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数学 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9-24 19: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课 题 教 材 分 析 卫星的运行时间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1 本节课结合卫星的运行时间的具体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二是探究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三是掌握乘法算式的计算步骤。 1、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教 学 目 标 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教 学 准 备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课件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1、师出示情境图,分析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 2、提出数学问题。 个性化设计 教 学 过 程 3、归纳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列出算式:114乘以21 出示自学提示 1、用自己的方法思考如何计算出114×21的得数。 2、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估一估。 (1)估计一下,学生独立进行估计。 (2)合作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3)指名汇报:只要方法合理,表达清晰即可,答案不唯 一。 2、算一算。

(1)学生自主探索114乘以21的积,并讲一讲你是怎么 想的? (2)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帮助。 (3)小组交流:分享多种算法,修正自己的积算方法,逐小组交流时应步学会计算。 三、小组汇报,交流评议。 1、指名汇报,展示学生多种算法。 2、观察表格计算法,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3、你认为哪些计算方法是一致的?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4、小结:计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要注意什么? 5、说一说,乘法竖式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四、多彩训练,拓展延伸 1、尝试计算408×23 说一说要注意什么? 2、计算54×312 210×47 3、完成练一练中的习题。 五、总结收获,激励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板 书 设 计 114×21 408 ×23 加一步,找学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的算法。 教 学 反 思 本课在教学时,先是领着学生复习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再引入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这样学生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但是个别学生由于没有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所以这块学的不太好。今后一定要反复练习,争取全员通过。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课 题 教 材 分 析 有多少名观众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1 本节课是对较大数量进行估计,书中提出问题,一是讨论如何用什么策略估计大数。二是如何估计一个看台人数并估算得到多少人。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估计大数的策略与方法,能借助乘法用不同的方法教 学 目 标 对生活中的较大的数量进行估计,发展数感。 2、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估算思路与具体方法,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教 学 准 备 掌握用取近似值的方法进行估计。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取近似值的方法。 课件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1、出示情境图,现场有多少名观众?你能猜到吗? 个性化设计 教 学 过 程 2、仔细观察图,要估计这个体育场容纳多少名观众,你有 什么办法? 出示自学提示: 1、观察图片,思考如何算出这个体育场共有多少人? 2、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学生独立观察图,思考办法。 2、指名汇报,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通过讨论,归纳出以小估大的乘法。 4、下面是一个看台,大约有多少名观众? (1)给每个小组一份看台图 (2)学生独立思考:怎样估出一个看台大约有多少名观

众? (3)小组内交流,分享方法并整理推荐一种方法。 三、小组汇报,交流评议 1、各组选出代表,有条理的向全班汇报。 2、通过对比,体会到数一数的办法最慢。 梳理办法可以先尝试着让学3、梳理方法:把看台分成大致相等的几份,用每份数乘以生自己整理归每份数就能估出方法,也就是以小估大。 4、共28个看台,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汇报 (3)哪种方法更合理,更简便? 四、多彩训练,拓展延伸 完成练一练1——5题 五、总结收获,激励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大数的估计 板 书 设 计 以小估大 纳。 教 学 反 思 估计学生的方法比较单一,往往只想到了行,却忽略了数量大的时候,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因而利用情境图使学生先体会到可以分成相等的几份,估计一份,再估计全部。方法掌握后,再进行练习,效果较好。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课 题 教 材 分 析 神奇的计算工具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1 教材在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工具从古至今演变的基础上,又提出三个问题:一是通过交流增进对计算其使用方法的理解。二是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三是感受有趣的数学现象。 1、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2、初步认识计算器,能使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混合运算。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正确使用计算器。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教 学 准 备 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课件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1、今天咱们带来一样计算工具——计算器,大家一定充满 了好奇,快把它拿出来用一用,看看你会使用吗? 个性化设计 教 学 过 程 学生动手操作。 2、你会使用计算器吗?可以用它做什么事? 3、这节课我们就来使用这神奇的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 出示自学提示: 1、观察35页插图了解计算器的演变过程。 2、与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小组内合作学习。 2、交流自己的感受,或遇到了什么问题。 使学生体会计算器的神奇。 三、小组汇报,交流评议 1、师出题目,学生计算,看看是否能计算准。 876+569 416000÷128 782×534 756+685-298 3363×21÷57 438×36-1734 观察计算其演变过程找同学简单阐述计算其演变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5s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