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
更新时间:2023-11-05 15: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前 言
色彩构成,是根据人对色彩的视知觉和心理效应,用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搭建色彩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符合审美需求和设计创意的色彩效果,是一种对理想色彩的创造过程及结果。
色彩构成课是所有美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色彩构成》教学活动的实施,使学生了解色彩的性质和视觉规律,学习从主观世界入手把握色彩的创造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修养,为色彩的设计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色彩构成教材不断有人编撰,尽管部头有大小、层次有深浅,然而编写的方式和叙述的角度乃至选择的内容都不可能偏离基本的知识点。须知构成课是认识课而不是技法课,这是个必须明确的基本概念。我在接受这一编写任务的时候,禁不住反思了长久以来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也把自己所了解的院校教学状况作了一番比对与审视。由于我们的色彩构成教育基本上是源于国外的设计教育体系,历史并不久远,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和传承体系,因而就教育思想观念层面和教学方法来讲仍停留在20年前引进构成教育的水平,与我国快速发展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相比显得相对滞后。在传统的色彩构成教学中,我们一般偏重对色彩理论的经验认知,往往采用模式化教学与训练,如三要素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以及视知觉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这些方法固然有利于明确把握和积累一定的色彩应用经验,但往往会使作业显得呆板、程式化,缺乏新意,同时也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色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自我提高。因此,如何在色彩构成教学中渗入创新意识、在教学实施过程以及作业的安排中注重实践性和多样性是当前我们亟待重视和加强的教学倾向问题。艺术设计高职高专的色彩构成教学学时有限,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但我们可以培养他们研究色彩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本教材应当遵循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活动要注意进程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遵循知识理论讲授的循序渐进、强调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中配合多媒体演示、经典作品赏析、课堂讨论和总结、作业评析等方法展开教学。
3.在进行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能力差异,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感谢丛书主编沈渝德教授给我这个梳理自己教学经验的机会,更加感谢李巍教授对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具体引导。此外,对于慷慨提供相关图片的友人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和配合的学生,在这里也一并表示谢意。
由于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的限制,本书欠缺之处在所难免。望同行师长和读者予以谅解和指教。
邹 艳 红 2006年8月于成都
目 录
教学导引 1
一 教程基本内容设定 1 二 教程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 1 三 教程的基本体例架构 2 四 教学实施的基本方式与手段 2 五 教学部门如何实施本教程 2 六 教程实施的总学时设定 3 七 任课教师把握的弹性空间 3
第一教学单元 色彩的产生及色彩体系 4 一 光与色——视觉感知的前提条件 4 (一) 色彩光谱 5 (二) 色彩感知 6 (三) 固有色 8
(四) 有彩色与无彩色 8 (五) 视觉残像 9
二 色彩三属性——色彩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10 (一) 色相 10 (二) 明度 11 (三) 纯度 12
三 色立体——国际通用的色彩体系 13 (一) 色立体的基本结构 13 (二) 色立体的用途 15 单元教学导引 16
第二教学单元 色彩混合 17 一 色彩混合——色彩的魅力展现 17
二 色彩混合的形式——加色、减色、中性混合 17 (一) 色光三原色与加色混合 17 (二) 色料三原色与减色混合 18 (三) 视觉混合或中性混合 19 单元教学导引 21
第三教学单元 色彩对比 22
一 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色彩的相互作用 22 二 色相对比—对色彩差异性的最直观认识 23 (一) 同一色相对比 24 (二) 同类色对比 24 (三) 邻近色对比 24 (四) 对比色对比 25 (五) 补色对比 25
三 明度对比——色彩整体效果把握的关键 31 (一) 明度差是色彩表达的关键 31 (二) 明度等级与明度基调 32
四 纯度对比——色彩个性获得的有效途径 36 (一) 纯度的改变 37
(二) 不同纯度对比关系比较 37 五 冷暖对比——色彩的心理感觉 39
六 面积的对比——对色彩形状和位置的经营 41 (一) 颜色的面积比 43
(二) 颜色形状、位置与色彩对比的关系 43 (三) 颜色面积构成色调 44 单元教学导引 52
第四教学单元 色彩调和 53 一 类似调和——统一中求变化 53 (一) 同一调和 53 (二) 近似调和 54
二 对比属性调和——色彩秩序的设置 55 (一) 渐变调和 56 (二) 面积调和 56 (三) 隔离调和 56
(四) 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色调和 58 (五) 几何型秩序调和 59 单元教学导引 62
第五教学单元 色彩的心理效应 63 一 色调——色彩视觉与心理的沟通 63 (一) 色调与色彩心理 63 (二) 色彩颜色基调的把握 65 (三) 应用设计中的色调配置 68
二 构图——为色彩表现而设置的结构 69 (一) 色彩区域与动势 69 (二) 明度区域与层次 70 (三) 强调与平衡 72
单元教学导引 86
教学导引
一、教程基本内容设定
教程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是基本理论的阐述,即色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该课程学习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本教程的编写不求理论的深入和完备,而是将教学内容中理论和原理的阐述结合图例与作业分析进行,力求达到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充分理解。二是作业范例评析。教程围绕教学内容列举了大量的作业范例,并根据作业要求予以重点的评析,以方便教师教学中参考和学生学习中参照。三是作业安排。教程紧密结合各单元课题内容布置作业,同时明确作业要求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教程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
