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琵琶行》《蜀道难》《陈情表》《项脊轩志》文言文复习

更新时间:2023-03-09 10: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要虚词归纳 于(在) 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2.然余居于此 3.鸡栖于厅

4.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5.而母立于兹 6.转徙于江湖间 于(和) 1.室西连于中闺 2.其制稍异于前 于(到) 1.至于成立 2.至于顿丘 3.至于暴矣 于(比) 1.急于星火 2.难于上青天 于(对,向) 1.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2.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以(把) 1.秋以为期

2.以我贿迁(上课讲了“来”,辨析下)3. 肇锡余以嘉名 以(表目的,来) 1.以当南日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3.无以至今日4.无以终余年 5.谨拜表以闻6.以望复关 以(用) 1.娘以指叩门扉曰 2.以手阖门 3.臣具以表闻 4.以尔车来

以(凭) 1.能以足音辨人 2.猥以微贱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以(因为) 1.臣以险衅 2.臣以供养无主 3.但以刘日薄西山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之(的)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4.报养刘之日短也 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6.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7.三五之夜

8.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9.总角之宴

10.帝高阳之苗裔兮 之(代词) 1.先妣抚之甚厚(代老妪) 2.他日汝当用之(代象笏) 之(取独) 1.臣之进退

2.臣之辛苦(或“的”) 3.儿之成(或“的”) 4.桑之未落 5.桑之落矣 6.士之耽兮 7.女之耽兮 之(音节助词) 1.顷之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3.静言思之(辨析) 之(定后标志) 1

1.氓之嗤嗤(辨析)

而(表修饰) 1.呱呱而泣 2.余扃牖而居 3.墙往往而是 而(表转折) 1.而刘夙婴疾病 而(表并列) 1.而庭阶寂寂(或其他义) 而(表承接) 1. 客逾庖而宴 2. 其黄而陨 而(你) 1.而母立于兹你

为(介词) 1.余稍为修葺(替)

2.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向) 3.为君翻作琵琶行(替)

为(动词,按语境翻译,有些许出入) 1.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构成) 2. 实为狼狈(是) 3.余既为此志(写) 4.已为墙(砌上) 5.庭中始为篱(是) 6.故尝为厨(是,做过) 7.特为尤甚(是) 8.更相为命(维持) 9.三岁为妇(成为)

10.纫秋兰以为佩(作为) 11.因为长句(创作)

12.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

然(但是) 1.然自后余多在外

2.然余居于此

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室始洞然 2.冥然兀坐

所(所字结构:所+动词=名词性词组)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有所希冀

3.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4.实所共鉴 所(地方) 1.某所,而母立于兹

其(代词) 1.其叶沃若(它的,指桑叶) 2.其黄而陨(它的,指桑叶) 3.士贰其行(他的,指男子的) 4.二三其德(他的,指男子的) 5.不思其反(这些,指誓言) 6.咥其笑矣(补足音节,辨析)

重要文言现象归纳

《方略》P23、P27补充的用黑体

通假字(以课本注释为主) 1.夙遭闵凶 通“悯”,忧伤 2.匪来贸丝 通“非”,不是 3.士贰其行 同“忒”,过失,偏差 4.隰则有泮 通“畔”,边界 5.信誓旦旦通“怛”,诚恳迫切的样子 6.肇锡余以嘉名 通“赐” 7.扈江离与辟芷兮 通“僻” 8.来吾道夫先路 通“导”,引导

2

词类活用·名作动 1.历职郎署 担任 2.且臣少仕伪朝 做官 2.臣少多疾病 生病 3.乳二世 喂养

4.此吾祖太常公执此以朝上朝 5.客逾庖而宴 赴宴

6.名余曰正则兮 命名,取名7.字余曰灵均 给??表字8.砯崖转石万壑雷 撞击 9.遂命酒 摆酒席

词类活用·数作名 1. 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

词类活用·数作动

1.士贰其行 过失,偏差 2.二三其行 三心二意

词类活用·形作名 1.夙遭闵凶 不幸的事 2.亦遂增胜 光彩 3.三岁食贫 贫苦的生活 4.猥以微贱 卑微低贱的身份 5.凡在故老 年老而德高的旧臣

6.愿陛下矜愍愚诚 诚心

7.不抚壮而弃秽兮壮盛之年;秽恶之行 8.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质

词类活用·名作状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在外面 2.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在家里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向皇上 4.则刘病日笃 一天天地 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像犬马一样 7.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在之前 8.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在之后 9.但以刘日薄西山 一天天地 10.内外多置小门墙 在内,在外 11.雨泽下注 向下 12.前辟四窗 在前面 13.东犬西吠 向西 14.时至轩中 时常

1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手:亲手 16.使不上漏 从上面 17.垣墙周庭 用矮墙

18.夙兴夜寐 在早晨,在夜晚 19.朝搴阰之木兰兮 在早上

3

20.夕揽洲之宿莽 在晚上 2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在上面 22.问君西游何时还 向西 23.朝避猛虎 在早上 24.夕避长蛇 在晚上 25.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在夜里

