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排水系统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31 06: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图片上这条河叫做Isar河。它源于慕尼黑南面的阿尔卑斯山,穿过慕尼黑城,一路向北最终汇入多瑙河。按照中国人习惯说法说,它就是慕尼黑的母亲河了。

像照片中的那样,每逢夏天,河边是市民最爱的去除之一。晒太阳,烧烤,游泳。等等。但你能够想象么,如此清澈的河水,有相当一部分也是来自于慕尼黑城每天所排进去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包括落在地面的雨水。有容乃大的Isar河海涵了这些“污水”而依然美丽的功劳归功于慕尼黑出色的市政排水系统和它背后的那个管理机构——Münchner Stadtentwässerung。

上图:1930年绘制的地下排水的示意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现在老城街道下保留的地下排水

慕尼黑的市政排水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1年,当时的执政官Karl Probst修了一条20公里的阴沟渠,将污水引向了Isar河。后来经过几代人的发

展,到了二战前,慕尼黑市政排水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第一个污水处理厂Gut Großlappen在慕尼黑建成。而到了1989年,慕尼黑市的第二个污水处理厂Gut Marienhof落成。如果开车去安联体育场看球的朋友,在路过Studentenstadt后注意往右手边望一下,就不难发现Gut Marienhof这个慕尼黑现在最大最重要的污水处理设施。

除此以外,在慕尼黑的地下,有着一共2400公里的地下排水管网,他们每天将 56万立方米的各种生活和工业污水 输送到上述的两个污水处理厂。污水经过处理,成为对环境无害的洁净的水,再排进Isar河中。

上图:慕尼黑全城的排水管网示意图,黄色是地下储水库,橙色是水泵站

——如果慕尼黑遇到了突降暴雨怎么办?

上图可以看到,在慕尼黑2434公里的排水管网中,布置着13个黄点表示的地下储存水库。这些地下储存水库,就好像是13个缓冲用的阀门,充当暴雨进

入地下管道的中转站。当暴雨不期而至,地下的储水库用他们706000立方米的容量, 暂时存贮暴雨的雨水,然后将雨水慢慢的释放入地下排水管道,以确保进入地下设施的水量不会超过最大负荷量。

上图:慕尼黑Hirschgarten Park地下储水设施,德国最大

上图:慕尼黑oberwiesenfeld地下储水设施,三个足球场大小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市政工作人员地下管网内的“皮划艇”上班方式

最后说一下Isar河

不管怎么样,如果暴雨不期而至,就算城市由于市政设施的保护可以幸免,毕竟雨水还是要流往Isar河的,Isar河会因此而泛滥成灾么?

和吕秀才那种把西凉河堤加高50米的方式不同,慕尼黑对Isar的水患有着自己的处理方式——水可以疏,不可以堵。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方法很简单——和国内侵占河道和湿地的情况相反,慕尼黑一直在不断的扩大滩涂,河两边的湿地和绿地。这样在河水高涨的时候,利用大面积湿地和植被对水的涵养能力,减少河水对两岸的压力。而在平时,大面积临水的绿地也为市民提供了很好的休闲的去除。一举两得。

上图:改造完的河道明显分为两部分,渠状部分和用于洪水时的滩涂绿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上图:要在国内,沿河的房子均价2万起,有没有!

下图:所以在慕尼黑,你很少看到河堤的样子,Isar河两岸,经常是这个样子的

近期,中国多个城市的排水系统都在经受着考验,各个大城市也都在积极升级或改造排水系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东京,巴黎等一些国外大都市的下水道排水系统。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首都东京面临东京湾,流经利根川、荒川等几条大河。东京地区修建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排水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

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度达到60米,堪称“地下宫殿”。

东京旧称江户,面临东京湾,流经利根川,荒川等几条

大河,除了每百年来一次的大地震以外,对东京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台风与大雨带来的大洪水。在历史上因为大洪水暴发而造成东京的母亲河江户川泛滥死伤惨重的事例是比比皆是。到了50年代之后,东京的首都范围向外扩大了很多,很重排水系统也是不断提高,但是在首都圈范围内居住着3000万人口,一般的排水系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大城市的防御瞬间集中大雨,洪水,台风等自然灾难,自古以来日本的一般的防洪措施是利用现有的天然水路,在周围多开掘人工水路,这样可以尽量让都市内的积水通过这些支流流入江户川等主干流,最后流入东京湾。可是这种多岔支流的构造也有很多局限性,如在平原地区因有很多住宅等原因,有时费用非常的高,这样的人工排水路在近年越来越少。

地下水路出水口

日本的排水路

日本人以其先进的、足以自夸于世界的土木工程技术在埼玉县(Saitama)修建了一座宛如奇幻电影场景的暴雨排水系统,以防止台风季节因为暴雨而可能出现的洪灾,守卫日本东京地区,避免受水灾侵袭。

高度50米

空间高度

走下阶梯

入水口

水深标志

很多人讲日本在地震以后完了,日本东北部地区完了,日本产业要搬迁出日本,日本要放弃日本的东北部。其实从东京来看在经历东京大地震后几乎毁坏殆尽,但是日本还是重新建了一个新东京,困扰了东京50多年的都市积水被不畏艰难的东京人征服后,你还会认为日本会轻易放弃东北部

吗?我一直在讲不要用你的思维去想日本,日本这个民族永不言败,当东北部地震发生时也是日本重新调整的开始。某些人讲日本的遭受损失的产业会到中国来,不错为了中国这个市场,在日本东北集中的某些产业会到中国来,可是日本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日本人以其先进的、足以自夸于世界的土木工程技术在埼玉县修建了一座宛如奇幻电影场景的暴雨排水系统,以防止台风季节因为暴雨而可能出现的洪灾,守卫日本东京地区,避免受水灾侵袭。

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首都圈外围排水系统由一连串混

凝土立坑组成,每个混凝土立坑有65米高(约22层楼)、32米宽,在地下50米深处,由6.3公里长的隧道串接而成,除

此之外,还有一座巨型调压水槽:25.4米高(约八层楼)、177米长、78米宽,内有59支混凝土支柱,总贮水量为670,000 立方米,以14000匹马力的涡轮机达到最大排水量每秒200立方米。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达60米。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从污水排放阶段就开始介入。他们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此外,

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导入下水道中,因为油污除了会造成邻近的下水道口恶臭外,还会腐蚀排水管道。东京下水道局对此倡导的解决办法是:用报纸把油污擦干净,再把沾满油污的报纸当做可燃垃圾来处理。更干脆的办法是做菜少用油。下水道局甚至配备了专门介绍健康料理的网页和教室,介绍少油、健康的食谱。

东京设有降雨信息系统来预测和统计各种降雨数据,并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利用统计结果,可以在一些容易浸水的地区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比如,东京江东区南沙地区就建立了雨水调整池,其中最大的一个池一次可以最多存储

2.5万立方东京设有降雨信息系统来预测和统计各种降雨数据,并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利用统计结果,可以在一些容易浸水的地区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比如,东京江东区南沙地区就建立了雨水调整池,其中最大的一个池一次可以最多存储2.5万立方米的雨水。

日本人以其先进的、足以自夸于世界的土木工程技术在埼玉县修建了一座宛如奇幻电影场景的暴雨排水系统,以防止台风季节因为暴雨而可能出现的洪灾,守卫日本东京地区,避免受水灾侵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90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