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09 22: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指的是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即对人类来说,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分类:

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 二、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 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 (2) 城市化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状况

(3) 城市化大量排放各种气体和颗粒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改变城市大气环境

的组成

(二)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1)对水量的影响 (2)对水质的影响

(三)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不协调。

三、地理环境的概念: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水、土、气、生物等环境因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多级自然系统。 地质环境的概念:地质环境主要指的是自地表而下的坚硬地壳层,即岩石圈。 环境问题的概念: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

一、当前人类面临全球性和广域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

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如: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大面

1

积的酸雨污染、淡水资源的枯竭及污染;

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如: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退化及荒漠化正在加速、森林面积锐减等;

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和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 二、两次环境问题高潮的对比:

前后两次高潮有很大的不同,有明显的阶段性。

其一,影响范围不同。第一次高潮主要出现在工业发达国家,重点是局

部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城市、河流、农田等;第二次高潮则是大范围、乃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大面积生态破坏。

其二,就危害后果而言,前次高潮人们关心的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环境污染虽已对经济造成危害,但问题还不突出。第二次高潮不但明显危害健康,没分钟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人数全世界平均达到28人,而且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三,就污染而言,第一次高潮的污染来源尚不太复杂,较易通过污染

源调查弄清产生问题的来龙去脉。第二次高潮出现的环境问题,污染源和破坏源众多,不但分布广、而且来源复杂。

其四,前次高潮的“公害事件”与第二次高潮的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也

不相同,一是带有突发性,二是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三、环境科学的概念: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发展和调控的科学。

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通过系统分析与综合,规划设计出高效的“人类-环境”系统,并随时把它调控到最优化的运行状态。

“许多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大部分发生在聚落环境之中”。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指标,即经济

2

的、环境的和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一,强调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以及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第二,强调持续性原则,其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第三,强调共同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其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而实现这一目标,也必须是全球人民的共同行动。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提倡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3.可持续发展应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第三节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一、环境污染物的概念: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入大气、水、土壤中,并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当前主要的环境污染物有: (1) 生产性污染物 (2) 生活性污染物 (3) 放射性污染物

“空气、水、土壤与食物是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三类: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及生物性因素。其中以化学性因素最为重要。 三、环境污染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 影响范围大 (2) 作用时间长 (3) 污染情况复杂 (4) 污染治理难

3

四、化学污染物在人体中的转归可概括如下: (1)毒物的侵入和吸收 (2)毒物的分布和蓄积 (3)毒物的生物转化 (4)毒物的排泄

疾病的发生发展一般分为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明显期、转归期。 五、在评价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是否引起急性中毒 (2)是否引起慢性中毒

(3)有无致癌、致畸及致突变作用 (4)是否引起寿命的缩短 (5)是否引起生理、生化的变化

六、机体对毒物的反应,大致有四个阶段: (1)机能失调的初期阶段; (2)生理性适应阶段;

(3)有代偿机能的亚临床变化阶段; (4)丧失代偿机能的病态阶段。

七、影响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性质和程度的因素: (1)剂量 (2)作用时间

(3)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 (4)个体敏感性

八、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 (3)远期危害

“三致”问题指,致癌、致突变、致畸。

“污染物在体内的蓄积是受摄入量、污染物的生物半衰期和作用时间三个因素影响的”。

4

第二章 环境生态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生态系统

一、生态学的概念: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生态学不是孤立地研究生物,也不是孤立的研究环境,而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种群的概念:种群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同种个体的组合,是具有一定组成、结构和机能,并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三、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对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生命系统就是生物群落;对社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工业生态系统而言,生命系统就是人类。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是自然界的基本结构单元”。 四、生态系统的组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成分,一类是非生物成分。 (一)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二)非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是指各种环境要素,包括温度、光照、大气、水、土壤、气候、各种矿物质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质等。

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以外,还有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光能自养微生物和化能自养微生物。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之一,是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传递,消费者的另一个作用是实现物质的再生产。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分解者的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

(1) 物理的或生物的作用阶段,分解者把动植物残体分解成颗粒状的碎屑 (2) 腐生生物的作用阶段,分解者将碎屑再分解成腐植酸或其他可溶性的有机

(3) 腐植酸的矿化作用阶段

非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生存环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7c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