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断面与影响解剖学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更新时间:2023-08-13 13:02: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解剖学复习:人体断面与影响解剖学

第七章 脊柱区

重点难点剖析

1.椎骨由椎体和椎弓及其突起构成,椎体和棘突主要由骨松质构成,表面的骨密质较薄;椎弓根、横突和关节突主要为骨密质。CT图像上的骨密质表现为致密、连续的线状或带状影,位于骨结构的边缘部;骨松质表现为细密的网格状影,边缘清楚,位于骨结构的中央部。T1WI、T2WI上的骨皮质和骨小梁均呈低

信号,但前者呈连续、光滑影,后者呈网格状。未成年时骨松质主要由红骨髓填充,以后逐渐被脂肪组织替代,故在MRI图像上骨松质的信号强度随年龄增长而有所相应变化。此外,骨髓在骨松质内的分布不均匀,也常导致骨松质的信号不一致。

2.椎间盘共23个,由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和Shaarpey纤维环构成。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央偏后,由软骨基质和胶原纤维构成,在矢状位T2WI上髓核呈较高信号,但中心区常可见水平状低信号线,为退行性纤维化。纤维环是负重的重要结构,围绕髓核,形成并不十分完整的环。Sharpey纤维围绕在椎间盘最外层。软骨板即透明软骨终板,紧贴于椎体的上、下面,构成髓核的上、下界。在T1WI和T2WI上,椎间盘周边的纤维环、sharpey纤维和上、下缘的透明软骨

板均呈低信号。在CT图像上,椎间盘呈软组织密度影,不能区分出髓核与纤维环。

3.脊柱的韧带主要有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等。因韧带含水量较少,在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前、后纵韧带较薄,MRI

上均呈线样低信号,与椎体的前、后缘骨皮质和纤维环的低信号不易区分;CT上的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较薄不能单独显示。黄韧带较厚,位于相邻椎弓板之间和关节突关节的内侧,CT上密度高于硬脊膜囊和硬膜外脂肪。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因其周围有脂肪组织衬托,在MRI下呈分散束状低信号,在CT上呈细条状软组织密度影。

4.关节突关节为相邻关节突构成的滑膜关节,关节面上各覆盖有一层软骨,

解剖学复习:人体断面与影响解剖学

关节面光滑、完整,关节间隙宽度为2~4 mm。关节突关节在脊柱各段的排列方向不同,颈段近似水平位,胸段近似冠状位,腰段近似矢状位。

5.椎管是由椎骨的椎孔、骶骨的骶管与椎孔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的骨纤维管道,起自枕骨大孔,终于骶管裂孔,其弯曲度与脊柱的弯曲相一致,内有脊髓及其被膜、脊神经根、血管和结缔组织等。椎管前壁由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构成,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后壁为椎弓板和黄韧带,故经椎弓根横断面的椎管表现为完整骨环,经椎体下部横断层面和经椎间盘横断层面的椎管表现为不完整骨环,其断开处为椎间孔。骶管骶段由骨性融合的骶椎椎孔连接形成,为骨性管道。椎管各段的形状及大小存在差异,与脊髓的粗细及膨大相适应。椎内静脉丛位于硬膜外隙内,在CT平扫上不能单独显示,增强扫描呈点状高密度影。硬膜外脂肪在T1WI上呈连续条状或带状高信号,T2WI上呈中高信号,其内的硬

膜外静脉丛呈网状略低信号影。

6.脊髓位于椎管中央,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末端变细为脊髓圆锥,在第1腰椎体下缘(小儿平第3腰椎)处延续为无神经组织的终丝。在T1WI或T2WI上脊髓呈中等信号影,在高分辨横轴位T2WI上,脊髓灰质呈蝶形略高信

号,位于脊髓中央部,白质纤维束呈略低信号影,位于灰质周围;T1WI上的脊髓

结构常显示不清。脊髓造影可以显示脊髓的形态及大小。脊髓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对脊髓起保护、支持和营养等作用。软脊膜与蛛网膜之间为蛛网膜下隙,其内充满脑脊液。T1WI上的脑脊液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