1.理论层面
本教程从色彩的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的基本理论切入:了解色彩的基本性质;研究色彩的视觉规律;体验色彩的情感表现;学习色彩的造型方法,以此增强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学习理解能力。
2.实践层面
通过各单元课程的学习和作业的实施完成过程,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掌握色彩组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较为灵活、熟练地应用构成规律组成不同色调并把握它们的转换关系,为以后的色彩设计应用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3.认识层面
通过教师课堂理论讲授、经典作品案例赏析、作业辅导以及各单元教学总结,结合学生的作业练习和自主学习环节的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明确色彩构成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对色彩造型及表现的训练,更是对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因此,色彩构成是一种能力训练的过程,而非结果。这一学习阶段应该成为学生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支撑;并使他们对于如何将本阶段的学习运用到设计实践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三、教程的基本体例架构
本书作为高职高专教材,在基本体例架构上与一般教材不同之处在于贴近教学,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来确定本教材的体例结构,并根据课程运行的总学时,把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五个内涵不同而又相互衔接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第一单元介绍色彩的产生及色彩基本理论体系;第二单元介绍色彩混合原理与方法;第三单元重点介绍色彩对比规律及配色原理;第四单元着重介绍色彩调和理论及方法,并以实例详细介绍色彩调和规律;第五单元讲授色彩的结构设计,介绍色调与构图的关系。
为确保教学单元内容的有效执行,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各教学单元中有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及学生应把握的重点、教学过程注意事项提示等相关的教学指标规定,并为学生提供了作业补充练习和参考书目等,便于学生在课余时间进一步深入学习。
四、教学实施的基本方式与手段
1.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理论阐述与图形演示相结合进行教学,以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2.教师在作业辅导中,既要强调作业要求与画面视觉效果,更要关注学生的过程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实践与探索,尽量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因势利导,充分肯定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经典作品和优秀作业的评析是美术设计教学中特殊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发挥“比较”的方法作用,根据教学相关阶段的内容与要求,启发引导学生对作品中呈现出的不同表现方法、视觉效果、潜在优势等进行认识和思考。
4.总结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应避免以作业效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代之以注重学生发展能力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使每一阶段的教学总结和评价都能够实际地起到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认识
和推进下一步教学的目的。
五、教学部门如何实施本教程
本教程是针对高职、高专教学进行编写的,它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实用,即便于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规范设计教学活动,使设计教学活动有章可循,纳入一个有序的运行轨道。
任课教师可以此教材为范本进行教案准备,按教材要求规范有序地组织教学。
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此教程为参照,明确下达教学目标任务,在教学进行中检查教学进程,课程完成后根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来评估教学质量,建立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学生使用本教程后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会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从过去只能跟着教师走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高。并且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在课余时间按教材分步骤进行自学,使教材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也有了一个客观依据。
六、教程实施的总学时设定
本计划各单元课时和具体课程的内容安排,是根据国内各艺术设计院系专业设置状况和高职高专的色彩构成教学特点,并主要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所提供的教学建议。教学实施总学时建议设定为64学时(不包括课外自学时间和课外作业练习时间),各教学单位可根据本校特点和学生素质高低的实际情况做适度的调整。
七、任课教师把握的弹性空间
艺术设计是极具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难以有章可循。但艺术设计教学作为知识与观念的传承活动,又必须有一定的章法可依。在教学活动中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尊重设计艺术教学的个性化是十分必要的。既有章法可依,又不完全照章办事,是编写本教材的基本思想。因此,本教程在有章可循的前提下给任课教师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任其发挥,使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出创造性和灵活性。
