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11-25 19: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论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a.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研究

b.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c.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 d.城市问题: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

二、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在我国,地理学属自然科学,而城市地理学常常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一、城镇和城镇的区别:

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称为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 二、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 1) 城市的行政地域; 2) 城市的实体地域; 3) 城市的职能地域;

三、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的五大特点:

(l)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

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大都市区。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为集约化农场、大面积森林、零星分布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性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

(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大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

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大都市区联结起来,没有间隔。

(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

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5)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

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四、我国现行的设市、设镇标准:

现行的设镇标准:20 000人以下的乡,假如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 000人的,可以撤乡建镇;总人口在20 000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 10%以上的,也可以撤乡建镇。县政府所在地均应设镇的建制。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 00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镇。

表2-1 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一、城市出现的具体时间:城市形成于原始公社制社会的末期。

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 农牧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 -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 - 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规模扩大 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气候):

气候条件与城市分布:中纬度——降水400mm以上的半湿润、湿润地区 低纬度地区存在城市的两种情况:(1)海拔高、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2)能接受海洋的调节

三、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纬度分布:

1.集中在气温适中,又有适度降水的中纬度地带,主要在南北纬25°~60°;并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度缓慢移动。2.在低纬度地区的大城市有两种区位:一是高而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二是低纬度受到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3.在高纬度地区的大城市都在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地方。

四、城市腹地概念:指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制约。

五、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中心位置:如果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则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这种有利的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

重心位置: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假想按不均匀性进行加权,就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的重心位置。

邻接位置:即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门户位置(出入口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六、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1、沿河城市区位,可分成六种区位类型: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汇点、河曲位置、过河点位置(渡口)、河口

2、海港城市的区位,除了河口港类型外,还有位于海湾(如青岛、大连)、岛屿(如香港、厦门)、陆连岛(如澳门)、陆岬(如开普敦、直布罗陀)等其它位置类型 3、铁路:枢纽位置:主要枢纽、一般枢纽、次要枢纽和专业性枢纽 通过位置:若城市有两个方向的铁路对外联系

端点位置:城市只有一个方向的铁路对外联系

七、不同类型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等;

(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

(3)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1城市化定义 一 城市化的概念

1.城市化反映了乡村变为城镇的一种复杂的过程。

2.城市化的基本定义: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3.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定义: 人类学 经济学 地理学 城市化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经济活动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非农化的过程。 城市化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转换与集中,也是地域空间变化的过程,一是城市数量增加、二是单个城市地域的扩大。 4.城市化的内涵: A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人口转变) B 城市化是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的过程;(产业转变) C 城市化是地域景观发生转变的过程;(地域转变)

D 城市化是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生活方式转变) E 城市化是生产要素在城市集聚的过程。

F 城市化是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扩张过程。 二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1.[美]弗里德曼城市化过程划分: 城市化Ⅰ: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城市的集中,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是物化了的实体过程。 城市化Ⅱ: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展过程。是精神的抽象的过程。 2.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a.按照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的对比关系划分。

同步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趋于一致,能够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经济的同步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城市化的发展与农业提供的剩余产品基本相适应,是一条比较理想的城市化道路。

过度城市化: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并且进入大都市,城市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形成大量的失业人口和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人口,带来严重的 “城市病”。

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工业化的水平。

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过度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同步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滞后城市化

b.按照城市化物质要素转变与非物质要素转变的组合关系划分。

正统城市化: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价值、生活方式的地域扩散,物质性转变与非物质性转变协调发展。

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有城市文化、价值、生活方式的地域扩散。即只有表面物质性转变而没有实质的非物质性转变。

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指城区人口向郊外迁移,因同传统的人口向城市迁移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叫逆城市化

§2城市化的机制

一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原因: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即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的产物。 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农产品的剩余

第二前提:剩余农业劳动力―农业人口的剩余 二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大题) 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现代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集中,使小城市变为大城市(城市化)。同时,城市人口的集中(城市化)又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商品与劳动力市场。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现象在城市化第二阶段非常明显。 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过度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同步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滞后城市化

[美]诺瑟姆于1979年提出城市化过程可以看作是一条稍被拉长的“S”形曲线。 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现代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容量在加大,市场交换频率在加快,因此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也就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集团化,跨国公司增多,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关系,进一步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对城市科教文卫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 第三产业的特点是需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使第三产业不可能像工厂那样大

规模的迁郊,而且,第三产业门类众多,手工操作比例仍然很高,只有在城市中才能找到所需的大量的不同性质的劳动力,这就使得它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部门。经验表明,城市规模越大,第三产业在就业中占的比例越高。 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p63 图4-1)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1季度、1年、3年、5年、10年)内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

经济发展即不仅意味着产出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变化。

实现持续经济发展,必须得到全面的增长。 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

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

(2)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提高无疑会加速经济增长。

三 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

人口移动:包括移民和人口流动,都会影响不同地区人口的增减变化,以及它们的劳动力的结构。

人口流动:包括人口在地区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

§4城中村 1.概念

城中村:城市发展用地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地域)

(1)空间界定:城中村处于城市发展用地范围内,包括已建设用地和规划而尚未建设用地范围内,村建设用地被城市用地所包围或与城市用地互相交错 (2)区域类型界定:城中村是转型中的农村居民点。 2.类型

(1)成熟型(成熟的城中村):位于城市建成区内,靠近城市中心区、为城市用地所包围的村庄

(2)成长型(扩展中的城中村):位于城市建成区边缘、与城市用地相交错的村庄 (3)初生型(形成中的城中村):位于城市建成区外围、城市规划发展区内,城市用地开始侵入的村庄。 3.地域特征

(1)景观特征:“脏、乱、差”,建筑密度高、层数低,基础设施不完善。

(2)社会特征:以农业人口为主,职业构成复杂,居民文化程度不高,小农思想严重,治安混乱,社会问题众多。

(3)经济特征:集体经济实力强大,第三产业发达,以发展房屋租赁为主要任务 4.形成原因

第十二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1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一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

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三种:(1)多层次商业中心

(2)带状商业网点(购物街和干道商业带) (3)专门化商业区 §2城市社会空间

1.邻里: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城市中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聚集。

2.社区:指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3.社会区: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4.城市地理学所研究的社会空间通常包括邻里、社区和社会区三个层次,而以社会区为主。 §3城市感应空间分析

1.感应:人们从实际中感觉的(听觉、视觉、嗅觉等)以及对整个过程的反应。

2. 环境是指一个人以外的所有能影响感应的部分。环境可分成四部分,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行为环境、感应环境、操作环境(人类活动的部分)、绝对客观环境。行为地理学感兴趣的是行为环境和感应环境。

3. 行为,一般是人们对环境作出行动上的反应。包括态度、动机、信念和期望。人们在空间的活动称为空间行为,如移居、购物、上下班和社交等。空间行为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它受抑于多种因子。

4.研究感应空间的方法—居民构想图由以下五要素构成: ①路径

②界线或边沿 ③区或区域 ④枢纽或节点 ⑤标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4kt.html

Top