信号影。自脊髓下端至第2骶椎的蛛网膜下隙扩大为终池,内有腰、骶、尾神经根构成的马尾。在蛛网膜下隙内脑脊液的衬托下,马尾呈中等信号条状或圆点状影。蛛网膜紧贴于硬脊膜内面,与硬脊膜形成硬膜下隙,在CT、MRI和脊髓造影上,硬膜下隙不能显影。硬脊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厚且坚韧,呈盲囊状包裹脊髓,形成一长筒状的硬脊膜囊,其上端附着于枕骨大孔周围,与骨膜相融合并移行为硬脑膜,向下至第2骶椎下缘处。在硬膜外脂肪和蛛网膜下隙内脑脊液的衬托下,硬脊膜囊在T2WI呈略低信号影,T1WI上则显示不清。在CT平扫上,硬

脊膜囊在低密度的硬膜外脂肪的衬托下,呈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但脑脊

解剖学复习:人体断面与影响解剖学

液与脊髓不能清晰区分。

7.椎间孔位于相邻的椎上、下切迹之间,前界为相邻椎体的后外侧部、椎间盘,上界为椎下切迹,下界为椎上切迹,后界为关节突关节。经脊柱旁正中矢状层面可以显示椎间孔,但经椎体下部横断面和经椎间盘横断面仅显示其前、后界。椎间孔因有一定的长度,故也称为椎间管,内有脊神经根、根动脉和椎间静脉等通过,脂肪组织填充其内。在CT上,脊神经根呈软组织密度,周围有低密度的脂肪组织包绕;在MRI上,脊神经根呈圆形、长圆形低信号或等信号,行走于高信号的脂肪组织中。

8.椎旁软组织位于脊柱的两侧及后方,主要是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血管神经等。椎旁骨骼肌在T1WI、T2WI上分别呈低信号和中低信号。浅筋膜

因含有脂肪组织,在T1WI和T2WI上呈中.高信号,与低信号骨骼肌形成对比。

CT上的椎旁骨骼肌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其间含有低密度的脂肪组织。

9.在脊柱区颈段横断面上,经寰枕关节层面为脊柱区的最高层面,该关节由枕骨髁与寰椎侧块上关节面构成,关节面呈弧形,枕骨髁位于内侧,寰椎侧块上关节面位于外侧包绕枕骨髁。寰椎侧块之间有时可见一椭圆形的断面为齿突上端。寰枢关节由寰枢正中关节和左、右寰枢外侧关节构成,先出现由寰椎前弓后面的齿突凹和枢椎齿突构成的寰枢正中关节,关节腔呈环形;后方有连结于两侧寰椎侧块之间的寰椎横韧带,与后方椎管内的脊髓相分隔;随层面下移则出现寰枢外侧关节,关节腔的内侧为枢椎体,外侧是寰椎侧块。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各有一向上突起的椎体钩,下面侧缘的相对应部位有斜坡样的唇缘。椎体钩与唇缘相接则形成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由于生理性颈曲的解剖特点,在椎间盘横断层面上可同时出现下位椎体后上缘、椎体钩和上位椎体前下缘。椎弓根短,与矢状面约成45。角。横突略短而宽,根部有一圆形的横突孔,内有椎动、静脉通过。关节突关节接近水平位,上关节突位于前方,关节面朝向后;下关节突位于后方,关节面朝向前,受暴力时易脱位。椎管呈近似三角形,第1~3颈椎逐渐变小,第3~7颈椎椎管的管径基本相等。若椎管前后径小于12 mm,则应

解剖学复习:人体断面与影响解剖学

考虑椎管狭窄。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关节三者构成一个复合体,简称为UTAC,是颈椎的关键部位,有颈神经根和椎动脉相毗邻,脊髓亦相距较近。

10.在脊柱胸段的横断层面上,椎体呈心形,横径和前后径近似相等。胸椎间盘较颈、腰椎间盘薄,自上而下逐渐增厚。椎间盘的后缘凹陷,大小与椎体相一致,髓核较腰椎间盘更趋于中央。肋头平行于椎间盘,并作为显示椎间盘的重要标志。由于脊柱胸段的生理性弯曲,在横断层面内可同时出现上、下两个椎体和椎间盘断面。椎管断面呈圆形,横径与前后径基本相等。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呈近似冠状位,其中上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后,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前。棘突斜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脊髓断面多呈圆形,位于硬脊膜囊正中稍前方。因胸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体,故脊神经根较长,并斜行向下,在蛛网膜下隙内下降2~3个椎体后通过相应椎间孔。椎间孔的前壁为椎体、椎间盘后外缘,后壁为关节突关节,前外侧与肋椎关节相毗邻,第1~12对胸神经经相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上部穿出椎管。

