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区域文化2018电大课程形考

更新时间:2023-09-19 02:43: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7864_闽台区域文化 课程形考

任务1

第1题. 郑和抵闽台

永乐年间(14031424 年),郑和下西洋,自江苏太仓开航以后,都要先到福建长乐一带停 泊一段时间,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补给,然后才从福建起航远征。郑和的船队曾在台湾赤嵌汲 水,并深入大冈山一带。郑和第 7 次(1431 年)下西洋到过台江(即今台南、高雄之间海 岸)。郑和船队中有许多福建人,他们随船队到达台湾、澎湖以后,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留 在当地。郑和所率领的船队,对台湾地区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

第2题. 左镇人

1971 年,台湾学者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其年代距今约 3 万至 2 万年。左镇人是已知台湾最早的住民,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时代大体相同,同 属晚期智人。左镇人就是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的。左镇人的发现,把人类开 发台湾的历史至少提前了 1 万多年。

第3题. 长滨文化

民国五十七年,由台湾大学人类学系系宋文熏教授和地质学系林朝棨教授率领的考古队在台东县长滨乡的八仙洞,发现了台湾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文化,随后由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博士以长滨乡之地名将此旧石器代文化命名为“长滨文化”。

第4题. 大坌坑文化

1964 年,在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坌坑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到 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一带。出土的陶器多为褐色砂陶。有宅、罐、碗等,那时,人们的 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大坌坑文化距今约 6400 年,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其绳纹陶器, 同比它早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相似。 大坌坑 文化实际上是大陆东南沿海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与闽南、 粤东沿海同时代文化之间有密切的 亲缘关系。

第5题. 闽台文化

闽台文化是指来自汉族核心地区的中原文化, 是以福建台湾地区为核心形成共同性的文化特质, 具有 共源同本的现象,台湾文化主要源于闽文化,闽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福建文化以先进的生 产技术、物质财富、文学艺术等内容向向台湾地区延伸,台湾文化也影响了福建文化,在共 同的历史源流背景下, 民族流动形成了同文同种特征, 相似的心理个性特征或差异品类特征 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第6题. 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 的整体,它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和理智的规范。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 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它以精神与物质两种形式交互作用的,它是后天学习获 得的,并为社会成员所共有。

第7题. 文化分三个阶段

文化学家把文化分为三个阶段:表面,即器物文化,包括一切有形可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 中层,即制序文化,包括人际关系中各种体制和规范、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深层文化, 即观念文化,包括思维文化、思维习惯、传统文化、社会心态、价值观念、风土民情、审美 情趣等。

第8题. 宗教

宗教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由神话、教义、仪式和仪典等若干个部分组成的复杂体系。了解 宗教包括:理论、崇拜仪式、信仰团体、崇拜对象等方面。闽台人的宗教观、生活方式、宗 教仪式对其身心的影响深刻, 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中, 宗教交流因其特殊原因起着特殊作 用,其意义和影响大大超越了宗教本身闽台文化体系中,闽台宗教交往占有极其重要位置。

第9题. 四大山头与九大门派

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佛教,派系复杂,山头林立,主要如四大山头:佛光山、中台山、慈济功 德会、法鼓山;九大门派:大岗门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圆光派、大仙寺派、观音 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东和寺派;五大团体:国际佛光会、中华佛教青年会、中华佛 教居士会、中华佛寺协会、中华佛教护僧协会。这些山头、门派、团体,都与福建佛教的法 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第10题. 凤鼻头文化

大坌坑文化结束以后,在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地区,与圆山文化同时,先后存在着三种类型 的文化遗存,目前暂都归属凤鼻头文化。第一种是红陶文化类型,以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中 层遗址为代表,距今约为 45003500 年。石器多为磨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 墓葬有石棺墓,人骨上见有拔牙习俗。第二种是素面和刻纹黑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 县风鼻头上层、台中县营埔等,距今约 35002000 年。营埔出土陶片上发现有稻壳印痕。第 三种是印纹和刻划纹灰黑陶文化类型, 已属铁器时代遗存。 风鼻头文化继承发展了大坌坑文 化,更明显地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其红陶、黑陶文化,同位于福建闽江下游的闽侯昙石山 文化遗址中层和上层的遗物十分相似, 同属于闽台地区以几何印纹硬陶和彩陶共存为特征的 古文化遗存。

第11题. 戏状元饼

戏状元饼是中秋节食月饼之俗,全国各地大致相同,但围绕吃月饼展开的节俗当属闽南、台湾的戏状 元饼最独特有趣,中秋戏饼在闽南、台湾历史悠久。海峡两岸人们一边赏月,一边在月光下 玩起戏饼游戏。 戏饼用的会饼由级别、大小不一的 63 个月饼组成,分为 6 种,模仿古代 科举制四级考试,这种戏饼专用的会饼中秋节前在闽南、台湾许多饼店均大量制作。参加戏 饼人数五六人为宜。开始时,取 6 个骰子放在大海碗里,轮流掷骰子,谁戏到约定俗成的 点数就可得到不同级别的月饼。如果有谁幸运得中状元,双手捧着诱人食欲、蕴含吉兆的状 元饼,一帮好友相拥回家,其情景如同古时中状元荣归故里,亲朋好友往往高兴得放鞭炮庆 贺。

第12题.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台湾名称

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求等

第13题. 1.分析闽台地缘上的密切关系,举例说明。

闽台地缘上的密切关系,在闽台地理距离与特征,闽台在史前就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福 州鸡鸣,基隆可听这句谚语,说明了台湾和福州与大陆有不可分离,难舍同枕的地理位置。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遥遥相对,相距宽度不到 200 千米,狭处只有 1 30 千米,离福州最近。台湾海峡,平均水深只有 50 米至 100 米。台湾和台湾海峡,本来 就是和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 台湾是以大陆为根生成的一个岛屿, 在地缘上与大陆 是不可分的。在 1.5 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 130 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 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台湾被称 为浮福建, 表示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东山陆桥是闽台地缘关系的见证 在碧波 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这道浅滩平均 水深不超过 40 米,最浅的地方只有 10 米。这道浅滩曾经在过去的冰川时期,因海退而变 成陆地,成为连接闽台两地的陆桥。大约在距今 32000 年,福建沿海的部分陆地是与台湾 陆地相连的,但到了 12000 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78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