本教程为任课教师预留的弹性空间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设计理论层面的表述上,阐释不求全、求深,而是选择重点,简洁明确,并结合成功的设计范例作形象化的表述,使理论阐释更为生动、形象。
其次,在教学组织方式上本教程未做任何具体规范,为任课教师留下很大的自由度。教学组织方式是确保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有效推进的组织措施,也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手段。每个教师都有各自不同的教学方式,任课教师可采用自己熟悉的、行之有效的组织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如选择独立完成作业、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师生互动等教学方式。
5.12色调配置练习 魏小波 5.13色调配置练习 卢健 5.14色调配置练习 刘伟 5.15色调配置练习 蒋志洪 5.16色调配置练习 张林 5.17色调配置练习 简莉 5.18色调配置练习 燕玲 5.19色调配置练习 华川
5.20色调配置练习 (作者轶名) 5.21色调配置练习 赵春霖 5.22色调配置练习 袁海燕
说明文字: 图5.1 图5.2 图5.3 图5.4 图5.5 图5.6 图5.7 图5.8-1 图5.8-2 图5.8-3 图5.8-4 图5.9-1 图5.9-2 图5.9-3 图5.9-4 图5.10 图5.11 图5.12 图5.13 图5.14 图5.15 图5.16 图5.17 图5.18 图5.19 图5.20 图5.21 图5.22
颜色之间的距离、位置对色彩效果的影响包括: 两色并置或其中一色包围另一色时,同时对比的作用会使色彩对比效果增强; 分散的形状分割了画面的底色,使双方的面积都缩小并且分布均匀,实现对比双方向融合方向的转化; 色彩之间的距离会影响色彩的对比关系,同时对比的作用使近距离的色彩对比加强,远距离色彩对比减弱。
(三) 颜色面积构成色调
在面积对比中,当两种颜色面积相等时,色彩对比强烈;随着一方的面积增大,另一方的力量就相应削弱,整体的色彩对比也就随之减弱;当一方面积扩大到足以控制整个画面色调时,另一方的色彩就成为这一色调的点缀。面积对比在协调画面色相、明度和纯度关系上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我们可以选红、黄、黑、白4种色,使它们在4个画面中分别以70%、20%、7%、3%的面积比分布。
在第一个画面中,各色所占面积为:红70%、白20%、黄7%、黑3%、。由于红色面积占绝对优势,所以构成以红为主的色调(图3.36-1)。
在第二个画面中,各色所占面积为:黄70%、红20%、白7%、黑3%。由于黄色面积占绝对优势,所以构成以黄为主的色调(图3.36-2)。
在第三个画面中,各色所占面积为:黑70%、红20%、白7%、黄3%。由于黑色面积占绝对优势,所以构成以黑为主的色调(图3.36-3)。
在第四个画面中,各色所占面积为:白70%、黄20%、黑7%、红3%。由于白色面积占绝对优势,所以构成以白为主的色调(图3.36-4)。
同样道理,以高明度色面积占绝对优势可构成高明度色调,以中明度色面积占绝对优势可构成中明度色调,以低明度色面积占绝对优势可构成低明度色调。而以高纯度色面积占绝对优势可构成高纯度色调,以中纯度色面积占绝对优势可构成中纯度色调,以低纯度色面积占绝对优势可构成低纯度色调。那么,以暖色面积占绝对优势可构成暖色调,以冷色面积占绝对优势便可构成冷色调。由此可以看出画面色调的倾向很大程度受控于各色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大小。 我们可以通过颜色的面积、形状、位置的转换练习来加强对这一单元学习的理解(图3.37~图3.44)。
单 元 教 学 导 引
目标 要求 重点
注意事项提示
从色彩对比中进一步认识色彩的视觉规律;了解色彩面积、形状、位置的变化对色调及其色彩效果的影响。并体会在色彩配置中运用其规律所带来的色彩变化。
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以及学生的作业练习过程,要求学生能够切实地理解和掌握色彩对比的相关知识;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色彩的属性以及面积、冷暖等关系组合画面。 1.两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影响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
2.色彩的认识度主要取决于形状的色彩与周围色彩的明度关系。 3.不管用什么方法降低颜色的纯度,都会同时改变颜色的相貌与品格。 4.色彩面积比例的改变能够有效地起到色调转换的作用。
本单元是这门课程实践性较强、也是教学进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希望教师在讲课中通过配合作色彩的视觉对比实验和对作业范例的分析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学生参考书目
(1)朱介英.《色彩学》.中国青年出版社
(2)(日)视觉设计研究所.《色彩配色基础》.中国青年出版社 (3)南云治嘉.《色彩印象图典》.世界图书出版社
(4)(韩)李在万.《设计师谈配色艺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2.本单元作业命题 (1)色相对比练习
以同一构图,用不同的色彩对比方法,如补色对比、邻近色对比、对比色对比、多色对比等分别做四幅色相对比练习。 (2)明度对比练习
选一组色彩做明度强对比的构成练习;在此基础上减弱其明度比,再完成一幅明度弱对比的构成画面。 (3)明度基调构成练习
选择4~5组色,以同一图形构成6种不同的明度基本色调。 (4)纯度对比练习
以高饱和色和中性灰组成一幅高纯度强对比的画面;在此基础上,减弱其纯度对比关系,构成一幅纯度弱对比的画面。 (5)色面积对比练习
选四色,在同一构图的四幅画面中,用分别变换各色面积比的方法获得不同的色调。 (6)色彩冷暖对比练习
用冷暖对比造成以一种色来烘托一种主要气氛的色彩效果,因为在同时对比的作用下,一种相反性质的色往往会使一种特定的气氛更为突出。
3.为任课教师提供的相关作业命题
以不同色相、不同材料制作一幅色相对比的构成设计。 4.作业命题设计原由
色彩对比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色彩构成课程中的重要知识部分,是色彩设计应用中专业知识能力的支撑。以上作业的训练有利于对这部分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5.作业规范与制作要求
(1)在命题作业的色相对比练习中,应尽量做到纯度的统一;纯度对比的练习中,应尽量削弱色相与明度的对比;明度对比练习中,应选择单一的色相。
(2)单元命题作业均采用手绘。尺寸为15cm×15cm。补充练习的尺寸大小可根据制作材料灵活掌握。
说明文字: 图3.1 图3.3-1 图3.3-2 图3.3-3 图3.3-4 图3.4-1 图3.4-2 图3.5-1 图3.5-2 图3.6 图3.7-1 图3.7-2 图3.8-1 图3.8-2 图3.8-3 图3.9 图3.10 图3.11
图3.12 图3.13 图3.14 图3.15 图3.16 图3.17-1 图3.17-2 图3.18 图3.19 图3.21 图3.22 图3.23 图3.24-1 图3.24-2 图3.24-3 图3.25-1 图3.25-2 图3.26-1 图3.26-1 图3.27 图3.28-1 图3.28-2 图3.28-3 图3.28-4 图3.29-1 图3.29-2 图3.30 图3.31 图3.32-1 图3.32-2 图3.33 图3.34 图3.35-1 图3.35-2 图3.36-1 图3.36-2 图3.36-3 图3.36-4 图3.37 图3.38 图3.39 图3.40 图3.41 图3.42
图3.43 图3.44
第四教学单元
色彩调和
