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

更新时间:2024-07-04 17: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在同一地点,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末和6s末 B. 4s后甲在乙前面

C. 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s末 D. 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向后运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v-t图中图象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大小与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相等,由图可知当t=2s和t=6s时,两图象与横坐标围成面积相等,说明发生位移相等,由于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因此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和6s,故A正确;开始运动时,乙的初速度为零,甲在前面,在t=2s时,两物体相遇,此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因此乙在前面,甲匀速运动开始追乙,乙做匀减速运动,当t=6s时,甲乙再次相遇,因此在2~6s内,甲在乙后面,故B正确;由图象可知,两物体相距最远时刻出现在甲追乙阶段,即当速度相等时,甲乙相距最远,此时t=4s,故C错误;整个过程中乙物体一直向前运动,先加速后减速,故D错误.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的分析 2. 如图所示,斜面体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高AB为

m,倾角为=37°,且D是

斜面的中点,在A点和D点分别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结果两个小球恰能落在地面上的同一点,则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 )

A. B. 【答案】D

C. D.

【解析】设AB的高度为h,落地点到C点的距离为x,则故选D.

求得: ,

点睛: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考查,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

3. 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 OP 、OQ ,OP 竖直放置,小球a 、b 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水平力F 作用于b 时, a 、b 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保证 b 球不动,使挡板

OP 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

A. 弹簧变长 B. 弹簧变短 C. 力 F 变大

D. b 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答案】A

【解析】设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现保证b球不动,使挡板OP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α减小,以a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

根据平衡条件得:F弹=,α减小,cosα增大,则F弹减小,弹簧变长,故A正确,B错误;

挡板对a的弹力N=mgtanα,α减小,N减小.对整体研究:水平方向:F=N,则作用力F将减小,竖直方向:地面对b的支持力FN=(ma+mb)g,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CD错误.故选A.

4. ab为紧靠着的、且两边固定的两张相同薄纸,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从距纸面高为60cm的地方自由下落,恰能穿破两张纸(即穿过后速度为零).若将a纸的位置升高,b纸的位置不变,在相同条件下要使小球仍能穿破两张纸,则a纸距离b纸不超过( )

A. 15cm B. 20cm C. 30cm D. 60cm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若当ab为紧靠着的两边固定的两张相同的薄纸时,根据动能定理,则有:WG+Wf=0.所以Wf=-WG=-1×10×0.6J=-6J,a纸的位置升高,b纸的位置不变,在相同条件下要使小球仍能穿破两张纸,则当小球的动能达到3J时,才能穿破纸张.设释放点距a纸距离为L,根据动能定理,则有:mgL≥3J,解得:L≥30cm.因此a纸距离b纸不超过30cm.故选:C.

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

5. 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F2,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地球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3,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角速度为ω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若

三者质量相等,则( )

A. F1=F2>F3 B. a1=a2=g>a3 C. v1=v2=v>v3 D. ω1=ω3<ω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三者质量相等,轨道半径r1=r2<r3;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T1=T,据周期公式<ω2,故D正确;

物体1与人造卫星2比较,由于赤道物体受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而近地卫星的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故F1<F2,故A错误;由A选项的分析可知向心力F1<F2,根据向心力公式

,由于m、R一定,故v1<v2,a1

可知,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周期大,故T3>T2,又

有ω1=ω3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此题关键要将物体1、人造卫星2、同步卫星3分为三组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再综合;一定不能将三个物体当同种模型分析,则会使问题复杂化。

6. 如图所示,A、B、C三球质量分别为3m、2m、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固定一个轻杆,B、C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将细线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与B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 B. B球的加速度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C. A与B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mg D. A、B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1.2mg 【答案】AD

【解析】AB、烧断细线前,以A. B. C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则弹簧的弹力为F=(3m+2m+m)gsinθ=6mgsinθ;以C为研究对象知,细线的拉力为mgsinθ。烧断细线的瞬间,由于弹簧弹力不能突变,弹簧弹力不变,以A. 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3m+2m)gsinθ=(3m+2m)aAB 解得A. B两个小球的加速度为aAB=gsinθ/5=g/10,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正确,B错误;

CD、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AB?2mgsinθ=2ma 解得杆的拉力为:FAB=1.2mg,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名师点睛】

先以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求A、B两球的加速度;再以B球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求杆的拉力大小。

7. 如图所示,圆心在O点、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abc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Oc与Oa的夹角为60°,轨道最低点a与桌面相切. 一轻绳两端系着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均可视为质点),挂在圆弧轨道边缘c的两边,开始时,m1位于c点,然后从静止释放,设轻绳足够长,不计一切摩擦,则( )

A. 在m1由c下滑到a的过程中,两球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B. m1在由c下滑到a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少 C. 若m1恰好能沿圆弧下滑到a点,则m1=2m2 D. 若m1恰好能沿圆弧下滑到a点,则m1=3m2 【答案】BC

............

