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4-20 16:0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总学时: 周学时数:3学时 学分:3学分 课程类型: 开课(系)院: 执笔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学校教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本课程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2.教学要求

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授课要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了解每一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每一章、节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学生面临的问题,理解每一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想道德法律的基本理论观点、立场方法,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凸显问题意识,采取案例式、互动式、参与式、双主体教学,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珍惜大学美好时光,知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他们走好大学之旅的第一步,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知荣 辱求发展。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大学新生对于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主要内容]

导入语:大学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怎样适应新的环境,怎样处理好学习与娱乐、友谊与爱情、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等的关系,今后的人生是否有作为有价值,这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同学们去思考、去选择,也需要思想上的教育与引导。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是每一个大学新生面临的重要课题,可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第一节 适应大学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一)学习要求的变化 (二)生活环境的变化

(三)社会活动的变化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一)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二)虚心求教、细心观察

(三)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一)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二)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三)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一)勤奋 (二)严谨 (三)求实 (四)创新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二)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一)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二)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三)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四)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一)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二)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三)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四)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五)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一)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二)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三)注重联系实际 (四)注重知行统一 [实践教学环节]

你如何利用时间?

做个研究,检查你自己如何利用时间。要严格点!记录至少一周(最好是两周)内的活动,看看你将时间花到哪里去了。带本小记事本在身上,写下每隔一小时内你所完成的事。一周后,总结你花在个人、社交、工作和课业活动上的时间。然后问问自己下列问题:

1.我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利用时间吗? 2.我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吗? 3.我觉得事情做得很仓促吗?

4.我能把必须做的事和喜欢做的事分别安排妥当吗? 5.我这个星期要如何利用时间才会比上星期好? 6.我花太多时间看电视吗? 你的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能够理清你的时间管理上的问题,你便能减轻生活上的压力。在读完下面每一句引言后,请写下你立即的反应。

“即使我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也没把重要的工作做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计划的完成日期,但我总要拖到最后关头,才会逼迫自己去完成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很难开口要求别人帮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如果我希望事情不出差错,我得亲自去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书目]

[1]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4日;

[2]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4月30日;

[3]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 [4]钱焕琦:《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钱焕琦:《“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定位”》,《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5期;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你为什么上大学?

2.你想象中的大学是个什么样子。 3.如何度过大学生涯。

4.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5.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6.谈谈你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内涵的理解。

第一章 树立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

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坚定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信念。用实际行动把美好理想化为现实。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想信念的科学概念;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理想信念的确立、追求和实现。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1.引导大学生作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一)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二)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一)立志当高远 (二)立志做大事 (三)立志须躬行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二)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于逆境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二)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条件

(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本章教学内容,开展一次关于人生与理想的辩论赛,主题围绕着“共产主义渺茫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等展开。课堂辩论赛之前,要求每个学生围绕主题写下自己的观点,辩论赛进行中老师应注意把握辩论的主流观点,并逐步引导到正确的思想意识上。辩论赛结束后,要求学生交上所写书面材料,作为一次平时作业。

学时安排为1学时。 [参考书目]

[1]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4日;

[2]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4月30日;

[3]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 [4]钱焕琦:《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钱焕琦:《“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定位”》,《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5期;

[6]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目前,在高校中有部分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对理想抱有偏见,游戏理想,把理想戏为“利想”,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大目标不如大‘团结’,讲理想不如讲实惠”。

请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什么样的理想?谈谈理想是怎样推动你的学习和生活的。

2.当代大学生应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3.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4.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5.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学习目的与要求]

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的概念;关于经产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与怎样弘扬爱国主义问题。

教学难点: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问题;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弘扬民族精神问题。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出本章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三)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四)爱自己的国家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拥护祖国统一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二)爱国主义与维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尊严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团结统一 3.爱好和平 4.勤劳勇敢 5.自强不息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2.改革创新是近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4.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二)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一)当代大学生是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生力军 (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是人心所向

(三)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三、增强国防观念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1.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2.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3.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实践教学环节]

1.课后组织同学们观看爱国主义教学片,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2.参观革命圣地、临沂曦之故居,认识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学时安排为1学时。 [参考书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在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5月5日;

[6]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张万年主编:《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2.弘扬爱国主义为什么要增强国防观念? 3.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4.大学生怎样培养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的与要求]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早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计划,作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人,并通过深入探讨价值问题,激励学生择取正确的价值取向。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人生的意义及人生的目的;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基本特征; 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学难点:新时期人生价值如何体现? [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参与式教学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一)世界观的含义 (二)人生观的含义

(三) 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一)人生目的的含义 (二)人生目的的作用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二) 端正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一)为人民服务人生观 (二)自觉抵制错误人生观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一)价值的含义 (二)价值观的含义 (三)人生价值的含义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二)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一)保持身心健康的意义

(二)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一)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原则

(二)正确认识与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践教学环节]