所谓色彩的调和与不调和,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满足视觉及生理的需求。通常,调和色彩以适目的色彩效果为依据,要求有变化但不过分刺激,统一但不单调。在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进行组合时,为了达成一项共同的表现目的而设置一种秩序、使色彩形成统一和谐的现象,称为色彩的调和。 “同一”、“近似”、“秩序”是把握色彩调和的三个要领。
一、类似调和—统一中求变化
类似调和是以统一色彩属性为手段的调和方式。类似调和在配色中强调色彩要素中的一致性关系,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感,“同一”调和与“近似”调和都属于类似调和。
(一)同一调和
在明度、色相、纯度三种属性中有一种要素完全相同,变化其他要素,被称为单性同一调和;在三种属性中有两种相同,便称其为双性同一调和。同一调和的画面整体性较强,但亦有单调乏味的缺点。
单性同一调和
色相的单性同一调和是指画面不改变色相,只是在明度和纯度的调整中作变化。这是同一色相依靠其明度和纯度变化来安排的调和效果。这种单色相中求变化的调和方式简洁、有条理,画面色调的整体统一性非常强(图4.1-1,图4.1-2)。 单性同一明度调和是指画面色彩在明度上保持一致,从色相与纯度上追求画面的色彩变化。图4.1-3中色相之间的对比关系是依靠其明度上的一致性实现了画面色彩的调和。我们注意到,即使是色相差很大,只要明度统一,画面整体就会给人以安定的感觉。这是在不破坏色相平衡,维持原有气氛的同时,得到稳定感的巧妙办法。
单性同一纯度调和是画面的色彩统一依靠它们在纯度上的一致性。这种方法在协调明度和色相差异过大的画面效果时非常行之有效(图4.1-4)。
双性同一调和
若在色相、明度、纯度三属性中有两种要素完全相同,便称其为双性同一调和。比如既同色相、又同明度,这样的画面统一感更强,甚至会令人感到如同一幅单色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大纯度对比,才使它具备醒目的调和感。
(二) 近似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中有某种要素近似、变化其他要素,被称为近似调和。由于统一的要素由同一变为近似,因此近似调和与同一调和相比较,在色彩关系上有更多的变化(图4.2)。 近似明度调和是在画面色彩明度接近的统一原则下,变化色相和纯度。
近似色相调和是指画面色相基本一致,而主要在明度和纯度中求变化。比如黄色、橙黄色、橙色的系列色彩搭配。 近似纯度调和指在色彩的纯度基本接近的情况下,追求画面中明度和色相的变化。
二、对比属性调和—色彩秩序的设置
对比调和是以强调色彩变化而组合的和谐色彩关系。在明度、色相、纯度三种要素处于对比状态的画面中,色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表现得非常强烈。而这种色彩的强烈对比关系一方面可以提高作品的趣味,同时也容易引起视觉上的疲劳。要使这样的色彩关系和谐,就要靠某种色彩组合秩序来实现。
(一) 渐变调和
即在对比强烈的色彩中,做要素的等差、等比渐变系列,也就是说依靠色相的自然推进和明暗的协调变化以及纯度的逐渐减弱,来使对比变得柔和,形成色彩调和效果(图4.3-1)。互补色相的秩序调和可采取相互混合或互补色相分别与同一灰色混合的方法形成互补色的秩序。根据要求可构成等差渐变的秩序,也可构成有节奏、韵律的秩序,两互补色相之间的秩序越多,调和感越强;之间的秩序越少,调和感相对越弱。这样的画面由于非常注重各色阶层的秩序变化,因此
具有色感丰富、引人注目、对比温和而美丽的色彩效果。它的特点是可以将两个或多个极不和谐的颜色变得非常的和谐(图4.3-2,图4.3-3)。
(二) 面积调和
调整各色彩在画面中所占面积比例,则相对应的色相、明度和纯度对比的视觉感觉也跟着产生变化,由此起到调整对比关系,实现调和的作用。如使其中一色的面积增大,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方,形成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取得调和(图4.4)。这种统调的方法在设计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也已经在色彩的面积对比中进行了学习。
(三)隔离调和
隔离调和是以“居间色”调和的方式,使用无彩色的黑、白、灰或其他中性色彩区分不同色彩区域,以消除各色相之间的排斥感。通常,在色彩的各属性过于接近的颜色之间插入一种隔离色,会使它们的关系变得清晰明了;而在色彩差别过大的一组色中使用隔离色可以起到调和关系的作用(图4.5)。
另外,在对比各色的面积中,相互置放小面积的对比色,如一幅红绿对比的画面,红色面积中加小面积的绿色,绿色面积中加小面积红色,使之相互分割、穿插,各色面积分散变小,也可以增加调和感(图4.6)。这类画面的色面积分割得越小,调和感越强。
(四) 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色调和
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一色彩,使每个颜色都因染上这个颜色而改变本来的特征,最终变排斥成调和感(图4.7)。 在各纯色之中混入黑、白、灰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
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艳丽的纯色搭配中混入白色进行调和,会使其不协调因素通过提高明度、降低纯度而得到浅淡而朦胧的调和色调。混入的白色越多,调和感越强。
在尖锐刺激的纯色双方或多方,混入同一灰色,让纯色的纯度降低,明度向灰色靠拢,色相感减弱,能使整个色调变得含蓄、高雅。而且混入灰色越多,色相的调和感也就越强。如图4.8中红与绿本是最强烈的互补色对比,当它们分别与大量的灰色相混合后,由于色彩的纯度降低,使最具强烈对比的互补色关系变弱,成为低纯度互补色相构成,其画面效果的调和感则变得非常强。当然,红色和绿色随着纯度的变化,也引起了色相性质的偏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个偏灰的色彩。
混入黑色的调和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艳丽的纯色中同时混入少许黑色,使纯色的明度降低,纯度减弱,在色相方面有时还会发生色性的变化。混入黑色后,由于整个画面的对比度明显减弱,因而获得十分和谐的视觉效果。
在各纯色之中混入同一色相也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如图4.9-1中红橙色加入黄色与蓝色加入黄色便成为图4.9-2橙黄与绿色之间的色彩对比。
(五) 几何型秩序调和
可以在色环上以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位置变化来确定色彩的调和配置(图4.10)。
如以色环上任意三种等距离分布的色彩构成三组色的配置,这一组合形式能够提供更为广泛的色彩调和范围:红色、黄色、蓝色三原色的对比是三组色组合中对比效果最强烈,也是在平面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三组色组合。图4.11中高纯度的红色、黄色、蓝色组成了三组色,同时还交织使用了棕色、黑色和灰色等中性色彩,它们与原色色调的组合不仅仅是起色彩烘托的作用,更帮助了观者对于作品中图像轮廓的正确区分。在这类色彩组合中,当使用的色彩同三种原色远离时,就会因色相对比的减弱而趋于调和。如橙、绿、紫三组色的对比就不如红、黄、蓝三组色的对比强,而复色三组色的对比就更弱了。
很多时候画面是以更多色彩的组合方式出现, 以在色环上画出正方形、等五边形、等六边形的方法进行多色彩的配置,可以获得色彩调和、统一的画面效果。这种多色组合在年画、刺绣、泥塑等中国民间美术中被广泛使用。多色的组合关系若配置得当,则色彩丰富、变化有序、整体完美(图4.12); 反之,则色彩混乱、主题分散、轻浮不当。
