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3-12-14 18: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生

物)

第Ⅰ卷(选择题70分)

单选题(1—40每题1分,41—55每题2分)

1.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2.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

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 ( )

3.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

过化学键连结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 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往往有较多

或较大的核仁,核糖体的数量也很多。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断 ( ) A.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在核仁合成 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 C.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DNA的转录和翻译通常发生在核仁中

5.用32P标记磷脂中的磷,在下列哪组细胞器中不能检测到32P的存在?

( )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D.核糖体和中心体

6.将用3H标记的尿苷酸引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能表现

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 ) 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

7.医学上,可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这两种试剂检验尿液以进行疾病诊断。请分析这两

种试剂能够诊断的疾病应该是 ( ) A.糖尿病、肠炎 B.胃炎。肾炎 C.糖尿病、肾炎 D.胃炎、肠炎

8.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里,内质网总是与线粒体紧密相依,有的细胞中内质网膜甚至

与线粒体的外膜相连。这个事实说明了 (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 B.线粒体与内质网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表现 C.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需要能量 D.线粒体起源于内质网 9.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加工过程的是

( ) A.在凝血酶的作用下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B.在H+的作用下使胃蛋白酶原变为胃蛋白酶的过程 C.新生多肽链之间或内部形成二硫键的过程 D.唾液淀粉酶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形成多肽的过程 10.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能运用的原理是

( ) A.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RNA分布 B.单独利用派洛宁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RNA分布 C.同时利用甲基绿、派洛宁对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在细胞核、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DNA、RNA,由此说明DNA、RNA。在细胞中

的分布

11.在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

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各种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很快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各细胞器中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则曲线a、b、c依次代表 ( )

A.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B.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C.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12.汉麦林(hammerlin)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

再在近杯处切断(a),此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断后,

不能再生第二杯(d)。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 )

A.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杯状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 D.条件不足,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13.分析多肽E和多肽F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两种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 )

14.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C.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①的种类和数量看关 15.下列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

( ) A.萎蔫的植槐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B.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 C.浆细胞分泌抗体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16.甜菜块根细胞中有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

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水变红,这是因为 ( ) A.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B.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C.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17.下图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是

( )

18.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②酶的活性与pH有关 ③酶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 ④酶之所以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提供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⑤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 ⑥温度过高和过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因相同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⑤ D.②③⑥

19.如图,①表示有酶催他的皮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

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 )

20.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经35℃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 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21.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

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的糖类分别是 ( ) A.核带、葡萄糖、糖原 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

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

22.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D.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23.用含14C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途径应是

( ) A.CO2→叶绿体→ATP B.CO2→三碳化合物→ATP C.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D.CO2→五碳化合物→葡萄糖

24.如右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

25.在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某种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

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 ) A.突然停止光照,而CO2供应正常 B.光照正常,而增加CO2供应 C.停止光照,并停止CO2供应 D.增强光照,而CO2供应正常

26.伴随着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叶绿体内类囊体膜上发生的物质反应

( )

27.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把菠菜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基质和全部叶绿体,

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四支试管内,并进行光照,问哪一支试管能检测到氧气的释放 ( )

28.下列不是以直接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生产措施是

( ) A.合理密植 B.间作套种 C.改种单季稻为双季稻 D.中耕松土 29.如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小圆片,

并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进行光照,有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水面:

(1)给容器内注入NaH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①防止叶内叶绿素遭受破坏;②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供CO2;

(2)光照后有叶片重新浮出水面的原因是:③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④叶片光合作用产生O2附在叶上; 以上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30.经测定,豌豆种子在萌发的早期,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比氧气的吸收量大3-4倍,这说明

此时的豌豆 ( ) A.只进行有氧呼吸 B.只进行无氧呼吸 C.无氧呼吸占优势 D.有氧呼吸占优势

31.检测发现,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吸收O2与放出CO2的体积比为3:4,其原因是

( ) A.有1/4的葡萄糖以有氧呼吸的方式分解 B.有2/3的葡萄糖以有氧呼吸的方式分解 C.有l/2的葡萄糖以无氧呼吸的方式分解 D.有2/3的葡萄糖以无氧呼吸的方式分解

32.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依靠细胞生长和细胞增殖两个方面。而细胞生长不能无限进行,

其主要原因是 ( ) A.受到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限制,且要维持细胞核与细胞质体积之间的平衡状态 B.细胞内的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是有限的,到生命的一定阶段就会消失 C.细胞体积越大,越容易衰老死亡

D.以上解释都不准确

33.如图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变化图解,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CD段该细胞中有高尔基体起作

