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8 04: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枭龙\挑战\光辉\与LCA的对比,优劣一看便知!

2010-08-16 11:19:36 已有评论(0)

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的FC-1“枭龙”已在巴基斯坦空军服役,被巴基斯坦空军称为JF-17“雷电”的FC-1现在已经形成基本战

斗力,并在巴基斯坦空军的演习中表现出较好的多用途潜力和战术性能。

巴基斯坦空军JF-17双机参加了本次范堡罗航展,向世界宣布FC-1/JF-17事实上形成了有效作战能力。

巴基斯坦和印度曾经爆发过多次战争,两国之间在互为对手的对峙中也存在针对性的军备竞赛。JF-17的装备对空军装备严重失

衡的巴基斯坦是很大的助益,成品机和生产线的引进增强了巴基斯坦空军的综合实力。

中国枭龙战斗机

印度同时也在研制自己的“轻型战斗机”LCA“光辉”,与FC-1规格类似,现在也已经进入到设计冻结后的小批试生产的阶段。用现

有资料去对比分析FC-1和LCA各自的设计特点和性能指标,仍然可以对这两个型号战斗力水平和发展前景进行粗略的估计。

设计目标与战术设想

FC-1最初是中国应巴基斯坦空军需要,以替代歼-7为基本目标发展的超音速全天候战斗机。LCA是印度空军为了替代米格-21的

装备空间,通过对外合作方式研制的全天候超音速战斗机。两种飞机的替代目标完全相同,都采用两侧进气,具备较好的近距格斗空战和迎头拦射能力,装载必要的武器和设备后还可执行近距支援等对地/海攻击任务。

LCA战斗机

两个型号在功能设计和性能指标的选择上,基本放弃了米格-21高空高速飞行性能和拦截作战能力,而是通过加强中低空机动性

和改善载荷航程性能,将飞机发展成为具备较强使用弹性的多用途战斗机。这样的设计标准更接近美国的F-SE和F-20A“虎鲨”的设计思想。

巴基斯坦装备的JF-17服役后开始执行强-5的近距支援任务,空军演习中JF-17也以攻击机的角色出现。这里有该机空

战设备和装备仍然不够完善的因素,但高空高速性能的欠缺确实影响到了FC-1在防空作战中的地位。

两架枭龙战斗机

LCA在气动设计上相比FC-1考虑得更为全面,无尾三角翼布局具备有利于提高瞬间机动性的低翼载荷,薄翼形的后掠三角翼比

较适合有限推力时的高速性。LCA机体和进气道设计同样放弃了M2的速度要求,原型机存在的结构超重问题影响到了飞机性能指标的实现。

通过试飞,LCA不断暴露出很多技术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印度航空科研系统有很大难度。即使寻求外援,也没有哪个国家会对

LCA的发展完善尽心尽力。LCA研制进度的拖延影响到了预期装备用途的实现。

目前虽然还无法最终确定LCA在印度空军的实际地位,但从几次公开展示中LCA的外载荷构成和资料数据分析,印度空军很可

能将LCA作为类似“美洲虎”那样的攻击机使用,LCA在印度空军的地位与巴基斯坦的JF-17可能比较接近。

气动特点和性能指标

FC-1与LCA在机体尺寸、内部空间和载荷方面基本相当,这样的基础条件使它们的战斗力标准也比较类似。

这两个机型都能够装备天线口径60厘米左右的多功能脉冲多普勒雷达。有限的机体尺寸使这两种轻型战斗机在外挂载荷上都比

较局促,估计FC-1 和LCA标准空战载荷都是中距弹和格斗弹各两枚。

有效探测距离80~100千米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和先进导弹武器的综合,使FC-1和LCA都具备较好的格斗空战和有效的迎头拦截

射能力。

LCA和FC-1都能够挂载常规或制导武器执行对地对海攻击任务,但考虑到飞机载荷航程条件和装备体系构成的需要,轻型战斗

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武器载荷很少超过2吨。

考虑到三角翼的LCA机翼下挂点空间要比FC-1更为紧张,在挂载1个机腹副油箱和2枚自卫格斗弹的标准条件下,LCA挂载对

地攻击武器时的尺寸和数量要比FC-1低。LCA进气道下的吊舱挂点虽然在理论上可以缓解外挂点紧张的问题,但FC-1作多用途战斗机时的载荷条件和任务弹性比LCA更为平衡。

FC-I和LCA在气动布局设计上显然走了两个极端。FC-1采用了三代机中比较成熟的常规布局和气动设计标准,LCA则选择了特

殊的翼面设计以实现对作战性能的整体平衡。

常规布局的FC-1采用两侧肋下进气和带边条的中等后掠角梯形翼,飞机的整体布局与最初设计的“超七”方案有很强的继承性,

但在翼面和边条设计上能够看出米格和中国技术的影子。

FC-1气动上所应用的技术先进性基本处于F-20和F-16之间,大边条、DSI进气道和纵向电传技术的应用,在保持成本控制的基

础上还有效提高了飞机的飞行性能。

LCA小尺寸的机体和不可调进气道设计证明其对高速性要求不高,这与同样采用无尾三角翼的“幻影”2000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

在机体和翼面比例上LCA却有超过“幻影”2000的翼面积。

较大的翼面积虽然不利于LCA发挥三角翼的高速性特点,但结合电传操纵系统后可在中等高度获得较强的瞬间机动性。LCA采

用了在翼形上比较特殊的外凸前缘双三角翼,低后掠角的内翼段可以对进气道的来流进行预压缩,前端翼面同时可以起到涡流发生器和边条的效果,在涡流的利用上与“幻影\的独立前翼有相似的效果。