各种色彩调和往往都有自己的特点,却都离不开以三要素为基础的色彩量与质的变化,它们是色彩调和规律的基本知识。在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美术院系还没有完整的色立体和标准的配色图典的情况下,除了以上介绍的色彩调和基本配置原则和方法,在学习实践中还可以参照几个色彩体系中有关色彩调和理论进行补充学习。比如日本色研所色彩调和理论体系提出了色调调和的观点,即色调的配色调和划分三类:同一色调配色;类似色调配色;对比色调配色。
同一色调配色指将相同的色调搭配在一起,形成统一调和的色调群。如将纯色调放在一起,因每一个颜色都具有鲜艳、
纯粹的共性特征而产生活泼感;而将粉红、淡蓝、浅紫等色调组合在一起,便形成淡雅的同一色调配色。同一色调配色是色调配色中最容易的调和配色。
类似色调配色即以相接近的色调搭配在一起。 类似色调的特点在于色调与色调之间有小的差异,较同一色调配色有变化。
对比色调的配色即指将色调配置图中相隔较远的色调搭配在一起的配色方法。这类配色因其色彩特性的极端差异而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由此产生对比的调和感。
单 元 教 学 导 引
目标 要求 重点
注意事项提示
通过对色彩调和理论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指导学生作业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和体验操作乐趣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通过本单元教学活动的实施,要求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几种不同的色彩调和方法组合出调和、统一的构成画面。
1.同一调和、类似调和都是强调色彩属性的统一,要求统一中的视觉色彩变化。 2.对比调和以强调变化而组合的色彩画面,主要是通过秩序的安排达到对比关系的调和。
本单元是教学课堂实践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安排学生作色彩调和练习,应对所布置的每一项作业给出具体要求,并通过辅导使学生感受和领会色彩调和的方法与规律。
1.学生参考书目
(1)(英)罗杰·沃尔顿.《大色彩》.安徽美术出版社 (2)潘强、栗军.《色彩构成教学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本单元作业命题
(1)挑选一幅黑白图片,然后在整幅作品1/4的范围内上色,色彩的明度应与图片原色的明度一致。 (2)挑选一幅彩色图片,然后使用与原有色彩明度近似的灰色在1/4的区域上色。
(3)全班使用一幅构图,每个学生使用不同的色彩调和方式(同一、近似、对比)进行色彩的配置。
3.为任课教师提供的相关作业命题
选择一对补色,如红色与绿色,以不同的色彩调和方法做调和配置练习。 (1)以在两色中加入中性灰色减弱纯度的方法调和画面色彩。 (2) 以调整两色的面积比例进行调和。 (3) 使用无彩色作为“居间色”进行隔离调和。
(4) 在红色面积中加小面积的绿色,绿色面积中加小面积红色,利用色彩的相互穿插进行调和。
4.作业命题设计原由
色彩调和方法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色彩组和练习,必须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并切实可行的调和配色训练方能达到目的。以上作业的布置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则而设置的。
5.作业规范与制作要求
(1) 所有作业的色彩配置要在变化中求统一,强调画面色彩的调和关系。补充练习的图形以单纯抽象为好。
(2) 命题作业可手绘,也可以采用电脑绘制,但一定要按命题要求去完成。作业大小为:长边尺寸20cm。补充练习需采用手绘,作业尺寸为15cm×15cm。
说明文字:
图4.1-1 图4.1-2 图4.1-3 图4.1-4 图4.2-1 图4.2-2 图4.2-3 图4.3-1 图4.3-2 图4.3-3 图4.4-1 图4.4-2 图4.4-3 图4.4-4 图4.5-1 图4.5-2 图4.6 图4.7-1 图4.7-2 图4.7-3 图4.8 图4.9-1 图4.9-2 图4.10 图4.11 图4.12
第五教学单元
色彩的心理效应
实践中运用色彩的创意能力是色彩构成学习的终极课题。
一切以色彩作表现手段的创造活动,其意义都
在于通过某种色彩组合的视觉感受使人产生一种心理的联系与共鸣。而研究色调对比规律与色彩构图的关系,提高设计
一、色调—色彩视觉与心理的沟通
色调即色彩的调子,是观者对一种色彩结构的整体印象。如同音乐单声不成曲一样,色彩呈现单色时没有呼应和对比,既无美丑,也不成其为调。色调是指两色或两色以上的组合群产生的调子,它实际上是通过对色彩属性的组合设计来实现的。
(一)色调与色彩心理
色彩创作的意图表达首先是避免色彩感觉的偏差,如果色彩感觉与表达的意图不符,无论怎样的配色,都会使人觉得不协调。而色彩会对人类心理产生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左右着人们的情绪,这是得到普遍认知的事实。
色彩心理是人对所视色彩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暗示产生的系列联想。鲜亮的红色、橙色和黄色能够令人精神振奋,而蓝色和绿色则能平静我们的情绪;高纯度的色彩给人们以华丽、气派的感觉,而低纯度的颜色给人朴实、素雅之感;混入黑色、灰色的冷色调,其沉闷、压抑的色彩环境令人意志消沉和绝望。不管是色彩的冷与暖、湿与干、远与近、轻与重、强与弱、柔软与坚硬、华丽与朴素都同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这些感觉偏向于物理方面的印象,而不是物理的真实,是我们的心理作用产生的主观印象。
色彩与形状
色彩学家通过测试发现色彩若以纯色出现时会与人的许多感觉发生联想,其中和造型因素有不少联系。当某一形状与某一色彩有相同的心理作用时,它们就构成表现方面的对应关系:比如,红色的稳定、重量和不透明性给人以静止、厚实、强烈、大方的感觉,被认为具有正方形的特征;黄色被认为同三角形有关,是人们把该色相明快、敏锐、活跃、爽快、利落、刺激的特点同三角形的尖锐感以及好斗和进取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蓝色的轻盈、柔和、寒冷、通透、缥缈,被联想成海洋或天空之色,它给人的感觉是浮动不定、变化万千,因此,能滚动的圆球便成了它的造型代号;而橙色的安稳、敦厚、温和、不透明,使其具有长方形的特征;绿色的冷静、清凉、自然、宽坦,对应了六角形;紫色的温和、虚无、变幻、神秘同椭圆形的特征相对应(图5.1)。
色彩与民族传统
民族及环境文化也影响着人类对色彩的感知,这就使色彩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在西方的工业文化中,黑色象征着死亡,哀悼者都穿着黑衣;但在古埃及人的眼里,黑色是与准备迎接新生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俗世生命的结束;西印度群岛的人们使用鲜艳的色彩来纪念死亡,因为这实际上是庆祝死者进入一个更好的世界。在中国,死亡的颜色是白色,穿着未经染制的白色衣服是一种谦卑的表示;而在艺术创作中,白色通常是纯洁、高尚的代名词,象征着平和与宁静。淡粉色使人对温情和浪漫产生联想,而过度夸张的粉色又暗示了甜蜜和肉欲。所以,色彩的象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至今还找不到一个全球通用的象征含义。
色彩与情感
色彩同个人的性格、情感有关。人们能够感受到色彩的情感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世界中,积累了许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产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比如,那些敏感的人喜欢红色,