用 B.在CD段该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变 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CD段该细胞赤道板处已形成细

胞板 D.在AC段有DNA和蛋白质的合成

34.处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动物细胞,当中心体移向两极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

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 ( )

35.下面甲图表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某同学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a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观察,装片正确的移动方向应是移向 (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36.生化分析得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中脱氧核苷酸含量开始很低,不久便急剧增加,以

后又逐渐降低到初始水平,随着脱氧核苷酸含量的动态变化,DNA聚合酶的活性也发生变化。这一事实表明 ( ) A.间期是新细胞周期的开始 B.间期细胞内进行DNA复制 C.间期细胞内进行RNA复制 D.间期细胞内完成RNA转录 37.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38.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B.精子的形成过程应为图中的④③②⑥① C.图②细胞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D.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

39.右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分裂产生

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 A.2、4 B.1、3 C.1、3或2、4 D.1、4或2、3

40.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 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41.香蕉成熟过程中,随着贮藏物质强烈水解并转化为还原糖,香蕉逐渐变甜,其呼吸速率

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下图中符合香蕉内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42.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单纯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

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43.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边装

蒸馏水的槽。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于是他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加到加过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下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质子通过主动运输跨膜运输 B.质子通过单纯扩散跨膜运输 C.质子通过协助扩散跨膜运输 D.细胞滤液能溶解膜中的脂

44.如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不正确

的是

( )

A.在a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B.在b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不可能增大 C.在c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D.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

45.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

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 ) A.S1=2S2 B.S1>2S2 C.S1<2S2 D.S2

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 ) A.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 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a

47.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逐渐增大,地表紫外线照射量增加,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

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分析,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明显受到抑制的原因主要是 ( ) A.光合作用酶受到破坏 B.囊状膜受到破坏

C.暗反应受抑制 D.DNA受到破坏

48.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现状态与自

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内该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BC段

湍度较低,植物呼吸作用减弱的缘故 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

合作用减弱的缘故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体内有机物

含量最少

49.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

分别置于5klx、l0klx(klx是光强单位)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

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 ( ) A.20℃下的呼吸速率是10℃下的4倍 B.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 mg C.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少 D.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 mg

50.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

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均上移

D.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左移动

51.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

DNA蛋白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由此可知,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 ( ) 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都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 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 D.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52.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

法是检查它的 ( ) A.DNA的自我复制 B.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是否出现星状射线

53.海带中富含胡萝卜素,海带多糖和碘等营养物质。胡萝卜素有助于防癌抗癌,碘是合成

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海带多糖能抑制免疫细胞的凋亡。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54.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形成该病的原因不可能是

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 ( )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55.P和Q是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经测定发现P细胞中的DNA含量是Q细胞中的一半,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P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Q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B.P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Q细胞是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生殖细胞 C.P细胞处于减I的后期,Q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 D.P细胞处于减II的后期,Q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 )

A.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预防癌症 B.寒冷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

C.海带多糖诱发免疫细胞基因突变,从而抑制免疫细胞凋亡 D.对放疗的癌症患者,可给予海带多糖辅助治疗

第Ⅱ卷(简答题30分)

学科,

56.(13分)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图中的A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B图表示处

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A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 期,A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B图中 细胞处于A图中的BC段,由图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分裂的 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3)设某动物的一个体细胞中核DNA含量为2个单位(2C)(如下图)。

学科网Z,X,X,K]

I请绘出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个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 II说明下列DNA含量变化的原因:

①由精原细胞变成初级精母细胞时,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进行 ,核DNA含量的

变化是 。

②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 ,一个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是 。

第二次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个子染色体,一个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是 。 57.(10分)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

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图l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

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中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 。[H]在②④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 、 。

(2)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

25℃和 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 。当光强度大于8时,25℃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M2,结果应为M1 M2(填“>”、“<””或“=”)

②在35℃条件下如果白天光照强度为1时,植物 (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58.(7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

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表示)环境中持续15min,最后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

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其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 水浴温度/℃ 凝乳时间/min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凝乳酶活性最强时的温度大约是 ℃。

(2)将A组内的混合物加温至40℃过程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3)将F组内的混合物冷却至40℃时看到的现象 ,原因是 。

(4)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对各级实验pH值的要求是 。

(5)若将酶和乳汁先放入同一试管内混合再进行F组实验,实验结果又会是如何? 。

学科网Z,X,X,K]A 10 ∞不凝固 B 20 7.0 C 30 4.0 40D 学科网Z.X.X.K]E 50 4.0 F 60 ∞不凝固 1.5

T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71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