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个人整理】
更新时间:2024-05-17 06: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皖西学院 miss.mimi]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出版保密制度: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实行自审与送审相结合的制度。新闻出版单位和提供信息的单位,对拟公开出版、报道的信息,应当按照有关的保密规定进行自审;对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界限不清的信息,应当送交有关主管部门或其上级机关、单位审定。 涉及其他单位工作中的国家秘密的,应当负责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
2.舆论监督:是指新闻传播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治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3.著作权:著作权也称版权,它是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基于创作某种作品而享有的署名、发表、出版、获取报酬等权利。
4.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在使用他人作品时所享有的一种抗辩权。指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他人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其他权力的制度。合理使用制度也是对著作权人使用著作权的限制,其立法目的也是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
5.法定许可使用:法定许可不需著作权人许可由法律直接许可,但需向著作权人支付一定
的报酬;法定许可,著作权人只有“获得报酬权”而无“禁止权”;法定许可仅限于法律列举的五种方式:报刊的相互转载,营业性演出,录音录像制作者,播放录音制品节目,编写出版教科书。
6.强制许可:在特定条件下,由相关主管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对已发表的作品,强制著作权人许可申请人对作品进行使用。
7.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是资产阿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概念有两个,一是客观性新闻学,二是新闻呢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新闻专业主义、客观性新闻学和新闻媒介的独立性这些概念,是相互交叉的,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经历了发展变化。了解这些概念、历史及其变化,对于中国的新闻工 作者也许不无裨益。
8.社会责任论:社会责任的思想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制订
《报业法规》,提出报纸的责任问题。1924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主席C.约斯特著《新闻学原理》一书,指出报业要对社会“负责”,并认为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运用法律限制出版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R.M.哈钦斯主持的“新闻自由委员会”,经过调查,发表了《自由与负责的报刊》、《新闻自由:原则的纲要》等调查报告,运用了“社会责任论”这一概念。英国皇家报刊委员会也在1949年提出报告,强调报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论的观点有三:一是新闻自由权利不是绝对的权利,道德与法律是行使新闻自由权利的制衡器。二是理性不能主宰人性,人类不是天生就有一种去寻求真理和服从真理的道德感。三是新闻自由权利是新闻传播媒体、公众和政府共享的权利,还要强调新闻自由不能仅仅强调新闻传播媒体以及从业者的权利,还要强调公众和政府的权利。其核心是要求新闻传播媒体在享有自由权利时,恪尽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9.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10.诽谤:是指故意捏造或散布虚假的事实以2毁损他人的名誉。
[皖西学院 miss.mimi]
11.非法出版:是指从程序上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未经批准擅自进行的出版活动,伪造、假冒出版单位或报刊名称的出版活动,擅自印刷或复制的境外出版物、非法进口出版物等活动。主要表现为伪造、假冒合法出版的报刊名称从事非法出版和未经申请批准、
登记注册手续就私自编辑出版报刊。
12.事后审读制度: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报纸、期刊的审读报刊司负责指导全国新闻出版系统的报刊审读地方新闻出版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报刊审读报纸、期刊出版单位建立阅评制度,定期出阅评报告审读结果要出“审读简报”,各省每月报送新闻出版总署不报或迟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13.审查批准制度:一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新闻出版与保密工作的关系,不存在着种种糊涂观念和模糊认识。 二是否对国家秘密与非国家秘密的界限不清楚。 三是否缺乏保密基本知识。 四是有的新闻出版单位保密审查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严格。 五是有的新闻出版单位用于编辑出版工作的通信和办公自动化设备是否缺少可靠的保密技术保障措施,因设备技术方面的原因而发生泄密尚不自知。 六是机关、单位的有关人员在向新闻出版单位提供信息、稿件或作品、接受采访、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是否没有掌握住密与非密的界限,提供了不该提供的国家秘密,或应该提供,但没有提出明确的保密要求。 七是否为了迎合人们的“猎奇”心理,片面追求“轰动”效应,不顾国家安全和利益,擅自或抢先发表涉及国家秘密的消息、文章、报道,造成泄密。