理性的人更为偏爱蓝色;性格外向的人喜好暖色,性格内向的人则喜欢冷色;灰色因其代表着实用和理智而被那些沉稳或保守的人喜爱;然而作为平衡,人们可能会被性格中所缺乏特质的色彩所吸引。
尽管色彩对人们的情感影响很难进行归类,但有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人们并不了解颜色的特定含义,那么色彩的象征意义也不会起作用。有关情感和色相之间关系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常见的联系参照: 红色:活力、力量、温暖、肉欲、坚持、愤怒、急躁 粉红:冷静、关怀、善意、爱情、无私、暧昧 橙色:喜悦、安全、创造力 黄色:快乐、刺激、乐观、担心
绿色:和谐、放松、和平、自信、镇静、真诚、满意、慷慨 蓝色:洁净、宽广、希望、忠诚、灵活、宽容 紫色:灵性、直觉、灵感、纯洁、沉思、高雅、神秘 棕色:养育、自然、世俗、退却、狭隘 白色:和平、纯洁、孤立、宽广 黑色:温柔、保护、限制 灰色:独立、分离、孤独、自省 银色:变化、平衡、柔和、感性 金色:智慧、富足、理想
有关色彩效用对顾客购买习惯的影响调查和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活动中:黄色、橙色和红色的组合构成常常被用来刺激和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柔和的蓝色调暗示干净和宁静;紫色的搭配则通常与奢侈品联系在一起;绿色和棕色因能引起对自然的联想,所以经常被环保类产品采用为包装色;而金色、银色和黑色的精确配置有效地提供了物品高品质的保证。
(二) 色彩颜色基调的把握
在色彩调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在视觉上能产生调和的色彩搭配;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分析了色彩的视觉感觉同心理的联系以及各色相的情感特征和象征意义。这些知识的掌握对我们把握画面的颜色基调打下良好的基础。 颜色基调主要是体现一种色彩结构在色相及纯度上的整体印象。一幅画面,它的视觉感觉是暖还是冷,是红还是黄,是艳丽或是偏灰,这些是人们对色彩画面的最直接感受(图5.2)。
对颜色基调的把握,主要是对色彩三属性的理解和应用:一是运用色彩调和的原理,寻求色调的统一;二是建立对比关系的颜色基调,如强弱不同的冷暖对比,色相及纯度对比关系。
如果是寻求有倾向性色相的色调,就应该运用色彩调和的原理,确立主色,并且使主色颜色的面积大到能控制整个画面的色彩效果,然后根据需要适当搭配其他对比色。基调色在布料中指的是底色;在室内设计中指的是墙面和地板、地毯的色彩;在化妆上指的是肤色。一种有色相倾向的色调具有明显的表情特征,比如将白色作为基调色,配以黑色点缀的室内设计显得时尚而高雅;以米色为基调色配合橙色的对比,则会营造出古典优雅的氛围。
而在许多情况下,颜色基调又是以强调对比关系结构而成的。不管是色相对比还是冷暖对比,一般说来,强对比的基调比较激烈,弱对比显得相对柔和。不同的对比,有不同的视觉感觉和不同的心理感受,总之都要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对颜色的基调给予把握,才能使整体结构和谐完美、井然有序。
色彩的采集和重组构成是以自然界的植物、动物、风景和生活中所见物品为素材,通过分析、归纳其色彩因素和结构动势,用抽象的图形予以表达的色彩训练模式。图5.3,图5.4分别是以色彩写生稿和彩色图片为素材进行色彩构成练习的实例。我们还可以通过色彩联想构成的练习来训练我们归纳、应用色彩的能力。图5.5是根据酸、甜、苦、辣的味觉体验所作的色彩联想练习;而图5.6则表现幸福、快乐、悲伤的情感体验。
不同的或者是相同色彩的变化组合,不同的心情与环境、空间和时间,产生的心理暗示和刺激有相当大的差异。由于色彩联想构成涉及对色彩物理学、心理学、美学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该阶段作业是色彩构成训练中难度较大、最不易把握,同时又是创作空间最大的训练课题。
(三)应用设计中的色调配置
色彩毫无疑问是可以被用来表示某些特定的含义,而色彩所起的视觉效果及其含义的表达取决于其色彩的组合关系:高
纯度的黄色经常会与愉快、奋进的情感效果联系在一起,但它与紫灰系列色彩的对比组合却让这一色彩带给人们恐怖和痛苦的感觉;我们也很容易发现整体蓝色调和在其他色彩范围内小面积的蓝色所产生的作用完全不同。作为一名设计师,职业要求他们尽可能地发掘全新的设计理念,以促进相关领域设计的发展,这一要求意味着设计师需要探讨色彩领域中所有可能存在的色彩组合。
在平面设计中,人们研究画面色彩区域的划分就像电影中演员的角色划分一样,最主要的有主角色、配角色、支配色、融合色、强调色。主角色要用最强色,这种色彩若与画面主体表达一致,则主体明确、色彩明快稳定;配角色以对比色彩衬托主角色,起突出主角的作用;支配色通常为背景色,实际上支配着整个画面效果;融合色在画面色彩对比关系太强或其中一种颜色过于突出时起缓和作用,使画面平稳;在平淡、沉闷的画面加入强调色使画面生动有活力。同时,平面设计师还需考虑设计作品会以怎样的形式进行印刷以及会在何种背景下进行展示。比如商标设计就需要考虑它在不同的表面包括不同类型、质地的纸张、布料以及其他应用材料上进行复制和展示的可能性,因为顾客要求的是不论商标出现的地点如何,它都需要同原设计保持完全一致的色彩效果,而这种不变的设计效果是需要经过设计师大量调节和修改才能得到的结果。
室内设计师除了考虑顾客本身的色彩偏好外,色彩的心理暗示作用、色彩的流行趋势和美学上的可能性以及房屋表面结构和色彩光线这些因素的把握使他们的创造和想象力得到最好的发挥。在有利于主题表现的前提下,他们将所挑选的色彩任意地混合在一起:明亮的色调可以激发人们的活跃性和有利于精神的调节,因此它们被广泛地使用在学校和办公室的内部环境中;而黑色墙壁和天花板在当代也常常被用来营造一种舒适的环境氛围。银行采用白色荧光线来渲染稳重、牢固的气氛;而对于烘烤食品的展示则需要利用暖色调的荧光线来烘托食品的美味。
园林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在不同的平面上使用色彩,同时他们需要考虑游者经过园林时由于地点的变化而导致的色彩变化。可能设计师会大面积地使用低饱和度的色彩同时也点缀小面积的相对亮色调;以艳丽的郁金香来同沉闷的灰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不和谐的色彩中又可以通过间入式地种植白色鲜花和常绿的植物来调和。植物的种植还可对空间产生视觉效应:高饱和度的暖色调会给人紧密的感觉,而冷色调的色彩会引起一种远距离的空间感。如将冷暖的色调安排适当,人们的视线将会得到延伸,区域的面积将在视觉上得到扩大。因此,一个整体为冷色调的花园会显得毫无生气,而一个充满暖色的花园会在视觉上产生狭小的感觉。
二、构图—为色彩表现而设置的结构
色彩构图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组合在一起,使它们产生清晰和富于表现力的视觉效果。
色彩构图,狭义上讲就是色彩布局。各种色彩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关系必须是有机的组合,即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均衡、韵律、节奏等关系,有秩序、有节律地相互连结、相互依存、相互呼应,从而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
(一)色彩区域与动势
色彩构图通常由不同的色域组成,色域的用形和排列同构图的表现力直接相关。
一个色域的形状可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形态,也可能是由一组聚集的形的组合;一个色域内的色彩可能完全一致,也可能包含着细微的色彩变化;而各色域的色彩之间通过构图设置适当的色彩穿插是形成各色域之间联系的有效方法 (图5.7)。