词类活用·使动

1.臣具以表闻 动词的使动 2.无以终余年 动词的使动 3. 谨拜表以闻动词的使动 4.使人听此凋朱颜 动词的使动 5.艰难苦恨繁霜鬓形容词使动,使??增多

词类活用·意动

1.商人重利轻别离 形容词的意动,以??为重,以??为轻

词类活用·形作动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离

2.其黄而陨 变黄

词类活用·动作名

1.纫秋兰以为佩佩戴在身上的饰物

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不会走路

2.至于成立 到了 成人自立

3.臣欲奉诏奔驰 赴京就职 4.则告诉不许 报告申诉 5.臣之辛苦 心酸苦楚

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感情恳切 7.沐浴清化 蒙受恩泽

8.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优秀的人才 9.臣以供养无主 无人承担 10.拜臣郎中 官职名 1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向皇上报告 12.室仅方丈 一丈见方 13.往往而是 到处 14.余自束发 成童之年 15.至于顿丘 到了 16.三岁食贫 泛指多年 17.纫秋兰以为佩 把??作为 18.春与秋其代序 递相更替 19.恐美人之迟暮 喻指君主

20.明年秋 第二年 21.因为长句 于是创作 22.铁骑突出刀枪鸣 突然冲出 23.整顿衣裳起敛容 整理

24.暮去朝来颜色故 脸色,容貌

4

句式·宾语前置句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以——以是 2.又北向 北向——向北

3.令人长号不自禁 自禁——禁自 4.秋以为期 秋以——以秋

5.恐年岁之不吾与 吾与——与我

句式·判断句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非”

2.今臣亡国贱俘 翻译时有“是” 3.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为” 4.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也” 5.此吾祖太常公执此以朝 “此” 6.妪,先大母婢也 “也” 7.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匪 8.帝高阳之苗裔兮翻译时有“是”

句式·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被疾病缠绕 2.则告诉不许不被允许 3.得不焚不被焚毁

句式·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1.急于星火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5.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6.其制稍异于前 7.而母立于兹 8.室西连于中闺 9.然余居于此 10.鸡栖于厅 11.肇锡余以嘉名 12.难于上青天

13.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句式·省略句

1.当侍东宫 当侍东宫(之职) 2.使不上漏 使(之)不上漏 3.读书轩中 读书(于)轩中

5

4.纫秋兰以为佩 以(之)为佩 5.雄飞雌从绕林间 绕(于)林间 6.使快弹数曲 使(之)快弹

句式·固定句式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无以??

解释框中之词 文学常识填空

1.《氓》选自《诗经·卫风》,诗中以一位弃妇的口吻叙述了她与丈夫从相恋、嫁娶到被弃的过程,抒发了悲愤伤感的情怀,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计305篇,包括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之间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诗,包括了15个地方的民歌,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3.《诗经》相传为孔子编订,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4.《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赋”,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直述法)。“比”,打个比方,用一件事物比喻另一件事物(比喻法)。“兴”,托物起兴,从一件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5. “氓之蚩蚩??来即我谋。”——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卖丝,向女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

6.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另一说,喻男子情意的衰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

7. 《氓》中的第3、4两章——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后的不幸,并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

8.《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9.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出身于楚宗室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屈

6

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10.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其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11.《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被誉为“七律之冠”,或“七律第一”。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12.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1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14.《锦瑟》,作者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15.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被称为“千古词帝”。

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闲愁,题材狭窄,风格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充满对昔日生活的追恋和悔恨之情,他的词直抒胸臆,纯任自然,采用白描手法来表达复杂矛盾的心情,感情真切。

1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

7

美感效应。

17.《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18.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范仲淹、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晏殊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后人称之为“宰相词人”。 19.《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20.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词继承和发展了唐代民间慢词,奠定了宋代慢词的基础,被公认为北宋“婉约派”的词宗。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乐章集》。 21.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

悠闲的闺中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被称为“易安体”,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22.《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23.《不自由,毋宁死》,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

24.《奥林匹克精神》,皮埃尔·德·顾拜旦,是法国著名教育家、国际体育活动家、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1896年至1925年,他曾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设计了奥运会会徽 、奥运会会旗 。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国际上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25.《<物种起源>绪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26.《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16年,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27.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

8

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

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晋书·孝友传》将他名列首位,誉之“以孝谨闻”。 《陈情表》的 “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28.《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1901—1988),著名科普作家与编辑家。中国科学小品文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普作协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四、五届中央委员。 29.《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杨焕明,现任中科院院士、华大基因主席、华大基因学院院长。

30.《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俞孔坚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31.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宣化里人。

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归有光均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唐顺之、茅坤、王慎中)”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姚鼐等的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又与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借记物、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他的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借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感情。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穿全文的意脉,将生活琐碎事串为一个整体。善于拮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32.《斑纹》,周晓枫,曾获“冯牧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奖项。作品有《上帝的隐语》《鸟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7e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