11.在脊柱腰、骶段的横断层面上,腰椎体断面呈肾形,上段腰椎的关节突关节面与矢状面成约45°角,向下逐渐增大为矢状位,前外侧是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后内侧是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椎弓板短宽且厚,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腰椎间盘大小、形态与相邻椎体相似,其后缘内凹,第5腰椎与第1骶椎处的椎间盘后缘平直或稍凸。椎管的形态不一,第l、2腰椎的椎管横断面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其横径大于或等于前后径;第3、4腰椎的椎管横断面多呈三角形,横径大于前后径;第5腰椎的椎管多呈三叶形。腰、骶段椎管的侧隐窝比较明显,尤其是第5腰椎和第1骶椎处最明显;由于椎弓板和上关节突向前倾斜,因而侧隐窝在椎弓根上缘较下缘处更狭窄。脊髓位于硬脊膜囊内,其脊髓圆锥末端在第1腰椎体平面,腰、骶、尾部脊神经根在硬脊膜囊中围绕着脊髓圆锥和终丝形成马尾。第1~4腰神经根自椎间盘下缘或下位椎体上缘离开硬脊膜,第5腰神经根和第1骶神经根在椎间盘上缘离开硬脊膜。

腰神经通道为腰神经根离开硬脊膜囊直至经椎间孔外口穿出,经过一条狭窄

解剖学复习:人体断面与影响解剖学

的骨性纤维性管道。此通道可分为两段,第一段为神经根管,从硬脊膜穿出至椎间管(孔)内口;第二段为椎间管。神经根管中有盘黄间隙、侧隐窝、上关节突旁沟和椎弓根下沟等狭窄处,这些结构的异常可压迫腰神经根。腰神经斜行穿过椎间管,越向下越倾斜,因此腰神经根在椎间管内的长度较椎间管长。腰段椎间管可分为上、下部,上部有腰神经根和椎间静脉上支等通过,下部有椎间静脉下支通过,故椎间管的下半部狭窄并不压迫腰神经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成,略呈扁平的三角形。骶骨的前、后面分别有骶前、后孔,与骶管相通,骶前、后孔内分别有脊神经前支、后支通过。

12.在脊柱正中矢状面上,第1颈椎(即寰椎)可见前、后弓,无椎体,无棘突,寰椎的前、后弓与枕骨大孔前、后缘之间分别有寰枕前、后膜。第2颈椎(即枢椎)有一向上的齿突,其与寰椎前弓和寰椎横韧带构成寰枢正中关节,第3~7颈椎体逐渐增大。颈段椎间盘后缘平直,前份较后份厚,前、后缘高度之比约为2:l~3:l。椎管前壁为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后壁为椎弓板及其间的黄韧带。脊髓位于椎管内,平第5~6颈椎体处有颈膨大。

胸椎体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略呈长方形,并与胸椎间盘构成向前凹的生理性胸曲,其后凸尖位于第6~9胸椎。椎间盘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与相邻椎体相似。脊髓在第1 2胸椎处形成腰骶膨大,然后迅速缩小为脊髓圆锥。棘突较长,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体呈方形,椎间盘自上而下逐渐增厚,且前厚后薄。椎间盘与椎体形成向前凸的生理性腰曲,其前凸尖位于第3腰椎。棘突略呈长方形,近似水平位后伸;棘突之间有棘间韧带相连。骶尾段由骶骨和尾骨构成,并形成向后凸的骶曲。在第1腰椎平面的硬脊膜囊内有脊髓圆锥,自第1腰椎体下缘以下则硬脊膜囊内的腰、骶、尾脊神经根形成马尾,并终于第2~3骶椎。

13.在脊柱旁正中矢状层面上,颈椎椎间孔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前壁为椎体、椎间盘和下位椎体的椎体钩,后壁为关节突关节,上壁为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下壁为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内有脊神经根及血管等通过。胸椎椎间孔呈卵圆形,

解剖学复习:人体断面与影响解剖学

上下径较长,前后径较短,其前壁为椎体和椎间盘后缘,后壁为关节突关节,上、下壁分别为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内有胸神经根、血管和丰富的脂肪组织,胸神经根经相应椎间孔的上份穿出。腰椎体和椎间盘位于断面的前部,断面的中部为椎间孔,呈卵圆形或圆形,上界为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下界为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前内侧界为椎间盘和椎体,后界为关节突关节和黄韧带,内有脊神经根和血管等通过,腰神经经相应椎间孔的上份穿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9h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