一个构图中,对色域的安排有多种可能的方向,横向、纵向、斜线、圆形,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效果:横向意味着距离和宽度,纵向意味着高度和深度,这两种方向的结合产生某种对称的、坚固的量感;对角线以及类似的斜线产生运动感或造成将视线引向画面深处的纵深感,同时斜线形成的透视幻觉容易有很强的方向感和层次感;圆形具有集中的视觉效果,并且产生旋转的动势,其类似的弧线和曲线的动势都会造成相应的动感效果(图5.8)。
(二)明度区域与层次
要真正使色彩构图获得完整的视觉效果,必须考虑色彩的明暗结构,因为明暗对比关系直接影响色彩的表现。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在前面色彩对比和色彩调和的单元里谈到的明度对比关系的把握对色彩效果的影响,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在画面组织明度结构即划分明度区域的重要性。
划分明度区域,就是在画面上建立一个明度层次关系即黑、白、灰秩序(图5.9)。每一个明度层次由明度相近的色彩所组成。一个明度层次中可以容纳微妙的明度变化,但并不影响整个区域的明暗基调。这种明度区域的组成也许是色彩的大面积集聚,也许是小面积分散;色相可能是鲜明的,也可能是柔和或灰暗的,但在明度上都保持秩序的排列。
(三)强调与平衡
对于设计师来说,作品最重要的考虑可能就是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想要强调的部位上。这样的目标对于广告艺术尤为重要,任何广告都必须一开始就抓住观者的注意力,并将其引导到商品的名称和图形上去。
在平面创作所有元素包括点、线、面、色彩,可能色彩要素产生的强调效果最为明显。即使在纷乱的环境中,红色的停止标志和警示作用也能轻易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色彩构图中应充分利用色彩所产生的轻重感来达到画面强调的目的。
一幅画面必须有一个重心,这个重心是最能引起注意、最具有强烈暗示作用的主题,而其余部分便是使这个主题更加明确的副题或陪衬背景。主题是否分明,对于一幅画面是十分重要的。处理主从关系的方法,主体形象除了占主要位置以外,色彩的设置非常重要。一般来说,高纯度的色彩和细节丰富的区域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同时产生视觉上的重感。反之,低纯度的色彩和缺少细节的区域则视觉较轻。因此,获得强调效果的策略之一便是淡化所强调区域周围的色彩属性,利用强调对比达到突出的效果,比如白色墙面上安装的棕红色的门,就很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其二是设置一个对比的色场,通过与周围区域的色彩对比和动势对比从其间脱颖而出。第三,反复即是强调。一种颜色在画面中反复出现就如同音乐的重复节奏,同样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反复的法则应用即是通过不停地重复使用某一色彩,使该色彩所要表达的意义进入观者心中,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反复可以是单一色彩的反复,也可以是组合方式或系统方式变化的反复,由此使整个结构能在复杂中求得统一,变化中求得强调,以避免画面陷于单调、生硬的情形,从而加强画面的表达力。 画面色彩的结构设计最终追求的是一种平衡的关系。色彩的平衡不是指物理上的平衡,而是指构成画面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所形成的一种视觉心理上的平衡、稳定感,也就是色彩在感觉上的有生命、有律动、有响应的动态平衡。色相的比较、明度的高低、面积的大小、位置的远近、调子的轻重都是色彩均衡的主要条件。
平衡分对称性平衡和非对称性平衡。对称性平衡是指画面中有轴心或骨架,其基本形状在其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及位置都是对称性平衡所形成的效果。其画面特点单纯、有序,视觉上有强烈的安定、平稳感;非对称性平衡是指画面上的形状、方向、位置、色彩等造型元素不是平均和对称,而是在相应的运动和变化中建立的相对平衡的一种感受。它与对称性平衡相比,具有更多的变化性和生动性。
实际上,作品的平衡与不平衡感通常是对各种元素和设计理念的直觉处理。与利用明暗来平衡视觉重量的手法相对应的,是为了满足观者的美学比例而进行的色彩平衡。在一幅多色彩的作品中,不同明度的区域间存在着一定的数学关系,同样的关系也存在于不同纯度的色彩之间。我们研究色彩的对比、调和规律就是为了获得画面整体布局上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视觉生理的平衡并不是色彩设计唯一追求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的需求会对色彩的审美发生重要的影响。无论在艺术创造中,还是在生活用色中,特定的目的往往决定着特定的色彩搭配,有些看起来并不和谐的色彩,恰恰符合特殊的、富有表现力的色彩需求。因此,我们看到很多杰出作品并没有遵从任何色彩平衡理论。在某些情况下,艺术家们甚至会在色彩的帮助下特意营造一种不平衡感,这是对平衡规则的一种刻意打破。
图5.10~图5.22是利用色彩动与静、明与暗、鲜与浊、冷与暖等对比关系进行的一系列组调练习。以同一构图进行不同色调配置的训练,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色彩 创作欲望并加深其对色彩表现力的体验。
单 元 教 学 导 引
目标 要求 重点
注意事项提示
学习色调组合及色彩构图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色调与画面构图的色彩诸因素;探索色彩的视觉和心理特征在色彩构成与设计应用中的作用及意义。
结构、色调配置规律是色彩构成研究的主题。本阶段主要讲解色彩构成怎样通过对构图和色调的经营增强色彩对情感、主题以及形式美感的表现力。
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实践,能够运用平衡、节奏、强调、统一等构成法则达到色彩的表现要求,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1.色调是观者对所见范围内色彩的整体印象。它主要取决于主体色彩的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的关系;
2.色调的配置与转换依靠的是各色彩之间比例与位置的经营; 3.在设计应用中,色彩结构的设置与色彩创作的意图表达紧密相连。
本单元的讲授应注重多结合作品案例分析;教师在进行作业辅导时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过程学习,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加深学生对色调及结构表现力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和体验的兴趣。 1.学生参考书目
(1)(德)爱娃·海勒.《色彩的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 (2)(韩)I.R.I色彩研究所.《色彩设计师》.人民邮电出版社 2.本单元作业命题 (1)色的采集和构成练习
以植物、动物、风景的写生或摄影作品、民族服饰和民间艺术品等作为素材,通过分析、归纳其色彩因素和结构动势,用抽象的图形予以表达。 (2)对音乐的色彩联想构成
通过对交响乐、轻音乐、民乐、摇滚乐的不同节奏、韵律和意境的体会,分别作四幅色调及形式美感与之相符的构成练习。
3.为任课教师提供的相关作业命题
对季节、味道、情感等的色彩联想构成。可分别对春、夏、秋、冬;酸、甜、苦、辣;快乐、幸福、悲伤、愤怒这三组进行色彩的联想构成练习。 4.作业命题设计原由
色彩构成课程的学习最终是为色彩设计应用服务的。想训练出敏锐的色调差异性的感觉能力,从而准确地把握和表现色彩的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设置一些有利于分辨和记忆色彩的练习,实际地调配出不同色调。 5.作业规范与制作要求
