨他乡作囚之恨。词中前四句以“春花秋月”代表的良辰美景,勾起词人对往日繁华自由生活的追忆。然而对照目前窘困的处境,实在不堪回首,悔恨交加,痛苦非凡。(2分)
但是,人的思绪并不因冷静的理性思索所转移,往日的情景不停地萦绕着,“雕栏玉砌”为代表的美好事物再也不属于自己的,已换了新的主人。悲愤之情、哀伤之怨呈现在字里行间。于是以“问君能有几多愁”过渡,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结,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这九个字,既道出了亡国之君成为阶下囚后切肤之痛的绵长,又表达了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4分)
3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了词人怎样情感?试结合李煜的遭遇加以说明。(10分)
P112-114:写作背景+主题。
正在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题05-06
2022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03-30
会计工作总结_2022年会计工作总结范文08-01
世界动物日02-24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0〕第15号)10-14
自我介绍怎么写07-31
【总结】总结怎么写、格式、范文08-01
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十四)07-17
消防安全广播稿03-27
暖心生日祝福短信(经典5篇)03-24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复习题
- 中国
- 古代
- 文学
- 《催化裂化操作工》理论知识题库
- 六年级数学趣味知识竞赛
-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小组合作组织与管理实施计划
- 自查报告和整改措施.doc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试卷5
- 体格检查临床技能操作准则管理守则
- 大鼓和小鼓音乐教案
-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常考题型——比重
- 桥梁监理工程师工作职责范本
- 2011届高考英语复习往年六年高考题汇编
- 小学少先队大队委学生干部选拔方案
- 2017年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2020年小学体卫艺工作计划文档2篇
-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英语4月月考试题
- 2012年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 关于知识工作者及知识型组织管理的探讨
-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616细胞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后提升训练新人教版
-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餐厅加盟连锁合同文本通用范本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