解得:m1=2m2;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考点:动能定理;功率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两个小球运动情况的分析,知道小球做什么运动,并能结合动能定理、几何关系解题,难度适中。

8.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两个很靠近的同心圆轨道,外圆光滑内圆粗糙。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轨道的最低点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球的直径略小于两圆间距,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0.5米,g取10m/s,不计空气阻力,设小球过最低点时重力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则小球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B. 若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0,则v0一定小于5m/s C. 若要小球不挤压内轨,则v0一定不小于5m/s

D. 若小球开始运动时初动能为1.6J,则足够长时间后小球的机械能为1J 【答案】ABD

【解析】试题分析: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为0,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一定与内圆接触,受到摩擦力作用,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A正确;小球如果不挤压内轨,则

小球到达最高点速度最小时,小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由于小

球不挤压内轨,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受摩擦力作用,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从最低点到最高点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02=mv2+mg?2R,解得:v0=5m/s,则小球要不挤压内轨,速度应大于等于5m/s,可知,若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0,则v0一定小于5m/s.故B正确;若要小球不挤压内轨,存在两种可能的情况:1.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大于等于

,则v0≥5m/s;

2.小球始终在O点以下运动,此时重力的一部分提供向下的加速度,而外出轨道提供指向圆心的向心加速度,此时小球始终没有压内轨道.由机械能守恒得:mv0≤mgR 即:小球的初速度

.故C错误.

,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要与内轨接触,要克

2

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少,最终小球将在轨道的下半圆内做往复运动,到达与圆心同高位置处速度为零,则小球的最终机械能E=mgR=0.2×10×0.5=1J,故D正确;故选ABD. 考点: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综合性较强,关键是理清运动过程,抓住临界状态,运用合适的规律进行求解。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2-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9. 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中:

(1)甲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带滑轮的长木板和弹簧测力计均水平固定。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c.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甲同学若测出的a–F图象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3)乙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得到a–F图象如图丙如示。图线______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在轨道水平时,小车运动的阻力Ff=________N;

(4)图丙中,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ab (2). (3). ① (4). 0.5 (5). 未满足小车的质量远远大于小桶和砝码的总质量

【解析】(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步骤a正确;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步骤b正确;因有弹簧测力计可读出小车所受的拉力,故没必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没必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步骤cd错误;故选ab; (2)根据牛顿定律可知:2F=Ma,则

,因

,则

(3)图线①说明在没给小车加力时小车就已经有了加速度,说明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的原因;由图线②可知,当F=0.5N时小车开始做加速运动,可知当木板水平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0.5N;

(4)图丙中,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未满足小车的质量远远大于小桶和砝码的总质量. 10. 如图,用光电门等器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经过A处正下方的B处固定的光电门,测得A、B的距离为H(H>>d),光电门测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小球通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2)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随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直径d满足以下表达式_____________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3)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EK总是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EP,增加下落高度后,△EP-△EK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答案】 (1).

(2).

(3). 增加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求出小球通过光电门B的速度表达式.(2)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则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3)高度越大,阻力做功越多,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和动能的增加量之差越大. (1)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则小球通过光电门B的速度表达式(2)若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

,整理得,

(3)由于该过程中有阻力做功,而高度越高,阻力做功越多;故增加下落高度后,则将增大;

11. 甲、乙两车相距76m,同时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甲车在前,以初速度v1=16m/s,加速度a1=2m/s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以初速度v2=4.0m/s,加速度a2=2.0m/s与甲同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 【答案】(1)94m.(2)10s.

【解析】(1)设经过时间t1二者速度相等,此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 即:v1+a1t1=v2+a2t1 得16-2t1=4+2t1 解得:t1=3.0s

此时甲车x1=v1t1+a1t1=39m 对乙车x2=v2t1+a2t12=21m

则相遇前最大距离为:△xmax=x0+x1-x2=76+39-21=94m. 故两车的最大距离为94m.

(2)设经过时间t2甲的速度为0,则:v1+a1t2=0

2

2

2

所以:t2=8s 此时甲的位移:

此过程中乙的位移:x4=(v2t2+a2t22)=4.0×8+×2×82=96m<76+64=140m 即甲停止运动时乙仍然没有追上甲;

设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为t3,此时两者的位移关系x4′-x3=x0 即(v2t3+a2t32)?x3=x0 代入数据解得t3=10s.

故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为10s.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两车的运动,可以画出运动的示意图,知道两车相遇前,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该题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是乙追上甲前,甲已经停止运动. 12.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上

之间粗糙,且长为3L,其余部分都光滑。形状

相同、质量分布均匀的三块薄木板A、B、C沿斜面排列在一起,但不粘接.每块薄木板长均为L,质量均为m,与斜面

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

.将它们从

上方某处

由静止释放,三块薄木板均能通过

(1)薄木板A在、间运动速度最大 时的位置; 时,A受到薄板B弹力的大小;

距离满足的条件。

(3)即释放时,

(2)薄木板A上端到达

(3)释放木板时,薄木板A下端离

【答案】(1)滑块A的下端离P处1.5L处时的速度最大(2)A下端离

距离为

【解析】试题分析:(1)将三块薄木板看成整体:当它们下滑到下滑力等于摩擦力时运动速度达最大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5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