(1)为了便于每一个练习课题更方便地进行互换,达到变化后色彩表现的清晰性,本单元作业一律采用抽象构图进行构成。
(2)为了切实的体验色调组合时色彩微差带来的变化,所有练习都采用手绘。 (3)本单元所有作业尺寸为15cm×15cm。色的采集和构成练习须附上素材图片。 主要参考文献:
(美)斯蒂芬·潘泰克、理查德·罗斯.《美国配色基础教材》 西蔓色研中心·《关注色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李萧锟.《色彩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钟蜀珩.《色彩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赵国志.《色彩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
潘强、 栗军 .《色彩构成教学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日)视觉设计研究所.《色彩配色基础》.中国青年出版社 刘宝岳、 宋莹 .《色彩构成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朱介英.《色彩学》.中国青年出版社
图片索引
1.1《天堂风光》冯重能摄影 1.2《高原夜色》冯重能摄影 1.3-2《雨后彩虹》冯重能摄影 1.5《都市霓虹》冯重能摄影
1.8《巴音布鲁克草原河湾》冯重能摄影 1.9《祥云》冯重能摄影 1.10菊乐饮品色装 邹艳红设计 1.12《白桦林》冯重能摄影
1.14-1色相推移练习 范军 1.14-2色相推移练习 李卫 1.16明度推移练习 李树林 1.17明度推移练习 刘艳丽 1.18明度推移练习 范军 1.20纯度推移练习 王世雄 2.3-1色彩透叠练习 李小莉 2.3-2色彩透叠练习 (作者轶名) 2.4木板油画《就坐的模特儿之背部》修拉 2.5产品招贴广告 邹艳红设计 2.6空间混合练习 王世雄 3.3色相对比练习 (作者轶名) 3.4-1冯重能摄影 3.4-2冯重能摄影
3.5邻近色对比练习 唐明 3.6食品招贴广告 邹艳红设计 3.7对比色对比练习 李树林
3.8-1互补色对比练习 王文杰 3.8-2互补色对比练习 张良 3.8-3互补色对比练习 张林 3.9色相对比练习 陈小祝 3.10色相对比练习 罗心佚 3.11色相对比练习 唐明 3.12色相对比练习 欧晓峰 3.13色相对比练习 赵敏
3.14色相对比练习 钟婧 3.15色相对比练习 王世雄 3.16冯重能摄影
3.18产品招贴广告 邹艳红设计 3.20明度基调练习 胡文碧 3.21明度对比练习 何小雄 3.22明度对比练习 朱莎 3.23冯重能摄影 3.24纯度对比练习 夏 3.25纯度对比练习 涂敏建 3.26纯度对比练习 唐密 3.28纯度对比练习 张程 3.29纯度对比练习 张林
3.31冷暖对比练习 (作者轶名) 3.32-1冷暖色调配置练习 贾德 3.32-2冷暖色调配置练习 贾德 3.32-3冷暖色调配置练习 李树林
3.32-4冷暖色调配置练习 李树林 3.32-5冷暖色调配置练习 胡晓勇 3.32-6冷暖色调配置练习 胡晓勇 3.32-7冷暖色调配置练习 周学钢 3.32-8冷暖色调配置练习 周学钢 3.32-9冷暖色调配置练习 胡渊 3.32-10冷暖色调配置练习 胡渊 3.35-1冯重能摄影 3.35-2冯重能摄影
3.36面积对比练习 蒲明星 3.37面积对比练习 赵春霖 3.38面积对比练习 牟丽嘉 3.39面积对比练习 李树林 3.40面积对比练习 刘敏 3.41面积对比练习 邓建军 3.42面积对比练习 曾益 3.43面积对比练习 丁尚福 3.44面积对比练习 马兰 4.1同一调和练习 朱惠涓 4.2近似调和练习 雒大勇
4.3-1中国民间刺绣 (作者轶名) 4.3-2渐变调和练习 张程 4.3-3渐变调和练习 张程 4.4面积调和练习 (作者轶名) 4.5隔离调和练习 张良 4.6隔离调和练习 李树林 4.7同色调和练习 (作者轶名) 4.8同色调和练习 张林 4.9同色调和练习 杨金春 4.11《建筑者们》雅各布·劳伦斯 4.12中国民间绘画 高金爱 5.2色调配置练习 钟婧 5.3色彩采集重组练习 唐正接 5.4色彩采集重组练习 唐雪 5.5色彩联想构成练习 邵黎 5.6色彩联想构成练习 魏瑶 5.7色彩构图练习 王雪洁 5.8-1色彩构图练习 李黎明 5.8-2色彩构图练习 叶夏霞 5.8-3色彩构图练习 罗心佚 5.8-4色彩构图练习 文金兰 5.9色调配置练习 赵敏 5.10色调配置练习 郭浩 5.11色调配置练习 罗心佚
5.12色调配置练习 魏小波 5.13色调配置练习 卢健 5.14色调配置练习 刘伟 5.15色调配置练习 蒋志洪 5.16色调配置练习 张林 5.17色调配置练习 简莉 5.18色调配置练习 燕玲 5.19色调配置练习 华川
5.20色调配置练习 (作者轶名) 5.21色调配置练习 赵春霖 5.22色调配置练习 袁海燕
说明文字: 图5.1 图5.2 图5.3 图5.4 图5.5 图5.6 图5.7 图5.8-1 图5.8-2 图5.8-3 图5.8-4 图5.9-1 图5.9-2 图5.9-3 图5.9-4 图5.10 图5.11 图5.12 图5.13 图5.14 图5.15 图5.16 图5.17 图5.18 图5.19 图5.20 图5.21 图5.22
正在阅读:
色彩构成11-05
【最新文档】鸭的喜剧,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 (13页)04-27
植物病理学原理复习笔记10-27
庆元旦手抄报活动方案11-03
2014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03-17
网名设计、起昵称专用特殊符号大全04-20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检测试卷(17套)答案07-09
关于YJ19-29卷烟机组水松纸鼓轮加热部分的改进探讨01-17
【推荐】活动策划4篇05-24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实训总结01-0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构成
- 色彩
- 水土保持小流域实施方案实施提纲
- 初中语文中考经典记述文阅读30篇及答案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网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精品
- 2014年福建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1 - 图文
- 农药基础知识
- ansys—solid45单元 - 图文
- 关于MPAcc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规定
- 10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 肿瘤个体化治疗相关基因突变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 翻译作业
- 高压线安全防护施工方案
- C++ 2014-2015-2模拟卷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
- 中科院-中科大2004试题及答案
- 晶体光学习题
-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常见问题及故障说明
- 工程质量竞赛实施方案二稿
-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一章绪论
- 1-唱响安全生产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