1.通过观看教学片,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进行认真的思考。

2.每人应形成自己的对人生价值认识的书面文字,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博客的形式。 [参考书目]

[1]钱焕琦主编:《〈思想道德修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社会和个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 [4]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2006年版;

[5]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江畅、戴茂堂:《西方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徐贵权:《青年价值取向新探》,地震出版社1999年版。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有关“我的思考”。请同学们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到这个世界上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应该留点什么?”、“人生的归宿是什么?”。

2.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都很“实际 ” ,你认为“为人民服务” 还能否作为大学生的人生目的。

3.有人说 “顺境使人颓废 ,逆境使人成功” ,请谈谈你的理解。

4.大连市公汽联营公司驾驶员黄志全,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 ,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之后,他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思考与讨论:故事的主人公表现出怎样一种人生价值观? 谈谈你的感受。 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6.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怎样?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7.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8.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道德的基本理论,把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及其确立依据,认清它们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价值指导。通过本章教学还应使学生充分认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和具体要求,特别是重点把握为什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诚信为重点,从而增强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提升道德境界。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集体主义原则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为

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社会主义道德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和集体主义原则?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讲授法为主,同时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不道德行为进行评判。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二)道德的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度带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三)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三)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一)道德修养贵在自觉

(二)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实践教学环节]

组织同学们以宿舍为小组,对校园中存在的不道德现象作一简单的调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言,进行课堂讨论。 [参考书目]

[1]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三个代表”》,人民

出版社2002年版;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三部分,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罗国杰主编:《思想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罗国杰:《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7]夏伟东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唐凯麟编著:《伦理学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钱焕琦:《做历史的同时代人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钱焕琦:《自我锻造追求卓越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实际演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请二个同学上讲台,把同学们列举的生活中的道德与不道德的现象写到黑板上,然后组织同学们比较、讨论,进行道德裁判。

2.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质?

3.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道德建设? 4.集体主义原则的科学内涵包括哪些?

5.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主要可概括为哪几方面? 6.简述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明确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增强公德意识,了解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了解课余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在此基础上,强化公德意识,遵守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及其养成;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教学难点: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及法律要求。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一)公共生活的含义 (二)公共生活的特征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一)道德 (二)法律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一)社会公德的含义 (二)基本特征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三)《环境保护法》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实践教学环节]

公德素质测试题,时间为30分钟。

做个研究,检查你自己的公德素质。回答自己下列问题,态度要认真!总结你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公德表现。

在家庭:孝顺父母 关心他人 勤俭节约 热爱劳动 1.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吗?

A、记得很清楚; B、有时会忘记;C、从来没记住过。 2.在家里,你帮助家长做家务吗?

A、经常做,而且体会到劳动的快乐;B、不做,有人伺候何必让自己受苦;C、家长要求时才做,不大情愿。

3.对于父母的唠叨,你的感受是:

A、全是废话,讨厌之极;B、说那么多干吗,我又不是不懂;C、这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心存感激,认真聆听。

4.面对一块实在吃不了的馒头,你会:

A、放好,或许有别的用处;B、值不了多少钱,扔了不可惜; C、保存起来以后吃,不可浪费粮食。

5.如果看到别人没有关紧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淌着时,你会:

A、平平常常小事,无所谓;B、只是非常生气,但不是自己开的,不去管它;C、马上去把水龙头关掉。

6.如果你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如其他同学,你的感觉是:

A、应该理解父母,但总觉得低人一等; B、怨恨自己的父母无能,看不起他们; C、人在精神上是平等的,自己应该更懂得理解父母,更加孝顺父母,更加勤俭和勤奋。

在社会上:热爱祖国 文明礼貌 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 7.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你通常的做法是:

A、庄严肃立,行注目礼;B、立正站好,但很不情愿,心里想着别的事;C、该走路还走路,该说笑还说笑。

8.对于赵薇身穿日本军旗服饰事件,你的看法是:

A、她是不懂历史,可以原谅;B、穿什么衣服是个人的自由,不必大惊小怪;C、她的行为伤害了民族感情,应该受到鄙斥。

9.你与同学约定一个时间去做某件事情,你会:

A、有其他事去不了,向他(她)解释道歉;B、有时去得晚一些,或者根本不去也无所谓;C、不管什么情况,一定按时赴约。

10.你遇到老师或认识的人,你会:

A、别人跟你问好,你才问好;B、主动热情问好;C、装作看不见或绕着走。

[参考书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7]《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4.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教学目的和要求]

大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职业生活领域和爱情婚姻家庭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具体要求及其必要性与重要性;帮助大学生培养高尚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践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帮助大学生认清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家庭美德观,履行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使大学生深切地认识到,无论是职业精神的锻炼还是对家庭美德和法律规范的践行,都是塑造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法律人格的最重要、最实际的途径,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精神保障。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劳动法》、《公务员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应当树立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家庭美德的基本内涵;《婚姻法》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职业的内涵和本质;关于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爱情的本质。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社会调查和实践。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职业生活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一)职业的含义 (二)职业道德的含义 (三)职业生活中的法律