LCA双三角翼前端低后掠角部分除了气动上的作用,斜切尖的内翼段还可以提高飞行员侧下方的可视范围。LCA的翼

形除了在气动方面发挥积极效果之外,还可以在保证翼展和翼面积的前提下降低翼根弦长,翼根弦长缩短则有利于缩短机体长度和降低结构重量。LCA现有内翼段前端如果应用襟翼扩大气动条件范围,翼面的气动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LCA双三角翼内翼段钝角和外翼段大后掠角的结合,在保持气动效果、翼面积的同时可维持较好的速度性能,但因为 LCA原型

机暴露出的结构超重和动力不足问题,与动力性能有关的加速、爬升和稳定盘旋等性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LCA战斗机群

FC-1原型机在试飞中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超重问题,早期原型机还存在气动限制和抬头困难的缺陷。但其常规气动布局和较大长

细比的设计适应性较好,后期改进中通过DSI进气道减重和加大边条调节升力的措施,在保证基本重量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解决了抬头困难问题,依靠增大边条的改善作用还使飞行性能得到了一定提高。

FC-1大量采用常规材料影响到了结构重量的优化,却能够降低成本。该机钛合金和复合材料用量明显低于同时期国内先进战斗机,

在结构重量方面不代表中国航空技术的最新成果。随着中国先进航空材料和结构的成本逐步得到改善,FC-1后期改进型的结构重量还有优化的空间。

FC-1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在技术和成品供应合作方面的终止,迫使中国航空工业用俄罗斯RD-93发动机替代原选择的F404。RD-93

在推重比、寿命、可靠性和维护性方面远不如F404,但推力远大于F404。因此虽然后期设计中FC-I的结构重量和推比要求都比最初的“起七”高,但实际结果却是因祸得福。

LCA采用的气动布局在格斗空战性能上遵循欧洲式角度空战的观点,大面积三角翼和低翼载的气动特征有利于增强瞬间机动性,

但短粗的机体和大翼面的阻力特性对持续机动性影响较大,提高整机推重比是有效解决方法。动力性能提高可采用增加发动机推力或降低飞机重量的措施,前者要比后者更容易实现。

LCA在动力系统选择面上比中国要丰富得多。LCA最初考虑采用自行研制的“卡弗里”中等推力加力涡扇发动机。虽然得到法国和

俄罗斯的技术援助,但薄弱的基础使“卡弗里”在研制过程中仍然遇到巨大的困难,进展远不能与LCA机体设计的速度相适应。在能够得到增推的RM12(JAS-39“鹰狮”的动力)或 F414之前,靠动力性能来提高飞机推比的方法存在较大难度。

LCA战斗机

飞机载油不足的问题也限制了LCA发动机动力性能提高的潜力。LCA选择不超过6吨的基本重量就是为了平衡飞行性能,通过

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的减重效应降低飞机结构重量,达到基本动力条件下的飞行性能指标。

尽管采取了综合减重措施,但是LCA原型机却出现了结构超重的问题。考虑到战斗机在改进完善中普遍存在增加重量的基本趋

势,估计LCA后续有效降低基本重量的难度较大,LCA装备后的实际飞行性指标还受很多不明确因素的影响。

LCA虽然相比FC-1具备体积小和结构重量低的理论优势,但相比重量和尺寸略大的RD-93提供的81千牛推力,LCA可能选择

的 F404-GE-400的最大加力推力只有71千牛,RM12(F404J)的推力也只有80千牛,只有处于中推技术尖端的F414-GE-400、 M88-3和EJ200的98、87和89千牛推力(发动机推力数据采用每型号基本型的公开数据)。

才具备超过FC-1所需要的条件。不过,最先进的航空动力系统在引进整合上存在较多困难。总之,动力问题对LCA造成的影响

比起无可选择的FC-1还要明显。

意义与价值

中国航空工业突破三代机技术的关键是歼-10和歼-11这两个项目,相比歼-10中型战斗机,轻型的FC-1在设计过程中对中国航空

兵装备

需求考虑不多,反到对成本和生产条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虑。

大量采用成熟技术的FC-1研制进度比LCA要快的多。巴基斯坦在采购成品FC-1的同时也在国内建立自己的生产体系,并已经

能够制造JF- 17的部分结构件,随着巴基斯坦空军装备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转移范围的增加,其最终可能依靠FC-1/JF-17建立自己的战斗机生产体系。

印度航空工业自行研制战斗机的时间并不算晚,HF24“风神”喷气战斗机早在1963年就进行了首飞,虽然印度之后没有再自行研

制出批量装备的现代化战斗机,但从米格-21开始到苏-30MKI的装配和引进生产,在装备技术和生产体系的发展上也具备了必要的延续性,单纯引进生产并没有使印度自身的航空科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LCA是印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先进战斗机项目,这个项目的存在的意义不但是为了替代过时的米格-21,也是为了

带动印度航空科研生产体系的整体进步。

因此在LCA规划中印度航空系统采取了技术上跃进的方式。LCA综合运用较先进的气动布局、航空材料、电传飞控和综合航电

技术,很多印度暂时无法提供的新技术都依靠引进的渠道获得,结果就是LCA的身体里装着多个国家先进技术组合的“混合”芯。

LCA引进成品中除了波折不断的发动机型号选择外,机载航电、飞控和武器方面所遇到的难度相对因为可以从外国购买而比较容

易解决,反到是构成机体结构的加工工艺和先进航空材料的生产,在LCA的细化设计和机体制造过程中造成了比较大的麻烦。

LCA广为诟病的就是机体应用了很多先进的材料和技术,这些先进技术虽然对LCA的性能提高有实际价值,但过多新技术的应

用和缺乏经验的印度航空工业基础的矛盾,导致LCA从研制到试飞阶段都遇到了很多瓶颈和困难。LCA很多不成熟技术造成的影响其实用常规技术就可以解决,从这一点上看起来LCA确实在新技术应用上有画蛇添足之嫌。