二.简答题
1.根据中宣部及新闻出版署的相关规定,我国的报刊监督制度包括哪些
答:(1)依法出版制度:所有登记注册事项,不得任意变更有关登记事项必须在每期报刊上标明。如报纸名称、出版单位、主管单位、日期、版序等一个刊号只能对应一种报纸或期刊同一种报纸,不得以不同开版出版所有版页作为整体出版发行,部分版页不得单独发行——案例:环球时报南联盟使馆被炸报纸休刊10天以上和期刊休刊,须向当地新闻出版局备案 (2)事后审查制度: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报纸、期刊的审读报刊司负责指导全国新闻出版系统的报刊审读地方新闻出版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报刊审读报纸、期刊出版单位建立阅评制度,定期出阅评报告审读结果要出“审读简报”,各省每月报送新闻出版总署不报或迟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3)质量评估制度:质量评估规定:出版质量达不到60分的,即视为不合格报纸,应停办 未达到最低发行量的,均判定为质量不合格报纸,应限期观察,劝其停办。发行质量是指报纸出版两年后必须达到的最低发行量,省-10万、地-3万、县-1万;中央、国务院各部委报纸-3万;省及省以下专业报-2万;晚报-5万; (4)违纪违规报刊警告制度
2.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原则是什么
答: 1)新华社统一发布 确保权威性、真实性、统一性。 2)按期限、范围刊出。两会报告,最快3小时见 报, 面向所有公民。有的内容,只对一部分人, 内 参、增刊等。
3)政令发布前由首长签字。
4)领导个人活动等报道,由领导亲自审阅。
3.如何区分违法煽动行为和正当批评行为
[皖西学院 miss.mimi]
答:(1)表述方式: 煽动行为:非理性的、情绪化的、蛊惑性语言正当的批评: 理性的叙述和分析
(2)内容: 煽动行为: 虚假、浮夸、片面 正当的批评:如实反映和评述事实
(3)目的:煽动行为:激起他人反社会行为正当的批评:引导人们认识各种社会 弊端的实质
(4)性质: 煽动行为:贬损性、破坏性
正当的批评:批评性、建设性
4.《新闻出版保密规定》中如何解释与规定新闻出版与保密制度
答:该规定“适用于报刊、新闻电讯、书籍、地图、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以及广播节日、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
(1.)新闻出版的保密工作,坚持贯彻既保守国家秘密又有利于新闻出版工作正常进行的方针。
(2.)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实行自审与送审相结合的制度。 新闻出版单位和提供信息的单位,对拟公开出版、报道的信息,应当按照有关的保密规定进行自审;对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界限不清的信息,应当送交有关主管部门或其上级机关、单位审定。涉及其他单位工作中的国家秘密的,应当负责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
5.关于煽动罪的四项罪名是什么(不确定)
答:(1)煽动分裂国家罪(2)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3)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4)煽动群众抗拒法律实施罪(5)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
6.大众传播泄露国家秘密的形式有哪些
答:(1)国外情报机构参透进来窃取经济技术秘密(2)在外贸洽谈中无意或者有意泄露机密(3)通过通信邮电方式把国家秘密泄露出去(4)在报刊上刊登了不该刊登的秘密
7.隐私权的法律特性
答:1、权利主体是自然人,属于一项独立的人格权;2、内容丰富:包括通信秘密、身体秘密、婚姻秘密、收入秘密等。3、在不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的前提下,隐私权可以抛弃,也可以被隐私权人用以获得收益。隐私权人可以自行披露隐私,也可以授权他人对外传播,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报酬。4、隐私权是一种得克减的权利。当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政府有权对公民的隐私权进行限制甚至剥夺,以维护国家利益。
8.新闻职业道德的调整对象有哪些
答:(1) 与受众的关系;(2)与工作对象的关系;(3) 与同行的关系;与所属媒体的关系; (4) 与广告客户的关系。
9.作为一种理想的新闻职业标准态度和行为,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1)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来自政府、广告商甚至公众的干涉; (2)新闻媒介为实现“公众的知晓权”服务;
(3)新闻媒介探求真理、反映真理; (4)新闻媒介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
(5)这些理念在当前新闻报道中都有所体现。尽管市场经济给新闻业的发展带来一定负
[皖西学院 miss.mimi]
面影响,比如新闻风格低俗、有偿新闻层出不穷等,然而这并没有阻碍新闻业的独立成长。
10.“绝对的客观公正不可能达到,而在网络时代里,特殊的传播机制使得客观性的推论显得更加复杂”如何理解这话
答:媒介观:独立媒介观的悖论在网络时代面临着新的解读。无论政治因素还是商业因素都更难控制和影响传媒;重要门户网站和利益集团的信息垄断。
新闻观: 客观:“新闻媒介是观点的报道者,而不是意见的鼓吹者,新闻事业的客观性是通向‘合法’和‘可信’的途径”。矛盾:“新闻生产背后有意无意深藏着种种‘主观’因 子”;.绝对的客观公正不可能达到,而在网络时代里,特殊的传播机制使得客观性的推论显得更加复杂。由于①信息的传播者增多,视角也相应增多,被报道的事实会通过各个角度得到全面完整地呈现,客观报道的可能性变大。 “华南虎” ②传播内容的责任意识降低。“由于无边无际的信息出口选择,公众很可能被埋没在信息垃圾,甚至谣言和谎言的汪洋大海里。” 记者观: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以公众利益为目标,勇于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带领公众探求真理,代替公众行使正义。 公民记者——“人人都是报道者”成为可能。