(四)职业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共同特征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一)了解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 (二)坚持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原则 (三)明确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四)依法处理职业生活中的纠纷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一)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 2.服从社会需要 3.打下坚实基础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一)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二)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 (一)爱情的本质 (二)恋爱中的道德 1.尊重人格平等 2.自觉承担责任 3.文明相亲相爱 (三)大学生的恋爱 二、婚姻与家庭 三、家庭美德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婚姻法》 [实践教学环节]

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六到临沂市人才交流中心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参考书目]

[1]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5]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罗国杰:《婚姻家庭问题研究》,中国展望出版社1998年版。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结婚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6.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7.恋爱应遵循什么道德?

8.结合当前的形势,谈谈大学生如何择业和创业?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培育法治精神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认识到市场经济需要每个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而增强法律意识、培育法治观念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法的本质和特征;我国法律制定、实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意识。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从对法的本质、特征和作用的理论讲解过渡到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然后联系实际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应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

教学手段: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课堂讨论、答疑、布置课外作业。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一)法律制定 (二)法律遵守 (三)法律执行 (四)法律适用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四)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 (五)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六)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一)法律权利与义务的性质 (二)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一)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 (二)国防安全法律制度 (三)经济安全法律制度 (四)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 (五)生态安全法律制度

(六)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 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一)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 (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三)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实践教学环节]

组织学生课后搜集、整理生活中的法律案例,然后在课堂上请同学发言,进行讨论。 [参考书目]

[1]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卓泽渊:《法治泛论》一书中的“法的价值实现及其法治要求”一篇,第205-241页;

[3]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一书中的第十五章“理想与代价——法治政治观”,第323-359页;

[4]蒋德海:《伦理文明,还是法治文明?》一书中的“伦理文明,还是法治文明——谈法治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第38-56页;“科普和法普”,第 57-75 页;

[5]黄之英:《中国法治之路》一书中“法治与选择”(季卫东),第21-36页;“依法治国方略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王晓元),第58-71页。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试述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

2.依法治国的内涵?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公民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5.什么是法律意识?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律意识? 6.讨论: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法律会是怎样的状况?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实践法律规范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充分认识提高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法律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民法通则》的主要内容;《刑法》总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目前的存在及其发展前景;宪法权威地位的确立。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辅之以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法、辅导答疑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一)宪法的特征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基本经济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三)国务院 (四)中央军委

(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一)行政法的概念与原则 (二)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三)行政行为 (四)行政责任

(五)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民法的概念与原则 (二)民事主体制度 (三)民事行为制度 (四)民事权利制度 (五)民事责任制度 (六)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七)合同法律制度

(八)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一)经济法的概念与原则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三)税收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一)刑法的概念与原则 (二)犯罪概述 (三)刑罚制度 (四)犯罪种类

第三节 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受案范围和参加人 (二)行政诉讼程序

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管辖与当事人 (二)民事诉讼程序

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二)刑事诉讼程序 四、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 (一)仲裁概述 (二)仲裁程序

结束语 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实践教学环节]

请律师、公证员讲解律师、公证业务,使学生了解法律的运用。学时为2学时。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刑法学》;

[6]中宣部、司法部编选组:《邓小平民主法制建设》,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进行民事活动应遵循什么原则? 4.我国刑法基本原则是什么?

5.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有哪些?

6.什么是正当防卫?如何正确行使正当防卫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课堂讨论、双主体参与法、演讲法、辩论法、社会调查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本课的主要教学手段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对于每一章都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播放教学片。

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教学参考书: [1]钱焕琦:《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江畅、戴茂堂:《西方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徐贵权:《青年价值取向新探》,地震出版社1999年版; [5]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刘书林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五、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的实践课教学是避免单纯理论讲授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实践课的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实践课教学安排如下: 1、“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针对刚入校大学新生的特点,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学生熟悉校园布局、了解学校各部门的职能,以便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可联系各系辅导员协同进行。

2、“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针对本章的教学内容,联系各系组织学生参观华东烈士陵园、王羲之故居、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等,以感受革命传统,或观看爱国主义电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社会秩序”,本章的实践课教学主要是组织学生3-5人一个小组,利用周末时间到公共场所进行社会公德调查。要求学生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然后进行交流、探讨。

4、“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实践法律规范”,联系各院系,组织学生参加一次法庭审判旁听或到律师事务所参观学习,以了解法律的具体运用。

六、课外训练及自学指导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在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和课外训练。

(一)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根据所学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文化胜地、文明社区以及旁听法庭审判和到律师事务所参观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进行自学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帮助学生制订自学计划

2.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刊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自学经验交流。

4.布置课外作业,以巩固课堂知识的学习。 七、考试考核

本门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和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学业成绩实行结构化成绩:由平时成绩(30%)与期末考试成绩(70%)两部分构成。期末考试实行闭卷考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5t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