总之,印度研制LCA的最终目的与中国研制歼-10相当。正如中国通过从歼-8到歼-10的过程逐步取得经验积累一样,印度航空

系统要填补经验空白也必须得到可以依托的型号,走完项目的完整过程,以获得有参考价值的思路和体系,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和建立系统的技术人员队伍。

发展前景

FC-1的未来发展前景相对简单,目标指向原本采用歼-7/米格-21和F-5的国家,这与最初设计“超七”时并无差异。FC-1性能改进

和完善的标准主要依据用户的需求和选择,飞机的技术条件和成品、武器的选择方式也比较灵活,可以对外输出生产线的FC-1也可促进用户国航空技术的发展。

FC-1乐观估计未来十年里可以实现350~400架的出口目标,按研制费估算出口200架就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和投资收益,也有利

于提升中国战斗机的国际形象。FC-1经过改进,成为中国海军航母的舰载攻击机,充当法国“超军旗”那样的舰载单发攻击机角色也是不错的选项。

LCA经过20年磨剑后才刚刚实现部分试飞的目标,实际进展远远落后于计划。研制LCA时印度空军还只是一支作战

范围有限的战术航空部队,但随着苏-30MKI远程战斗机的装备,印度空军已经开始建立起以重型战斗机为核心的装备体系,米格-29和“幻影”2000已经成为扩大规模的低档装备。新的装备规划体系使轻型战斗机成为可有可无,计划替代米格-21的LCA即使服役也难以占据最初的位置。

中国枭龙战斗机

印度采购国外战斗机替代LCA并没有任何政治上的困难,备选机型很多,装备速度和战斗力标准都要超过LCA,甚至投资也不

比自行研制LCA更高。但引进的结果就是LCA项目的彻底失败,印度航空工业将彻底失去自行发展先进战斗机的能力,印度空军未来的装备渠道将完全被国外供应者把持。

因此,印度航空企业在LCA项目拖延期间并没有放弃对其改进发展,不但在逐步推动单、双座原型机和小批生产型的发展,为

海军研制的舰载型也已经完成样机的生产。舰载型的设计意图是配合米格-29K,首先发展双座舰载型应该是瞄准了舰载训练机这个需要。这些都证明印度利用LCA这个仅有的工具在每个方面都努力去涉足和尝试。

LCA估计至少还需要2~3年才可以满足实用生产型服役的标准,服役后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麻烦。估计印度利用

LCA打开国际市场的可能性非常有限,按照印度空军和海军可能提供给LCA的装备空间估算,达到服役标准的LCA总生产规模大概只能维持在200架左右,这个数量从投资效益角度来说显得较少。

任何新兴国家的技术经验积累都需要时间,并肯定会出现曲折。中国航空科研系统从60年初开始的30年里实际成果并不多,期

间遭遇到的困难和因为失误导致的损失远比印度现在沉重得多,用了20年才算真正吃透前苏联60年代提供的技术,90年代初期的实际产品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60年代后期标准。

FC-I、歼-10也是依靠国际合作才得到突破。鉴于此,只要印度能坚持下去,以我为主,对外合作,LCA就不会出现最终“烂尾”

的可能。

加拿大男子倾家荡产研制出机器妻子(组图)

? http://www.huanqiu.com ? 2008-12-12 08:27 1 2 [下一页]

图为:爱子和它的制造者黎忠

图为:爱子

她是男人心中完美的妻子:身材苗条、善于理财、做家务,更重要的是,永远不会抱怨。她名叫“爱子”,是一位机器人,是加拿大发明家黎忠(Le Trung)的杰作。阅读

早晨读报,报天气情况

33岁的黎忠是一位电脑大师。黎忠生于越南,长于日本,8岁时就制作了一个机器人。为了打造自己的梦中女神,他已经花了两年的时间,耗资1.4万英镑,用光了自己的积蓄,还卖掉了汽车。他说,由于没有时间去谈女朋友,他便利用最新科学技术造出一个“完美女郎”。他说,他与爱子的关系还没有发展到同床共枕,但只要在设计上对她稍加改进,爱子就能成为一个性伙伴。

黎忠说:“‘爱子’是科技与美丽邂逅的产物。”她年方20多岁,正值青春妙龄,身材苗条,相貌姣好。她总是乐于打扫房间,帮助黎忠记账,而且知道他爱喝什么。每天早上,“爱子”都为黎忠读报,开始新的一天。她可以用女性温柔的声音告诉黎忠当天的天气状况,比如:“外面是零下二摄氏度。”黎忠说:“她今天说的有些晚,她的电池没有充满电。”

晚上一起“就餐”

到了晚上,他们一起坐在餐桌旁,只是“爱子”的胃口不佳,不吃任何东西。他们经常驾车外出,到乡下兜风。如果黎忠不小心迷了路,还要靠“爱子”指点方向。

为了节省资金,“爱子”穿的衣服是黎忠的妈妈的。他说,他妈妈非常喜欢“爱子”,每天为她梳头,就像对待女儿一样。

准备安装新手

目前,黎忠正在等待新的零件,重新安装“爱子”的手,以便教她在早晨沏茶和煮咖啡。他举起“爱子”带着手套的手说:“她的手现在还是纸板制作的,我没有钱买钛。”