受众观:落实“为公众服务”的目标看起来更加具有可行性。问题:网络时代受众的特点?网民情绪化、个人化的倾向值得关注和警惕。如果网民不理性的声音使得舆论形成“沉默的螺旋”,影响媒体的独立报道,新闻专业主义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结论:只有公民记者与职业记者、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新闻内容制作者和信息流通把关人都能自觉遵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中互补互融,公众的利益维护也才能得到最大化实现。
11.新闻职业道德的失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1、舆论监督不利 (1)不行使舆论监督 视而不见,舆论失语,不发言。 (2)乱行使舆论监督 超越程序,搞特权,形成新闻审判。 2.虚假新闻泛滥
(1)凭空捏造型 炒作、假新闻。《纸馅包子》等
(2)捕风捉影型 道听途说,推理想象,造成虚假娱乐新闻 (3)添枝加叶型 政绩欺骗,水分、泡沫,吹嘘夸大,虚假。
(4)作风不实型 报道先进长相时,没仔细调查,把秃顶,写成每天上班前,整理一下头发。造成虚假。
(5)知识缺乏型 对某个领域不了解,科技发明、考古发掘等,乱写、瞎写,造成虚假。 3、新闻侵权隐私、名誉、人格
4、黄色倾向
5、有偿新闻 指新闻机构向要求刊播新闻的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新闻。宣传费,小闻大报。 6、有偿不闻 封口费,有闻不报。
12.我国新闻法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答:基本原则:(一)坚持党的领导和两个服务的方向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二)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则: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利、不可滥用言论出版自由权利、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界定、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的界定、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的界定
[皖西学院 miss.mimi]
主要内容: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新闻传播活动的触角,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新闻传播法制,与整个社会、社会上的所有人都息息相关。新闻传播法制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1.调整新闻传播活动外部关系的内容 2.调整新闻传播活动内部关系的内容
(1)有关新闻传播事业行政管理的内容,如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国际互联网站的设立与运作法律规范和制度。(2)有关特殊新闻和信息发布的内容,如重大新闻发布制度、广告发布制度等。
13.作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新闻出版法《大清印刷物专律》是如何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
答:第一,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凡印刷物及新闻记载均须向所在地巡警衙门呈请,报交京师印刷总局注册。
第二,专门规定了“讪谤”条款,凡有“令人阅之有怨恨或悔谩,或加暴行于皇帝族或政府,或煽动愚民违背典章图制”者,须科以10年以下的监禁或5000以下的罚款等。
第三,法律赋予地方各级行政长官以很大的司法权,规定他们有权管理对印刷物的指控,逮捕被告,随意封闭印刷所。
14.根据《出版管理条例》规定,非法出版活动主要包括哪些
答:1、未经批准擅自出版报刊2、假冒报刊名称出版3、转让刊号和出版权4、盗印报刊
15.依照规定,记者站的权限与活动限制分别有哪些
答:权限:(1)记者站不是独立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不得再设立分支机构(2)不得从事经营活动(3)记者站应接受当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管理(4)出版非正式报纸的报社,不得设立记者站或其他类似机构
活动限制:只限于专门开展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不得进行与上述新闻业务无关的其他活动,更不得利用其名义从事发行、广告、拉赞助、开办经济实体或进行其他经营活动。
三.论述题
1.网络舆论监督的利与弊
答: 网络监督一般诉诸公民的情感和常识,具有浓重的道德色彩,虽然无谓私心,但缺乏专业的眼光会让人忽略必要的细节,激愤的情绪往往淹没了理性的思考,道德的判断往往代替了法律的分析,惩罚的愿望往往压倒正当程序的要求。他们的批判和坚持,或许可以纠正某些个案的裁判,但对于事件未审先断的评论却可能给法官以先入之见,或造成法官屈于舆论压力、民愤左右司法,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引起领导超越法律的干预。由此可见,盲目夸大网络监督的作用,对于建设司法公正并无裨益 。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 利:
1、开辟舆论监督的新形式; 2、满足受众知情权;
3、促进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进程; 4、促进行业改革及社会风气改变; 弊:
正在阅读: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个人整理】05-17
软件测试报告书06-09
防伪印刷技术发展概况11-10
师兄考研经验06-24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作文200字07-14
师德师风建设(十要十不准十禁止)04-26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答卷03-11
疏浚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6-27
四年级作文成长的故事五篇03-1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职业道德
- 整理
- 传播
- 法规
- 新闻
- 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