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11-07 22: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章 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1、 名词解释:

1、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

生产要素是指从事生产活动时所必须投入的主要因素或必须使用的主要手段。一般我们把土地、劳动和资本称为生产的“三要素”,如果再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就构成了“四要素”。也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称为“第五要素”。 2、要素价格(Factor Price)

要素价格指的则是为了使用生产要素而支付的费用,也可以说是要素参与生产所应该获得的报酬。例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润率等等都可以称为要素价格。

3、要素禀赋(Factor Endorsement)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4、要素丰富程度(Factor Abundance)

要素丰富程度是指在国际要素禀赋的比较中,如果一个国家的某种要素的供给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那么该种要素的相对价格就应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称要素丰富,反之,称要素稀缺。 5、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的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度程度高。反之则反称。 6、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的不同的绝对优势是贸易存在的基础。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其贸易伙伴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7、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的比较优势的不同是贸易存在的基础。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进行商品交换,如此形成的国家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8、要素比例说

要素比例说提出,各国所生产的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而价格的国际绝对差来自于由于各国国内各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所导致的成本的国际绝对差。要素比例说进一步探讨了成本的国际绝对差是由于各国国内的生产诸要素的价格比例不同,而要素价格比例的不同又是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供求是不同的。因此,要素比例说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该是密集使用了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了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益的国际差别。

2、 单项选择题:

1、第一位系统地表述比较优势原理的经济家是: A.Bertil Ohlin. B.Eli Heckscher.

C.John Maynard Keynes. D.David Ricardo.

2、H—O理论说明:

A.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B.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 C.一个非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D.国际市场的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于生产和出口大量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商品。 3、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单位的X产品或3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单位的X产品或1单位的Y产品,假定劳动是唯一的投入,那么: A.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B.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C.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D.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4、对于H—O理论来说,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要素禀赋。 B.国民收入。 C.技术。 D.消费偏好。

5、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的消费点: A.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方。 B.在生产可能性之上或之内。 C.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D.位置不可判定。

6、在开放贸易后的短时期内:

A.所有与衰退产业相关的集团都会受到损失。

B.只有那些更密集地使用于衰退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C.只有那些更不密集地使用于衰退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D.只有本国中最为丰裕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7、墨西哥拥有丰裕的非技术工人,而美国拥有丰裕的技术工人。在开放贸易后,从长期看,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将: A.在两国都下降。

B.在美国下降,在墨西哥上升。 C.在美国上升,在墨西哥下降。 D.在两个国家都上升。 8、以下论断中,错误的是:

A.消费模式会影响中性要素的福利收益或损失。 B.消费模式会影响所有要素的收益或损失。

C.消费模式不会影响最为专业化的要素的收益或损失。 D.消费模式不会影响一国整体的福利收益或损失。

9、在下述哪一条件中,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将不能成立? A.要素不会在各产业间流动。

B.要素在不同国家中具有不同的生产率。 C.各国均建立贸易壁垒以阻止自由贸易。 D.上述所有3项。

10、“在一个贸易快速增长的国家中,新资本的迅速积累会使该国进口更多的自然资源。”隐含于这一论断的定理是:

A.Heckscher—Ohlin theorem. B.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C.Rybczynski theorem.

D.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11、如果一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且资本增长的速度快于其他投入品(如劳动力)的增长速度,那么,根据贸易理论由此而导致的增长模式为: A. 进口替代。

B. 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其他贸易商品均衡增长。 C. 出口扩张。

D. 以上三者都不对。

12、“Immiserizing growth”的一个必要条件为: A.国家的增长偏向于出口产业。

B.外国对该国的出口需求具有价格弹性。 C.国家的消费偏好高度偏向于出口商品。 D.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大。 13、H——O理论成功的解释了:

A.发生于美国之外的产品创新过程和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B.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的国家变得更为重要。

C.由于在要素禀赋方面的类似性,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在日益增加。 D.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14、在H—O模型中,国际贸易主要基于各国在以下方面的差别: A.技术。 B.要素禀赋。 C.规模经济。 D.产品差异化。