“爱子”大约重32公斤,身躯由硅树脂制成。黎忠只用了1个半月就完成了她的硬件部分,但却用了一年多编写软件。

图为:爱子在做家务

会扇“骚扰者”耳光

“爱子”全身关键部位布满传感器,脖子上还有一个摄像头,这样她就具备了触觉、视觉和听觉。黎忠说:“‘爱子’除了没有嗅觉,其他感觉都有。”爱子可以对挠痒和触摸做出反应,能够认人,可以用英语和日语说1.3万句话,还会做代数和几何题。 黎忠让“爱子”读一张印有大号字的纸,“爱子”顺利地读完,只犯了一个错误。她可以点头,手也可以动。如果有人粗鲁地摸她碰她,她就会愤怒地大声叫喊。即使黎忠轻轻地拍她的头,她也会说:“摸女孩的头可不好,摸你自己的头。”

一起逛公园

黎忠还带着“爱子”一起逛公园,引起许多人围观。他说:“女士们一般争着跟她说话,男人却想要上前摸摸她,如果他们举止不雅,‘爱子’就会扇他们耳光。”

不过,一个老太太对“爱子”的出现不太满意,她冲他们大喊大叫,指责黎忠企图成为“造人”的“上帝”,“大错特错”。

下一步目标:直立行走

目前,黎忠的下一个目标是让“爱子”让“爱子”更加完美,能够像人类一样行走,而这需要大笔资金。但黎忠已经失业三个月了,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钱。目前,寻找投资人成为他的首要任务。一旦大功告成,他希望出售复制品,用作家用女工。 黎忠说:“‘爱子’不需要假期,不吃饭,不休息,可以一天工作24小时,堪称完美女郎。”

否认是女友或妻子

随着媒体的关注和报道,黎忠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网络名人。但他在12月10日在父母家中接受采访时否认“爱子”像英国《太

阳报》和《每日邮报》说的那样是他的女友,更不是他的妻子。 他羞涩地说:“我有朋友,不必制造朋友。”

百度首页 | 登录

052C导弹驱逐舰在百度百科中为本词条的同义词,已为您做自动跳转。 中国170兰州号052C型导弹驱逐舰 百科名片 中国170 兰州号052C型导弹驱逐舰。该型驱逐舰于2003年中旬下水,为中国海军新一代防空型导弹驱逐舰,目前共建2艘,分别是170号和 171号,主要作战使命是负责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作战以及配合其它舰艇进行反舰攻击,总设计师为潘镜芙。 目录

简介 中华神盾相控阵雷达 武备 其他 评论 区域防空驱逐舰 170与亚洲同级舰的对比 简介 中华神盾相控阵雷达 武备 其他 评论 区域防空驱逐舰 170与亚洲同级舰的对比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170 兰州号,052C型导弹驱逐舰

2003年4月29曰在江南造船厂下水。是中国海军第一代具备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的防空型导弹驱逐舰,被誉为“中华神盾”。 排水量:7000吨 主 机:柴燃动力 航 速:<30节。

武 器:反舰导弹:2座4联新型反舰导弹发射架 舰空导弹:2组“海红-9”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1座100毫米单管隐身主炮 2座7管30毫米近防炮 4座3×6多用途发射器

2座3联324毫米鱼雷发射管 直升机:1架卡-28反潜直升机 该型驱逐舰于2003年中旬下水,为中国海军新一代防空型导弹驱逐舰,目前共建2艘,分别是170号和 171号,主要作战使命是负责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作战以及配合其它舰艇进行反舰攻击,总设计师为潘镜芙。 在外形上,舰体很明显是由先前的167号驱逐舰发展而来,只不过设计的更加紧凑、平面化罢了。和中国以往的舰艇设计总喜欢参照苏俄的相比,170号驱逐舰在设计上可谓是独具一格,带有十分浓厚的德国MEKO风味;舰体修长而丰满,首部为大角度飞剪舰首,不带任何外飘,水线以上无折角线,上层建筑物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尾部设有小契形尾;和80年代设计的舰艇相比,170号虽然在试航性和稳定性上有所欠缺,但这种新颖的设计方式可以大大提高170号的快速性、抗浪性,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舰艇在高速航行时的产生的兴波阻力;其机动灵活,快速性好,可以说还是适应未来作战需求的。是中国海军第一代具备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的防空型导弹驱逐舰,被誉为“中华神盾”。

052C兰州级“中华神盾”驱逐舰:052C型驱逐舰是在052B型驱逐舰的基础上改进设计,采用国产第一种具有垂直发射能力的防空导弹系统和类似于美国“宙斯盾”系统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了区域防空能力;反舰导弹采用新一代反舰导弹系统YJ-62,射程达到了280公里,有较强的反舰能力。因此052C驱逐舰具有强大的防空反导能力,将是我国海军在未来的战争中对抗反舰导弹攻击的主要力量。

中国170兰州号052C型导弹驱逐舰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海军在舰艇设计方面都开始追求隐身方面的要求。由于有

了先前167号的设计经验,故在170号上,中国海军采取的是进一步加以完善的方法,外形上一改167号半封闭的设计方式,首次采取了全封闭式的外形设计,用曲面板代替平面板,侧壁的倾斜角度更大,折角处都采用了圆弧形表面和棱,以避免镜面强反射。而各种暴露在外的武器设备也都力所能及的实行了隐身化的改装;比如主炮采用了隐身化设计,反舰导弹附加了双面挡板,防空导弹使用了垂直发射装置,将整个机构都深埋于舰体内部等。对于水面舰艇来说,红外辐射具有明显的可探测特征。其红外辐射源主要是烟囱、主机舱及其排出的废气和热水、灯光、舰体表面的热辐射等。在170上,针对红外特征较强的烟囱,分别采取了冷水降温,隔热挡板、涂绝热层、防热垫以及把柴油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通过内部管道排放至水里的多种方法来抑制红外辐射;在声隐身上,170号的舰体表面采用了消声瓦、消音涂层以及高效率的5叶大桨来防止来自水下的声纳探测。以上种种防护措施的结合,使得170号的隐身能力十分突出,据称满载排水量7000 多吨的170号在雷达显示屏上的信号仅相当于几百吨舰艇的大小。

