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版思修提纲

更新时间:2023-09-19 01:32: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

1、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4、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5、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第一章

1、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 对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人的本质。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认识人的本质,只能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不能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更不能依靠神的启示。

3、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4、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

生追求。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

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的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其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再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5、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6、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

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7、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一切认识都是来自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8、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9、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10、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创造力的

形成、发展和发挥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11、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首先,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

其次,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幸福的重要方面,但人的幸福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幸福的重要方面。 再次,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首先,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 其次,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得。 再次,不要惧怕一时的失。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苦与乐既对立又统一,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12、反对错误人生观

反对拜金主义。应当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合理合法获取金钱。拜金主义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思想观念。 反对享乐主义。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第二章

1、 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具有实践性。 理想具有时代性。 2、 信念具有执着性。

信念具有多样性。

3、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4、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5、 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6、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规定和指引。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7、 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

立志当高远。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

立志做大事。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立志须躬行。

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 8、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

主义远大理想的忠诚实践者。

第三章

1、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重视人的精神品格的养成。 儒家把“君子”、“圣人”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道家推崇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真人”、“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呼吁“新民”的理想人格。 党就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

(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2、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二、新时代的爱国主页

(一)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四)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三、做忠诚爱国者

只有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一)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九二共识”一个中国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反对“台独”分裂图谋。要贯彻《反分裂国家法》,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损害两岸关系的言行。 (二)促进民族团结

认清“藏独”和“疆独”等各种分裂主义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坚持原则、明辨是非。 (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3、 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勇于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究其深层精神根源,就在于中华民族创新创造这一宝贵的精神传统和民族禀赋。

4、 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改革创

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1. 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2. 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3. 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我国发展的新引擎。

5、 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青年应是常为新、敢创造的,理当锐意创新创造,不等待、不观望、不懈怠,勇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第四章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

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第五章

1、 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

规范的总和。 2、 道德的起源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3、 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4、 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入们崇德向善。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道德的调节功能主要是不断调节社会整体和个人的关系,调节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使个人、社会与他人的关系逐步完善和谐。 5、 道德的作用

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88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