15、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是( )。 A. 奖出限入,保证贸易顺差 B. 国家不要干预对外贸易 C. 保护幼稚工业 D. 保护国内垄断行业

16、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根据比较利益论( )。 A. B国同时生产X、Y 产品,A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Y 产品,B国生产X产品 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D. A国同时生产X、Y 产品, B国不生产

17、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 )的传统理论。 A. 自由贸易 B. 保护贸易 C. 国家干预

D. 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相结合

18、绝对利益论提出的国际分工基础是各国间( )的差异。 A. 比较成本 B. 绝对成本

C. 要素禀赋 D. 要素组合比例

19、若德国和英国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分别生产10码毛呢,15码麻布和10码毛呢,20码麻布,那么,基于比较利益原则的分工格局为( )。 A. 英国生产并出口毛呢 B. 英国生产并出口麻布 C. 德国生产并出口毛呢 D. 德国生产并出口麻布

20、若美国工人每人每年可生产4辆汽车或40蒲式耳小麦,加拿大工人每人每年可生产 2辆汽车或30蒲式耳小麦。若两国进行贸易,根据比较成本说,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应该出口汽车的国家分别是( )。 ①美国、加拿大 ②加拿大、美国 ③美国、美国 21、根据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国际贸易应发生在( )。 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②要素禀赋相似、需求格局接近的工业国之间

③要素禀赋不同、需求格局相异的工业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 22、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认为,各国比较成本的差异来源于( )。 ①各国生产条件的差异 ②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③各国国内生产诸要素的价格比例的差异 23、根据比较成本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即使一国在生产所有物品上都有绝对优势,两国也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 ②某些极有才能的人在做每一件事情上都有比较优势

③如果贸易可以使一国获利,那么它就不能使另一国也获利 24、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主张的国际贸易政策是( ) A、强制性的保护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 保护贸易政策 D、 超保护贸易政策 25、李斯特认为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最高期限为( )。 A、20年 B、30年 C、40年 D、50年

26、中国生产手表和自行车都花8个劳动日,印度分别为12个和10个劳动日,因此,根据比较利益原则( )

A、中国生产手表有比较利益 B、印度生产手表有比较利益 C、中国生产自行车也有比较利益 D、印度生产自行车没有比较利益 27、李斯特在-------------一书中较系统地阐述了其贸易保护理论。 A、《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C、《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D、《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28、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是______ A、各国间商品价格不同 B、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C、各国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D、各国间要素价格不同

3、 多项选择题:

1、与要素禀赋理论相联系的几个理论是( ) A、H-O理论 B、H-O-S理论

C、要素比例变化理论 D、里昂惕夫之谜

E、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理论

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理论有( ) A、技术差距学说和自然资源学说

B、要素密集转化学说和贸易壁垒限制学说 C、人力资本学说 D、需求偏好学说 E、跨国公司影响学说

3、比较优势论的假设前提是静态2×2×1模型下的( ) A. 生产要素在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不能流动 B. 充分就业

C. 物物交换的自由竞争贸易

D. 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费和保险

E. 劳动决定价值而劳动同质和贸易不影响收入分配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主要表现为( )。 ①从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过渡

②产业部门间的分工让位于产业内部的分工

③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居主导地位

④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向以现代化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发展 ⑤从有形商品生产和贸易领域向服务领域发展

5、下列属于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学说的观点的是( )。 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一国内部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 ③国际分工应按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 ④国际分工应按相对的成本差异进行 ⑤国际贸易仅能使出口国获得利益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的变化表现为( )。 ①发展中国家出口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②发展中国家出口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③工业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初级产品 ④中间性机械产品的比重提高 ⑤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7、关于要素比例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由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的 ②排除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③认为每个国家应生产和输出用其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④认为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各国的价格差异 ⑤以上皆正确

8、货币差额论的政策主张( ) A. 禁止货币外流 B. 实行奖出限入 C. 开采金银矿场 D. 保护弱小产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66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