编辑本段

中华神盾相控阵雷达

“兰州”级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舰桥四周加装了四具大型的固定式相位阵列雷达天线(网友经常称之为“板砖”)。“兰州”级上层结构呈八面体,往上朝内倾斜 15度,而与中心轴线呈45度夹角的四个倾斜面各安装一具阵列天线,这种配置与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类似。170舰下水之际,四个“板砖”的位置都以圆弧形的钢板遮住,最初还有人以为这就是天线表面,不过很明显地,精密脆弱的

中国170兰州号052C型导弹驱逐舰

相位阵列雷达不会在下水前就装上,所以这些弧形钢板应该是单纯地用来遮蔽“板砖”基座并吸收下水时的冲击力道,避免基座变形受损。170舰完工后的照片显示,“板砖”的天线外罩为弧形且明显向外突出,此乃气冷系统的静压箱(以下将详述),而天线本身是平的。

这四面“板砖”的面积比美国AN/SPY-1还大(4.5X4.2m),采用波长较长的S波段操作,拥有较佳的远距侦测能力,实际侦测距离则不明。 这四块“板砖”是雷音电子公司面向国外客户研制的舰对空警戒雷达LY(雷音汉语拼音缩写)-SPIDER舰对空警戒雷达,可装备护卫舰、驱逐舰等中小型水面舰艇,也可用于海岸、海岛及陆地防空警戒。其探测威力大并具有良好的反隐身性能和抗反辐射导弹攻击的能力。 由于 “板砖”面积不小,而舰上的海红-9远程防空导弹又与俄制SA-N-6舰载防空飞弹(SA-N-10的舰载版)可能有血缘关系,不禁令人联想此雷达是否与俄罗斯“库兹涅索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的“Sky Watch”相位阵列雷达(天线面积也很大,也是方形)或者SA-N-10的30N6E相位阵列雷达有所关连。

“中华神盾”,有时也称“中华宙斯盾”,并不是雷达的正统称呼,而是中外专家与军事爱好者起得外号。“神盾”称呼的由来可以上溯到美国“宙斯盾”阵控雷达系统(请参加词条“宙斯盾雷达”)。“宙斯盾”系统在港台地区被翻译做“神盾”,因此当中国的阵控雷达第一次被外界证实的时候,在得不到官方相关数据和解释的情况下,相关个人和组织便以“中华宙斯盾”或“中华神盾”来称呼。实际上,目前只能确定二者外形相似,而具体性能对比没有任何可供信服的结论。 编辑本段 武备 武备简介

垂直发射单元:六联装环形圆筒垂直冷发射。共8个单元,前甲板6个,后甲板2个。每个发射单元装弹6枚,全舰垂直系统共装弹48枚。每个弹筒均为发射器,发射速率和可靠性比RIF高。

中国170兰州号052C型导弹驱逐舰

防空导弹:采用国产海红9(红旗9舰用型)。海红9导弹为无翼式,最小作战高度0.5公里,最大作战高度30公里,最小作战距离6公里,最大作战距离2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大于4.2马赫。飞弹全长6.8米,弹径0.47米,弹重1300公斤,弹头重量超过180公斤。

反舰导弹:国产鹰击12反舰导弹。海军鹰击十二是八五计划重点项目之一,目标是研制一种通用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代替现役的鹰击八三反舰导弹。十二号弹由601,611和海军研究院,航天三院联合研制。601,611负责气动设计,海军研究院解决制导。工程包括两个子型号第一种弹体长而宽,呈扁平装,装备超音速冲压发动机,两侧进气;巡航速度为2.2马赫,末端速度高达4.0马赫, 射程250-300公里。第二种呈圆柱体,装备超燃冲压喷气,冲压双燃烧发动机,前端进气;巡航速度为4.0马赫,末端速度高达6.0马赫;射程550-640公里。十二号弹的雷达反射截面小于等于0.2平方米,采用惯性制导,卫星导航,战斗部为250公斤常规高爆炸药,能够从飞机,水面舰支或潜艇上发射。

巡航导弹:东海十。东海十是一种国产舰对地战术巡航导弹。性能和战斧差不多,射程约两千公里,采用卫星导航,据悉新驱将装备数量不详(~16枚)的东海十。

近防系统:730型反导密集阵。该炮为7管30毫米加特林转管炮设计,模组结构。其炮架上有1具EFR-1I波段跟踪雷达、1套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的OFC3光电跟踪系统。

OFC3光电跟踪系统包括:1个热相仪,1个电视摄像机。1个激光测距仪。其对RCS为2的目标探测距离为15KM,RCS为10的目标探测距离为20KM。该型号属外能源转管炮,由7根刚性连接在一起的身管和炮尾组成,每根身管都有各自的炮闩,通过外部电机实现连续射击。由于每根身管的工作时间重叠,所以它具有射速稳定、身管寿命长、可靠性高等特点。(另有可靠消息称,170舰将安装激光末端拦截系统,拦截方式为硬杀伤。)

主舰炮:单管100毫米舰炮。采用激光制导炮弹,射程37公里。

防空系统

“兰州”级的一个焦点就是垂直发射的“海红”9(HQ-9)防空导弹系统,改系统构型明显沿袭自俄罗斯海军的冷发射VLS。“海红”9是“红旗”9的海上版,后者是中国从1980年开始发展的新一代远程防空导弹。历经十余年的漫长研发之后,“红旗”9终于在1997年定型并开始初期少量生产,

中国170兰州号052C型导弹驱逐舰

并被中国海军选择成为新一代舰载区域防空导弹。“红旗”9全长9米,弹重1600千克,弹头重180千克,采用十字形条状中段弹翼加上控制尾翼构型,据说拥有不错的灵活度,射高50-30000米,射程6-20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4.2马赫,导引方式应为中途惯性/指挥+TVM(Track-via- Missile)。在TVM导引方式中,导弹本身虽具有雷达照明波接收器,但航行控制指令并非由弹体本身计算,而是来自于发射单位。发射单位的追踪雷达同时锁定目标与导弹,导弹将接收的雷达回波传给发射单位,由控制中心计算出航行参数再上链传给导弹。由于推测“兰州级”的相位阵列雷达为解析度较差的S频,应该不具备TVM能力,所以“兰州”级可能装有额外的火控雷达负责TVM导引,只是目前从外观上难以判断。

火炮装备

“兰州”级舰所用火炮型号和“广州”级舰上的完全一样。在舰艏装有100毫米隐身舰炮,在舰桥前下方的平台上和舰尾直升机机库顶端一前一后各配备了2座7 管30毫米近程武器防御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对付反舰导弹、飞机、快艇,甚至大口径炮弹。170舰下水之初,舰桥前方用来安装730 CIWS的结构物与舰桥之间有个缝隙,两者并未相连,这可能是为了避免730机炮发射时的震动损害舰桥以及内部的装备,副作用就是增加雷达截面积。不过等到该舰完工服役后的新照片则显示这个缝隙被补起来了。

反潜系统

“兰州”级舰装备有2座三联装的7424型324毫米的鱼-7A型反潜鱼雷,被安装在舰尾两侧的船舷开口内,平时以舱门遮蔽。此外,该舰也装备有4座18 管的多用途火箭发射装置。相信该将会以发射金属箔条、红外干扰弹、假目标诱饵为主,也不排除配有

小型反鱼雷深弹的可能性。机库结构前方有两组四联装“鹰击”62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射器。和“鹰击”8系列的四联装箱式发射装置不用,“鹰击”62导弹首次采用了大尺寸的四联装圆筒型发射装置。该导弹应该由位于舰桥顶端的“音乐台”超视距雷达进行指导,并依靠直升机完成数据传输。据推测,“鹰击”62型反舰导弹采用捆绑式冲压发动机推进,制导方式为惯性导航+ GPS修正+主动雷达末制导。有消息称,该导弹采用了新型的末制导雷达,锁定距离可达30千米。

“兰州”级舰还装备了从俄罗斯引进的卡-28型反潜直升机。卡27或者卡28反潜直升机。卡―27采用了无尾桨的双桨共轴式构型,旋翼系统由两副全铰接的三桨叶共轴反向旋转的旋翼组成,旋翼直径为15.9米,折叠时为4米,机宽4米。卡―27总长为11.3米(无旋翼)和12.25米(折叠),高5.4米,动力装置是两台涡轮轴发动机,每台功率2257轴马力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26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为25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6000米,最大航程800千米,续航时间4.5小时,机内最大有效载重4060千克,最大外挂载重5000千克。卡―27基本反潜型主要装备有机头下的360°搜索雷达、多普勒雷达、敌我识别器;平尾上的两个雷达告警天线、后机身及其尾部的两个电子支援措施的天线罩以及机身腹部的很长的武器舱,内装声纳浮标、磁探仅、鱼雷、深弹等。该机海上适应性较强,可在多种复杂气象条件下载距舰艇200千米的半径内执行任务。

战术作战指挥系统

战术作战指挥系统及其使用使“兰州”级舰具有完善的对空防御、对舰打击和反潜对抗能力,这些不同类型的武器系统被整合在了一套战术指挥系统中,它使用了中国海军第三代的新型舰载战斗系统,应该是由“旅海”级的ZKJ-7进一步发展而成,型号据说为H/ZBJ-1,采用全分散架构以及模组化设计。H/ZBJ- 1以舰内网路系统将舰上所有水上与水下侦测/反制系统、武器装备以及通讯/资料链路整合在一起运作。据推测,该系统除了可以集中显示空中、水面、陆地和水下的不同敌我目标参数外,还可以自动给出目标的威胁等级,计算运动参数,分析战术意图,并控制舰上的相关武器系统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打击。

对空监视雷

除了“板砖”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兰州”级烟囱后方的桅杆上装有一具极低频(VHF)远程对空监视雷达。此种雷达与“旅海”级驱逐舰上的517型类似,但是前者由八组八木天线构成(与早期“旅大”级的Pea Sticks VHF雷达相同),角解析度比只有四组八木天线构成的517型更佳。之所以在新造舰艇上配备此种源于50年代设计的老古董,是看上目前没有任何电子支援装备以此为主要工作波段(VHF频道一般用于民间通讯),而且现有的隐身飞机对此种超长波长雷达波的隐密效果也比较差。虽然波长特长的VHF雷达解析度一定很差,但是如能侦测到隐身飞机的迹象,至少有示警作用,所以中国此举明显是冲着美国引以为傲的隐身技术(包括飞机与舰艇)而来。

近程防御系统

70上的近程防御系统为中国最新研制的7管30毫米“火神”速射炮,在舰桥下方以及机库偏右上各设一座。从外形上来看,该炮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荷兰的“守门员”防御系统。该系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制,为降低成本、简化后勤,和双37系统一样,采用了俄罗斯AK-630上的现成炮管,但数量有所增加,为7管,速度达到了5800发/分,其反应速度快、可靠性好、命中精度高、威力大,整体性能超过了目前各国海军普遍使用的“密集阵”、“守门员”等近程防御系统,具有很强的反导能力。伺服系统采用运算发达器,功率放大采用数字脉宽调制系统,并首次应用闭回电路的射控技

术,可休整弹着偏差,推动系统为交流电式。与“守门员”不同的是,该炮没有搜索雷达,缺乏跟踪扫描多目标追踪能力,其1/K波段多普勒追踪雷达可以自动切换来消除镜象反应,而ODF-730光点追踪仪反时间应低于3秒,测量精度0.3米位。而采用一前一后布置的方式也使得两炮能在危急时刻进行协同作战,以提高毁伤概率。

反舰导弹

由于170的设计思想是以防空为主,反潜为辅,故该舰的反舰作战能力不如近年来中国海军新服役、改进的驱逐舰(通常搭配16枚反舰导弹),但也安装有8枚C-803/鹰击-12 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导弹发射筒也革命化的设计成了圆筒式的,这样更有利于发射时的稳定、精度和保障问题。C-803导弹延续了C-802的弹体气动布局,长度似乎较C-802的6.4米更甚,最大射程为250公里左右,其上保留了C-802的小型涡喷发动机结构,弹头整流罩较前者略为尖细,采用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末端速度达到了2.3马赫,并可做高难度的蛇行窥弊机动;此外,折叠式弹翼的前面还有一接收资料链的天线,可接受舰艇、直升机、甚至卫星的导引,以此进行超视距攻击。C-803可以说是现代反舰导弹的代表之作,其突出的性能必将在未来的海事战争/冲突中发挥出令人生畏的作用。

舰炮

在12管反鱼雷深弹发射器后部,安装有一门法国克勒索.卢瓦尔公司研制的单管100 毫米紧凑型舰炮,主要用于攻击海上目标以及防空,也可反导弹和执行对岸轰击任务。炮壳采用了隐身设计,初速870米/秒,身管长5500毫米,射速10~90发/分,对海上目标,最大射程17500 米,有效射程12000米;对空目标的最大射程为8000米,有效射程6000米;炮重17000千克,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射速高、反应时间短等优点。在20000米距离上对目标的单发命中概率可达0.7~0.8。该炮很可能是中国引进法国专利后的国产化产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就向法国购买了2套该装置,其中的1套便装在了反潜加强型的“江湖”级护卫舰544号上使用。而根据使用的效果看,中国海军对该炮的性能还是十分满意的,随后便同法国签定了引进生产线的合同,并由法国方面提供技术支持继续对该炮作进一步的改进,以装备新设计的大型水面舰艇上。由于170号未来将主要用于中国南海巡逻,面对实力弱小的东南亚各国海军,以该炮在射击、反映速度快、命中精确度高、威力大的优势还是能很好的完成其作战使命的,毕竟某些时候炮弹的作用还是要大于导弹。

自动化指挥系统

战术作战指挥系统及其使用“兰州”级舰具有完善的对空防御、对舰打击和反潜对抗能力,这些不同类型的武器系统被整合在了一套战术指挥系统中,它使用了中国海军第三代的新型舰载战斗系统,应该是由“旅海”级的ZKJ-7进一步发展而成,型号据说为H/ZBJ-1,采用全分散架构以及模组化设计。H/ZBJ- 1以舰内网路系统将舰上所有水上与水下侦测/反制系统、武器装备以及通讯/资料链路整合在一起运作。据推测,该系统除了可以集中显示空中、水面、陆地和水下的不同敌我目标参数外,还可以自动给出目标的威胁等级,计算运动参数,分析战术意图,并控制舰上的相关武器系统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打击。

舰载C3I系统网络包括舰船上指挥中心内部的局域网和指挥中心之间的互连网,普遍使用共享介质、总线形式的网络拓扑结构,总线使用的速率也从低速的1Mbps到中低速的标准10Mbps带宽发展。中国海军新型大中型水面舰艇普遍采用的是仿意式IPN-10的作战系统。该系统用MHIDAS多路高级综合分布结构系统。该总线系统采用模块化

结构,分为主线和支线,主线可达50米,两个终端设备之间最远可达400米。总线数据传输率可达10Mbps/秒,用户数量最多可达256个,可满足中大型舰艇对于传输距离,传输速率和终端数目的要求。

052C还配属了新一代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院第七0九所研制的ZKJ-5作战情报指挥系统,为中国第三代作战情报系统,和第二代相比,整体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该系统提速到100M 快速以太网(交换式),在实时性能、网络容量、网络分析建模、可靠性等方面又有了相当的提高。 152C据信将采用我国海军首型海上编队战役、战术型自动化指挥系统(H/ZBJ-1)。该新型指挥系统采用功能更强、速度更快的数据总线,更先进的旗舰数据显示中枢,采用以光纤数据总线为基础的以太网局部网络和开放系统互连结构。该系统结合支持战斗群各分队之间的综合通讯、导航和敌我识别,用于交换联合战术数据链,对舰队直辖舰和岸基、空基侦测平台进行有效的指挥管理和协调。目前704所还在设计研究航母舰队指挥系统和南京军区对台军事斗争的某型战区封锁系统。

电子设备

“兰州”级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舰桥四周加装了四具大型的固定式相位阵列雷达天线(网友经常称之为“板砖”)。170号上的电子设备主要是一套中国自行研制的“板砖”相控阵雷达系统,上层结构呈八面体,往上朝内倾斜 15度,而与中心轴线呈45度夹角的四个倾斜面各安装一具阵列天线,布置方式类似于美日的阿利.伯克级和金刚级驱逐舰,是继美、俄、荷、日之后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这种配置与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类似。170舰下水之际,四个“板砖”的位置都以圆弧形的钢板遮住,最初还有人以为这就是天线表面,不过很明显地,精密脆弱的相位阵列雷达不会在下水前就装上,所以这些弧形钢板应该是单纯地用来遮蔽“板砖”基座并吸收下水时的冲击力道,避免基座变形受损。170舰完工后的照片显示,“板砖”的天线外罩为弧形且明显向外突出,此乃气冷系统的静压箱(以下将详述),而天线本身是平的。该系统由4面雷达发射面成四边形安装在舰桥的四个方向上,雷达搜索距离在450-500公里之内,工作模式为有源式,外形为箱体,通过前后左右四个面固定安装起来,以格栅固定。波段为主动的s波段,阵面于舰体侧切平面结合成的角度为80度左右,总重在1.25~1.3吨左右。

这四面“板砖”的面积比美国AN/SPY-1还大(4.5X4.2m),采用波长较长的S波段操作,拥有较佳的远距侦测能力,实际侦测距离则不明。由于 “板砖”面积不小,而舰上的海红-9远程防空导弹又与俄制SA-N-6舰载防空飞弹(SA-N-10的舰载版)可能有血缘关系,不禁令人联想此雷达是否与俄罗斯“库兹涅索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的“Sky Watch”相位阵列雷达(天线面积也很大,也是方形)或者SA-N-10的30N6E相位阵列雷达有所关连。

编辑本段 其他

雷达:矩形波导相控阵雷达。 隐身:舰体结构隐身。(有消息说将来还有可能采用等离子隐身)

动力:GT-25000主机的全长4.6米,重16吨、转速3000~3600转/分、最大功率可达36300马力、热效率36.5%,性能可观;辅机采用的是陕西柴油机厂的国产化MTU 20V956TB92。

编辑本段 评论

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报道,有消息表明051C级导弹驱逐舰上配备了RIF—M垂直发射舰对空导弹,这套防空系统是在俄国的技术协助下重新设计,双方还特别成立了联合工作协调小组。《汉和防务评论》还指出,这艘舷号可能为115的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能达到七千多吨。《汉和防务评论》认为,此举表明,中国在军用造船领域,与俄罗斯方面合作的现象日趋明显。

据《汉和防务评论》指出,051C工程的俄方代号为TEMA—988。中国大陆在2004年就已经获得两套RIF—M舰对空导弹。每套RIF—M由一套48N6E舰对空导弹,及一套30N6E1型目标搜索诱导雷达构成。汉和还转引俄罗斯方面权威消息来源表示,为了向大陆出口RIF—M系统,俄国海军本身的改良计划受到一些影响。在报道中,《汉和防务评论》还把051C级导弹驱逐舰称为“中华俄式神盾”导弹驱逐舰。

但《汉和防务评论》也指出,由其工程的相控阵雷达布局判断,051C级导弹驱逐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神盾”JAegisK防空驱逐舰,而极有可能成为综合作战能力更强的大型驱逐舰,特别着重于防空和反潜,基本结构改良自051B型167深圳号导弹驱逐舰。 《汉和防务评论》指出,真正意义上的“神盾”防空专用驱逐舰,应是中国海军正在建造之中的052C型导弹驱逐舰。基于其实验性质强,中国才决定进口技术相对成熟的RIF—M垂直发射系统,在052C全面形成战斗力前,依靠051C型导弹驱逐舰建立更加可以依赖的海上远程防空网。

《汉和防务评论》还透露第一艘051C级“中华俄式神盾”舰在2003年底已经开始动工,第二艘“中华俄式神盾”舰也即将开始动工。即将出版的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还评论了051C型导弹驱逐舰的技术特征,并认为该舰的整体设计是经济、务实的。

编辑本段 区域防空驱逐舰

在装备了新型相控阵雷达和远程防空导弹后,“兰州”级舰成为中国海军中真正意义上的区域防空驱逐舰。高效的战术指挥控制系统能够使战舰同时对来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目标进行对抗,基本具备了抗“饱和攻击”的能力。依靠中国自行开发的数据链系统,“兰州”级舰可以及时将战场态势通过卫星、激光、水声等方式传送给友军或战役指挥中枢,从而大大提高作战效

编辑本段

170与亚洲同级舰的对比

171在170成熟技术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跨越,他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海军具有远洋作战能力,防空能力持续增强.

第7、8月号汉和防务评论通过图片对比方式,对中日韩印6000吨级驱逐舰、神盾级驱逐舰进行了评比。尽管170号“中华神盾”防空导弹数量不如日韩神盾,同时综合声

纳、电子作战、雷达、CIC技术可能不如美式“神盾”成熟,但是,基于其高度的国产化、独立建造色彩,在中日韩三国“神盾”战舰的评比活动中,依然把第一名冠与“中华神盾”。这是因为KDR传统上所推崇的精神是绝对独立、依靠自身力量获取时代霸权的思维方式。KDR的奋斗哲学词典中,没有“外来援助”的词汇。当然现代造船工业,已经没有绝对的独立技术,即使是欧洲神盾也要大量采用各国技术。就此意义而言,KDR的思维是陈旧的.

在5500-6000吨级别的驱逐舰评比活动中,韩国KDX2获得第一名,168号052B驱逐舰第二名、印度“德里”级别驱逐舰第三名,评比分别考虑了舰对舰火力、防空、反潜火力、制造工艺、隐形性能若干方面.但比起170号“中华神盾”驱逐舰,韩国KDX2明显略输一筹. 开放分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9h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